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扣件用注射发泡聚酯弹性垫板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弹性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轨电车扣件用注射发泡聚酯
弹性垫板。
背景技术
垫板是轨道交通工程中的一种重要零件,它置于钢轨下,起着减振降噪
的作用,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刚度、耐腐蚀性和耐疲劳性等特点。近年来随
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有轨电车交通作为一种补充的公共交通工具展
现出更加活力的一面,市场潜力看好。有轨电车扣件系统在线路的不同节点
对垫板刚度有不同的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已有技术一般通过改变垫板
的结构设计调整产品的刚度。由于有轨电车扣件系统在路基中属于预埋方式,
若为了调整产品刚度对弹性垫板做细节设计,混凝土渗入后影响产品刚度,
甚至影响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舒适性。所以必须设计为平板结构。但平板
结构的弹性垫板如何改变其刚性就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轨电车扣件用注射发泡聚酯弹性垫
板,通过材料配方的设计,满足产品及扣件系统的刚度需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所述垫板为平面结构并采用注射发泡成型;
所述垫板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热塑性聚酯弹性体100,微胶囊发泡
剂0.5-2.5,白油0.15-0.6。
所述原料中还可添加下述重量份的辅料:色粉0.5-1.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为平面结构,避免了由于施工造成渗入混凝土而影响产品及整
个扣件系统的刚度。
2、本发明采用注射发泡成型,不但克服了TPEE材料挤出发泡产品受到
工艺波动、产品刚度等性能变化调整时出现的外观差,刚度调节难度大等问
题;而且还可减少发泡粒子添加量,减低成本;特别是发泡均匀,容易控制
表面效果,产品形成自结皮形式,外观佳。
3、本发明弹性好,刚度易于调整,不但能够满足不同刚度要求的扣件
系统,而且具有良好的抗臭氧老化性能及疲劳性,从而延长轨道扣件的使用
寿命,降低线路维护成本。
4、本发明原材料配方简单且可设计性强,对于不同地域、不同设计方案、
不同扣件系统的刚度需求有较强的适应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平面结构并采用注射发泡成型;本发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
成: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100,微胶囊发泡剂0.5-2.5,白油0.15-0.6,
色粉0.5-1.5。其中,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为主料,简称TPEE,为含有聚酯硬段和聚醚软段的嵌
段共聚物。TPEE具有橡胶的弹性和工程塑料的强度;软段赋予它弹性,使它
像橡胶;硬段赋予它加工性能,使它像塑料;与橡胶相比,它具有更好的加
工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与工程料相比,同样具有强度高的特点,而柔韧
性和动态力学性能更好。主要性能为:邵氏硬度A85-90,拉伸强度≥18MPa,
伸长率≥600%,泰伯磨损量≤12Mg/1000转,密度约1.15g/cm3,使用温度
范围-50℃至+100℃,耐油体积变化率≤3%等等。
微胶囊发泡剂:由丙烯酸酯共聚物(外壳料)包覆液化的碳氢化合物(发
泡剂)构成,以热可塑性高分子为胶囊壳体,内含液状碳氢化合物微珠。加热
后,高分子壳体软化,其中的液体碳氢化合物变成气体,胶囊壳体因产生的压
力而膨胀。从体积上来看,可以扩大为原来的20-100倍。正因为具有这样独
有的特征,因此也被称为热膨胀性微胶囊。
白油为分散剂,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用于调整TPEE材料与发泡剂、色粉
的相容性。主要成分为C16~C31正异构烷烃的混合物,分子量300~-400
范围。色粉起着色的作用。
实施例1-3(单位:重量份)。
原料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TPEE
100
100
100
微胶囊发泡剂
1.0
1.5
2.1
白油
0.2
0.4
0.6
色粉
0.5
1.0
1.5
说明:实施例1成型制件刚度高于实施例2。同理,实施例2高于实施例
3。具体配方根据制件刚度技术指标而异。
制造方法:
第一步:将TPEE料在120℃±5℃烘箱内干燥4h。
第二步:先按上述配方称取定量TPEE料倒入搅拌器内,然后称取定量白
油缓慢倒入搅拌器内搅拌3-5分。
第三步:称取定量的微胶囊发泡剂,倒入上述搅拌器内搅拌3-5分。
第四步:取出混合料装入注射机料斗内,料斗保温温度为90-100℃,然
后注射入模,冷却定型,脱模取件即可。
本发明满足有轨电车扣件弹性垫板的技术要求,其实施例2技术指标实测
结果如下。
![]()
本发明通过调整原料配方即可调整弹性垫板的刚度,而无须通过改变垫板
的结构设计调整产品的刚度,因此本发明可设计成平面结构,由于有轨电车
扣件系统在路基中采用预埋方式,避免混凝土渗入垫板后影响产品刚度,保
障列车运行的安全性、舒适性。而且本发明原料配方可设计性强,对于不同
地域、不同设计方案、不同扣件系统的刚度需求有较强的适应性。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
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
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