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横向反射裂缝的处治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面养护与治理,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横向反射裂缝的处治方法,该处治
方法可以用于路面现场热再生养护过程中对该路面中的横向反射裂缝进行顺带处治。
背景技术
横向反射裂缝是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且在路面的使用过程中
随着路龄的增长而加重,这些裂缝若不得到及时处治将会逐渐造成路面的进一步损坏,包括
一些唧浆、坑槽、沉陷等严重病害的出现,最终导致路面使用性能和行驶质量的急剧衰减,
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路面使用寿命。
横向反射裂缝是由基层先开裂而后沿开裂基层向上反射到沥青面层而形成的自下而上的
裂缝,或者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沿已开裂半刚性基层向上扩展而形成的裂缝,半刚性路
面的反射裂缝主要是非荷载型裂缝。针对此类裂缝,一般常用的处治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
种是在路面日常性养护中,采用灌缝胶或贴缝条等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以达到封水的目的;
另一种是在路面大中修养护或裂缝专项养护中,对裂缝进行集中处理,主要是开挖后铺设聚
酯玻纤布,然后回填。
上述两种横向反射裂缝处治方法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采用灌缝胶等方法仅能对其表面
进行处理,达到封水的效果,一般在1年左右会失去效果,且施工时对交通造成一定干扰;
第二,采用开挖回填的方式处治效果相对较好,但成本高、费时费力、施工复杂。因此,如
何采取便捷有效的横向反射裂缝处治方式已成为现阶段大交通流量公路养护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横向反射裂缝的处治方法,用于路面现场热再生养
护过程中对该路面中的横向反射裂缝进行处治,不需要专门对横向反射裂缝进行处治,以降
低路面综合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沥青路面横向反射裂缝的处治方法,用于路面现场热再生养护过程中对该路面中的
横向反射裂缝进行处治,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裂缝标记:路面现场热再生养护前,对该路面中的横向反射裂缝进行标记,标
记位置为距横向反射裂缝两侧各0.75m范围;
步骤S2,路面铣刨:采用现场热再生工艺对上述需要现场热再生养护的路面进行铣刨,
裸露出铣刨后的路表;
步骤S3,旧料再生:采用旧料再生工艺将铣刨后的旧料再生,得再生沥青混合料;
步骤S4,铺设聚脂玻纤布:在横向反射裂缝标记范围的裸露路表上铺设聚脂玻纤布,并
将其表面敲打平整;
步骤S5,摊铺沥青混合料:将步骤S3获得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于铣刨后的裸露的路
表,摊铺均匀后,再在横向反射裂缝标记范围人工均匀补撒再生沥青混合料;
步骤S6,平整度处理:将步骤S5中摊铺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反复振动碾压,其中,
横向反射裂缝标记范围需进行斜向反复振动碾压,直至将路面碾压平整。
进一步地,将上述处治方法步骤S3中旧料再生制得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收集至沥青混合料
摊铺机料斗中备用。
进一步地,上述处治方法步骤S4中,铺设聚脂玻纤布之前,待铺设的裸露路表温度高于
90℃。温度高于90℃时,聚脂玻纤布可以非常牢固地粘结在裸露的地表上。
进一步地,上述处治方法步骤S5中,在横向反射裂缝标记范围人工均匀补撒15~20kg
再生沥青混合料。因为横向反射裂缝标记范围需要比其他路面碾压平整的次数多,人工补撒
再生沥青混合料可以保证经过碾压平整后整个路面的平整性。
进一步地,上述处治方法步骤S6中,所述斜向指碾压方向与聚脂玻纤布的铺设方向之间
的夹角为45°。
进一步地,上述处治方法中的碾压设备为钢轮压路机。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处治方法是一种基于路面现场热再生的处治方法,可在路面现场热再生
养护过程中使用该方法对路面的横向反射裂缝进行一并处治,该方法不需专门针对横向反射
裂缝进行处治,可降低路面养护成本,减少施工对交通带来的干扰;
2、相比现有贴缝技术仅将裂缝处冷铣刨后铺设聚酯玻纤布再回填碾压,本发明方法将裂
缝所在的路面全部热再生后在裂缝处铺设聚脂玻纤布,然后摊铺碾压,不但层间界面范围广,
且为热粘结,保证面层结构整体稳定性,并且大面积摊铺更容易碾压,保证路面平整度;
3、本发明提供的处治方法对横向反射裂缝的处治效果优异,处治后2年时间内,原路面
的横向反射裂缝也不会发展上来,且裂缝处的渗水系数和平整度也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延
缓了裂缝的进一步发展,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需现场热再生养护路面的结构及裂缝、裂缝标记范围示意图;
图2是路面铣刨后的示意图;
图3是裂缝处铺设聚脂玻纤布后的示意图;
图4是摊铺再生沥青混合料后的路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铺设聚脂玻纤布处斜向碾压方向示意图。
图中:1、横向反射裂缝;2、裂缝标记范围;3、原路面;4、部分原路面铣刨范围;5、
部分再生路面;6、聚脂玻纤布;7、再生路面;8、聚脂玻纤布位置;9、斜向碾压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尽
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一)施工准备
沥青混合料、聚脂玻纤布、再生设备、摊铺机、钢轮压路机、铁锹、记号笔。
(二)裂缝标记
根据每日施工计划,提前对当天计划现场热再生养护施工路段(如图1标号3)的所有
横向反射裂缝(如图1中标号1)进行调查,并采用记号笔对横向反射裂缝位置1.5m宽度范
围(如附图1中标号2所示处)进行标记,即在对横向反射裂缝两侧距裂缝0.75m处范围进
行标记,同时将聚脂玻纤布放置于裂缝附近以方便施工时铺设。
(三)路面铣刨
采用现场热再生机组对施工路段的原路面进行加热,随后进行铣刨,铣刨厚度为现场热
再生方案设计厚度。现场热再生技术方案按《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1-2008)
执行。图2中标号4为部分原路面铣刨范围。
(四)沥青混合料收集(旧料再生)
采用旧料再生工艺将铣刨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再生,然后用集料器将再生后的沥青混合
料收集至摊铺机料斗,裸露出铣刨后的路表。
(五)聚酯玻纤布铺设
将提前放置于裂缝附近处的聚脂玻纤布铺设于裂缝位置(如图3标号6所示),铺设前,
裸露路表温度需在90℃以上,并使用铁锹将其表面敲打平整,使其牢固的粘贴于温度大于
90℃的裸露路表上。
(六)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
采用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将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摊铺于铣刨后的裸露的路表,摊铺均匀后,
再在横向反射裂缝标记范围人工均匀补撒6~7锹(15~20kg)再生沥青混合料。图2中标号5
为部分再生路面;图4中7为再生路面。
(七)平整度处理
采用钢轮压路机对摊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地方进行反复振动碾压,其中,横向反射裂缝
标记范围需进行斜向反复振动碾压,直至将路面碾压平整;所述斜向指碾压方向与聚脂玻纤
布的铺设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如图5所示。
(八)开放交通
待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降至50℃以下后开放交通。
上述步骤可以总结为:
步骤S1,裂缝标记:路面现场热再生养护前,对该路面中的横向反射裂缝进行标记,标
记位置为距横向反射裂缝两侧各0.75m范围;
步骤S2,路面铣刨:采用现场热再生工艺对上述需要现场热再生养护的路面进行铣刨,
裸露出铣刨后的路表;
步骤S3,旧料再生:采用旧料再生工艺将铣刨后的旧料再生,得再生沥青混合料;
步骤S4,铺设聚脂玻纤布:在横向反射裂缝标记范围的裸露路表上铺设聚脂玻纤布,并
将其表面敲打平整;
步骤S5,摊铺沥青混合料:将步骤S3获得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于铣刨后的裸露的路
表,摊铺均匀后,再在横向反射裂缝标记范围人工均匀补撒再生沥青混合料;
步骤S6,平整度处理:将步骤S5中摊铺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反复振动碾压,其中,
横向反射裂缝标记范围需进行斜向反复振动碾压,直至将路面碾压平整。
其中,步骤S3中旧料再生制得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收集至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料斗中备用;
步骤S4中,铺设聚脂玻纤布之前,待铺设的裸露路表温度高于90℃;步骤S5中,在横向反
射裂缝标记范围人工均匀补撒15~20kg再生沥青混合料;步骤S6中,所述斜向指碾压方向与
聚脂玻纤布的铺设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效果实施例
对裂缝处治后的实施效果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施工质量检验结果
项目
渗水系数(ml/min)
平整度(mm)
裂缝
实施后
0
0.2
无
通车1年后
0
0.4
无
通车2年后
14
0.4
无
质量检验标准
≤60
≤3
/
试验方法
T 0971
T 0931
目测
从上表结果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处治后,经过2年时间的使用,原路面的横向反射裂
缝尚未发展上来,且裂缝处的渗水系数和平整度也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表明本发明提出的
横向反射裂缝处治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但延缓了反射裂缝的进一步发展,延长了
路面使用寿命,且在路面再生养护过程中一次性实现了对裂缝的处治,减少了裂缝日常性养
护和专项养护的次数,降低养护费用,减少对交通的干扰等,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
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