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把手的杯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把手的杯体.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8256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9.11 CN 203182563 U *CN203182563U* (21)申请号 201320139371.9 (22)申请日 2013.03.26 A47G 19/22(2006.01) (73)专利权人 胜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湖区行爱路 140 巷 27 号 6 楼 (72)发明人 林胜纮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 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何为 袁颖华 (54) 实用新型名称 具把手的杯体 (57) 摘要 一种具把手的杯体, 其包含具有杯身、 开口部 及封闭。
2、部的杯体, 而该杯身包含有数个相邻接的 平面部、 以及结合于其中一平面部外侧面上的把 手。藉此, 可于杯体中盛装液态饮品之后, 让使用 者利用把手进行移动杯体的取用, 而使杯体与把 手之间达到稳固结合、 避免晃动以及易于取用的 功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82563 U CN 203182563 U *CN203182563U* 1/1 页 2 1. 一种具把手的杯体, 包括杯体及把手, 该杯体包含有杯身、 设。
3、于杯身顶端的开口部及 设于该杯身底面的封闭部, 而该杯身包含有数个相邻接的平面部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结 合于杯身其中一平面部的外侧面上。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把手的杯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体为纸制材质或生质塑料。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把手的杯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体由聚丙烯、 聚乙烯或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把手的杯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体由生质材料、 生物可分解 材料或聚乳酸酯制成。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把手的杯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侧缘设有弧 面部。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把手的杯体。
4、,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部为圆形, 而使该杯体以 封闭部及平面部的配合而呈上方下圆的形态。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把手的杯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包含有握持部、 及至少二 延伸设于握持部端缘且与平面部结合的翼板。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把手的杯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包含有与平面部结合的 固定部、 及延伸设于固定部两侧缘的握持部。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把手的杯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由聚丙烯、 聚乙烯或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 10.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把手的杯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由生质材料、 生物可分 解材料或聚乳酸酯制成。 权 利 要。
5、 求 书 CN 203182563 U 2 1/3 页 3 具把手的杯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杯体, 尤指一种可于杯体中盛装液态饮品之后, 让使用 者利用把手进行移动杯体的取用, 而使杯体与把手之间达到稳固结合、 避免晃动以及易于 取用功效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已知的杯体 (如 : 纸杯或塑料杯) 可用以盛装所需的液体 (如 : 饮料) 使用, 当取 用时, 可供使用者以手部直接拿取该杯体进行饮用 ; 而由于已知的杯体于取用时, 使用者皆 必须以手部直接与杯体接触, 若杯体内所盛装的饮料为热饮时, 则会因为隔热效果不佳而 有烫手且无法直接拿取的情形, 然而若杯。
6、体内所盛装的饮料为冷饮时, 则会使杯体外缘产 生水珠, 导致有滑手的情形发生。 0003 而为改善上述已知杯体的缺失, 便有相关业者于杯体的外缘以黏胶黏贴有把手, 以期改善上述杯体的缺失, 但是由于该杯体为圆筒状设计, 因此, 当把手黏贴于杯体上时, 则会因为受力面积的不足, 而使把手无法稳固结合于杯体上, 当使用者利用把手进行杯体 的取用时产生有晃动的情形。 0004 有鉴于此, 本案的创作人特针对前述已知创作问题深入探讨, 并藉由多年从事相 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 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发展, 终于成功的开 发出本创作 具把手的杯体 , 藉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7、。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具把手 的杯体, 可于杯体中盛装液态饮品之后, 让使用者利用把手进行移动杯体的取用, 而使杯体 与把手之间达到稳固结合、 避免晃动以及易于取用的功效。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具把手的杯体, 包 括杯体及把手, 该杯体包含有杯身、 设于杯身顶端的开口部及设于该杯身底面的封闭部, 而 该杯身包含有数个相邻接的平面部 ; 其特点是, 所述把手结合于杯身其中一平面部的外侧 面上。 0007 该杯体为纸制材质或生质塑料。 0008 该杯体由聚丙烯、 聚乙烯或聚对。
8、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 0009 该杯体由生质材料、 生物可分解材料或聚乳酸酯制成。 0010 该开口部的至少一侧缘设有弧面部。 0011 该封闭部为圆形, 而使该杯体以封闭部及平面部的配合而呈上方下圆的形态。 0012 该把手包含有握持部、 及至少二延伸设于握持部端缘且与平面部结合的翼板。 0013 该把手由聚丙烯、 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 0014 该把手由生质材料、 生物可分解材料或聚乳酸酯制成。 0015 该把手由生质塑料制成。 说 明 书 CN 203182563 U 3 2/3 页 4 0016 藉此, 可于杯体中盛装液态饮品之后, 让使用者利用把手进行移动杯体的取用, 而。
9、 使杯体与把手之间达到稳固结合、 避免晃动以及易于取用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0018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19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0020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0021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0022 标号说明 0023 杯体 1 杯身 11 0024 平面部 111 开口部 12 0025 弧面部 121 封闭部 13 0026 把手 2、 2a 握持部 21 0027 翼板 22 固定部 23a 0028 握持部 24a 具体实施。
10、方式 0029 请参阅图 1 及图 2 所示, 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及本实用新 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如图所示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把手的杯体, 其至少包含有杯 体 1 以及把手 2 所构成。 0030 上述所提的杯体 1 为纸制材质, 其包含有杯身 11、 设于杯身 11 顶端的开口部 12、 及设于该杯身 11 底面的封闭部 13, 而该杯身 11 包含有数个相邻接的平面部 111, 且该封闭 部 13 为圆形, 使该杯体 1 呈上方下圆的形态。 0031 该把手 2 结合于杯身 11 其中一平面部 111 的外侧面上, 而该把手 2 包含有握持部 21、 及至少。
11、二延伸设于握持部 21 端缘且与平面部 111 结合的翼板 22, 且该把手 2 可为聚丙 烯 (Polyproylene,PP)、 聚乙烯 (Polyethylene,PE) 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的塑料材质、 生质材料、 生物可分解材料、 聚乳酸酯 (Poly Lactic Acid,PLA) 的材质或为生质塑料的材质。如是, 藉由上述装置构成全新的具把手的杯体。 0032 组装时, 是将该把手2的各翼板22与杯身11其中一平面部111的外侧面对应抵靠 之后再以高周波、 超音波或热熔方式使把手 2 与杯身 11 的平面部 11。
12、1 结合。而当使用时, 使用者可由开口部 12 将物品液体饮品盛装于杯体 1 的杯身 11 中, 之后即可让使用者利用 把手 2 的握持部 21 进行移动杯体 1 的取用, 而由于该把手 2 以翼板 22 结合于杯体 1 的平 面部 111 上, 因此, 可让把手 2 与杯体 1 间达到稳固结合、 避免晃动以及易于取用的功效。 0033 然 而, 该 杯 体 1 除 可 为 纸 制 材 质 之 外, 亦 可 配 合 把 手 2 而 为 聚 丙 烯 (Polyproylene,PP)、 聚乙烯 (Polyethylene,PE)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olyethylene terepht。
13、halate,PET)的塑料材质、 生质材料、 生物可分解材料、 聚乳酸酯 (Poly Lactic Acid,PLA) 的材质或生质塑料的材质。 0034 请参阅图 3 及图 4 所示, 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及本实用新 说 明 书 CN 203182563 U 4 3/3 页 5 型第三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 本实用新型除上述实施例所提结构型态之外, 亦 可为本第二及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型态, 而其所不同之处在于, 该杯体 1 的开口部 12 的一侧 缘设有弧面部 121 (如图 3 所示) , 或者是可于开口部 12 的两侧缘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弧面部 121(如图 4。
14、 所示) , 如此, 可让使用者以把手 2 移动杯体 1 进行饮用时, 藉由弧面部 121 配 合使用者的嘴型, 以避免饮料有漏出的情形。 0035 请参阅图5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如图所示 : 本实用新型 除上述第一、 二及第三实施例所提结构型态之外, 亦可为本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型态, 而其所 不同之处在于, 该把手2a包含有与平面部111结合的固定部23a、 及延伸设于固定部23a两 侧缘的握持部 24a ; 藉此, 可将握持部 24a 摊开抵靠于平面部 111 上, 且与固定部 23a 位于 同一平面上, 进而让各杯体 1 可加以叠套收藏, 以减少储放空间, 而当使。
15、用时, 是将各握持 部 24a 往远离平面部 111 的方向翻折, 并使各握持部 24a 相互对接, 如此, 除可让使用者同 样以把手 2a 移动杯体 1 进行饮用之外, 更可达到使数个杯体 1 进行叠套收藏的功效。 0036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把手的杯体可有效改善现有技术的种种缺点, 可于杯 体中盛装液态饮品之后, 让使用者利用把手进行移动杯体的取用, 而使杯体与把手之间达 到稳固结合、 避免晃动以及易于取用的功效 ; 进而能产生更进步、 更实用、 更符合消费者使 用所须, 确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要件, 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0037 惟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16、 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 施的范围 ; 故, 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 修饰, 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182563 U 5 1/5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82563 U 6 2/5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82563 U 7 3/5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82563 U 8 4/5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82563 U 9 5/5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82563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