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5212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0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04113.0

申请日:

2014.06.30

公开号:

CN104057026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22C9/04

主分类号:

B22C9/04

申请人:

薛铁山

发明人:

薛铁山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秦岭路二街坊14栋1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属于熔模铸造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制蜡,然后制壳,在制壳3层或4层后,在长孔余下的空间插入木条,随后进行正常制壳、封浆、脱蜡、熔炼及后处理操作;插入木条直径应与余下型壳孔洞接近,木条长度应足够以保证插透,插入木条应在制壳后2~3小时后进行;制蜡过程中组树时蜡模孔中心与模头夹角大于60°;使用本发明方法消除了现有技术浇注长孔、窄槽类熔模铸件时缩孔缩松的缺陷,本方法简单易操作,便于推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制蜡,然后制壳,在制壳3层或4层后,在长孔余下的空间插入木条,随后进行正常制壳、封浆、脱蜡、熔炼及后处理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插入木条直径应与余下型壳孔洞接近,木条长度应足够以保证插透,插入木条应在制壳后2~3小时后进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蜡过程中组树时蜡模孔中心与模头夹角大于60°。

说明书

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熔模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熔模铸造型壳是上涂料-撒砂-干燥这一过程的重复。但对于具有长孔窄槽结构的铸件而言由于长孔、窄槽内部不易上涂料、撒砂,浇注时孔、槽内易跑火,当通孔的孔深和孔径之比H/d>5,窄槽和深孔就很难铸出,往往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实现;对于直径略大的长孔,虽然型壳可以做出,但已被浆料、型砂填满,造成了缩孔、缩松等缺陷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浇注时出现缩孔缩松缺陷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制蜡,然后制壳,在制壳3层或4层后,在长孔余下的空间插入木条,随后进行正常制壳、封浆、脱蜡、熔炼及后处理操作。
插入木条直径应与余下型壳孔洞接近,木条长度应足够以保证插透,插入木条应在制壳后2~3小时后进行。
制蜡过程中组树时蜡模孔中心与模头夹角大于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发明方法消除了现有技术浇注长孔、窄槽类熔模铸件时缩孔缩松的缺陷,本方法简单易操作,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接头的正视图,
图2是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如图1中所示,虚线为浇口,如图2中所示,其上均布φ7.8mm×23mm的长孔6个, 工艺设计采用一字型横模头组树,正常制壳4层半后浇注,并采用“型壳局部淬水”工艺,即在型壳浇注前将型壳下部淬入水中2~3s,形成自上而下的温度梯度和凝固顺序。但在浇口下部的两个孔内出现大量的缩松,严重的已缩透;分析认为,这两个孔位于浇口下部,浇注时钢水经此处流入型腔,有过热倾向,而φ7.8mm孔正常制壳4层半后已被浆料填满,恶化了此处散热和冷却条件,加剧了缩松产生倾向,在制壳3层后采用插入木条法消除了孔内的缩松缺陷。
插入木条可根据孔大小在制壳3层或者4层后进行,此时型壳有一定强度抵抗钢水冲击,插入木条直径应与余下型壳孔洞接近,插入木条应在制壳后2~3小时后进行,过早,型壳强度低,易损坏,过晚,型壳有一定强度,凹凸不平的撒砂平面阻碍了木条的插入,木条长度应足够以保证插透,为便于操作组树时蜡模6孔中心如图1中所示与模头夹角大于60°;型壳焙烧时,插入的木条烧掉形成空洞,从而改善型壳浇注后的散热条件,消除缩孔、缩松缺陷。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7026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7026A21申请号201410304113022申请日20140630B22C9/0420060171申请人薛铁山地址471000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秦岭路二街坊14栋1门72发明人薛铁山54发明名称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属于熔模铸造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制蜡,然后制壳,在制壳3层或4层后,在长孔余下的空间插入木条,随后进行正常制壳、封浆、脱蜡、熔炼及后处理操作;插入木条直径应与余下型壳孔洞接近,木条长度应足够以保证插透,插入木条应在制壳后23。

2、小时后进行;制蜡过程中组树时蜡模孔中心与模头夹角大于60;使用本发明方法消除了现有技术浇注长孔、窄槽类熔模铸件时缩孔缩松的缺陷,本方法简单易操作,便于推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7026ACN104057026A1/1页21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制蜡,然后制壳,在制壳3层或4层后,在长孔余下的空间插入木条,随后进行正常制壳、封浆、脱蜡、熔炼及后处理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插入木条直径。

3、应与余下型壳孔洞接近,木条长度应足够以保证插透,插入木条应在制壳后23小时后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蜡过程中组树时蜡模孔中心与模头夹角大于60。权利要求书CN104057026A1/2页3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熔模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背景技术0002熔模铸造型壳是上涂料撒砂干燥这一过程的重复。但对于具有长孔窄槽结构的铸件而言由于长孔、窄槽内部不易上涂料、撒砂,浇注时孔、槽内易跑火,当通孔的孔深和孔径之比/,窄槽和深孔就很难铸出,往往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实现;对于直径略大的长孔,虽然型壳。

4、可以做出,但已被浆料、型砂填满,造成了缩孔、缩松等缺陷的发生。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浇注时出现缩孔缩松缺陷的问题。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制蜡,然后制壳,在制壳3层或4层后,在长孔余下的空间插入木条,随后进行正常制壳、封浆、脱蜡、熔炼及后处理操作。0005插入木条直径应与余下型壳孔洞接近,木条长度应足够以保证插透,插入木条应在制壳后23小时后进行。0006制蜡过程中组树时蜡模孔中心与模头夹角大于60。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发明方法消除了现有技术浇注长孔、。

5、窄槽类熔模铸件时缩孔缩松的缺陷,本方法简单易操作,便于推广。附图说明0008图1是接头的正视图,图2是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0010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如图1中所示,虚线为浇口,如图2中所示,其上均布78MM23MM的长孔6个,工艺设计采用一字型横模头组树,正常制壳层半后浇注,并采用“型壳局部淬水”工艺,即在型壳浇注前将型壳下部淬入水中23S,形成自上而下的温度梯度和凝固顺序。但在浇口下部的两个孔内出现大量的缩松,严重的已缩透;分析认为,这两个孔位于浇口下部,浇注时钢水经此处流入型腔,有过热倾向,。

6、而78MM孔正常制壳4层半后已被浆料填满,恶化了此处散热和冷却条件,加剧了缩松产生倾向,在制壳3层后采用插入木条法消除了孔内的缩松缺陷。0011插入木条可根据孔大小在制壳3层或者4层后进行,此时型壳有一定强度抵抗钢水冲击,插入木条直径应与余下型壳孔洞接近,插入木条应在制壳后23小时后进行,过说明书CN104057026A2/2页4早,型壳强度低,易损坏,过晚,型壳有一定强度,凹凸不平的撒砂平面阻碍了木条的插入,木条长度应足够以保证插透,为便于操作组树时蜡模6孔中心如图1中所示与模头夹角大于60;型壳焙烧时,插入的木条烧掉形成空洞,从而改善型壳浇注后的散热条件,消除缩孔、缩松缺陷。0012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说明书CN104057026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57026A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5702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