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749557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0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45703.X

申请日:

2014.11.15

公开号:

CN104453957A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D20/00申请日:20141115|||公开

IPC分类号:

E21D20/00

主分类号:

E21D20/00

申请人: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于斌; 杨智文; 郭万忠; 王爱国; 于小龙; 李峰; 付茂全; 曹建龙; 李河生; 刘新春

地址:

037003山西省大同市新平旺校北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代理人:

朱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工作面断层顶板易破碎对工作面停采影响较大的问题。a、当采至停采线12m时,打挂网锚索进行铺网;b、距停采线5.7m打注第一排锚索;c、距停采线5.0m上第一排倾向梁;d、距停采线4.2m打注第二排锚索,距停采线3.0m上第二排倾向梁;e、距停采线2.2m停架,割最后两刀煤不移架;f、距停采线1.9m打注第三排锚索,距停采线1.2m打注第四排锚索,距停采线0.5m打注一排锚杆;g、中部架设走向梁;h、在头尾断层处支架切顶线往里处打了一排锚索钢梁;i、撤架时机道放置两个掩护支架呈迈步式交替前移。本发明有效的控制了断层对工作面停采的影响,而且为安全停采搬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a、当采至停采线12m时,打挂网锚索进行铺网,锚索逐架打一根;b、距停采线5.7m打注第一排锚索(1),锚索间距1.5m;c、距停采线5.0m上第一排倾向梁(2),沿工作面倾向铺设,梁与梁搭接长度0.5m,搭接段放在靠尾方向;d、距停采线4.2m打注第二排锚索(3),距停采线3.0m上第二排倾向梁(4);e、距停采线2.2m停架,将支架调成一直线,停止拉架工作,拆开运输机与支架联接,工作面进行扩机道工作,割最后两刀煤不移架;f、距停采线1.9m打注第三排锚索(5),距停采线1.2m打注第四排锚索(6),距停采线0.5m打注一排锚杆(7);g、中部架设一端支在支架前梁(8)上、另一端用锚索锁紧的走向梁(9),每架一根,与支架中心线对正;h、在头尾断层处支架切顶线往里处打了一排锚索钢梁;i、撤架时机道放置两个掩护支架,并且第二个掩护支架与机道中的第一个掩护支架沿工作面走向方向间隔距离不超过0.8m,沿工作面倾向方向需滞后第一个掩护支架1.8m,每撤出一个支架后,先沿着机道向前窜掩护支架中滞后的支架,同超前的掩护支架拉齐,之后在向前窜靠近煤壁的掩护支架并超前其1.5m,呈迈步式交替前移。

说明书

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顶板控制方法,具体为一种工作面头、尾停采位置存在断层的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工作面在停采位置多会遇到头部、尾部均存在断层的现象,两条断层均为高角度正断层,落差较大,断层处顶板破碎,煤墙炸帮严重,对工作面停采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工作面断层顶板易破碎对工作面停采影响较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采用如下步骤:a、当采至停采线12m时,打挂网锚索进行铺网,锚索逐架打一根;b、距停采线5.7m打注第一排锚索,锚索间距1.5m;c、距停采线5.0m上第一排倾向梁,沿工作面倾向铺设,梁与梁搭接长度0.5m,搭接段放在靠尾方向;d、距停采线4.2m打注第二排锚索,距停采线3.0m上第二排倾向梁;e、距停采线2.2m停架,将支架调成一直线,停止拉架工作,拆开运输机与支架联接,工作面进行扩机道工作,割最后两刀煤不移架;f、距停采线1.9m打注第三排锚索,距停采线1.2m打注第四排锚索,距停采线0.5m打注一排锚杆;g、中部架设一端支在支架前梁上、另一端用锚索锁紧的走向梁,每架一根,与支架中心线对正;h、在头尾断层处支架切顶线往里处打了一排锚索钢梁;i、撤架时机道放置两个掩护支架,并且第二个掩护支架与机道中的第一个掩护支架沿工作面走向方向间隔距离不超过0.8m,沿工作面倾向方向需滞后第一个掩护支架1.8m,每撤出一个支架后,先沿着机道向前窜掩护支架中滞后的支架,同超前的掩护支架拉齐,之后在向前窜靠近煤壁的掩护支架并超前其1.5m,呈迈步式交替前移。
支架上方采用锚索钢梁维护顶板,机道采用单点锚索、锚索组与走向梁相结合的方式维护顶板,有效的控制了断层带对停采的影响,并且机道单点锚索、锚索组与走向梁锚索形成三花布置,有效维护了顶板;采取适宜的撤架方向及次序、利用掩护架维护足够的工作空间,为安全、高效地回收支架创造了条件,成功的解决了现有工作面断层顶板易破碎对工作面停采影响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有效的控制了断层对工作面停采的影响,而且减小了类似设备停采的机道宽度,为安全停采搬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很好的掩护了支架设备安全快速的撤离,大大提高了员工在工作面内施工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排锚索,2-第一排倾向梁,3-第二排锚索,4-第二排倾向梁,5-第三排锚索,6-第四排锚索,7-锚杆,8-支架前梁,9-走向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采用如下步骤:a、当采至停采线12m时,打挂网锚索进行铺网,锚索逐架打一根;b、距停采线5.7m打注第一排锚索1,锚索间距1.5m;c、距停采线5.0m上第一排倾向梁2,沿工作面倾向铺设,梁与梁搭接长度0.5m,搭接段放在靠尾方向;d、距停采线4.2m打注第二排锚索3,距停采线3.0m上第二排倾向梁4;e、距停采线2.2m停架,将支架调成一直线,停止拉架工作,拆开运输机与支架联接,工作面进行扩机道工作,割最后两刀煤不移架;f、距停采线1.9m打注第三排锚索5,距停采线1.2m打注第四排锚索6,距停采线0.5m打注一排锚杆7;g、中部架设一端支在支架前梁8上、另一端用锚索锁紧的走向梁9,每架一根,与支架中心线对正;h、在头尾断层处支架切顶线往里处打了一排锚索钢梁;i、撤架时机道放置两个掩护支架,并且第二个掩护支架与机道中的第一个掩护支架沿工作面走向方向间隔距离不超过0.8m,沿工作面倾向方向需滞后第一个掩护支架1.8m,每撤出一个支架后,先沿着机道向前窜掩护支架中滞后的支架,同超前的掩护支架拉齐,之后在向前窜靠近煤壁的掩护支架并超前其1.5m,呈迈步式交替前移。

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410645703X22申请日20141115E21D20/0020060171申请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037003山西省大同市新平旺校北街72发明人于斌杨智文郭万忠王爱国于小龙李峰付茂全曹建龙李河生刘新春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代理人朱源54发明名称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具体为一种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工作面断层顶板易破碎对工作面停采影响较大的问题。A、当采至停采线12M时,打挂网锚索进行铺网;B、距停采线57M打注第一排锚索;C、距停采线50M上第一排倾向梁;D、距停采线42M打。

2、注第二排锚索,距停采线30M上第二排倾向梁;E、距停采线22M停架,割最后两刀煤不移架;F、距停采线19M打注第三排锚索,距停采线12M打注第四排锚索,距停采线05M打注一排锚杆;G、中部架设走向梁H在头尾断层处支架切顶线往里处打了一排锚索钢梁;I、撤架时机道放置两个掩护支架呈迈步式交替前移。本发明有效的控制了断层对工作面停采的影响,而且为安全停采搬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453957A43申请公布日20150325CN104453957A1/1页21一种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

3、,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A、当采至停采线12M时,打挂网锚索进行铺网,锚索逐架打一根;B、距停采线57M打注第一排锚索(1),锚索间距15M;C、距停采线50M上第一排倾向梁(2),沿工作面倾向铺设,梁与梁搭接长度05M,搭接段放在靠尾方向;D、距停采线42M打注第二排锚索(3),距停采线30M上第二排倾向梁(4);E、距停采线22M停架,将支架调成一直线,停止拉架工作,拆开运输机与支架联接,工作面进行扩机道工作,割最后两刀煤不移架;F、距停采线19M打注第三排锚索(5),距停采线12M打注第四排锚索(6),距停采线05M打注一排锚杆(7);G、中部架设一端支在支架前梁(8)上、另一端用锚索锁。

4、紧的走向梁(9),每架一根,与支架中心线对正;H、在头尾断层处支架切顶线往里处打了一排锚索钢梁;I、撤架时机道放置两个掩护支架,并且第二个掩护支架与机道中的第一个掩护支架沿工作面走向方向间隔距离不超过08M,沿工作面倾向方向需滞后第一个掩护支架18M,每撤出一个支架后,先沿着机道向前窜掩护支架中滞后的支架,同超前的掩护支架拉齐,之后在向前窜靠近煤壁的掩护支架并超前其15M,呈迈步式交替前移。权利要求书CN104453957A1/2页3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顶板控制方法,具体为一种工作面头、尾停采位置存在断层的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背景技术0002煤矿井下。

5、工作面在停采位置多会遇到头部、尾部均存在断层的现象,两条断层均为高角度正断层,落差较大,断层处顶板破碎,煤墙炸帮严重,对工作面停采影响较大。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工作面断层顶板易破碎对工作面停采影响较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0004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采用如下步骤A、当采至停采线12M时,打挂网锚索进行铺网,锚索逐架打一根;B、距停采线57M打注第一排锚索,锚索间距15M;C、距停采线50M上第一排倾向梁,沿工作面倾向铺设,梁与梁搭接长度05M,搭接段放在靠尾方向;D、距停采线42M打注第二排锚索,距停采线30M上第二排倾向。

6、梁;E、距停采线22M停架,将支架调成一直线,停止拉架工作,拆开运输机与支架联接,工作面进行扩机道工作,割最后两刀煤不移架;F、距停采线19M打注第三排锚索,距停采线12M打注第四排锚索,距停采线05M打注一排锚杆;G、中部架设一端支在支架前梁上、另一端用锚索锁紧的走向梁,每架一根,与支架中心线对正;H、在头尾断层处支架切顶线往里处打了一排锚索钢梁;I、撤架时机道放置两个掩护支架,并且第二个掩护支架与机道中的第一个掩护支架沿工作面走向方向间隔距离不超过08M,沿工作面倾向方向需滞后第一个掩护支架18M,每撤出一个支架后,先沿着机道向前窜掩护支架中滞后的支架,同超前的掩护支架拉齐,之后在向前窜靠。

7、近煤壁的掩护支架并超前其15M,呈迈步式交替前移。0005支架上方采用锚索钢梁维护顶板,机道采用单点锚索、锚索组与走向梁相结合的方式维护顶板,有效的控制了断层带对停采的影响,并且机道单点锚索、锚索组与走向梁锚索形成三花布置,有效维护了顶板;采取适宜的撤架方向及次序、利用掩护架维护足够的工作空间,为安全、高效地回收支架创造了条件,成功的解决了现有工作面断层顶板易破碎对工作面停采影响较大的问题。0006本发明有效的控制了断层对工作面停采的影响,而且减小了类似设备停采的机道宽度,为安全停采搬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很好的掩护了支架设备安全快速的撤离,大大提高了员工在工作面内施工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

8、000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08图中1第一排锚索,2第一排倾向梁,3第二排锚索,4第二排倾向梁,5第三排锚索,6第四排锚索,7锚杆,8支架前梁,9走向梁。说明书CN104453957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09中厚煤层顶板围岩控制方法,采用如下步骤A、当采至停采线12M时,打挂网锚索进行铺网,锚索逐架打一根;B、距停采线57M打注第一排锚索1,锚索间距15M;C、距停采线50M上第一排倾向梁2,沿工作面倾向铺设,梁与梁搭接长度05M,搭接段放在靠尾方向;D、距停采线42M打注第二排锚索3,距停采线30M上第二排倾向梁4;E、距停采线22M停架,将支架调成一直线,停止拉架工作,拆开。

9、运输机与支架联接,工作面进行扩机道工作,割最后两刀煤不移架;F、距停采线19M打注第三排锚索5,距停采线12M打注第四排锚索6,距停采线05M打注一排锚杆7;G、中部架设一端支在支架前梁8上、另一端用锚索锁紧的走向梁9,每架一根,与支架中心线对正;H、在头尾断层处支架切顶线往里处打了一排锚索钢梁;I、撤架时机道放置两个掩护支架,并且第二个掩护支架与机道中的第一个掩护支架沿工作面走向方向间隔距离不超过08M,沿工作面倾向方向需滞后第一个掩护支架18M,每撤出一个支架后,先沿着机道向前窜掩护支架中滞后的支架,同超前的掩护支架拉齐,之后在向前窜靠近煤壁的掩护支架并超前其15M,呈迈步式交替前移。说明书CN104453957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45395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