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坡加固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750833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3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37334.5

申请日:

2015.05.12

公开号:

CN104790414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17/20申请日:20150512|||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7/20

主分类号:

E02D17/20

申请人:

北京师范大学

发明人:

刘吉夫; 邢颖; 邓志飞; 石瑶; 高慧; 郭兰兰

地址:

100875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8

代理人:

严勇刚; 陈晓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滑坡加固方法,用于对滑坡的滑体进行加固,包括如下步骤:沿滑体的表面下端横向固定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形成第1排加固结构;在所述第1排加固结构上端横向形成第2排加固结构;依次在第2排加固结构上端横向固定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形成第3至第n排加固结构;第1至第n排加固结构的通道相互错开布置成弯折形式的通道网。本发明利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在滑坡体的表面形成相互错开的弯折形式的通道网,可以在滑坡发生的时候,使滑坡体的表层岩土结构或者表层水沿着这种通道网移动,利用通道网引导和分散滑坡体的滑动力,或者减缓表层水的流速,以达到避免或减缓滑体的滑动,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滑坡加固方法,用于对滑坡的滑体(100)进行加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沿所述滑体(100)的表面下端横向固定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形成第1排加固结构(10);其中,
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为中间镂空的等边三角形棱柱,所述棱柱的高度为0.8-1.2米;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的底面埋入所述滑体(100)中的深度为0.4-0.6米;所述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的顶角沿所述滑体(100)的表面朝向所述滑体(100)的上端排列,相邻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之间均形成有上宽下窄的通道(2)。
步骤二:在所述第1排加固结构(10)上端横向固定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形成第2排加固结构(20);所述第2排加固结构(20)的相邻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之间形成的所述通道(2)与所述第1排加固结构(10)的所述通道(2)相互错开布置。
步骤三:重复上述步骤二,依次在所述第2排加固结构(20)上端横向固定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形成第3至第n排加固结构,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第1至第n排加固结构的相邻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之间形成的所述通道(2)相互错开布置成弯折形式的通道网。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第1至第n排加固结构中,位于上方的第k+1排加固结构的相邻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之间所形成的所述通道(2)的底部中点与其下方紧邻的所述第k排加固结构的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的顶角对齐,其中k为小于n的正整数。

3.
  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滑坡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确定所述滑坡体下端的所述第k排加固结构的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的位置;然后沿着所述第k排加固结构的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的向上的顶角画一条向上的直线,垂直于该直线画一条横线;之后距离一个设定的间隔,在所述第k排加固结构的上端,沿着 所述横线确定所述第k+1排加固结构的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位置,并使所述第k+1排加固结构的相邻所述两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相对于所述向上的直线对称;之后,在确定的位置开挖三角形的基坑,将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埋入所述基坑中。

4.
  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滑坡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在固定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之前,在所述滑体(100)的表面固定一层钢丝网。

5.
  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滑坡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在将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埋入所述基坑之前,先在所述滑体(100)的表面固定一层钢丝网,然后在所述钢丝网对应于所述基坑的位置剪开三角形的孔洞,最后再将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埋入所述基坑中。

说明书

一种滑坡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滑坡治理领域,尤其是一种滑坡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一个缓倾面向下剪切滑移一定距离的现象。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滑坡对乡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位于城镇的滑坡常常砸埋房屋,伤亡人畜,毁坏田地,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并毁坏各种设施,造成停电、停水、停工,有时甚至毁灭整个城镇。发生在工矿区的滑坡,可摧毁矿山设施,伤亡职工,毁坏厂房,使矿山停工停产,常常造成重大损失。
治理滑坡的工程措施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一是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二是改变滑坡体的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三是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与其它抗滑工程,如抗滑挡土墙、锚杆等相比,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具有抗滑动能力强、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治理滑动面较深的大型滑坡。但由于常规抗滑桩与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段埋深太大,桩长与锚索长度动辄数十米至近百米,技术经济合理性较差。而对于缩短锚索长度问题,由于常规锚索在坡面施加预应力的构造特性,不可能大规模减小长度,由此导致锚固技术这一滑坡防治的有效手段在深层滑坡防治中的应用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滑坡加固方法,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滑坡加固方法,用于对滑坡的滑体进行加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沿所述滑体的表面下端横向固定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形成第1排加固结构;其中,
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为中间镂空的等边三角形棱柱,所述棱柱的高度为0.8-1.2米;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底面埋入所述滑体中的深度为0.4-0.6米;所述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顶角沿所述滑体的表面朝向所述滑体的上端排列,相邻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之间均形成有上宽下窄的通道;
步骤二:在所述第1排加固结构上端横向固定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形成第2排加固结构;所述第2排加固结构的相邻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之间形成的所述通道与所述第1排加固结构的所述通道相互错开布置;
步骤三:重复上述步骤二,依次在所述第2排加固结构上端横向固定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形成第3至第n排加固结构,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第1至第n排加固结构的相邻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之间形成的所述通道相互错开布置成弯折形式的通道网。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第1至第n排加固结构中,位于上方的第k+1排加固结构的相邻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之间所形成的所述通道的底部中点与其下方紧邻的所述第k排加固结构的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顶角对齐,其中k为小于n的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确定所述滑坡体下端的所述第k排加固结构的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位置;然后沿着所述第k排加固结构的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向上的顶角画一条向上的直线,垂直于该直线画一条横线;之后距离一个设定的间隔,在所述第k排加固结构的上端,沿着所述横线确定所述第k+1排加固结构的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位置,并使所述第k+1排加固结构的相邻所述两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相对于所述向上的直线对称;之后,在确定的位置开挖三角形的基坑, 将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埋入所述基坑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在固定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之前,在所述滑体的表面固定一层钢丝网。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在将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埋入所述基坑之前,先在所述滑体的表面固定一层钢丝网,然后在所述钢丝网对应于所述基坑的位置剪开三角形的孔洞,最后再将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埋入所述基坑中。
本发明利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在滑坡体的表面形成相互错开的弯折形式的通道网,可以在滑坡发生的时候,使滑坡体的表层岩土结构或者表层水沿着这种通道网移动,利用通道网引导和分散滑坡体的滑动力,或者减缓表层水的流速,以达到避免或减缓滑体的滑动,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的目的。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滑坡加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加固结构的左侧示意图;
图3显示的是图1、2中所示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滑坡加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所述滑坡加固结构用于对滑坡的滑体100进行加固,以避免或减缓滑体100的滑动,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
图1所示滑坡加固结构利用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后面将对此详细描述)埋设在滑坡体100的表面,利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在滑坡体100的表面形成特殊布局的通道网,以使滑坡体100的表层岩土结构或者表层水沿着这种通道网移动,利用通道网引导和分散滑坡体的滑动力,或者 减缓表层水的流速,以达到避免或减缓滑体100的滑动,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的目的,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参照图2详细说明构成本发明的滑坡加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其中,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加固结构的左侧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加固结构包括第1至第n排加固结构(n为正整数),每一排加固结构以特殊的布局进行排列,具体包括:沿滑体100的表面下端横向固定的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形成的第1排加固结构10;在第1排加固结构10上端横向固定的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形成的第2排加固结构20;以及依次在第2排加固结构10上端横向固定的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形成的第3至第n排加固结构。
其中,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显示的是图1、2中所示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为中间镂空的等边三角形棱柱,棱柱的高度为0.8-1.2米;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的底面埋入滑体100中的深度为0.4-0.6米。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上设置有安装孔11,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通过锚固件12固定在滑体100上,如图1所示,锚固件12的上端穿过安装孔11与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固定连接,锚固件12的下端穿设入滑体100的内部与底部岩层固定连接。本实施例采用锚固件12的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抗滑桩施工相对简单且成本更低,配合本发明特殊的布局结构更适用于软土滑坡的加固。
第1至第n排加固结构中,每一排加固结构中的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的顶角均沿滑体100的表面朝向滑体100的上端排列,相邻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之间均形成有上宽下窄的通道2,如图2中箭头所示所示。
从图2所示滑坡加固结构的排列布局可以看出,每一排加固结构中,相邻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之间都形成有上宽下窄的通道2,然后,位于第2排加固结构的通道2设置成与第1排加固结构10的通道2相互错开布置;以此类推,第1至第n排加固结构的相邻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之间形成的所述通道2相互错开布置成弯折形式的通道网。
本发明利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在滑坡体100的表面所形成的上述 特殊布局的相互错开布置成弯折形式的通道网,可以在滑坡发生的时候,使滑坡体100的表层岩土结构或者表层水沿着这种通道网移动,利用通道网引导和分散滑坡体的滑动力,或者减缓表层水的流速,以达到避免或减缓滑体100的滑动,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的目的。
具体来说,首先,本发明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半埋入滑坡体100的表面,相对现有技术开挖沟槽修建挡土墙的加固结构可以大大节约工程施工的强度,这些预制三角体可以在工厂中批量加工然后吊装到滑坡体的表面进行安装。其次,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设置成一个顶角朝上,因而滑坡发生时,表层岩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冲击的时候,朝上的顶角会引导表层岩土沿着顶角两侧的平面被分流开来,从而使得正面的冲击力降低,避免滑坡的巨大冲击力将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冲下滑坡造成二次灾害。再次,通道2布局成上宽下窄的形式,可以通过从通道上端流入的岩土自身相互挤压到达通道的下端,增加岩土与三角体侧面的摩擦力,以此延缓或阻止岩土的滑动。另外,每一排加固结构中的上宽下窄的通道2与其前后排的加固结构的通道2相互错开布局,形成了弯折形式的通道网,因而滑动的岩土只能沿着弯折的通道前行,每经过一个上宽下窄的通道都会减速,然后会被下一排的通道引导转弯进一步减速,从而可以进一步延缓或阻止岩土的滑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为便于施工形成弯折形式的通道网,第1至第n排加固结构中,位于上方的第k+1排加固结构的相邻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之间所形成的所述通道2的底部中点与其下方紧邻的第k排加固结构的一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的顶角对齐,其中k为小于n的正整数。
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确定滑坡体下端的第k排加固结构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位置,也就是施工的时候也是从下往上展开,以避免施工过程中上方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由于事故滑落伤害施工人员。然后距离一个设定的间隔,在第k排加固结构的上端确定第k+1排加固结构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位置,为便于定位,沿着第k排加固结构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向上的顶角画一条向上的直线,垂直于该直线画一条横线,然后就很容易将第k排加固结构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沿着横线布置,并使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相对于向上的直线对称就可以了。位置确定之后可 以开挖一个三角形的基坑(图中未示出),将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按照设计尺寸半埋入基坑中。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固定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之前,在滑体100的表面固定一层钢丝网(图中未示出),钢丝网对应于基坑的位置剪开一个三角形的孔洞。埋入基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被钢丝网所围绕,基坑周边的岩土不容易随着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受冲击时的倾斜而发生松动,可以增强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牢固性。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利用本发明的滑坡加固结构对滑坡加固的方法,当然,与前述一样,所述方法用于对滑坡的滑体100进行加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沿滑体100的表面下端横向固定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形成第1排加固结构10;其中,
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为中间镂空的等边三角形棱柱,所述棱柱的高度为0.8-1.2米;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的底面埋入所述滑体100中的深度为0.4-0.6米;所述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的顶角沿所述滑体100的表面朝向所述滑体100的上端排列,相邻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之间均形成有上宽下窄的通道2。
步骤二:在第1排加固结构10上端横向固定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形成第2排加固结构20;第2排加固结构20的相邻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之间形成的所述通道2与第1排加固结构10的所述通道2相互错开布置。
步骤三:重复上述步骤二,依次在第2排加固结构20上端横向固定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形成第3至第n排加固结构,其中n为正整数;第1至第n排加固结构的相邻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之间形成的通道2相互错开布置成弯折形式的通道网。
可以优选在步骤三中,第1至第n排加固结构中,位于上方的第k+1排加固结构的相邻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之间所形成的通道2的底部中点与其下方紧邻的第k排加固结构的一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的顶角对齐,其中k为小于n的正整数。
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优选首先确定滑坡体下端的第k排加固结构的钢 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位置;然后沿着第k排加固结构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向上的顶角画一条向上的直线,垂直于该直线画一条横线,之后距离一个设定的间隔,在第k排加固结构的上端,沿着横线确定第k+1排加固结构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的位置,并使第k+1排加固结构的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相对于向上的直线对称;之后,在确定的位置开挖三角形的基坑,将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埋入基坑中。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固定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1之前,在滑体100的表面固定一层钢丝网。也就是埋入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之前,先在滑体100的表面固定一层钢丝网,然后在钢丝网对应于基坑的位置剪开三角形的孔洞,最后再将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埋入基坑中。上述施工过程优选在基坑位置确定之后再进行,以便于根据基坑位置剪开孔洞。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发明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滑坡加固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滑坡加固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滑坡加固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滑坡加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滑坡加固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滑坡加固方法,用于对滑坡的滑体进行加固,包括如下步骤:沿滑体的表面下端横向固定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形成第1排加固结构;在所述第1排加固结构上端横向形成第2排加固结构;依次在第2排加固结构上端横向固定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形成第3至第n排加固结构;第1至第n排加固结构的通道相互错开布置成弯折形式的通道网。本发明利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三角体在滑坡体的表面形成相互错开的弯折形式的通道网,可以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