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管.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7508766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131778.7

申请日:

20130306

公开号:

CN203138114U

公开日:

201308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36/00,A47J27/21

主分类号:

A47J36/00,A47J27/21

申请人:

孙时泽

发明人:

孙时泽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兴路198号19弄506室

优先权:

CN201320131778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水壶的连接管,连接内壶和外壶,内壶包括内壶底,连接管为两根,分别为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距内壶底的高度有高度差。本实用新型利用水的热胀冷缩、高温水轻比重小向上浮、低温水重比重大向下沉的特性,通过两根距内壶底的高度有高度差的连接管,使内、外壶水自动对流,同步升温,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并使节能水壶安全牢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连接管,连接内壶(3)和外壶(4),所述内壶(3)包括内壶底(6),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两根,分别为连接管一(1)、连接管二(2),所述连接管一(1)、连接管二(2)距所述内壶底(6)的高度有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一(1)对应壶嘴(5)且靠近所述内壶底(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二(2)位于与所述连接管一(1)相对应的一侧,所述连接管二(2)距所述内壶底(6)的高度大于所述连接管一(1)距所述内壶底(6)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二(2)与壶水水面平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水壶的连接管。

背景技术

在申请号为94238615.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节能水壶,由外 壶、内壶和联结管组成,联结管连接内、外壶。炉火对外壶水、内壶水的加热大多是不同步 的,不是外壶水温高于内壶水温,就是内壶水温高于外壶水温。尽管有1至多根联结管使内、 外壶水相通,但由于联结管距壶底的高度相同,同一高度的水的比重是相同,内壶水和外壶 水之间并不流动,因此仍无法同步升温。例如,当内壶水温高于外壶水温,内壶水位升高, 内壶水通过联结管进入外壶,但进入外壶的水仅仅是内壶高出外壶的少量水,内壶水和外壶 水并不同步升温;反之,当外壶水温高于内壶水温,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这样不仅浪费能 源,延长加热时间,而且会在内壶水沸腾时,外壶水还没有煮沸,烧出了夹生水,或者在内 壶水没有煮沸时外壶水沸腾,导致外壶水产生的蒸汽通过联结管进入内壶水,因蒸汽压力过 大而发生危险。另外,如联结管仅设置一根,该联结管连接内壶的一侧和外壶的一侧,内、 外壶相互受力不均衡,当内壶有水、重量较大时,内壶向下倾斜,节能水壶会变形损坏。

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公开号为CN101099636A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 节能水壶的联结管(对流管)。该联结管呈狭长形,可以使不同高度的内、外壶水实现对流并 同步升温,但狭长的联结管是异形管,工艺复杂,加工困难,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管,不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而且可以 使内、外壶水自动对流、同步升温。

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这种节能水壶的连接管,连接内壶和外壶,内壶包括内壶 底,连接管为两根,分别为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距内壶底的高度有高 度差。

两根连接管与内壶底的高度有高度差,即两根连接管与内壶底的距离不相等。水具有热 胀冷缩、高温水轻比重小向上浮、低温水重比重大向下沉的特点,加热时,内壶水、外壶水 有温差,不同高度的水也有温差,两根连接管有高度差并且都淹没在壶水中,不同高度、不 同温度的内、外壶水在这两根连接管里流动。

作为优选,连接管一对应壶嘴且靠近内壶底,有利于位于内、外壶下层且有温差的低温 水流进或流出,也有利于倾斜倒水,把壶内的水倒净。

作为进一步优选,连接管二位于与连接管一相对应的一侧,连接管二距内壶底的高度大 于对流管一距内壶底的高度。这样,两根连接管分别位于内、外壶的两侧,相互受力均衡, 由于距内壶底的高度不同,内、外壶水对流。

作为再一步优选,连接管二与壶水水面平齐。这时,在连接管二里流动的内壶水、外壶 水是温度最高且有温差的最上层水,对流效果最好。

上述技术方案及其优选,利用水的热胀冷缩、高温水轻比重小向上浮、低温水重比重大 向下沉的特点,使内、外壶水自动对流,同步升温,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降低, 同时,内、外壶相互受力均衡,不会因内壶向下倾斜而使节能水壶变形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带有连接管的节能水壶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知,节能水壶的连接管,连接内壶3和外壶4,内壶3包括内壶底6,连接管 为两根,分别为连接管一1、连接管二2,连接管一1、连接管二2距内壶底6的高度有高度 差。

连接管一1、连接管二2距内壶底6的高度有高度差,即连接管一1、连接管二2与内 壶底6的距离不相等。水具有热胀冷缩、高温水轻比重小向上浮、低温水重比重大向下沉的 特点,加热时,内壶水和外壶水有温差,内壶3内不同高度的水有温差,外壶4内不同高度 的水也有温差,连接管一1、连接管二2有高度差并且都淹没在壶水中,不同高度、不同温 度的内壶水、外壶水就会在连接管一1、连接管二2里流动。例如,加热时,当内壶3水温 高于外壶4水温时,会出现以下情形:

1、内壶3内的热水位于上层,冷水位于下层,因热胀冷缩,其水位高于外壶;

2、内壶3水位高于外壶4水位,位于上层的热水从较高的连接管二2流入外壶4;

3、外壶4下层的水温低,比重大,低温水从较低的连接管一1流入内壶3;

4、在炉火加热节能水壶的同时,不同温度的水在不同高度的连接管里流动,内、外壶 水同步升温。

当外壶4水温高于内壶3水温时,其运行方式相同,但水流方向相反。

使用时,将壶水加至不低于连接管二2的高度,水将连接管二2淹没,加热时,内、外 壶水自动对流。

连接管一1可以对应壶嘴5且靠近内壶底6,连接管一1就处于与壶嘴5最近的位置, 便于倾斜倒水时,把内壶3里的水倒净,而且有利于内壶3、外壶4下层且有温差的低温水 流进或流出。

连接管二2可以位于与连接管一1相对应的一侧,连接管二2距内壶底6的高度大于连 接管一1距内壶底6的高度。这样,连接管一1、连接管二2分别位于内壶3、外壶4的两侧, 使内壶3、外壶4相互受力均衡,内壶3不会向下倾斜,由于两根连接管的高度不同,内壶 水流向外壶4或外壶水流向内壶3。

连接管二2可与壶水水面平齐,即连接管二2距内壶底6的高度与壶水高度相等、处于 刚刚淹没在壶水里的位置。这时,在连接管二2内流动的内壶水、外壶水是温度最高且有温 差的最上层水,此时对流效果最佳。

连接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连接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连接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接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接管.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3811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8.21 CN 203138114 U *CN203138114U* (21)申请号 201320131778.7 (22)申请日 2013.03.06 A47J 36/00(2006.01) A47J 27/21(2006.01) (73)专利权人 孙时泽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兴路 198 号 19 弄 506 室 (72)发明人 孙时泽 (54) 实用新型名称 连接管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水壶的连接管, 连 接内壶和外壶, 内壶包括内壶底, 连接管为两根, 分别为连接管一。

2、、 连接管二, 连接管一、 连接管二 距内壶底的高度有高度差。本实用新型利用水的 热胀冷缩、 高温水轻比重小向上浮、 低温水重比重 大向下沉的特性, 通过两根距内壶底的高度有高 度差的连接管, 使内、 外壶水自动对流, 同步升温, 而且结构简单, 加工方便, 并使节能水壶安全牢 固。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38114 U CN 203138114 U *CN203138114U* 1/1 页 2 1. 一种连接管。

3、, 连接内壶 (3) 和外壶 (4), 所述内壶 (3) 包括内壶底 (6),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接管为两根, 分别为连接管一(1)、 连接管二(2), 所述连接管一(1)、 连接管二(2)距 所述内壶底 (6) 的高度有高度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连接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接管一 (1) 对应壶嘴 (5) 且靠 近所述内壶底 (6)。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连接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接管二 (2) 位于与所述连 接管一 (1) 相对应的一侧, 所述连接管二 (2) 距所述内壶底 (6) 的高度大于所述连接管一 (1) 距所述内壶底 (6) 的高度。。

4、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连接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接管二 (2) 与壶水水面平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138114 U 2 1/2 页 3 连接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水壶的连接管。 背景技术 0002 在申请号为 94238615.9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 公开了一种节能水壶, 由 外壶、 内壶和联结管组成, 联结管连接内、 外壶。 炉火对外壶水、 内壶水的加热大多是不同步 的, 不是外壶水温高于内壶水温, 就是内壶水温高于外壶水温。尽管有 1 至多根联结管使 内、 外壶水相通, 但由于联结管距壶底的高度相同, 同一高度的水的比重是相。

5、同, 内壶水和 外壶水之间并不流动, 因此仍无法同步升温。例如, 当内壶水温高于外壶水温, 内壶水位升 高, 内壶水通过联结管进入外壶, 但进入外壶的水仅仅是内壶高出外壶的少量水, 内壶水和 外壶水并不同步升温 ; 反之, 当外壶水温高于内壶水温, 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这样不仅浪 费能源, 延长加热时间, 而且会在内壶水沸腾时, 外壶水还没有煮沸, 烧出了夹生水, 或者在 内壶水没有煮沸时外壶水沸腾, 导致外壶水产生的蒸汽通过联结管进入内壶水, 因蒸汽压 力过大而发生危险。另外, 如联结管仅设置一根, 该联结管连接内壶的一侧和外壶的一侧, 内、 外壶相互受力不均衡, 当内壶有水、 重量较大时,。

6、 内壶向下倾斜, 节能水壶会变形损坏。 0003 为解决这个问题, 在公开号为 CN101099636A 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中, 公开了一 种节能水壶的联结管 ( 对流管 )。该联结管呈狭长形, 可以使不同高度的内、 外壶水实现对 流并同步升温, 但狭长的联结管是异形管, 工艺复杂, 加工困难, 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管, 不仅结构简单、 加工方便, 而且 可以使内、 外壶水自动对流、 同步升温。 0005 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 : 这种节能水壶的连接管, 连接内壶和外壶, 内壶包括 内壶底, 连接管为两根, 分别为连接管一、 连接管。

7、二, 连接管一、 连接管二距内壶底的高度有 高度差。 0006 两根连接管与内壶底的高度有高度差, 即两根连接管与内壶底的距离不相等。水 具有热胀冷缩、 高温水轻比重小向上浮、 低温水重比重大向下沉的特点, 加热时, 内壶水、 外 壶水有温差, 不同高度的水也有温差, 两根连接管有高度差并且都淹没在壶水中, 不同高 度、 不同温度的内、 外壶水在这两根连接管里流动。 0007 作为优选, 连接管一对应壶嘴且靠近内壶底, 有利于位于内、 外壶下层且有温差的 低温水流进或流出, 也有利于倾斜倒水, 把壶内的水倒净。 0008 作为进一步优选, 连接管二位于与连接管一相对应的一侧, 连接管二距内壶底。

8、的 高度大于对流管一距内壶底的高度。这样, 两根连接管分别位于内、 外壶的两侧, 相互受力 均衡, 由于距内壶底的高度不同, 内、 外壶水对流。 0009 作为再一步优选, 连接管二与壶水水面平齐。这时, 在连接管二里流动的内壶水、 外壶水是温度最高且有温差的最上层水, 对流效果最好。 说 明 书 CN 203138114 U 3 2/2 页 4 0010 上述技术方案及其优选, 利用水的热胀冷缩、 高温水轻比重小向上浮、 低温水重比 重大向下沉的特点, 使内、 外壶水自动对流, 同步升温, 而且结构简单, 加工方便, 成本降低, 同时, 内、 外壶相互受力均衡, 不会因内壶向下倾斜而使节能水。

9、壶变形损坏。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 图 1 为带有连接管的节能水壶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从图 1 可知, 节能水壶的连接管, 连接内壶 3 和外壶 4, 内壶 3 包括内壶底 6, 连接 管为两根, 分别为连接管一1、 连接管二2, 连接管一1、 连接管二2距内壶底6的高度有高度 差。 0014 连接管一 1、 连接管二 2 距内壶底 6 的高度有高度差, 即连接管一 1、 连接管二 2 与 内壶底 6 的距离不相等。水具有热胀冷缩、 高温水轻比重小向上浮、 低温水重比重大向下沉 的特点, 加热时, 内壶水和外壶水有温差, 内壶3内不同。

10、高度的水有温差, 外壶4内不同高度 的水也有温差, 连接管一 1、 连接管二 2 有高度差并且都淹没在壶水中, 不同高度、 不同温度 的内壶水、 外壶水就会在连接管一 1、 连接管二 2 里流动。例如, 加热时, 当内壶 3 水温高于 外壶 4 水温时, 会出现以下情形 : 0015 1、 内壶 3 内的热水位于上层, 冷水位于下层, 因热胀冷缩, 其水位高于外壶 ; 0016 2、 内壶 3 水位高于外壶 4 水位, 位于上层的热水从较高的连接管二 2 流入外壶 4 ; 0017 3、 外壶 4 下层的水温低, 比重大, 低温水从较低的连接管一 1 流入内壶 3 ; 0018 4、 在炉火加。

11、热节能水壶的同时, 不同温度的水在不同高度的连接管里流动, 内、 外 壶水同步升温。 0019 当外壶 4 水温高于内壶 3 水温时, 其运行方式相同, 但水流方向相反。 0020 使用时, 将壶水加至不低于连接管二 2 的高度, 水将连接管二 2 淹没, 加热时, 内、 外壶水自动对流。 0021 连接管一1可以对应壶嘴5且靠近内壶底6, 连接管一1就处于与壶嘴5最近的位 置, 便于倾斜倒水时, 把内壶 3 里的水倒净, 而且有利于内壶 3、 外壶 4 下层且有温差的低温 水流进或流出。 0022 连接管二 2 可以位于与连接管一 1 相对应的一侧, 连接管二 2 距内壶底 6 的高度 大于连接管一 1 距内壶底 6 的高度。这样, 连接管一 1、 连接管二 2 分别位于内壶 3、 外壶 4 的两侧, 使内壶3、 外壶4相互受力均衡, 内壶3不会向下倾斜, 由于两根连接管的高度不同, 内壶水流向外壶 4 或外壶水流向内壶 3。 0023 连接管二 2 可与壶水水面平齐, 即连接管二 2 距内壶底 6 的高度与壶水高度相等、 处于刚刚淹没在壶水里的位置。这时, 在连接管二 2 内流动的内壶水、 外壶水是温度最高且 有温差的最上层水, 此时对流效果最佳。 说 明 书 CN 203138114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38114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