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和其上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752240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43409.6

申请日:

2003.09.29

公开号:

CN1496853A

公开日:

2004.05.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41J19/76

主分类号:

B41J19/76

申请人: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山田正利

地址:

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

优先权:

2002.09.30 JP 2002-285336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李家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不用扫描仪就能校正记录材料的走纸量。打印纸传送到某一位置,在该位置由LF滚筒调整走纸量,和一幅测试模型图像,以不同的传送位置将第一模型图像和第二模型图像打印在所述测试模型图像内,然后,所述打印纸传送到某一位置,在该位置,由出口滚筒调整所述走纸量,并打印上述测试模型图像。上面打印的所述测试模型图像用于视觉观察和确定由各个滚筒传送的走纸量偏差程度。此外,通过接收依据所述打印的测试模型图像的输入,有可能校正所述各个滚筒的所述走纸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配备有传送装置和记录头的图像形成装置,该记录头含有多个排列 在其上的记录元件,用于在记录材料上记录圆点,所述装置依据使所述传送 单元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一次传送操作以及使所述记录头移到与所述记录材 料传送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的一次移动操作,在所述记录材料上形成一幅图 像,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模型产生单元,产生一种预定测试模型图像; 记录单元,用所述记录头将由所述模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测试模型图像 记录在由所述传送单元传送的所述记录材料上; 输入单元,输入所述测试模型图像和多幅样本图像之间的视觉比较结果, 所述样本图像是依据所述传送单元的所述传送条件变化准备的;及 校正单元,依据经所述输入单元接收的所述比较结果,校正所述传送单元 的所述传送条件。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图像包括所期望获得的图像,所述期望获得的图像是在所述传送 单元最佳传送条件下以及在与所述最佳传送条件相差预定程度的条件下,由 所述记录单元记录由所述模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测试模型图像时获得的, 而每种传送条件的所述样本图像划分为多段。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命令值是经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指出所述记录的测试模型图像相应于多 段所述样本图像中的哪一段,或者落在哪二段中,而所述校正单元依据所述 命令值计算所述最佳传送条件,以校正所述传送条件。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非易失传送条件存储单元,储存所述传送条件,其中 由所述校正单元校正计算的所述最佳传送条件储存在所述传送条件存储单 元。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样本产生单元,依据所述传送单元的所述多个传送条件产生所述多幅样本 图像,其中 所述记录单元用所述记录头将由所述模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测试模型图 像和由所述样本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样本图像记录到由所述传送单元传送的 所述记录材料上。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用有限的用于记录的所述记录头的所述记录元件记录所述样 本图像,或者用小于正常量的所述记录材料的所述走纸量记录所述样本图像。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按所述记录头移动方向,并排地将所述多幅样本图像记录到 所述记录材料上。
8: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记录单元记录在所述记录材料上的所述测试模型图像包括第一模型 图像和第二模型图像,这两幅模型图像一幅一幅地记录在所述记录材料上, 在记录这两幅模型图像的中间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及 所述记录单元用所述记录头的所述记录元件的第一部分记录所述第一模型 图像,并用所述记录元件的第二部分记录所述第二模型图像,所述第二部分 在所述记录材料的所述传送方向位置上不同于所述第一部分。
9: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相应于在所述记录材料所述传送方向上 的所述记录头的所述记录元件末端部分。
10: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头的所述记录元件喷射墨点,在所述记录材料上形成圆点,及 仅当所述记录头移向一个预定方向时,所述记录控制单元将所述测试模型 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材料上。
11: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模型图像是一幅含有某种模型的图像,所述模型依据所述传送单 元传送的所述走纸量偏差而变化。
1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单元包括上行传送滚筒和下行传送滚筒,所述上行传送滚筒传送 所述记录头上行侧的所述记录材料,而所述下行传送滚筒传送所述记录头下 行侧的所述记录材料, 所述记录单元将所述测试模型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材料的一个区域内,在 所述区域内,仅由所述下行传送滚筒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及 所述校正单元校正由所述下行传送滚筒传送的所述走纸量。
13: 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将所述测试模型图像记录在所述区域内,在所述区域内,由 所述上行传送滚筒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及 所述校正单元包括: 第一校正单元,依据通过对所述区域内记录的所述测试模型图像与所述样 本图像进行比较获得的信息,校正所述上行传送滚筒的所述传送条件,在所 述区域内由所述上行传送滚筒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及 第二校正单元,依据通过对所述区域内记录的所述测试模型图像与所述样 本图像进行比较获得的信息,校正所述下行传送滚筒的所述传送条件,在所 述区域内由所述下行传送滚筒传送所述记录材料。
14: 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控制单元在至少一个所述传送滚筒的不同相位至少记录两幅测试 模型图像。
1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单元是由驱动马达驱动的一种设备,及 所述传送条件相应于给所述马达的使所述记录材料传送某一预定距离所需 的一个命令值。
16: 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是脉冲马达,而所述命令值是一个所述脉冲马达的旋转脉冲数。
17: 一种配备有传送装置和记录头的图像形成装置,该记录头含有多个排 列在其上的记录元件,用于在记录材料上记录圆点,所述装置依据使所述传 送单元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一次传送操作以及使所述记录头移到与所述记录 材料传送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的一次移动操作,在所述记录材料上形成一幅 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模型产生单元,产生一种预定测试模型图像; 样本产生单元,根据传送单元的多个传送条件产生多个样本图像;及 记录单元,用所述记录头将由所述模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测试模型图像 和由所述样本产生单元产生的样本图像记录在由所述传送单元传送的所述记 录材料上。
18: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传送条件的校正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配备有传 送单元和记录头,所述记录头含有排列其上的多个记录元件,用于将圆点记 录在记录材料上;所述装置依据使所述传送单元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一次传 送操作以及使所述记录头移到与所述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的一 次移动操作,在所述记录材料上形成一幅图像,所述方法用于校正所述传送 单元的所述传送条件,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产生一幅预定测试模型图像;用所述记录头将在所述 模型产生步骤产生的所述测试模型图像记录在由所述传送单元传送的所述记 录材料上;从外部输入信息;以及依据在所述输入步骤输入的所述信息校正 所述传送单元的所述传送条件,其中 通过输入作为视觉比较结果的信息,在所述校正步骤校正所述传送单元的 所述传送条件,所述视觉比较是在所述记录步骤记录在所述记录材料上记录 的所述测试模型图像和依据所述传送单元的所述传送条件变化准备的多幅样 本图像之间进行的。
19: 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图像包括所期望获得的图像,所述期望图像是在所述传送单元的 一个最佳传送条件下以及在与所述最佳传送条件相差预定程度的条件下,由 所述记录单元记录由所述模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测试模型图像时获得的, 并在每种传送条件将所述样本图像划分为多段。
20: 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步骤包括输入一个命令值的步骤,所述命令值指出:所述记录的 测试模型图像相应于多段所述样本图像中的哪一段,或落在那两段之间,所 述命令值是经过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及 所述校正步骤包括依据所述命令值计算所述最佳传送条件,以校正所述传 送条件的步骤。
21: 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 括步骤: 将所述校正步骤中计算的所述最佳传送条件储存在所述传送条件存储单 元。
22: 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 括步骤: 依据所述传送单元的多种传送条件产生所述多幅样本图像,其中 所述记录步骤包括用所述记录头将所述模型产生步骤中产生的所述测试模 型图像和所述样本产生步骤中产生的所述样本图像记录在由所述传送单元传 送的所述记录材料上。
23: 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记录步骤,以用于记录的所述记录头有限的所述记录元件或者以小 于正常量的所述记录材料的所述走纸量,记录所述样本图像。
24: 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记录步骤,按所述记录头移动方向并排地将所述多幅样本图像记录 在所述记录材料上。
25: 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记录步骤记录在所述记录材料上的所述测试模型图像包括第一模型 图像和第二模型图像,这两幅模型图像并排地记录在所述记录材料上,在记 录两幅模型图像的中间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及 在所述记录步骤中,用所述记录头的所述记录元件的第一部分记录所述第 一模型图像,并用所述记录元件的第二部分记录所述第二模型图像,所述第 二部分在所述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位置不同于所述第一部分。
26: 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相应于所述记录材料传送方向上的所述 记录头的所述记录元件末端部分。
27: 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头的所述记录元件喷射墨点,在所述记录材料上形成圆点,及 在所述记录步骤,仅当所述记录头移到一个预定方向时,将所述测试模型 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材料上。
28: 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模型图像是一幅含有某种模型的图像,所述模型依据由所述传送 单元传送的走纸量偏差而变化。
29: 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单元包括上行传送滚筒和下行传送滚筒,所述上行传送滚筒传送 所述记录头上行侧的所述记录材料,而所述下行传送滚筒传送所述记录头下 行侧上的所述记录材料, 所述记录步骤将所述测试模型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材料的一个区域内,在 所述区域内仅由所述下行传送滚筒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及 在所述校正步骤中,校正由下行传送滚筒传送的走纸量。
30: 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记录步骤将所述测试模型图像记录在所述区域内,在所述区域内, 由所述上行传送滚筒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及 所述校正步骤包括步骤: 校正所述上行传送滚筒的所述传送条件,所述校正是依据通过对记录在所 述区域内的所述测试模型图像与所述样本图像进行比较获得的信息进行的, 在所述区域内由所述上行传送滚筒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及 校正所述下行传送滚筒的所述传送条件,所述校正是依据通过对记录在所 述区域内的所述测试模型图像与所述样本图像进行比较获得的信息进行的, 在所述区域内由所述下行传送滚筒传送所述记录材料。
31: 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记录步骤,以所述传送滚筒中至少一个滚筒的不同相位记录至少两 幅测试模型图像。

说明书


图像形成装置和其上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将图像记录在传送的记录材料上。

    背景技术

    在将图像记录在传送的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例如喷墨打印机,按常规已知与校正记录材料传条件送相关的,将图像高精度地记录在记录材料上的技术。

    因为许多系列的喷墨打印机在依次打印时,按预定封边宽度重复记录操作和纸张传送操作,预定封边宽度和打印纸走纸量之间的差异可以引起图像质量的劣化,例如图像封边之间的空隙或重叠。已经发展了上述技术,以免避这种图像质量的劣化。

    例如,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号5-96796披露了一种按照某一个校正值校正记录材料传送量的技术,该校正值是基于由扫描仪读入的及记录在记录材料上的一幅测试模型图像样本,通过计算获得的。

    相似地,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号8-85242披露了在某一种最佳传送条件下传送记录材料的一种技术,该最佳传送条件是基于由扫描仪部分读入及记录在记录材料上的一幅预定模型图像,从计算中获得的。

    然而,上述披露地两种技术需要具有扫描功能,用于读入测试模型图像。所以存在一个问题,没有扫描功能的打印机不能单独校正记录材料传送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个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一种其上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不需要具有扫描功能就能校正记录材料的传送条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配置有传送单元和记录头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记录头含有许多排列在它上面的记录元件,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喷上小园点。该图像形成装置依据传送操作和记录头移动操作形成一幅图像,传送操作使传送单元传送记录材料,而记录头移动操作使记录头移到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模型产生单元,记录单元,输出单元和校正单元。模型产生单元产生预定的测试模型图像,记录单元用记录头将由模型产生单元产生的测试模型图像记录在由传送单元传送的记录材料上。经输入单元输入由记录单元记录在记录材料上的测试模型图像和依据传送单元传送条件变化准备的多幅样本图像之间的视觉比较结果。校正单元依据经输入单元输入的比较结果,校正传送单元的传送条件。这样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执行上述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

    较佳地是,该样本图像包括:在传送单元的最佳传送条件下并在与最佳传送相差预定值的条件下,由记录单元记录由模型产生单元产生测试模型图像时,所期望获得的图像,并在每种条件下,将该测试模型图像划分为多段。这样一幅样本图像允许操作员通过对测试模型图像与样本图像进行比较,能够确定记录测试模型图像时,传送单元传送条件与最佳传送条件相差多少。

    较佳地是,经过输入单元输入一个命令值,该命令值指出该记录的测试模型图像相应于多段样本图像中的哪一段,或者落在哪两段之间,而校正单元依据该命令值计算最佳传送条件,以校正该传送。这样一种结构允许想要校正传送单元传送条件的操作员提供表示记录的测试模型图像相应于多段样本图像中的哪一段或落在哪两段中的命令值,以将传送单元的传送条件校正到最佳传送。

    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非易失性传送存储单元,储存传送条件。在本装置中,由校正单元计算的最佳传送条件储存在传送条件存储单元内,按照这种结构,能够将传送条件保持在最佳的校正状态。

    较佳地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样本产生单元,依据传送单元的多种传送条件产生多幅样本图像。记录单元用记录头将由模型产生单元产生的测试模型图像和由样本产生单元产生的样本图像记录在由传送单元传送的记录材料上。这种结构免除保护记录材料等,在该记录材料上记录样本图像。

    在这种情况,又较佳地是,记录单元用用于记录的记录头的有限记录元件记录样本图像,或者用小于正常量的记录材料走纸量记录样本图像。如此,记录较少地受到传送单元传送条件和记录头记录元件位置等的影响,并且能够精确地记录该样本图像。

    特别地,如果记录单元按记录头的移动方向并排地将多幅样本图像记录在记录材料上,能够使记录多幅样本图像所需的空间减少到最小。即,例如,如果按记录材料的传送方向并排地记录多幅图像,该样本图像将占据记录材料传送方向上的一条细长空间。如果必需记录大量的样本图像,需要两种或更多种记录材料。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允许按记录材料的传送方向将多幅样本图像填充到和记录在相对较小空间内。因此,仅一种记录材料足够进行校正。

    在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中,由记录单元记录在记录材料上的测试模型图像包括一个接一个地记录在记录材料上的第一模型图像和第二模型图像。在两幅模型图像的记录之间,传送记录材料。记录单元用记录头的第一部分记录元件记录第一模型图像,用第二部分记录元件记录第二模型图像,第二部分记录元件的记录材料传送方向位置不同于第一部分记录元件。按照这种结构,在记录材料传送方向上,不仅是传送单元传送的走纸量偏差,而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偏差会反映在该测试模型图像中。

    较佳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记录元件分别是记录头在记录材料传送方向上末端部分的记录元件。因而,在记录材料传送方向上,不仅传送单元传送的走纸量偏差,而且记录头记录元件的总长度偏差都会反映在测试模型图像中。结果,传送单元传送的走纸量校正也能够改善由记录材料传送方向上的记录元件总长度偏差引起的对图像的影响。

    第一模型图像可以与第二模型图像相同。

    在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中,记录头的记录元件喷射墨点,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圆点,只有当记录头移向某一预定方向时,记录控制单元将测试模型图像记录在记录材料上。按照这种结构,测试模型图像高精度地记录在记录材料上。从记录元件喷到记录材料上的墨点受记录头移动的影响。因此,如果在记录时,记录头不能高精度地移向不同方向,可能发生墨点位置的错位。在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中不会发生这种问题。

    在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中,测试模型图像是含有某一模型的图像,该模型依据由传送单元传送的走纸量偏差而变化。在这种结构中,可以没有困难真实地观看到第一模型图像和第二模型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中,传送单元包括上行传送滚筒和下行传送滚筒,上行传送滚筒传送记录头上行侧的记录材料,而下行传送滚筒传送记录头下行侧的记录材料。记录单元将测试模型图像记录在记录材料的某一区域,在所述区域内,仅由下行传送滚筒传送该记录材料,而校正单元校正由下行传送滚筒传送的走纸量。按上述结构,有可能校正下行滚动的传送条件。此外,即使在记录材料传送方向上,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区域内的较窄空间内,例如仅由下行传送滚动传送的区域,只需要记录一幅测试模型图像。因此,只需要一种记录材料,并有可能节省记录材料。

    特别在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中,记录单元将测试模型图像也记录在由上行传送滚筒传送记的记录材料区域内,而校正单元包括第一校正单元和第二校正单元。第一校正单元依据通过对所记录的测试模型图像与样本图像进行比较所获得的信息,校正上行传送滚筒的传送条件,该测量模型图像记录在由上行传送滚筒传送的记录材料的区域内,而第二校正单元依据通过对所记录的测试模型图像与样本图像进行比较所获得的信息,校正下行传送滚筒的传送条件,该测试模型图像记录在由下行传送滚筒传送的记录材料区域内。然后,有可能分别校正上行和下行传送滚筒的传送条件。此外,有可能在相同的记录材料上记录反映由上行传送滚筒走纸量偏差的测试模型图像和反映由下行传送滚筒走纸量偏差的测试模型图像,这样,进一步节省了记录材料。

    用于与各自测试模型图像比较的样本图像可在两个区域内公用。

    在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中,记录控制单元在传送滚筒中至少一个滚筒的不同相位,至少记录两幅测试模型图像。即使当传送滚筒的旋转轴偏心时,这种结构能校正传送滚筒传送的走纸量。即,如果传送滚筒的旋转轴偏心,走纸量依据传送滚筒的相位(旋转角)而变化。当只记录一幅测试模型图像时,难以进行合适校正。例如,为了反映按照传送滚筒相位的走纸量偏差,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记录180度传送滚筒旋转间隔的两幅测试模型图像,或记录120度传送滚筒旋转间隔的三幅测试模型图像。因此,例如,用多次记录的测试模型图像中观察到的偏差平均值,能够适当地校正走纸量。

    传送单元可以是由驱动马达驱动的一种装置。在这种情况中,传送条件相应于发送给驱动马达的将记录材料传送一段预定距离所需的一个命令值。

    驱动马达可以一个脉冲马达,而命令值可以是一个旋转脉冲数。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备有传送装置和记录头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头含有多个排列在其上的记录元件,用于在记录材料上记录圆点。该图像形成装置依据使所述传送单元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一次传送操作以及使所述记录头移到与所述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的一次移动操作,在所述记录材料上形成一幅图像。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模型产生单元、样本产生单元和记录单元。  模型产生单元,产生一种预定测试模型图像;而样本产生单元,根据传送单元的多个传送条件产生多个样本图像。记录单元,用所述记录头将由所述模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测试模型图像和由所述样本产生单元产生的样本图像记录在由所述传送单元传送的所述记录材料上。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传送条件的校正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配备有传送单元和记录头,该记录头含有在其上排列的多个记录元件,用于在记录材料上记录圆点。图像形成装置依据一次传送操作和一次移动操作形成一幅图像,所述传送操作使传送单元传送记录材料,而所述移动操作使记录头移到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产生一幅预定测试模型图像;用记录头将由图案产生步骤中产生的测试模型图像记录在由传送单元传送的记录材料上;从外部输入信息;以及依据在接收步骤中获得的比较结果,校正传送单元的传送条件。在校正步骤中,通过输入视觉比较结果作为信息,校正传送单元传送条件,该视觉比较是在记录步骤中记录在记录材料上的测试模型图像和依据传送单元的传送条件变化准备的多幅样本图像之间进行的。

    按照上述传送条件校正方法,允许想要校正传送单元传送条件的操作员对记录步骤中记录在记录材料上的测试模型图像与多幅样本图像进行视觉比较,以确定打印测试模型图像时的传送条件,并输入比较结果以校正传送单元的传送条件。这样,不需要复杂的机械装置,例如从记录材料上读取测试模型图像和计算记录材料走纸量偏差的装置。

    【附图说明】

    现在作为例子,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示范性视图,用于描述本实施例喷墨打印机的内部结构;

    图2是记录头的示范性视图;

    图3是框图,示出喷墨打印机的电气结构;

    图4是测试模型图像的示范性视图;

    图5是第一模型图像的示范性视图;

    图6是第二模型图像的示范性视图;

    图7是样本图像的示范性视图;

    图8是校正值设置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测试模型图像打印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范性视图,示出在打印纸上打印图像的空间;

    图11是流程图,示出当样本图像打印在打印纸上时的校正值设置过程;

    图12是示范性视图,示出打印在第二个区域内的样本图像和测试模型图像;

    图13是样本打印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流程图,示出在不同滚筒相位打印测试模型图像时,校正值设置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喷墨打印机10包括馈送滚筒16,LF滚筒18,出口滚筒20,在LF滚筒18和出口滚筒20间提供的记录头22,和阻抗传感器24。馈送滚筒16将位于纸盘上的打印纸P张地提供给打印纸传送通路14。LF滚筒18和出口滚筒20沿打印纸传送通路14传送打印纸P。阻抗传感器24检测传送的打印纸P在LF滚筒18上行侧的位置(特别地,打印纸P的前端和后端)。

    LF滚筒18配置在记录头22的上行侧,并将馈送滚筒16传送的打印纸P传送给记录头22。

    出口滚筒20配置在记录头22的下行,并将通过记录头22的打印纸P传送到未示出的出口纸盘。

    记录头22包括在打印纸P一侧的喷嘴组22b,面向打印纸传送通路14。喷嘴组22b包括多个喷嘴22a,这些喷嘴22a喷出墨点形成圆点,如图2所示。喷嘴组22b包括按打印纸P传送方向排列的4排喷嘴,每排喷嘴喷出不同颜色(黑,蓝,黄和品红)的墨点。

    记录头22安装在未示出的机架上,该机架在传送的打印纸P表面,按与打印纸P传送方向(次扫描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主扫描方向)来回移动。记录头22与机架一起移动。

    现在经由图3描述喷墨打印机10的电气结构。

    如图3所示,喷墨打印机10包括前述的阻抗传感器24,操作板30,机架馈送编码器32,走纸马达(脉冲马达)34,驱动电路36,机架马达38,驱动电路40,前述的记录头22,驱动电路42,和控制装置52。控制装置52包括已知的CPU(中央处理器)44,ROM(只读存储器)46,RAM(随机存储器)48和E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50。操作板30配备有用于从外部接收输入的输入盘,和用于给外部显示信息等的显示器。机架馈送编码器32检测机架位置。走纸马达34使馈送滚筒16,LF滚筒18和出口滚筒20旋转相应于输入脉冲旋转数的旋转量。驱动电路36激励走纸马达34,机架马达38使机架来回移动,驱动电路40激励机架马达38,而驱动电路42使喷嘴组22b中所希望的喷嘴22a喷出墨点。

    依据使记录头22按主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喷射墨点的操作以及将打印纸间歇地传送某一预定走纸量的操作,控制装置52执行一次打印过程,将所希望的图像打印到纸张P上。

    打印过程中打印纸P的走纸量是由LF滚筒18或出口滚筒22的旋转量决定的。特别地,当打印纸P位于能由LF滚筒18和出口滚筒20两者传送的位置时,打印纸P的走纸量是由LF滚筒18的旋转量决定的。仅允许出口滚筒20决定打印纸P末端离开LF滚筒18后打印纸P的走纸量。

    即,如图10所示,在打印图像的打印纸P的空间内,有区域A和区域B,LF滚筒18在区域A内传送打印纸P(能由LF滚筒18传送打印纸P的区域),而出口滚筒B在区域B内传送打印纸P(能由出口滚筒20传送打印纸P的区域)。这两个区域互相有部分重叠。因此,打印图像的打印纸P的空间划分为三个区域,即区域C1,在该区域C1(打印纸P走纸方向的前端区域)仅由LF滚筒18传送打印纸;区域C2,在该区域C2(打印纸P走纸方向的后端区域)仅由出口滚筒20传送打印纸;和区域C3,在该区域C3由LF滚筒18和出口滚筒20两者(打印纸P走纸方向的中部区域)传送打印纸P。在上述区域中,由LF滚筒18传送打印纸P的区域C1和由LF滚筒18及出口滚筒20两者传送打印纸P的区域C3构成一个由LF滚筒确定打印纸P走纸量的区域(下文中称为第一区域),而仅由出口滚筒20传送打印纸P的区域构成由出口滚筒20确定打印纸P走纸量的区域(下文中称为第二区域)。第二区域是在打印纸P的后端区域,该区域占据的空间长度几乎与LF滚筒18和出口滚筒20间的距离相同。因此,第二区域在次扫描方向与由打印纸P剩余空间占据的第一区域相比是窄小的。

    当控制装置52使LF滚筒18和出口滚筒20传送打印纸P时,它将走纸量(旋转脉冲数)提供给驱动电路36。驱动电路36按这样一种方式激励走纸马达34,使LF滚筒18和出口滚筒20旋转一个相应于由控制装置52提供的走纸量(下文中称为基准走纸量)的一个角度。

    在这时,控制装置52并不是直接将待传送打印纸P的走纸量(下文中称为目标走纸量)设置为基准走纸量,但转换为一个走纸量校正过程,该校正过程将校正的目标走纸量设置成基准走纸量。特别地,用于校正LF滚筒18走纸量的LF滚筒18校正值50a和用于校正出口滚筒20走纸量的出口滚筒20校正值50b储存在EEPROM50内。每个各自校正值表示每单位走纸量所需的校正走纸量(校正脉冲数)。控制装置52给驱动电路36提供一个数值作为基准走纸量,该数值是当控制装置52使LF滚筒18传送打印纸P时,通过用LF滚筒的校正值50a校正目标走纸量获得的;控制装置52给驱动电路36提供一个数值作为基准走纸量,该数值是当控制装置52使出口滚筒20传送打印机P时,通过用出口滚筒20的校正值50b校正目标走纸量获得的。LF滚筒18和出口滚筒20的校正值50a和50b初始设置为O。

    经由操作板30的输入键引导将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上的一次预定输入操作时(下文中称为测试模型打印操作),喷墨打印机10在打印纸P上打印一幅测试模型图像,如图4所示。图4是实际的测试模型图像的重点视图。

    这里,测试模型图像包括第一模型图像,如图5所示,和第二模型图像,如图6所示。在测试模型图像中,用不同的打印纸P走纸量打印第一和第二模型图像。在打印的测试模型图像中呈现的模型依据第一模型图像和第二模型图像间的位置关系而变化。因此,LF滚筒18引起的走纸量偏差反映在打印纸P第一区域内打印的测试模型图像中,而出口滚筒20引起的走纸量偏差反映在打印纸P第二区域内。为了容易理解的理由,在图5和图6中分别放大显示第一和第二模型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如图7所示的样本文件(预先准备的),在该样本文件中,打印出7幅样本图像,顺序标名为[1]到[7],并通过将打印纸P上打印的测试模型图像与该样本图像进行比较,确定走纸量偏差程度。

    即,上面的7幅样本图像是按预定间隔排列的测试模型图像,其中在次要扫描方向上,第一模型图像和第二模型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逐渐不同的。当在最佳传送条件和与最佳传送条件相差预定值的条件下打印测试模型图像时,它们是打印输出图像(预定打印输出图像)。在本实施例中,在中间位置的样本图像[4]相应于在最佳走纸条件下打印测试模型图像时的图像。其它样本图像相应于走纸量大于最佳传送条件(即[1]到[3])时或走纸量小于最佳传送条件(即[5]到[7])时打印的图像。

    因此,如果在打印测试模型图像时的打印纸P走纸量是合适的(在最佳传送条件),获得相应于样本图像[4]的图像。如果打印纸P走纸量小于最佳传送条件的走纸量,依据短缺量获得相应于样本图像[1]到[3]的图像,以及如果打印纸P走纸量大于最佳条件的走纸量,依据超过量,获得相应于样本图像[5]到[7]的图像。

    接着,经由图8的流程图解释由控制装置52的CPU44执行的校正值设置过程。在校正值设置过程中,上面的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上,并将打印纸P的走纸量调整到最佳值。当执行预定的输入操作时,开始校正值设置过程。

    当开始这个校正值设置过程时,在步骤S110,CPU44使各个滚筒16,18,20旋转,将纸盘12上的打印纸P传送到能够将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第一区域内的位置。

    在步骤S120,CPU44执行测试模型打印过程,将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的第一区域内。稍后接着详细描述该测试模型图像打印过程。

    在步骤S130,CPU44使各个滚筒18,20旋转,将打印纸P传送到能够将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到第二区域的位置(打印纸P的末端能伸出LF滚筒的位置)。

    在步骤S140,CPU44执行测试模型图像打印过程,将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的第二区域内,如在步骤S120。

    在步骤S150,CPU44使出口滚筒20旋转,将打印纸P传送到未示出的出口盘。结果,送出打印有两幅测试模型图像的打印纸P,这两幅测试模型图像按次扫描方向间隔。即,测试模型图像分别打印在打印纸P的第一和第二区域内。

    在步骤S160,在操作板30显示器上显示请求输入样本图像标号的信息,该样本图像最接近类似于在步骤S120中,打印在打印纸P第一区域的测试模型图像(测试模型图像反映LF滚筒18走纸量偏差)。因为两幅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上,较佳地,在该打印纸上也打印图表符号,它表明:步骤S120打印的第一区域内的测试模型图像是用于校正LF滚筒18,而步骤S140打印在第二区域内的测试模型图像是用于校正出口滚筒20,因此,能够互相区别各自的测试模型图像。

    在步骤S170,CPU44等待,直到接收到操作员在操作板30输入键上的输入为止。当CPU44接收到该输入时,处理过程移到步骤S180,依据输入标号,用最佳值替代储存在EEPROM50中的LF滚筒18的校正值50a。即,如上所提及的,当打印测试模型图像时,如果打印纸P的走纸量有偏差(重叠和短缺)出现在测试模型图像上的模型依据偏差程度而变化。因此,可以依据最接近地类似于测试模型图像的样本图像标号,确定走纸量的偏差程度,并依据输入标号设置最佳校正值。

    在步骤S190,如同步骤S160的情况,在操作板30显示器上显示请求输入样本图像标号的信息,该样本图像最接近地类似于在步骤S140中打印在打印纸P第二区域内的测试模型图像(测试模型图像反映出口滚筒20的走纸量偏差)。

    在步骤S200,CPU等待,直到接收到操作员在操作板30输入键上的输入为止。当CPU44接收到该输入时,处理过程移到步骤S210,依据输入标号,用最佳值替代储存在EEPROM50的出口滚筒20的校正值50b。

    接着,经由图9流程图解释在前述校正值设置过程的步骤S120和S140中执行的测试模型图像打印过程。

    当开始该测试模型图像打印过程时,读入储存在ROM46内的测试模型图像数据46b,将有待打印在打印纸P上的测试模型图像(特别地,第一模型图像和第二模型图像)扩展为图像数据。

    在步骤S310,依据步骤S305扩展的图像数据,CPU44激励记录头22和机架马达38,将第一模型图像(图5)打印在打印纸P上。这里,用记录头22的传送方向上行侧的部分喷嘴组22b(下文中称为前端部分)执行第一模型图像的打印。在本实施例中,当打印测试模型图像时,使用黑墨水。然而,只要视觉上能够认别,也能够使用其他颜色的墨水。

    在步骤S320,将打印纸P传送相应于“喷嘴长度一打印宽度”的一段距离。喷嘴长度表示喷嘴组22b在打印纸P传送方向上的长度,即为各排喷嘴两端的喷嘴组22a之间的距离。

    在步骤S330,CPU44驱动记录头22和机架马达38,将第二测试模型图像(图6)打印在打印纸P上,并结束测试模型图像打印过程。用记录头22的传送方向下行侧的部分喷嘴组22b(下文中称为后端部分)执行第二模型图像的打印。这里,将第二模型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时的记录头22移动方向设置成与将第一模型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时的记录头22移动方向相同。第二模型图像在主方向上的打印位置设置为步骤S310打印的第一模型图像位置。按打印纸P走纸方向打印第二图像的后端部分喷嘴22b的长度,即,用于打印第二图像的后端部分两端的喷嘴22a之间的距离与上面的打印宽度相同。

    接着,描述喷墨打印机10的一种功能。

    当想要校正LF滚筒和出口滚筒20走纸量偏差的操作员用操作板30输入键执行预定测试模型打印操作时,在打印纸P第一和第二区域的每个区域内打印测试模型图像(S110-150)。然后,在喷墨打印机10操作板30的显示器上显示请求操作员输入测试模型图像标号的信息,该测试模型图像最接近地类似于LF滚筒校正的测试模型图像(S160)。

    操作员对打印在打印纸P上用于LF滚筒校正的测试模型图像与样本图像进行比较,确定那一幅样本图像最接近地类似于测试模型图像,并用操作板30输入键输入相应的标号。在喷墨打印机10中,依据输入标号,用最佳值替代储存在EEPROM50的LF滚筒18校正值50a(S170,S180)。

    随后,在喷墨打印机10中,在操作板30显示器上显示请求操作员输入样本图像标号的信息,该样本图像最接近地类似于用于出口滚筒校正的测试模型图像(S190)。

    相似地,操作员观察并确定哪一幅样本图像最接近地类似于打印在打印纸P上的用于出口滚筒校正的测试模型图像,并用操作板上的输入键输入相应的标号。在喷墨打印机10中,依据输入标号,用最佳值替代储存在EEPROM50内的出口滚筒20校正值50b(S200,S210)。

    因此,在此后的打印过程中,用替代后的校正值调用(is transferred out)走纸量校正过程。

    如在上面中,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不用图像读入装置,例如扫描仪,就能确保打印纸P走纸量的校正。因为只需要打印一幅测试模型图像,以观察由各个滚筒18,20传送的走纸量偏差,不需要大量的空间用于打印。特别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用于出口滚筒校正和LF滚筒校正的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同打印纸P上,进一步节省了纸张。

    此外,因为测试模型图像的模型依据第一和第二模型图像的间隙或重叠程度而变化,容易观察并确定错位程度。

    因为用喷嘴组22b的前端和后端部分打印测试模型图像,也考虑到喷嘴长度误差,进行走纸量校正。

    同样,因为当分别打印第一和第二模型图像时,记录头22的移动方向是相同的,改善了打印测试模型图像的精度。

    在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然而,可以做其他修改或变化,并没有背离本发明的技术和范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中,打印在打印纸P上的测试模型图像是与先前准备的打印在样本纸上的多幅样本图像进行比较。然而,进一步较佳地,当将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上时,多幅样本图像与测试模型图像一起打印。那么,不需要保存样本纸。

    特别地,执行图14所示的校正值设置过程,而不是上述实施例的校正值设置过程(图8)。

    即,当开始该校正值设置过程时,在步骤S400,CPU44旋转各个滚筒16,18,20,将纸盘12上的打印纸P传送到能将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第一区域内的位置。

    在步骤S410,执行样本图像打印过程,将样本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第一区域内。稍后接着详细描述该样本图像打印过程。

    在步骤S415,CPU44旋转各个滚筒18,20,将打印纸P传送某一预定量(与建立样本图像和测试模型图像之间的间隔同样多的走纸量),并在步骤S420,执行上述的测试模型图像打印过程(图9),将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第一区域内。

    在步骤S430,CPU44旋转各个滚筒18,20,将打印纸P传送到能将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第二区域内的位置(打印纸P后端伸出LF滚筒18的位置)。

    在步骤S440,CPU44执行在打印纸P第二区域的样本图像打印过程。如同步骤S410。

    在步骤S445,将打印纸P传送某一预定量,(与建立样本图像和测试模型图像之间的间隔同样多的走纸量),并在步骤S450,CPU44执行上述的测试模型图像打印过程,将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第二区域内,如同步骤S420。

    在步骤S460,CPU44旋转出口滚筒20,将打印纸P传送到未示出的出口盘。结果,卸出打印有两套样本图像和两幅测试模型图像的打印纸P,这两种图像按次扫描方向间隔。即,一套样本图像和一幅测试模型图像分别打印在打印纸P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实质上,因为样本图像用于比较,总是将相同的图像复制(记录)为样本图像。在本实施例中,将样本图像打印在和测试模型图像相同的区域内,因为这些图像打印的区域不是那么重要。然而,也有可能它们分别位于其他区域,或者第一区域的测试模型与第二区域的样本图像进行比较,跳过将样本图像打印在第一区域的过程。

    在步骤S470,在操作板30的显示器上显示请求输入测试模型图像标号的信息,该测试模型图像最接近地类似于在步骤S420打印在打印纸P第一区域内的测试模型图像(反映由LF滚筒18传送的走纸量偏差的测试模型图像)。因为两幅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上,较佳地,在该打印纸上也打印图表符号,该图表符号表示步骤S420打印在第一区域的测试模型图像用于LF滚筒18的校正,而步骤S450打印在第二区域内的测试模型图像用于出口滚筒20的校正,因此,能够互相认别各自的测试模型图像。例如,图12示出打印在第二区域内的样本图像和测试模型图像。在样本图像的上面打印出图表符号“出口滚筒”。

    在步骤S480,CPU44等待,直到接收到操作员在操作板30输入键上的输 入。当操作员执行输入操作时,处理过程移到步骤S490,依据输入标号,用最佳值替代储存在EEPROM50内的LF滚筒18的校正值50a。即,如上述的,打印测试模型时,如果打印纸P的走纸量存在偏差,出现在测试模型图像上的模型依据偏差程度而变化。因此,依据样本图像标号,可以确定走纸量的偏差程度,该样本图像最接近地类似于测试模型图像,并依据输入标号设置最佳校正值。

    在步骤S500,如同上面步骤S470的情况,在操作板30显示器上显示请求输入测试模型图像标号的信息,该测试模型图像最接近地类似于在步骤S450打印在打印纸P第二区域的测试模型图像(反映由LF滚筒18传送的走纸量偏差的测试模型图像)。

    在步骤S510,CPU44等待,直到接收到操作员在操作板30输入键上的输入。当操作员执行输入操作时,处理过程移到步骤S520,并依据输入标号,用最佳值替代储存在EEPROM50内的出口滚筒20的校正值50b。

    接着,经由图13流程图,解释上述校正值设置过程步骤S410和S440中执行的样本图像打印过程。样本图像数据46a预先储存在ROM46内。

    当开始该样本图像打印过程时,读入储存在ROM46内的样本图像数据46a,将该样本图像扩展为图像数据。

    在步骤S560,CPU44激活机架马达38,仅用位于记录头22喷嘴组22b传送方向下行侧的部分喷嘴22a,将样本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上。在主扫描方向并排地打印多幅样本图像。

    在步骤S570,将打印纸P传送打印图像所需的走纸量。如果未完成样本图像打印(S580:NO),处理过程返回到步骤S560继续打印。如果完成样本图像打印(S580:YES),结束样本图像打印过程。

    如果重复经由单个喷嘴逐行地打印并传送打印纸P,不值得注意打印纸传送偏差,并且图像的重复性变高。然而,用单个喷嘴需要大量的打印时间,因而这里使用多个喷嘴22a。用于打印的喷嘴22a可以是喷嘴组22b的任何部分。然而,较佳地,应使用连续部分的喷嘴。

    如上所述,打印纸P上按主扫描方向的多幅样本图像打印允许使打印样本图像所需的面积减少到最小。因此,例如有可能将多幅样本图像打印在第二区域内,该区域在次扫描方向是较窄的。

    此外,在各个测试模型图像相邻区域内打印样本图像允许容易进行测试模型图像和样本图像的比较。

    在上述实施例的喷嘴打印机10中,为每个LF滚筒18和出口滚筒20打印一幅测试模型图像,并依据该测试模型图像校正走纸量。然而,也较佳地,在滚筒18,20的不同相位,将多幅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的第一和第二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并依据多幅测试模型图像可以校正走纸量。这是因为在LF滚筒18和出口滚筒20的旋转轴偏心的情况下,走纸量依照旋转位置而不同。

    特别地,为了实行上述目的,执行图11所示的校正值设置过程,而不是上面实施例的校正值设置过程(图8)。

    即,当开始该校正值设置过程时,在步骤S600,CPU44旋转各个滚筒16,18,20,将纸盘12的打印纸P传送到能将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第一区域的位置。

    在步骤S610,执行上述的样本图像打印过程(图13),将样本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第一区域内。

    在步骤S615,CPU44旋转各个滚筒18,20,将打印纸P传送某一预定量(与建立样本图像和测试模型图像之间的间隔同样多的走纸量),并在步骤S620,执行上述的测试模型图像打印过程(图9),将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第一区域内。

    在步骤S630,通过使LF滚筒18旋转半圈(旋转180度)传送打印纸P,并在步骤S640,又执行测试模型图像打印过程。

    在步骤S650,CPU44旋转各个滚筒18,20,将打印纸P传送到能将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第二区域内的位置,(打印纸P未端伸出LF滚筒18的位置)。

    在步骤S660,如同步骤S610的情况,执行样本图像打印过程,将样本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第二区域内。

    在步骤S665,将打印纸P传送某一预定量(与建立样本图像和测试模型图像之间的间隔同样多的走纸量),并在步骤S670,执行测试模型图像打印过程,将测试模型图像打印在打印纸P第二区域内,如同步骤S620。

    在步骤S680,通过使出口滚筒20旋转半圈传送打印纸P,并在步骤S690,又执行测试模型图像打印过程。

    在步骤S700,CPU44旋转出口滚筒20,将打印纸P传送到未示出的出口盘。结果,卸出在两个区域内打印有按次扫描方向间隔的样本图像和两幅测试模型图像的打印纸P。即,按次扫描方向排列的一套样本图像和两幅测试模型图像分别打印在打印纸P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

    在步骤S710,在操作板30显示器上显示请求输入样本图像标号的信息,该样本图像最接近地类似于在步骤S620打印在打印纸P第一区域的测试模型图像(图7)(下文中称为LF滚筒校正的第一测试模型图像)。

    在步骤S720,CPU44等待,直到接收到操作员在操作板30输入键上的输入。当操作员执行输入操作时,处理过程移到步骤S730,在操作板30显示器上显示请求输入样本图像标号的信息,该样本图像最接近地类似于在步骤S640打印在打印纸P第二区域的测试模型图像(下文中称为LF滚筒校正的第二测试模型图像)。

    在步骤S740,CPU44等待,直到接收到操作员在操作板30输入键上的输入。当操作员执行输入操作时,处理过程移到步骤S750,并依据相对于LF滚筒校正的第一测试模型图像输入标号和相对于LF滚筒校正的第二测试模型图像输入标号的平均值,用最佳值替代储存在EEPROM50内的FL滚筒18的校正值50a。

    在步骤S760,如同上面步骤S710的情况,在操作板30显示器上显示请求输入样本图像标号的信息,该样本图像最接近地类似于步骤S670中打印在打印纸P第二区域的测试模型图像(下文中称为出口滚筒校正的第一测试模型图像)。

    在步骤S770,CPU等待,直到接收到操作员在操作板30输入键上的输入。当操作员执行输入操作时,处理过程移到步骤S780,并在操作板30显示器上显示请求输入样本图像标号的信息,该样本图像最接近地类似于步骤S670中打印在打印纸P第二区域的测试模型图像(下文中称为出口滚筒校正的第二测试模型图像)。

    在步骤S790,CPU44等待,直到接收到操作员在操作板30输入键上的输入。当操作员执行输入操作时,处理过程移到步骤S800,并依据相对于出口滚筒校正的第一测试模型图像输入标号和相对于出口滚筒校正的第二测试模型图像输入标号的平均值,用最佳值替代储存在EEPROM50内的FL滚筒校18校正值50b。

    如此,即使滚筒18,20的旋转轴偏心,能够进行适当校正。也有可能打印带有滚筒18,20的120度旋转间隔的三幅测试模型图像。打印的测试模型图像越多,越能进行更加适当校正。

    在上述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中,涉及到带有序号[1[到[7]的样本图像,并请求输入该序号。然而,带有像[1],[3],[5],…标号的测试模型图像可以打印在打印纸P上,并且喷墨打印机10可以设计成:不仅接收打印的序号,而且接收中间的标号(例如[2],[4])。不仅基于序号而且基于中间标号的校正允许进行更精确校正。

    在上述实施例中,包含第一模型图像(图5)和第二模型图像(图6)的测试模型图像用作为一个例子。然而,通过使第一和第二模型图像之间在次方向的间隔变窄,能够产生测试模型图像,所以,从微观上看,错位程度越高,出现波折的图案越清楚。可以按这样一种方式产生测试模型图像,以使通过颜色的变化,能够确定错位程度。

图像形成装置和其上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图像形成装置和其上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图像形成装置和其上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像形成装置和其上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形成装置和其上的传送条件校正方法.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不用扫描仪就能校正记录材料的走纸量。打印纸传送到某一位置,在该位置由LF滚筒调整走纸量,和一幅测试模型图像,以不同的传送位置将第一模型图像和第二模型图像打印在所述测试模型图像内,然后,所述打印纸传送到某一位置,在该位置,由出口滚筒调整所述走纸量,并打印上述测试模型图像。上面打印的所述测试模型图像用于视觉观察和确定由各个滚筒传送的走纸量偏差程度。此外,通过接收依据所述打印的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