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烟注油夹具。
背景技术
由于吸烟有害健康且会产生环境污染,现在大部分公共场合已经禁止吸 烟。但是对于烟史较长的烟民来说,戒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电子烟应运 而生。在电子烟的生产过程中,烟油是通过注射器注入到雾化器中,对于有棉 雾化器的注油操作,大多采用人工注油的方式,精度不高,限制了生产效率的 提高,且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随着电子烟行业的蓬勃发展及竞争力的 提高,厂商对电子烟雾化器注油过程中的产品稳定性、一致性以及安全方面的 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精确快速定位、实现精确注油以 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等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雾化器和注油针之间的 精确快速定位、精确注油,提高产品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电子烟注油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烟注油夹 具,包括定位底盘、以及可上下移动开合在所述定位底盘上的夹板组件,所述 夹板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定位底盘上方的第一夹板、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 板上方的第二夹板;所述定位底盘上设有数个间隔排列的供雾化器定位其中的 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夹板朝向所述第一夹板的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 对应的供注油针安装其上的安装位,所述第一夹板上设有供所述雾化器置入其 中、所述注油针的针头穿进其中以扎进所述雾化器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 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设置且贯通所述第一夹板。
优选地,所述定位底盘和所述夹板组件之间还设有引导所述夹板组件相对 所述定位底盘上下移动的导向结构;
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至少一根导向柱和至少一个供所述导向柱穿插其中的 导向孔;所述导向柱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板朝向所述定位底盘的表面上,所 述导向孔对应所述导向柱开设在所述定位底盘上,或者,所述导向柱垂直连接 在所述定位底盘朝向所述第一夹板的表面上,所述导向孔对应所述导向柱开设 在所述第一夹板上。
优选地,所述导向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外围。
优选地,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三根所述导向柱,其中一根所述导向柱位于所 述定位底盘和所述夹板组件之间的一侧,另外两根所述导向柱间隔位于所述定 位底盘和所述夹板组件之间的相对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夹板组件还包括数根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 间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上,相对的 第二端可活动插接在所述第二夹板或第一夹板上;所述第二夹板或第一夹板上 设有与所述支撑柱第二端对应的插孔。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上形成有用于抵接在所述插孔上方的环形台 阶。
优选地,所述插孔自所述第二夹板或第一夹板的表面向内延伸,所述插孔 的底面位于所述第二夹板或第一夹板的内部,并形成供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端 面抵接的限位面。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和安装位的外围。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孔包括供所述雾化器置入其中的第一孔段和供所述 注油针的针头穿进其中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自所述第一夹板朝向所述定 位底盘的表面向内延伸,所述第二孔段自所述第一夹板朝向所述第二夹板的表 面向内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孔段连通;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 内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孔段远离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口内周还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注油夹具,通过定位底盘定位雾化器,夹板组件安装 注油针,在夹板组件下移时带动注油针穿过与雾化器对应的定位孔插进雾化器 内,实现雾化器和注油针之间的精确快速定位、精确注油,提高产品稳定性和 一致性,且注油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烟注油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烟注油夹具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子烟注油夹具中夹板组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夹板组件中第一夹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 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烟注油夹具,用于电子烟中雾 化器的注油。该注油夹具可包括定位底盘1、以及可上下移动开合在定位底盘 1上的夹板组件2。定位底盘1用于定位雾化器10,夹板组件2用于安装注油 针20,通过夹板组件2下移闭合到定位底盘1上,注油针20可扎进雾化器10 内,从而对雾化器10进行注油;在注油完成后,夹板组件2上移离开定位底 盘1,带动注油针20脱离雾化器10。
其中,定位底盘1上设有数个供雾化器10定位其中的第一定位孔11,数 个第一定位孔11可间隔排列形成多行多列。该第一定位孔11的形状对应雾化 器10的外周形状设置,以稳定地定位雾化器10。例如,对于外周为椭圆形的 有棉雾化器,第一定位孔11的形状则为对应的椭圆形。
夹板组件2包括相对间隔平行的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第一夹板21 位于定位底盘1的上方,在夹板组件2开合在定位底盘1上时,第一夹板21 脱离定位底盘1而位于其上方或叠置在定位底盘1上。第二夹板22间隔设置 在第一夹板11上方。
第一夹板21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1相对应且贯通第一夹板21的第二定 位孔210,第二夹板22朝向第一夹板21的表面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1相对应 的安装位220,该第二定位孔210和安装位220的数量优选与第一定位孔11 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第二夹板22上的安装位220用于安装注油针20,注 油针20在第二夹板22上朝向第一夹板21;第二定位孔210可供雾化器10置 入其中,注油针20的针头200可穿进第二定位孔210以扎进雾化器10,实现 注油针20和雾化器10之间的精确快速定位,方便对雾化器10进行准确注油。 安装位220可为贯通第二夹板22的注油孔,注油针20安装在注油孔上并与注 油孔连通,从而烟油可从第二夹板22上方通过注油孔注入注油针20内。
具体地,如图1、4所示,第二定位孔210可包括供雾化器10置入其中的 第一孔段211和供注油针20的针头200穿进其中的第二孔段212;第一孔段 211自第一夹板21朝向定位底盘1的表面向内延伸,第二孔段212自第一夹 板21朝向第二夹板22的表面向内延伸并与第一孔段211连通。第一孔段211 的内径大于第二孔段212的内径;优选地,第一孔段211的形状对应雾化器 10的外周形状设置,第二孔段212的形状对应针头200的外周形状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孔段211远离第二孔段212的孔口内周还设有倒角213, 用于引导准确雾化器10穿进其中。
又如图1、2所示,定位底盘1和夹板组件2之间还设有导向结构,用于 引导夹板组件2相对定位底盘1上下移动,从而令第二定位孔210能够与第一 定位孔11准确相对,第一定位孔11上的雾化器10能够准确插进对应的第二 定位孔210中。该导向结构可包括至少一根导向柱31和至少一个供导向柱31 穿插其中的导向孔32。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柱31垂直连接在第一夹板21朝 向定位底盘1的表面上,导向孔32对应导向柱31开设在定位底盘1上。在夹 板组件2向下移动至定位底盘1上时,通过导向柱31穿插进相对应的导向孔 32,限定了夹板组件2的下移方向,使得第二定位孔210和对应的第一定位孔 11准确相对连通。优选地,导向结构位于第一定位孔11和第二定位孔210的 外围,不影响雾化器10和注油针20的精确定位。导向柱31朝向导向孔32 的末端可设有倒角,以引导导向柱31插进导向孔32。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柱31也可垂直连接在定位底盘1朝向第一夹板21 的表面上,导向孔32对应导向柱31开设在第一夹板21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包括三根导向柱31,其中一根导向 柱31位于定位底盘1和夹板组件2之间的一侧,另外两根导向柱31间隔位于 定位底盘1和夹板组件2之间的相对另一侧。三根导向柱31之间连线形成一 三角形,能够使夹板组件2稳定地开合在定位底盘1上,且保证用料的减少、 结构简单。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柱31也可只设有两根,分别位于定 位底盘1和夹板组件2之间的相对两侧。
另外,参考图1、2,夹板组件2还包括数根垂直连接在第一夹板21和第 二夹板22之间的支撑柱2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23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二 夹板22上,相对的第二端可活动插接第一夹板21上,从而第二夹板22可相 对第一夹板21上下移动。第一夹板21上设有与支撑柱23第二端对应的插孔 24,插孔24的数量与支撑柱23的数量一致,供该支撑柱23第二端的插接。 支撑柱23位于第二定位孔210和安装位220的外围。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柱23和插孔24的设置位置可对调,即:支撑柱 23第一端固定在第一夹板21上,相对的第二端可活动插接在第二夹板22上, 插孔24对应支撑柱21第二端设在第二夹板22上。
此外,在支撑柱23的第二端上形成有用于抵接在插孔24上方的环形台阶 231;环形台阶231与第二端的端面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于注油针20 针头200扎进雾化器10内的长度。在第二夹板22相对第一夹板21向下移动, 支撑柱23的第二端在插孔24内沿插孔24轴向深入其中,直至环形台阶231 抵接到插孔24上方(即插孔24开口的所在表面),第二夹板22停止向下移动, 从而将第二夹板22限定在第一夹板21上方的一定高度上,避免注油针20在 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之间受其相压而损坏。在第二夹板22相对第一夹 板21向上移动,支撑柱23的第二端在插孔24内沿插孔24轴向向远离插孔 24方向移动,带动环形台阶231离开插孔24开口所在表面。
插孔24可自第二夹板22或第一夹板21的表面向内延伸,插孔24的底面 可位于第二夹板22或第一夹板21的内部,并形成供支撑柱23的第二端端面 抵接的限位面241,如图4中所示。在第二夹板22相对第一夹板21向下移动, 支撑柱23的第二端在插孔24内沿插孔24轴向深入其中,直至撑柱23的第二 端端面抵接到限位面241上,第二夹板22停止向下移动,从而将第二夹板22 限定在第一夹板21上方的一定高度上。
上述夹板组件2的上下移动以及第二夹板22相对第一夹板21的上下移动 可通过驱动装置实现,也可人工实现。
结合图1-4,该实施例的电子烟注油夹具使用时,先将雾化器10一一放 置在定位底盘1的第一定位孔11上,夹板组件2上的安装位220分别安装有 注油针20,注油针20的针头200部分插在第二定位孔210中;将夹板组件2 对准在定位底盘1上方,并使导向柱31和导向孔32一一对准;将夹板组件2 下压到定位底盘1上,夹板组件2在导向柱31沿导向孔32轴向移动过程准确 闭合在定位底盘1上,第一定位孔11上的雾化器10一一置入第二定位孔210 中,并且位于第二定位孔210中的针头200部分扎进雾化器10的储油棉内; 进行注油操作,将注油嘴对准在注油针20的针筒中心上方,将烟油滴进针筒, 烟油从针头200自然渗透到雾化器10内。在注油过程还可有下压吹气的动作, 保证针头200内无气泡,让烟油能自然渗漏下去。
烟油渗透完毕后,先将夹板组件2中的第二夹板22上提,带动针头200 与雾化器10分离,再将整个夹板组件2上提以离开定位底盘1。将注油后的 雾化器10自定位底盘1上取出,再装入另一批的雾化器10以进行下一次的注 油操作;或者,将另一放置有雾化器10的定位底盘1更换前一次注油操作的 定位底盘1,以快速进行下一次的注油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 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 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