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装置的改进 本发明涉及有关整理装置的改进,即,适合于在建筑业制品的整理和堆叠中使用的装置。本发明虽不绝对但尤其涉及在混凝土屋顶瓦制造厂使用的整理装置的改进。
混凝土屋顶瓦的制造工艺的主要步骤有:瓦在金属模板上的成形、养护砂浆、使固化的瓦脱离模板和最终的制品的包装。整理装置的主要用途是把固化的瓦堆叠起来,为包装作好准备。
瓦在到达和通过整理装置的过程中,由于突然的停止和启动有可能受到冲击载荷,而使用已有技术的整理装置时,瓦就有可能受到破坏。如果损坏是肉眼可以看得出的,在瓦包装之前就可以将破坏的瓦去掉。
然而,有时呈细裂缝地破坏往往是人的肉眼所不能发现的,这种裂缝只有在操作过程或暴露于恶劣的气候条件时,才会变得明显起来,并导致瓦角的断裂。这显然降低了制造商在用户心目中的信誉。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在瓦厂的整理装置,使用这种装置,送到或通过该装置的瓦所受到的冲击载荷降到最小,即,处于一“无冲击载荷”或基本“无冲击载荷”的情况之下,使瓦的堆叠可以快速完成,即高达每分钟200块瓦。
EPS 0173436和EPS 0268438的专利所揭示的装置可以部分地满足这个目的。然而,这些装置笨重而难以用于现有的混凝土屋顶瓦厂之中。
本发明旨在减少或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如前所述的制品的堆叠的整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整理器,该整理器有第一和第二支承件以及用以驱动它们的传动装置,当整理装置在使用中,第一和第二支承件依次通过同一的专用通道。该专用通道包括工作行程,当装置在使用状态时,在该工作行程的上游端制品被依次送到整理器,并依次在第一或第二支承件上堆叠起来。专用通道还包括一非工作行程,当装置在工作状态时,该第一或第二支承件,当其上的堆叠的制品在工作行程的下游端卸去之后,传动装置即驱动该第一或第二支承件走过非工作行程,驱动的速度是,在第二或第一支承件走完所述工作行程而接近工作行程的下游端时,所述另一个支承件从下游端返回到工作行程的上游端。
传动装置最好至少分别为每个第一和第二支承件提供一个环形承载件,但该传动装置也可以分别为每个第一和第二支承件提供两个环形承载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支承件的承载件分别在安装在本发明装置内的传动轮和惰轮的周围、在或朝专用路径的工作和非工作行程的相对两端延伸,从动轮和惰轮在专用路径的工作和非工作行程的相应端设置在重合的轴或基本重合的轴上。
承载件通过环形链条提供,传动轮和惰轮可方便地由链轮提供。
上述整理装置还设置有横向进给装置,当整理装置在使用中,横向进给装置把诸制品逐一传送到在所述工作行程的上游端或在上游端下面的第一或第二支承件上,从而,当整理装置在使用中,这些制品将如前述那样在所述支承件上堆叠起来。横向进给装置最好包括第一和第二横向进给装置,当整理装置在使用中,第一横向进给装置连续地把一列制品逐一朝第二横向进给装置送去,当整理装置在使用中,这些制品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支承件的上方依序排成一间置的阵列,以便随后移到所述支承件上或移到此前已经在所述支承件上的制品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横向进给装置包括一个横向进给输送机和一个制品的速度控制装置,当整理装置在使用中,该速度控制装置控制制品接近整理器的速度,控制装置包括制品啮合轮,当整理装置在使用中,该啮合轮紧密地抓住由第一输送机送到其上的诸制品,以调节这些制品的速度,从而,降低或消除这些制品到达整理装置的第二横向进给装置时所受到的任何冲击负荷。
第二横向进给装置包括支承间置制品阵列的支承搁板,该搁板安排成成对地运动,每对中的每一个搁板分别在所述专用路径的相对两侧,从而如上所述的那样,当整理装置在使用中以及第二横向进给装置的传动装置处于传动状态时,送到第二横向进给装置的诸制品被以一间置的阵列依次排列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支承件的上方以便随后移到所述支承件上或移到此前已经在所述支承件上的制品上。
所述整理装置还包括使下面的装置同步运行的装置:a)横向进给输送机的传动装置,b)制品的速度控制装置,c)第二横向进给装置,以及d)第一和第二支承件。因此,当整理装置在使用中以及诸制品由横向进给输送机被依次送到制品的速度控制装置时,所述制品的前面几个制品可被暂时阻止接近和进入所述第二横向进给装置,以使第一或第二支承件能由各自的传动装置沿所述专用路径被驱动、在制品的间置阵列支承搁板之间运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件循序地进入在专用路径的所述工作行程的上游端的作业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把诸制品送到一合适的接收装置或接收器。当输送装置在使用中,诸制品能在“无冲击负荷”或基本“无冲击负荷”的情况下被接收在接收装置。所述输送装置有一个输送行程,当该装置在使用中,成列的制品连续依次以一恒定的或基本恒定速度沿输送行程输送。输送装置还包括一制品的加速—减速机构,当该装置在使用中以及诸制品沿该装置的输送行程进给时,加速—减速机构使在该列中开头的制品被加速而与该列中的其余制品分离,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一间隙。此后所述机构使所述制品减速,使这些制品如上面所述的那样在“无冲击负荷”或基本“无冲击负荷”的情况下、可在任何合适的接收器中被接收。
前段所述的加速—减速机构包括在所述输送行程的下游循序啮合制品的装置,当输送装置在使用中,该装置使相继到达的制品加速而与在所述列中的其余制品分开,此后使相继到达的制品减速,从而使这些制品在任何合适的接收器中被接收。所述啮合制品的装置包括至少两对相对成对的可旋转的传动轮。
本发明还提供具有第一输送行程的输送装置,当该装置在使用中,连续成列的制品依次以一恒定的或基本恒定速度沿第一输送行程被输送。输送装置还包括一由相对成对的传动轮组成的间置机构,因而当该装置在使用中,在所述列中开头的相继到达的制品被加速而与该列中其余的制品分离,其特点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使已加速的制品的速度减下来的减速装置,以便于它们在“无冲击负荷”或基本“无冲击负荷”的情况下、在任何合适的接收器中被接收。
本发明还适当地提供了一种用于把屋顶瓦堆叠起来的整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具有多个支承件和驱动所述支承件的传动装置的整理器,当该装置在使用中,该整理器使支承件依次通过一共同的闭环路线,该闭环路线有一个工作行程,当该装置在使用中,在该工作行程的上游端屋顶瓦被逐一送到整理器,依次在工作行程的支承件上形成一堆堆叠起来的瓦。该闭环路线还有一个非工作行程,当该装置在使用中,该第一或第二支承件,当其上的堆叠的制品在工作行程的下游端卸去之后,传动装置即驱动该第一或第二支承件走过非工作行程,驱动的速度是,在第二或第一支承件走完所述工作行程而接近工作行程的下游端时,所述另一个支承件(即所述第一或第二支承件)从下游端返回到工作行程的上游端。
本发明较好地提供了适用于如前所述的把诸制品堆叠成堆的整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具有多个支承件和驱动所述支承件的传动装置的整理器,当该装置在使用中,该整理器使支承件依次通过一共同的闭环路线,该闭环路线有一个工作行程。当该装置在使用中,在该工作行程的上游端,诸制品被逐一送到整理器,依次于在工作行程的支承上形成一堆堆叠起来的制品。所述的闭环路线还有一个非工作行程,当该装置在使用中,当支承件上的堆叠的制品在工作行程的下游端卸去之后,传动装置即驱动所述支承件走过非工作行程,驱动的速度是,在所述支承件之前的一个支承件走完所述工作行程而接近工作行程的下游端时,所述另一个支承件返回到工作行程的上游端。
下面通过例子以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一整理装置以及与整理装置一起使用的一输送装置。
图1是整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的箭头II方向的部分俯视图;
图3是沿图2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箭头IV的方向的部分侧视图;
图5是图1中的箭头V方向视图;
图6是沿图5VI-VI线的视图;
图7是一个与图5对应的视图,但图中所示的零部件是在整理装置的工作行程的后阶段的位置上;
图8是图1所示的部分零部件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总的沿图8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a至10j图示示出了本发明装置一工作循环各级中的横向进给装置的零部件;以及
图11至14图示示出了本发明装置一工作循环各级中的图1整理装置的零部件。
通过用本发明提供的新颖的整理装置,使固化的混凝土屋顶在“无冲击载荷”或基本“无冲击载荷”的条件下进行堆叠,从而就可以克服固化的混凝土屋顶瓦在堆叠中容易发生破坏的困难。
图1中用10表示的整理装置总的包括:一逐一送进混凝土屋顶瓦T的第一横向进给装置20;一第二横向进给装置,该装置把送到其上的瓦排列在一间置的阵列;一堆叠装置24,它包括两个支承件26和28,见图5、7和11至14,诸瓦T在这些支承件上行成堆叠;一把在所示支承件上成堆的瓦取下的堆叠夹紧装置30;以及一确保装置10的各传动装置精确定时的同步装置(图未示)。
整理装置10被支承在安装在地面上的主机架40上,见图1,而支承在它的大部分上面的是第一横向进给装置20,该装置包括一个已有技术结构的多缆输送机42。输送机42包括双缆绳46,所述缆绳通过可转动地安装在主机架40的左端部的成对的轮子48、50和52上,见图1,在所述图中仅示出各对轮子48、50和52中的一个。
在所述输送机42的下游,第一横向进给装置20还包括一多缆输送机54,该输送机54的双缆绳56通过相关的成对的轮子58、60、62、64和诸辊轮66。轮子60和62组成已有技术中的多缆张紧装置的部件。图1中仅示出所述所有各对轮子58、60、62和64中的一个,诸辊轮66可转动地安装在如图1所示的主机架40的副机架70上。
第一横向进给装置20还包括位于输送机54下游的主机架40的副机架74上,如图1所示。从图2、3和4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装置72包括相对成对的导辊80、82、84和86以及在这些导辊之间的两个相对成对的从动辊88和90,当本发明装置在使用中,诸瓦T由输送机42和54逐一输送,此后如将要在后面详细描述的那样以一被控制的速度送到第二横向进给装置22。辊轮80、82、84和86可调地安装于所述副机架74的简单轴承座96上,见图2和4。
从动辊88和90分别类似地安装在相关的轴92和94上,并相似地分别通过适当的齿轮与相关的传动装置97和98连接,如图2、3和4所示。下面结合图2和3将仅着重描述辊轮90及其轴94和传动装置98之间的连接细节,辊轮88及其轴90和传动装置97之间的连接与之类似,不再赘述。
各安装在一支承件100中并穿过副机架74的轴94为一相关的蜗轮102提供支承。蜗轮102与安装在一传动轴106上的蜗轮104啮合。如图3所示,传动轴在副机架74的下面延伸,其左端108由一轴承座110支承,右端由一轴承座114支承。
如图3和4所示,轴106的左端108连接于传动装置98,而传动装置98通过连接在所示传动装置98的一支架128与固定在副机架74下侧的一支架130之间的扭转部件124、126连接于副机架74,如图3和4所示。
为了与瓦T啮合,相对成对的从动辊88和90各设置着有缺口的、围绕辊轮88和90的周边约330°的压缩垫圈131,如图2所示。在此处所提供的垫圈131和间隙132的目的将在以面加以叙述。
参见图5、6和7所示。第二横向进给装置22包括一个支承在图1所示的主机架40的副机架142上的已有技术的向下的搁板(架)的输送机140。输送机140包括相对成对的、分别装在成对的传动链条148和150上的搁板144和146,见图5和7。
链条148安装在上下链轮(图未示)上,上下链轮则安装于在副机架142的前后壁162和160上的传动轴和从动轴156和158上,见图5和6。
同样,链条150安装在上下链轮164和166上,上下链轮则安装于在副机架142的前后壁162和160上的传动轴和从动轴168和170上,见图5和6。
传动轴156和168通过合适的装置(图未示)的彼此相连,从而,当整理装置10在使用中时,安装在副机架142上并与轴156相连的传动装置172使搁板144和46向下运动,这将在以后详细描述。
堆叠装置24安装在主机架40的上下副机架180和182之间,见图1。
装置24包括一载送支承件26的第一对环状链条184和186,链条184和186分别安装在上链轮188和190上,并与下链轮(图未示)对齐,见图1、8和9。
装置24还包括一载送支承件28的第二对环状链条194和196,链条194和196分别安装在上链轮198和200上,并与下链轮对齐,图1中202处仅示出一个下链轮。
如图9所示,链轮188和190分别在204和206处用键固定于传动轴208上;链轮198和200在轴承210和212上自由转动,轴承210和212也安装在轴208上。
轴208的左端207安装在固定于副机架180的壁211的支承件209上,其右端213穿过副机架180的一侧壁214,并与传动装置218的花键传动件216啮合,见图9。因而,当整理装置10在使用时,传动装置218通过花键传动件216、轴208、键固定的链轮188和190而驱动链条184和186,从而驱动支承件26。
还是在图9中,链轮198和200设置有同心齿轮220和222,齿轮220和222分别与齿轮224和226啮合,而齿轮224和226分别在228和230处用键固定在传动轴232上,见图1、8和9。
轴232的右端234安装在固定于副机架180的侧壁214的支承件236上,其左端238穿过副机架180的侧壁211,并与传动装置242的花键传动件240啮合,见图9。因而,当整理装置10在使用时,传动装置242通过花键传动件240、轴232、键固定的齿轮224和226、齿轮220和222以及链轮198和200驱动链条194和196,从而驱动支承件28。
有了上述的结构,当整理装置10在使用中,支承件26和28被分别支承,依次在同一闭环路径内运动,该闭环路径包括一个工作行程244和一个非工作行程246,瓦T在工作行程上堆叠,支承件24或26以一速度通过非工作行程,该速度使得当支承件中的一个到达工作行程244的下游端262时,另一个刚好返回到工作行程244的上游端248。见图11。
形成堆叠的装置24的支承件26和28各设置有在朝后伸出的支座件254上的辊轮部件250和252,见图1和6,这两个辊轮250和252设置在重合的轴256和258上,见图6。
堆叠装置24还包括与工作行程244相邻的导轨260,图1中只用虚线示出其中的一个,当整理装置10在使用中时,导轨260与辊轮250和252啮合接触,以把支承件牢牢地保持而不发生朝后的运动。
堆叠装置24还包括成对的上下堆叠导向件270和272,图1只示出每对中的一个。该成对的导向件270和272在上下副机架180和182之间延伸并安装于其间,跨越支承件26和28的工作行程244,当整理装置在使用中,它们给在其上形成的堆叠的瓦T以侧向的支持。
堆叠夹紧装置30是已有技术的设计,在此将不详细描述。只要说明,装置30可枢转地安装在副机架182上,以便在以点划线表示的装载位置30a与一卸载位置30b之间转动,在装载位置,夹紧件跨越堆叠的瓦T,见图1。
当本发明的整理装置10在使用中,瓦T沿着输送机42以间置的或端部对端部的形式逐一被送入输送机54,然后到速度控制装置72。
一接近装置72的第一瓦T1被相对成对的惰轮80和82啮合,然后被相对成对的从动辊88啮合。
如所描述的辊轮88设置有具有缺口的、围绕辊轮周边的弹性垫圈131,在垫圈131中的间隙132所处的位置使得瓦T1的相对的前边沿进入间隙132,见图10a和10b,从而有利于辊轮88与瓦T1之间的啮合。
为了使瓦T1加速而与后面的瓦T2分开,一样比瓦T1的的线速度大的圆周速度驱动辊轮88,见图10c、10d、10e和10f。
如图10e和10f所示,瓦T1的相对前边沿接近和进入相对的从动辊90的间隙132,因而,瓦T1与瓦T2间置,瓦T2的相对前边沿接近和进入辊轮88的间隙132,见图10g、10h和10i。
此时,瓦T1的前进速度通过相对的从动辊90而减速,见图10i和10j,很显然,瓦T2正在赶上瓦T1;然而在此时,瓦T1已离开速度控制装置72被第二横向进给装置22的在图6所示位置的支承件26或28上方的一对搁板144和146所接收。
如上所述,瓦T1至瓦T2通过输送机42和54以及速度控制装置72顺序送到专用路径的工作行程244的上游端,此时诸瓦在“无冲击负荷”或基本“无冲击负荷”的情况下被第二横向进给装置22接收,从而降低了瓦的破坏率,诸瓦以一间置的阵列在装置22的搁板144和46上堆叠起来。
当瓦T1至T40顺序送到第二横向进给装置22时,传动装置172启动使搁板144和146下降,以使在间置的阵列中的最下面的瓦顺序移到支承件26或28或移到此前已在所述支承件26或28上的瓦上,诸瓦再一次在“无冲击负荷”或基本“无冲击负荷”的情况下,从而避免了诸瓦的被破坏,见图11。为了便于瓦T1至T40如上所述的设置,支承件26或28在各自的传动装置218或242的驱动下以一与搁板144和146的下降同步的速度下降,以便于当支承件26或28通过专用路径的工作行程244时,诸瓦在支承件上堆叠起来,在支承件26或28到达所述工作行程244的下游端262时,堆叠的瓦高达40块,见图4。
当瓦堆叠完毕,堆叠夹紧装置30启动,以在图1中位置30a把堆叠的瓦固定在装置30的夹紧臂之间。此后,如图1和4所示,夹紧装置30逆时针转到图1中的位置30b,在此位置,堆叠的瓦T1至T40被卸下放到一包装台上或类似的地方。
当诸瓦在支承件26或28堆叠完毕,而且该支承件到达工作行程244的下游端262时,支承件26或28中的另一个接近和进入在所述工作行程244的上游端248的一工作位置,即支承件26或28在图5和6所示的位置。
从上述可以明显地看出,传动装置218或242将以这样一种一速度运行,该速度能确保支承件26或28在它们各自位于所述工作行程244的下游端262的链轮周围、沿着非工作行程246以及在各自的链轮188和190或198和200周围移动时,当一个其上形成了堆叠的瓦的支承件到达所述工作行程的下游端时,正好把另一个支承件带到工作行程244的上游端248的工作位置。
以上速度控制装置72的运行是针对诸瓦逐一进入第二横向进给装置22进行描述的。然而,装置72还有一个工作模式,该模式是在第40块瓦传递到第二横向进给装置22之后以及当支承件26或28接近堆叠装置24的工作行程244的上游端248时进行控制工作的。
在它的再一个工作模式中,辊轮88和90的旋转速度受到控制,以阻止一瓦进入装置22的搁板144,从而使支承件26或28在搁板和146之间向下进入在图5和6所示的工作位置。
显然,为了到达本发明的最有效的使用,整理装置的各传动装置的运行都精确同步。
尽管整理装置10具体说是堆叠装置24被设计成形成40块的堆叠瓦,但堆叠其他数量的瓦也是可以的。
在本发明范围内,整理装置的堆叠装置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支承件,例如,在一个堆叠10块瓦的结构中,可以有四个支承件,在每一对相关的环形链条上安装两个支承件。
应予以理解的是,由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新颖的整理装置的结构紧凑的特性,该装置可被用于现有的场地非常宝贵的瓦厂中。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可以作其他种种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