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承板.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46943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55902.6

申请日:

2014.12.10

公开号:

CN105735544A

公开日:

2016.07.0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5/32申请日:20141210|||公开

IPC分类号:

E04B5/32

主分类号:

E04B5/32

申请人:

智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江忠良; 王光辉

地址: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濮院针织产业园区(桐乡濮院针织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内101-11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曾少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楼承板,包括骨架和浇筑在骨架外的混凝土,骨架包括本体、第一卡口、第二卡口、第三卡口和第四卡口,第一卡口与第二卡口设置在本体的两侧,并相互配合,第三卡口和第四卡口设置在本体的两端,并相互配合。每两个骨架通过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实现配合连接,而通过第三卡口和第四卡口与现场进行连接,利于嵌缝,使得楼承板铺设方便,且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楼承板,包括骨架和浇筑在骨架外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
架包括本体、第一卡口、第二卡口、第三卡口和第四卡口,所述第一卡口与所
述第二卡口设置在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三卡口和所述第四卡口设置在本体的两
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口包括第一卡
边和第二卡边,所述第一卡边连接所述第二卡边,并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卡边
横向连接所述本体;所述第二卡口包括第三卡边和第四卡边,所述第三卡边连
接所述第四卡边,并垂直设置,所述第三卡边横向连接所述本体;
所述第三卡口包括第五卡边和第六卡边,所述第五卡边连接所述第六卡边,
并垂直设置,所述第五卡边横向连接所述本体;所述第四卡口包括第七卡边和
第八卡边,所述第七卡边连接所述第八卡边,并垂直设置,所述第七卡边横向
连接所述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口、所述第二
卡口、所述第三卡口和所述第四卡口都为横截面呈L型的卡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口、所述第二
卡口、所述第三卡口和所述第四卡口都为都为横截面呈T型的卡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为保温材料制成
的骨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为钢制成的骨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承板外设置有一层
保温层。

说明书

一种楼承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楼承板。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02966238A)公开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及具有该底模
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底模本体、设在底模本体一端的第一卡口及设在底模
本体另一端且形状与第一卡口相配合的第二卡口,第一卡口包括水平的第一卡
边及自第一卡边向下并朝向底模本体倾斜地延伸的第二卡边,第一卡口还包括
连接第一卡边与底模本体的连接边,连接边自底模本体向上且向远离底模本体
的方向倾斜地延伸;第二卡口包括与底模本体连接的水平的第三卡边、自第三
卡边向上且朝向底模本体倾斜地延伸的第四卡边及自第四卡边的末端向远离底
模本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五卡边,第三卡边与第四卡边之间的夹角为α,第五卡
边与第四卡边之间的夹角为β,且0°≤β≤α,且α≠0°。

由此可知,两底模通过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扣合连接后,再浇筑混凝土,
此时混凝土不会从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扣接之间的缝隙漏出。然而上述现有技
术存在如下缺陷:

第一,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扣合处承载较重物体时,首先第一卡边受力,
因连接边为倾斜的,此时第二卡边和第四卡边收到挤压,难免
会造成断裂,严重还会造成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分离;

第二,该底模本体只有两端分别设置的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而底模本
体的两侧未设置任何结构,该两侧需要包裹钢围框后再焊接于
现场,使得安装效率不高,且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楼承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楼承板,包括骨架和浇筑在骨架外的混凝土,所述骨架包括本体、第
一卡口、第二卡口、第三卡口和第四卡口,所述第一卡口与所述第二卡口设置
在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三卡口和所述第四卡口设置在本体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口包括第一卡边和第二卡边,所述第一卡边连接所述
第二卡边,并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卡边横向连接所述本体;所述第二卡口包括
第三卡边和第四卡边,所述第三卡边连接所述第四卡边,并垂直设置,所述第
三卡边横向连接所述本体;

所述第三卡口包括第五卡边和第六卡边,所述第五卡边连接所述第六卡边,
并垂直设置,所述第五卡边横向连接所述本体;所述第四卡口包括第七卡边和
第八卡边,所述第七卡边连接所述第八卡边,并垂直设置,所述第七卡边横向
连接所述本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口、所述第二卡口、所述第三卡口和所述第四卡口都
为横截面呈L型的卡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口、所述第二卡口、所述第三卡口和所述第四卡口都
为都为横截面呈T型的卡口。

优选地,所述骨架为保温材料制成的骨架。

更优选地,所述骨架为钢制成的骨架。

优选地,所述楼承板外设置有一层保温层。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楼承板,每两个骨架通过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实现配合连接,而通
过第三卡口和第四卡口与现场进行连接,利于嵌缝,使得楼承板铺设方便,且
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述骨架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中:1为第一卡口、2为骨架、3为第四卡口、4为第二卡口、5为本体、
6为第三卡口、7为第二卡边、8为第三卡边、9为第四卡边、10为第一卡边、
11为第六卡边、12为第七卡边、13为第八卡边、14为第五卡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楼承板,包括骨架2和浇筑在骨架2外的混凝
土。

本发明第一个关键技术是,骨架2包括本体5、第一卡口1、第二卡口4、
第三卡口6和第四卡口3,第一卡口1与第二卡口4设置在本体5的两侧,第三
卡口6和第四卡口3设置在本体5的两端。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骨架2为至少两个,每两个骨架2通过第一卡口1和
第二卡口4配合连接,或者通过第三卡口6和第四卡口3配合连接。

其中,每两个骨架2通过第一卡口1和第二卡口4实现配合连接,而通过
第三卡口6和第四卡口3与现场进行连接,利于嵌缝,使得楼承板铺设方便,
且使用方便。由此可知,一骨架四周都可连接骨架,使得骨架可做小,便于安
装和加工。

第二个关键技术是,第一卡口1包括第一卡边10和第二卡边7,第一卡边
10连接第二卡边7,并垂直设置,第一卡边10横向连接本体5;第二卡口4包
括第三卡边8和第四卡边9,第三卡边8连接第四卡边9,并垂直设置,第三卡
边8横向连接本体5;第三卡口6包括第五卡边14和第六卡边11,第五卡边14
连接第六卡边11,并垂直设置,第五卡边14横向连接本体5;第四卡口3包括
第七卡边12和第八卡边13,第七卡边12连接第八卡边13,并垂直设置,第七
卡边12横向连接本体5。

第一卡口1和第二卡口4配合时,第二卡边7放置在第四卡边9和本体5
之间,且紧密配合,同时,第四卡边9放置在第二卡边7和本体5之间,且紧
密配合;第三卡口6和第四卡口3配合时,第六卡边11放置在第八卡边13和
本体5之间,且紧密配合,同时,第八卡边13放置在第六卡边11和本体5之
间,且紧密配合。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第一卡口1、第二卡口4、第三卡口6和第四卡口3
都为横截面呈L型的卡口。

第一卡口1和第二卡口4配合处承载较重物体时,若第一卡口1先接触重
物,此时有第一卡边10和第四卡边9同时受力;若第二卡口4先接触重物,此
时有第三卡边8和第二卡边7同时受力;有效增加了配合处的承载力,同时防
止水从该配合出渗入或流入,有效延长其使用时间。

更进一步地,第一卡口1、第二卡口4、第三卡口6和第四卡口3都为都为
横截面呈T型的卡口。

一横截面呈T型的卡口可与两横截面呈L型或截面呈T型的卡口配合,即
一骨架的一端和连接两骨架,该两骨架之间可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等,使得楼
层板的结构更加坚固稳定,和有效提高其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骨架2为保温材料制成的骨架。优选地,骨架为钢制成的骨架。
有效其保温效果。

更进一步地,楼承板外设置有一层保温层。增强其保温效果。除此之外,
还可通过在骨架内设置隔音等材料,增强楼承板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楼承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楼承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楼承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楼承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楼承板.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楼承板,包括骨架和浇筑在骨架外的混凝土,骨架包括本体、第一卡口、第二卡口、第三卡口和第四卡口,第一卡口与第二卡口设置在本体的两侧,并相互配合,第三卡口和第四卡口设置在本体的两端,并相互配合。每两个骨架通过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实现配合连接,而通过第三卡口和第四卡口与现场进行连接,利于嵌缝,使得楼承板铺设方便,且使用方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