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保护力度的头部护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保护力度的头部护具.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003292.2 (22)申请日 2018.01.03 (71)申请人 成都逸重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区 (西 区) 西芯大道4号创新中心A108号 (72)发明人 徐帅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路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1256 代理人 李凌 (51)Int.Cl. A42B 3/04(2006.01) A42B 3/06(2006.01) A42B 3/22(2006.01) (54)发明名称 提高保护力度的头部护具 (。
2、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保护力度的头部护具, 包 括头盔壳体, 头盔壳体呈椭球空腔结构, 头盔壳 体的下侧开口以及头盔壳体的前侧开口; 头盔壳 体的顶部、 后侧以及两侧均匀分布有小孔, 小孔 的直径在1mm以内, 并且小孔为圆形且贯穿头盔 壳体; 小孔的面积占头盔壳体表面积的1/3以下; 在头盔壳体的外表面覆盖有外层防护膜; 在头盔 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气囊, 气囊包括顶部气囊、 后侧气囊、 左侧气囊、 右侧气囊和护颚气囊, 顶部 气囊、 后侧气囊、 左侧气囊、 右侧气囊和护颚气囊 各自连接有一个微型调节气泵。 本发明通过气泵 对气囊进行调节从而适应各种不同头型的人进 行佩戴, 避免头盔与头。
3、型不合适而导致头盔松动 的现象发生, 保证了头盔的安全系数。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7981458 A 2018.05.04 CN 107981458 A 1.提高保护力度的头部护具, 包括头盔壳体(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盔壳体(2)呈椭球 空腔结构, 头盔壳体(2)的下侧开口以及头盔壳体(2)的前侧开口; 头盔壳体(2)的顶部、 后 侧以及两侧均匀分布有小孔(3), 小孔(3)的直径在1mm以内, 并且小孔(3)为圆形且贯穿头 盔壳体(2); 小孔(3)的面积占头盔壳体(2)表面积的1/3以下; 在头盔壳体(2)的外表面覆盖 有外层防护膜(1); 在头盔壳体(。
4、2)的内表面设置有气囊(5), 气囊(5)包括顶部气囊(51)、 后 侧气囊(52)、 左侧气囊(53)、 右侧气囊(54)和护颚气囊(55), 顶部气囊(51)、 后侧气囊(52)、 左侧气囊(53)、 右侧气囊(54)和护颚气囊(55)各自连接有一个微型调节气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保护力度的头部护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盔壳体(2)的 顶部为向外突出的拱状结构, 头盔壳体(2)顶部小孔(3)的中轴线汇集于头盔壳体(2)的几 何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保护力度的头部护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盔壳体(2)的 后侧为向外突出的拱状结构, 头盔壳体(2)后侧小孔(3)的。
5、中轴线汇集于头盔壳体(2)的几 何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保护力度的头部护具, 其特征在于, 在头盔壳体(2)内表 面设置有内层防护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保护力度的头部护具, 其特征在于, 气囊(5)采用涂有密 封橡胶的尼龙材料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981458 A 2 提高保护力度的头部护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头部护具, 具体涉及提高保护力度的头部护具。 背景技术 0002 骑行头盔骑行运动中生命最坚实的保护屏障。 骑行过程中的摔倒会对头部造 成很大的损害, 即使骑行者是以较低的车速沿着坡度平稳的自行车道骑行, 也同样不可。
6、忽 视安全问题。 佩戴骑行头盔的原因很简单也很重要保护头部, 减少伤害。 相关数据表 明, 在每年超过500例的骑车死亡事故中, 有75的死亡原因是头部受到致命伤害。 医学研 究发现, 骑车佩戴头盔可防止85的头部受伤, 并且大大减小了损伤程度和事故死亡率。 半 盔式骑行头盔分为公路专用(无帽檐)、 公路山地两用(配可拆卸帽檐)等。 0003 骑行头盔的作用原理在于通过吸收碰撞的冲击力来发挥保护作用。 换言之, 每一 个骑行头盔都具有泡沫内层, 在事故发生时, 泡沫内层会缓冲碰撞来减轻事故损伤。 传统 中, 许多骑行头盔是由EPS(发泡性聚苯乙烯)材料制作而成。 一旦EPS泡沫在事故中粉碎变 。
7、形, 则不可恢复和再次使用。 此外, 还有由EPP(发泡聚丙烯)泡沫制成内层的头盔。 尽管EPP 泡沫在受到撞击之后可以再次恢复使用, 但是其吸收冲击力的强度远远不及EPS泡沫。 现有 的头盔很重, 对于骑行的人来说是负担。 一般的头盔沿用的都是欧美风格, 欧美人与亚洲人 存在脸型的不同, 而良好的包裹性可以提高头盔对头部的保护, 且在激烈颠簸时不至于让 头盔上下晃动。 现有的头盔还不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头型的人。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头盔还不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头型的人, 目的 在于提供提高保护力度的头部护具, 便于调整头盔内部的空间, 使得头盔能够适应不同头 型的人。
8、进行佩戴, 避免头型与头盔不符合导致头盔晃动, 影响安全。 0005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 提高保护力度的头部护具, 包括头盔壳体, 所述头盔壳体呈椭球空腔结构, 头盔壳 体的下侧开口以及头盔壳体的前侧开口; 头盔壳体的顶部、 后侧以及两侧均匀分布有小孔, 小孔的直径在1mm以内, 并且小孔为圆形且贯穿头盔壳体; 小孔的面积占头盔壳体表面积的 1/3以下; 在头盔壳体的外表面覆盖有外层防护膜; 在头盔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气囊, 气囊 包括顶部气囊、 后侧气囊、 左侧气囊、 右侧气囊和护颚气囊, 顶部气囊、 后侧气囊、 左侧气囊、 右侧气囊和护颚气囊各自连接有一个微型调节气泵。 。
9、0007 头盔的作用是为了抵御外界的冲击, 降低外界冲击对大脑的损害, 因此头盔的抵 御外界的强度是很重要的,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强度, 头盔普遍较重, 如果采用碳纤维材料 制成, 头盔重量会下降, 但是成本就会上升, 除了专业骑行者或者骑行狂热爱好者, 一般不 会采用。 0008 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材质的头盔, 头盔的重量中头盔壳体占了很大的重量比, 通过 在头盔壳体上设置多个小孔, 小孔均匀分布, 从而降低了头盔壳体本身的重量, 但是, 如果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981458 A 3 小孔的面积与头盔壳体的表面积相比占用太多, 会严重影响头盔的强度, 通过实验证明, 当 。
10、小孔的面积占头盔壳体表面积的1/3时, 头盔的强度变化不大, 但是一旦大于1/3, 头盔的强 度就会显著降低。 小孔的直径限定在1mm以内, 1mm的小孔是肉眼可见的, 当直径大于1mm时, 小孔越大, 头盔的强度就会越小, 并且小孔超过1mm, 在骑行过程中周围环境中很多尖锐物 品容易穿过小孔对人脑造成损伤, 因此将小孔的直径限定在1mm以内, 一方面保证了头盔的 强度, 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外界的尖锐物体的刺入; 1mm的小孔均匀分布在头盔壳体上, 外 表变化不大, 强度几乎无差别, 重量会降低, 最多能够降低现有头盔重量的1/6。 0009 在头盔壳体内表面设置多个气囊, 每个气囊都配备有。
11、微型调节气泵, 当不同头型 的人进行头盔佩戴时, 可以通过调节顶部气囊、 后侧气囊、 左侧气囊、 右侧气囊和护颚气囊 使得头盔能够适应相应的头型, 防止头盔松动, 本发明采用气囊调节头盔内部空间, 一方面 气囊调节是较为简单的方式, 成本花费不高, 另一方面则是头盔本来就是用于保护头部, 在 头盔内部再加上气囊, 当头盔受到外部压力时, 气囊对外部压力实现缓冲的作用, 可以进一 步对头部进行保护。 0010 进一步地, 头盔壳体的顶部为向外突出的拱状结构, 头盔壳体顶部小孔的中轴线 汇集于头盔壳体的几何中心。 拱状结构能够承担较大的外界压力, 将小孔的中轴线汇集于 头盔壳体的几何中心, 在承受。
12、外界压力时, 小孔能够将压力分散出, 提高抵抗外界压力的强 度。 0011 进一步地, 头盔壳体的后侧为向外突出的拱状结构, 头盔壳体后侧小孔的中轴线 汇集于头盔壳体的几何中心。 0012 进一步地, 在头盔壳体内表面设置有内层防护膜。 设置外层防护膜是为了避免外 界的灰尘杂质进入小孔, 对小孔进行堵塞, 设置内层防护膜是为了在外层防护膜破裂后, 灰 尘杂质进入小孔, 避免灰尘和杂质进入气囊导致不易清洁的情况出现。 0013 进一步地, 气囊采用涂有密封橡胶的尼龙材料制成。 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5 1、 本发明通过在头盔壳体内部设置多个气囊, 再。
13、通过气泵对气囊进行调节从而适 应各种不同头型的人进行佩戴, 避免头盔与头型不合适而导致头盔松动的现象发生, 保证 了头盔的安全系数; 0016 2、 本发明通过在头盔壳体上均匀设置小孔, 能够有效降低头盔壳体的重量, 提高 骑行车戴头盔的舒适度; 0017 3、 本发明在保证头盔强度的前提下能够减少1/6的重量, 降低头盔对骑行者的压 迫。 附图说明 001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 分,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在附图中: 0019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气囊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4、: 0022 1-外层防护膜, 2-头盔壳体, 3-小孔, 4-内层防护膜, 5-气囊, 6-眼罩, 51-顶部气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981458 A 4 囊, 52-后侧气囊, 53-左侧气囊, 54-右侧气囊, 55-护颚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 对本 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作 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4 实施例 0025 如图1和图2所示, 提高保护力度的头部护具, 包括头盔壳体2, 所述头盔壳体2呈椭 球空腔结构, 头盔壳体2。
15、的下侧开口以及头盔壳体2的前侧开口; 头盔壳体2的顶部、 后侧以 及两侧均匀分布有小孔3, 小孔3的直径在1mm以内, 并且小孔3为圆形且贯穿头盔壳体2; 小 孔3的面积占头盔壳体2表面积的1/3以下; 在头盔壳体2的外表面覆盖有外层防护膜1; 在头 盔壳体2的内表面设置有气囊5, 气囊5包括顶部气囊51、 后侧气囊52、 左侧气囊53、 右侧气囊 54和护颚气囊55, 顶部气囊51、 后侧气囊52、 左侧气囊53、 右侧气囊54和护颚气囊55各自连 接有一个微型调节气泵。 0026 头盔壳体2的顶部为向外突出的拱状结构, 头盔壳体2顶部小孔3的中轴线汇集于 头盔壳体2的几何中心。 0027 。
16、头盔壳体2的后侧为向外突出的拱状结构, 头盔壳体2后侧小孔3的中轴线汇集于 头盔壳体2的几何中心。 0028 在头盔壳体2内表面设置有内层防护膜。 气囊5采用涂有密封橡胶的尼龙材料制 成。 0029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 详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 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981458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7981458 A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7981458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