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水和式微钵育苗制钵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水和式微钵育苗制钵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663973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4.27 CN 101663973 B *CN101663973B* (21)申请号 200910183169.4 (22)申请日 2009.08.10 A01G 9/10(2006.01) (73)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钟灵街 50 号 (72)发明人 张培通 纪从亮 杨长琴 刘瑞显 史伟 邹方刚 殷剑美 杨德银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张素卿 JP 特开2005-261423 A,2005.09.29,全文. CN 225。
2、9751 Y,1997.08.20, 全文 . CN 2123864 U,1992.12.09, 全文 . 朱德文等 . 棉花制营养钵工艺与机具的试 验研究 .农业装备技术 .2005, 第 31 卷 ( 第 5 期 ),8-10. (54) 发明名称 棉花水和式微钵育苗制钵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 “棉花 水和式 微钵育苗制钵方 法” , 属于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制钵工具包括营养 土装填工具、 成型器、 推钵板。成型器是在钢质框 架内固定 18 个 6 排 3.53.5cm 见方、 高 5.0cm 的铁板方格。将细土中加入 0.2复合肥拌入适 量碎草加水至饱和, 拌匀, 装填到成型器中。
3、, 表面 撒少量细沙, 用推钵板将营养钵推出, 整齐排放在 苗床上。育苗苗龄以 20 天为宜, 一般二叶 1 心移 栽, 栽前苗床浇透水, 带湿钵将棉苗移入大田。本 发明采用水和式成型原理, 一次制作 108 个营养 钵, 改革传统的压力式成型的制钵方式, 省力省事 效率高, 营养钵规格标准化。提高成活率, 缩短缓 苗期。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李辛晨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2 页 CN 101663973 B1/1 页 2 1. 棉花水和式微钵育苗制钵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制钵工。
4、具 : 成型器 : 在钢质框架内固定 18 个 6 排, 3.53.5cm 方形、 高 5.0cm 的铁板方格作为 营养钵穴 ; 钢架两头各装 1 个把手, 方便操作 ; 钢架两个顶对角各设 1 个对准孔, 用于推钵 板对准 ; 钢架两端各装1个高度8.5cm的支架, 使成型器悬空, 底边距苗床床底5cm高, 方便 推钵, 并将营养钵整齐排放于苗床上 ; 填土框 : 为高 4cm 的长方形铁板框, 内径长宽与成型器营养钵穴铁板底部外围相等, 装 好土后高于营养钵穴底边 2cm, 方便营养土装填 ; 填土板 : 为规格与填土框相应的塑钢板, 用于填土时向营养钵穴压土 ; 抹平工具 : 是一个长度。
5、与填土框宽度相当的瓦工抹子, 装土后抹平表面, 方便填土 ; 推钵板 : 在钢架方框上固定一块与成型器内径一致的长方形塑钢板, 塑钢板上安装与 成型器营养钵穴对应的 18 个 6 排推钵小板, 推钵小板用 6mm 长 5.5cm 的螺丝, 一端固 定在推钵板上, 另一端装一个 33cm 见方的铁板, 在小铁板中心固定 1 个半径 1cm 的半球, 作为播种穴 ; 钢架两顶端固定抓手, 方便操作 ; 钢架两个顶对角各设 1 个对准柱, 用于制钵 时与成型器营养钵穴对准 ; (2) 制钵 : 选用经秋季深翻, 冬季冻融, 春季捣碎的细土, 将细土中加入占细土质量比 0.2普通 25三元素复合肥, 。
6、拌入占细土体积比 2-3的、 长度 10cm 以下的碎草, 加水至饱和, 拌匀, 将成型器倒扣在地面上, 用填土框装填到成型器中, 装满后用抹平工具抹平, 再用填土板填 满压实 ; 将成型器整齐地正摆于苗床上, 填满所有营养钵穴, 在表面撒满细沙, 整齐放置苗 床上, 用推钵板将营养钵推出, 并整齐排放在苗床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663973 B1/6 页 3 棉花水和式微钵育苗制钵方法 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 “棉花 水和式 微钵育苗制钵方法” , 是一套棉花营养钵简化制作 工具和制作技术、 育苗管理技术, 属于作物栽培管理技术。 0002 二、 背景技术 。
7、0003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我国棉花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 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 来, 我国研制的制钵工具及制钵技术, 经过不断改进完善, 已发展成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棉区主要种植方式, 在广大棉区广泛应用。 但由于该技术制钵、 苗床管理、 移栽用工多, 劳动 强度大, 在当前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情况下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因素。 因此, 研究 棉花简化栽培技术以简化生产管理、 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由本项 目组研制的机械化微钵育苗技术将传统的大钵改为小钵, 实行机械制钵, 大大降低育苗、 移 栽的劳动强度, 育苗及成活都不存在风险, 但该技术要求干钵移栽, 。
8、栽后需要浇足水, 增加 了移栽劳动强度, 在干旱时期, 水源不足时影响成活率, 缓苗期相对较长。 目前, 棉花营养钵 制作主要是采用压力式成型方法, 主要是人工脚踩式制钵器和挤压式制钵机, 一次踩 ( 挤 ) 压 1 个营养钵, 制钵费力、 劳动强度大, 粘性土壤制钵困难, 影响了该技术应用。研制简单省 力的营养钵制作技术, 是棉花简化栽培重要内容之一。 0004 三、 发明内容 0005 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常规营养钵制作费力、 费工、 粘性土壤制钵困难、 干钵移栽 活棵难度大等问题, 设计辅助工具, 研制优化营养土配方和营养钵规格, 规范制作方法, 改 革育苗管理技术,。
9、 要求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棉花营养钵制作用工和劳动强度, 提高制钵效 率, 达到省工省时省力和提高育苗效果的目的。 0007 技术方案 0008 “棉花 水和式 微钵育苗制钵方法” , 其特征在于 : 0009 (1) 制钵工具 : 0010 成型器 : 在钢质框架内固定18个6排, 3.53.5cm方形、 高5.0cm的铁板方格作 为营养钵穴 ; 钢架两头各装 1 个把手, 方便操作 ; 钢架两个顶对角各设 1 个对准孔, 用于推 钵板对准 ; 钢架两端各装 1 个高度 8.5cm 的支架, 使成型器悬空, 底边距苗床床 底 5cm 高, 方便推钵, 并将营养钵整齐排放于苗床上。 0011 填。
10、土框 : 为高 4cm 的长方形铁板框, 内径长宽与成型器营养钵穴铁板底部外围相 等, 装好土后高于营养钵穴底边 2cm, 方便营养土装填。 0012 填土板 : 为规格与填土框相应的塑钢板, 用于填土时向营养钵穴压土。 0013 抹平工具 : 是一个长度与填土框宽度相当的瓦工抹子, 装土后抹平表面, 方便填 土 ; 0014 推钵板 : 在钢架方框上固定一块与成型器内径一致的长方形塑钢板, 塑钢板上安 装与成型器营养钵穴对应的 18 个 6 排推钵小板, 推钵小板用 6mm 长 5.5cm 的螺丝, 一 端固定在推钵板上, 另一端装一个 33cm 见方的铁板, 在小铁板中心固定 1 个半径 。
11、1cm 的 说 明 书 CN 101663973 B2/6 页 4 半球, 作为播种穴 ; 钢架两顶端固定抓手, 方便操作 ; 钢架两个顶对角各设 1 个对准柱, 用于 制钵时与成型器营养钵穴对准。 0015 (2) 制钵 : 0016 选用经秋季深翻, 冬季冻融, 春季捣碎的细土, 将细土中加入质量比 0.2普通 25三元素复合肥 (10-8-7), 拌入体积比 2-3长度 10cm 以下的碎草, 加水至饱和, 拌匀, 将成型器倒扣在地面上, 用填土框装填到成型器中, 装满后用抹平工具抹平, 再用填土板填 满压实 ; 将成型器整齐地正摆于苗床上, 填满所有营养钵穴, 在表面撒满细沙, 整齐放。
12、置苗 床上, 用推钵板将营养钵推出, 并整齐排放在苗床上。 0017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常规营养钵制作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 0018 (1) 采用水和式营养钵制作方法, 省力、 效率高 0019 本发明采用水和式成型方法制作棉花营养钵。首先, 改革传统的压力式成型的制 钵方式, 制钵更加省力。其次, 设计一套辅助工具, 保证营养钵整齐, 规格标准。第三, 采取 水和式制钵, 制钵不受土质影响。 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棉花营养钵制作劳动强度, 提高制钵 效率。 0020 (2) 优化营养土配方和营养钵规格, 利于培育壮苗和栽后成活 0021 本发明研制最适宜营养土配方为 : 细土中加入 。
13、0.2普通 25三元素复合肥, 拌 入适量长度 10cm 以下碎草 ( 细土体积 2-3 ), 满足棉花育苗阶段养分需要, 防止湿钵移栽 时散钵。营养钵大有利于栽后活棵, 但搬运费力移栽费工 ; 营养钵小搬运省力移栽省工, 但 栽后活棵难度大, 本发明采用栽前浇水, 提高营养钵含水量, 采用加碎草的办法防止营养钵 散钵, 使营养钵体积大幅度缩小成为可能 ; 研制了适宜的营养钵规格, 兼顾提高栽后活棵能 力和降低搬运移栽用工。本发明有利于培育壮苗, 同时, 能有效提高成 活能力。 0022 (3) 操作简单, 制钵工效高 0023 本发明采用水和式成型原理, 营养土饱和水拌匀, 含水量掌握容易,。
14、 且不受土质影 响 ; 设计的辅助工具, 一次可制作 108 个规格一致的营养钵, 并整齐排放在苗床上。整个制 钵 1 个人可单独操作, 可制钵 1000 个 / 小时以上, 制钵工效高。 0024 (4) 湿钵移栽, 提高栽后成活率, 减轻移栽劳动强度 0025 本发明可在移栽前将苗床浇透水, 营养钵含足量水, 保证移栽后棉苗水分供应, 有 利于棉苗成活, 同时, 栽后不需立即浇水, 等待下雨或灌水, 减轻移栽时劳动强度。 四、 附图说明 0026 图 1 : 本发明设计的制钵工具 0027 1-1 : 成型器俯视图 ; 1-2 : 成型器侧视图 ; 1-3 : 成型全俯视图 ; 0028 。
15、1-4 : 填土框全视图 ; 1-5 : 填土框俯视图 ; 0029 1-6 : 推钵板正视图 ; 1-7 : 推钵板侧视图 ; 0030 图 2 : 本发明方法制作的营养钵 0031 图 3 : 本发明培育的棉苗及移栽后活棵情况 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1 材料和方法 说 明 书 CN 101663973 B3/6 页 5 0033 1.1 试验材料 0034 工具制作 : 棉花微钵制作辅助工具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综合 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组设计, 灌云县数控推广中心制作。试剂 : 25三元素复合肥 (10-8-7) 为南京市江宁区磷肥厂生产 ; 有机复合肥为南京市明珠肥料。
16、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氮磷钾总 含量 8。 0035 1.2 试验处理设置 0036 试验设 3 个分组试验 : 0037 1.2.1 营养土配方试验。设 5 个处理。处理 1(CK1) : 细土加 2-3碎草 ( 长度 10cm 以下碎草, 细土的2-3, 体积比, 下同), 不加肥料 ; 处理2 : 细土加2-3碎草, 加25三元 素复合肥 0.1 ; 处理 3 : 细土加 2-3碎草, 加 25三元素复合肥 0.2 ; 处理 4 : 细土加 2-3碎草, 加 8有机复合肥 0.3 ; 处理 5(CK2) : 机械化微钵 ( 全部细土, 不加碎草和肥 料 )。观察棉花棉苗素质和栽后活棵情况。。
17、 0038 1.2.2 苗床管理方法试验。设 2 个处理, 处理 I : 苗床免通风管理 ; 处理 II : 苗床正 常通风管理。观察棉花棉苗素质和栽后活棵情况。 0039 1.2.3 栽后浇水时期试验。设 4 个处理。处理 A(CK) : 栽后当天浇水 ; 处理 B : 栽后 第三天浇水 ; 处理 C : 栽后第五天浇水 ; 处理 D : 栽后不浇水。观察棉花移栽后活棵情况。 0040 1.3 处理方法 0041 试验地点 : 南京市孝陵卫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棉花试验田内 0042 处理对象 : 棉花育苗 0043 处理时间 : 4 月 26 日制作营养钵, 4 月 27 日播种, 5 月 3。
18、 日齐苗, 5 月 6 日揭膜炼 苗, 5 月 27 日移栽, 观察成活发苗情况。 0044 操作方法 : 选用经秋季深翻, 冬季冻融, 春季捣碎的细土, 将细土中加入试验规定 肥料和用量, 拌入适量碎草(细土体积2-3), 加水至饱和, 拌匀, 装填到成型器中, 装满填 实后, 在表面撒满沙, 整齐放置苗床上, 用推出排放工具将营养钵推出。 制钵完成后, 可立即 播种, 若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播, 应在播前浇透水再下种。采用本发明的苗床, 可以采用棉花 苗床免通风简化管理技术进行苗床管理 ( 方法为另一专利技术 ), 起苗前 3-5 小时, 将苗床 浇透水, 起苗无散钵现象, 带湿钵将棉苗移入大。
19、田。 0045 2 结果 0046 2.1 棉花 “水和式” 微钵制作工具及工效 0047 本发明研制的一套棉花 “水和式” 微钵育苗制钵工具(如图1), 包括 : 成型器、 填土 工具 ( 填土框、 填土板和抹平工具 )、 推钵板等一套辅助工具。 0048 (1) 制钵工具 : 0049 成型器 : 在钢质框架内固定 18 个 6 排, 3.53.5cm 方形、 高 5.0cm 的铁板方格 作为营养钵穴 ; 钢架两头各装 1 个把手, 方便操作 ; 钢架两个顶对角各设 1 个对准孔, 用于 推钵板对准 ; 钢架两端各装1个高度8.5cm的支架, 使成型器悬空, 底边距苗床床底5cm高, 方便。
20、推钵, 并将营养钵整齐排放于苗床上。 0050 填土框 : 为高 4cm 的长方形铁板框, 内径长宽与成型器营养钵穴铁板底部外围相 等, 装好土后高于营养钵穴底边 2cm, 方便营养土装填。 0051 填土板 : 为规格与填土框相应的塑钢板, 用于填土时向营养钵穴压土。 说 明 书 CN 101663973 B4/6 页 6 0052 抹平工具 : 是一个长度与填土框宽度相当的瓦工抹子, 装土后抹平表面, 方便填 土。 0053 推钵板 : 在钢架方框上固定一块与成型器内径一致的长方形塑钢板, 塑钢板上安 装与成型器营养钵穴对应的 18 个 6 排推钵小板, 推钵小板用 6mm 长 5.5cm。
21、 的螺丝, 一 端固定在推钵板上, 另一端装一个 33cm 见方的铁板, 在小铁板中心固定 1 个半径 1cm 的 半球, 作为播种穴 ; 钢架两顶端固定抓手, 方便操作 ; 钢架两个顶对角各设 1 个对柱, 用于 制钵时与成型器营养钵穴对准。 0054 (2) 制钵 : 0055 选用经秋季深翻, 冬季冻融, 春季捣碎的细土, 将细土中加入质量比 0.2普通 25三元素复合肥, 拌入体积比 2-3长度 10cm 以下的碎草, 加水至饱和, 拌匀, 将成型器 倒扣在地面上, 用填土框装填到成型器中, 装满后用抹平工具抹平, 再用填土板填实 ; 成型 器整齐正摆在苗床上, 填满所有营养钵穴, 在。
22、表面撒满细沙, 整齐放置苗床上, 用推钵板将 营养钵推出, 并整齐排放在苗床上。一次完成 108 个营养钵制作和摆放工作。据试验调查, 该制钵工具可1人独立完成制钵, 也可1人操作1人辅助(帮助填土等), 制作1次需要5 6 分钟, 每小时可制作 10 12 批, 制钵 1080 1296 个。 0056 2.2 棉花 “水和式” 微钵育苗营养土施肥量及配方 0057 2.2.1 不同配方的棉苗素质 0058 各处理移栽时棉苗素质情况 : 与微钵育苗相比,“水和式” 微钵棉苗株高差异不大, 棉苗各器官茎枝、 子叶、 真叶干重及总干重均偏低 ; 营养土加肥料后, 各器官及总干重均有 所增加, 随。
23、施肥量增加, 株高、 各器官干重及总干重均表现提高的趋势, 加无机肥效果高于 有机肥。因此, 棉花 “水和式” 微钵育苗制钵营养土以加 0.1 0.2棉苗素质最好。 0059 表 1 不同肥料配方处理的棉苗素质比较 0060 0061 2.2.2 不同配方棉苗栽后发苗情况 0062 于移栽前 5 小时将不同配方处理棉床浇透水, 待营养钵吃透水后, 开始移栽, 栽后 立即浇 “活棵水” , 调查棉苗成活情况和栽后发棵情况。 0063 各处理棉苗移栽后活棵情况 :“水和式” 微钵各处理棉苗移栽后成活率都高于机械 化微钵 ( 挤压式 ) 处理, 缓苗期缩短或未显著延长, 营养土加无机复合肥 (0.1。
24、和 0.2 ) 的两个处理棉苗移栽后成活率最高、 缓苗期最短 (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这表明, 由于移栽 前浇足了水,“水和式” 微钵育苗技术棉苗成活能力明显增强, 加入适量无机肥能有效促进 发苗, 因此, 栽后缓苗期明显缩短。 0064 各处理棉苗移栽后 1 个月棉苗素质情况 : 与机械化微钵育苗技术相比,“水和式” 微钵育苗技术所有处理株高、 单株总干重及各茎叶干重都明显提高 ;“水和式” 微钵育苗不 说 明 书 CN 101663973 B5/6 页 7 同营养土配方处理间比较, 施肥处理棉苗素质明显优于不施肥处理, 施有机肥处理最优, 施 无机肥处理随施肥量增加而棉苗素质提高。 这表。
25、明, 营养土加肥料有利于棉花栽后发苗, 施 肥量越大, 栽后发苗越好, 营养土加有机肥对栽后发苗最有利。 0065 表 2 各处理活棵能力和活棵后发苗能力比较 0066 0067 2.3 棉花 “水和式” 微钵制作程序和苗床管理 0068 制钵方法为 : 选用经秋季深翻, 冬季冻融, 春季捣碎的细土, 将细土中加入 0.2 普通 25三元素复合肥, 拌入细土体积 2-3适量碎草 ( 长度 10cm 以下 ), 加水至饱和, 拌 匀待用。将成型器反扣于地面上, 用填土框将和好的营养土装填到成型器中, 装满填实后, 成型器整齐正摆在苗床上, 填满所有营养钵穴, 整齐放置苗床上, 在表面撒少量细沙 。
26、( 盖满 表面 ), 用推钵板将营养钵推出, 并整齐排放在苗床上。 0069 制钵完成后, 可立即播种, 若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播, 应在播前浇透水再下种。苗床 管理按照微钵育苗简化管理技术进行, 育苗苗龄以 20 25 天为宜, 棉苗二叶 1 心时移栽。 起苗前 3-5 小时, 将苗床浇透水, 带湿钵将棉苗移入大田。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棉花苗床免 通风简化管理技术, 棉苗素质为 : 株高 9.05cm, 总干重 0.192g/ 株, 棉苗蹬实, 栽后成活率为 97.5, 缓苗期 8.23 天, 与正常通风管理棉苗相比, 株高降低 4cm, 总干重降低 0.063g/ 株, 成活率相当, 缓苗期短。
27、 1.32 天。这表明, 利用免通风管理的棉苗健壮、 成活能力强。 0070 2.4 棉花 “水和式” 微钵育苗移栽要求 0071 试验于移栽前 5 小时将棉床浇透水, 待营养钵 “吃透水” 后, 开始移栽, 栽后按处理 要求浇 “活棵水” , 调查棉苗成活情况 ( 本试验 5 月 27 日移栽, 栽后一直高温干旱, 6 月 6 日 下大雨 )。试验结果表明, 棉花 “水和式” 育苗棉苗栽后当天浇水, 成活率最高, 缓苗期最短 ; 栽后第三天和第五天浇水, 比栽后当天浇水处理成活率略有下降, 缓 苗期有所延长, 但差 异未达显著水平显著 ; 栽后不浇水处理(于栽后第12天下雨), 成活率也达到。
28、90以上, 缓 苗期延长 2 天左右。这表明, 棉花 “水和式” 微钵育苗技术, 可以带足水移栽, 降低了棉花对 浇 “活棵水” 的要求, 栽后 5 天内不浇水基本没有不良影响, 栽后 12 天不浇水, 也能保证较 高的成活能力。 0072 表 3 栽后浇水时间与成活情况 0073 说 明 书 CN 101663973 B6/6 页 8 0074 注 : 栽后不浇水处理与栽后 12 天时下了大雨 0075 3. 结论 0076 3.1 制钵工具及效率 0077 本发明设计一套棉花营养钵简化制作工具, 包括营养土装填工具、 成型器、 推钵 板, 可以一次形成 108 个 3.53.55.0cm 。
29、的营养钵, 并整齐排放与苗床, 该工具允许 1 2 人操作, 每小时可制钵 1000 个以上。 0078 3.2 制钵方法和苗质 0079 营养土配方试验表明, 棉花 “水和式” 育苗技术棉苗素质和栽后发苗都优于机械化 微钵育苗技术, 营养土加入 0.2普通三元素复合肥有利于培育壮苗和栽后发苗, 综合考虑 育苗和栽后发苗, 以营养土中加入 0.2复合肥为最佳配方。 0080 因此, 棉花 “水和式” 育苗的制钵方法为 : 选用经秋季深翻, 冬季冻融, 春季捣碎的 细土, 将细土中加入 0.2普通 25三元素复合肥, 拌入细土体积 2-3长度 10cm 以下碎 草, 加水至饱和, 拌匀待用 ; 。
30、用装填工具将和好的营养土装填到成型器中, 装满填实后, 在表 面撒少量细沙, 整齐放置苗床上, 用推钵板将营养钵推出, 整齐排放在苗床上。 制钵完成后, 可立即播种, 若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播, 应在播前浇透水再下种。 0081 3.3 育苗管理和移栽要求 0082 采用本发明的苗床, 可以采用棉花微钵育苗苗床简化管理技术进行苗床管理, 一 般育苗苗龄 20 25 天, 棉苗二叶 1 心移栽为宜。移栽要求 : 起苗前 3-5 小时, 将苗床浇透 水, 带湿钵将棉苗移入大田。栽后五天内浇水不影响成活率, 缓苗期未明显延长, 即使 12 天 后浇水, 也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 说 明 书 CN 101663973 B1/2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63973 B2/2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