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770822.2 (22)申请日 2016.07.21 (73)专利权人 深圳瀚星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 道甘李五路3号中海信创新产业城9栋 501、 901、 1001 专利权人 宏图东方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恒信宏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姚浩锋 史文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代理人 冯筠 (51)Int.Cl. A24F 47/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
2、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态烟油电子雾化 器, 包括雾化芯、 吸嘴组件以及与吸嘴组件构成 可拆卸连接的雾化底座; 吸嘴组件包括吸嘴和雾 化上盖, 所述吸嘴组件通过所述雾化上盖与所述 雾化底座连接, 雾化底座与雾化上盖连接后形成 一雾化腔, 雾化芯设置于雾化腔内, 雾化芯包括 用于盛放固态烟油的发热体以及用于固定发热 体的支架, 发热体的一引脚与雾化底座电连接, 另一引脚与绝缘设置在所述雾化底座上的雾化 正极电连接。 它的优点是固体烟油在局部受热后 形成局部固态烟油雾化, 雾化蒸汽量大, 且不会 有炸油; 同时, 该雾化器可以。
3、直接、 简单地将固体 烟油放入发热体中, 避免因滴加烟油而弄脏手, 用户出行携带固体烟油也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5848692 U 2017.01.04 CN 205848692 U 1.一种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雾化芯、 吸嘴组件以及与吸嘴组件构成 可拆卸连接的雾化底座; 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吸嘴和雾化上盖, 所述吸嘴组件通过所述雾化 上盖与所述雾化底座连接, 所述雾化底座与雾化上盖连接后形成一雾化腔, 所述雾化芯设 置于所述雾化腔内, 所述雾化芯包括用于盛放固态烟油的发热体以及用于固定发热体的支 架, 所述发热体的一引脚与雾化底座电连接, 另。
4、一引脚与绝缘设置在所述雾化底座上的雾 化正极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为发热丝通过缠 绕构成的螺旋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管的内表面或外表 面包覆一层用于吸附液体的导油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为内嵌发热丝的 多孔陶瓷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孔陶瓷管的内表面 或外表面包覆一层用于吸附液体的导油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为盘状发热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
5、的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的下端设有正电极 柱, 所述正电极柱通过一电绝缘圈固定设置在所述雾化底座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上盖与雾化底座的 接触面端设有密封圈。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848692 U 2 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 尤其是一种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人类已经意识到香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以及香烟烟雾对大气环境尤其是室 内环境的污染, 且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 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视以及社会对外在环境尤其 是室内环境污染的重视,。
6、 戒烟势在必行。 为了解决 “瘾君子” 对传统香烟的过度依赖, 近年来 电子烟则应运而生。 0003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子烟, 大部分是使用加热烟油的电子烟, 雾化烟油, 从而达到 “吞云吐雾” 的效果, 尤其是RDA(Rebuildable Dripping Atomizer, 可重建滴油雾化器)电 子雾化器。 0004 但是, 现有RDA电子雾化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滴加烟油, 且容易漏油、 炸油, 影响客户使用; 同时, 用户需要随时携带盛装烟油的烟油瓶, 给用户出行使用带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 0006 本。
7、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 包括雾化芯、 吸嘴组件以及与吸嘴组件构成可拆卸连 接的雾化底座; 吸嘴组件包括吸嘴和雾化上盖, 所述吸嘴组件通过所述雾化上盖与所述雾 化底座连接, 雾化底座与雾化上盖连接后形成一雾化腔, 雾化芯设置于雾化腔内, 雾化芯包 括用于盛放固态烟油的发热体以及用于固定发热体的支架, 发热体的一引脚与雾化底座电 连接, 另一引脚与绝缘设置在所述雾化底座上的雾化正极电连接。 0008 一种优选方案是发热体为发热丝通过缠绕构成的螺旋管。 0009 一种优选方案是螺旋管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包覆一层用于吸附液体的导油体。 0010 一种优选方案是发热体为。
8、内嵌发热丝的多孔陶瓷管。 0011 一种优选方案是在所述多孔陶瓷管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包覆一层用于吸附液体的 导油体。 0012 一种优选方案是发热体为盘状发热体。 0013 一种优选方案是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 所述支架的下端设有正电极柱, 正电极柱 通过一电绝缘圈固定设置在所述雾化底座上。 0014 一种优选方案是雾化上盖与雾化底座接触面端设有密封圈。 0015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固体烟油在局部受热后形成局部固 态烟油雾化, 雾化蒸汽量大, 且不会有炸油; 同时, 该雾化器可以直接、 简单地将固体烟油放 入发热体中, 避免因滴加烟油而弄脏手, 用户出行携带固体烟油也方便。
9、。 0016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特征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848692 U 3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 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 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雾化底座内部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发热体的剖视结构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
10、具体实施方式 0022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3 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 一种固态烟油电子雾化器, 包括雾化芯110、 吸嘴组 件100以及与吸嘴组件100构成可拆卸连接的雾化底座115。 吸嘴组件100包括吸嘴101和雾 化上盖102, 吸嘴组件100通过所述雾化上盖102与雾化底座115连接, 而吸嘴101和雾化上盖 102通过螺纹连接, 方便吸嘴101和雾化上盖102拆卸和安装。 吸嘴101和雾化上盖102也可以 直接插接方式连接或通过卡接方式连接。 雾化上盖102套于。
11、雾化底座115外, 雾化上盖102与 雾化底座115采用插入套接方式连接, 且雾化上盖102可相对雾化底座115旋转。 雾化上盖 102套于雾化底座115外并形成一雾化腔104。 在雾化底座115侧壁设有若干个第一进气调节 孔1151, 雾化上盖102的侧壁对应位置处设有与第一进气调节孔1151相对应的第二进气调 节孔1021, 当雾化上盖102与雾化底座115相对旋转时, 可调节第一进气调节孔1151与第二 进气调节孔1021的重合度, 以便调节外界大气进入雾化腔104内的进气量, 从而达到控制烟 油雾化后的雾化蒸汽量。 雾化芯110设置于雾化腔104内, 雾化芯110包括用于盛放固态烟油 。
12、的发热体112以及用于固定发热体112的支架111, 发热体112的一引脚与雾化底座115形成 电连接, 另一引脚与绝缘设置在雾化底座115上的雾化正极118电连接; 雾化正极118通过绝 缘圈117设置在雾化底座115底面中心位置的一个安装孔119中。 本实施例中, 发热体112为 发热丝通过缠绕构成的螺旋管, 且在螺旋管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包覆一层用于吸附液体的导 油体(图中未示出)。 发热丝的材质为镍铬; 导油体为有机棉质层、 普通棉质层、 玻璃纤维层 等, 导油体的厚度可以视具体需要而定。 固态烟油受热后融化, 融化后的液体烟油可以被导 油体吸附, 提高烟油的使用率。 0024 固态烟油电。
13、子雾化器中, 支架111的下端设有正电极柱113, 正电极柱113通过一电 绝缘圈114固定设置在雾化底座115的底面的安装孔119上, 发热体112的一引脚通过支架 111与正电极柱113形成电连接, 另一引脚与雾化底座115的上设置的接线柱1152形成电连 接连接。 0025 为了使发热体112更加稳固, 发热体分你别通过紧固螺栓1121的分别固定在支架 111和接线柱1152上。 0026 雾化上盖102与雾化底座115插接套合连接时, 雾化上盖102与雾化底座115的连接 处设有密封圈116。 密封圈116防止雾化腔104内的烟油往外渗透。 0027 第二实施例, 如图4所示, 为了与。
14、第一实施例中的发热体的标识号有所区别, 本实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848692 U 4 施例中发热体的标识号采用120, 包括发热丝的标识号也调整为121。 0028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 发热体120为内嵌发热丝121的多孔陶瓷管122。 0029 为了进一步提升固态烟油融化后对液态烟油的再利用, 在多孔陶瓷管122内表面 或者外表面也包覆一层用于有吸附液体烟油的导油体123。 0030 第三实施例, 如图5所示, 为了与第一、 二实施例中的发热体的标识号有所区别, 本 实施例中发热体的标识号采用130, 包括发热丝的标识号也调整为121。 0031 本实施例与。
15、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 发热体130为盘状的发热体, 包括盘体131以及 分别设置在盘体131两个相对角上的导电引脚132。 其中, 盘体131的材质为镍铬。 0032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848692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5848692 U 6 图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5848692 U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5848692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