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7565674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5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48763.4

申请日:

20141209

公开号:

CN105724395B

公开日:

201805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43/68,A01N43/40,A01P7/04

主分类号:

A01N43/68,A01N43/40,A01P7/04

申请人: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常秀辉,宋玉泉,张国生,孙庚,杨吉春,刘长令

地址:

110021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沈辽东路8-1号

优先权:

CN201410748763A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颖;何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领域,涉及一种含有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的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化合物Ⅰ,结构如式Ⅰ所示;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增效明显、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延缓抗性等优点,可用于防治多种农林害虫和卫生害虫,尤其是防治双翅目的潜叶蝇、韭菜根蛆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化合物Ⅰ,结构如式Ⅰ所示;式Ⅰ;活性组份B选自灭蝇胺或吡丙醚;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20:1~1:2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化合物Ⅰ,活性组份B选自灭蝇胺;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10:1~1:10。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元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可作为控制农林害虫和卫生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在0.5%-95%之间。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元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可作为控制农林害虫和卫生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在1%-85%之间。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元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可作为防治危害农林作物的多种双翅目、鳞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害虫以及城市卫生害虫的杀虫剂。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元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可作为防治双翅目的潜叶蝇、韭菜根蛆、家蝇、蚊以及鳞翅目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粘虫、棉铃虫的杀虫剂。 7.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元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以有效剂量施于需要控制的害虫或其生长的介质上;施加剂量为50-500g/hm的有效剂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领域,涉及一种含有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的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需求大国,近年来农药产量均在100万吨以上,且60%用于病虫草鼠害的防治[高希武,我国害虫化学防治现状与发展策略,植物保护,36(4):19-22(2010)]。长期连续单一施用高剂量的化学农药使许多害虫产生严重的抗药性,同时导致药剂的残留、对环境的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危害。双翅目害虫由于具有寄主广泛、繁殖力强、世代重叠明显等特点,很难彻底防治,且随着用药量的增加抗性产生十分严重。以斑潜蝇和迟眼蕈蚊(韭菜根蛆)为例,在对其进行化学防治的研究中发现,二者对某些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杀虫剂(如有机磷类杀虫剂)抗药性增长迅速,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开发新品种与现有品种的复配产品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中国专利CN102718701A公开了一种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对农业、民用和动物技术领域中有害昆虫的成虫、幼虫和卵都显示出高杀虫活性。

灭蝇胺(Cyromazine),又名环丙氨嗪,是三嗪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双翅目及部分鞘翅目昆虫幼虫有特殊活性,使双翅目幼虫和蛹在形态上发生畸变,致使成虫羽化不全或发育受到抑制。具有强内吸传导性,持效期长,对人、畜无毒副作用,对环境安全。主要用于防治危害蔬菜、豆科作物、以及烟草、花卉、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各种潜叶蝇,如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以及韭菜、葱、蒜等百合科作物的根蛆等。

吡丙醚(pyriproxyfen),又称灭幼宝、蚊蝇醚,是由日本住友(Sumitomo Chemica1)公司于1983年创制开发的一类烷氧吡啶保幼激素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1991年实现商业化。吡丙醚具有光稳定性好,活性高,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果、棉花和观赏植物上的白粉虱和介壳虫的防治,以及公共卫生中蚊蝇控制和动物保健,但该产品的缺点是速效性差。

中国发明专利CN103355301A公开了一种含啶虫丙醚(活性组份二中含吡丙醚)的农药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甜菜夜蛾、小菜蛾、棉铃虫等鳞翅目昆虫和蚜虫、飞虱、粉虱等同翅目害虫。目前尚未检索到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与灭蝇胺复配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的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化合物Ⅰ,结构如式Ⅰ所示;

活性组份B选自灭蝇胺或吡丙醚;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50:1~1:50。

本发明组合物的优选是,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化合物Ⅰ,活性组份B选自灭蝇胺或吡丙醚;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20:1~1:20。

本发明组合物的最优选是,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化合物Ⅰ,活性组份B选自灭蝇胺;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10:1~1:10。

一种二元组合物的应用,所述组合物可作为控制农林害虫和卫生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在0.5%-95%之间。

所述组合物可作为控制农林害虫和卫生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在1%-85%之间。

所述组合物可作为防治危害农林作物的多种双翅目、鳞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害虫以及城市卫生害虫的杀虫剂。

所述组合物可作为防治双翅目的潜叶蝇、韭菜根蛆、家蝇、蚊以及鳞翅目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粘虫、棉铃虫等的杀虫剂。

所述组合物以有效剂量施于需要控制的害虫或其生长的介质上;施加剂量为50-500g/hm2的有效剂量。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呈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因此,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制剂形式的杀虫剂组合物。以二元杀虫剂组合物为活性组分,按目前已知的方法可加工成合适剂型的制剂,适剂型的制剂包括乳油、悬浮剂、水分散性粒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溶性液剂、可湿性粉剂、油悬浮剂等。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累积含量在0.5%~95%之间,优选累积含量在1%-85%之间。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取决于单独使用时的施用量,也取决于混配比例及增效作用程度。活性组分含量的最佳范围依组合物的制剂类型而有所不同。

本发明的组合物成品制剂的配制可由通常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载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加入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如乳化剂、分散剂、湿润剂、粘合剂、稳定剂和消泡剂等。通常组合物中含有至少一种载体和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在各种情况下,应确保本发明组合物活性组分均匀分布。

乳油是将原药、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形成均一透明的液体。通常含有10~50%的活性组分,2~20%乳化剂,0~20%的其它添加剂例如渗透剂等,以及惰性载体余量。

悬浮剂通常是将原药、表面活性剂、防冻剂、水混合,并经需砂磨机砂磨,以获得稳定的非沉积可流动性产物。悬浮剂中通常含有5~75%活性组分,5~15%分散剂,4~10%防冻剂,0~10%的其它添加剂如消泡剂、防腐剂、稳定剂、渗透剂和增稠剂,以及水余量。

水分散粒剂通常是将原药、表面活性剂、载体混合,先经粉碎得到粉体物,然后经过捏合、造粒,即可获得。通常制成10~100国际标准筛目(1.676~0.152mm)颗粒,可以通过挤压、浸渍或喷雾造粒方法制备。通常水分散粒剂含有5~75%的活性组分和5~20%的表面活性剂例如稳定剂、润湿分散剂、崩解剂和粘合剂,以及惰性载体余量。

可湿性粉剂通常是将原药、助剂、载体混合,经粉碎得到粉体物,通常含有10~85%的活性组分,3~10%的分散剂,0~10%的其它添加剂,例如渗透剂或粘着剂,以及惰性载体余量。

水乳剂通常是将原药、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制成油相;将水、防冻剂混合在一起,制成均一透明水相。用高剪切乳化机高速剪切油相,同时慢慢将水相加入油相,即可得到分散均匀的水乳剂。通常含有1~60%的活性组分,5~20%的乳化剂、0~10%的其它添加剂,例如渗透剂,以及水余量。

微乳剂通常是将原药、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水混合在一起,成均一透明液体。通常含有1~50%的活性组分,10~40%的乳化剂,2~10%的防冻剂,0~10%的其它添加剂,例如渗透剂,以及水余量。

可溶液剂是将活性组分、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混合在一起,成均一透明液体。通常活性组分1~50%,表面活性剂6~20%,0~10%的其它添加剂,例如渗透剂,以及惰性载体余量。

可分散油悬剂通常是将将活性组分、表面活性剂、油基载体混合后加入砂磨机中砂磨,直至粒径合格,通常含有2~60%的活性组分,6~20%的乳化剂,0~10%的其它添加剂,例如渗透剂,以及惰性载体余量。

颗粒剂通常是将活性组分、载体混合在一起,捏合,造粒、干燥、包衣。通常含有0.1~10%活性组分,0~10%的其它添加剂,例如粘结剂,以及惰性载体余量。

含水的分散液和乳化液(如用水稀释本发明的乳油、可湿性粉剂或浓缩物得到的组合物)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上述乳液可以是油包水型的或水包油型的,可具有浓稠的浆状稠度。

本发明的组合物成品制剂的配制可以采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的(液体或固体)载体和各种助剂。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各类物质。

适宜的液体载体或溶剂可以为水、各种芳烃、脂肪烃、酮类、醚类等,如甲苯、二甲苯、丙酮、环已酮、乙腈、苯、环己烷、异丙醇、乙二醇、山梨醇、甲醇、乙醇、丁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磷酸三丁酯、甲基异丁基酮、萘烷、机油、石油醚、油酸甲酯、油酸丁酯、甲基化大豆油或甲基溶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不同液体的混合物经常是适用的。

适宜的固体载体包括天然的或合成的粘土和硅酸盐,适用于粉剂的固体载体包括天然形成的岩石粉末、白垩、石英、粘土、蒙脱土、硫酸钠、白炭黑、二氧化硅、硅藻土、浮石、石膏、滑石、膨润土、高岭土、凹凸棒土、轻质碳酸钙、陶土及合成的磨碎的矿物质(如微分散的硅酸或氧化铝)。适合的颗粒载体包括破碎的和分级的天然岩石例如方解石、大理石、浮石、海泡石和白云石及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粉末制成的合成颗粒。

适宜助溶剂为甲醇、苯酚、异戊醇、二甲基亚砜、磷酸三丁酯、乙酸乙酯、丁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油酸甲酯、甲基异丁基酮、甲基溶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适宜的乳化剂可为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n20)苯乙基酚基醚油酸酯、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芳基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n20)醚磷酸化三乙醇胺盐、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二苯基酚基聚氧乙烯(n18)醚甲醛缩合物、油酸异硫逐酸钙、农乳500LQ、农乳Atlox 4838B、农乳Atlox 4914、农乳Atlox LP-1、农乳Atsurf 3300B、农乳Atlas G5000、农乳LEW-5、农乳LME-2、农乳LME-4、农乳LEW-50、农乳PICO-LE25、农乳NP-10、农乳NP-15、农乳Atlox 4896、农乳AEO-3、农乳0201B、农乳0203B、农乳T-20、农乳T-85、农乳S-80、农乳507#、农乳100#、农乳36#、农乳500#、农乳600#、农乳700#、农乳1601#、农乳OX-690、农乳OX-2681、农乳OX-8686、农乳2201#、农乳NP-7、农乳OX-635、农乳OX-653等。

适宜的分散剂可以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聚羧酸盐分散剂GY-D800、聚羧酸盐分散剂GY-D04、聚羧酸盐分散剂GY-D02、高效聚羧酸盐分散剂GY-D05、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萘酚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烷基-二乙二醇醚-磺酸钠、N-甲基-油酰基-牛磺酸钠、净洗剂LS、亚甲基萘磺酸钠、油酸甲基氨基乙基磺酸钠、环氧聚醚、分散剂SP-28F、分散剂PICO-SF、分散剂SP-SC3、分散剂SP-SC29、达润分散剂D909S、分散剂Dispersol F Conc、分散剂Dispersol BB4、分散剂Dispersol F Conc、分散剂Atlox Metasoerse 550S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多芳基酚聚氧乙烯醚、对叔丁基醚、胡椒基丁醚、烷酰胺基牛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NNO)、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二丁基萘磺酸钠(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盐、分散剂Atplus 1209、分散剂Atlas G5000等。

适宜的湿润剂可以为硫酸钠、Morwet EFW、润湿剂DCM-82、润湿剂SP-SC3266、润湿剂PICO-SW2、润湿剂PICO-SW3、异丙基萘磺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萘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等。

适宜的增稠剂可以是合成的(如羰甲基醇、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或天然的水溶性聚合物(如黄原胶、明胶、阿拉伯树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硅酸镁铝、聚乙烯醇、聚乙二醇、酚醛树脂、虫胶、甲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等),以粉末、颗粒或胶乳形式加入制剂中。

适宜的消泡剂为泡敌、硅酮类、C8-10脂肪醇、磷酸酯类、C10-20饱和脂肪酸类(如癸酸)及酰胺等。

适宜的粘合剂可以是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黄原胶、明胶、羧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等。

本发明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了该化合物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对危害农林作物的多种双翅目、鳞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害虫以及城市卫生害虫。

2.本发明组合物所选用的活性组份Ⅰ具有杀虫谱广、杀虫活性高、速效性好等特点,将其应用于二元杀虫组合物中拓宽了杀虫谱,提高了组合物的速效性,可实现一次用药快速防治多种害虫的目的,从而降低了防治成本。

3.本发明组合物所选用的活性组份具有完全不同的作用机制,可用于抗性害虫的治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实施例中各组分百分含量或配比均以重量计。各配方中的活性组分以有效含量计算。同时,化合物Ⅰ参见中国发明专利CN 102718701A公开了芳氧基二卤丙烯醚类化合物与应用,其中化合物Ⅰ(以下简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式获得。

配方实施例

实施例1、30%化合物Ⅰ·灭蝇胺乳油的配制(质量份数为1:1)

按配方要求,分别将15份化合物Ⅰ、15份灭蝇胺、3份农乳0201B、5份农乳OX-2681、2份农乳1601#、1份农乳OX-690、5份甲醇、二甲苯补足至100%加入混合釜中,搅拌混合均匀,必要时用热水浴加热溶解,即可得到30%化合物Ⅰ·灭蝇胺乳油。

实施例2、25%化合物Ⅰ·灭蝇胺可湿性粉剂的配制(质量份数为2:3)

按配方要求,将10份化合物Ⅰ、15份灭蝇胺、1份润湿剂DCM-82、3份分散剂Dispersol F Conc、5份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6份白碳黑、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25%化合物Ⅰ·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10%化合物Ⅰ·吡丙醚水乳剂的配制(质量份数为1:1)

按配方要求,将5份化合物Ⅰ、5份吡丙醚、6份农乳2201#、4份农乳Atlox 4896、3份农乳500#、2份农乳1601#、8份二甲苯、3份磷酸三丁酯加入混合釜中,搅拌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在高速搅拌下,将余量水(补足至100%)加入到油相,即可得到分散性良好的10%化合物Ⅰ·吡丙醚水乳剂。

实例4、30%化合物Ⅰ·灭蝇胺水分散性粒剂(质量份数为1:4)

按配方要求,将6份化合物Ⅰ、24份灭蝇胺、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份分散剂Atlox Metasoerse 550S、4份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4份分散剂PICO-SF、3份石膏、3份可溶性淀粉、膨润土补足至100%加在一起,进行混合粉碎,再经加水捏合后,加入装有一定规格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即可得到30%化合物Ⅰ·灭蝇胺水分散性粒剂。

实例5、20%化合物Ⅰ·吡丙醚悬浮剂(质量份数为1:1)

按配方要求,将10份化合物Ⅰ、10份吡丙醚、1份润湿剂Morwet EFW、4份高效聚羧酸盐分散剂GY-D05、2份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2份农乳1601#、4份农乳0201B、0.1份黄原胶、0.2份白炭黑、5份乙二醇、用水补足至100%,依次加入到混合罐中混合,先经过高剪切进行粗粉碎、匀化,然后抽入到砂磨机中进行细磨,用粒度分布仪检测砂磨物料的粒度,当粒径达到标准要求后,过滤,即可得到20%化合物Ⅰ·吡丙醚悬浮剂。

实例6、30%化合物Ⅰ·吡丙醚悬浮剂(质量份数为1:2)

按配方要求,将10份化合物Ⅰ、20份吡丙醚、4份农乳0203B、1份农乳500LQ、4份分散剂SP-28F、5份分散剂SP-SC29、2份农乳1601#、0.1份黄原胶、0.2份白炭黑、5份乙二醇、用水补足至100%,依次加入到混合罐中混合,先经过高剪切进行粗粉碎、匀化,然后抽入到砂磨机中进行细磨,用粒度分布仪检测砂磨物料的粒度,当粒径达到标准要求后,过滤,即可得到30%化合物Ⅰ·吡丙醚悬浮剂。

实施例7、12%化合物Ⅰ·吡丙醚微乳剂(质量份数为1:1)

按配方要求,将6份化合物Ⅰ、6份吡丙醚、6份农乳507#、3份农乳1601#、4份农乳OX-8686、1份农乳700#、5份农乳Atlox 4838B、5份农乳2201#、6份二苯基酚基聚氧乙烯(n18)醚甲醛缩合物、6份二甲基亚砜、5份环己酮加在一起,使其溶解成均匀油相,余量用水补足至100%,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或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形成分散性良好的12%化合物Ⅰ·吡丙醚微乳剂。

实施例8、15%化合物Ⅰ·灭蝇胺可溶液剂(质量份数为1:2)

按配方要求,将5份化合物Ⅰ、10份灭蝇胺、5份农乳0201B、4份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份农乳500#、2份农乳1601#、4份二苯基酚基聚氧乙烯(n18)醚甲醛缩合物、10份N-甲基吡咯烷酮、5份磷酸三丁酯、甲基溶纤维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必要时用热水浴加热溶解,可制得15%化合物Ⅰ·灭蝇胺可溶液剂。

实施例9、30%化合物Ⅰ·吡丙醚水分散性油悬剂(质量份数为2:1)

按配方要求,将20份化合物Ⅰ、10份吡丙醚、4份农乳Atlox LP-1、3份农乳AEO-3、4份农乳0201B、2份农乳S-80、4份农乳500#、3份白炭黑、油酸甲酯补足至100%依次加入到混合罐中混合,先经过高剪切进行粗粉碎、匀化,然后抽入到砂磨机中进行细磨,用粒度分布仪检测砂磨物料的粒度,当粒径达到标准要求后,过滤,即可得到30%化合物Ⅰ·吡丙醚水分散性油悬剂。

实施例10、0.6%化合物Ⅰ·吡丙醚粒剂(质量份数为2:1)

按配方要求,将0.4份化合物Ⅰ、0.2份吡丙醚、5份白炭黑、膨润土补足至100%加在一起,进行混合粉碎,再经加水捏合后,加入装有一定规格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即可得到0.6%化合物Ⅰ·吡丙醚粒剂。

本发明通过大量室内活性配方筛选,发现化合物Ⅰ与灭蝇胺混用对家蝇幼虫、迟眼蕈蚊幼虫、与吡丙醚混用对家蝇幼虫和小菜蛾幼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Ⅰ与灭蝇胺混用对美洲斑潜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体可通过以下生物活性测定实例进行说明。

生物活性测定实例

室内配方筛选药剂配制方法:用电子分析天平分别准确称取各活性组份,按试验设计的不同配比混合制成含有1000mg/L活性化合物的丙酮储液。根据试验要求,用含0.1%吐温80的水配制成所需浓度药液。

测定方法:对家蝇(Muscaa domestica Linnaeus)1日龄幼虫的测定采用饲料混毒法,按照试验设计剂量用一定浓度的奶粉溶液将1000mg/L的活性化合物的丙酮储液稀释成所需浓度药液,再用移液枪将混毒奶粉溶液均匀加入直径为6cm并放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每皿1ml,将家蝇幼虫接入培养皿内,置于一定条件的培养箱中,96h调查死、活虫数,其中发育不正常的视为死虫;对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测定采用浸叶法(参见《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14部分:浸叶法》),取生长一致的鲜嫩韭菜假茎,去掉外表皮,剪成4cm小段,在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渍10s,放入垫有滤纸的直径为9cm玻璃培养皿内,自然阴干后,每皿加2ml清水保湿,接入整齐一致的迟眼蕈蚊3龄幼虫,将处理后的试虫置于一定条件的培养箱中饲养观察,96h调查死、活虫数;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测定采用airbrush喷雾法,取温室栽培的甘蓝叶片,制成直径3cm叶碟,用airbrush[压力为10psi(约合0.7kg/cm2)]进行均匀喷雾处理后,放入垫有滤纸的直径为9cm培养皿中,自然阴干后,接入标准供试小菜蛾3龄幼虫,72h调查死、活虫数。

测定条件:家蝇、迟眼蕈蚊,温度:24~26℃,湿度:RH 80%,黑暗培养。

小菜蛾,温度:24~26℃,湿度:RH 60%,光照:L:D=14:10

评价方法一,采用Bliss法。该方法是评价混剂作用的经典方法之一。Bliss根据其提出的独立联合作用概念认为,杀虫剂混用时的理论死亡率P可用下式来计算:

P=Pm+Pn(1-Pm)

Pm为活性组份A在浓度为m时靶标的死亡率(%);Pn为活性组分B在使用浓度为n时靶标的死亡率(%)。

如果两种活性组分在以一定浓度混合后靶标的实际死亡率大于理论死亡率P,则判定两种活性组分在设定浓度下混合使用具有增效作用,反之则为拮抗作用。

田间药效试验方法:防治菜豆美洲斑潜蝇试验于2014年6月15日在沈阳化工研究院试验田进行,该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灌溉便利。施药器械为新加坡利农16升背负式高压手动喷雾器(HD400),工作压力为4公斤/平方厘米,药剂对水均匀喷施于豇豆植株叶片及茎秆等部位,喷液时为900L/hm2,处理时斑潜蝇为1-2龄幼虫期。

调查方法:

每小区定株调查10株,每株选择中、上部叶片3片,要求叶片上有处于生长初期的虫道3-5条(虫道长0.5-1cm)(此时幼虫处于1-2龄左右),并在每条虫道前端两侧约1cm处,用油性记号笔各标记1个点,使其与潜道前端在一条线上。调查防效时,幼虫体色新鲜、饱满、有羽化孔的均为活虫,而虫体干瘪、变色的为死虫。如难以辨认,可视虫道延长者、有羽化孔者为活幼虫。药前调查基数,药后3、7、10天分别调查记载空虫道,死虫数,活虫数。

药效计算方法: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

实例11、化合物Ⅰ与灭蝇胺不同配比组合对家蝇1日龄幼虫的协同作用测定

化合物Ⅰ与灭蝇胺在20:1~1:20配比范围内对家蝇幼虫具有增效作用。

表1化合物Ⅰ与灭蝇胺不同配比组合对家蝇1日龄幼虫的协同作用测定 96h

实例12、化合物Ⅰ与灭蝇胺不同配比组合对迟眼蕈蚊的协同作用测定

化合物Ⅰ与灭蝇胺在20:1~1:20配比范围内对迟眼蕈蚊具有增效作用。

表2化合物Ⅰ与灭蝇胺不同配比组合对迟眼蕈蚊幼虫的协同作用测定 96h

实例13、化合物Ⅰ与吡丙醚不同配比组合对家蝇幼虫的协同作用测定

化合物Ⅰ与吡丙醚在20:1~1:20配比范围内对家蝇幼虫具有增效作用。

表3化合物Ⅰ与吡丙醚不同配比组合对家蝇1日龄幼虫的协同作用测定 96h

实例14、化合物Ⅰ与吡丙醚不同配比组合对小菜蛾的协同作用测定

化合物Ⅰ与吡丙醚在20:1~1:20配比范围内对小菜蛾具有增效作用。

表4化合物Ⅰ与吡丙醚不同配比组合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协同作用测定 72h

实例15、35%化合物Ⅰ与灭蝇胺可溶性粉剂(质量份数比3:4)防治菜豆美洲斑潜蝇田间药效试验;其中,CK为未施用混剂的空白试验。

化合物Ⅰ与灭蝇胺混剂在120-150g a.i./hm2剂量下药后3-10天对菜豆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在85%以上,明显优于化合物Ⅰ和灭蝇胺单剂的防效,且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

表5 35%化合物Ⅰ与灭蝇胺可溶性粉剂防治菜豆美洲斑潜蝇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由上述可见化合物Ⅰ与灭蝇胺混配在20:1~1:20范围内对家蝇1日龄幼虫和迟眼蕈蚊3龄幼虫具有增效作用;化合物Ⅰ与吡丙醚混配在20:1~1:20范围内对家蝇1日龄幼虫和小菜蛾3龄幼虫有增效作用。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Ⅰ与灭蝇胺混配对菜豆美洲斑潜蝇增效作用明显,速效性好于灭蝇胺单剂,持效性优于化合物Ⅰ单剂,该混剂产品弥补了二者单用存在的局限性,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

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748763.4 (22)申请日 2014.12.09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72439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7.06 (73)专利权人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地址 110021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沈辽东 路8-1号 (72)发明人 常秀辉 宋玉泉 张国生 孙庚 杨吉春 刘长令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21002 代理人 李颖 何薇 (51)Int.Cl. A01N 43/68(2。

2、006.01) A01N 43/40(2006.01) A01P 7/04(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2718701 A,2012.10.10, CN 103355301 A,2013.10.23, EP 0246713 B1,1992.03.04, 审查员 李杨军 (54)发明名称 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领域, 涉及一种含有二氯 丙烯醚类化合物的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化合物 ,结构如式 所 示;本发明的组 合物具有增效明显、 速效性好、 持效期长、 延缓抗 性等优点, 可用于防治多种农林害虫和卫生害 虫, 。

3、尤其是防治双翅目的潜叶蝇、 韭菜根蛆效果 显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1页 CN 105724395 B 2018.05.25 CN 105724395 B 1.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化合物 ,结构如式 所示; 式 ; 活性组份B选自灭蝇胺或吡丙醚; 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20:11:2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二元杀虫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化合物 ,活性组份B选自灭蝇胺; 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10:11:10。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元组合物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可作为控制农林 害虫和卫生害虫的。

4、杀虫剂; 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在0.5%-95%之间。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元组合物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可作为控制农林害 虫和卫生害虫的杀虫剂; 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在1%-85%之间。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元组合物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可作为防治危害农 林作物的多种双翅目、 鳞翅目、 缨翅目、 鞘翅目害虫以及城市卫生害虫的杀虫剂。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元组合物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可作为防治双翅目 的潜叶蝇、 韭菜根蛆、 家蝇、 蚊以及鳞翅目小菜蛾、 菜青虫、 甜菜夜蛾、 粘虫、 棉铃虫的杀虫 剂。 7.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元。

5、组合物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以有效剂量施于需 要控制的害虫或其生长的介质上; 施加剂量为50-500g/hm2的有效剂量。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724395 B 2 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领域, 涉及一种含有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的二元杀虫剂组合物 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需求大国, 近年来农药产量均在100万吨以上, 且60用于病虫 草鼠害的防治高希武, 我国害虫化学防治现状与发展策略, 植物保护, 36(4): 19-22 (2010)。 长期连续单一施用高剂量的化学农药使许多害虫产生严。

6、重的抗药性, 同时导致药 剂的残留、 对环境的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危害。 双翅目害虫 由于具有寄主广泛、 繁殖力强、 世代重叠明显等特点, 很难彻底防治, 且随着用药量的增加 抗性产生十分严重。 以斑潜蝇和迟眼蕈蚊(韭菜根蛆)为例, 在对其进行化学防治的研究中 发现, 二者对某些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杀虫剂(如有机磷类杀虫剂)抗药性增长迅速, 并且 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开发新品种与现有品种的复配产品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0003 中国专利CN102718701A公开了一种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 该类化合物对农业、 民 用和动物技术领域中有害昆虫的成虫、 幼虫和卵都。

7、显示出高杀虫活性。 0004 灭蝇胺(Cyromazine), 又名环丙氨嗪, 是三嗪类昆虫生长调节剂, 对双翅目及部分 鞘翅目昆虫幼虫有特殊活性, 使双翅目幼虫和蛹在形态上发生畸变, 致使成虫羽化不全或 发育受到抑制。 具有强内吸传导性, 持效期长, 对人、 畜无毒副作用, 对环境安全。 主要用于 防治危害蔬菜、 豆科作物、 以及烟草、 花卉、 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各种潜叶蝇, 如美洲斑潜蝇、 南美斑潜蝇以及韭菜、 葱、 蒜等百合科作物的根蛆等。 0005 吡丙醚(pyriproxyfen) , 又称灭幼宝、 蚊蝇醚, 是由日本住友(Sumitomo Chemica1)公司于1983年创制开发的。

8、一类烷氧吡啶保幼激素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 1991年 实现商业化。 吡丙醚具有光稳定性好, 活性高, 内吸性强, 持效期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 果、 棉花和观赏植物上的白粉虱和介壳虫的防治, 以及公共卫生中蚊蝇控制和动物保健, 但 该产品的缺点是速效性差。 0006 中国发明专利CN103355301A公开了一种含啶虫丙醚(活性组份二中含吡丙醚)的 农药组合物, 主要用于防治甜菜夜蛾、 小菜蛾、 棉铃虫等鳞翅目昆虫和蚜虫、 飞虱、 粉虱等同 翅目害虫。 目前尚未检索到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与灭蝇胺复配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的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

9、其应 用。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 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 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化合物 ,结构如式 所示; 说 明 书 1/11 页 3 CN 105724395 B 3 0010 0011 活性组份B选自灭蝇胺或吡丙醚; 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50: 11: 50。 0012 本发明组合物的优选是, 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化合物 ,活性组份B选自灭蝇胺 或吡丙醚; 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20:11:20。 0013 本发明组合物的最优选是, 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化合物 ,活性组份B选自灭蝇 胺; 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10:11:10。 。

10、0014 一种二元组合物的应用, 所述组合物可作为控制农林害虫和卫生害虫的杀虫剂; 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在0.5-95之间。 0015 所述组合物可作为控制农林害虫和卫生害虫的杀虫剂; 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 百分比在1-85之间。 0016 所述组合物可作为防治危害农林作物的多种双翅目、 鳞翅目、 缨翅目、 鞘翅目害虫 以及城市卫生害虫的杀虫剂。 0017 所述组合物可作为防治双翅目的潜叶蝇、 韭菜根蛆、 家蝇、 蚊以及鳞翅目小菜蛾、 菜青虫、 甜菜夜蛾、 粘虫、 棉铃虫等的杀虫剂。 0018 所述组合物以有效剂量施于需要控制的害虫或其生长的介质上; 施加剂量为50- 500g/hm。

11、2的有效剂量。 0019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呈成品制剂形式提供。 因此,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制剂形式的 杀虫剂组合物。 以二元杀虫剂组合物为活性组分, 按目前已知的方法可加工成合适剂型的 制剂, 适剂型的制剂包括乳油、 悬浮剂、 水分散性粒剂、 水乳剂、 微乳剂、 可溶性液剂、 可湿性 粉剂、 油悬浮剂等。 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累积含量在0.595之间, 优选累积含量在 1-85之间。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取决于单独使用时的施用量, 也取决于 混配比例及增效作用程度。 活性组分含量的最佳范围依组合物的制剂类型而有所不同。 0020 本发明的组合物成品制剂的配制可由通常的加工方法制备, 即。

12、将活性物质与液体 载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 加入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如乳化剂、 分散剂、 湿润剂、 粘 合剂、 稳定剂和消泡剂等。 通常组合物中含有至少一种载体和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 在各种 情况下, 应确保本发明组合物活性组分均匀分布。 0021 乳油是将原药、 有机溶剂、 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 形成均一透明的液体。 通常含有 1050的活性组分, 220乳化剂, 020的其它添加剂例如渗透剂等, 以及惰性载体 余量。 0022 悬浮剂通常是将原药、 表面活性剂、 防冻剂、 水混合, 并经需砂磨机砂磨, 以获得稳 定的非沉积可流动性产物。 悬浮剂中通常含有575活性组分, 515分散剂。

13、, 410 防冻剂, 010的其它添加剂如消泡剂、 防腐剂、 稳定剂、 渗透剂和增稠剂, 以及水余量。 0023 水分散粒剂通常是将原药、 表面活性剂、 载体混合, 先经粉碎得到粉体物, 然后经 过捏合、 造粒, 即可获得。 通常制成10100国际标准筛目(1.6760.152mm)颗粒, 可以通过 挤压、 浸渍或喷雾造粒方法制备。 通常水分散粒剂含有575的活性组分和520的表 说 明 书 2/11 页 4 CN 105724395 B 4 面活性剂例如稳定剂、 润湿分散剂、 崩解剂和粘合剂, 以及惰性载体余量。 0024 可湿性粉剂通常是将原药、 助剂、 载体混合, 经粉碎得到粉体物, 通。

14、常含有10 85的活性组分, 310的分散剂, 010的其它添加剂, 例如渗透剂或粘着剂, 以及惰 性载体余量。 0025 水乳剂通常是将原药、 有机溶剂、 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 制成油相; 将水、 防冻剂混 合在一起, 制成均一透明水相。 用高剪切乳化机高速剪切油相, 同时慢慢将水相加入油相, 即可得到分散均匀的水乳剂。 通常含有160的活性组分, 520的乳化剂、 010的 其它添加剂, 例如渗透剂, 以及水余量。 0026 微乳剂通常是将原药、 有机溶剂、 表面活性剂、 水混合在一起, 成均一透明液体。 通 常含有150的活性组分, 1040的乳化剂, 210的防冻剂, 010的其它添加。

15、剂, 例如渗透剂, 以及水余量。 0027 可溶液剂是将活性组分、 有机溶剂、 表面活性剂混合在一起, 成均一透明液体。 通 常活性组分150, 表面活性剂620, 010的其它添加剂, 例如渗透剂, 以及惰性载 体余量。 0028 可分散油悬剂通常是将将活性组分、 表面活性剂、 油基载体混合后加入砂磨机中 砂磨, 直至粒径合格, 通常含有260的活性组分, 620的乳化剂, 010的其它添加 剂, 例如渗透剂, 以及惰性载体余量。 0029 颗粒剂通常是将活性组分、 载体混合在一起, 捏合, 造粒、 干燥、 包衣。 通常含有0.1 10活性组分, 010的其它添加剂, 例如粘结剂, 以及惰性。

16、载体余量。 0030 含水的分散液和乳化液(如用水稀释本发明的乳油、 可湿性粉剂或浓缩物得到的 组合物)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上述乳液可以是油包水型的或水包油型的, 可具有浓稠的 浆状稠度。 0031 本发明的组合物成品制剂的配制可以采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的(液体或固 体)载体和各种助剂。 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各类物质。 0032 适宜的液体载体或溶剂可以为水、 各种芳烃、 脂肪烃、 酮类、 醚类等, 如甲苯、 二甲 苯、 丙酮、 环已酮、 乙腈、 苯、 环己烷、 异丙醇、 乙二醇、 山梨醇、 甲醇、 乙醇、 丁醇、 二甲基甲酰 胺、 二甲基亚砜、 N-甲基-吡咯烷酮、 磷酸三丁酯、 甲基。

17、异丁基酮、 萘烷、 机油、 石油醚、 油酸甲 酯、 油酸丁酯、 甲基化大豆油或甲基溶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不同液体的混合物经常是适 用的。 0033 适宜的固体载体包括天然的或合成的粘土和硅酸盐, 适用于粉剂的固体载体包括 天然形成的岩石粉末、 白垩、 石英、 粘土、 蒙脱土、 硫酸钠、 白炭黑、 二氧化硅、 硅藻土、 浮石、 石膏、 滑石、 膨润土、 高岭土、 凹凸棒土、 轻质碳酸钙、 陶土及合成的磨碎的矿物质(如微分散 的硅酸或氧化铝)。 适合的颗粒载体包括破碎的和分级的天然岩石例如方解石、 大理石、 浮 石、 海泡石和白云石及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粉末制成的合成颗粒。 0034 适宜助溶剂。

18、为甲醇、 苯酚、 异戊醇、 二甲基亚砜、 磷酸三丁酯、 乙酸乙酯、 丁酮、 二甲 基甲酰胺、 二甲基亚砜、 N-甲基-吡咯烷酮、 油酸甲酯、 甲基异丁基酮、 甲基溶纤维等中的一 种或几种。 0035 适宜的乳化剂可为乙氧基化蓖麻油、 聚氧乙烯(n20)苯乙基酚基醚油酸酯、 烷基芳 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烷基芳基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 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n20)醚磷 说 明 书 3/11 页 5 CN 105724395 B 5 酸化三乙醇胺盐、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二苯基酚基聚氧乙烯(n18)醚甲醛缩合物、 油酸异硫逐 酸钙、 农乳500LQ、 农乳Atlox 4838B、 农乳Atlox。

19、 4914、 农乳Atlox LP-1、 农乳Atsurf 3300B、 农乳Atlas G5000、 农乳LEW-5、 农乳LME-2、 农乳LME-4、 农乳LEW-50、 农乳PICO-LE25、 农乳NP-10、 农乳NP-15、 农乳Atlox 4896、 农乳AEO-3、 农乳0201B、 农乳0203B、 农乳T-20、 农 乳T-85、 农乳S-80、 农乳507#、 农乳100#、 农乳36#、 农乳500#、 农乳600#、 农乳700#、 农乳 1601#、 农乳OX-690、 农乳OX-2681、 农乳OX-8686、 农乳2201#、 农乳NP-7、 农乳OX-635。

20、、 农乳 OX-653等。 0036 适宜的分散剂可以为木质素磺酸钠、 木质素磺酸钙、 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 聚 羧酸盐分散剂GY-D800、 聚羧酸盐分散剂GY-D04、 聚羧酸盐分散剂GY-D02、 高效聚羧酸盐分 散剂GY-D05、 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 萘酚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 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 烷 基-二乙二醇醚-磺酸钠、 N-甲基-油酰基-牛磺酸钠、 净洗剂LS、 亚甲基萘磺酸钠、 油酸甲基 氨基乙基磺酸钠、 环氧聚醚、 分散剂SP28F、 分散剂PICO-SF、 分散剂SPSC3、 分散剂SP SC29、 达润分散剂D909S、 分散剂Dispersol F Conc、。

21、 分散剂Dispersol BB4、 分散剂 Dispersol F Conc、 分散剂Atlox Metasoerse 550S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 十二烷基聚氧乙 烯醚磷酸酯、 多芳基酚聚氧乙烯醚、 对叔丁基醚、 胡椒基丁醚、 烷酰胺基牛磺酸盐、 烷基萘磺 酸盐甲醛缩合物(NNO)、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 N- 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钠、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 二丁基萘磺酸钠(拉开粉BX)、 二 丁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 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 盐、 分散剂Atplus 1209、 分散剂Atlas G5000等。

22、。 0037 适宜的湿润剂可以为硫酸钠、 Morwet EFW、 润湿剂DCM-82、 润湿剂SPSC3266、 润 湿剂PICO-SW2、 润湿剂PICO-SW3、 异丙基萘磺酸钠、 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 烷基酚聚 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 月桂醇硫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二 烷基苯磺酸钙、 烷基萘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 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等。 0038 适宜的增稠剂可以是合成的(如羰甲基醇、 聚乙烯醇、 聚乙酸乙烯酯)或天然的水 溶性聚合物(如黄原胶、 明胶、 阿拉伯树胶、 聚乙烯吡咯烷酮、 硅酸镁铝、 聚乙烯醇、 聚乙二 醇、 酚醛树脂、 虫胶、 甲。

23、基纤维素、 可溶性淀粉、 羧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等), 以粉末、 颗粒 或胶乳形式加入制剂中。 0039 适宜的消泡剂为泡敌、 硅酮类、 C8-10脂肪醇、 磷酸酯类、 C10-20饱和脂肪酸类(如癸 酸)及酰胺等。 0040 适宜的粘合剂可以是聚乙烯醇、 聚乙酸乙烯酯、 黄原胶、 明胶、 羧甲基纤维素和海 藻酸钠等。 0041 本发明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优点: 0042 1.本发明的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提高了该化合物对 害虫的防治效果; 尤其是对危害农林作物的多种双翅目、 鳞翅目、 缨翅目、 鞘翅目害虫以及 城市卫生害虫。 0043 2.本发明组合物所选。

24、用的活性组份 具有杀虫谱广、 杀虫活性高、 速效性好等特 点, 将其应用于二元杀虫组合物中拓宽了杀虫谱, 提高了组合物的速效性, 可实现一次用药 快速防治多种害虫的目的, 从而降低了防治成本。 0044 3.本发明组合物所选用的活性组份具有完全不同的作用机制, 可用于抗性害虫的 说 明 书 4/11 页 6 CN 105724395 B 6 治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以下具体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 实 施例中各组分百分含量或配比均以重量计。 各配方中的活性组分以有效含量计算。 同时, 化 合物 参见中国发明专利CN 102718701A公开了芳氧基。

25、二卤丙烯醚类化合物与应用, 其中化 合物 (以下简称化合物 )的制备方式获得。 0046 配方实施例 0047 实施例1、 30化合物 灭蝇胺乳油的配制(质量份数为1: 1) 0048 按配方要求, 分别将15份化合物 、 15份灭蝇胺、 3份农乳0201B、 5份农乳OX-2681、 2 份农乳1601#、 1份农乳OX-690、 5份甲醇、 二甲苯补足至100加入混合釜中, 搅拌混合均匀, 必要时用热水浴加热溶解, 即可得到30化合物 灭蝇胺乳油。 0049 实施例2、 25化合物 灭蝇胺可湿性粉剂的配制(质量份数为2: 3) 0050 按配方要求, 将10份化合物、 15份灭蝇胺、 1份。

26、润湿剂DCM-82、 3份分散剂 Dispersol F Conc、 5份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 6份白碳黑、 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充分 混合, 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 即得到25化合物 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0051 实施例3、 10化合物 吡丙醚水乳剂的配制(质量份数为1: 1) 0052 按配方要求, 将5份化合物 、 5份吡丙醚、 6份农乳2201#、 4份农乳Atlox 4896、 3份 农乳500#、 2份农乳1601#、 8份二甲苯、 3份磷酸三丁酯加入混合釜中, 搅拌混合, 使溶解成均 匀油相, 在高速搅拌下, 将余量水(补足至100)加入到油相, 即可得到分散性良好的10 化合。

27、物 吡丙醚水乳剂。 0053 实例4、 30化合物 灭蝇胺水分散性粒剂(质量份数为1: 4) 0054 按配方要求, 将6份化合物 、 24份灭蝇胺、 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 4份分散剂Atlox Metasoerse 550S、 4份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4份分散剂PICO-SF、 3份石膏、 3份可溶性 淀粉、 膨润土补足至100加在一起, 进行混合粉碎, 再经加水捏合后, 加入装有一定规格筛 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 然后再经干燥、 筛分(按筛网范围), 即可得到30化合物 灭蝇 胺水分散性粒剂。 0055 实例5、 20化合物 吡丙醚悬浮剂(质量份数为1: 1) 0056 按配方要求,。

28、 将10份化合物 、 10份吡丙醚、 1份润湿剂Morwet EFW、 4份高效聚羧酸 盐分散剂GY-D05、 2份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 2份农乳1601#、 4份农乳0201B、 0.1份黄原胶、 0.2份白炭黑、 5份乙二醇、 用水补足至100, 依次加入到混合罐中混合, 先经过高剪切进行 粗粉碎、 匀化, 然后抽入到砂磨机中进行细磨, 用粒度分布仪检测砂磨物料的粒度, 当粒径 达到标准要求后, 过滤, 即可得到20化合物 吡丙醚悬浮剂。 0057 实例6、 30化合物 吡丙醚悬浮剂(质量份数为1: 2) 0058 按配方要求, 将10份化合物 、 20份吡丙醚、 4份农乳0203B、 1。

29、份农乳500LQ、 4份分散 剂SP-28F、 5份分散剂SP-SC29、 2份农乳1601#、 0.1份黄原胶、 0.2份白炭黑、 5份乙二醇、 用水 补足至100, 依次加入到混合罐中混合, 先经过高剪切进行粗粉碎、 匀化, 然后抽入到砂磨 机中进行细磨, 用粒度分布仪检测砂磨物料的粒度, 当粒径达到标准要求后, 过滤, 即可得 到30化合物 吡丙醚悬浮剂。 说 明 书 5/11 页 7 CN 105724395 B 7 0059 实施例7、 12化合物 吡丙醚微乳剂(质量份数为1: 1) 0060 按配方要求, 将6份化合物 、 6份吡丙醚、 6份农乳507#、 3份农乳1601#、 4。

30、份农乳OX- 8686、 1份农乳700#、 5份农乳Atlox 4838B、 5份农乳2201#、 6份二苯基酚基聚氧乙烯(n18)醚 甲醛缩合物、 6份二甲基亚砜、 5份环己酮加在一起, 使其溶解成均匀油相, 余量用水补足至 100, 在高速搅拌下, 将水相加入到油相或将油相加入到水相, 形成分散性良好的12化 合物 吡丙醚微乳剂。 0061 实施例8、 15化合物 灭蝇胺可溶液剂(质量份数为1: 2) 0062 按配方要求, 将5份化合物 、 10份灭蝇胺、 5份农乳0201B、 4份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3 份农乳500#、 2份农乳1601#、 4份二苯基酚基聚氧乙烯(n18)醚甲醛缩。

31、合物、 10份N-甲基吡咯 烷酮、 5份磷酸三丁酯、 甲基溶纤维补足至100混合均匀, 必要时用热水浴加热溶解, 可制 得15化合物 灭蝇胺可溶液剂。 0063 实施例9、 30化合物 吡丙醚水分散性油悬剂(质量份数为2: 1) 0064 按配方要求, 将20份化合物 、 10份吡丙醚、 4份农乳Atlox LP-1、 3份农乳AEO-3、 4 份农乳0201B、 2份农乳S-80、 4份农乳500#、 3份白炭黑、 油酸甲酯补足至100依次加入到混 合罐中混合, 先经过高剪切进行粗粉碎、 匀化, 然后抽入到砂磨机中进行细磨, 用粒度分布 仪检测砂磨物料的粒度, 当粒径达到标准要求后, 过滤,。

32、 即可得到30化合物 吡丙醚水 分散性油悬剂。 0065 实施例10、 0.6化合物 吡丙醚粒剂(质量份数为2: 1) 0066 按配方要求, 将0.4份化合物 、 0.2份吡丙醚、 5份白炭黑、 膨润土补足至100加在 一起, 进行混合粉碎, 再经加水捏合后, 加入装有一定规格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 然后 再经干燥、 筛分(按筛网范围), 即可得到0.6化合物 吡丙醚粒剂。 0067 本发明通过大量室内活性配方筛选, 发现化合物 与灭蝇胺混用对家蝇幼虫、 迟眼 蕈蚊幼虫、 与吡丙醚混用对家蝇幼虫和小菜蛾幼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田间试验结果表 明, 化合物 与灭蝇胺混用对美洲斑潜蝇有较好的。

33、防治效果。 具体可通过以下生物活性测定 实例进行说明。 0068 生物活性测定实例 0069 室内配方筛选药剂配制方法: 用电子分析天平分别准确称取各活性组份, 按试验 设计的不同配比混合制成含有1000mg/L活性化合物的丙酮储液。 根据试验要求, 用含0.1 吐温80的水配制成所需浓度药液。 0070 测定方法: 对家蝇(Muscaa domestica Linnaeus)1日龄幼虫的测定采用饲料混毒 法, 按照试验设计剂量用一定浓度的奶粉溶液将1000mg/L的活性化合物的丙酮储液稀释成 所需浓度药液, 再用移液枪将混毒奶粉溶液均匀加入直径为6cm并放有滤纸的培养皿中, 每 皿1ml, 。

34、将家蝇幼虫接入培养皿内, 置于一定条件的培养箱中, 96h调查死、 活虫数, 其中发育 不正常的视为死虫; 对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测定采用浸叶法 (参见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14部分: 浸叶法 ), 取生长一致的鲜嫩韭菜假 茎, 去掉外表皮, 剪成4cm小段, 在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渍10s, 放入垫有滤纸的直径为9cm玻璃 培养皿内, 自然阴干后, 每皿加2ml清水保湿, 接入整齐一致的迟眼蕈蚊3龄幼虫, 将处理后 的试虫置于一定条件的培养箱中饲养观察, 96h调查死、 活虫数; 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

35、a)的测定采用airbrush喷雾法, 取温室栽培的甘蓝叶片, 制成直径3cm叶碟, 用 说 明 书 6/11 页 8 CN 105724395 B 8 airbrush压力为10psi(约合0.7kg/cm2)进行均匀喷雾处理后, 放入垫有滤纸的直径为 9cm培养皿中, 自然阴干后, 接入标准供试小菜蛾3龄幼虫, 72h调查死、 活虫数。 0071 测定条件: 家蝇、 迟眼蕈蚊, 温度: 2426, 湿度: RH 80, 黑暗培养。 0072 小菜蛾, 温度: 2426, 湿度: RH 60, 光照: L:D14:10 0073 评价方法一, 采用Bliss法。 该方法是评价混剂作用的经典方。

36、法之一。 Bliss根据其 提出的独立联合作用概念认为, 杀虫剂混用时的理论死亡率P可用下式来计算: 0074 PPm+Pn(1-Pm) 0075 Pm为活性组份A在浓度为m时靶标的死亡率(); Pn为活性组分B在使用浓度为n时 靶标的死亡率()。 0076 如果两种活性组分在以一定浓度混合后靶标的实际死亡率大于理论死亡率P, 则 判定两种活性组分在设定浓度下混合使用具有增效作用, 反之则为拮抗作用。 0077 田间药效试验方法: 防治菜豆美洲斑潜蝇试验于2014年6月15日在沈阳化工研究 院试验田进行, 该试验田地势平坦, 肥力均匀, 灌溉便利。 施药器械为新加坡利农16升背负 式高压手动喷。

37、雾器(HD400), 工作压力为4公斤/平方厘米, 药剂对水均匀喷施于豇豆植株叶 片及茎秆等部位, 喷液时为900L/hm2, 处理时斑潜蝇为1-2龄幼虫期。 0078 调查方法: 0079 每小区定株调查10株, 每株选择中、 上部叶片3片, 要求叶片上有处于生长初期的 虫道3-5条(虫道长0.5-1cm)(此时幼虫处于1-2龄左右), 并在每条虫道前端两侧约1cm处, 用油性记号笔各标记1个点, 使其与潜道前端在一条线上。 调查防效时, 幼虫体色新鲜、 饱 满、 有羽化孔的均为活虫, 而虫体干瘪、 变色的为死虫。 如难以辨认, 可视虫道延长者、 有羽 化孔者为活幼虫。 药前调查基数, 药后。

38、3、 7、 10天分别调查记载空虫道, 死虫数, 活虫数。 0080 药效计算方法: 0081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 0082 0083 0084 实例11、 化合物 与灭蝇胺不同配比组合对家蝇1日龄幼虫的协同作用测定 0085 化合物 与灭蝇胺在20: 11: 20配比范围内对家蝇幼虫具有增效作用。 0086 表1化合物 与灭蝇胺不同配比组合对家蝇1日龄幼虫的协同作用测定 96h 说 明 书 7/11 页 9 CN 105724395 B 9 0087 0088 0089 实例12、 化合物 与灭蝇胺不同配比组合对迟眼蕈蚊的协同作用测定 0090 化合物 与灭蝇胺在20: 。

39、11: 20配比范围内对迟眼蕈蚊具有增效作用。 0091 表2化合物 与灭蝇胺不同配比组合对迟眼蕈蚊幼虫的协同作用测定 96h 0092 0093 实例13、 化合物 与吡丙醚不同配比组合对家蝇幼虫的协同作用测定 说 明 书 8/11 页 10 CN 105724395 B 10 0094 化合物 与吡丙醚在20: 11: 20配比范围内对家蝇幼虫具有增效作用。 0095 表3化合物 与吡丙醚不同配比组合对家蝇1日龄幼虫的协同作用测定 96h 0096 0097 0098 实例14、 化合物 与吡丙醚不同配比组合对小菜蛾的协同作用测定 0099 化合物 与吡丙醚在20: 11: 20配比范围内。

40、对小菜蛾具有增效作用。 0100 表4化合物 与吡丙醚不同配比组合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协同作用测定 72h 说 明 书 9/11 页 11 CN 105724395 B 11 0101 0102 实例15、 35化合物 与灭蝇胺可溶性粉剂(质量份数比3: 4)防治菜豆美洲斑潜蝇 田间药效试验; 其中, CK为未施用混剂的空白试验。 0103 化合物 与灭蝇胺混剂在120-150g a.i./hm2剂量下药后3-10天对菜豆美洲斑潜 蝇的防治效果在85以上, 明显优于化合物 和灭蝇胺单剂的防效, 且速效性好, 持效期长, 对作物安全。 0104 表5 35化合物 与灭蝇胺可溶性粉剂防治菜豆美洲斑潜蝇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0105 0106 0107 由上述可见化合物 与灭蝇胺混配在20: 11: 20范围内对家蝇1日龄幼虫和迟眼 说 明 书 10/11 页 12 CN 105724395 B 12 蕈蚊3龄幼虫具有增效作用; 化合物 与吡丙醚混配在20: 11: 20范围内对家蝇1日龄幼虫 和小菜蛾3龄幼虫有增效作用。 0108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 化合物 与灭蝇胺混配对菜豆美洲斑潜蝇增效作用明显, 速效性好于灭蝇胺单剂, 持效性优于化合物 单剂, 该混剂产品弥补了二者单用存在的局限 性, 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 说 明 书 11/11 页 13 CN 105724395 B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