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喷带.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534117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249132.1

申请日:

20180212

公开号:

CN207885357U

公开日:

201809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5/02

主分类号:

A01G25/02

申请人:

山东大宇节水灌溉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寿天

地址: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凤城工业园

优先权:

CN201820249132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喷带,包括微喷带主体,所述微喷带主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中心线,所述中心线贯穿设置于整个微喷带主体,所述微喷带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微喷孔,所述微喷孔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微喷带主体的表面,所述微喷带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纳米不粘层,所述纳米不粘层采用纳米级陶瓷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的外部设置有PVC涂层,所述PVC涂层才用黑色涂装,所述PVC涂层以及所述加固层之间采用粘胶粘接,该种微喷带的微喷孔设置有橡胶条,能够有效组织泥土堵塞微喷孔,影响实际使用效果,在微喷孔的内部设置有纳米不粘涂层,水体在内腔中流动时,不会轻易堵塞,影响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微喷带,包括微喷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喷带主体(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中心线(3),所述中心线(3)贯穿设置于整个微喷带主体(1),所述中心线(3)采用黄色涂装,所述微喷带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微喷孔(2),所述微喷孔(2)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微喷带主体(1)的表面,所述微喷带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4),所述内腔(4)的底部设置有纳米不粘层(8),所述纳米不粘层(8)采用纳米级陶瓷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内腔(4)的顶部设置有加固层(6),所述加固层(6)的外部设置有PVC涂层(5),所述PVC涂层(5)才用黑色涂装,所述PVC涂层(5)以及所述加固层(6)之间采用粘胶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喷带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7),所述底座(7)与所述微喷带主体(1)一体化成型,所述底座(7)为长方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喷孔(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9),所述进水口(9)的直径为1.5mm,所述进水口(9)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带(10),所述锥形带(10)与所述进水口(9)一体化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带(10)的底部设置有铜头(11),所述铜头(11)的底部设置有伸缩布袋(14),所述伸缩布袋(14)与所述铜头(11)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布袋(14)的底部设置有旋钮(12),所述旋钮(12)采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旋钮(12)的内侧设置有橡胶条(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带(15),所述橡胶条(13)与所述连接带(15)之间通过胶水紧密粘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喷带。

背景技术

喷灌是借助水泵和管道系统或利用自然水源的落差,把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到空中,散成小水滴或形成弥雾降落到植物上和地面上的灌溉方式,利用机械和动力设备,使水通过喷头(或喷嘴)射至空中,以雨滴状态降落田间的灌溉方法。喷灌设备由进水管、抽水机、输水管、配水管和喷头(或喷嘴)等部分组成,可以是固定式的,半固定式的或移动式的。具有节省水量、不破坏土壤结构、调节地面气候且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而微喷带是喷灌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现有的微喷带工作时容易被泥土堵塞,适用性较差。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微喷带,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喷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而微喷带是喷灌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现有的微喷带工作时容易被泥土堵塞,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喷带,包括微喷带主体,所述微喷带主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中心线,所述中心线贯穿设置于整个微喷带主体,所述中心线采用黄色涂装,所述微喷带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微喷孔,所述微喷孔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微喷带主体的表面,所述微喷带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纳米不粘层,所述纳米不粘层采用纳米级陶瓷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的外部设置有PVC涂层,所述PVC涂层才用黑色涂装,所述PVC涂层以及所述加固层之间采用粘胶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微喷带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微喷带主体一体化成型,所述底座为长方体。

进一步的,所述微喷孔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直径为1.5mm,所述进水口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带,所述锥形带与所述进水口一体化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带的底部设置有铜头,所述铜头的底部设置有伸缩布袋,所述伸缩布袋与所述铜头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布袋的底部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采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旋钮的内侧设置有橡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带,所述橡胶条与所述连接带之间通过胶水紧密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微喷带,设置有中心线,且中心线采用黄色涂装,使其安装时便于进行区分,保证微喷孔始终朝上,此外该种微喷带设置有底座,且底座成长方形,便于进行固定,不仅如该种微喷带的微喷孔设置有橡胶条,能够有效组织泥土堵塞微喷孔,影响实际使用效果,在微喷孔的内部设置有纳米不粘涂层,水体在内腔中流动时,不会轻易堵塞,影响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喷孔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喷孔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微喷带主体;2-微喷孔;3-中心线;4-内腔;5-PVC涂层;6-加固层;7-底座;8-纳米不粘涂层;9-进水口;10-锥形带;11-铜头;12-旋钮;13-橡胶条;14-伸缩布袋;15-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喷带,包括微喷带主体1,所述微喷带主体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中心线3,所述中心线3贯穿设置于整个微喷带主体1,所述中心线3采用黄色涂装,便于进行区分正反面,所述微喷带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微喷孔2,所述微喷孔2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微喷带主体1的表面,所述微喷带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4,所述内腔4的底部设置有纳米不粘层8,水体再其内部流动时,不易堵塞,使用起来更加经久耐用,所述纳米不粘层8采用纳米级陶瓷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内腔4的顶部设置有加固层6,所述加固层6的外部设置有PVC涂层5,所述PVC涂层5才用黑色涂装,黑色涂装易于吸收太阳的热量,保持水温,所述PVC涂层5以及所述加固层6之间采用粘胶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微喷带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7,所述底座7与所述微喷带主体1一体化成型,所述底座7为长方体,使的整个微喷带主体1便于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微喷孔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9,所述进水口9的直径为1.5mm,所述进水口9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带10,所述锥形带10与所述进水口9一体化成型,进水口9直径较大,便于水流进入,而锥形带10成锥形,水流在经过其内部时容易产生压力,使的喷出的水柱较远,灌溉面积更大。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带10的底部设置有铜头11,所述铜头11的底部设置有伸缩布袋14,所述伸缩布袋14与所述铜头11之间固定连接,伸缩布袋14受水压影响可以进行伸缩,使的喷出的水柱更远。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布袋14的底部设置有旋钮12,所述旋钮12采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旋钮12的内侧设置有橡胶条13,能够有效组织泥土堵塞微喷孔2。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1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带15,所述橡胶条13与所述连接带15之间通过胶水紧密粘接,粘接更加紧密不易脱落,更加禁久耐用。

工作原理:首先,该种微喷带,设置有中心线3,且中心线3采用黄色涂装,使其安装时便于进行区分,保证微喷孔2始终朝上,此外该种微喷带设置有底座7,且底座7成长方形,便于进行固定,不仅如此该种微喷带的微喷孔2设置有橡胶条13,能够有效组织泥土堵塞微喷孔2,影响实际使用效果,在微喷孔2的内部设置有纳米不粘涂层8,水体在内腔4中流动时,不会轻易堵塞,影响使用效果,此外所述微喷孔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9,所述进水口9的直径为1.5mm,所述进水口9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带10,所述锥形带10与所述进水口9一体化成型,进水口9直径较大,便于水流进入,而锥形带10成锥形,水流在经过其内部时容易产生压力,使的喷出的水柱较远,灌溉面积更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微喷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微喷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微喷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微喷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微喷带.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249132.1 (22)申请日 2018.02.12 (73)专利权人 山东大宇节水灌溉有限公司 地址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凤城工 业园 (72)发明人 高寿天 (51)Int.Cl. A01G 2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微喷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喷带, 包括微喷带 主体, 所述微喷带主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中心 线, 所述中心线贯穿设置于整个微喷带主体, 所 述微喷带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微喷孔, 所述微 喷孔。

2、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微喷带主体的表面, 所述 微喷带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 所述内腔的底部 设置有纳米不粘层, 所述纳米不粘层采用纳米级 陶瓷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加固 层, 所述加固层的外部设置有PVC涂层, 所述PVC 涂层才用黑色涂装, 所述PVC涂层以及所述加固 层之间采用粘胶粘接, 该种微喷带的微喷孔设置 有橡胶条, 能够有效组织泥土堵塞微喷孔, 影响 实际使用效果, 在微喷孔的内部设置有纳米不粘 涂层, 水体在内腔中流动时, 不会轻易堵塞, 影响 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7885357 U 2018.09.21 CN 207885357。

3、 U 1.一种微喷带, 包括微喷带主体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喷带主体 (1) 的中间部位设置 有中心线 (3) , 所述中心线 (3) 贯穿设置于整个微喷带主体 (1) , 所述中心线 (3) 采用黄色涂 装, 所述微喷带主体 (1) 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微喷孔 (2) , 所述微喷孔 (2) 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微 喷带主体 (1) 的表面, 所述微喷带主体 (1) 的内部设置有内腔 (4) , 所述内腔 (4) 的底部设置 有纳米不粘层 (8) , 所述纳米不粘层 (8) 采用纳米级陶瓷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内腔 (4) 的顶部 设置有加固层 (6) , 所述加固层 (6) 的外部设置有。

4、PVC涂层 (5) , 所述PVC涂层 (5) 才用黑色涂 装, 所述PVC涂层 (5) 以及所述加固层 (6) 之间采用粘胶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喷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喷带主体 (1) 的底部设置有 底座 (7) , 所述底座 (7) 与所述微喷带主体 (1) 一体化成型, 所述底座 (7) 为长方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喷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喷孔 (2) 的顶部设置有进水 口 (9) , 所述进水口 (9) 的直径为1.5mm, 所述进水口 (9) 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带 (10) , 所述锥形 带 (10) 与所述进水口 (9) 一体化成型。 4.根据。

5、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喷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带 (10) 的底部设置有铜头 (11) , 所述铜头 (11) 的底部设置有伸缩布袋 (14) , 所述伸缩布袋 (14) 与所述铜头 (11) 之间 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喷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布袋 (14) 的底部设置有旋 钮 (12) , 所述旋钮 (12) 采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旋钮 (12) 的内侧设置有橡胶条 (13)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喷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钮 (12) 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带 (15) , 所述橡胶条 (13) 与所述连接带 (15) 之间通过胶水紧密粘接。。

6、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885357 U 2 一种微喷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灌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微喷带。 背景技术 0002 喷灌是借助水泵和管道系统或利用自然水源的落差, 把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到空 中, 散成小水滴或形成弥雾降落到植物上和地面上的灌溉方式, 利用机械和动力设备, 使水 通过喷头 (或喷嘴) 射至空中, 以雨滴状态降落田间的灌溉方法。 喷灌设备由进水管、 抽水 机、 输水管、 配水管和喷头 (或喷嘴) 等部分组成, 可以是固定式的, 半固定式的或移动式的。 具有节省水量、 不破坏土壤结构、 调节地面气候且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 。

7、而微喷带是喷灌系 统中的重要部件, 现有的微喷带工作时容易被泥土堵塞, 适用性较差。 0003 所以, 如何设计一种微喷带, 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喷带,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而微喷带 是喷灌系统中的重要部件, 现有的微喷带工作时容易被泥土堵塞, 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喷带, 包括微喷带主体, 所述微喷带主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中心线, 所述中心线贯穿设置于整个微喷带主体, 所述 中心线采用黄色涂装, 所述微喷带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微喷孔, 所述微喷孔等间距分布 在所述微。

8、喷带主体的表面, 所述微喷带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 所述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纳 米不粘层, 所述纳米不粘层采用纳米级陶瓷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加固层, 所述加固层的外部设置有PVC涂层, 所述PVC涂层才用黑色涂装, 所述PVC涂层以及所述加固 层之间采用粘胶粘接。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微喷带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 所述底座与所述微喷带主体一体 化成型, 所述底座为长方体。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微喷孔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进水口的直径为1.5mm, 所述进 水口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带, 所述锥形带与所述进水口一体化成型。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锥形带的底部设置有铜头,。

9、 所述铜头的底部设置有伸缩布袋, 所述 伸缩布袋与所述铜头之间固定连接。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伸缩布袋的底部设置有旋钮, 所述旋钮采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 所 述旋钮的内侧设置有橡胶条。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旋钮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带, 所述橡胶条与所述连接带之间通过胶 水紧密粘接。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微喷带, 设置有中心线, 且中心 线采用黄色涂装, 使其安装时便于进行区分, 保证微喷孔始终朝上, 此外该种微喷带设置有 底座, 且底座成长方形, 便于进行固定, 不仅如该种微喷带的微喷孔设置有橡胶条, 能够有 效组织泥土堵塞微喷孔, 影响实际使用效。

10、果, 在微喷孔的内部设置有纳米不粘涂层, 水体在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885357 U 3 内腔中流动时, 不会轻易堵塞, 影响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喷孔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喷孔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微喷带主体; 2-微喷孔; 3-中心线; 4-内腔; 5-PVC涂层; 6-加固层; 7-底座; 8-纳米不粘涂层; 9-进水口; 10-锥形带; 11-铜头; 12-旋钮; 13-橡胶条; 14-伸缩布袋; 15。

11、-连 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微喷带, 包括微喷带主体1, 所 述微喷带主体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中心线3, 所述中心线3贯穿设置于整个微喷带主体1, 所 述中心线3采用黄色涂装, 便于进行区分正反面, 所述微喷带主体1的表面设置。

12、有若干微喷 孔2, 所述微喷孔2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微喷带主体1的表面, 所述微喷带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 内腔4, 所述内腔4的底部设置有纳米不粘层8, 水体再其内部流动时, 不易堵塞, 使用起来更 加经久耐用, 所述纳米不粘层8采用纳米级陶瓷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内腔4的顶部设置有加 固层6, 所述加固层6的外部设置有PVC涂层5, 所述PVC涂层5才用黑色涂装, 黑色涂装易于吸 收太阳的热量, 保持水温, 所述PVC涂层5以及所述加固层6之间采用粘胶粘接。 0019 进一步的, 所述微喷带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7, 所述底座7与所述微喷带主体1 一体化成型, 所述底座7为长方体, 使的整个微喷带主。

13、体1便于固定。 0020 进一步的, 所述微喷孔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9, 所述进水口9的直径为1.5mm, 所述 进水口9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带10, 所述锥形带10与所述进水口9一体化成型, 进水口9直径较 大, 便于水流进入, 而锥形带10成锥形, 水流在经过其内部时容易产生压力, 使的喷出的水 柱较远, 灌溉面积更大。 0021 进一步的, 所述锥形带10的底部设置有铜头11, 所述铜头11的底部设置有伸缩布 袋14, 所述伸缩布袋14与所述铜头11之间固定连接, 伸缩布袋14受水压影响可以进行伸缩, 使的喷出的水柱更远。 0022 进一步的, 所述伸缩布袋14的底部设置有旋钮12, 所述旋。

14、钮12采用塑料材料制作 而成, 所述旋钮12的内侧设置有橡胶条13, 能够有效组织泥土堵塞微喷孔2。 0023 进一步的, 所述旋钮1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带15, 所述橡胶条13与所述连接带15之 间通过胶水紧密粘接, 粘接更加紧密不易脱落, 更加禁久耐用。 0024 工作原理: 首先, 该种微喷带, 设置有中心线3, 且中心线3采用黄色涂装, 使其安装 时便于进行区分, 保证微喷孔2始终朝上, 此外该种微喷带设置有底座7, 且底座7成长方形,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885357 U 4 便于进行固定, 不仅如此该种微喷带的微喷孔2设置有橡胶条13, 能够有效组织泥土堵塞微 喷。

15、孔2, 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在微喷孔2的内部设置有纳米不粘涂层8, 水体在内腔4中流动 时, 不会轻易堵塞, 影响使用效果, 此外所述微喷孔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9, 所述进水口9的 直径为1.5mm, 所述进水口9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带10, 所述锥形带10与所述进水口9一体化成 型, 进水口9直径较大, 便于水流进入, 而锥形带10成锥形, 水流在经过其内部时容易产生压 力, 使的喷出的水柱较远, 灌溉面积更大。 00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885357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7885357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7885357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