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的配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在鞋体内部使用的隐形鞋扣。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步提升。鞋子作为出行的必备用品,其款式 多种多样。其中,系带式运动鞋或休闲鞋,由于其具备优良的舒适性能,受到不同年龄段消 费者的青睐。但是,现有的系带式鞋子,存在以下缺陷:(1)穿鞋时要将鞋带端部打结并绑 紧,脱鞋时又要将打好的结解开,这种传统的穿脱鞋方式非常浪费时间,无法满足当前快节 奏的生活方式。(2)穿着者在行走或运动的过程中,鞋带结容易松脱,必须停下来重新绑紧。 (3)有时穿着者或他人不小心踩到鞋带上,造成安全隐患。(4)另外,打好结的鞋带端部露 在鞋子外部,不够美观,也有人将鞋带端部在鞋内打结,但是会造成硌脚等不舒适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形鞋扣,结构简单、小巧新颖,可将鞋带端部完全隐藏 于鞋内,美观实用,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形鞋扣,设于鞋体内,包括扣体和紧固件,所述的扣 体与鞋带一起通过所述的紧固件固定,所述的紧固件与扣体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紧固件为一紧固套,所述的扣体与鞋带一起插入紧固套中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紧固套的其中一端封闭,即紧固套内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腔。紧固套的 封闭一端起到限位的作用,有效防止操作时用力过猛将扣体连同鞋带一起推出于紧固套之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紧固件上设有插槽,所述的扣体与鞋带一起插入紧固件上的插槽中固 定。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的紧固件包括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二扣板相连,所 述的扣体及鞋带被夹持固定于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的其中一侧活动连接,另一侧相扣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的所述的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的两侧分别相扣接固 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扣体还可以包括上扣片和下扣片,二扣片相连,所述的鞋带通过紧固 件被夹持固定于所述的上扣片和下扣片之间。
所述的紧固件包括一锁紧件,所述的上扣片和下扣片的其中一侧活动连接,另一侧通过 所述锁紧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的紧固件包括二锁紧件,所述的上扣片和下扣片的两 侧分别通过所述的锁紧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紧固件包括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及至少一个锁紧 件,所述的扣体及鞋带通过锁紧件被夹持固定于所述的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之间。
所述的第一挡片与第二挡片的其中一侧活动连接,另一侧通过所述的锁紧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的紧固件包括两个锁紧件,所述的第一挡片与第二 挡片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锁紧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扣体上可以设有至少1个可使鞋带穿过的限位孔,鞋带穿过所述的限 位孔进行初步固定后,再与扣体一起通过所述的紧固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隐形鞋扣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扣体尺寸及形状相适应的压片,所述压片 平行设置于所述扣体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压片、扣体及鞋带作为一个整体共同通过所述的紧 固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扣体边缘设有用于增大鞋带与扣体之间摩擦力的锯齿。
本实用新型的隐形鞋扣,所述的限位孔内缘设有用于增大鞋带与扣体之间摩擦力的锯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扣体的外轮廓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隐形卸扣,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强,舒适度好,同时大大提升鞋子的 美感。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款式的系带式鞋子中。
(1)使用时,将鞋子上穿好的鞋带调节至合适的松紧度,然后将鞋带初步固定于扣体上, 再将扣体与鞋带一起通过紧固件固定,将鞋带裁剪至合适长度即可。以后穿鞋或脱鞋时,可 以像无带鞋一样穿脱即可,方便、快捷。
(2)隐形鞋扣的紧固件及扣体的结构可以根据要求灵活设计,可以包含一个构件、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构件。
(3)隐形鞋扣的扣体上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限位孔,鞋带可以穿过限位孔初步固定于扣 体上,再通过紧固件进一步固定,可靠性更高。
(4)隐形鞋扣还可以包括压片,压片将鞋带进一步压紧在扣体上,同时对鞋带起到防磨 损的保护作用,从而延长鞋带的使用寿命。
(5)扣体上或限位孔处还可以设有锯齿,从而增大鞋带与扣片之间摩擦力,可有效防止 鞋带松脱,牢固性好。
另外,应用了本隐形鞋扣的鞋子,由于鞋带的端部位置已经固定,因此,可以将鞋带结 合鞋带孔一起将鞋带绑成各种富有创意的样式,作为鞋子外部的装饰部分,大大提升鞋子的 美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扣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隐形鞋扣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隐形鞋扣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隐形鞋扣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紧固件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隐形鞋扣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隐形鞋扣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隐形鞋扣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隐形鞋扣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隐形鞋扣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隐形鞋扣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隐形鞋扣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之一;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隐形鞋扣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之二;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隐形鞋扣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之三;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隐形鞋扣的主视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隐形鞋扣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隐形鞋扣的扣体主视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隐形鞋扣的扣体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隐形鞋扣的主视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隐形鞋扣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隐形鞋扣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隐形鞋扣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隐形鞋扣的扣体主视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隐形鞋扣的扣体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25为扣体的边缘设有锯齿的主视示意图;
图26为扣体的限位孔内缘设有锯齿的主视示意图;
图27为扣体的边缘和限位孔内缘均设有锯齿的主视示意图;
图28为无孔式的扣体的边缘设有锯齿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隐形鞋扣,设于鞋体内,包括扣体1 和紧固件2,扣体1与鞋带一起通过紧固件2固定,紧固件2与扣体1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2为一紧固套,扣体1与鞋带一起插入紧固套中固定。紧固套2既 可以长于扣体1,也可以短于扣体1,还可以与扣体1长度一致。鞋带在图中未示出。
使用时,将鞋子上穿好的鞋带调节至合适的松紧度,首先将鞋带端部穿过紧固件2,再 将鞋带伸出端缠绕在扣体1上进行初步固定,并将鞋带裁剪至合适长度,最后将扣体1连同 鞋带一起插回紧固套中固定。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紧固件2上设有插槽, 扣体1与鞋带一起插入紧固件2上的插槽中固定。鞋带在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3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紧固件2包括第一扣板 21和第二扣板22,二扣板相连,所述的扣体1及鞋带被夹持固定于第一扣板21和第二扣板 22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一扣板21和第二扣板22的其中一侧活动连接,另一侧相扣接固定。即第 一扣板21的一侧设有卡扣,第二扣板22相应一侧设有卡槽,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而将第 一扣板21和第二扣板22固定在一起。鞋带在图中未示出。
使用时,第一扣板21和第二扣板22一侧活动相连,另一侧展开,将扣体1及鞋带共同 置于第一扣板21和第二扣板22之间,然后将二扣板的另一侧相扣接固定,从而将扣片1及 鞋带夹紧固定。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4如图5、图6所示,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第一扣板21和第 二扣板22的两侧分别相扣接固定。即第一扣板21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扣,第二扣板22两侧分 别设有卡槽。
本实施例中,第一扣板21上设有的两侧卡扣之间形成一个插槽,即第一扣板21也可以 参照实施例2,单独作为紧固件使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扣板21的卡扣和第二扣板22的卡槽也可以设计为其它形状或结构, 如图7、图8所示。同理,实施例3中的紧固件的形状也可以参考图7、图8来设计。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5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扣体1包括上扣片1a和 下扣片1b,二扣片相连,鞋带通过紧固件2被夹持固定于上扣片1a和下扣片1b之间。鞋带 在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2包括一锁紧件25,上扣片1a和下扣片1b的其中一侧活动连接, 另一侧通过锁紧件25固定。上扣片1a和下扣片1b的外表面设有与锁紧件25相适配的卡槽。
使用时,上扣片1a和下扣片1b一侧活动相连,另一侧展开,将鞋带置于上扣片1a和下 扣片1b之间的缝隙中,然后将二扣片的另一侧通过锁紧件25固定,从而将鞋带夹紧固定。
实施例6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6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5不同的是,紧固件2包括二锁紧件 25,上扣片1a和下扣片1b的两侧分别通过锁紧件25固定。
实施例7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7如图11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紧固件2包括第一挡片 23、第二挡片24及至少一个锁紧件25,扣体1及鞋带通过锁紧件25被夹持固定于第一挡片 23和第二挡片24之间。鞋带在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第一挡片23与第二挡片24的其中一侧活动连接,另一侧通过锁紧件25固 定。
使用时,第一挡片23与第二挡片24的一侧活动相连,另一侧展开,将扣体1及鞋带置 于第一挡片23与第二挡片24之间,然后将二挡片的另一侧通过锁紧件25固定,从而将扣体 1及鞋带夹紧固定。第一挡片23与第二挡片24的外表面设有与锁紧件25相适配的卡槽。
实施例8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8如图12所示,与实施例7不同的是,紧固件2包括两个锁紧 件25,第一挡片23与第二挡片24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锁紧件25固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挡片23、第二挡片24及二锁紧件25的形状或结构也可以设计为其它 形状或结构,如图13、图14所示。同理,实施例5—7中的锁紧件25的形状均可以参考图 13、图14来设计。
实施例9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9如图15、1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扣体1上设有1个 可使鞋带穿过的限位孔,鞋带穿过限位孔进行初步固定后,再与扣体1一起通过紧固件2固 定。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2为一紧固套。鞋带在图中未示出。
使用时,将鞋子上穿好的鞋带调节至合适的松紧度,首先将鞋带端部穿过紧固套,再将 鞋带伸出端穿过扣体1上的限位孔并绕过扣体边缘向回拉紧进行初步固定,将鞋带裁剪至合 适长度,最后将扣体1连同鞋带一起插回紧固套中固定。
实施例1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0如图17~图20所示,与实施例9不同的是,扣体1上设有 两个可使鞋带穿过的限位孔,即第一限位孔11和第二限位孔12,紧固套的其中一端封闭, 即紧固套内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腔。
使用时,鞋带端部依次穿过扣体1上的二限位孔并拉紧,并将鞋带裁剪至合适长度,然 后将扣体1与鞋带一起插入紧固套的空腔中固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孔11、第二限位孔12的排布方式不限于图17所示,鞋带的穿行 轨迹也不限于图18所示。
实施例1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1如图21所示,与实施例9不同的是,扣体1上设有两个可 使鞋带穿过的限位孔,即第一限位孔11和第二限位孔12,隐形鞋扣还包括一个与扣体1尺 寸及形状相适应的压片3,压片3平行设置于扣体1的一侧,压片3、扣体1及鞋带作为一个 整体共同通过紧固件2固定。
实施例12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2如图22所示,与实施例11不同的是,紧固件2为一紧固套, 紧固套的其中一端封闭,即紧固套内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腔。隐形鞋扣包括两个与扣体1尺 寸及形状相适应的压片3,二压片3平行设置于扣体1的两侧,压片3、扣体1及鞋带作为一 个整体共同通过紧固件2固定。
实施例13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3如图23、图24所示,与实施例9不同的是,扣体1上设有 三个可使鞋带穿过的限位孔,即第一限位孔11、第二限位孔12和第三限位孔13。
使用时,首先将鞋带端部穿过紧固套,鞋带端部依次穿过扣体1上的三个限位孔并拉紧, 并将鞋带裁剪至合适长度,然后将扣体1与鞋带一起插回紧固套中固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孔11、第二限位孔12和第三限位孔13的排布方式不限于图23 所示,鞋带的穿行轨迹也不限于图24中所示。
上述的实施例中,扣体1上还可以设有4个、5个甚至更多个可使鞋带穿过的限位孔, 限位孔的排布方式、鞋带在限位孔中的穿行轨迹,及与扣体1相配合的紧固件2的具体结构 形式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灵活设计及组合。
上述的实施例中,扣体1边缘可以设有用于增大鞋带与扣体1之间摩擦力的锯齿。同理, 限位孔内缘也可以设有用于增大鞋带与扣体1之间摩擦力的锯齿。该锯齿可以为一段或者多 段,也可以布满于扣体1边缘或限位孔内缘。参见图25所示的边缘设有锯齿的扣体1,图26 所示的限位孔内缘设有锯齿的扣体1,图27所示的边缘和限位孔内缘均设有锯齿的扣体1, 以及图28所示的边缘设有锯齿的无孔式的扣体1。
上述的全部实施例中,扣体1的外轮廓可以为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几何形状或其他不 规则形状。扣体1上设有的限位孔也可以为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几何形状或其他不规则形 状。总之,本隐形鞋扣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不用的使用要求灵活设计。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 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