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润滑油再生工艺.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75549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77314.6

申请日:

2014.06.20

公开号:

CN104059770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10M 175/00申请公布日:201409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0M 175/00申请日:20140620|||公开

IPC分类号:

C10M175/00; C10M175/06

主分类号:

C10M175/00

申请人:

中材高新成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付伟峰; 窦涛

地址:

611400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工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新材18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代理人:

赵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金属丝网过滤、沉降、板框过滤、絮凝、精馏、分子蒸馏和膜过滤。本发明应用于废润滑油再生工艺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投资规模小、运行成本低、再生基础油的产品质量好,再生基础油回收率高。

权利要求书

1.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金属丝网过滤、沉降、板框过滤、絮凝、精馏、分子蒸馏和膜过滤;
所述金属丝网过滤为采用150目的金属丝网对废润滑油进行第一次过滤,脱除废润滑油中的大机械杂质;
所述沉降为将脱除大机械杂质的废润滑油放入沉降罐中进行沉降,沉降时间为18-20小时,沉降温度为80-90℃;
所述板框过滤为取沉降的废润滑油上层含油混合物放入板框过滤机中进行第二次过滤,得到处理液;
所述絮凝为将处理液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处理液升至80℃后加入有机絮凝剂,并进行搅拌,最终控制温度为150℃,加热时间为30-40分钟,整个加热过程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
所述精馏为将经絮凝后的处理液依次进行脱气、干燥后,转入精馏塔中进行精馏;
所述分子蒸馏为将精馏出的润滑油再次进行多级分子蒸馏;
所述膜过滤为将经分子蒸馏后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后经过中空纤维膜过滤,通过降温得到基础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步骤中,有机絮凝剂加入量为处理液量的5%-1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温度80℃-15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时间30分钟,搅拌速度200转/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絮凝剂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环氧乙烷、丙烯、乙醇胺与乙二胺共聚物。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蒸馏至少为三级,第一级的温度控制为130℃-150℃,剩余级数的温度控制为100℃-12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过滤机为物理过滤,板框过滤机过滤掉废润滑油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0.01-0.5μm,中空纤维膜的外径为0.5-2.0mm,中空纤维膜的内径为0.3-1.4mm。

说明书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行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工艺。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领域,随时国内外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润滑油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被提高;而在润滑油的调和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一种或者多种添加剂来改善润滑油的特定性能,然后调和的目的还是为了改善润滑油的种类和质量,从而得到客户最终所需的润滑油。
目前,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工艺中都需要加入大量的白土和加氢精制;会产生酸渣、二氧化硫等“二次污染”物质,污染环境,处理起来麻烦;导致投资成本高,而且再生出的润滑油产量低。
例如申请号为201310207519.2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废润滑油再生方法”,公开了一种废润滑油再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把废润滑油放入沉降罐进行简单分离;取上层含油混合物,加入调和罐,加热絮凝;将絮凝后的混合物转入常压蒸馏塔蒸馏,经过闪蒸塔、减压蒸发器进行蒸馏,再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将精馏出来的润滑油用白土处理,过滤,即得基础油。但是此专利的不足在于,需要加入大量的白土和加氢精制;会产生酸渣、二氧化硫等“二次污染”物质,污染环境,处理起来麻烦;导致投资成本高,而且再生出的润滑油产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本发明应用于废润滑油再生工艺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投资规模小、运行成本低、再生基础油的产品质量好,再生基础油回收率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金属丝网过滤、沉降、板框过滤、絮凝、精馏、分子蒸馏和膜过滤;
所述金属丝网过滤为采用150目的金属丝网对废润滑油进行第一次过滤,脱除废润滑油中的大机械杂质;
所述沉降为将脱除大机械杂质的废润滑油放入沉降罐中进行沉降,沉降时间为18-20小时,沉降温度为80-90℃;
所述板框过滤为取沉降的废润滑油上层含油混合物放入板框过滤机中进行第二次过滤,得到处理液;
所述絮凝为将处理液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处理液升至80℃后加入有机絮凝剂,并进行搅拌,最终控制温度为150℃,加热时间为30-40分钟,整个加热过程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
所述精馏为将经絮凝后的处理液依次进行脱气、干燥后,转入精馏塔中进行精馏;
所述分子蒸馏为将精馏出的润滑油再次进行多级分子蒸馏;
所述膜过滤为将经分子蒸馏后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后经过中空纤维膜过滤,通过降温得到基础油。
所述絮凝步骤中,有机絮凝剂加入量为处理液量的5%-1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温度80℃-15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时间30分钟,搅拌速度200转/分。
所述有机絮凝剂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环氧乙烷、丙烯、乙醇胺与乙二胺共聚物。
所述分子蒸馏至少为三级,第一级的温度控制为130℃-150℃,剩余级数的温度控制为100℃-120℃。
所述板框过滤机为物理过滤,板框过滤机过滤掉废润滑油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
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0.01-0.5μm,中空纤维膜的外径为0.5-2.0mm,中空纤维膜的内径为0.3-1.4mm;孔径以能截留物质的分子量表达,截留分子量可达几千至几十万,再生基础油率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发明应用于废润滑油再生工艺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投资规模小、运行成本低、再生基础油的产品质量好,再生基础油回收率>90%。
2、本发明应用于废润滑油再生工艺中还具有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同时节约能源、环保,再生效率高、安全。
3、本发明采用金属丝网过滤为采用150目的金属丝网对废润滑油进行第一次过滤,脱除废润滑油中的大机械杂质;所述板框过滤机为物理过滤,板框过滤机过滤掉废润滑油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采用两次过滤可将废润滑油中的杂质有效去除,保证再生润滑油基础油的品质。
4、本发明采用所述絮凝为将处理液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处理液升至80℃后加入有机絮凝剂,并进行搅拌,最终控制温度为150℃,加热时间为30-40分钟,整个加热过程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有机絮凝剂加入量为处理液量的5%-1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温度80℃-15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时间30分钟,搅拌速度200转/分;该复合再生条件下,经过再生处理后的废油基本上达到了该级别新油的标准,再生基础油回收率可到94.55%。
5、本发明采用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0.01-0.5μm,中空纤维膜的外径为0.5-2.0mm,中空纤维膜的内径为0.3-1.4mm;孔径以能截留物质的分子量表达,截留分子量可达几千至几十万,再生基础油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金属丝网过滤、沉降、板框过滤、絮凝、精馏、分子蒸馏和膜过滤;
所述金属丝网过滤为采用150目的金属丝网对废润滑油进行第一次过滤,脱除废润滑油中的大机械杂质;
所述沉降为将脱除大机械杂质的废润滑油放入沉降罐中进行沉降,沉降时间为18小时,沉降温度为80℃;
所述板框过滤为取沉降的废润滑油上层含油混合物放入板框过滤机中进行第二次过滤,得到处理液;
所述絮凝为将处理液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处理液升至80℃后加入有机絮凝剂,并进行搅拌,最终控制温度为150℃,加热时间为30分钟,整个加热过程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
所述精馏为将经絮凝后的处理液依次进行脱气、干燥后,转入精馏塔中进行精馏;
所述分子蒸馏为将精馏出的润滑油再次进行多级分子蒸馏;
所述膜过滤为将经分子蒸馏后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后经过中空纤维膜过滤,通过降温得到基础油。
本发明中,所述絮凝步骤中,有机絮凝剂加入量为处理液量的5%,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温度8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时间30分钟,搅拌速度200转/分。
本发明中,所述有机絮凝剂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环氧乙烷、丙烯、乙醇胺与乙二胺共聚物。
本发明中,所述分子蒸馏至少为三级,第一级的温度控制为130℃,剩余级数的温度控制为100℃。
本发明中,所述PP过滤器中微孔过滤膜的孔径为1微米。
本发明中,所述板框过滤机为物理过滤,板框过滤机过滤掉废润滑油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
本发明中,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0.01μm,中空纤维膜的外径为0.5mm,中空纤维膜的内径为0.3mm;本发明在使用时,再生基础油回收率为90.26%,基础油的范围为100SN。
实施例2: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金属丝网过滤、沉降、板框过滤、絮凝、精馏、分子蒸馏和膜过滤;
所述金属丝网过滤为采用150目的金属丝网对废润滑油进行第一次过滤,脱除废润滑油中的大机械杂质;
所述沉降为将脱除大机械杂质的废润滑油放入沉降罐中进行沉降,沉降时间为19小时,沉降温度为85℃;
所述板框过滤为取沉降的废润滑油上层含油混合物放入板框过滤机中进行第二次过滤,得到处理液;
所述絮凝为将处理液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处理液升至80℃后加入有机絮凝剂,并进行搅拌,最终控制温度为150℃,加热时间为35分钟,整个加热过程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
所述精馏为将经絮凝后的处理液依次进行脱气、干燥后,转入精馏塔中进行精馏;
所述分子蒸馏为将精馏出的润滑油再次进行多级分子蒸馏;
所述膜过滤为将经分子蒸馏后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后经过中空纤维膜过滤,通过降温得到基础油。
本发明中,所述絮凝步骤中,有机絮凝剂加入量为处理液量的8%,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温度10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时间30分钟,搅拌速度200转/分。
本发明中,所述有机絮凝剂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环氧乙烷、丙烯、乙醇胺与乙二胺共聚物。
本发明中,所述分子蒸馏至少为三级,第一级的温度控制为140℃,剩余级数的温度控制为110℃。
本发明中,所述PP过滤器中微孔过滤膜的孔径为0.5微米。
本发明中,所述板框过滤机为物理过滤,板框过滤机过滤掉废润滑油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
本发明中,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0.2μm,中空纤维膜的外径为1.0mm,中空纤维膜的内径为1mm;本发明在使用时,再生基础油回收率为93.42%,基础油的范围为200SN。
实施例3: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金属丝网过滤、沉降、板框过滤、絮凝、精馏、分子蒸馏和膜过滤;
所述金属丝网过滤为采用150目的金属丝网对废润滑油进行第一次过滤,脱除废润滑油中的大机械杂质;
所述沉降为将脱除大机械杂质的废润滑油放入沉降罐中进行沉降,沉降时间为20小时,沉降温度为90℃;
所述板框过滤为取沉降的废润滑油上层含油混合物放入板框过滤机中进行第二次过滤,得到处理液;
所述絮凝为将处理液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处理液升至80℃后加入有机絮凝剂,并进行搅拌,最终控制温度为150℃,加热时间为40分钟,整个加热过程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
所述精馏为将经絮凝后的处理液依次进行脱气、干燥后,转入精馏塔中进行精馏;
所述分子蒸馏为将精馏出的润滑油再次进行多级分子蒸馏;
所述膜过滤为将经分子蒸馏后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后经过中空纤维膜过滤,通过降温得到基础油。
本发明中,所述絮凝步骤中,有机絮凝剂加入量为处理液量的8%,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温度10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时间30分钟,搅拌速度200转/分。
本发明中,所述有机絮凝剂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环氧乙烷、丙烯、乙醇胺与乙二胺共聚物。
本发明中,所述分子蒸馏至少为三级,第一级的温度控制为150℃,剩余级数的温度控制为120℃。
本发明中,所述PP过滤器中微孔过滤膜的孔径为0.22微米。
本发明中,所述板框过滤机物理过滤,板框过滤机过滤掉废润滑油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
本发明中,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0.5μm,中空纤维膜的外径为2.0mm,中空纤维膜的内径为1.4mm;本发明在使用时,再生基础油回收率为94.55%,基础油的范围为350SN。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到的其它实施例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润滑油再生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9770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9770A21申请号201410277314622申请日20140620C10M175/00200601C10M175/0620060171申请人中材高新成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地址611400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工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新材18路72发明人付伟峰窦涛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代理人赵丽54发明名称废润滑油再生工艺57摘要本发明涉及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金属丝网过滤、沉降、板框过滤、絮凝、精馏、分子蒸馏和膜过滤。本发明应用于废润滑油再生工艺中,与现有技术相比。

2、具有投资规模小、运行成本低、再生基础油的产品质量好,再生基础油回收率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9770ACN104059770A1/1页21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金属丝网过滤、沉降、板框过滤、絮凝、精馏、分子蒸馏和膜过滤;所述金属丝网过滤为采用150目的金属丝网对废润滑油进行第一次过滤,脱除废润滑油中的大机械杂质;所述沉降为将脱除大机械杂质的废润滑油放入沉降罐中进行沉降,沉降时间为1820小时,沉降温度为8090;所述板框过滤为取沉降的废润滑油上层含油混合物。

3、放入板框过滤机中进行第二次过滤,得到处理液;所述絮凝为将处理液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处理液升至80后加入有机絮凝剂,并进行搅拌,最终控制温度为150,加热时间为3040分钟,整个加热过程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所述精馏为将经絮凝后的处理液依次进行脱气、干燥后,转入精馏塔中进行精馏;所述分子蒸馏为将精馏出的润滑油再次进行多级分子蒸馏;所述膜过滤为将经分子蒸馏后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后经过中空纤维膜过滤,通过降温得到基础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步骤中,有机絮凝剂加入量为处理液量的51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温度8015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时间30分钟,搅拌速度200转/分。。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絮凝剂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环氧乙烷、丙烯、乙醇胺与乙二胺共聚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蒸馏至少为三级,第一级的温度控制为130150,剩余级数的温度控制为1001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过滤机为物理过滤,板框过滤机过滤掉废润滑油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00105M,中空纤维膜的外径为0520MM,中空纤维膜的内径为0314MM。权利要求书CN10405977。

5、0A1/4页3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行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工艺。背景技术0002在石油化工领域,随时国内外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润滑油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被提高;而在润滑油的调和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一种或者多种添加剂来改善润滑油的特定性能,然后调和的目的还是为了改善润滑油的种类和质量,从而得到客户最终所需的润滑油。0003目前,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工艺中都需要加入大量的白土和加氢精制;会产生酸渣、二氧化硫等“二次污染”物质,污染环境,处理起来麻烦;导致投资成本高,而且再生出的润滑油产量低。0004例如申请号为2013102075192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废。

6、润滑油再生方法”,公开了一种废润滑油再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把废润滑油放入沉降罐进行简单分离;取上层含油混合物,加入调和罐,加热絮凝;将絮凝后的混合物转入常压蒸馏塔蒸馏,经过闪蒸塔、减压蒸发器进行蒸馏,再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将精馏出来的润滑油用白土处理,过滤,即得基础油。但是此专利的不足在于,需要加入大量的白土和加氢精制;会产生酸渣、二氧化硫等“二次污染”物质,污染环境,处理起来麻烦;导致投资成本高,而且再生出的润滑油产量低。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本发明应用于废润滑油再生工艺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投资规模小、运行成本低、再生基础。

7、油的产品质量好,再生基础油回收率高。0006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金属丝网过滤、沉降、板框过滤、絮凝、精馏、分子蒸馏和膜过滤;所述金属丝网过滤为采用150目的金属丝网对废润滑油进行第一次过滤,脱除废润滑油中的大机械杂质;所述沉降为将脱除大机械杂质的废润滑油放入沉降罐中进行沉降,沉降时间为1820小时,沉降温度为8090;所述板框过滤为取沉降的废润滑油上层含油混合物放入板框过滤机中进行第二次过滤,得到处理液;所述絮凝为将处理液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处理液升至80后加入有机絮凝剂,并进行搅拌,最终控制温度为150,加热时间为3040分钟,整个加热过程。

8、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所述精馏为将经絮凝后的处理液依次进行脱气、干燥后,转入精馏塔中进行精馏;说明书CN104059770A2/4页4所述分子蒸馏为将精馏出的润滑油再次进行多级分子蒸馏;所述膜过滤为将经分子蒸馏后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后经过中空纤维膜过滤,通过降温得到基础油。0007所述絮凝步骤中,有机絮凝剂加入量为处理液量的51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温度8015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时间30分钟,搅拌速度200转/分。0008所述有机絮凝剂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环氧乙烷、丙烯、乙醇胺与乙二胺共聚物。0009所述分子蒸馏至少为三级,第一级的温度控制为130150,剩余级数的温度控制为100120。0。

9、010所述板框过滤机为物理过滤,板框过滤机过滤掉废润滑油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0011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00105M,中空纤维膜的外径为0520MM,中空纤维膜的内径为0314MM;孔径以能截留物质的分子量表达,截留分子量可达几千至几十万,再生基础油率高。00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本发明应用于废润滑油再生工艺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投资规模小、运行成本低、再生基础油的产品质量好,再生基础油回收率90。00132、本发明应用于废润滑油再生工艺中还具有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同时节约能源、环保,再生效率高、安全。00143、本发明采用金属丝。

10、网过滤为采用150目的金属丝网对废润滑油进行第一次过滤,脱除废润滑油中的大机械杂质;所述板框过滤机为物理过滤,板框过滤机过滤掉废润滑油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采用两次过滤可将废润滑油中的杂质有效去除,保证再生润滑油基础油的品质。00154、本发明采用所述絮凝为将处理液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处理液升至80后加入有机絮凝剂,并进行搅拌,最终控制温度为150,加热时间为3040分钟,整个加热过程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有机絮凝剂加入量为处理液量的51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温度8015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时间30分钟,搅拌速度200转/分;该复合再生条件下,经过再生处理后的废油基本上达到了该级别新。

11、油的标准,再生基础油回收率可到9455。00165、本发明采用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00105M,中空纤维膜的外径为0520MM,中空纤维膜的内径为0314MM;孔径以能截留物质的分子量表达,截留分子量可达几千至几十万,再生基础油率高。具体实施方式0017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金属丝网过滤、沉降、板框过滤、絮凝、精馏、分子蒸馏和膜过滤;所述金属丝网过滤为采用150目的金属丝网对废润滑油进行第一次过滤,脱除废润滑油中的大机械杂质;说明书CN104059770A3/4页5所述沉降为将脱除大机械杂质的废润滑油放入沉降罐中进行。

12、沉降,沉降时间为18小时,沉降温度为80;所述板框过滤为取沉降的废润滑油上层含油混合物放入板框过滤机中进行第二次过滤,得到处理液;所述絮凝为将处理液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处理液升至80后加入有机絮凝剂,并进行搅拌,最终控制温度为150,加热时间为30分钟,整个加热过程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所述精馏为将经絮凝后的处理液依次进行脱气、干燥后,转入精馏塔中进行精馏;所述分子蒸馏为将精馏出的润滑油再次进行多级分子蒸馏;所述膜过滤为将经分子蒸馏后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后经过中空纤维膜过滤,通过降温得到基础油。0018本发明中,所述絮凝步骤中,有机絮凝剂加入量为处理液量的5,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温度80、有机絮凝剂的。

13、反应时间30分钟,搅拌速度200转/分。0019本发明中,所述有机絮凝剂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环氧乙烷、丙烯、乙醇胺与乙二胺共聚物。0020本发明中,所述分子蒸馏至少为三级,第一级的温度控制为130,剩余级数的温度控制为100。0021本发明中,所述PP过滤器中微孔过滤膜的孔径为1微米。0022本发明中,所述板框过滤机为物理过滤,板框过滤机过滤掉废润滑油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0023本发明中,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001M,中空纤维膜的外径为05MM,中空纤维膜的内径为03MM;本发明在使用时,再生基础油回收率为9026,基础油的范围为100SN。0024实施。

14、例2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金属丝网过滤、沉降、板框过滤、絮凝、精馏、分子蒸馏和膜过滤;所述金属丝网过滤为采用150目的金属丝网对废润滑油进行第一次过滤,脱除废润滑油中的大机械杂质;所述沉降为将脱除大机械杂质的废润滑油放入沉降罐中进行沉降,沉降时间为19小时,沉降温度为85;所述板框过滤为取沉降的废润滑油上层含油混合物放入板框过滤机中进行第二次过滤,得到处理液;所述絮凝为将处理液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处理液升至80后加入有机絮凝剂,并进行搅拌,最终控制温度为150,加热时间为35分钟,整个加热过程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所述精馏为将经絮凝后的处理液依次进行脱气、干燥后,转入精馏。

15、塔中进行精馏;所述分子蒸馏为将精馏出的润滑油再次进行多级分子蒸馏;所述膜过滤为将经分子蒸馏后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后经过中空纤维膜过滤,通过降温得到基础油。0025本发明中,所述絮凝步骤中,有机絮凝剂加入量为处理液量的8,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温度10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时间30分钟,搅拌速度200转/分。说明书CN104059770A4/4页60026本发明中,所述有机絮凝剂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环氧乙烷、丙烯、乙醇胺与乙二胺共聚物。0027本发明中,所述分子蒸馏至少为三级,第一级的温度控制为140,剩余级数的温度控制为110。0028本发明中,所述PP过滤器中微孔过滤膜的孔径为05微米。0029本。

16、发明中,所述板框过滤机为物理过滤,板框过滤机过滤掉废润滑油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0030本发明中,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02M,中空纤维膜的外径为10MM,中空纤维膜的内径为1MM;本发明在使用时,再生基础油回收率为9342,基础油的范围为200SN。0031实施例3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金属丝网过滤、沉降、板框过滤、絮凝、精馏、分子蒸馏和膜过滤;所述金属丝网过滤为采用150目的金属丝网对废润滑油进行第一次过滤,脱除废润滑油中的大机械杂质;所述沉降为将脱除大机械杂质的废润滑油放入沉降罐中进行沉降,沉降时间为20小时,沉降温度为90;所述板框过。

17、滤为取沉降的废润滑油上层含油混合物放入板框过滤机中进行第二次过滤,得到处理液;所述絮凝为将处理液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处理液升至80后加入有机絮凝剂,并进行搅拌,最终控制温度为150,加热时间为40分钟,整个加热过程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所述精馏为将经絮凝后的处理液依次进行脱气、干燥后,转入精馏塔中进行精馏;所述分子蒸馏为将精馏出的润滑油再次进行多级分子蒸馏;所述膜过滤为将经分子蒸馏后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后经过中空纤维膜过滤,通过降温得到基础油。0032本发明中,所述絮凝步骤中,有机絮凝剂加入量为处理液量的8,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温度100、有机絮凝剂的反应时间30分钟,搅拌速度200转/分。0033本。

18、发明中,所述有机絮凝剂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环氧乙烷、丙烯、乙醇胺与乙二胺共聚物。0034本发明中,所述分子蒸馏至少为三级,第一级的温度控制为150,剩余级数的温度控制为120。0035本发明中,所述PP过滤器中微孔过滤膜的孔径为022微米。0036本发明中,所述板框过滤机物理过滤,板框过滤机过滤掉废润滑油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0037本发明中,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05M,中空纤维膜的外径为20MM,中空纤维膜的内径为14MM;本发明在使用时,再生基础油回收率为9455,基础油的范围为350SN。0038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到的其它实施例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05977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