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隔热散热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餐具隔热散热垫.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587664.7 (22)申请日 2016.06.16 (73)专利权人 王艺 地址 717300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王家湾 镇王家湾村三组 (72)发明人 王艺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代理人 袁婷婷 (51)Int.Cl. A47G 23/0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餐具隔热散热垫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餐具隔热散热垫, 包括底垫, 底 垫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散热槽, 底 垫的四个侧面设置有通孔, 散热槽。
2、通过连接槽相 互连通, 连接槽与通孔相通。 底垫可以是方形、 圆 形或多边形。 散热槽的深度为底垫厚度的二分之 一。 散热槽可以是方形, 圆形或多边形。 通孔为圆 形孔。 本实用新型隔热垫上加设散热槽, 能让餐 具上的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 使餐具的温度快速 下降, 避免发生烫伤事件, 同时还能更加快捷的 食用。 餐具散热垫不仅有隔热的功能, 还有散热 的功能, 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025936 U 2017.03.22 CN 206025936 U 1.餐具隔热散热垫,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垫(1), 所述底垫(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及两。
3、 个以上的散热槽(2), 所述底垫(1)的四个侧面设置有通孔(3), 所述散热槽(2)通过连接槽 (4)相互连通, 所述连接槽(4)与通孔(3)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隔热散热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垫(1)可以是方形、 圆形 或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隔热散热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槽(2)的深度为底垫 (1)厚度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具隔热散热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槽(2)可以是方形, 圆 形或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隔热散热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3)为圆形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
4、25936 U 2 餐具隔热散热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餐具用品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餐具隔热散热垫。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常生活中, 盛饭菜时, 餐具的温度过高, 直接将餐具摆放在桌面上容易造成餐 桌损坏, 人们很容易想到在餐具下摆放一个垫子, 用来隔绝餐具中的热量, 但很多市场存在 的餐具垫都是设计为单一的竹垫子之类的, 很难将餐具中的热量快速散去。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餐具隔热散热垫,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餐具垫 无法散热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餐具隔热散热垫, 包括底垫, 底垫的上表面设置 有两个及两个以上。
5、的散热槽, 底垫的四个侧面设置有通孔, 散热槽通过连接槽相互连通, 连 接槽与通孔相通。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0006 底垫可以是方形、 圆形或多边形。 0007 散热槽的深度为底垫厚度的二分之一。 0008 散热槽可以是方形, 圆形或多边形。 0009 通孔为圆形孔。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隔热垫上加设散热槽, 能让餐具上的热量尽快的散发 出去, 使餐具的温度快速下降, 避免发生烫伤事件, 同时还能更加快捷的食用。 餐具散热垫 不仅有隔热的功能, 还有散热的功能, 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餐具隔热散热垫的结构图; 0012 。
6、图2是本实用新型餐具隔热散热垫的俯视图。 0013 图中, 1.底垫, 2.散热槽, 3.通孔, 4.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5 本实用新型餐具隔热散热垫, 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包括底垫1, 底垫1的上表面设 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散热槽2, 底垫1的四个侧面设置有通孔3, 散热槽2通过连接槽4相互 连通, 连接槽4与通孔3相通。 0016 底垫1可以是方形、 圆形或多边形。 0017 散热槽2的深度为底垫1厚度的二分之一。 0018 散热槽2可以是方形, 圆形或多边形。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025936 U 3 0019 通孔3为圆形孔。 0020 本实用新型餐具隔热散热垫, 通过设置的散热槽2, 可以吸收餐具散发的热量, 热 量通过散热槽2之间连通的连接槽4汇聚在一起, 最后通过通孔3散发出去。 这种散热的循环 是快速进行的, 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 这样, 可以使餐具内的温度快速下降, 给 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方便。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025936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025936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