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炉衬冲天炉动态平衡增熔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754246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5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00730.0

申请日:

1995.01.19

公开号:

CN1127350A

公开日:

1996.07.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27B1/00

主分类号:

F27B1/00

申请人:

谢洪来;

发明人:

谢洪来

地址:

063600河北省乐亭县农业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唐山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赵述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性炉衬冲天炉动态平衡增熔方法。它是利用冲天炉的动态变化进行计算而调整批料投入量及送风量来达到增熔目的。是根据正常熔炼过程中的熔炼时间、批料投入量、初熔时炉内径及结束时的炉内径、送风量及同类冲天炉的各项设计参数,进行层铁、层焦、送风量的动态分析及理论计算,按计算结果进行投料和送风,其后一批投料和送风为前一批投料量和送风量加一个动态变化量。它具有稳定熔炼过程中的铁水温度,稳定操作,提高冲天炉的熔化效率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酸性炉衬冲天炉动态平衡增熔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 冲天炉的动态变化进行计算,调整批料投入量及送风量,具体方法 是: 第一步:准确记录正常熔炼过程中的熔炼时间、批料投入量、 初熔时炉内径及结束时的炉内径, 第二步:列出同类冲天炉的各项设计参数, 第三步: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层铁、层焦、送风量的动态分析及 理论计算, 第四步:按计算结果进行投料和送风,后一批投料和送风量为 前一批投料量和送风量再加一个动态变化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炉衬冲天炉动态平衡增熔方法, 其特征在于层铁动态加入变化量
3: 根据权利要要求1所述的酸性炉衬冲天炉动态平衡增熔方法, 其特征在于层焦动态加入变化量 层铁加入变化量kg/批×实际操作的焦铁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炉衬冲天炉动态平衡增熔方法, 其特征在于动态送风变化量

说明书


酸性炉衬冲天炉动态平衡增熔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性炉衬冲天炉动态平衡增熔方法,属于铸造技术领域的熔炼技术。

    目前使用酸性炉衬的各种类型及各种规格的冲天炉操作者均按原设计进行静态平衡投料及送风操作,随着熔炼炉内径不断扩大,造成底焦逐渐变低,在底焦不能进行动态补充的情况下使铁水温度降低,甚至出现铁水氧化,造成熔炼不正常,影响正常生产。为了提高铁水温度,降低能耗,稳定炉况,普遍采用了以下强化措施:(1)使用炉内热交换器或炉外式热交换器进行予热送风,以提高铁水温度,降低能耗,(2)外加燃料助熔,它是在熔化带以下一定距离设置喷燃口,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喷入炉内助燃,以稳定炉况,(3)富氧送风,即在冲天炉送风管上安装输氧管,氧气随鼓风机送入冲天炉,以加强焦碳的燃烧,可有效地提高铁水温度。上述各种强化技术措施,对于不同的冲天炉来说,在提高铁水温度、稳定炉况方面确有一定的效果,但均不能明显地提高冲天炉的熔化效率,要改变冲天炉的熔化率必须依照各种参数设计新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利用熔炼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动态平衡,在稳定铁水温度、保证化学成份,稳定熔炼操作的基础上,提高冲天炉的熔炼效率,满足正常需要的酸性炉衬冲天炉动态平衡增熔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利用冲天炉随着熔炼的动态变化计算出批料的投入量及送风量。具体方法是分四步进:

    第一步:准确记录正常熔炼过程中的熔炼时间、批料投入量、初熔时炉内径及结束时的炉内径、送风量,

    第二步:列出同类冲天炉的各项设计参数,

    第三步:进行层铁、层焦、送风量的动态分析及理论计算,

    第四步:按计算结果进行投料和送风,后一批投料和送风量为前一批投料量和送风量再加一个动态变化量。

    其计算方法是:层铁动态加入变化量

    层焦动态加入变化量

    层铁加入变化量kg/批×实际操作地焦铁比

    动态送风变化量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能够稳定熔炼过程中的铁水温度,保证化学成份,稳定操作,

    2、提高冲天炉的熔化效率,满足正常生产。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例如:一熔化率设计为1吨的三排风口直筒型冲天炉,开炉时间3小时左右,共投30批料,层铁重量为100公斤,层焦重量为10公斤,初熔时炉内径为φ500mm,底焦高度为120mm,送风量为20M3/分,3小时后测得炉内径变大为φ700mm。

    列表给出三排小风口直筒型冲天炉主要参数   熔化率     T内径 mm   层铁    kg  层焦   kg 底焦温度    mm  风量  m3/分  1.0—1.5 500 100—150 10—15    1250 20—26  2.0—2.5 600 200—250 20—25    1300 30—40  3.0—3.5 700 250—350 25—35    1350 40—50  4.5—5.5 900 450—550 45—55    1400 65—85  6.5—8.5 1100 650—850 65—85    1500 95—125  9—12 1300 900—1200 90—120    1600 135—175  12—16 15001200—1600 120—160    1700 175—235

    已知:熔炼时间为3小时,批料投入量:层铁重量100公斤

            层焦重量10公斤总加入批次数:30次初熔时炉内径:500mm=50cm结束时炉内径:700mm=70cm送风量:      20M3/分底焦高度:1200mm=120cm焦碳比重:9.27克/cm3焦铁比为:1∶10求出层铁、层焦加入量及送风量按:层铁动态加入变化量=250-10030=5(kg)]]>层焦动态加入变化量层铁加入变化量×实际操作的焦铁比((702)2×π×135-(502)2×π×120)×0.2730+5000×110]]>=2554+500=3054≈3.05(kg)查表700cm时送风量为40—50m3/分动态送风变化量

    具体实施方法:层铁和层焦在增熔操作中,每批料的加入量应比前一批按计算结果增加量加入,因风量不能实现无级变化增加,采用每十分钟增大一次送风量,依上述计算为1.1m3/分的办法进行。

    如果使用该炉进行熔炼则第2批料的投入量为:层铁重100公斤+5公斤=105公斤,层焦重10公斤+3.05=13.05公斤,送风量为20m3/分基础上,每隔10分钟增大一次即增大1.1m3/分。

    依次类推:第3批料投入量。

    层铁重110公斤、层焦重16.1公斤

    第4批投料:层铁重115公斤、层焦重19.15公斤

    第5批投料:层铁120公斤、层焦22.2公斤

    如果采用无级送风,按上述计算,依送风量变化编入程序进行送风。

    增熔效果:

    总增熔重=5+10+15+……159 =3000(kg)

    即用同一冲天炉,出于采用了动态平街增熔方法,在同时间(30炉)内则多生产铁水3吨。不同的炉增熔量不同,炉体越大,增熔效果也随之增加。    

    不同的酸性炉衬冲天炉操作方法、计算方法同上,只是由于主要参数不同而计算结果不同,按相应的计算增加批料的投入量和分段增加送风量,大型炉分段多。

    实施本技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本发明必须是使用酸性炉衬造碱性渣的冲天炉。

    2、本发明对鼓风机的要求为,风压满足增熔技术的要求,风量可以调大至增熔设计理论值。

    3、本发明对炉内含金元素的烧损及吸收率未做考虑,请在操作中以实际情况接比例合理加入。

    4、造渣剂的加入量应按层焦的加入量按比例进行调整。

    5、本发明的操作技术,不与目前已广泛采用的其它强化措施相冲突,可以配合使用。

    6、其余操作方法和原冲天炉相同未做重复叙述。

    7、对不同类型的冲天炉,不能互相使用设计参数,亦不可脱离实际指导。    

    8、实际增熔效果与理论设计值可能有差异,与实际操作技术有关。

酸性炉衬冲天炉动态平衡增熔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酸性炉衬冲天炉动态平衡增熔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酸性炉衬冲天炉动态平衡增熔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酸性炉衬冲天炉动态平衡增熔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性炉衬冲天炉动态平衡增熔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性炉衬冲天炉动态平衡增熔方法。它是利用冲天炉的动态变化进行计算而调整批料投入量及送风量来达到增熔目的。是根据正常熔炼过程中的熔炼时间、批料投入量、初熔时炉内径及结束时的炉内径、送风量及同类冲天炉的各项设计参数,进行层铁、层焦、送风量的动态分析及理论计算,按计算结果进行投料和送风,其后一批投料和送风为前一批投料量和送风量加一个动态变化量。它具有稳定熔炼过程中的铁水温度,稳定操作,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炉;窑;烘烤炉;蒸馏炉〔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