防水拉链
发明背景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拉链,其中,其拉链带涂覆有由弹性附脂或类似物组 成的防水层,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水拉链,其中,在类似纺织或编织带的 芯材料表面上具有防水层的拉链带设有一个可分离的底端止动件,所述防水拉 链可防止所述可分离的底端止动件的插销从拉链带中脱落。
2.相关技术的描述
防水拉链按如下所述进行制造。首先,在用作芯材料的、用纤维编织或纺 织的带体的整个表面上履盖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由多种合成树脂组成的弹性 树脂而制造具有防水层的拉链带。然后,通过注射成型法将由合成树脂制成的 拉链元件整体模制形成,从而其每一个元件都沿所述拉链带的侧边缘跨过前面 和后面。用上述方法得到一对拉链纵梁。具有形成于其内的这种防水层的每个 拉链纵梁都可阻止水渗入带形芯材料,即使水粘到其表面上。
当滑动器插过如此获得的这对拉链纵梁之一的一个拉链元件列后,在所述 拉链纵梁的拉链元件列的底部形成一个盒销,以便从拉链元件列起为连续的, 并且盒与盒销整体模制形成,作为一个可分离的底端止动件。进一步地,将一 个插销设置在另一拉链纵梁的拉链元件列的底端,以便从所述拉链元件列起为 连续的。然后,将其上设有盒销和盒的拉链纵梁和其上设有插销的拉链纵梁组 合在一起,以制作防水拉链。
关于这样的防水拉链,例如,公开出版号No.(JP-A)2005-237577的日本 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水拉链,其中,拉链带和拉链元件之间的固定力以及拉 链的防水特性得到改进,所述拉链使滑动器的滑动操作更加轻便的进行。
在JP-A2005-237577中公开并在图21中表示的防水拉链50为具有防水结 构的拉链50,其由一对拉链纵梁52和一个滑动器(未示出)组成。在这对拉链 纵梁52中,多个拉链元件61沿着一对防水拉链带55的相对元件设置边沿51 整体上模制形成,每一个拉链带在其带形芯材料上都具有防水层。滑动器和拉 链元件61啮合/脱离。所述拉链50具有如下特征。
即,每一个在拉链带55上整体模制形成的拉链元件61包括连接头62、颈 部63、主体部分64、肩部65和从拉链带55内的主体部分64延伸的腿部66。 所述连接头62、颈部63、主体部分64、肩部65和腿部66包含在形成于拉链带 55的前面和后面上的每一个上半部和下半部中。所述半部分通过形成于拉链带 55的元件设置边沿部分51中的通孔54由连接部分67而整合越来。因此,每一 个拉链元件61可牢固地固定到拉链带55的预定位置。
所述元件设置边沿部分51的边缘53延伸超过拉链元件61的颈部63,并 且在连接头62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间形成一个间隙,从而当拉链元件61 啮合时,一对相对的拉链带55的端面相互牢固接触。因此,当拉链元件61啮 合时,阻止了水或类似物从所述拉链带55的前面渗到后面。
在JP-A2005-237577中描述的防水拉链中,拉链元件61的肩部65和腿部 66的每一个半部在以直角横切拉链带的前面和后面的方向上形成比颈部63和 主体64的每一个半部小的厚度。腿部66的两个或更多个上下半部在滑动器的 滑动方向上以需要的间隔形成。
因此,当滑动器沿拉链元件61滑动时,滑动器的上部和下部凸缘部分被拉 链元件61的腿部66的上下半部分以滑动方式引导。由于这个原因,滑动器的 凸缘部分与拉链元件61的腿部66滑动接触的滑动区域减小。因此,当所述滑 动器滑动时的滑动阻力可被减小,以允许所述滑动器的滑动操作平缓地进行。 进一步,根据JP-A2005-237577,据说拉链元件61对拉链带55的紧固力可通 过提供带有腿部66的拉链元件61来增加。
在常规类型的带有可分离的底端止动件的拉链中(其中,在拉链带中没有 形成防水层,如在衣服或类似物的开/关部分中常规使用的那些),所述可分离的 底端止动件难于操作,即,因为拉链带的弹性较大,把插销插进盒的操作不易 进行。因此,为平滑地操作所述可分离的底端止动件,已知的是通过强化每一 个拉链带的前端部(例如以将诸如强化肋的强化元件连接在拉链带的可分离的 底端止动件附近的方式)而稳定带的构型。
例如,公开号为No.(JP-A)2004-283299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 如下构型的拉链。即,一对拉链带(每一个都具有包括一个编织或纺织芯带的 元件设置边沿部分)被编织或纺织,并且多个拉链元件沿所述编织或纺织的一 对拉链带的元件设置边沿部分设置,它们彼此对着。滑动器插过所述拉链元件, 并且一个可分离的底端止动件由插针、盒销组成,在该对拉链带的一个端部设 置一个盒。具有可分离的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具有如下特征。
在JP-A2004-283299所描述的具有可分离的底端止动件的拉链中,将与可 分离的底端止动件整体模制形成的强化部分设置在所述拉链带的至少一个面 上,所述强化部分由邻接所述可分离的底端止动件的内侧部分和从所述内侧部 分延伸的外侧部分组成,并且所述内侧部分和所述外侧部分由多个肋组成。
在这样一个具有可分离的底端止动件的拉链中,弹性拉链带的一个端部通 过强化部分而增强,以便稳定其构型。因此,例如,当所述可分离的底端止动 件的插销插进设置在另一个拉链纵梁上的盒中时,把所述插销插进盒的操作可 通过保持所述拉链带的强化端部而稳定的进行。进一步,JP-A2004-283299中 的拉链可由所述内侧上的肋有效地分散外力,即使弯曲力或者扭力被施加到拉 链纵梁的端部。此外,所述强化部分可容易地发生形变,从而防止损坏所述强 化部分。
另一方面,在上述防水拉链中,例如,所述拉链带本身的构型因为拉链带 被覆盖弹性树脂而相对稳定。因为这个原因,即使包括多个肋的强化部分(如 在JP-A2004-283299中所描述的)或者另一个强化部件没有设在防水拉链的可 分离的底端止动件附近,把插销插入盒的操作也可平稳进行。如果拉链带的刚 性通过设置强化部件和类似物而强化,则拉链带的弹性丧失,从而当将插销插 进盒中时拉链带不会适当变形,以此可能阻挡光滑地插进插销的操作。因为这 个原因,一般的,常规防水拉链的端部不设置强化部件等,而是仅有可分离的 底端止动件。
如上所述,在防水拉链中,提前将拉链带覆盖上弹性树脂以保证防水特性。 因此,当拉链元件或者可分离的底端止动件(如插销)通过注射模制法而形成 于拉链带的一个元件设置边沿部分上时,与具有未覆盖树脂的拉链带的常规拉 链相比,所述拉链元件的树脂材料几乎不能插进所述带的内侧。因此,拉链元 件或者可分离的底端止动件对拉链带的固定力减小,这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在JP-A2005-237577中描述的防水拉链50是如此设置的,当拉链元件61 啮合时,在元件设置边沿部分侧上的相对拉链带55的端面相互紧密接触以强化 所述防水特性。因此,阻止了水或类似物从拉链50的前侧渗进后侧。另一方面, 由于使拉链带55的端面相互有效的紧密接触的构造,这样的防水拉链50在元 件设置边沿部分51中不包括芯线。由于这个原因,JP-A2005-237577的防水拉 链50需要包括形成在元件设置边沿部分51中的通孔54,以把拉链元件61紧密 固定到元件设置边沿部分51上,从而所述拉链元件61的上下半部通过穿过通 孔54的连接部分67而整体固定。
然而,在设于拉链带55一端部上的插销中,来自拉链带55的一个边缘的 插销的安装宽度由于其构型窄而很小。此外,在位于插销固定侧上的拉链带55 的前端区域中,当插销被注射模制时,拉链带55的前端部分(特别是拐角部分) 被部分切削,以不出现在插销的外部表面上。因此,插销和拉链带55之间的接 触区域(固定区域)很小。
插销本身(特别的,夹住拉链带55的部分(槽))由于其厚度相对较小而 容易变形,并且当使用拉链50时,与拉链元件61相比,插销有可能受到张应 力或扭力。
因此,在其元件设置边沿部分51上不具有芯线的防水拉链50存在如下问 题。即,因为插销的固定力较低,插销可能滑离拉链带55,并且夹住插销的拉 链带55的部分当在使用中受到应力或扭力时变形和加宽。进一步,可考虑以大 尺寸和大厚度来形成插销本身以阻止插销滑落。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拉链带 55的弹性丧失,从而不能完成把插销插入盒的操作。
当在常规的防水拉链50中重复插入插销的操作时,在插销固定侧上的拉链 带的前端面与滑动器的肩嘴接触,并且拉链带的前端区域与滑动器的凸缘摩擦。 由于这个原因,用在拉链带55上的防水去磨损了,从而拉链带可能松开或者损 坏。因此,拉链50的防水特性降低。
发明概述
考虑到上面描述的问题而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防水拉链,其阻止了插针从拉链带中滑落,并且保护拉链带的前端部不松 开或者受损坏,所述防水拉链能够使把插销插进盒中的操作平滑地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防水拉链具有一个基本的构型,其中, 沿一对防水拉链带的彼此相对的平坦的元件设置边沿部分,设置多个拉链元件, 每个都有用于覆盖带形芯材料表面的防水涂层,并且将一个插销和一个盒销沿 纵向、以平面形状在所述那对拉链带的不具有拉链元件的一侧端部整体固定到 前面和后面。所述防水拉链包括一个插过所述拉链元件的滑动器和一个插销固 定元件,其从插销的带端侧上的一个侧面的一部分延伸经过拉链带之一的前面 和后面从而使固定元件整体地固定到其前面和后面。所述防水拉链很重要的特 征在于整体固定在拉链带的前面和后面的插销固定元件的一端部覆盖了在插销 固定侧上的拉链带的一个前端面,以便横跨所述带的前面和后面。
优选的,在根据本发明的防水拉链中,插销固定元件在带长度方向上比插 销短。
进一步优选的,在根据本发明的防水拉链中,在包括拉链带的插销和插销 固定元件的区域中形成至少一个通孔,并且所述插销和固定在所述带的前面和 后面上的插销固定元件的前面和后面通过一个穿过拉链带中通孔的连接部分连 接。
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的防水拉链进一步包括上部和下部板元件,其平行 于拉链带的前面和后面而向外延伸并有预定的间隙,所述板元件被设置在位于 拉链元件侧上的插销端部上的前面和后面。此外,优选的,在上部和下部板元 件之间形成的间隙大于固定盒销的拉链带的厚度,并且当拉链元件啮合时,上 部和下部板元件之间的间隙可容纳在盒销侧上的部分拉链带的边缘。
还优选的,设置在拉链元件侧上的插销端部处的拉链带端部的一部分形成 以伸进所述间隙中,并且伸进所述间隙的长度是这样的:当拉链元件啮合时, 该长度使从所述间隙伸出的拉链带的端面和位于固定相对的盒销的一侧上的拉 链带的端面紧密接触。
进一步,优选将设置在插销后面上的下板元件沿带长度方向从位于拉链元 件侧上的插销端部以预定的长度形成。
进一步,比插销固定元件小的腿部优选设置在位于具有插销固定元件的一 侧上的插销侧面上。
在本发明的具有防水特性的拉链中,插销固定元件被固定到拉链带的前面 和后面,从而其从固定到拉链带的一个平坦端部的插销的带端侧上的一个侧面 的一部分延伸,并且插销固定元件的端部覆盖插销固定侧上的拉链带的前端面, 从而其横跨拉链带的前面和后面。通过把插销固定元件固定到与插销成为整体 的带的前端部上的前面和后面,从而使其横跨插销固定侧上的拉链带的前端面, 可增加插销/插销固定元件和拉链带之间的固定区域,以强化把所述插销固定到 所述拉链带上的固定力。进一步,即使插销受到应力或扭力,插销和带端部分 难于变形,这是因为插销固定元件被固定到横跨位于插销固定侧上的拉链带前 端面的前面和后面上。因此,可有效地防止插销从防水拉链的拉链带中滑落。
在JP-A2004-283299中描述的常规拉链中,如上所述,与可分离的底端止 动件整体模制而成的强化部分用来稳定拉链带端部分的构型并允许可分离的底 端止动件的插销稳定地插入盒中。然而,与本发明的插销整体模制而成的插销 固定元件用来强化拉链带和插销之间的紧固力以及防止插销从拉链带中滑落。 即,其构型和目的与常规拉链的那些不同。
进一步,拉链带的前端部受到插销固定元件的保护以进行缠绕,这是因为 横跨位于插销固定侧上的拉链带的前端面而设置了插销固定元件。因此,即使 重复进行把插销插入盒的操作,亦可防止带的前端部的松散和损坏,以此来维 持拉链的良好防水特点。
在本发明的防水拉链中,形成的插销固定元件在带长度方向比插销短。因 此,露出拉链带的区域处于从插销顶部到插销固定元件顶部的一个插销侧部的 旁边。通过在插销固定元件上方提供露出拉链带的区域,拉链带的弹性不会丧 失,并且也允许拉链带变形和偏离,即使插销固定元件被固定到带的前面和后 面。因此,当将插销插入盒中时,可通过适当变形拉链带而简单和平稳地进行 插入插销的操作。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防水拉链中,在设有插销和插销固定元件的拉链带的 区域中形成至少一个通孔。设置在带前面和后面上的插销和插销固定元件由穿 过通孔的连接部分连接。因此,插销和插销固定元件之间的固定力可被加强。
特别的,所述通孔可形成于一个远离拉链带的端部和一个边缘的带内侧区 域中,这是因为插销固定元件和插销整体上模制而成。更具体的,因为常规防 水拉链不包括插销固定元件并且插销本身以狭窄形状形成,甚至当形成通孔时, 只在非常靠近带端部分或者其边缘的地方形成通孔。由于这个原因,当插销受 到张应力或者扭力时,拉链带本身被切除,从而插销可能滑落。然而,根据本 发明,通孔可形成于带的内侧区域,从而拉链带不再被切除,借此可确保防止 插销从拉链带中脱离。
本发明的防水拉链包括一个设置在插销前面上的上板元件(上板),以及设 置在插销后面上的下板元件(下板)。所述上板元件延伸到对面拉链带的前面侧, 而所述下板元件延伸到对面拉链带和盒销的后面侧。在上板和下板之间形成一 个预定的间隙。因此,在盒销侧上的一个拉链纵梁中,拉链带的一个边缘从设 置在元件列底端上的拉链元件延伸,并且当拉链元件啮合时,位于盒销侧上的 拉链带的部分边缘被插入到形成于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间隙中并且置于那 里。通过把位于所述盒销上的拉链带的边缘插进所述间隙中,当拉链元件啮合 时,在相对的拉链纵梁之间产生的间隙减小,从而改进了拉链的防水特性。
在插销的元件侧端部分内形成一个带夹槽部分,并且拉链带经所述带夹槽 伸入到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间隙中。因此,当拉链元件啮合时,从插销伸出 的拉链带的一个端面可与插进形成于插销的上板和下板之间的所述间隙中的盒 销侧上的拉链带的一个端面紧密接触,不仅处于设有拉链元件的区域中,而且 也处于包括插销中的带夹槽部分的区域中。因此,拉链的防水特性可被改进。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在插销的后面上从插销的元件侧端部分以预定的长 度形成延伸到所述盒销后面侧的下板。因此,借助于下板,可防止水或类似物 从拉链的前面浸入后面,从而进一步改善防水特性。
而且,本发明的防水拉链在侧面上具有腿部,位于包括插销固定元件的插 销的一侧上。这使得当设置在拉链元件上的滑动器滑动时,由于与滑动器凸缘 的接触,可以防止用于覆盖所述拉链带前面的防水层磨损。进一步,在插销的 带端侧上形成的每一个腿部小于插销固定元件,并且多个腿部间隔设置,从而 使处于包括所述腿部的区域中的拉链带不刚硬而是可容易变形。因此,当将插 销插进盒中时,插入插销的操作可通过适当变形所述拉链带而简单和光滑地进 行。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整个防水拉链的平面图。
图2的透视图显示了在连接有插销的一侧上的拉链纵梁的主要部分。
图3的前视图显示了在连接有插销的一侧上的拉链纵梁的主要部分。
图4为沿从图3中的IV-IV线的箭头方向看去的截面图。
图5为沿从图3中的V-V线的箭头方向看去的截面图。
图6为沿从图3中的VI-VI线的箭头方向看去的截面图。
图7的后视图显示了在连接有插销的一侧上的拉链纵梁的主要部分。
图8的透视图显示了在连接有盒销和盒的一侧上的拉链纵梁的主要部分。
图9的前视图显示了在连接有盒销和盒的一侧上的拉链纵梁的主要部分。
图10为表示沿图9的X-X线的箭头方向看去的截面图。
图11为表示沿图9的XI-XI线的箭头方向看去的截面图。
图12的后视图显示了在连接有盒销和盒的一侧上的拉链纵梁的主要部分。
图13的示意图示意性地显示了插销插入滑动器的一个状态。
图14A的示意图示意性地显示了插销插入滑动器的一个状态,并且图14B 的示意图示意性地显示了插销插入盒的插销插入孔中的一个状态。
图15的示意图示意性地显示了拉链元件啮合时的状态。
图16为沿图15中的XVI-XVI线的箭头方向看去的截面图。
图17为沿图15中的XVII-XVII线的箭头方向看去的截面图。
图18的后视图示意性地显示了拉链元件啮合时带后面的状态。
图19的示意图示意性地显示了可被反向开启的防水拉链的一个构型。
图20的示意图示意性地显示了可被反向开启的防水拉链的一个变型。
图21A的平面图主要显示了一个常规防水拉链的连接部分,并且图21B为 一个放大的平面图,显示了防水拉链的一个拉链纵梁的一个拉链元件。 优选实施例的描述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整个防水拉链的平面图,图2的透视图显示了在连 接有插销的一侧上的拉链纵梁的主要部分,并且图8的透视图显示了在连接有 盒销和盒的一侧上的拉链纵梁的主要部分。
在图1中所示的防水拉链1中,沿一个平坦的元件设置边沿部分3而设置 多个拉链元件21以形成拉链元件列,该边沿部分3是涂覆有弹性树脂的一时拉 链带2、2′的一个侧边缘部分,并且在每一个拉链带2、2′的拉链元件列的一个 端部设置一个端部止挡5,以构造拉链纵梁6、6′。
一个与所述拉链元件21啮合/脱离的滑动器7设置在该对拉链纵梁6、6′的 拉链元件列上。进一步,从所述拉链元件21连续地构成可分离的底端止动件8 的插销9被整体固定到一个拉链纵梁6的底端部分。从所述拉链元件21连续地 构成可分离的底端止动件8的盒销10被整体固定到另一个拉链纵梁6′的底端部 分,并且盒11与盒销10的底端部分模制成一体。
所述拉链带2、2′以和常规拉链带相似的方法制造,即,通过以如下的方式 形成防水层,即在由纺织或编织布构成的带状芯材料的整个表面上覆盖一种天 然或合成橡胶材料或者一种由多种合成树脂如聚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对 酞酸酯、聚丁烯、氯乙烯、聚酰胺、和高密度聚苯乙烯构成的弹性树脂材料。
所述每一个拉链带2、2′的元件设置边沿部分3不设置芯线,并且所述元件 设置边沿部分3以平面形式形成。在所述元件设置边沿部分3的每一个元件模 制位置形成一个具有大尺寸的元件固定通孔30,该尺寸足以使用于拉链元件21 的处于熔融状态的原材料树脂通过。
首先,将参照图2到7详细描述固定在插销9上并与插销9结为一体的拉 链纵梁6。
根据该实施例,每一个设置在所述拉链带2的元件设置边沿部分3上的拉 链元件21通过注射模制热塑性合成树脂(例如聚酰胺、聚乙缩醛、聚丙烯和聚 丁烯对酞酸酯)与所述拉链带2结合。该实施例的拉链元件基本上具有与用于 JP-A2005-237577所描述的防水拉链的拉链元件相同的构型。
更具体的,如图3所示,每一个拉链元件21都包括:一个连接头22,其提 供了一种在其元件宽度方向上稍长的椭圆形状;一个本体部分24,如在其平面 图上所看到的,其提供了一种大致为六边形的形状,并通过颈部23连接到连接 头22;设置在左右跨过颈部23和本体部24的翅形肩部25;以及从所述本体部 分24沿元件长度方向上延伸为两个分支的腿部26。
所述颈部23、本体部24、肩部25和腿部26牢固固定到所述拉链带2的元 件设置边沿部分3上。所述颈部23和本体部24在以直角横切所述拉链带的前 后表面的方向上的厚度为最大,以所述颈部23和所述本体部24厚度的约1/3 形成肩部25和腿部26。在所述元件设置边沿部分3上设置多个具有这种构型的 拉链元件21,从而当滑动器滑动时出现的滑动阻力可被减少,以允许所述滑动 器轻便的滑动而不会损坏拉链带2。
因为所述腿部26从所述本体部24延伸为两个分支,当拉链元件21被注射 模制时,模具可利用两个腿部26之间的间隙而按压和固定拉链带2。因此,所 述拉链元件21可以以稳定模式与所述带2整体形成而不产生带2上的褶曲。
在所述拉链元件21中,连接头22、颈部23、本体部24、肩部25和腿部 26的半部对称地形成在所述拉链带2的前侧和后侧,同时把拉链带2插入两者 之间。所述拉链元件21的带前侧和带后侧的本体部24的半部通过穿过在拉链 带2中形成的元件固定通孔30的连接部分27而连接起来,从而所述带前侧和 后侧的半部相互结合成一体。
拉链带2的元件设置边沿部分3的一个边缘延伸超过所述拉链元件21的颈 部23一预定长度。在不具有拉链元件21的拉链带2的一平坦端部,一个插销9 和一个从所述插销9的一个侧面的一部分在拉链带2上延伸的插销固定元件12 被整体固定到所述拉链带2的前面和后面上。通过对与所述拉链元件21相同的 热塑性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模制而将插销9和插销固定元件12整体固定到拉链带 2上。
根据本发明,位于拉链带2中的插销9的固定侧前端区域中的一个部分被 提前削去,从而在插销9被注射模制后使拉链带2的插销9不暴露在外面。提 前在要固定插销9和插销固定元件12的拉链带2的一个区域中形成三个固定通 孔16。插销9和位于所述带的前侧和后侧上的插销固定元件12经由穿过所述三 个固定通孔16的连接部分28而连接。结果,插销9和插销固定元件12可以可 靠地固定到拉链带2上,具有良好的固定力。
与插销9整体模制的插销固定元件12横跨所述带2的前面和后面,以覆盖 拉链带2的插销固定侧前端面,从而所述拉链带2的插销固定侧前端部分被插 销固定元件12缠绕。因此,整体模制而成的插销9和插销固定元件12与拉链 带2之间的固定区域增加,并且因此,插销9和插销固定元件12固定到拉链带 2上的力明显增强。因此,即使拉链带2受到应力或扭力,也可防止所述插销9 从所述拉链带2滑落。
如果插销固定元件12横跨拉链带2的前面和后面,拉链带2的插销固定侧 前端部分受到插销固定元件12的保护并且不暴露。这使得可以防止拉链带2的 前端部分松开或损坏,并且同时,防止所述插销固定元件12从所述拉链带2分 离。
如图4所示,插销固定元件12包括一个从插销9的侧面延伸的细部分13 和一个邻接所述细部分13的肋14。所述细部分13和所述肋14在带长度方向上 比所述插销9短。通过形成比所述插销9短的插销固定元件12,拉链带2可暴 露在在插销固定元件12上方向上延展到插销9上端部分的上部区域36中。因 此,例如,当插销9插入盒11时,拉链带2可通过允许拉链带2变形或者褶曲 而适当变形,从而可简单光滑地插入插销9。
这时,插销固定元件12的长度被设定为不超过插销9长度的60%,优选不 超过50%,并且更优选不超过40%。另一方面,插销固定元件12在带宽度方 向上的尺寸随产品的使用目的而可随意选择。然而,优选在宽度方向上为插销9 的平均尺寸的1.5倍或更多和5倍或更少,特别是2倍或更多和4倍或更少。
如图4所示,插销9和肋14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到达拉链带2的圆形孔部分 15。所述孔部分15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当插销9和插销固定元件12注射模 制时,一个带按压元件按压拉链带2。进一步,插销固定元件12的细部分13 具有两个矩形孔部分17。
如同孔部分15一样,每一个孔部分17以所述带按压元件按压拉链带2的 方式形成,并且可以是圆形以及矩形。所述孔部分17大于所述孔部分15。这是 因为所述带按压元件通过一个宽阔区域在注射模制时按压所述拉链带2,以可靠 地防止所述拉链带2位移。
一个延伸到对面拉链带2′前面侧的上板19a被设置在所述拉链元件侧上的 插销9的端部分前面上,而一个延伸到所述拉链带2′后面侧和盒销10的下板 19b被设置在所述插销9的后面上。所述下板19b在拉链带2的纵向方向比上 板19a长。
设置在插销9上的上板19a被形成为与拉链元件21的连接头22和颈部23 相同的形状。下板19b形成于从插销9的拉链元件侧端部分到插销9的大约一 半位置处,以便当盒销9插进盒11时与处于插销插入侧上的盒11的端面接触。 进一步,凹形部分形成于拉链元件侧上的下板19b的端部内。另一方面,与插 销9中的上板19a啮合的凹形部分形成于后文描述的拉链元件侧上的盒销10的 前面的端部分中。因此,当拉链元件21啮合时,插销9的上板19a和下板19b 的上端部可以与拉链元件21的上端部以及固定到位于一个盒销侧上的拉链带2′ 的元件列底端上的盒销10啮合。
如图6所示,在插销9的上板19a和下板19b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从而 当拉链元件21啮合时,处于对面盒销侧上的拉链带2′的边缘可被插入上下板 19a、19b之间的间隙。用于夹住拉链带2的一个带夹槽部分18形成于拉链元 件21一侧上的插销9的一个端部中。拉链带2延伸以在带宽度方向上从插销9 伸过带夹槽部分18,从而拉链带2的末端暴露在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间隙中。
设置比插销9厚度小的腿部20,以便在位于具有插销固定元件12的一侧上 的插销9的侧面上沿拉链带2的宽度方向伸出。所述腿部20相对于插销固定元 件12沿拉链带2的纵向间隔设置在拉链带2的前面和后面上,并且位于拉链带 2两个面上的腿部20紧密接触拉链带2的一个相对面。因此,如下文所述,当 滑动器滑动时,腿部20与所述滑动器的凸缘接触,从而所述凸缘与覆盖所述拉 链带2的防水层接触的频率可减小。这使得可防止由于和滑动器的凸缘接触而 磨损防水层。
每一个腿部20小于插销固定元件12,并且多个腿部以预定的间隔设置。因 此,即使布置了腿部20,亦可在具有腿部20的区域内保证拉链带的弹性,从而 使得插销插进盒可简单和光滑地进行。
进一步,插销9包括一个梯部29,其与盒11接触,以便当插销9插入盒11 中时使插销9定位。
其次,将参照图8到12描述整体上固定盒销10和盒11的拉链纵梁6′。
沿着拉链纵梁6′中拉链带2′的元件设置边沿部分3设置的每一个拉链元件 21与设置在包括固定到那里的拉链元件9的拉链纵梁6上的拉链元件21相同。 带前侧和后侧上的本体部分24由穿过形成于拉链带2′中的元件固定通孔30的 连接部分27连接,从而在拉链带2′的前侧和后侧上的半部被组合。
同样在拉链纵梁6′中,拉链带2′的元件设置边沿部分3的边缘以预定的长 度延伸超出拉链元件21的颈部23。盒销10被固定到不包括拉链元件21的拉链 带2′一个端部,从而盒销与前文描述的拉链元件21连续。进一步,盒11连接 到盒销10的下部与盒销10成为一体。
而且,在固定有盒销10和盒11的一侧上的前端区域中的部分拉链带2′被 提前切削,从而使拉链带2′不从盒销10和盒11的外表面暴露。两个固定通孔 16提前形成于拉链带2′的区域中,在该区域中,盒销10和盒11被固定,并且 盒销10和盒11从拉链带2′的前部到后部通过穿过固定通孔16的连接部分28 连接。因此,盒销10和盒11可固定到具有良好固定力的拉链带2′上。
在拉链纵梁6′中,形成的厚盒11稳定的夹住拉链带2′的一预定区域,如图 10所示。这样的厚盒11即使受到应力或者扭力也难于变形,并且拉链带2′不可 能滑离盒11。由于这个原因,可防止盒销10和盒11从拉链带2′松脱,即使不 象插销9一样未形成固定元件。当将插销9插入盒11时,在盒11中形成用于 插入插销9的插销插入孔33。同时,可以分别模制盒销和盒,然后通过熔解而 组合盒销和盒。这种情况下,优选在盒销上形成象插销一样的固定元件。
如图11所示,在盒销10的后侧上,在对着插销9的盒销10的外侧面上形 成一个具有小厚度的凹陷部分34,并且一个凸起部分35以预定的厚度形成。因 为凹陷部分34设置在盒销10的后侧,当拉链元件21啮合时,形成在插销9上 的下板19b可进入凹陷部分34中,从而盒销10和插销9的下板19b可在前后 面的方向上重叠。下文将详细进行描述。同时,凹陷部分34的宽度和长度可对 应于在插销9上形成的下板19b的尺寸而设定。
进一步,如图11所示,盒销10中的孔部分15如下形成,即当盒销10和 盒11在拉链带2′上注射模制时,带按压元件按压拉链带2′。进一步,提供细腿 部20,以在处于带内侧上的盒销10的侧面上沿拉链带2′的宽度方向凸起。所 述腿部20在拉链带2′的前面和后面沿拉链带2′的长度方向相对盒11间隔设置, 并且在拉链带2′两个面上的腿部20与拉链带2′的相反面紧密接触。
当将具有固定到那里的插销9和插销固定元件12的拉链纵梁6安装到具有 固定到那里的盒销10和盒11的拉链纵梁6′上时,首先,滑动器7保持其与盒 11的上端面接触的状态,如图13所示。
其次,将固定到拉链纵梁6上的插销9插入所述滑动器7的引导槽31中, 同时弯曲所述拉链纵梁6′的拉链带2,如图14A所示,并且插销固定元件12的 细部分13被插在滑动器7的凸缘32之间。
随后,如图14B所示,插销9被插进盒11中的插销插入孔33中直到插销9 的梯部29与盒11接触。这时,拉链纵梁6中的拉链带2的前端部分被保护以 被插销固定元件12包围。由于这个原因,例如,即使拉链带2的前端面与滑动 器7的肩嘴接触或者拉链带的前端区域与滑动器7的凸缘32摩擦,也可防止拉 链带2的前端部分松开或损坏。
插销固定元件12的长度设定为短于插销9,拉链带2暴露在高于插销固定 元件12的上部区域36中,并且进一步,插销9的相应腿部20在小区域内以预 定间隔设置。因此,当插销9插进盒11的插销插孔33时,如图4B所示,拉链 带2容易弯曲,这使得插销9的插入可简单而光滑的完成。
如上所述,在插销9插进所述盒11的插销插孔33后,滑动器7通过向上 拉提而滑动。因此,如图15所示,拉链纵梁6、6′的拉链元件21可相互啮合, 并且插销9的上板19a和下板19b的顶端部分可与固定到位于所述盒销侧和所 述盒销10上的拉链带2′的元件列底端上的拉链元件21的顶端部分啮合。
插销9和盒销1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腿部20,并且每一个拉链元件21包括 两个分支腿部26。因此,当滑动器7滑动时,腿部20、26与滑动器7的凸缘 32接触,从而阻止凸缘32与拉链带2直接接触。因此,覆盖拉链带2的防水层 可由凸缘32保护而不受磨损或损坏,以防止拉链1的防水特性降低。
通过使相对的拉链纵梁6、6′的拉链元件21啮合,拉链带2、2′的元件设置 边沿部分3的端面可在设置拉链元件21的区域中相互紧密接触。
进一步,根据本实施例,拉链带2从插销9的侧面经插销9中的带夹槽部 分18而伸入上板19a和下板19b之间的间隙中。因此,如图16所示,当拉链 元件21啮合时,从插销9延伸的拉链带2的端面可与相对的拉链带2′的端面紧 密接触。
进一步,当拉链元件21啮合时,设置在插销9后面上的下板19b被引入到 形成于如图17所示的盒销10的后面上的凹陷部分34中,从而下板19b对着盒 销10中的凹陷部分34。因此,所述下板19b和盒销10在前面和后面方向上相 互重叠以阻塞插销9和盒销10之间的间隙。优选的,下板19b与盒销10中的 凹陷部分34接触以密封插销9和盒销10之间的间隙。
在该实施例的防水拉链1中,当拉链元件21啮合时,拉链带2、2′的端面 在拉链带2从插销9延伸的区域中以及在设有拉链元件21的区域内相互紧密接 触。同时,插销9和盒销10之间的间隙可由设置在插销9上的下板19b阻塞。 在该实施例的防水拉链1中,相对于常规类型而言,拉链纵梁6、6′之间的接触 区域可通过减小在其间生成的间隙而增加,从而增强拉链1的防水特性。
如上所述,该实旋例的防水拉链1可防止插销9从所述拉链带上滑落,即 使拉链带2受到应力或扭力,这是因为插销9和拉链带2之间的固定力通过提 供插销固定元件12而得以强化。进一步,插销固定元件12保护处于插销固定 侧上的拉链带的前端部分以缠绕所述部分。因此,可防止拉链带2的前端部分 松脱或损坏,即使重复把插销9插进盒11。而且,可获得改进拉链1防水特性 的良好的操作和效果。
该实施例主要描述了一种情况,其中,固定到防水拉链一个端部上的可分 离的底端止动件由插销、盒销和盒组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而是 本发明可以以各种方式更改,只要具有和本发明基本上相同的构型即可。
例如,本发明可用于可反向开启的防水拉链以及具有由盒、盒销和插销组 成的常规类型的可分离的底端止动件的防水拉链。所述可反向开启的防水拉链 为这样的防水拉链,其中,一个可反向开启的滑动器被设置在拉链元件上,并 且带有插销和盒销的常规滑动器被整体固定到所述拉链带的一个端部上,从而 它们相互正对并且没有盒,如图19所示。
下文,将参照图19详细描述可反向开启的防水拉链。由于参考标号用于具 有与上述图19和20中实施例的防水拉链相同构造的组件上,省去其描述。
如图19所示,可以反向开启的防水拉链41包括整体固定到一个拉链带2′ 的一个端部的盒销42,但没有元件用作盒。一个沿相反方向设置在滑动器7上 的反向开启滑动器43以及滑动器7被设置在沿相对的拉链带2、2′的元件设置 边沿部分设置的拉链元件21上。因此,所述拉链元件21可由滑动器7和所述 反向开启滑动器43啮合或脱离。
在可反向开启的防水拉链41中,一个从拉链带2从固定在拉链带2一个端 部上的一个插销9的一部分侧面延伸的插销固定元件12被固定到拉链带2的前 面和后面,从而其跨过位于拉链带2的一个插销固定侧上的前端面。同时,插 销固定元件12在带长度方向上比所述插销9短。
因此,可反向开启的防水拉链41可产生和上述实施例的防水拉链1相同的 效果。即,可反向开启的、具有插销固定元件12的防水拉链41可防止插销9 从所述拉链带滑落,即使当拉链带2受到应力或扭力时也是如此,这是因为插 销9和插销固定元件12以及拉链带2之间的固定力得到增强。进一步,因为插 销固定元件12保护位于所述插销固定侧上的拉链带前端部分从而其缠绕,可防 止所述拉链带2的前端部分松脱或损坏。
根据本发明,和插销固定元件12相同的固定元件可被整体固定到位于可反 向开启的防水拉链的盒销侧上的拉链带的前面和后面上,从而其从所述盒销的 带端侧的一个侧面延伸。
如图20所示,一个固定到拉链带2′一个端部上以在拉链带2′上从盒销42 的一个侧面的一部分延伸的盒销固定元件12′被固定到拉链带2′的前面和后面 上。所述和盒销42整体形成的盒销固定元件12′横跨拉链带2′的前面和后面, 从而覆盖位于拉链带2′的盒销固定侧上的前端面。拉链带2′的盒销固定侧前端 部分被盒销固定元件12′缠绕。
所述盒销固定元件12′具有一个从所述盒销42侧面延伸的小厚度的细部分 13′和邻接所述细部分13′的一个肋片14′。所述细部分13′和肋片14′在带长度方 向上比所述盒销42短。
即,如上所述,由于可反向开启的防水拉链不具有盒,当盒销受到张应力 或扭力时,插销有可能从所述拉链带滑落。因此,盒销42固定到拉链带2′上的 力可通过把所述盒销固定元件12′固定到所述带的前面和后面而显著增加,如图 20所示,通过将其与盒销42整体形成,从而防止所述盒销42从拉链带2′滑落。
进一步,因为盒销固定元件12′保护位于盒销固定侧上的拉链带前端部分从 而其缠绕,可防止拉链带2′的前端部分松脱或者损坏。
本发明可有效地应用于防水拉链中,其中,拉链带被涂有由弹性树脂组成 的防水层,而插销和盒销整体固定到一对拉链带中的每一个端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