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的车门.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748843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9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92817.0

申请日:

2015.03.02

公开号:

CN104612558A

公开日:

2015.05.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6B 3/72申请日:20150302|||公开

IPC分类号:

E06B3/72; E06B7/30; E06B3/44; E05B79/16(2014.01)I; E05B79/22(2014.01)I; E05B83/36(2014.01)I; B60J5/04

主分类号:

E06B3/72

申请人:

立峰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锋

地址:

325060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丽岙镇工业区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33205

代理人:

朱德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的车门。该车的车门包括车门和设置在车门内侧一边的锁,车门具有边框、上部的车窗框和下部的门板,边框位置设置有金属加强筋;门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塑料加强筋;锁具有后把手,门板内侧面相对于锁的另一边设置有一个前把手,前把手与后把手连接并联动。本发明设置塑料加强筋来提高门板的强度,设置金属加强筋令车门的边缘位置得到加牢,车门所能承受的冲击力或者抗弯折能力更强;对于双排座位并设置单排门的电动车车门的前后位置都设置一个可以控制开锁的把手,相对于之前单侧开锁的设计,方便了原来离锁较远一排的乘客的开门;且两个开门把手直接连接联动,不必额外设计单独开锁的结构,成本较低且便于制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的车门,包括车门(1)和设置在车门(1)内侧一边的锁(2),其特 征在于:所述车门(1)具有边框(11)、上部的车窗框(12)和下部的门板(13), 所述边框(11)位置设置有金属加强筋(14);所述门板(13)的内侧面设置有 塑料加强筋(15);所述锁(2)具有后把手(21),所述门板(13)的内侧面相 对于锁(2)的另一边设置有一个前把手(3),所述前把手(3)与后把手(21) 连接并联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加强筋(15) 交错排列呈矩形,并向四周延伸至边框(11)和车窗框(1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1)和车窗 框(12)围绕门板(13)形成凸起外框(16),所述门板(13)的区域形成凹陷 腔体(17)。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车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强 筋(14)的截面为“[”形,并设置在边框(11)的两立边边缘或者整个周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强筋(14) 分为多段相接而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车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把手(3) 与后把手(21)用连杆结构相连接,所述连杆结构包括活动板(4)和活动杆(5), 所述活动板(4)和活动杆(5)的一端相互连接设置,所述活动板(4)另一端 连接在后把手(21)上,所述活动杆(5)的另一端连接前把手(3)。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2)还包括有 带有横槽的支架(22)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卡钩(23),所述后把手(21)可旋转 的设置在支架(22)上,与锁(2)相对应的车体位置上设置有卡柱(6),所述 卡柱(6)与支架(22)上的横槽相匹配,后把手(21)转动带动卡钩(23)联 动旋转开放横槽解锁卡柱(6),后把手(21)复位时与卡钩(23)不联动。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车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 上还设置有窗本体(71)、竖直的导轨(72)、传动件(73)、从动件(74)和从 动架(75),所述传动件(73)和导轨(72)设置在车门(1)上,所述从动架 (75)可上下活动的设置在导轨(72)上,所述从动架(75)上设置窗本体(71), 所述从动件(74)连接在传动件(73)和从动架(75)之间,所述传动件(73) 带动从动件(74)活动,从动件(74)带动从动架(75)与窗本体(71)联动 上升或者下降;所述从动件(74)呈环形,从动件(74)上从动架(75)所在 的一部分可上下活动的竖直设置在导轨(72)侧边,一部分与传动件(73)接 触联动;所述导轨(72)的两端设置有过渡件(76),所述过渡件(76)具有过 渡槽,所述过渡槽具有横边和竖边,所述横边和竖边圆滑过渡,所述从动件(74) 绕过过渡槽设置于导轨(72)的侧边。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上还设 置有窗本体(71)、竖直的导轨(72)、传动件(73)、从动件(74)和从动架(75), 所述传动件(73)和导轨(72)设置在车门(1)上,所述从动架(75)可上下 活动的设置在导轨(72)上,所述从动架(75)上设置窗本体(71),所述从动 件(74)连接在传动件(73)和从动架(75)之间,所述传动件(73)带动从 动件(74)活动,从动件(74)带动从动架(75)与窗本体(71)联动上升或 者下降;所述从动件(74)呈环形,从动件(74)上从动架(75)所在的一部 分可上下活动的竖直设置在导轨(72)侧边,一部分与传动件(73)接触联动; 所述导轨(72)的两端设置有过渡件(76),所述过渡件(76)具有过渡槽,所 述过渡槽具有横边和竖边,所述横边和竖边圆滑过渡,所述从动件(74)绕过 过渡槽设置于导轨(72)的侧边。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上还设 置有窗本体(71)、竖直的导轨(72)、传动件(73)、从动件(74)和从动架(75), 所述传动件(73)和导轨(72)设置在车门(1)上,所述从动架(75)可上下 活动的设置在导轨(72)上,所述从动架(75)上设置窗本体(71),所述从动 件(74)连接在传动件(73)和从动架(75)之间,所述传动件(73)带动从 动件(74)活动,从动件(74)带动从动架(75)与窗本体(71)联动上升或 者下降;所述从动件(74)呈环形,从动件(74)上从动架(75)所在的一部 分可上下活动的竖直设置在导轨(72)侧边,一部分与传动件(73)接触联动; 所述导轨(72)的两端设置有过渡件(76),所述过渡件(76)具有过渡槽,所 述过渡槽具有横边和竖边,所述横边和竖边圆滑过渡,所述从动件(74)绕过 过渡槽设置于导轨(72)的侧边。

说明书

一种车的车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的车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车车门结构脆弱,缺少对车门的有效加固,导致车门难以承受 较大的冲击力,受到一般的冲击就易变形,使车门损坏,严重的会对车内人员 造成伤害。因此,提高电动车的车门强度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位于车窗框 下部的门板区域,其内部需要设置车窗升降装置等部件,中空的结构使整片门 板缺少支撑点,因此该处最易变形,且该处变形后将直接影响到设置在内部的 其他零部件,导致其他零部件的损坏,累计的维修费用较大。另一方面,人们 对电动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车的整体性和入座人数上的要求。对 于双排座并采用单排门进出的电动车,车锁设置在车门的前部或后部,这种往 常的设置方式不便于相对离锁较远一排的乘客的开门,在下车开门的时候造成 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有效提高电动车车门强度,且适用于双排座位并设置单排门的电动车,便于双 排乘客开门的车门。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的车门,包括车门和设置在车门内侧一 边的锁,车门具有边框、上部的车窗框和下部的门板,边框位置设置有金属加 强筋;门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塑料加强筋;锁具有后把手,门板的内侧面相对于 锁的另一边设置有一个前把手,前把手与后把手连接并联动。
作为一种改进,塑料加强筋交错排列呈矩形,并向四周延伸至边框和车窗 框。
作为一种改进,边框和车窗框围绕门板形成凸起外框,门板的区域形成凹 陷腔体。
作为一种改进,金属加强筋的截面为“[”形,并设置在边框的两立边边缘 或者整个周边。
作为一种改进,金属加强筋分为多段相接而成。
作为一种改进,前把手与后把手用连杆结构相连接,连杆结构包括活动板 和活动杆,活动板和活动杆的一端相互连接设置,活动板另一端连接在后把手 上,活动杆的另一端连接前把手。
作为一种改进,锁还包括有带有横槽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卡钩,后把 手可旋转的设置在支架上,与锁相对应的车体位置上设置有卡柱,卡柱与支架 上的横槽相匹配,后把手转动带动卡钩联动旋转开放横槽解锁卡柱,后把手复 位时与卡钩不联动。
作为一种改进,车门上还设置有窗本体、竖直的导轨、传动件、从动件和 从动架,传动件和导轨设置在车门上,从动架可上下活动的设置在导轨上,从 动架上设置窗本体,从动件连接在传动件和从动架之间,传动件带动从动件活 动,从动件带动从动架与窗本体联动上升或者下降;从动件呈环形,从动件上 从动架所在的一部分可上下活动的竖直设置在导轨侧边,一部分与传动件接触 联动;导轨的两端设置有过渡件,过渡件具有过渡槽,过渡槽具有横边和竖边, 横边和竖边圆滑过渡,从动件绕过过渡槽设置于导轨的侧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空旷的门板相对比较脆弱,受到碰撞或压迫时容易变 形,设置塑料加强筋来提高门板的强度,门板所能承受的冲击力或者抗变形能 力更强;设置金属加强筋令车门的边缘位置得到加牢,车门边缘所能承受的冲 击力或者抗弯折能力更强。本发明保证了车门整体的牢固度,经久耐用,延长 使用寿命;牢固的车门可以承受更大的碰撞冲击不变形,确保车内人员的安全; 金属加强筋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装配,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达到牢固的效果。 对于双排座位并设置单排门的电动车车门的前后位置都设置一个可以控制开锁 的把手,相对于之前单侧开锁的设计,方便了原来离锁较远一排的乘客的开门; 且两个开门把手直接连接联动,不必额外设计单独开锁的结构,成本较低且便 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剖视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剖视图二。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车门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反面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的锁结构正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锁结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锁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为本发明车的车门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车门1和设 置在车门1内侧一边的锁2,车门1具有边框11、上部的车窗框12和下部的门 板13,边框11位置设置有金属加强筋14;门板13的内侧面设置有塑料加强筋 15;锁2具有后把手21,门板13的内侧面相对于锁2的另一边设置有一个前把 手3,前把手3与后把手21连接并联动。电动车由塑料材料制成,车门1一般 是外部承受碰撞或冲击,因此将金属加强筋14设置在整体结构较大牢固度较强 且直接承受压力的内门板上,且为了减少加工制造的成本,在结构最薄弱且最 易变形的边缘位置设置,内门板边缘所能承受的冲击力或者抗弯折能力更强, 经久耐用延长使用寿命。车门1上的边框11和车窗框12都是紧密连接设置, 而门板13之中要额外设置车窗及升降结构,因此内部缺少支撑门板13的结构, 使门板13相对来说更脆弱,因此在门板13上设置塑料加强筋15更能起到加固 的作用和效果。对于设置塑料加强筋15的方式并不会增加车门制造的难度,塑 料的车门1由注塑成型,塑料加强筋15不会影响其整体性,因此完全可以将门 板13和塑料加强筋15作为一体来制造,不必后期再加工,减少了加工难度, 并能达到加固的效果。本发明适用于双排座位并设置单排门的电动车,车门的 前后位置分别设置可以控制开锁的后把手21和前把手3,相对于之前单侧开锁 的设计,乘客可以通过离自己较近的把手直接开门,方便了原来离锁较远一排 的乘客的开门,特别有利于行动不便或者小孩等乘客的使用;且前把手3与后 把手21直接连接联动,不必额外设计单独开锁的结构,成本较低且便于制造。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塑料加强筋15交错排列呈矩形,并向四周 延伸至边框11和车窗框12。如此设置的塑料加强筋15连成一片加固的矩形网, 受力均匀,承受外力抗形变的效果更好;设计成横竖交错的排列结构便于开模 加工,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塑料加强筋15与四周的边框11和车窗框 12连接,加强效果覆盖整个门板13,使带有塑料加强筋15的门板13与边框11、 车窗框12均匀受力,有效分担塑料加强筋15及门板13所承受的外力,使车门 1整体加固,有利于提高车门1的强度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边框11和车窗框12围绕门板13形成凸起 外框16,门板13的区域形成凹陷腔体17。凸起外框16与门板13良好结合, 提高车门的强度,凸起外框16与塑料加强筋15连成更牢固的整体;凹凸结构 形成了一个可容纳零部件的凹陷腔体17,可以将车窗及升降机构设置其中,且 设置于其中的零部件被整体的加强结构包围,更有利于保护各零部件,延长使 用寿命。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金属加强筋14的截面为“[”形,并设置在 边框11的两立边边缘或者整个周边。“[”形的筋结构便于加工制造,节约了成 本,且在强度上能满足加固的需要。两立边边缘是最易受到碰撞和冲击的部分, 在两边设置的方式一方面满足了加固的需要,一方面节省了制造成本。而周边 设置从整体上对车门1进行加固,其加固效果更好,且保护到整个周边。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金属加强筋14分为多段相接而成。金属加 强筋14分段设置减少了加工难度,各段头尾相连接之后能起到连成一体抵抗外 界压力的效果,加固效果更好。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前把手3与后把手21用连杆结构相连接, 连杆结构包括活动板4和活动杆5,活动板4和活动杆5的一端相互连接设置, 活动板4另一端连接在后把手21上,活动杆5的另一端连接前把手3。通过活 动板4和活动杆5的连接,良好的传动,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连杆的结构磨损 较小,有利于前把手3的正常工作和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锁2还包括有带有横槽的支架22和设置在 支架上的卡钩23,后把手21可旋转的设置在支架22上,与锁2相对应的车体 位置上设置有卡柱6,卡柱6与支架22上的横槽相匹配,后把手21转动带动卡 钩23联动旋转开放横槽解锁卡柱6,后把手21复位时与卡钩23不联动。锁2 的功能由多个杠杆结构实现,卡柱6进入横槽到位后,会推动卡钩23落下卡住 卡柱6;操作前把手3与后把手21令卡钩23联动升起,卡柱6可以脱出,而前 把手3与后把手21复位时与卡钩23不联动,令卡钩23保持升起状态,可以减 少零部件的摩擦减少损耗。以上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零部件之间的磨损 较小,便于长期使用。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车门1上还设置有窗本体71、竖直的导轨 72、传动件73、从动件74和从动架75,传动件73和导轨72设置在车门1上, 从动架75可上下活动的设置在导轨72上,从动架75上设置窗本体71,从动件 74连接在传动件73和从动架75之间,传动件73带动从动件74活动,从动件 74带动从动架75与窗本体71联动上升或者下降;从动件74呈环形,从动件 74上从动架75所在的一部分可上下活动的竖直设置在导轨72侧边,一部分与 传动件73接触联动;导轨72的两端设置有过渡件76,过渡件76具有过渡槽, 过渡槽具有横边和竖边,横边和竖边圆滑过渡,从动件74绕过过渡槽设置于导 轨72的侧边。本发明将窗本体71设置在一个从动架75上,通过使用者操作传 动件73来带动从动件74与从动架75的联动,从而实现从动架75的上升和下 降;传动件73和导轨6均设置在车门1上,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加工以及装配; 其相较于杠杆结构或者其他配合结构更加简单,减少了加工成本;且简单的结 构使零部件之间磨损较小,有利于升降结构的长期使用,延长了使用寿命;本 身电动车的的结构轻巧,本发明也满足其轻巧简便的配套需要。采用设置竖直 导轨72来实现从动架75的上下稳定活动,确保了窗本体71的牢固固定,整体 结构紧凑配合。通过传动件73的旋转带动,环形的从动件74进行顺时针或逆 时针的旋转,环形结构可良好的旋转配合,零部件之间的磨损较少;设置在导 轨72侧边的一部分从动件74与从动架75良好配合并上下活动,实现了从动架 75上窗本体71的上升和下降,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节省了成本,延长了使用 寿命。过渡件76用于支撑和稳定从动件74,并通过横边和竖边及圆滑过渡结构 帮助从动件74变向,进一步达到使导轨72侧边的从动件74稳定的竖直设置, 有利于从动件74和从动架75的配合,并增加了零部件之间的稳定性,减少了 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一种车的车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车的车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车的车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车的车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车的车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的车门。该车的车门包括车门和设置在车门内侧一边的锁,车门具有边框、上部的车窗框和下部的门板,边框位置设置有金属加强筋;门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塑料加强筋;锁具有后把手,门板内侧面相对于锁的另一边设置有一个前把手,前把手与后把手连接并联动。本发明设置塑料加强筋来提高门板的强度,设置金属加强筋令车门的边缘位置得到加牢,车门所能承受的冲击力或者抗弯折能力更强;对于双排座位并设置单排门的电动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