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结构拉缝构件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建筑墙体的承重塑形用具。
背景技术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墙
体按墙体受力情况和材料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按墙体构造方式分为实心
墙,烧结空心砖墙,空斗墙,复合墙。剪力墙(shearwall)又称抗风墙或抗
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
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
对于传统的墙体结构,其构造墙体与剪力墙均需要参与结构计算,并且,
在经过结构计算并进行结构调整后可能还需要设置构造混凝土墙体,这种情
况下还需要对外墙进行多次混凝土浇注,加上抹灰等工序使得此过程十分复
杂,效率很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构造墙体承重的用于
填充柔性材料的用于塑造墙体的结构拉缝构件,能够通过结构拉缝实现外墙
混凝土一次浇筑,从而减少工序,提高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
结构拉缝构件,包括一个框架,用于间隔建筑结构墙体,所述的框架为长条
状,所述的框架上形成中空槽,在所述的框架上还设有卡合部。
对于上述的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结构拉缝构件,其第一种实施例中,所
述的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的框架的两端,在所述的框架上还设有相互平行的构
成所述的中空槽的侧壁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而且,所述的第一隔板和第
二隔板的两端均外露于所述的框架,且在所述的第一隔板外露于所述框架的
端部设有两个第一条块,两个所述的第一条块在其所在的框架侧面倾斜设置,
并呈张开状分布,在所述的第二隔板外露于所述框架的端部设有两个第二条
块,两个所述的第二条块在其所在的框架侧面倾斜设置,并呈张开状分布。
上述用于塑造墙体的结构拉缝构件的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框架包括
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的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平行排列,
在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一卡合部在所述的第二框架上均设有第二卡合部;
所述的第一卡合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端部的凸起于所述第一框架表面的
两块相互之间呈张开状的板片,所述的第二卡合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端
部的凸起于所述第二框架表面的两块相互之间呈张开状的板片。
上述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结构拉缝构件的第三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框架
的中空槽一侧开口,在所述框架的开口处的两个侧边上分别设有第一隔板和
第二隔板,在所述的凹槽的外表面还设有卡合部,所述的卡合部为两条凸起
于所述凹槽外表面的条块;而且,所述的第一隔板由所述框架的一个侧边沿
垂直于其侧面向远离所述框架的方向延伸形成。在所述的第一隔板的侧边设
有T字型凸起;在所述的第二隔板的侧边设有球形凸起;所述的凹槽的底部
为双层结构,且在该双层结构内设有支撑条块。
上述的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结构拉缝构件的第四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框
架整体呈长条状、截面为倒U型,在所述的框架的两侧设有卡接用的卡勾件,
所述框架开口处的两个侧边沿垂直其自身的方向朝远离所述框架的方向延
伸,在该延伸部位设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的框架为双层结构,
且在其内部设有支撑条块。
对于上述的,在制作时采用PVC材料作为原料。
采用本发明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结构拉缝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
采用了具有中空槽的框架,使得拉缝构件能够轻易的将建筑结构墙体隔断,
而且框架上设置的卡合部以及卡勾等能够方便与外部固定或卡合连接,使用
本发明能够实现外墙混凝土一次浇筑,从而减少工序,提高效率,实现外墙
取消抹灰,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建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拉缝构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
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拉缝构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拉缝构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
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拉缝构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拉缝构件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
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拉缝构件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拉缝构件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
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拉缝构件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拉缝构件的第四种实施例中的连接件
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
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构拉缝是指在构造混凝土墙体与剪力墙之间设置的竖直或水平柔性材
料,使构造墙体不参与构造计算。
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拉缝构件(以下简称拉缝构件),其第一种实施例的
立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框架21a,在框架21a上设有多个中空槽211,
在使用时能够将建筑结构墙体竖向隔断,在框架21a的两端部设有卡合部22,
以及卡勾与隔板。在图1中,框架21a为长条状,卡合部22设置在长条状框
架21a的两个端部的外侧,卡合部22由两条设置在框架21a侧面的倾斜着的
板片组成,当然,这里的板片也可以设置成垂直于框架21a侧面。在使用时,
框架21a两端的卡合部22能够起到很好的定位与固定作用。
在框架21a上还设有第一隔板23a和第二隔板24a,第一隔板23a和第二
隔板24a均穿过框架21a,并配合框架21a的侧边共同构成框架21a上的中空
槽211的侧壁。并且,在第一隔板23a和第二隔板24a上还分别设有第一条
块231和第二条块241,第一隔板23a和第二隔板24a的两端均外露于框架
21a,在第一隔板23a外露于框架21a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两个第一条块231,
第一条块231呈倾斜状设置在框架21a的侧边上,使得两个相邻的第一条块
231呈张开状(或逐渐封闭状,呈封闭状的情况图中未显示)便于将框架21a
固定,同样的,在第二隔板24a的外露于框架21a的两端上也均相应的设有
第二条块241,相同的,相邻的两个第二条块241呈倾斜状设置在框架21a的
侧边上,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二条块241呈现张开状(或逐渐封闭状,呈封闭
状的情况图中未显示),这样以来,在使用时,第一条块231以及第二条块241
便可以作为卡紧件,对框架21a进行定位以及固定。
对于上述的第一隔板23a和第二隔板24a,在设置时将其上面的第一条块
231和第二条块241背对设置,并且可以根据实际建筑中的需要对第一隔板
23a与第二隔板24a之间的距离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框架21a的侧边上还设有卡勾,卡勾要设置多个,如图1中所示。当
框架21a上的中空槽211较多,并呈直线状排列时,框架21a整体呈长方形
的条状,此时在框架21a的靠近其两端的侧边设置卡勾,在靠近第一隔板23a
处设置两个第一卡勾25,第一卡勾25设置在框架21a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
在靠近第二隔板24a处的框架21a的侧边上设有第二卡勾26,同样的第二卡
勾26也设置在框架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便于固定框架21a。
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的,采用对称式的结构,框架
21a上设置5个中空槽211,中空槽211呈现出直线排列,在框架21a的两个
端部设置卡合部22,在框架21a上设置互相平行的第一隔板23a和第二隔板
24a;第一隔板23a和第二隔板24a的两端均外露于框架21a,在第一隔板23a
外露于框架21a的端部设置两个第一条块231,并使第一条块231呈张开状设
置,在第二隔板24a外露于框架21a的端部设置两个第二条块241,同时也将
两个第二条块241之间呈张开状设置,使其能够与外部的构件卡合。
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塑造墙体的拉缝构件采用PVC材料制作,质量轻盈
方便运输与搬动,而且便于用模具制作。
在使用过程中,若一个拉缝构件长度不够,还可将多个拉缝构件合并起
来使用。本发明还可以进行多种变换,例如,增加中空槽211的数量,将多
个中空槽211采用并排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即并不限于上述的单排设置以及
附图中所示的5个中空槽211,或者采用多个连接以及层状罗列等方式,然后
在其外侧边缘处设置与上述拉缝构件相同的卡合部22以及各个卡勾等结构。
图3、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其中,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塑造墙
体的拉缝构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结构拉缝包
括一体式的框架21b,在框架21b上设有多个中空槽211,为了满足不同墙体
的需求,保证在特殊的墙体拐角处应用,本发明中的框架21b设置成类似于Z
字型,即采用第一框架511和第二框架512组合而成,其中,第一框架511
的长度较长,其上面设有四个中空槽211,第二框架512的长度略短,其上面
的中空槽211为两个,将第一框架511与第二框架512平行并排设置,并使
第二框架512的一个端部紧靠第一框架511的一个端部,使二者形成平行并
排的首尾相接式的连接,这样以来,便于将框架21b整体放置在墙角等处,
方便使用,而且,第一框架511和第二框架512的组合方式还可以根据的建
筑墙体的具体结构进行不同的变换,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建筑结构的或者说是
适应不同建筑拐角、或者不同走向墙体的走势,提高适用范围。
在第一框架511和第二框架512上均设有卡合部,其中第一框架511上
设有第一卡合部531,且第一卡合部531设置在第一框架511远离第二框架
512的端部;第二框架512上设有第二卡合部532,且第二卡合部532设置在
第二框架512远离第一框架511的端部,第一卡合部531和第二卡合部532
均为凸起于框架21b表面的两块板片,并且,这两块板片在框架上呈倾斜状
设置,使得二者形成张开状(或者形成封闭状),在使用时便于将拉缝构件固
定起来。当然,第一卡合部531和第二卡合部532的设置位置并不局限于上
述位置,当设置拉缝构件的墙体位置较为特殊时,还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改
变其设置位置。
如图4所示的,用于塑造墙体的拉缝构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在
第二框架512上还设有卡勾部54,卡勾部54设置在第二框架512的长度方向
的两侧,方便拉缝构件的固定,也可通过卡勾部54将所用到的其它部件固定
在拉缝构件的卡勾部中,同时,还可以在第一框架511的长度方向的侧边设
置卡勾部54(该种情况图中未显示)。而且在设置卡勾部时,第一框架511与
第二框架512上的卡勾部54均可以同时设置成多个,并可根据每栋建筑或者
不同墙体的具体结构在框架21b的不同部位设置卡勾部54。
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该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塑造墙
体的拉缝构件,包括一个长条状的框体21c,框体21c设有中空槽211,对于
框体21c的开口处的两个侧边,其中一个侧边沿垂直其自身方向朝向远离框
体21c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隔板23b,另一个侧边上设有垂直其侧面的第二
隔板24b,在框体21c上还设有卡合部22,这里的卡合部22设置在与框体21c
底部的外表面,这里的卡合部22可以是图中所示的两块凸起于框体21c外表
面的条板,而且最好的情况是将两块条板以相对倾斜的方式设置,使其在与
外部的墙体等卡合在一起时能够拥有一个卡紧力,方便拉缝构件与其它部件
的连接;其实,组合成卡合部22的条块也可以是垂直于框体21c外表面的,
此种情况下的卡合力会大一些,但不利于使用。而且,为了使得拉缝构件与
其它部件更容易连接,还可以在卡合部22的内表面(即两个条块相对的侧面)
粘上双面胶,使用时将双面胶的防粘纸揭开,可以使拉缝构件与外部构件的
连接更加牢固
当然,这里的卡合部22也可以是现有的可拆卸的连接部件,例如螺栓螺
母等,可将卡合部22设置成单个的条块,然后在条块上开设多个螺纹孔,通
过螺栓将拉缝构件固定在外部的构件上。
在本发明中,第一隔板23b的侧边形成一个T字型凸起230,并沿第一隔
板23b的长度方向将第一隔板23b的整个侧边覆盖,便于放置拉缝构件,第
二隔板24b的侧边则设置球状的凸起240,同样的,第二隔板24b侧边的球状
凸起240也是沿其长度方向将第二隔板24b的整个侧边覆盖。
为了提高拉缝构件的整体强度,可以增加框体21c的底部的厚度,但是
这样以来可能会增加拉缝构件的整体重量,而且会提高成本,为了避免这些
问题,本发明中可以将框体21c的底部设置成双层结构,并在双层结构的中
间设置支撑条块111,这种情况下的拉缝构件,其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
所示,对于该拉缝构件的变形结构,其构造更为轻盈,同时强度也得以极大
的提高。
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如图7、图8所示,其中,图7为该实施例的立体
结构图,包括一个呈现出倒U型的框体21d,框体21d为长条状,其上面设有
中空槽211,在框体21d的两侧均设有沿框体21d长度方向的卡勾件300,两
个卡勾件300在框体21d上对称分布,框体21d开口处的两个侧边沿垂直其
自身的方向朝向远离框体21d的方向延伸,在其延伸方向上设置两个凸起,
形成第一插接部400和第二插接部部500,第一插接部400和第二插接部部
500分布在框体21d的两侧。
为了便于生产以及使得拉缝构件尖角过渡处的应力在使用时能够及时释
放,最好将第一插接部400和第二插接部部500与框体21d的连接处设置圆
角过渡,避免应力集中,而且采用PVC材料制作。
在框体21d的顶端还设有卡合部22,这里的卡合部22为两个凸出框体
21d顶端表面的两个长条状板片,对于本发明中的第一插接部400与第二插接
部部500,其结构也均可以与卡合部22相同,即由沿框体21d长度方向设置
两块长条状的板片,板片从其所在的表面出发后要略微倾斜,使得其在与相
应的部件卡接时能够产生一个弹性作用力,便于将框体21d整体卡在其上面。
为了保证框体21d的强度,还需要在框体21d的底部设置成具有层状结
构的状态,该种情况下其横截面结构如图1所示,将倒U型的框体21d的底
部设置成双层结构,并在双层结构之间设置一个支撑条柱,层状的结构不会
增加框体21d的重量,但是却能够极大的增强框体21d的自身强度,便于拉
缝构件的使用与运输。
在使用过程中,若单个拉缝构件长度不够,还可将多个拉缝构件通过连
接件连接起来,其所用的连接件600如图9所示,使用时可将连接件600插
在拉缝构件的卡勾件300和第一插接部400与框体21d的侧壁之间(注意要
使连接件600的宽度与卡勾件300和第一插接部400与框体21d的侧壁之间
的距离大致相同,保证连接件600能有一个卡紧的作用),也可同时将其插在
卡勾件300和第二插接部500与框体21d的侧壁之间,之后将另一个拉缝构
件插接在连接件600上即可完成两个以及多个拉缝构件的连接。
该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可以进行多种变换,例如,增加框体21d的数量,
将多个框体21d采用并排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或者采用多个连接以及层状罗
列等方式,然后在其外侧边缘处设置与上述拉缝构件相同的卡勾件300以及
各个卡合部等结构。
本发明在使用时,可将一体式竖向墙体拉缝构件直接固定在所需填充材
料的墙体处,之后使用混凝土直接进行一次性浇注即可,经过结构调整后还
必须设置构造混凝土墙体的部位,可通过结构拉缝实现外墙混凝土一次浇筑,
从而减少工序,提高效率,实现外墙取消抹灰,具体施工流程:梁板钢筋安
装—墙底部水平拉缝安装、验收—混凝土浇筑—墙柱钢筋安装—竖向拉缝安
装、验收—墙柱模板安装、验收—梁板模板安装、验收—梁底部水平拉缝安
装、验收—梁钢筋安装—板钢筋安装—墙底部水平拉缝安装、验收—混凝土
浇筑;墙体竖向拉缝安装要求:安装前在结构拉缝外侧凹槽内贴双面胶,防止
浇筑完成后混凝土灌满凹槽无法做后续打胶(靠室内的凹槽不需要做该工
序);墙柱钢筋安装完成,放置竖向拉缝材料,两侧采用专有固定铁件固定竖
向拉缝,固定件铁件与墙体钢筋焊接牢固,间距300mm;竖向拉缝材料两侧墙
体混凝土浇筑应交替进行,首先浇筑非承重墙体、再浇筑承重墙体(因承重
墙体钢筋含量高、整体抗侧压性能强);非承重填充砼墙体与剪力拉结钢筋设
置一根。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
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
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