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拧干省力的拖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动拧干省力的拖把.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355495.0 (22)申请日 2016.12.09 (73)专利权人 宁波德润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502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环城北 路东段134号梦神商务大厦B-101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2 代理人 方闻俊 景丰强 (51)Int.Cl. A47L 13/24(2006.01) A47L 13/4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2、 转动拧干省力的拖把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动拧干省力的拖把, 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布, 拖把杆上套设有活动套, 活动套与拖把杆之间设有锁定结构; 其特征在 于: 拖把杆上还套设省力驱动部件, 省力驱动部 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 省力驱动部件与拖把杆之 间通过减速机构相连, 以使省力驱动部件的旋转 带动拖把杆减速旋转。 在拧干操作时, 将活动套 上拉通过单向旋转锁定结构与拖把杆连接, 握紧 活动套, 然后转动省力驱动部件, 该省力驱动部 件通过减速机构带动拖把杆减速旋转, 即拖把杆 的转速低于省力驱动部件的转速, 从另一个角度 来看, 采用较小的力驱动省力驱动部件便可对下 杆施加较大的扭。
3、力, 因此使得该拖把拧干操作非 常省力, 使用较小的力便能将拖布拧干。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6页 CN 206792365 U 2017.12.26 CN 206792365 U 1.一种转动拧干省力的拖把, 包括拖把杆(1)和拖把布(16), 拖把杆(1)上套设有能沿 拖把杆(1)自由活动的活动套(2), 拖把布(16)的一端连接在拖把杆下端, 拖把布(16)的另 一端连接在活动套的下端, 所述活动套(2)与拖把杆(1)之间设有锁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拖把杆(1)上还设有省力驱动部件, 省力驱动部件与拖把杆(1)之间通过减速机构(X)相 连, 以使省力驱动部件的旋转通过。
4、所述减速机构(X)带动拖把杆(1)减速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机构(X)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 行 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外齿圈(4)、 太阳轮(5)、 行星架(6)和多个行星轮(7), 所述外齿圈(4) 与活动套(2)之间设有可脱卸的连接结构, 在活动套(2)上移状态下, 所述外齿圈(4)与活动 套(2)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而对活动套(2)周向约束, 所述省力驱动部件与太阳轮(5)连 接而能驱动太阳轮(5)旋转, 所述行星架(6)与拖把杆(1)连接以能带动拖把杆(1)旋转, 所 述行星轮(7)安装在行星架(6)上并与外齿圈(4)传动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5、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拖把杆(1)包括下杆(11)、 上杆(12)和 连接轴(13), 所述锁定结构设置在下杆(11)的上部与活动套(2)之间, 所述行星架(6)固定 在下杆(11)的上端, 所述连接轴(13)的下端插入并连接在行星架(6)内, 连接轴(13)的上端 穿过太阳轮(5)后与上杆(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省力驱动部件为驱动套(3), 驱动套 (3)活动套设在连接轴(13)外周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 连接轴(13)穿出驱动套(3)的顶面后 与所述上杆(12)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齿圈(4)、 太阳轮(。
6、5)、 行星架(6)和 行星轮(7)设于一外壳(8)的内腔中, 外齿圈(4)的外周壁与外壳(8)的内腔壁连接, 所述可 脱卸的连接结构设置在外壳(8)和活动套(2)之间, 所述太阳轮(5)、 行星架(6)、 连接轴(13) 及上杆(12)和下杆(11)均能相对外壳(8)绕自身轴线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8)由底座(81)和上盖(82)组成, 底座(81)的下端面具有向下延伸的套管(83), 所述下杆(11)的上端活动插入套管(83)内并 与所述行星架(6)的下端紧配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轮(5)具有向上延伸并穿出上。
7、盖 顶面的连接管(51), 所述驱动套(3)的下端套设在连接管(51)外周, 连接管(51)外周与驱动 套(3)的内孔壁之间通过筋槽插配结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脱卸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套 管(83)外周面上的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定位槽(831), 及设置在活动套(2)内孔壁上的定位 筋(21), 在活动套(2)上移状态下, 所述定位筋(21)插配在定位槽(831)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省力驱动部件为摇柄(17), 所述外齿 圈(4)、 太阳轮(5)、 行星架(6)和行星轮(7)设于一外壳(8)的内腔中, 外齿圈(4)的。
8、外周壁与 外壳(8)的内腔壁连接, 所述可脱卸的连接结构设置在外壳(8)和活动套(2)之间, 所述太阳 轮(5)、 行星架(6)、 连接轴(13)及上杆(12)和下杆(11)均能相对外壳(8)绕自身轴线旋转; 所述摇柄(17)的传动轴穿设在外壳(8)侧壁上并能绕传动轴的轴线旋转, 传动轴与太阳轮 (5)之间通过传动结构连接, 以使摇柄(17)的旋转能带动太阳轮(5)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安装在传动轴上能随 传动轴旋转的主动锥形齿轮(18), 及设置在太阳轮(5)上部的被动锥形齿轮部(52), 所述主 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2。
9、06792365 U 2 动锥形齿轮(18)与被动锥形齿轮部(52)传动啮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8)由底座(81)和上盖(82)组 成, 底座(81)的下端面具有向下延伸的套管(83), 所述下杆(11)的上端活动插入套管(83) 内并与所述行星架(6)的下端紧配固定, 所述摇柄(17)的传动轴穿设在上盖(82)的侧壁上, 所述连接轴(13)套设有连接套(19), 连接轴(13)能相对连接套(19)旋转, 连接套(19)的侧 部具有凸出的安装轴(191), 所述主动锥形齿轮(18)活动套设在安装轴(19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 其特。
10、征在于: 所述减速机构(X)为摆线轮减速机构, 摆 线轮减速机构包括壳体(20), 设于壳体(20)内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输入部分(22)和输出部 分(23), 输入部分(22)和输出部分(23)通过减速部分(24)相连, 所述壳体(20)与活动套(2) 之间设有可脱卸的连接结构, 在活动套(2)上移状态下, 所述壳体(20)与活动套(2)之间通 过连接结构连接而对活动套(2)周向约束, 所述省力驱动部件与输入部分(22)连接而能驱 动输入部分(22)旋转, 所述输出部分(23)与拖把杆(1)连接以能带动拖把杆(1)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拖把杆(1)包括下。
11、杆(11)、 上杆(12) 和连接轴(13), 所述锁定结构设置在下杆(11)的上部与活动套(2)之间, 所述输出部分(23) 固定在下杆(11)的上端, 所述连接轴(13)的下端插入并连接在输出部分(23)内, 连接轴 (13)的上端穿过输入部分(22)后与上杆(12)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省力驱动部件为驱动套(3), 驱动套 (3)活动套设在连接轴(13)外周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 连接轴(13)穿出驱动套(3)的顶面后 与所述上杆(12)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结构为单向旋转锁定结构, 包括 套设固定在下杆(1。
12、1)外周的套筒部(9), 套筒部(9)的外周设有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棘齿 部(91), 活动套(3)上设有能翻转启闭的扳手部(10), 扳手部(10)内端设有与所述棘齿部 (91)配合的棘爪(101), 在活动套上移且扳手部(10)闭合状态下, 所述棘爪(101)与棘齿部 (91)配合, 在扳手部(10)扳开状态下, 棘爪(101)与棘齿部(91)脱离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拖把杆(1)的下端固定有用以与拖把 布(16)的下端固定的下接头(14), 所述活动套(2)的下端固定有用以与拖把布(16)的上端 固定的上接头(15)。 17.一种转动拧干省力的拖把,。
13、 包括拖把杆(1)和拖把布(16), 拖把杆(1)上套设有能沿 拖把杆(1)自由活动的活动套(2), 活动套(2)与拖把杆(1)的外周壁之间设有锁定结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套(2)的下端连接有随活动套(2)上下移动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连接 头(25), 拖把布(16)的一端连接在拖把杆(1)下端, 拖把布(16)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头(25) 的下端, 所述活动套(2)能相对连接头(25)绕自身轴线旋转, 活动套(2)与连接头(25)之间 通过减速机构(X)相连, 以使活动套(2)的旋转通过所述减速机构(X)带动连接头(25)减速 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14、 所述减速机构(X)为减速齿轮组结构, 减 速齿轮组结构包括设于连接头(25)内的大齿圈(26)、 大齿轮(27)、 齿轮架(28)和多个小齿 轮(29), 所述大齿圈(26)周向约束在连接头(25)内, 所述活动套(2)伸入连接头(25)内与大 齿轮(27)连接以能驱动大齿轮(27)旋转, 所述齿轮架(28)周向约束与拖把杆(1)上, 所述小 齿轮(29)安装在齿轮架(28)上并与外齿圈(4)传动啮合。 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206792365 U 3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结构为单向旋转锁定结构, 包 括套设固定在拖把杆(1)外周的套。
15、筒部(9), 套筒部(9)的外周设有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 棘齿部(91), 活动套(3)上设有能翻转启闭的扳手部(10), 扳手部(10)内端设有与所述棘齿 部(91)配合的棘爪(101), 在活动套(2)上移且扳手部(10)闭合状态下, 所述棘爪(101)与棘 齿部(91)配合, 在扳手部(10)扳开状态下, 棘爪(101)与棘齿部(91)脱离配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架(28)的下端具有向下延伸的 套管部(281), 套管部(281)的内管壁上设有与所述棘齿部(91)卡配的卡齿(282), 在连接头 (25)随活动套(2)上移状态下, 套管部(281。
16、)套设在套筒部(9)外周, 且所述卡齿(282)卡制 在棘齿部(91)上。 权 利 要 求 书 3/3 页 4 CN 206792365 U 4 转动拧干省力的拖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需要接触拖把头就能手动拧干的拖把, 尤其涉及一种转动 拧干省力的拖把。 背景技术 0002 拖把种类繁多, 传统布条拖把不能自动拧干, 清洗后需要手拧干, 比较脏手, 且拧 干不方便, 冬天还会很冷。 故现有的拖把都设计有自动拧干结构, 自动拧干的方式也有很多 种, 有扳手拧干式, 通过扳手连杆结构实现拧干, 有手拉拧干式, 通过手拉拖板杆实现拧干, 还有旋转拧干式, 操作时, 一手握下杆,。
17、 一手握上杆, 同时用手转动上杆实现拖把头的拧干。 0003 以旋转拧干式的拖把为例, 如专利号为ZL200920200625 .7 (公告号为 CN201564435U)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手动拧水拖把 披露了这样一种拖把, 包括杆, 杆上 连接有手柄、 杆头、 护手套、 握手柄, 杆通过杆头与固定件连接成整体, 拖布的一端通过夹扣 连接在固定件上, 拖布的另一端固定在拧水体上, 所述拧水体与握手柄配合, 所述杆上还连 接有弹性卡扣和旋转体, 所述旋转体的外表面有直滚齿与拧水体内表面的直筋条配合, 旋 转体内表面上有棘齿, 所述弹性卡扣外表面有棘爪, 所述弹性卡扣用棘爪与所述旋转体上 的棘。
18、齿配合。 杆上增加了两弹簧卡扣和与其配合的旋转体, 并使棘爪只能沿着棘齿的前进 方向转动, 从而使旋转体只能朝一个方向旋转, 达到旋转定位锁住拖布的作用, 改进了传统 拧水拖把拧水时不能锁住拖布的弊端, 因此此拖把使用时拧紧省力、 拖布拧干速度快, 是一 种清洁卫生、 使用效果好的拖把。 0004 还如专利号为ZL200820016385.0(公告号为CN 20113952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改进的拖把 , 专利号为ZL 200620106451.4(公告号为CN2936116Y)的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 旋转式拧干拖把 , 专利号为ZL 97204389.6(公告号为CN 228641。
19、1Y)的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 伞式脱水拖把 , 他们均披露了这样一种旋转拧干式的拖把。 0005 现有旋转拧干式的拖把存在以下缺陷: 在旋转拧干过程中, 越到后面拖布扭转后 受到阻力越大, 要将拖布拧干需要更大的力, 使用相当费力, 不能将拖布充分拧干。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转动拧干 省力的拖把, 该拖把拧干操作非常省力, 使用较小的力便能将拖布拧干。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转动拧干省力的 拖把, 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布, 拖把杆上套设有能沿拖把杆自由活动的活动套, 拖把布的一端 连接在拖把。
20、杆下端, 拖把布的另一端连接在活动套的下端, 活动套与拖把杆之间设有锁定 结构; 其特征在于: 拖把杆上还设有省力驱动部件, 省力驱动部件与拖把杆之间通过减速机 构相连, 以使省力驱动部件的旋转通过所述减速机构带动拖把杆减速旋转。 0008 作为优选, 上述减速机构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 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外齿圈、 太 阳轮、 行星架和多个行星轮, 所述外齿圈能与活动套之间设有可脱卸的连接结构, 在活动套 说 明 书 1/7 页 5 CN 206792365 U 5 上移状态下, 所述外齿圈与活动套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而与活动套周向约束, 所述太阳 轮与省力驱动部件连接而能随省力驱动部件旋转,。
21、 所述行星架与拖把杆连接以能随拖把杆 旋转, 所述行星轮安装在行星架上并与外齿圈传动啮合。 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具有传动平稳, 减速效果好的优点。 当然也可选择其它省力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 0009 进一步改进, 上述拖把杆包括下杆、 上杆和连接轴, 所述锁定结构设置在下杆的上 部与活动套之间, 行星架固定在下杆的上端, 连接轴的下端插入并连接在行星架内, 连接轴 的上端穿过太阳轮后与上杆连接。 该结构使得拖把的拧干具有两种操作模式, 开始阶段, 因 拧干拖把需要的力量较小, 可直接转动上杆, 上杆通过连接轴直接带动下杆旋转实现拖把 的拧干, 此时拧干操作速度较快; 在拧干到中间状态, 若要进一步。
22、拧干就会比较费劲, 此时, 则转动省力驱动部件, 省力驱动部件带动太阳轮旋转, 太阳轮通过行星轮及行星架最终带 动下杆减速旋转, 因经过星齿轮减速机构传导, 使得下杆降速旋转, 也即使得采用较小的力 便可对下杆施加较大的扭力, 拧干操作更加省力。 本结构在满足较快拧干拖把的同时, 也很 省力, 使得两者达到较好的平衡。 而且连接轴与上杆和下杆相比较细, 可将太阳轮做的比较 小, 进而使得整个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小型化。 0010 作为优选, 上述省力驱动部件为驱动套, 驱动套活动套设在连接轴外周并能绕自 身轴线旋转, 连接轴穿出驱动套的顶面后与所述上杆固定。 该结构使得上杆对省力驱动部 件有个约束。
23、作用, 同时便于省力驱动部件连接轴及上杆的安装。 0011 进一步改进, 上述外齿圈、 太阳轮、 行星架和行星轮设于一外壳的内腔中, 外齿圈 的外周壁与外壳的内腔壁连接, 可脱卸的连接结构设置在外壳和活动套之间, 所述太阳轮、 行星架、 连接轴及上杆和下杆均能相对外壳绕自身轴线旋转。 外壳对星齿轮减速机构的安 装有个约束作用, 且外壳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用以与活动套形成连接配合, 另一方 面与上下杆之间形成连接。 外齿圈与外壳之间可采用筋槽插配结构连接, 当然也可将外齿 圈与外壳做出一个整体件, 只是分体设计利于制造。 0012 为便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在外壳内的组装, 上述外壳由底座和。
24、上盖组成, 底座的 下端面具有向下延伸的套管, 下杆的上端活动插入套管内并与所述行星架的下端紧配固 定。 0013 上述太阳轮具有向上延伸并穿出上盖顶面的连接管, 所述省力驱动部件的下端套 设在连接管外周, 连接管外周与省力驱动部件的内孔壁之间通过筋槽插配结构连接。 0014 作为选择, 上述可脱卸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管外周面上的沿其长度方向 设置的定位槽, 及设置在活动套内孔壁上的定位筋, 在活动套上移状态下, 定位筋插配在定 位槽内。 该连接结构简单利于加工组装, 同时也利于活动套与外壳的轴向脱卸。 当然也可采 用现有其它可脱卸连接结构。 0015 作为省力驱动部件的第二种选择, 上。
25、述省力驱动部件为摇柄, 外齿圈、 太阳轮、 行 星架和行星轮设于一外壳的内腔中, 外齿圈的外周壁与外壳的内腔壁连接, 所述可脱卸的 连接结构设置在外壳和活动套之间, 所述太阳轮、 行星架、 连接轴及上杆和下杆均能相对外 壳绕自身轴线旋转; 所述摇柄的传动轴穿设在外壳侧壁上并能绕传动轴的轴线旋转, 传动 轴与太阳轮之间通过传动结构连接, 以使摇柄的旋转能带动太阳轮旋转。 通过摇柄的旋转 带动太阳轮旋转, 最终带动下杆的减速旋转。 0016 作为选择, 上述传动结构包括安装在传动轴上能随传动轴旋转的主动锥形齿轮, 说 明 书 2/7 页 6 CN 206792365 U 6 及设置在太阳轮上部的被。
26、动锥形齿轮部, 所述主动锥形齿轮与被动锥形齿轮部传动啮合。 0017 为利于组装, 进一步改进, 上述外壳由底座和上盖组成, 底座的下端面具有向下延 伸的套管, 所述下杆的上端活动插入套管内并与所述行星架的下端紧配固定, 所述摇柄的 传动轴穿设在上盖的侧壁上, 所述连接轴套设有连接套, 连接轴能相对连接套旋转, 连接套 的侧部具有凸出的安装轴, 所述主动锥形齿轮活动套设在安装轴上。 通过连接套的设置, 能 使主动锥形齿轮更平稳约束在外壳内。 0018 作为另一种减速机构的选择结构, 上述减速机构采用摆线轮减速机构, 摆线轮减 速机构包括壳体, 设于壳体内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 。
27、输入部分和输出 部分通过减速部分相连, 所述壳体与活动套之间设有可脱卸的连接结构, 在活动套上移状 态下, 所述壳体与活动套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而对活动套周向约束, 所述省力驱动部件 与输入部分连接而能驱动输入部分旋转, 所述输出部分与拖把杆连接以能带动拖把杆旋 转。 摆线轮减速机构的原理为现有技术。 0019 同理, 上述拖把杆包括下杆、 上杆和连接轴, 所述锁定结构设置在下杆的上部与活 动套之间, 所述输出部分固定在下杆的上端, 所述连接轴的下端插入并连接在输出部分内, 连接轴的上端穿过输入部分后与上杆连接。 0020 同理, 上述省力驱动部件为驱动套, 驱动套活动套设在连接轴外周并能绕自。
28、身轴 线旋转, 连接轴穿出驱动套的顶面后与所述上杆固定。 0021 为使得拧干操作更人性化。 上述锁定结构为单向旋转锁定结构, 包括套设固定在 下杆外周的套筒部, 套筒部的外周设有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棘齿部, 活动套上设有能翻 转启闭的扳手部, 扳手部内端设有与所述棘齿部配合的棘爪, 在扳手部闭合状态下, 所述棘 爪与棘齿部配合, 在扳手部扳开状态下, 棘爪与棘齿部脱离配合。 当然也可采用现有其它锁 定结构。 0022 上述下杆的下端固定有用以与拖布的下端固定的下接头, 所述活动套的下端固定 有用以与拖布的上端固定的上接头。 0023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
29、转动拧干省力的 拖把, 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布, 拖把杆上套设有能沿拖把杆自由活动的活动套, 活动套与拖把 杆的外周壁之间设有锁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套的下端连接有随活动套上下移动 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连接头, 拖把布的一端连接在拖把杆下端, 拖把布的另一端连接在 连接头的下端, 所述活动套能相对连接头绕自身轴线旋转, 活动套与连接头之间通过减速 机构相连, 以使活动套的旋转通过所述减速机构带动连接头减速旋转。 0024 本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原理与第一种方案相同, 第一种是通过省力驱动部件带动 拖把杆减速旋转, 实现拧干, 第二种方案是通过活动套带动连接头减速旋转实现拧干, 本专 利的核。
30、心思想是通过省力驱动部件带动与拖把布连接的其中一个部件减速旋转, 实现拧干 省力的目的。 0025 上述减速机构为减速齿轮组结构, 减速齿轮组结构包括设于连接头内的大齿圈、 大齿轮、 齿轮架和多个小齿轮, 所述大齿圈周向约束在连接头内, 所述活动套伸入连接头内 与大齿轮连接以能驱动大齿轮旋转, 所述齿轮架周向约束与拖把杆上, 所述小齿轮安装在 齿轮架上并与外齿圈传动啮合。 0026 上述锁定结构为单向旋转锁定结构, 包括套设固定在下杆外周的套筒部, 套筒部 说 明 书 3/7 页 7 CN 206792365 U 7 的外周设有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棘齿部, 活动套上设有能翻转启闭的扳手部, 扳。
31、手部内 端设有与所述棘齿部配合的棘爪, 在活动套上移且扳手部闭合状态下, 所述棘爪与棘齿部 配合, 在扳手部扳开状态下, 棘爪与棘齿部脱离配合。 0027 上述齿轮架的下端具有向下延伸的套管部, 套管部的内管壁上设有与所述棘齿部 卡配的卡齿, 在连接头随活动套上移状态下, 套管部套设在套筒部外周, 且所述卡齿卡制在 棘齿部上。 002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在拧干操作时, 将活动套上拉通过锁定 结构与拖把杆连接, 握紧活动套, 然后转动省力驱动部件, 该省力驱动部件通过行星齿轮减 速机构带动拖把杆减速旋转, 即拖把杆的转速低于省力驱动部件的转速, 从另一个角度来 看, 采。
32、用较小的力驱动省力驱动部件便可对下杆施加较大的扭力, 因此使得该拖把拧干操 作非常省力, 使用较小的力便能将拖布拧干。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拧干状态); 003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拖地状态); 003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拧干状态); 0032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0033 图5为图3的BB向剖视图; 0034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活动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0036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 0037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0038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0039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0041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中摆线轮减速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0042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0044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中齿轮减速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0045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中齿轮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
34、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7 如图17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 0048 一种转动拧干省力的拖把, 包括拖把杆1和拖把布16, 拖把杆1上套设有能沿拖把 杆1自由活动的活动套2, 活动套2与拖把杆1的外周壁之间设有单向旋转锁定结构, 拖把布 16的下端固定在拖把杆的底端, 拖把布16的上端固定在活动套的下端, 拖布可使用棉纱拖 布, 具体可参考背景专利。 0049 拖把杆1上还套设省力驱动部件, 省力驱动部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 省力驱动部件 说 明 书 4/7 页 8 CN 206792365 U 8 3 与拖把杆1之间通过行星齿轮减速机构X相连, 省力驱动部件为驱动。
35、套3, 以使驱动套3 的 旋转带动拖把杆1减速旋转。 0050 行星齿轮减速机构X包括外齿圈4、 太阳轮5、 行星架6和多个行星轮7, 所述外齿圈4 与活动套2之间设有可脱卸的连接结构, 在活动套2上移状态下, 外齿圈4与活动套2之间通 过连接结构连接而与活动套2周向约束, 太阳轮5与驱动套3连接而能随省力驱动部件旋转, 行星架6与拖把杆1连接以能随拖把杆1旋转, 行星轮7安装在行星架6上并与外齿圈4传动啮 合。 0051 拖把杆1包括下杆11、 上杆12和连接轴13, 单向旋转锁定结构设置在下杆11的上部 与活动套2之间, 行星架6固定在下杆11的上端, 连接轴13的下端插入并连接在行星架6。
36、内, 连接轴13的上端穿过太阳轮5后与上杆12连接。 驱动套3活动套设在连接轴13外周并能绕自 身轴线旋转, 连接轴13穿出驱动套3的顶面后与上杆12固定。 0052 单向旋转锁定结构包括套设固定在下杆11外周的套筒部9, 套筒部9的外周设有沿 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棘齿部91, 活动套2上设有能翻转启闭的扳手部10, 扳手部10内端设有 与所述棘齿部91配合的棘爪101, 在扳手部10闭合状态下, 棘爪101与棘齿部 91配合, 在扳 手部10扳开状态下, 棘爪101与棘齿部91脱离配合。 0053 外齿圈4、 太阳轮5、 行星架6和行星轮7设于一外壳8的内腔中, 外齿圈4的外周壁与 外壳8的内。
37、腔壁连接, 所述可脱卸的连接结构设置在外壳8和活动套2之间, 所述太阳轮5、 行 星架6及上杆12和下杆11均能相对外壳8绕自身轴线旋转。 外壳8由底座 81和上盖82组成, 底座81的下端面具有向下延伸的套管83, 下杆11的上端活动插入套管83内并与所述行星架 6的下端紧配固定。 0054 可脱卸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套管83外周面上的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定位槽 831, 及设置在活动套2内孔壁上的定位筋21, 在活动套2上移状态下, 所述定位筋21插配在 定位槽831内。 太阳轮5具有向上延伸并穿出上盖顶面的连接管51, 省力驱动部件3的下端套 设在连接管51外周, 连接管51外周与省力驱动。
38、部件3的内孔壁之间通过筋槽插配结构连接。 0055 下杆11的下端固定有用以与拖把布的下端固定的下接头14, 活动套2的下端固定 有用以与拖把布的上端固定的上接头15。 0056 本拖把第一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0057 在拧干操作前, 将活动套2上拉通过单向旋转锁定结构与拖把杆1连接, 同时外齿 圈4通过外壳8与活动套2相对固定在一起, 握紧活动套2, 此时活动套2、 外壳8及外齿圈4是 固定不动的, 接下来进行拧干操作, 本拖把具有两种拧干操作模式。 0058 模式1: 开始阶段, 因拧干拖把需要的力量较小, 故可直接转动上杆12, 上杆12通过 连接轴13直接带动下杆11旋转,。
39、 实现拖把的拧干, 此时拧干操作速度较快; 0059 模式2: 在拖把布16拧干到中间状态, 若要进一步拧干就会比较费劲, 此时, 则转动 驱动套3, 驱动套3带动太阳轮5旋转, 太阳轮5通过行星轮7及行星架6最终带动下杆11减速 旋转, 因经过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传导, 使得下杆11降速旋转, 也即使得采用较小的力便可对 下杆11施加较大的扭力, 拧干操作更加省力。 0060 本结构在满足较快拧干拖把的同时, 也很省力, 使得两者达到较好的平衡。 而且连 接轴13与上杆11和下杆12相比较细, 可将太阳轮5做的比较小, 进而使得整个行星齿轮减速 机构小型化。 说 明 书 5/7 页 9 CN 2。
40、06792365 U 9 0061 拧干结束后, 扳开在扳手部10状态下, 棘爪101与棘齿部91脱离配合, 在拖布回复 力作用下, 拖布朝松开方向旋转, 同时活动套在重力作用下下移, 回到拖地模式, 如图2所 示。 0062 如图810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 0063 本实施例和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 省力驱动部件为摇柄17, 外齿圈4、 太阳 轮5、 行星架6和行星轮7设于一外壳8的内腔中, 外齿圈4的外周壁与外壳8的内腔壁连接, 所 述可脱卸的连接结构设置在外壳8和活动套2之间, 太阳轮5、 行星架6、 连接轴13及上杆12和 下杆11均能相对外壳8绕自身轴线旋转; 摇。
41、柄17的传动轴穿设在外壳8侧壁上并能绕传动轴 的轴线旋转, 传动轴与太阳轮5之间通过传动结构连接, 以使摇柄17的旋转能带动太阳轮5 旋转。 传动结构包括安装在传动轴上能随传动轴旋转的主动锥形齿轮18, 及设置在太阳轮5 上部的被动锥形齿轮部52, 主动锥形齿轮18与被动锥形齿轮部52传动啮合。 0064 外壳8由底座81和上盖82组成, 底座81的下端面具有向下延伸的套管83, 下杆 11 的上端活动插入套管83内并与行星架6的下端紧配固定, 摇柄17的传动轴穿设在上盖82的 侧壁上, 连接轴13套设有连接套19, 连接轴13能相对连接套旋转, 连接套19 的侧部具有凸 出的安装轴191, 。
42、主动锥形齿轮18活动套设在安装轴191上。 0065 省力拧干时, 转动摇柄17, 通过主动锥形齿轮18与被动锥形齿轮部52传动配合带 动太阳轮5旋转, 太阳轮5通过行星轮7及行星架6最终带动下杆11旋转, 因经过星齿轮减速 机构传导, 使得下杆11降速旋转, 也即使得采用较小的力便可对下杆11施加较大的扭力, 拧 干操作更加省力。 0066 如图1113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 0067 本实施例和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 减速机构X采用摆线轮减速机构, 摆线轮 减速机构包括壳体20, 设于壳体20内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输入部分22和输出部分23, 输入 部分22和输出部分23通。
43、过减速部分24相连, 壳体20与活动套2之间设有可脱卸的连接结构, 可脱卸的连接结构可参考实施例一, 在活动套2上移状态下, 壳体20与活动套2之间通过连 接结构连接而对活动套2周向约束, 省力驱动部件与输入部分22连接而能驱动输入部分22 旋转, 输出部分22与拖把杆1连接以能带动拖把杆1旋转。 因摆线轮为现有技术, 故摆线轮中 输入部分22、 输出部分23和减速部分24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 输入部分22一般为偏 心轴承。 0068 拖把杆1包括下杆11、 上杆12和连接轴13, 所述锁定结构设置在下杆11的上部与活 动套2之间, 所述输出部分23固定在下杆11的上端, 所述连接轴13。
44、的下端插入并连接在输出 部分23内, 连接轴13的上端穿过输入部分22后与上杆12连接。 0069 省力驱动部件为驱动套3, 驱动套3活动套设在连接轴13外周并能绕自身轴线旋 转, 连接轴13穿出驱动套3的顶面后与所述上杆12固定。 0070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与第一个实施例基本类似。 0071 在拖把布16拧干到中间状态, 若要进一步拧干就会比较费劲, 此时, 则转动驱动套 3, 驱动套3带动输入部分22旋转, 输入部分22通过减速部分24带动输出部分23减速旋转, 最 终带动下杆11减速旋转, 因经过摆线轮减速机构传导, 使得下杆11降速旋转, 也即使得采用 较小的力便可对下杆11施。
45、加较大的扭力, 拧干操作更加省力。 0072 如图1417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 说 明 书 6/7 页 10 CN 206792365 U 10 0073 一种转动拧干省力的拖把, 包括拖把杆1和拖把布16, 拖把杆1上套设有能沿拖把 杆1自由活动的活动套2, 活动套2与拖把杆1的外周壁之间设有锁定结构; 活动套2的下端连 接有随活动套2上下移动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连接头25, 拖把布16的一端连接在拖把杆1 下端, 拖把布16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头25的下端, 所述活动套2能相对连接头25绕自身轴线 旋转, 活动套2与连接头25之间通过减速机构X相连, 以使活动套3的旋转通过所。
46、述减速机构 X带动连接头25减速旋转。 0074 减速机构X为减速齿轮组结构, 减速齿轮组结构包括设于连接头25内的大齿圈26、 大齿轮27、 齿轮架28和多个小齿轮29, 大齿圈26周向约束在连接头25内, 活动套2伸入连接 头25内与大齿轮27连接以能驱动大齿轮27旋转, 齿轮架28周向约束与拖把杆1上, 小齿轮29 安装在齿轮架28上并与外齿圈26传动啮合。 0075 锁定结构为单向旋转锁定结构, 包括套设固定在下杆11外周的套筒部9, 套筒部9 的外周设有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棘齿部91, 活动套2上设有能翻转启闭的扳手部10, 扳手 部10内端设有与所述棘齿部91配合的棘爪101, 在。
47、活动套2上移且扳手部10闭合状态下, 所 述棘爪101与棘齿部91配合, 在扳手部10扳开状态下, 棘爪101与棘齿部 91脱离配合。 0076 齿轮架28的下端具有向下延伸的套管部281, 套管部281的内管壁上设有与棘齿部 91卡配的卡齿282, 在连接头25随活动套2上移状态下, 套管部281套设在套筒部9外周, 且所 述卡齿282卡制在棘齿部91上。 0077 本拖把第四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0078 在拧干操作前, 将活动套2上拉通过单向旋转锁定结构与拖把杆1连接, 手握拖把 杆1, 故此时拖把杆1、 齿轮架28固定不动, 活动套2、 连接头25及大齿圈26是能绕自身轴线旋。
48、 转的, 接下来进行拧干操作, 本拖把具有两种拧干操作模式。 0079 模式1: 开始阶段, 因拧干拖把需要的力量较小, 故可直接带动连接头25旋转, 连接 头25直接带动拖把布16旋转, 实现拖把的拧干, 此时拧干操作速度较快; 0080 模式2: 在拖把布16拧干到中间状态, 若要进一步拧干就会比较费劲, 此时, 则转动 活动套2, 活动套带动大齿轮27旋转, 大齿轮27通过小齿轮29和大齿圈26最终带动连接头25 减速旋转, 因经过齿轮减速机构传导, 使得连接头25降速旋转, 也即使得采用较小的力便可 对连接头25施加较大的扭力, 拧干操作更加省力。 0081 本结构在满足较快拧干拖把的。
49、同时, 也很省力, 使得两者达到较好的平衡。 0082 拧干结束后, 扳开在扳手部10状态下, 棘爪101与棘齿部91脱离配合, 在拖布回复 力作用下, 拖布朝松开方向旋转, 同时活动套2及连接头25一起在重力作用下下移, 回到拖 地模式, 如图2所示。 0083 本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原理与第一种实施例方案相同, 第一种是通过省力驱动部 件带动拖把杆减速旋转, 实现拧干, 本方案是通过活动套带动连接头减速旋转实现拧干, 本 专利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省力驱动部件带动与拖把布连接的其中一个部件减速旋转, 实现拧 干省力的目的。 0084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 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7/7 页 11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