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井、降水井的封井结构及降水井的盖埋封井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水井,属于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同时,本发明还涉及该降水井的封井结构以及该降水井的盖埋封井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降水井一般都是如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中的井体,井体中设置有井筒2,井筒2中设置有潜水泵3,在井筒2的上段插设有钢护筒4,钢护筒4的上段伸出井筒2,潜水泵3的电线11和出水管12由钢护筒的上端口伸出,在基坑底部设置有垫层5,垫层5的上部设置有防水层6,在防水层6的上方设置有基础筏板7,钢护筒4的上端伸出基础筏板7,钢护筒4伸出井筒2的部分的外周面上固定有两个止水环8,一个止水环8处在基础筏板内,另一个止水环8处在防水层里。在降水完成后,迅速取出潜水泵,然后,向井筒2中填入沙石9至垫层底面以下,再向井体内浇筑混凝土10,混凝土10的顶面低于基础筏板的顶面以下20cm,在钢护筒4的内孔中密封焊接上将钢护筒4的内孔封上的钢板1,钢板1用于止水,最后在钢板1以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层即可,这种封井方法需要的材料较多,成本较高;另外,因为要埋设钢护筒,需要在垫层、防水层以及基础筏板上预留出施工孔洞,不利于保持各层的整体性,加大了施工难度、增加了工序、耗费工时较多。同时,在降水过程,因为没有定位,潜水泵的电线易于与钢护筒的边缘摩擦,容易造成绝缘胶皮开裂,增加了电线漏电而形成基础筏板带电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水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要埋设钢护筒,需要在垫层、防水层以及基础筏板上预留出施工孔洞,不利于保持各层的整体性,加大了施工难度、增加了工序、耗费工时较多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高该降水井的封井结构及该降水井的盖埋封井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降水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水井,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井体,井体内具有井筒,井筒的上端口上盖设有盖板,盖板上方设置有建筑物基础的垫层,垫层的上方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的上方设置有建筑物的基础筏板,垫层、防水层以及基础筏板均一次性整体施工,井筒上端口处的侧壁上开设有穿过口,井体内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的电线及出水管由穿过口穿出并伸出基坑,穿过口中还设置有一端延伸到井口中,另一端伸出基坑的通气排水管。
所述的电线、出水管以及通气排水管均水平伸向基坑侧壁并沿基坑侧壁伸出。
所述的盖板的直径大于井筒的外径。
本发明的降水井的封井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水井的封井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井体,井体内具有井筒,井筒的上端口上盖设有盖板,盖板上方设置有建筑物基础的垫层,垫层的上方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的上方设置有建筑物的基础筏板,垫层、防水层以及基础筏板均延伸到基坑侧壁处,井筒上端口处的侧壁上开设有穿过口,井体内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的电线及出水管由穿过口穿出并伸出基坑,穿过口中还设置有一端延伸到井口中,另一端伸出基坑的通气排水管,井筒内填设有水泥结构。
所述的电线、出水管以及通气排水管均水平伸向基坑侧壁并沿基坑侧壁伸出。
所述的盖板的直径大于井筒的外径。
本发明的降水井的盖埋封井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水井的盖埋封井方法,首先在降水井的井筒的上端口处的侧壁上开设一个穿过口,让井筒内的潜水泵的电线与出水管通过穿过口穿出并伸出基坑,同时在穿过口中设置通气排水管,通气排水管的一端延伸到井口中,另一端伸出基坑,然后在井筒的上端口上盖上盖板,在盖板上方浇筑上建筑物基础的垫层,然后在垫层的上方浇筑上防水层,最后在防水层的上方施工上建筑物的基础筏板,垫层、防水层以及基础筏板均施工到基坑壁处;在降水完成后,将电线切断,并通过出水管向井筒内注入水泥浆,水泥浆占据井筒内的空间,井筒内的空气与水会通过通气排水管排出。
所述的水泥浆为1:0.5~1:1水灰比的水泥浆。
所述的水泥浆为1:0.6水灰比的水泥浆。
所述的电线、出水管以及通气排水管均水平伸向基坑侧壁并沿基坑侧壁伸出。
本发明的井筒的上端口上盖设有盖板,在盖板的上方设置有垫层、防水层和基础筏板,由于井筒中没有设置向上的钢护筒,垫层、防水层和基础筏板均为一体的,不需要设置供钢护筒穿出的孔,保持了各层的整体性,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了工序、节省了成本、缩短了工期。
同时,降水井的潜水泵的电线及出水管由穿过口穿出并伸出基坑,电线以及出水管会被设置在垫层、防水层和基础筏板内,有良好的定位,不会和任何东西摩擦,大大降低了电线漏电的危险。由于穿过口中还设置有一端延伸到井口中,另一端伸出基坑的通气排水管,在降水完成后,将电线切断,并通过出水管向井筒内注入水泥浆,水泥浆占据井筒内的空间,井筒内的空气与水会通过通气排水管排出,降水井的完全封闭时间短,封闭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降水井的封井结构;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降水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降水井的实施例,在图1中,其井体设置在基坑内,井体内设置有井筒1,在井筒1的上端口上盖设有盖板2,盖板2的直径大于井筒1的外径。盖板2的上方设置有建筑物基础的垫层3,垫层3的上方设置有防水层4,防水层4的上方设置有建筑物的基础筏板5,垫层3、防水层4以及基础筏板5均一次性整体施工,均是连续的整体,并且垫层3、防水层4以及基础筏板5均延伸到基坑侧壁处。在井筒1的上端口处的侧壁上开设有穿过口,井体内设置有潜水泵6,潜水泵6的电线7及出水管8由穿过口穿出并伸出基坑,穿过口中还设置有通气排水管9,通气排水管9的一端延伸到井口中,另一端伸出基坑。电线7、出水管8以及通气排水管9均水平伸向基坑侧壁并沿基坑侧壁伸出。
一种降水井的封井结构的实施例,结合图1,其井体设置在基坑内,井体内设置有井筒1,在井筒1的上端口上盖设有盖板2,盖板2的直径大于井筒1的外径。盖板2上方设置有建筑物基础的垫层3,垫层3的上方设置有防水层4,防水层4的上方设置有建筑物的基础筏板5,垫层3、防水层4以及基础筏板5均一次性整体施工,均是连续的整体,并且垫层3、防水层4以及基础筏板5均延伸到基坑侧壁处。在井筒1的上端口处的侧壁上开设有穿过口,井体内设置有潜水泵6,潜水泵6的电线7及出水管8由穿过口穿出并伸出基坑,穿过口中还设置有通气排水管9,通气排水管9的一端延伸到井口中,另一端伸出基坑。电线7、出水管8以及通气排水管9均水平伸向基坑侧壁并沿基坑侧壁伸出。在井筒1内填设有水泥结构,这里的水泥结构为水泥浆凝固形成的结构。
一种降水井的盖埋封井方法的实施例,结合图1,首先在降水井的井筒1的上端口处的侧壁上开设一个穿过口,让井筒1内的潜水泵6的电线7与出水管8通过穿过口穿出并伸出基坑,同时在穿过口中设置通气排水管9,通气排水管9的一端延伸到井口中,另一端伸出基坑,电线7、出水管8以及通气排水管9均水平伸向基坑侧壁并沿基坑侧壁伸出;然后在井筒1的上端口上盖上盖板2,盖板2的直径大于井筒1的外径。在盖板2上方浇筑上建筑物基础的垫层3,然后在垫层3的上方浇筑上防水层4,最后在防水层4的上方施工上建筑物的基础筏板5,垫层3、防水层4以及基础筏板5均为连续的,并且垫层3、防水层4以及基础筏板5均延伸到基坑侧壁处,均一次性整体施工,均是连续的整体;在降水完成后,将电线7切断,并通过出水管8向井筒7内注入水泥浆并填满,防止井筒坍塌。水泥浆占据井筒1内的空间,井筒1内的空气与水会通过通气排水管9排出。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泥浆将会凝固将井体的空间填满。这里的水泥浆为1:0.6水灰比的水泥浆。
本实施例中的水泥浆为1:0.6水灰比的水泥浆,在其他实施例中水泥浆的水灰比可以在1:0.5~1:1中选择。
本实施例中的水泥浆的水灰比也可以是施工中常用的任何比例。
上述实施例是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介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得到的方案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