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模塑几何结构的双密度鞋内底.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757401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52528.2

申请日:

20121026

公开号:

CN103906447B

公开日:

201702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3B17/02,A43B17/14,A43B7/14

主分类号:

A43B17/02,A43B17/14,A43B7/14

申请人: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发明人:

海姆·霍莱史,尤金·勒西厄尔,里沙·凯利

地址:

美国俄勒冈州

优先权:

13/283,26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华卿;郑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公开涉及用于鞋(100)的双密度鞋内底(10)(或鞋垫)。根据本文阐述的方面,鞋内底包括具有两个腔(22、24)的载体(20)。具有不同于载体的密度等级或硬度等级的两个插入物(40、50)布置在腔中以用于增强的性能。本公开的鞋内底还展现标记有成形的突出部(70)的模塑的几何结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包括:载体,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所述上表面包括第一腔;第一插入物,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配置成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内,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配置成与所述第一腔的表面匹配;其中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面包括形成第一组突出部的第一多个突出部并且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包括第二组突出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包括第三组突出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腔的所述表面包括配置成接纳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上的所述第三组突出部的凹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内底,其中所述第一腔与所述鞋内底的鞋前部端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内底,还包括:第二腔,其在所述鞋内底的鞋跟端处;第二插入物,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配置成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内,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配置成与所述第二腔的表面匹配;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包括第四组突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内底,其中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第一组突出部、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第二组突出部和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第四组突出部包括圆形突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内底,其中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第一组突出部、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第二组突出部和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第四组突出部包括椭圆形突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内底,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包括第五组突出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腔的所述表面包括配置成接纳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上的所述第五组突出部的凹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内底,其中所述第二组突出部为椭圆形突出部并且所述第一腔的所述表面的所述凹痕为椭圆形凹痕。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内底,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椭圆形突出部定向成使得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每个椭圆形突出部的第一端部朝向所述鞋内底的鞋前部端定位并且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每个椭圆形突出部的第二端部朝向所述鞋内底的鞋跟端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内底,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椭圆形突出部具有凸形几何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内底,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椭圆形突出部包括:椭圆形突出部的外部组,其围绕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的周界以环绕图案定向,并且其中所述椭圆形突出部的外部组中的所述椭圆形突出部首尾相连地定位;以及椭圆形突出部的内部组,其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群,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群包括至少两个椭圆形突出部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椭圆形突出部的鞋前部端比所述至少两个椭圆形突出部的鞋跟端更远地间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鞋内底,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椭圆形突出部以V形构型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内底,其中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椭圆形突出部定位在所述载体的中间区段上并且定向成使得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每个椭圆形突出部的第一端部朝向所述鞋内底的鞋前部端定位并且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每个椭圆形突出部的第二端部朝向所述鞋内底的鞋跟端定位。 13.一种用于放置在鞋类物品中的鞋内底,包括:载体,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所述上表面包括在鞋前部端处的第一腔和在鞋跟端处的第二腔,并且其中所述载体包括具有第一硬度等级的材料;第一插入物,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配置成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内,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配置成与所述第一腔的表面匹配,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包括具有第二硬度等级的材料;第二插入物,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配置成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内,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配置成与所述第二腔的表面匹配,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包括具有第三硬度等级的材料;其中所述第二硬度等级和所述第三硬度等级高于所述第一硬度等级;其中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面、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包括多个突出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包括多个圆形突出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腔的所述表面包括配置成与所述多个圆形突出部匹配的多个圆形凹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鞋内底,其中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面、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多个突出部包括多个椭圆形突出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鞋内底,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多个突出部布置成突出部的内部组和突出部的外部组并且其中所述突出部的内部组具有与所述突出部的外部组实质上不同的定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鞋内底,其中所述第二硬度等级等于所述第三硬度等级。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鞋内底,其中所述第一硬度等级为35AskerC硬度,所述第二硬度等级为55AskerC硬度,并且所述第三硬度等级为55AskerC硬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公开通常涉及具有用于鞋类物品的模塑几何结构的双密度鞋内底(或鞋垫(sock liner))。

背景技术

大部分鞋类物品包括鞋面件和鞋底两者。鞋面通常设计为包覆穿着者的足部,以及在一些情况下为足部提供在运动期间的支撑。鞋底通常设计为提供附着摩擦力、保护,并且还设计为支撑足部。通常,鞋类物品还包括在穿着者的足部和鞋底之间放置在鞋面内以提供对于各种活动的额外的舒适性以及增强的性能的鞋内底。

发明内容

一方面,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包括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载体。载体的上表面包括第一腔。鞋内底还包括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插入物。第一插入物配置成安装在第一腔内,并且第一插入物的下表面配置成与第一腔的表面匹配。另外,载体的上表面和第一插入物的上表面包括多个突出部。

另一方面,用于放置在鞋类物品中的鞋内底包括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载体。上表面包括在鞋前部端处的第一腔和在鞋跟端处的第二腔,并且载体包括具有第一硬度等级的材料。鞋内底还包括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插入物,第一插入物配置成安装在第一腔内,并且第一插入物的下表面配置成与第一腔的表面匹配。另外,第一插入物包括具有第二硬度等级的材料。鞋内底还包括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插入物,第二插入物配置成安装在第二腔内,并且第二插入物的下表面配置成与第二腔的表面匹配。另外,第二插入物还包括具有第三硬度等级的材料。根据本公开,第二硬度等级高于第一硬度等级。此外,载体的上表面、第一插入物的上表面和第二插入物的上表面包括多个突出部。

在另一方面,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包括配置成在鞋前部端处接纳第一插入物并且在鞋跟端处接纳第二插入物的载体。第一插入物跨越鞋内底的与穿着者的足前部相互作用的部分。第二插入物跨越鞋内底的与穿着者的足跟相互作用的部分。此外,载体的上表面、第一插入物的上表面和第二插入物的上表面包括突出部。

在研究下列附图和详细说明时,本公开的其他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会是明显的或将变得明显。其旨在所有的这些另外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包括在该说明和该概要内,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并通过所附权利要求来保护。

附图说明

参考下列附图和说明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图示本文说明的原理。此外,在图中,贯穿不同的视图,相同的参考数字指代相应的构件。

图1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分解透视图,其中鞋内底的部分被旋转;

图4为显示在鞋类物品内的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侧透视图;

图5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分解透视图,其中示出了鞋内底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6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其中示出了具有插入物的鞋内底的剖视图;

图7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俯视图,其中示出了示例性湿气控制流动箭头;

图8是显示在鞋类物品中的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以及在运动期间可施加到鞋内底的力中的一些的侧透视图;

图9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部分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鞋内底的部分响应于施加的力的弯曲;以及

图10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部分的剖视图,其中示出了鞋内底的部分响应于施加的力的弯曲。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文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双密度鞋内底10(或鞋垫)的俯视图。鞋内底10可以适合于放置在任何何种类的鞋类中,包括但不限于:跑鞋、徒步旅行鞋、英式足球鞋、美式橄榄球鞋、胶底运动鞋、英式橄榄球鞋、篮球鞋、棒球鞋以及其他种类的鞋。与本实施方式相关联的鞋内底还可以适合于放置在任何非运动鞋中,包括但不限于:时装鞋、平底便鞋、凉鞋和靴子。图4描绘了鞋内底10在示例性鞋类100中的放置,然而,根据本文描述的方面,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除了在下列材料中讨论的和在附图中描绘的特定款式之外,本文公开的概念适合于与各种各样的鞋类款式一起使用。

参照图1,为了参考的目的,鞋内底10可以分成包括鞋前部部分12、鞋中部部分17和鞋跟部分14的各个部分。应理解,鞋前部部分12、鞋中部部分17和鞋跟部分14仅意在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且不意在划分精确的区域,而是鞋内底10的相对位置。此外,为了参考的目的,鞋内底10可以分成内侧16和外侧18。应理解,内侧16和外侧18仅意在用于说明的目的并意在精确地将鞋内底10分成两部分。

鞋内底10可以包括改善对于放置在物品内的足部的支撑的构造。在一些情况下,鞋内底10可以包括提供沿着足部的差别支撑的双密度设计。这些构造可以包括用于增强的支撑和提高的性能以及用于湿气的偏向诸如模塑的几何结构和双密度设计的特征。在下面更详细讨论了鞋内底10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的这些特征和其他特征。

如图1-2所看到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鞋内底10展现部分地分层的结构。在一些情况下,鞋内底10可包括载体20。在一些情况下,鞋内底1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插入物。例如,图示的实施方式包括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然而,其他实施方式可包括任何其他数量的插入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体20可具有常规鞋床的整体形状和尺寸。载体20的这种整体形状可以允许鞋内底10放置到鞋类物品的鞋床中,如图4的示例性鞋类100所看到的。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体20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成形使得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并入鞋内底10中。在一些情况下,载体20包括至少一个腔。在一些情况下,载体20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腔。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载体20可包括两个腔,比如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如图2所看到的。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腔的位置可变化。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腔22和/或第二腔24可布置在载体20的上表面11上。在其他情况下,第一腔22和/或第二腔24可布置在载体20的下表面(未示出)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可以都布置在载体20的上表面11上。此外,在一些情况下,每个腔可以布置在沿着载体20的长度的不同位置处。在一些情况下,一个或多个腔可布置在载体20的鞋前部部分12中。在其他情况下,一个或多个腔可布置在载体20的鞋跟部分14中。在其他情况下,一个或多个腔可布置在载体20的鞋中部部分17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腔22可以布置在鞋前部部分12中并且第二腔24可以布置在鞋跟部分14中。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可以从鞋内底10的周界13向内定位。然而,在其他情况下,第一腔22和/或第二腔24可以不布置在周界13的向内处。例如,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腔22和/或第二腔24的一部分可以一直延伸到鞋内底10的周界13。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腔的大小可以变化。特别地,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的近似长度和宽度可以以任何方式变化。另外,每个腔的深度可以以任何方式变化。例如,可选择每个凹部的深度以便适应预定厚度的插入物。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每个腔的形状可以以任何方式变化。尽管当前实施方式图示了具有特定的周界形状的腔,但是其他实施方式可包括具有不同周界形状的腔。例如,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腔22和/或第二腔24的周界形状可以与任何形状相关联,包括但不限于:圆形(rounded shape)、环形(circular shape)、三角形、矩形、多边形、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以及任何其他形状。

鞋内底10可以包括用于增强性能的构造,以促进舒适性以及在一些情况下提供湿气控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鞋内底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在一些情况下,载体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插入物40和/或第二插入物5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插入物40和/或第二插入物50可包括与载体20的突出部配合以便为使用者提供提高的舒适性的突出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鞋内底10可以包括在上表面11上的多个突出部70。在一些情况下,多个突出部70可以布置在鞋前部部分12中。在其他情况下,多个突出部70可以布置在鞋跟部分14中。在其他情况下,多个突出部70可以布置在鞋中部部分17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突出部70可以布置在鞋前部部分12、鞋中部部分17和鞋跟部分14中。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布置在鞋内底10上的突出部的数量可以变化。根据本文描述的当前实施方式,多个突出部70可以包括在鞋前部部分12中的24个突出部、在鞋中部部分17中的24个突出部和在鞋跟部分14中的19个突出部。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多个突出部70的数量可以比附图中描绘的更多或更少。在其他情况下,突出部可以在鞋内底10的一些部分中存在而在其他部分中不存在。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突出部可以呈现多种形状和大小。例如,在一些情况下,突出部可以为近似椭圆形。在其他情况下,突出部可以为圆形并且呈现突出在上表面11之上的局部球体的外观。在其他情况下,突出部可具有任何其他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环形、三角形、矩形、多边形、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以及任何其他种类的形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突出部70可以与近似椭圆形形状相关联。此外,当前实施方式图示了具有近似圆形或凹形的上表面的突出部。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可具有近似凸形的上表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可具有近似平整的上表面。

鞋内底10上的突出部还可以以很多方式定向以实现提高的性能特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突出部可以沿着鞋内底10的各种轮廓线定向。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突出部70可以沿着周界13定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不同突出部的定向可以贯穿鞋内底10的不同部分而变化。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布置在鞋前部部分12、鞋中部部分17和鞋跟部分14中的突出部的群可各自具有实质上不同的定向。

为了参考的目的,多个突出部70可以分成子组或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2图示的,多个突出部70可以分成分别与鞋前部部分12、鞋中部部分17和鞋跟部分14相关联的上鞋前部突出部42、鞋中部突出部25和上鞋跟突出部55。此外,一些突出部可以布置在载体20上,而其他突出部可以布置在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上。在当前实施方式中,上鞋前部突出部42可以布置在第一插入物40上。此外,鞋中部突出部25可以布置在载体20上。另外,上鞋跟突出部55可以布置在第二插入物50上。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干群突出部可布置在载体20以及第一插入物40和/或第二插入物50上。

图2和图3最好地图示了在鞋内底10的不同部分上的突出部的布置。首先参照载体20上的突出部,鞋中部突出部25可以包括大约在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之间延伸的突出部的布置。在一些情况下,鞋中部突出部25可以沿着鞋内底10的近似长度方向定向。换句话说,鞋中部突出部25的每个突出部的长度可以在近似长度方向上对准。作为例子,如图2和图3中图示的,鞋中部突出部25的突出部71具有与鞋内底10的中心线32近似平行的中心线81。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鞋中部突出部25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定向。例如,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鞋中部突出部可布置成使得每个突出部的中心线与鞋内底10的横向方向近似平行。

然后参照鞋内底10的鞋前部区域12的突出部,鞋前部突出部可以包括在第一插入物40的上表面41上延伸的上鞋前部突出部42的布置。在一些情况下,上鞋前部突出部42可以沿着鞋内底10的近似长度方向定向,类似于鞋中部突出部25。换句话说,上鞋前部突出部42中的每个突出部的长度可以在近似长度方向上对准。作为例子,如图2图示的,上鞋前部突出部42的突出部73具有与鞋内底10的中心线32近似平行的中心线83。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鞋前部突出部42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定向。例如,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鞋前部突出部42可布置成使得每个突出部的中心线与第一插入物40的周界34近似平行。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上鞋前部突出部42可布置在鞋内底10的近似横向方向上。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上鞋前部突出部42可全部不存在。

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插入物40可以包括在第一插入物40的下表面43上延伸的下鞋前部突出部44的布置。在一些情况下,下鞋前部突出部44可以为上鞋前部突出部42的镜像,即,沿着鞋内底10的近似纵向方向定向。换句话说,下鞋前部突出部44的每个突出部的长度可以在近似纵向方向上对准。作为例子,如图3图示的,下鞋前部突出部44的突出部73具有与鞋内底10的中心线32近似平行的中心线83。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下鞋前部突出部44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定向。例如,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下鞋前部突出部44可布置成使得每个突出部的中心线与第一插入物40的周界34近似平行。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下鞋前部突出部44可以布置在鞋内底10的近似横向方向上。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下鞋前部突出部44可以全部不存在。

接着参照在鞋内底10的鞋跟区域14中的突出部,鞋跟突出部可以包括在第二插入物50的上表面51上延伸的上鞋跟突出部55的布置。在一些情况下,上鞋跟突出部55可以包括统称内部突出部52的突出部的内部组,和统称外部突出部54的突出部的外部组。在一些情况下,内部突出部52可以以相应的对布置。每个对可以定向成使得突出部的前端部与突出部的后端部进一步间隔开。在一些情况下,内部突出部52可以定向成使得突出部形成朝着鞋前部端12定向的沿着中心线32的多个V形形状。作为例子,如图2中图示的,上鞋跟突出部55的突出部75和突出部77以与鞋内底10的中心线32近似对准的近似V形形状84定向。

在一些情况下,外部突出部54可以围绕第二插入物50的周界边缘36形成图案。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突出部54可以围绕第二插入物50的外周界36以环绕图案85首尾相连地大体定向。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鞋跟突出部55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定向。例如,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鞋跟突出部55可以布置在鞋内底10的近似横向方向上。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鞋跟突出部55可以以可选择的图案布置,比如U形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鞋跟突出部55可以全部不存在。

在一些情况下,第二插入物50可以包括在第二插入物50的下表面53上延伸的下鞋跟突出部59的布置。在一些情况下,下鞋跟突出部59可以是上鞋跟突出部55的镜像,即包括统称内部突出部64的突出部的内部组,和统称外部突出部56的突出部的外部组。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内部突出部64可以定向成使得突出部形成朝着鞋前部端12定向的沿着纵向中心线32的多个V形形状。作为例子,如图3中所图示的,下鞋跟突出部61和突出部62以与鞋内底10的中心线32近似对准的近似V形形状86定向。

在一些情况下,下鞋跟外部突出部56可以围绕第二插入物50的周界边缘36形成图案。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突出部56可以以环绕图案87围绕第二插入物50的外周界36首尾相连地大体定向。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下鞋跟突出部59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定向。例如,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下鞋跟突出部59可布置在鞋内底10的近似横向方向上。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下鞋跟突出部59可以以可选择的图案布置,比如U形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下鞋跟突出部59可以全部不存在。

载体20的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也可以包括配置成与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匹配的模塑几何结构。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可以包括通常覆盖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的整个空间的多个凹痕。在其他情况下,凹痕可以限制到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的部分区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体20包括多个凹痕78。在一些情况下,多个凹痕78还可以包括布置在第一腔22中的鞋前部凹痕28。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鞋前部凹痕28被设定大小和配置成接纳第一插入物40的下鞋前部突出部44。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鞋前部凹痕28的每个凹痕具有近似椭圆形形状,以用于接纳下鞋前部突出部44的相应的突出部。此外,第一腔22内的鞋前部凹痕28的数量和布置可以匹配第一插入物40的下鞋前部突出部44的近似布置。这种配置允许第一插入物40的下鞋前部突出部44与第一腔22的鞋前部凹痕28匹配,这可有助于提高鞋内底10的稳定性。

应理解,鞋前部凹痕28的一个或多个特性可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变化。例如,在一些情况下,鞋前部凹痕28可具有任何其他形状,包括用于下鞋前部突出部44的以上描述的形状中的任何一种。另外,在一些情况下,鞋前部凹痕28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布置。在其他情况下,鞋前部凹痕28的数量可变化。在其他情况下,鞋前部凹痕28可全部不存在。例如,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插入物40的下侧43可配置成以促进第一插入物40附接到载体20的方式与第一腔22匹配,如技术人员将预期的。

在一些情况下,多个凹痕78还可以包括布置在第二腔24中的鞋跟凹痕29。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鞋跟凹痕29被设定大小和配置成接纳第二插入物50的下鞋跟突出部59。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鞋跟凹痕29中的每个凹痕具有近似椭圆形形状,以用于接纳下鞋跟突出部59的相应突出部。此外,第二腔24内的鞋跟凹痕29的数量和布置可以相配第二插入物50的下鞋跟突出部59的近似布置。这种配置允许第二插入物50的下鞋跟突出部59与第二腔24的鞋跟凹痕29匹配,这可有助于提高鞋内底10的稳定性。

应理解,鞋跟凹痕29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还可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变化。例如,在一些情况下,鞋跟凹痕29可以具有任何其他形状,包括用于下鞋跟突出部59的以上描述的形状中的任何一种。另外,在一些情况下,鞋跟凹痕29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布置。在其他情况下,鞋跟凹痕29的数量可以变化。在其他情况下,鞋跟凹痕29可以全部不存在。例如,第二插入物50的下侧53可以配置成以促进第二插入物50附接到载体20的方式与第二腔24匹配,如技术人员将预期的。

鞋内底10的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各自展现一定厚度。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具有相似的厚度。在其他情况下,各自的厚度可以不同。另外,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插入物40的下鞋前部突出部44和第二插入物50的下鞋跟突出部59可以分别一直向下延伸到鞋前部凹痕28和鞋跟凹痕29中,并且分别与鞋前部凹痕28和鞋跟凹痕29匹配。在其他情况下,下鞋前部突出部44和下鞋跟突出部59可以不一直向下延伸到鞋前部凹痕28和鞋跟凹痕29中。在后者的情况下,仍可以有某种配合以促进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分别附接到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中。

图5和图6图示了第一插入物40、第二插入物50、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的剖视图,以便图示这些部件的相应的几何结构。参照图5和图6,根据本文阐述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第一插入物40可以展现厚度49,厚度49可以近似等于第一腔22的深度30。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当放置在第一腔22内使得下鞋前部突出部44排列起来并在边界26处与鞋前部凹痕28匹配时,第一插入物40的上表面和载体20的上表面可以是大体上齐平的。此外,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第二插入物50可以展现厚度58,厚度58可以近似等于第二腔24的深度68。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当放置在第二腔24内使得下鞋跟突出部59排列起来并在边界27处与鞋跟凹痕29匹配时,第二插入物50的上表面和载体20的上表面也可以是大体上齐平的。

根据本文阐述的方面,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被设定大小和成形为向穿着者的鞋前部区域和鞋跟区域提供增强的性能特性。特别地,第一腔22的区域和相应的第一插入物40可以被设定大小以跨越鞋内底10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腔22的区域和第一插入物40可以被设定大小,使得当足部在运动时穿着者的足前部的大体上所有部分冲击第一插入物40。同样地,第二腔24的区域和相应的第二插入物50可以被设定大小以跨越鞋内底10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情况下,第二腔24的区域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被设定大小,使得当足部在运动时穿着者的足跟的大体上所有部分冲击第二插入物50。

鞋内底10的某些构造,尤其是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的模塑几何结构,可以为穿着者的足部提供额外的舒适性和支撑以及帮助控制鞋内的湿气,促进性能。图7描绘了双密度鞋内底10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其中箭头37、箭头38和箭头39示出了湿气偏向的可能方向。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正常穿着期间,穿着者的足部可以大体上搁置在鞋中部突出部25、上鞋前部突出部42和上鞋跟突出部55上。换句话说,在某些区域中,穿着者的足部可以稍微高于鞋内底10的上表面11而搁置。在活动穿着期间,可能存在的任何湿气或汗水可以因此趋向于在空间72、空间74和空间76(如阴影区域描绘的)中聚集并且被虹吸(siphon)。空间72、空间74和空间76大体上分别在上鞋前部突出部42、鞋中部突出部25和上鞋跟突出部55之间延伸。对于穿着者,湿气远离足部的这种虹吸可以产生穿着者的足部紧靠着鞋内底10的更好的附着摩擦力,并且因而产生提高的性能以及更舒适的穿着体验。

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鞋内底10的各种部件,例如在图6中,鞋内底10可以包括在鞋前部部分12和鞋跟部分14处用于增强的性能的构造。在一些情况下,鞋内底10可以作为多密度鞋内底配置,使得鞋内底10的密度在不同的部分上变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包括具有与载体20的材料实质上不同的密度的材料。

根据本文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鞋内底10可以由为具有促进提高的性能的特性而选择的材料构成。例如,鞋内底10的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由多种硬度等级的多种材料制成,以实现期望的性能特性。在一些情况下,鞋内底10的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全部由多种硬度等级的多种聚合物材料制成,以实现期望的性能特性。示例性聚合物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聚醋酸乙烯酯(poly-vinyl acetate)或乙烯-醋酸乙烯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认同,可供使用的材料的全部范围超出示例性的具体材料,并且仍将落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分别由其各自的材料模塑,以实现期望的形状、突出部图案、厚度,等等。在一些情况下,部件可以由展现不同的硬度或密度的材料例如通过压缩模塑来分别单独模塑。这种构型可以帮助在使用期间提供增强的性能。一旦模塑,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分别固定在载体20的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中。例如,固定这些材料的一种已知的方法可以涉及热塑性粘合剂的使用。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构成的多种方式。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可用于将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固定在载体20内的多种方式。

如本文阐述的,鞋内底10的部件可以由展现不同硬度等级以在穿着期间提供增强的性能的材料构成。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由具有比载体20的硬度等级更高的硬度等级的材料构成。在这些情况下,更高的硬度等级可以允许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展现改进的减震特性。此外,当穿着者的足部,并且特别地穿着者的足前部和足跟分别对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施加压力时,较高的硬度等级可以促进更好的反弹。在其他情况下,载体20可配置有比第一插入物40和/或第二插入物50更高的硬度等级。在这些情况下,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的较低的硬度等级可增强鞋前部和/或鞋跟中的缓冲。

根据本文描述的方面,鞋内底10的各种部件的硬度可以使用如本领域熟知的Asker型C硬度计来评估。特别地,可以采取硬度计测量以测量在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中的每个的表面上的压痕硬度。根据本公开,鞋内底10的部件之间的Asker型C硬度等级关系可以被调整,以实现提高的性能。例如,如上所述,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包括展现比载体20高的Asker型C硬度等级的材料。

根据本公开的特征,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由各种不同的材料构成。在一些情况下,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构成。在其他情况下,载体20可以由一种材料构成并且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构成。在其他情况下,第一插入物40或第二插入物50中的一个可以由与载体20大体上相似的材料制成并且剩余的插入物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在至少一种情况下,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由聚醋酸乙烯酯构成。在另外的情况下,载体20可以由乙烯-醋酸乙烯酯构成。然而,应理解,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由技术人员已知的多种材料构成。

另外,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的硬度等级可以变化。在一些情况下,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展现不同的硬度等级。在一种情况下,载体20可以展现第一硬度等级并且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展现第二更高的硬度等级。在另外的情况下,载体20可以展现第一硬度等级,并且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展现出第二更低的硬度等级。在其他情况下,第一插入物40或第二插入物50中的一个可以展现与载体20的硬度等级大体上相似的硬度等级,并且剩余的插入物可以展现不同的硬度等级。在至少一种情况下,载体20可以展现大约35 Asker C硬度的硬度等级,并且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展现大约55 Asker C硬度的硬度等级。此外,技术人员应理解,载体20、插入物40和插入物50可以展现变化的硬度等级并且仍然落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

图8描绘了在跑步运动中在鞋100中的鞋内底10。特别地,图8描绘了当跑步时穿着者的足前部推离地面。如图8描绘的,向下的力80和力82可以施加在鞋内底10的鞋前部区段上。特别地,力80和力82在鞋中部部分17处施加在第一插入物40上和载体20上。当穿着者的足跟冲击地面时(未示出),相似的力可以施加在鞋内底10的鞋跟部分上。在跑步期间,冲击力80和力82(以及当足跟冲击地面时产生的这些力,未示出)可多达穿着者身体重量的几倍。

鞋内底10可以包括用于抵消力80和力82的构造。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当经受力80和力82时,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比载体20压下更少。在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展现比载体20高的硬度等级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趋向于压下更少并且从而更容易反弹穿着者的足部。然而,在其他情况下,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配置成比载体20压下更多。例如,在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比载体20展现低的硬度等级的一些情况下,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趋向于压下更多并且从而在冲击时缓冲穿着者的足部。

图9和图10描绘了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响应冲击力的相对移动。根据图9和图10的实施方式,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包括比载体20高的硬度等级。如描绘的,当经受相等的力时,在图9和图10中的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变形较少并且更容易反弹。

图9描绘了载体20在鞋前部端12和鞋跟端14处经受相等的力90。另外,图9描绘了第一插入物40经受相等的力92,并且第二插入物50也经受相等的力94。根据图9和图10描绘的实施方式,在中心线32的端部处施加的所有力,力90、力92和力94是大小相等的。如从图9可以理解的,当经受力90时,载体20塌陷并沿着中心线32变形。然而,当经受相同等级的力(力92和力94)时,由比载体20更硬的材料制成的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沿着中心线32变形极少。

图10还描述了根据实施方式,当每个部件经受相等的向下的冲击力时,载体20如何可以比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弯曲更多。弯曲的量的这种梯度与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的材料的硬度等级的梯度相关,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是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的材料的硬度等级的梯度的结果。如从图10可以看出,载体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每个分别经受冲击力1000、冲击力1002和冲击力1004。根据本文描述的实施方式,所有向下的力,力1000、力1002和力1004在大小方面是相等的。根据图10的实施方式,响应于力1000,载体20弯曲距离1006。响应于力1002和力1004,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分别弯曲距离1008和距离1010。在一些情况下,距离1008和距离1010可以实质上小于距离1006。换句话说,在一些情况下,当包括具有比载体20高的硬度等级的材料时,当经受向下的冲击力时,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趋向于比载体20弯曲更少。另外,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还可以更容易地吸收冲击力。在其他情况下,插入物40和插入物50还可以比载体20更容易反弹,为穿着者的足部提供增强的支撑。

虽然已经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但是该说明旨在是示范性的,而不是限制,并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许多更多的实施方式和实施是可能的。因此,除了根据附随的权利要求书和其等同物之外,本公开不被限制。另外,在附随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化。

具有模塑几何结构的双密度鞋内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具有模塑几何结构的双密度鞋内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具有模塑几何结构的双密度鞋内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模塑几何结构的双密度鞋内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模塑几何结构的双密度鞋内底.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280052528.2 (22)申请日 2012.10.26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390644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02 (30)优先权数据 13/283,266 2011.10.27 US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4.25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S2012/062030 2012.10.26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063341 EN 2013.0。

2、5.02 (73)专利权人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地址 美国俄勒冈州 (72)发明人 海姆霍莱史 尤金勒西厄尔 里沙凯利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62 代理人 张华卿 郑霞 (51)Int.Cl. A43B 17/02(2006.01) A43B 17/14(2006.01) A43B 7/14(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1766367 A,2010.07.07, CN 1053884 A,1991.08.21, US 4112599 A,1978.09.12, US 2007277401 A1,2007.12.06, US 2006。

3、277788 A1,2006.12.14, CN 1386052 A,2002.12.18, CA 1239017 A1,1988.07.12, 审查员 周曦 (54)发明名称 具有模塑几何结构的双密度鞋内底 (57)摘要 本公开涉及用于鞋(100)的双密度鞋内底 (10)(或鞋垫)。 根据本文阐述的方面, 鞋内底包 括具有两个腔(22、 24)的载体(20)。 具有不同于 载体的密度等级或硬度等级的两个插入物(40、 50)布置在腔中以用于增强的性能。 本公开的鞋 内底还展现标记有成形的突出部(70)的模塑的 几何结构。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0页 CN 103906447 B 。

4、2017.02.15 CN 103906447 B 1.一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 包括: 载体, 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 其中所述上表面包括第一腔; 第一插入物, 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配置成安装在所述第一腔 内, 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配置成与所述第一腔的表面匹配; 其中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面包括形成第一组突出部的第一多个突出部并且所述第一 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包括第二组突出部; 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包括第三组突出部, 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腔的所述表 面包括配置成接纳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上的所述第三组突出部的凹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内。

5、底, 其中所述第一腔与所述鞋内底的鞋前部端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内底, 还包括: 第二腔, 其在所述鞋内底的鞋跟端处; 第二插入物, 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 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配置成安装在所述第二腔 内, 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配置成与所述第二腔的表面匹配; 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包括第四组突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内底, 其中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第一组突出部、 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第二组突出部和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 的所述第四组突出部包括圆形突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内底, 其中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面上的。

6、所述第一组突出部、 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第二组突出部和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 的所述第四组突出部包括椭圆形突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内底, 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包括第五组突出 部, 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腔的所述表面包括配置成接纳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上的所 述第五组突出部的凹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内底, 其中所述第二组突出部为椭圆形突出部并且所述第 一腔的所述表面的所述凹痕为椭圆形凹痕。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内底, 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椭圆形 突出部定向成使得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每个椭圆形突出部的第一端部朝向 。

7、所述鞋内底的鞋前部端定位并且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每个椭圆形突出部的 第二端部朝向所述鞋内底的鞋跟端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内底, 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椭圆形 突出部具有凸形几何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内底, 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椭圆形 突出部包括: 椭圆形突出部的外部组, 其围绕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的周界以环绕图案定 向, 并且其中所述椭圆形突出部的外部组中的所述椭圆形突出部首尾相连地定位; 以及 椭圆形突出部的内部组, 其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群,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群包括 至少两个椭圆形突出部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椭圆。

8、形突出部的鞋前部端比所述至少两个 椭圆形突出部的鞋跟端更远地间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鞋内底,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椭圆形突出部以V形构型布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3906447 B 2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内底, 其中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椭圆形突出部 定位在所述载体的中间区段上并且定向成使得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每个椭圆形突 出部的第一端部朝向所述鞋内底的鞋前部端定位并且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每个椭 圆形突出部的第二端部朝向所述鞋内底的鞋跟端定位。 13.一种用于放置在鞋类物品中的鞋内底, 包括: 载体, 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 其中所。

9、述上表面包括在鞋前部端处的第一腔和在鞋跟 端处的第二腔, 并且其中所述载体包括具有第一硬度等级的材料; 第一插入物, 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配置成安装在所述第一腔 内, 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配置成与所述第一腔的表面匹配, 并且其中所 述第一插入物包括具有第二硬度等级的材料; 第二插入物, 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 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配置成安装在所述第二腔 内, 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配置成与所述第二腔的表面匹配, 并且其中所 述第二插入物包括具有第三硬度等级的材料; 其中所述第二硬度等级和所述第三硬度等级高于所述第一硬度等级; 其中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

10、面、 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 上表面包括多个突出部; 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述下表面包括多个圆形突出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腔的所述 表面包括配置成与所述多个圆形突出部匹配的多个圆形凹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鞋内底, 其中所述载体的所述上表面、 所述第一插入物的所 述上表面和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多个突出部包括多个椭圆形突出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鞋内底, 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物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多个 突出部布置成突出部的内部组和突出部的外部组并且其中所述突出部的内部组具有与所 述突出部的外部组实质上不同的定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

11、述的鞋内底, 其中所述第二硬度等级等于所述第三硬度等级。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鞋内底, 其中所述第一硬度等级为35Asker C硬度, 所述第 二硬度等级为55Asker C硬度, 并且所述第三硬度等级为55Asker C硬度。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3906447 B 3 具有模塑几何结构的双密度鞋内底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通常涉及具有用于鞋类物品的模塑几何结构的双密度鞋内底(或鞋垫 (sock liner)。 背景技术 0002 大部分鞋类物品包括鞋面件和鞋底两者。 鞋面通常设计为包覆穿着者的足部, 以 及在一些情况下为足部提供在运动期间的支撑。 鞋底。

12、通常设计为提供附着摩擦力、 保护, 并 且还设计为支撑足部。 通常, 鞋类物品还包括在穿着者的足部和鞋底之间放置在鞋面内以 提供对于各种活动的额外的舒适性以及增强的性能的鞋内底。 发明内容 0003 一方面, 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包括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载体。 载体的上表面 包括第一腔。 鞋内底还包括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插入物。 第一插入物配置成安装在 第一腔内, 并且第一插入物的下表面配置成与第一腔的表面匹配。 另外, 载体的上表面和第 一插入物的上表面包括多个突出部。 0004 另一方面, 用于放置在鞋类物品中的鞋内底包括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载体。 上 表面包括在鞋前部端处的第一腔和在。

13、鞋跟端处的第二腔, 并且载体包括具有第一硬度等级 的材料。 鞋内底还包括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插入物, 第一插入物配置成安装在第一 腔内, 并且第一插入物的下表面配置成与第一腔的表面匹配。 另外, 第一插入物包括具有第 二硬度等级的材料。 鞋内底还包括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插入物, 第二插入物配置成 安装在第二腔内, 并且第二插入物的下表面配置成与第二腔的表面匹配。 另外, 第二插入物 还包括具有第三硬度等级的材料。 根据本公开, 第二硬度等级高于第一硬度等级。 此外, 载 体的上表面、 第一插入物的上表面和第二插入物的上表面包括多个突出部。 0005 在另一方面, 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包。

14、括配置成在鞋前部端处接纳第一插入物并 且在鞋跟端处接纳第二插入物的载体。 第一插入物跨越鞋内底的与穿着者的足前部相互作 用的部分。 第二插入物跨越鞋内底的与穿着者的足跟相互作用的部分。 此外, 载体的上表 面、 第一插入物的上表面和第二插入物的上表面包括突出部。 0006 在研究下列附图和详细说明时, 本公开的其他系统、 方法、 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会是明显的或将变得明显。 其旨在所有的这些另外的系统、 方法、 特征 和优点包括在该说明和该概要内, 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并通过所附权利要求来保护。 附图说明 0007 参考下列附图和说明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

15、比例绘制, 而是 将重点放在图示本文说明的原理。 此外, 在图中, 贯穿不同的视图, 相同的参考数字指代相 应的构件。 0008 图1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说 明 书 1/9 页 4 CN 103906447 B 4 0009 图2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分解透视图; 0010 图3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分解透视图, 其中鞋内底的部分被旋转; 0011 图4为显示在鞋类物品内的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侧透视图; 0012 图5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分解透视图, 其中示出了鞋内底的部分 的剖视图; 0013 图6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其中示出了具。

16、有插入物的鞋内底的剖 视图; 0014 图7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俯视图, 其中示出了示例性湿气控制流 动箭头; 0015 图8是显示在鞋类物品中的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以及在运动期间可施加到鞋 内底的力中的一些的侧透视图; 0016 图9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部分的俯视图, 其中示出了鞋内底的部分响应 于施加的力的弯曲; 以及 0017 图10为双密度鞋内底的实施方式的部分的剖视图, 其中示出了鞋内底的部分响应 于施加的力的弯曲。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图1是根据本文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双密度鞋内底10(或鞋垫)的俯视图。 鞋内底10可以适合于放置在任何何种类的鞋类中, 。

17、包括但不限于: 跑鞋、 徒步旅行鞋、 英式 足球鞋、 美式橄榄球鞋、 胶底运动鞋、 英式橄榄球鞋、 篮球鞋、 棒球鞋以及其他种类的鞋。 与 本实施方式相关联的鞋内底还可以适合于放置在任何非运动鞋中, 包括但不限于: 时装鞋、 平底便鞋、 凉鞋和靴子。 图4描绘了鞋内底10在示例性鞋类100中的放置, 然而, 根据本文描 述的方面, 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 除了在下列材料中讨论的和在附图中描绘的特定 款式之外, 本文公开的概念适合于与各种各样的鞋类款式一起使用。 0019 参照图1, 为了参考的目的, 鞋内底10可以分成包括鞋前部部分12、 鞋中部部分17 和鞋跟部分14的各个部分。 应理解。

18、, 鞋前部部分12、 鞋中部部分17和鞋跟部分14仅意在用于 说明的目的并且不意在划分精确的区域, 而是鞋内底10的相对位置。 此外, 为了参考的目 的, 鞋内底10可以分成内侧16和外侧18。 应理解, 内侧16和外侧18仅意在用于说明的目的并 意在精确地将鞋内底10分成两部分。 0020 鞋内底10可以包括改善对于放置在物品内的足部的支撑的构造。 在一些情况下, 鞋内底10可以包括提供沿着足部的差别支撑的双密度设计。 这些构造可以包括用于增强的 支撑和提高的性能以及用于湿气的偏向诸如模塑的几何结构和双密度设计的特征。 在下面 更详细讨论了鞋内底10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的这些特征和其他特征。 0。

19、021 如图1-2所看到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鞋内底10展现部分地分层的结构。 在一些 情况下, 鞋内底10可包括载体20。 在一些情况下, 鞋内底1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插入物。 例如, 图示的实施方式包括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 然而, 其他实施方式可包括任何 其他数量的插入物。 002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载体20可具有常规鞋床的整体形状和尺寸。 载体20的这种整 体形状可以允许鞋内底10放置到鞋类物品的鞋床中, 如图4的示例性鞋类100所看到的。 此 说 明 书 2/9 页 5 CN 103906447 B 5 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载体20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成形使得。

20、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 50可以并入鞋内底10中。 在一些情况下, 载体20包括至少一个腔。 在一些情况下, 载体20可 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腔。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 载体20可包括两个腔, 比如第一腔22和第二 腔24, 如图2所看到的。 0023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 一个或多个腔的位置可变化。 在一些情况下, 第一腔22和/ 或第二腔24可布置在载体20的上表面11上。 在其他情况下, 第一腔22和/或第二腔24可布置 在载体20的下表面(未示出)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可以都布置在载 体20的上表面11上。 此外, 在一些情况下, 每个腔可以布置在沿着载体2。

21、0的长度的不同位置 处。 在一些情况下, 一个或多个腔可布置在载体20的鞋前部部分12中。 在其他情况下, 一个 或多个腔可布置在载体20的鞋跟部分14中。 在其他情况下, 一个或多个腔可布置在载体20 的鞋中部部分17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第一腔22可以布置在鞋前部部分12中并且第二腔 24可以布置在鞋跟部分14中。 0024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 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可以从鞋内底10的周界13向内定 位。 然而, 在其他情况下, 第一腔22和/或第二腔24可以不布置在周界13的向内处。 例如, 在 一些情况下, 第一腔22和/或第二腔24的一部分可以一直延伸到鞋内底10的周界13。。

22、 0025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 一个或多个腔的大小可以变化。 特别地, 第一腔22和第二腔 24的近似长度和宽度可以以任何方式变化。 另外, 每个腔的深度可以以任何方式变化。 例 如, 可选择每个凹部的深度以便适应预定厚度的插入物。 0026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 每个腔的形状可以以任何方式变化。 尽管当前实施方式图 示了具有特定的周界形状的腔, 但是其他实施方式可包括具有不同周界形状的腔。 例如, 在 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 第一腔22和/或第二腔24的周界形状可以与任何形状相关联, 包括但 不限于: 圆形(rounded shape)、 环形(circular shape)、 三角形、 矩。

23、形、 多边形、 规则形状或 不规则形状, 以及任何其他形状。 0027 鞋内底10可以包括用于增强性能的构造, 以促进舒适性以及在一些情况下提供湿 气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鞋内底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突出部。 在一些情况下, 载体20 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突出部。 在一些情况下, 第一插入物40和/或第二插入物50可包括一个 或多个突出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第一插入物40和/或第二插入物50可包括与载体20的突 出部配合以便为使用者提供提高的舒适性的突出部。 002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鞋内底10可以包括在上表面11上的多个突出部70。 在一些情 况下, 多个突出部70可以布置在鞋前。

24、部部分12中。 在其他情况下, 多个突出部70可以布置在 鞋跟部分14中。 在其他情况下, 多个突出部70可以布置在鞋中部部分17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 中, 多个突出部70可以布置在鞋前部部分12、 鞋中部部分17和鞋跟部分14中。 0029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 布置在鞋内底10上的突出部的数量可以变化。 根据本文描 述的当前实施方式, 多个突出部70可以包括在鞋前部部分12中的24个突出部、 在鞋中部部 分17中的24个突出部和在鞋跟部分14中的19个突出部。 然而, 在其他情况下, 多个突出部70 的数量可以比附图中描绘的更多或更少。 在其他情况下, 突出部可以在鞋内底10的一些部 分中。

25、存在而在其他部分中不存在。 0030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 突出部可以呈现多种形状和大小。 例如, 在一些情况下, 突 出部可以为近似椭圆形。 在其他情况下, 突出部可以为圆形并且呈现突出在上表面11之上 说 明 书 3/9 页 6 CN 103906447 B 6 的局部球体的外观。 在其他情况下, 突出部可具有任何其他形状, 包括但不限于: 圆形、 环 形、 三角形、 矩形、 多边形、 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 以及任何其他种类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 方式中, 多个突出部70可以与近似椭圆形形状相关联。 此外, 当前实施方式图示了具有近似 圆形或凹形的上表面的突出部。 然而,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26、, 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可具有近似凸 形的上表面。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可具有近似平整的上表面。 0031 鞋内底10上的突出部还可以以很多方式定向以实现提高的性能特性。 在一些实施 方式中, 突出部可以沿着鞋内底10的各种轮廓线定向。 例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多个突出 部70可以沿着周界13定向。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不同突出部的定向可以贯穿鞋内底10的不 同部分而变化。 例如, 在一些情况下, 布置在鞋前部部分12、 鞋中部部分17和鞋跟部分14中 的突出部的群可各自具有实质上不同的定向。 0032 为了参考的目的, 多个突出部70可以分成子组或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如。

27、图1-2 图示的, 多个突出部70可以分成分别与鞋前部部分12、 鞋中部部分17和鞋跟部分14相关联 的上鞋前部突出部42、 鞋中部突出部25和上鞋跟突出部55。 此外, 一些突出部可以布置在载 体20上, 而其他突出部可以布置在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上。 在当前实施方式中, 上 鞋前部突出部42可以布置在第一插入物40上。 此外, 鞋中部突出部25可以布置在载体20上。 另外, 上鞋跟突出部55可以布置在第二插入物50上。 然而,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若干群突出 部可布置在载体20以及第一插入物40和/或第二插入物50上。 0033 图2和图3最好地图示了在鞋内底10的不同部分上的突。

28、出部的布置。 首先参照载体 20上的突出部, 鞋中部突出部25可以包括大约在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之间延伸的 突出部的布置。 在一些情况下, 鞋中部突出部25可以沿着鞋内底10的近似长度方向定向。 换 句话说, 鞋中部突出部25的每个突出部的长度可以在近似长度方向上对准。 作为例子, 如图 2和图3中图示的, 鞋中部突出部25的突出部71具有与鞋内底10的中心线32近似平行的中心 线81。 然而,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鞋中部突出部25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定向。 例如, 在另一个 实施方式中, 鞋中部突出部可布置成使得每个突出部的中心线与鞋内底10的横向方向近似 平行。 0034 然后参照。

29、鞋内底10的鞋前部区域12的突出部, 鞋前部突出部可以包括在第一插入 物40的上表面41上延伸的上鞋前部突出部42的布置。 在一些情况下, 上鞋前部突出部42可 以沿着鞋内底10的近似长度方向定向, 类似于鞋中部突出部25。 换句话说, 上鞋前部突出部 42中的每个突出部的长度可以在近似长度方向上对准。 作为例子, 如图2图示的, 上鞋前部 突出部42的突出部73具有与鞋内底10的中心线32近似平行的中心线83。 然而, 在其他实施 方式中, 上鞋前部突出部42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定向。 例如,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上鞋前 部突出部42可布置成使得每个突出部的中心线与第一插入物40的周界34近。

30、似平行。 在其他 的实施方式中, 上鞋前部突出部42可布置在鞋内底10的近似横向方向上。 在其他的实施方 式中, 上鞋前部突出部42可全部不存在。 0035 在一些情况下, 第一插入物40可以包括在第一插入物40的下表面43上延伸的下鞋 前部突出部44的布置。 在一些情况下, 下鞋前部突出部44可以为上鞋前部突出部42的镜像, 即, 沿着鞋内底10的近似纵向方向定向。 换句话说, 下鞋前部突出部44的每个突出部的长度 可以在近似纵向方向上对准。 作为例子, 如图3图示的, 下鞋前部突出部44的突出部73具有 与鞋内底10的中心线32近似平行的中心线83。 然而,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下鞋前部突。

31、出部44 说 明 书 4/9 页 7 CN 103906447 B 7 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定向。 例如,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下鞋前部突出部44可布置成使得每 个突出部的中心线与第一插入物40的周界34近似平行。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 下鞋前部突 出部44可以布置在鞋内底10的近似横向方向上。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 下鞋前部突出部44 可以全部不存在。 0036 接着参照在鞋内底10的鞋跟区域14中的突出部, 鞋跟突出部可以包括在第二插入 物50的上表面51上延伸的上鞋跟突出部55的布置。 在一些情况下, 上鞋跟突出部55可以包 括统称内部突出部52的突出部的内部组, 和统称外部突出部54的。

32、突出部的外部组。 在一些 情况下, 内部突出部52可以以相应的对布置。 每个对可以定向成使得突出部的前端部与突 出部的后端部进一步间隔开。 在一些情况下, 内部突出部52可以定向成使得突出部形成朝 着鞋前部端12定向的沿着中心线32的多个V形形状。 作为例子, 如图2中图示的, 上鞋跟突出 部55的突出部75和突出部77以与鞋内底10的中心线32近似对准的近似V形形状84定向。 0037 在一些情况下, 外部突出部54可以围绕第二插入物50的周界边缘36形成图案。 在 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 突出部54可以围绕第二插入物50的外周界36以环绕图案85首尾相连 地大体定向。 然而, 在其他实施方式。

33、中, 上鞋跟突出部55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定向。 例如, 在 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上鞋跟突出部55可以布置在鞋内底10的近似横向方向上。 在另一个实 施方式中, 上鞋跟突出部55可以以可选择的图案布置, 比如U形群。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上鞋 跟突出部55可以全部不存在。 0038 在一些情况下, 第二插入物50可以包括在第二插入物50的下表面53上延伸的下鞋 跟突出部59的布置。 在一些情况下, 下鞋跟突出部59可以是上鞋跟突出部55的镜像, 即包括 统称内部突出部64的突出部的内部组, 和统称外部突出部56的突出部的外部组。 在至少一 个实施方式中, 内部突出部64可以定向成使得突出部形成朝。

34、着鞋前部端12定向的沿着纵向 中心线32的多个V形形状。 作为例子, 如图3中所图示的, 下鞋跟突出部61和突出部62以与鞋 内底10的中心线32近似对准的近似V形形状86定向。 0039 在一些情况下, 下鞋跟外部突出部56可以围绕第二插入物50的周界边缘36形成图 案。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 突出部56可以以环绕图案87围绕第二插入物50的外周界36首 尾相连地大体定向。 然而,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下鞋跟突出部59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定向。 例如,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下鞋跟突出部59可布置在鞋内底10的近似横向方向上。 在另一 个实施方式中, 下鞋跟突出部59可以以可选择的图案布置,。

35、 比如U形组。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下鞋跟突出部59可以全部不存在。 0040 载体20的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也可以包括配置成与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 50匹配的模塑几何结构。 在一些情况下, 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可以包括通常覆盖第一腔22 和第二腔24的整个空间的多个凹痕。 在其他情况下, 凹痕可以限制到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 的部分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载体20包括多个凹痕78。 在一些情况下, 多个凹痕78还可 以包括布置在第一腔22中的鞋前部凹痕28。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 鞋前部凹痕28被设定 大小和配置成接纳第一插入物40的下鞋前部突出部44。 例如, 在一个实施方。

36、式中, 鞋前部凹 痕28的每个凹痕具有近似椭圆形形状, 以用于接纳下鞋前部突出部44的相应的突出部。 此 外, 第一腔22内的鞋前部凹痕28的数量和布置可以匹配第一插入物40的下鞋前部突出部44 的近似布置。 这种配置允许第一插入物40的下鞋前部突出部44与第一腔22的鞋前部凹痕28 匹配, 这可有助于提高鞋内底10的稳定性。 说 明 书 5/9 页 8 CN 103906447 B 8 0041 应理解, 鞋前部凹痕28的一个或多个特性可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变化。 例如, 在一 些情况下, 鞋前部凹痕28可具有任何其他形状, 包括用于下鞋前部突出部44的以上描述的 形状中的任何一种。 另外, 。

37、在一些情况下, 鞋前部凹痕28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布置。 在其他 情况下, 鞋前部凹痕28的数量可变化。 在其他情况下, 鞋前部凹痕28可全部不存在。 例如, 在 一些情况下, 第一插入物40的下侧43可配置成以促进第一插入物40附接到载体20的方式与 第一腔22匹配, 如技术人员将预期的。 0042 在一些情况下, 多个凹痕78还可以包括布置在第二腔24中的鞋跟凹痕29。 在至少 一个实施方式中, 鞋跟凹痕29被设定大小和配置成接纳第二插入物50的下鞋跟突出部59。 例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鞋跟凹痕29中的每个凹痕具有近似椭圆形形状, 以用于接纳下鞋 跟突出部59的相应突出部。 此外, 第。

38、二腔24内的鞋跟凹痕29的数量和布置可以相配第二插 入物50的下鞋跟突出部59的近似布置。 这种配置允许第二插入物50的下鞋跟突出部59与第 二腔24的鞋跟凹痕29匹配, 这可有助于提高鞋内底10的稳定性。 0043 应理解, 鞋跟凹痕29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还可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变化。 例如, 在一 些情况下, 鞋跟凹痕29可以具有任何其他形状, 包括用于下鞋跟突出部59的以上描述的形 状中的任何一种。 另外, 在一些情况下, 鞋跟凹痕29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布置。 在其他情况 下, 鞋跟凹痕29的数量可以变化。 在其他情况下, 鞋跟凹痕29可以全部不存在。 例如, 第二插 入物50的下侧53可以。

39、配置成以促进第二插入物50附接到载体20的方式与第二腔24匹配, 如 技术人员将预期的。 0044 鞋内底10的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各自展现一定厚度。 在一些情况 下, 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具有相似的厚度。 在其他情况下, 各自的厚度可以不 同。 另外, 在一些情况下, 第一插入物40的下鞋前部突出部44和第二插入物50的下鞋跟突出 部59可以分别一直向下延伸到鞋前部凹痕28和鞋跟凹痕29中, 并且分别与鞋前部凹痕28和 鞋跟凹痕29匹配。 在其他情况下, 下鞋前部突出部44和下鞋跟突出部59可以不一直向下延 伸到鞋前部凹痕28和鞋跟凹痕29中。 在后者的情况下, 。

40、仍可以有某种配合以促进第一插入 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分别附接到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中。 0045 图5和图6图示了第一插入物40、 第二插入物50、 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的剖视图, 以 便图示这些部件的相应的几何结构。 参照图5和图6, 根据本文阐述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 第 一插入物40可以展现厚度49, 厚度49可以近似等于第一腔22的深度30。 因此, 在一些情况 下, 当放置在第一腔22内使得下鞋前部突出部44排列起来并在边界26处与鞋前部凹痕28匹 配时, 第一插入物40的上表面和载体20的上表面可以是大体上齐平的。 此外, 根据至少一个 实施方式, 第二插入物50可以展现厚度5。

41、8, 厚度58可以近似等于第二腔24的深度68。 因此, 在一些情况下, 当放置在第二腔24内使得下鞋跟突出部59排列起来并在边界27处与鞋跟凹 痕29匹配时, 第二插入物50的上表面和载体20的上表面也可以是大体上齐平的。 0046 根据本文阐述的方面, 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被设定大小和成形为向 穿着者的鞋前部区域和鞋跟区域提供增强的性能特性。 特别地, 第一腔22的区域和相应的 第一插入物40可以被设定大小以跨越鞋内底10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情况下, 第一腔22的 区域和第一插入物40可以被设定大小, 使得当足部在运动时穿着者的足前部的大体上所有 部分冲击第一插入物40。 。

42、同样地, 第二腔24的区域和相应的第二插入物50可以被设定大小 以跨越鞋内底10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情况下, 第二腔24的区域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被设 说 明 书 6/9 页 9 CN 103906447 B 9 定大小, 使得当足部在运动时穿着者的足跟的大体上所有部分冲击第二插入物50。 0047 鞋内底10的某些构造, 尤其是载体20、 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的模塑几何 结构, 可以为穿着者的足部提供额外的舒适性和支撑以及帮助控制鞋内的湿气, 促进性能。 图7描绘了双密度鞋内底10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其中箭头37、 箭头38和箭头39示出了湿气 偏向的可能方向。 根据至少一个实。

43、施方式, 在正常穿着期间, 穿着者的足部可以大体上搁置 在鞋中部突出部25、 上鞋前部突出部42和上鞋跟突出部55上。 换句话说, 在某些区域中, 穿 着者的足部可以稍微高于鞋内底10的上表面11而搁置。 在活动穿着期间, 可能存在的任何 湿气或汗水可以因此趋向于在空间72、 空间74和空间76(如阴影区域描绘的)中聚集并且被 虹吸(siphon)。 空间72、 空间74和空间76大体上分别在上鞋前部突出部42、 鞋中部突出部25 和上鞋跟突出部55之间延伸。 对于穿着者, 湿气远离足部的这种虹吸可以产生穿着者的足 部紧靠着鞋内底10的更好的附着摩擦力, 并且因而产生提高的性能以及更舒适的穿着。

44、体 验。 0048 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鞋内底10的各种部件, 例如在图6中, 鞋内底10可以包括在鞋 前部部分12和鞋跟部分14处用于增强的性能的构造。 在一些情况下, 鞋内底10可以作为多 密度鞋内底配置, 使得鞋内底10的密度在不同的部分上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第一插入 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包括具有与载体20的材料实质上不同的密度的材料。 0049 根据本文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 鞋内底10可以由为具有促进提高的性能的特 性而选择的材料构成。 例如, 鞋内底10的载体20、 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由多种 硬度等级的多种材料制成, 以实现期望的性能特性。 在一些情况。

45、下, 鞋内底10的载体20、 第 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全部由多种硬度等级的多种聚合物材料制成, 以实现期望 的性能特性。 示例性聚合物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聚醋酸乙烯酯(poly-vinyl acetate) 或乙烯-醋酸乙烯酯。 然而,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认同, 可供使用的材料的全部范围超出 示例性的具体材料, 并且仍将落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0050 载体20、 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分别由其各自的材料模塑, 以实现期 望的形状、 突出部图案、 厚度, 等等。 在一些情况下, 部件可以由展现不同的硬度或密度的材 料例如通过压缩模塑来分别单独模塑。 这种构型可。

46、以帮助在使用期间提供增强的性能。 一 旦模塑, 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分别固定在载 体20的第一腔22和第二腔24中。 例如, 固定这些材料的一种已知的方法可以涉及热塑性粘 合剂的使用。 然而,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载体20、 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 构成的多种方式。 此外,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可用于将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 50固定在载体20内的多种方式。 0051 如本文阐述的, 鞋内底10的部件可以由展现不同硬度等级以在穿着期间提供增强 的性能的材料构成。 在一些情况下, 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由具有比载体20。

47、的 硬度等级更高的硬度等级的材料构成。 在这些情况下, 更高的硬度等级可以允许第一插入 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展现改进的减震特性。 此外, 当穿着者的足部, 并且特别地穿着者的足 前部和足跟分别对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施加压力时, 较高的硬度等级可以促进更 好的反弹。 在其他情况下, 载体20可配置有比第一插入物40和/或第二插入物50更高的硬度 等级。 在这些情况下, 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的较低的硬度等级可增强鞋前部和/或 鞋跟中的缓冲。 说 明 书 7/9 页 10 CN 103906447 B 10 0052 根据本文描述的方面, 鞋内底10的各种部件的硬度可以使用如本。

48、领域熟知的 Asker型C硬度计来评估。 特别地, 可以采取硬度计测量以测量在载体20、 第一插入物40和第 二插入物50中的每个的表面上的压痕硬度。 根据本公开, 鞋内底10的部件之间的Asker型C 硬度等级关系可以被调整, 以实现提高的性能。 例如, 如上所述, 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 物50可以包括展现比载体20高的Asker型C硬度等级的材料。 0053 根据本公开的特征, 载体20、 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由各种不同的材 料构成。 在一些情况下, 载体20、 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构成。 在 其他情况下, 载体20可以由一种材料构成并且第一插入。

49、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由不同的 材料构成。 在其他情况下, 第一插入物40或第二插入物50中的一个可以由与载体20大体上 相似的材料制成并且剩余的插入物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在至少一种情况下, 载体20、 第 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由聚醋酸乙烯酯构成。 在另外的情况下, 载体20可以由乙 烯-醋酸乙烯酯构成。 然而, 应理解, 载体20、 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由技术人员 已知的多种材料构成。 0054 另外, 载体20、 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的硬度等级可以变化。 在一些情况 下, 载体20、 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展现不同的硬度等级。 在一种情况下, 载体 20可以展现第一硬度等级并且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以展现第二更高的硬度等 级。 在另外的情况下, 载体20可以展现第一硬度等级, 并且第一插入物40和第二插入物50可 以展现出第二更低的硬度等级。 在其他情况下, 第一插入物40或第二插入物50中的一个可 以展现与载体20的硬度等级大体上相似的硬度等级, 并且剩余的插入物可以展现不同的硬 度等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