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星形形象的宝石和具有宝石的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星形形象的宝石和具有宝石的系统.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80062099.6 (22)申请日 2014.10.27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74485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7.06 (30)优先权数据 A888/2013 2013.11.15 AT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6.05.13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AT2014/000192 2014.10.27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5/070266 DE 2015.05。
2、.21 (73)专利权人 D.施华洛世奇两合公司 地址 奥地利瓦滕斯 (72)发明人 C洛因格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 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张立国 (51)Int.Cl. A44C 17/00(2006.01) A44C 17/04(2006.01) (56)对比文件 US 2005/0050921 A1,2005.03.10,说明书 第0031-0036段, 附图1-6. US 2005/0050921 A1,2005.03.10,说明书 第0031-0036段, 附图1-6. US 2005144980 A1,2005.07.07,对比文件2 说明书第。
3、0039-0053段, 附图1-12. US 5072549 A,1991.12.17,全文. CN 101909475 A,2010.12.08,全文. WO 02/17742 A1,2002.03.07,全文. CN 102669897 A,2012.09.19,全文. 审查员 王洁 (54)发明名称 具有星形形象的宝石和具有宝石的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星形形象的宝石以及 一种具有宝石的系统, 宝石具有: 一个腰部, 宝石 在该腰部上具有最大横截面延伸尺寸; 一个带有 多个亭部刻面的亭部, 该亭部从腰部下方邻接于 腰部; 一个带有多个冠部刻面的冠部, 该冠部从 腰部上方邻接。
4、于腰部, 该冠部具有: 一个平的桌 面、 第一组冠部刻面和第二组冠部刻面, 每个第 一冠部刻面朝向腰部渐缩并且有邻接在所述桌 面上的宽边, 每个第二冠部刻面具有邻接在所述 腰部上的宽边, 所述第一组冠部刻面相对于腰部 平面具有为20.5 至24.5 的角度, 并且第二组冠 部刻面相对于腰部平面具有为32 至36 的角度, 所述在俯视图中具有五角形的轮廓, 光返回沿着 以宝石中轴线为中心的圆圈沿着假想的剖面E-F 周期性变化。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105744852 B 2018.10.26 CN 105744852 B 1.具有星形形象的宝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宝石(。
5、1)具有: 一个腰部(4), 宝石在该腰部上具有最大的横截面延伸尺寸, 一个带有多个亭部刻面的亭部(3), 该亭部从所述腰部(4)下方邻接于腰部; 一个带有多个冠部刻面的冠部(2), 该冠部从所述腰部(4)上方邻接于腰部, 该冠部(2) 具有: 一个平的桌面, 第一组(6)冠部刻面, 每个第一冠部刻面朝向腰部(4)渐缩并且具有邻接在所述桌 面上的宽边, 第二组(7)冠部刻面, 每个第二冠部刻面具有邻接在所述腰部(4)上的宽边, 其中, 所述第一组(6)冠部刻面相对于腰部平面(E)具有为20.5 至24.5 的角度( ), 并且所 述第二组(7)冠部刻面相对于腰部平面(E)具有为32 至36 的。
6、角度( ), 所述宝石(1)在俯视 图中具有五角形的轮廓, 并且 光返回沿着以宝石中轴线为中心的圆圈沿着假想的剖面E-F周期性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 其特征在于, 第一组(8)朝向腰部(4)渐缩的亭部刻面相 对于腰部平面(E)具有为43.5 3 的角度(), 并且第二组(9)以宽边邻接在腰部上的亭 部刻面相对于腰部平面(E)具有为50 3 的角度(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宝石, 其特征在于, 第一组(8)朝向腰部(4)渐缩的亭部刻面相 对于腰部平面(E)具有为43.5 2 的角度(), 并且第二组(9)以宽边邻接在腰部上的亭 部刻面相对于腰部平面(E)具有为50 2 的。
7、角度( )。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宝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宝石(1)由对于可见光谱透明 的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的折射率为2.0至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宝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宝石(1)由立方二氧化锆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宝石, 其特征在于, 分别在相对于宝石(1)的纵轴线沿 径向向外测量的为包围宝石(1)轮廓的外接圆的半径的三分之二的位置处测定, 在第一组 (6)朝向腰部(4)渐缩的刻面与第二组(7)朝向中心渐缩的刻面之间的光输出的对比度在相 应刻面的相应的角平分线上至少为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宝石, 其特征在于, 分别在相对于宝石(1)的纵。
8、轴线沿径向向 外测量的为包围宝石(1)轮廓的外接圆的半径的三分之二的位置处测定, 在第一组(6)朝向 腰部(4)渐缩的刻面与第二组(7)朝向中心渐缩的刻面之间的光输出的对比度在相应刻面 的相应的角平分线上至少为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宝石, 其特征在于, 分别在相对于宝石(1)的纵轴线沿径向向 外测量的为包围宝石(1)轮廓的外接圆的半径的三分之二的位置处测定, 在第一组(6)朝向 腰部(4)渐缩的刻面与第二组(7)朝向中心渐缩的刻面之间的光输出的对比度在相应刻面 的相应的角平分线上至少为80。 9.系统, 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宝石, 托座, 其中, 托座的卡爪搭接宝石的。
9、边缘, 其特征在于, 卡爪(11)成形并且设置在第二组(7)冠部刻面的区域内, 使得宝石(1)的 可见面由交替凸形和凹形的边缘线界定。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5744852 B 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宝石(1)的可见面形成五条射线式星 的面。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5744852 B 3 具有星形形象的宝石和具有宝石的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星形形象的宝石以及一种包括这样的宝石的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由现有技术已知打磨成星形形状的宝石。 0003 为此, 必须从石的例如五角形的基本形状去。
10、除在星的射线之间的材料区域。 0004 因此需要耗费的打磨技术, 以便将经常很小的宝石打磨成星形形状。 0005 此外已知利用所谓套筒(Chaton)打磨的宝石。 这样的宝石例如在EP 2 505 096 A1中有所描述。 0006 利用套筒打磨的宝石具有一个冠部(也称为上部)以及一个亭部(也称为底部), 所 述冠部具有限定数量的侧向的刻面(冠部刻面)和一个平的桌面, 所述亭部具有限定数量的 刻面(亭部刻面)。 宝石的与桌面相对的端部可以构成为尖端或者构成为所谓卡莱特 (Kalette)形式的倒圆的尖端。 0007 在上部和底部之间可以设置有所谓的腰部(周向边缘)。 宝石可以打磨成对称的或 非。
11、对称的。 0008 对于本发明重要的另一参量是光输出( “光返回” )。 光输出( “光返回” )是有多少从 预定的相对宽的空间角度范围入射到宝石上的光在相对窄的(张角为3 )定向的空间角度 范围内基本上沿着宝石的对称轴返回到观察者的度量。 0009 光输出基于无数的内部的光反射。 这些光反射在以特定的表征相应打磨的角度关 系相对彼此定位的各个刻面上引起。 0010 为了计算光输出, 可参阅EP 2 505 096 A1。 按照EP 2 505 096 A1的宝石具有特 别高的光输出。 0011 在宝石的看起来较亮的区域内的光输出减去在宝石的看起来较暗的区域内的光 输出除以在较亮的区域内的光输。
12、出得到的比例被理解成在较亮和较暗的区域之间的对比 度。 如果将该值乘以100, 则得到以百分数表示的对比度。 0012 用公式表述, 适用于计算对比度的是: 0013 对比度(在较亮的区域内的光输出-在较暗的区域内光输出)/在较亮的区域内 的光输出。 0014 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宝石中, 在整个宝石面上力求均匀的光输出( “光返回” )。 根据 现有技术的宝石因而不具有星形的形象。 发明内容 001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比通过产生星形外轮廓更经济地制造一种具有星形形象的宝 石。 0016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具有如下所述特征的宝石和一种具有如下所述特征的系统实 现。 按照本发明的具有星形形象的宝石。
13、具有: 一个腰部, 宝石在该腰部上具有最大的横截面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105744852 B 4 延伸尺寸, 一个带有多个亭部刻面的亭部, 该亭部从所述腰部下方邻接于腰部; 一个带有多 个冠部刻面的冠部, 该冠部从所述腰部上方邻接于腰部, 冠部具有一个平的桌面、 第一组冠 部刻面和第二组冠部刻面, 每个第一冠部刻面朝向腰部渐缩并且具有邻接在所述桌面上的 宽边, 每个第二冠部刻面具有邻接在所述腰部上的宽边, 其中, 所述第一组冠部刻面相对于 腰部平面具有为20.5 至24.5 的角度, 并且所述第二组冠部刻面相对于腰部平面具有为 32 至36 的角度, 所述宝石在俯视图中具有五角。
14、形的轮廓, 并且光返回沿着以宝石中轴线 为中心的圆圈沿着假想的剖面E-F周期性变化。 0017 所述宝石具有一个带有多个冠部刻面的冠部, 并且第一组朝向腰部渐缩的冠部刻 面相对于腰部平面具有为22.5 3 、 优选22.5 2 的角度 , 并且第二组以其宽边邻接在 腰部上的冠部刻面相对于腰部平面具有为34 3 、 优选34 2 的角度 , 由此仅仅通过光 强度的因此达到的分布就得到宝石的星形的形象, 而不用在现有技术中必需的材料去除。 0018 通常, 宝石具有设置在冠部下方的亭部。 已证实的是, 当也为亭部刻面选择特定的 角度时, 在这样的宝石中还可以增强上述效应。 在此已被证实特别有利的是。
15、, 规定所述宝石 具有一个带有多个亭部刻面的亭部, 其中, 第一组朝向腰部渐缩的亭部刻面相对于腰部平 面具有为43.5 3 、 优选43.5 2 的角度, 并且第二组以其宽边邻接在腰部上的亭部刻 面相对于腰部平面具有为50 3 、 优选50 2 的角度。 0019 原则上规定, 所有的亭部刻面或冠部刻面属于具有上述角度位置的相应一组朝向 腰部渐缩的刻面或另一组在腰部上具有宽边的刻面, 但也可设想, 还存在其他角度位置的 附加刻面, 只要这不明显妨碍所希望的形象。 0020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规定, 宝石在俯视图中具有五角形的轮廓。 0021 此外, 优选可以规定, 宝石由对于可见光谱。
16、透明的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的折射率为 2.0至2.4。 0022 特别优选可以规定, 宝石由立方二氧化锆( “cubic zirconia” )制成。 0023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规定, 分别在相对于宝石的纵轴线沿径向向外测 量的为包围宝石轮廓的外接圆的半径的三分之二的位置处测定, 在第一组朝向腰部渐缩的 刻面与第二组朝向中心渐缩的刻面之间的光输出的对比度在相应刻面的相应的角平分线 上至少为50、 优选至少为70、 特别优选至少为80。 0024 如果为宝石设有托座, 则优选规定, 托座的用于固定宝石的卡爪设置在以其宽边 邻接在腰部上的那组刻面的区域内。 通过刻面的按照本发明的设计方案,。
17、 宝石在以其宽边 邻接在腰部上的那些刻面的区域内看起来较暗。 通过遮盖宝石的看起来较暗的区域, 还增 强了星形印象。 0025 按照本发明的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宝石和托座, 其中, 托座的卡爪搭接宝石的 边缘, 卡爪成形并且设置在第二组冠部刻面的区域内, 使得宝石的可见面由交替凸形和凹 形的边缘线界定。 0026 优选地, 所述宝石的可见面形成五条射线式星的面。 附图说明 0027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依据附图和所属的附图说明得出。 在此示出: 0028 图1a至1g示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从不同观察方向的视图,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105744852 B 5 0029 图2a至2b示。
18、出根据图1的宝石连同托座的系统的视图, 0030 图3示出用于定义刻面角的位置的示意图, 0031 图4示出对于按照图5的宝石的直剖面的用于示出光输出( “光返回” )的图表, 0032 图5示出对于图4中的光输出( “光返回” )图表的用于表明测量线位置的图示, 0033 图6示出对于沿着按照图7的圆圈的宝石剖面的用于示出光输出( “光返回” )的图 表, 0034 图7示出对于图6中的光输出( “光返回” )的图表的用于表明测量线位置的图示, 0035 图8示出对于光输出( “光返回” )的图表的用于表明从宝石出来的光线的图示, 0036 图9a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宝石的形象的照相图示, 以及。
19、 0037 图9b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宝石的形象的照相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图1a以侧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的一种实施例。 可看到冠部2(也称为上 部)、 亭部3(也称为底部)、 腰部4、 桌面5。 腰部是在冠部和亭部之间的如下区域, 宝石在该区 域上具有其最大的横截面延伸尺寸。 示意性示出腰部平面E, 这是其法向量平行于宝石纵轴 线L的那个平面并且宝石在该平面内具有其最大的横截面延伸尺寸。 0039 图1b以另一侧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 0040 图1c以冠部2上的俯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 在此可看到两种类型的冠部刻 面6、 7。 在此, 五个冠部刻面6以其尖端邻接在。
20、腰部上。 另外五个冠部刻面7以宽边邻接在腰 部4上。 0041 图1d以另一侧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 0042 图1e以亭部3上的俯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 亭部3具有两种类型的亭部刻 面8、 9。 在此, 组8的亭部刻面以其尖端邻接在腰部上。 另外的组9的亭部刻面以宽边邻接在 腰部4上。 为清晰起见, 放弃了给所有刻面设置附图标记。 0043 图1f以冠部2上的透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 0044 图1g以另一侧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 0045 图2a以横剖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和托座10和卡爪(Krappe)11的系统。 0046 图2b以俯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宝石。
21、1和托座10的系统。 托座设计成使得卡爪11 覆盖宝石1的分别较暗的区域并且因此强调突出星的印象。 为清晰起见, 仅仅其中两个卡爪 设有附图标记。 0047 图3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的示意图, 用于定义刻面相对于腰部平面E的角度位 置。 因此, 刻面相对于腰部平面的角度在投影显现的刻面和腰部平面之间测量。 在图中呈现 的角度不必与按照本发明的值相符。 0048 图4示出沿着通过宝石的假想剖面A-B的光输出( “光返回” )的分布, 为了进行比较 该宝石构造成传统的宝石或构造成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 在此, 实线曲线示出对于传统打磨 的宝石的光输出的分布, 而虚线曲线描述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的光输。
22、出的分布。 清楚的是, 在边缘区域内的光输出的量在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中明显比在传统打磨的宝石中小。 换言 之, 在星的射线之一的区域内的光输出和在星的两条射线之间的区域内的光输出之间的对 比度在按照本发明的宝石中比在现有技术中大。 由此, 在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中产生星的视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105744852 B 6 觉印象。 0049 图5示出用于图4中的光输出( “光返回” )的图表的测量线A-B的位置L 。 测量线大 致位于三角形CDE的高度的一半处, 其中是指在C和底边DE之间的高度。 0050 图6示出沿着通过宝石的圆圈的假想剖面E-F的光输出( “光返回” )的分布。
23、, 为了进 行比较该宝石构造成传统的宝石或构造成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 在此, 实线曲线示出对于传 统打磨的宝石的光输出的分布, 而虚线曲线描述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的光输出的分布。 清楚 的是, 在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中在朝向中心渐缩的刻面的区域内的光输出的量明显比在朝 向腰部4渐缩的刻面的区域内小。 在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中, 光输出在方位角方面周期性改 变, 由此产生星的视觉印象。 而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宝石中, 沿着假想的剖面E-F的光输出没 有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从而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宝石中不产生这样的印象。 0051 图7示出对于图6中的光输出( “光返回” )的图表的沿着圆圈的测量线E-F。
24、的位置 L” 。 测量线E-F在一个关于中轴线对中的圆圈上, 该圆圈位于从内向外测量大致为包围宝石 (1)轮廓的外接圆的半径的三分之二的位置处。 0052 图8是对于图4和6中的光输出( “光返回” )的图表的用于表明从宝石出来的光线的 图示。 0053 图9a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的照相图示。 可清楚地看出在对称轴之间的较暗区 域。 由此在按照本发明的宝石1中产生星的视觉印象。 0054 图9b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宝石的照相图示, 在该宝石中不产生星的视觉印象。 0055 为完整起见要说明的是, 对于角度说明, 一个整角对应于360 。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105744852 B。
25、 7 图1a 图1b 图1c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8 CN 105744852 B 8 图1d 图1e 图1f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9 CN 105744852 B 9 图1g 图2a 图2b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10 CN 105744852 B 10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11 CN 105744852 B 11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2 CN 105744852 B 12 图7 图8 图9a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3 CN 105744852 B 13 图9b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4 CN 105744852 B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