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填充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填充装置.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587770.X (22)申请日 2015.09.30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201510635529.5 2015.09.30 (71)申请人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 道塘尾高新科技园区C栋第一、 二、 三 层 (72)发明人 李永海 徐中立 戴昌正 (51)Int.Cl. A24F 4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可填充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填充装置, 可配合一注 液容器向该可填充装置。
2、内部填注液体, 所述可填 充装置内部具有用于存储液体的液体存储仓, 该 可填充装置还包括一用于与所述注液容器的开 口端相配合连接的连接端, 在所述连接端内设置 有一密封部件以及一紧贴该密封部件设置的旋 转机构, 该密封部件上贯穿开设有进液口, 所述 注液容器在相对可填充装置转动过程中可带动 该旋转机构打开或封堵该进液口。 上述可填充装 置在通过注液容器向内添加液体过程中, 可以防 止因操作不慎导致的液体向外泄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0页 CN 106174704 A 2016.12.07 CN 106174704 A 1.一种可填充装置, 可配合一注液容器向该可填充装置内部填注。
3、液体,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可填充装置内部具有用于存储液体的液体存储仓, 该可填充装置还包括一用于与所述注 液容器的开口端相配合连接的连接端, 在所述连接端内设置有一密封部件以及一紧贴该密 封部件设置的旋转机构, 该密封部件上贯穿开设有进液口, 所述注液容器在相对可填充装 置转动过程中可带动该旋转机构打开或封堵该进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填充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填充装置的连接端可插入注 液容器的开口端并旋转一预定角度以形成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填充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 与所述注液容器卡扣连接的圆弧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
4、填充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机构上具有两个对称设置 在配合部, 两个配合部之间形成两个贯穿旋转机构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填充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端内还设置有一用来封 闭进液口的弹性片, 当注液容器连接于可填充装置上时可顶开该弹性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填充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口为两个以中心轴线对称 开设的呈扇环形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填充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端内设置有凸出于内壁 的用于限制所述旋转机构在一定弧度内转动的限制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可填充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填充装置为用于 组装成电。
5、子烟的雾化器, 所述液体存储仓用于填充烟液, 该雾化器还包括用于从该液体存 储仓内吸取烟液的导液体以及用于将吸取的烟液生成气雾的加热元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174704 A 2 可填充装置 0001 本专利申请为申请日为2015.09.30、 申请号为201510635529.5、 主题名称为 “注液 容器和可重复注液系统以及注液方法” 的原始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将用于电子烟的烟液或者其它可流动性液体注入可填充装置内的系 统, 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注液容器和可重复注液系统以及注液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电子烟作为传统卷烟的替代品, 。
6、有着环保健康的优势, 已经逐步在国内外被吸烟 消费者所接受。 雾化器作为电子烟中的主要组成部件, 其作用是存储一定量的烟液并可使 烟液雾化形成供抽吸的气雾状。 目前市面上的雾化器按照使用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一次性 雾化器和可重复使用的雾化器, 一次性雾化器不可重复注液, 当其内的烟液耗尽后整个雾 化器被丢弃而造成浪费。 而可重复使用的雾化器内的烟液耗尽后, 消费者可以重新添注烟 液, 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 0004 可重复使用的雾化器通常配备有盛装有烟液的烟液瓶, 消费者或者生产厂家可以 通过该烟液瓶向雾化器内添加烟液。 在现有技术中, 烟液瓶通常具有一个细长的注液嘴, 该 注液嘴连通烟液瓶。
7、内部, 在注液时将注液嘴伸入雾化器内的储液仓的注液口内, 即可通过 该注液嘴将烟液注入雾化器内。 但是在注液过程中容易产生烟液泄漏的问题, 例如当烟液 瓶的注液嘴从雾化器内取出时, 并不能及时封闭该注液嘴, 这样容易使烟液泄漏至雾化器 注液口的外部, 从而造成污染。 再例如, 在注液时雾化器和烟液瓶并无连接关系, 如果雾化 器发生侧翻, 则内部的烟液也易发生泄漏。 以上各种情况表明, 现有技术中雾化器的注液方 式在注液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 如果该过程在雾化器生产厂家内进行, 还可以利用特定的 夹具固定雾化器或者特定的自动化工艺来防止烟液泄漏, 但是如果消费者个人进行注液, 由于他们并不具备特定。
8、的设备, 只能手工操作, 因此依然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0005 此外在其它领域也有一些可防止泄漏的注液结构, 例如打火机注液罐, 其内装有 加压液体或气体, 打火机的注液口通常设置有特定的用来密封液体的阀体, 当注液罐连接 打火机的注液口时可打开上述阀体而实现注液。 但是这种注液结构较为复杂, 如果将上述 阀体应用在电子烟的雾化器上则需要对雾化器的原有结构改动较大, 不仅大大增加成本, 而且可能会影响其它功能, 因此这种注液结构也难以应用在雾化器上。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在注液过程中可避 免液体泄漏的注液容器和可重复注液系统以及注液方法。。
9、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涉及的注液容器用 于存储液体并可向可填充装置内注入液体, 该注液容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 在该壳体上 具有一用于连接所述可填充装置的开口端, 在该开口端内设置有一封堵部件以及一可与该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06174704 A 3 封堵部件相对转动的旋转体, 该封堵部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液体流出的出液口, 该旋转 体可被所述可填充装置驱动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当所述旋转体处于第一位 置时可阻塞所述出液口, 当该旋转体处于第二位置时可打开该出液口以使液体流入至所述 可填充装置内部。 0008 进一步,。
10、 所述旋转体包括本体以及至少一个从该本体上沿液体注入方向延伸的插 入部, 该插入部内开设有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流体通道, 当所述可填充装置与注液容器 相连接时, 该插入部可伸入可填充装置内部。 0009 进一步, 在所述开口端内设置有一用于与可填充装置相连接的连接座, 所述旋转 体和封堵部件安装于该连接座上。 0010 进一步, 在所述连接座具有使旋转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的限制部。 0011 进一步, 所述连接座开设有一供可填充装置插入的纳入腔, 在该纳入腔的内缘上 具有用于与该可填充装置形成卡扣连接的凸出部。 0012 进一步, 所述壳体由易形变材料制成, 当该壳体受到外力挤压时可。
11、迫使内部的液 体从出液口排出。 0013 进一步, 所述封堵部件由柔性材质制成, 所述旋转体与该封堵部件弹性抵接。 0014 优选的, 所述注液容器的壳体内存储有适用于电子烟的烟液。 001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重复注液系统, 其包括有以上各个具体方案以及改进方案 中所述的注液容器和通过该注液容器可重复地向其内填注液体的可填充装置, 所述可填充 装置内部具有用于存储液体的液体存储仓, 该可填充装置还包括一用于与所述开口端配合 连接的连接端, 在该连接端上设置有进液口以及一与所述旋转体相匹配的配合部, 当所述 注液容器连接于可填充装置的连接端上并相对转动时, 该配合部可驱动所述旋转体在第一 位。
12、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液口。 0016 进一步, 所述可填充装置的连接端可插入注液容器的开口端并旋转一预定角度以 形成卡扣连接。 0017 进一步, 在所述连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注液容器卡扣连接的圆弧槽。 0018 优选的, 所述配合部为两个, 且该两个配合部均呈扇环形并以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该两个配合部之间的缺口形成所述进液口。 0019 进一步, 在所述连接端内还设置有一用来封闭进液口的弹性片, 当注液容器连接 于可填充装置上时可顶开该弹性片。 0020 进一步, 在所述连接端内设置有一密封部件以及一紧贴该密封部件设置的旋转机 构, 所述进液口贯穿开设在该密封部。
13、件上, 所述注液容器在相对可填充装置转动过程中可 带动该旋转机构打开或封堵该进液口。 0021 优选的, 所述进液口为两个以中心轴线对称开设的呈扇环形的通孔。 0022 进一步, 在所述连接端内设置有凸出于内壁的用于限制所述旋转机构在一定弧度 内转动的限制块。 0023 优选的, 所述可填充装置为用于组装成电子烟的雾化器, 所述液体存储仓用于填 充烟液, 该雾化器还包括用于从该液体存储仓内吸取烟液的导液体以及用于将吸取的烟液 生成气雾的加热元件。 002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以上各个具体方案中所述的可重复注液系统实现注液 说 明 书 2/7 页 4 CN 106174704 A 4 的方法。
14、, 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注液的可填充装置的连接端抵接至所述注液容器的开口端, 该 状态下所述出液口被关闭; 然后将注液容器相对可填充装置旋转一定角度, 使所述旋转体 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 该出液口被打开以使出液口和进液口之间建立流动路径; 当 完成注液后, 可沿相反方向旋转注液容器使该旋转体从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 所述出液 口被再次关闭, 并将可填充装置和注液容器分离; 如果需要再次注液则重复以上步骤。 0025 进一步, 当出液口被打开后通过挤压所述注液容器来使液体注入可填充装置的液 体存储仓内。 002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发明涉及的注液容器中, 其开口端内设置有一封堵部 。
15、件以及一可与该封堵部件相对转动的旋转体, 该封堵部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液体流出的 出液口, 该旋转体可被所述可填充装置驱动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在平常状 态下, 该旋转体处于第一位置, 出液口被旋转体阻塞并密封, 液体无法泄漏流出, 注液容器 内的液体被密封保存并可防止变质。 只有当可填充装置 (例如电子烟的雾化器) 与注液容器 连接并旋转一定角度, 将旋转体驱动到第二位置时, 该出液口才会被打开, 液体可以顺利注 入可填充装置内部, 当注满液体后, 再沿相反方向旋转注液容器, 旋转体重新回到第一位 置, 出液口被重新关闭, 然后再取下注液容器。 由于在注液容器和可填充装置在分离时。
16、出液 口已经关闭, 因此可以避免液体泄漏。 从以上注液过程中可以看出, 本发明提供的注液容器 以及注液系统在注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均可保证液体不会发生泄漏, 并且其结构简单, 适 合普通消费者个人手工操作。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实施例一中涉及的可重复注液系统中的可填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注液容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的旋转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关系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的旋转体的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涉及的注液容器的出液口被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涉及的注液容器的出液口被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中的可填充装置的连。
17、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中的注液容器和可填充装置相连接组成可重复注液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 图9是实施例二中涉及的可填充装置的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二中涉及的可填充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本发明中所披露的可重复注液系统中的注液容器用来对可填充装置注入一定容 量的液体, 注液容器在平时是处于被封闭状态, 只有它与可填充装置相连接可通过旋转操 作, 才能在注液容器和可填充装置之间建立液流通道。 当注液完成后, 操作者将可填充装置 从注液容器上卸下时又可将注液容器重新封闭, 保证了整个注液过程中液体不会泄漏。 0029 本发明中注液容器中的液体可以是适用于电。
18、子烟的烟液, 也可以是其它具有流动 性的液体混合物, 还可以是加压气体或者液体等。 上述可填充装置具有液体存储仓, 可存储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106174704 A 5 一定容量的液体, 本发明以电子烟中的雾化器为例对可填充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 例中所涉及的雾化器即称为可填充装置20、 30。 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注液容器向雾 化器中添注烟液为例对上述的注液容器和可重复注液系统以及注液方法的结构及其使用 原理作进一步阐述。 0030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重复注液系统, 即可通过注液容器可重复地向可 填充装置20 (即用于电子烟中的雾化器)。
19、 内添加烟液。 该可填充装置20包括外壳201和形成 于外壳201内部的液体存储仓202, 所述液体存储仓202用于填充烟液, 液体存储仓202内部 还设置有一通气管208, 通气管208与吸嘴210的出气口211相连通。 外壳201的上端具有一用 于与注液容器连接的连接端203, 连接端203内具有进液口204, 连接端203上可拆卸地连接 有吸嘴211和密封圈210, 在平常状态下密封圈210用来密封进液口204。 当可填充装置20中 的烟液耗尽而需要添加烟液时, 只需要将吸嘴211和密封圈210拆卸下来, 然后将连接端203 与注液容器相连接, 通过进液口204将烟液注入液体存储仓202。
20、内部。 0031 上述的雾化器还包括用于从该液体存储仓202内吸取烟液的导液体206以及用于 将吸取的烟液生成气雾的加热元件207。 导液体206通常采用玻纤材料或者具有微孔结构的 多孔陶瓷,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元件207优选采用电热丝, 电热丝均匀缠绕在导液体206上, 导 液体206利用毛细作用吸取烟液供加热元件207加热雾化, 所形成的气雾通过通气管208达 到出气口211并排出。 从图1中可以看出, 在所述连接端203内还设置有一用来封闭进液口 204的弹性片205, 弹性片205为环形, 套设在通气管208上, 一般采用硅胶等具有弹性的易形 变材料制成, 在平常状态下弹性片205将进液。
21、口204封闭, 防止液体渗漏。 当注液容器连接于 可填充装置20的连接端203上时可顶开该弹性片205, 实现通过进液口204往液体存储仓202 内添注烟液, 当注液完成后, 可填充装置20从注液容器取下时, 弹性片205可恢复形变重新 封闭进液口204。 0032 参见图2和图3所示, 其揭示了注液容器10的内部结构。 该注液容器10包括内部中 空的壳体101, 在该壳体101上具有一用于连接可填充装置20的开口端102, 在该开口端102 内设置有一封堵部件104以及一可与该封堵部件104相对转动的旋转体108, 该封堵部件104 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液体流出的出液口105, 在本实施例中出。
22、液口105为两个以中心对称设 置的贯穿封堵部件104的通孔。 该旋转体108可被上述可填充装置20 (卸下吸嘴后的部分) 驱 动并在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转动, 当所述旋转体108处于第一位置A时可阻塞所述出 液口105, 当该旋转体108处于第二位置B时可打开该出液口105以使液体流入至所述可填充 装置20的液体存储仓202内部。 例如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即注液容器 10相对可填充装置20旋转90度后可在二者之间建立液流路径。 0033 在上述开口端102内设置有一用于与可填充装置20的连接端202相连接的连接座, 所述旋转体108和封堵部件104均安装于该连接座。
23、上, 在本实施例中, 该连接座由上连接座 103和下连接座106组成, 上连接座103和下连接座106均固定安装在开口端102内, 二者相互 装配并将旋转体108和封堵部件104限制于开口端102内。 封堵部件104优选由柔性材质制 成, 例如硅胶, 封堵部件104与上连接座103过盈配合并相对不可旋转, 所述旋转体108的端 面与该封堵部件104弹性抵接, 旋转体108相对于下连接座106可相对转动。 在旋转体108上 也开设有流体通道, 在旋转体108旋转过程中, 出液口105与流体通道重合时注液容器10内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106174704 A 6 的液体可流出, 当出。
24、液口105与流体通道错开时液流被阻断, 有关流体通道的具体结构见下 述。 0034 参见图4所示,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方案, 上述旋转体108包括本体1081以及至 少一个从该本体1081上沿液体注入方向延伸的插入部1082, 该插入部1082内开设有可与所 述出液口105连通的流体通道1083, 当所述可填充装置20与注液容器10相连接时, 该插入部 1082可通过进液口204伸入可填充装置20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 插入部1082优选设置为与出 液口105相对应的两个, 流体通道1083贯穿本体1081以及插入部1082的内部。 本体1081的端 面与封堵部件弹性抵接, 在本体1081的。
25、侧部上设置有可形变的形变臂1084, 形变臂1084上 设置有一凸出块1085。 在连接座内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竖直方向的槽, 两个竖直方向的槽 之间的夹角和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的夹角相同, 当旋转体108处于第一位置A或第二 位置B时, 凸出块1085可卡入其中一个竖直方向的槽内。 0035 再参见图3所示, 在所述连接座具有使旋转体108在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转 动的限制部112。 具体来说, 下连接座106开设有一供可填充装置20插入的纳入腔110, 纳入 腔110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出的限制部112, 限制部112可限制旋转体108上向下伸出 的插入部1082在一定范围内。
26、转动。 在旋转体108位于第一位置A上时, 插入部1082靠近其中 一个限制部112, 当旋转体108顺时针转动时, 另一个限制部112可阻止插入部1082继续转 动, 将其限制在第二位置B。 0036 在上述连接座的纳入腔110内, 在上连接座106的内缘上具有用于与该可填充装置 20的连接端203形成卡扣连接的凸出部111, 在本实施例中, 优选设置有两个以中心对称的 凸出部111。 可填充装置20与注液容器10的开口端102对接旋转一定角度后, 注液容器10即 可通过凸出部111与可填充装置20形成卡扣连接, 同时二者之间建立液流路径, 可保证在注 液过程中二者不易脱离, 造成烟液泄漏。。
27、 在转动过程中可填充装置20带动上述旋转体108一 起转动, 可填充装置20与注液容器10之间相对转动的角度与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的 夹角大致相同。 0037 参见图5和图6所示, 其展示了出液口105被关闭和打开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5 中, 旋转体108处于第一位置A, 旋转体108的本体1081将出液口105封堵, 无法注液。 在图6 中, 旋转体108被旋转至第二位置B, 上述插入部1082内的液流通道1083与出液口105相连 通, 流体路径建立。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方案, 为了实现快速注液, 注液容器10的壳体101 由易形变材料制成, 例如柔性塑料, 当该壳体101受到。
28、外力挤压时可迫使内部的液体从出液 口105排出。 当然在液体本身重力作用下, 烟液也可自然流入可填充装置20内。 可以理解的 是, 注液容器10内也可以盛装有其它的加压液体或者气体, 当与可填充装置20连接后, 加压 液体或者气体在压力作用下自动注入可填充装置20内。 0038 再参见图7和图8所示, 其揭示了上述的可重复注液系统的注液过程以及可填充装 置20的连接端203处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可重复注液系统包括上述的注液容器10以 及通过该注液容器10可重复地向其内填注液体的可填充装置20 (图7中所示的可填充装置 20省去了吸嘴以及外壳) , 在可填充装置20的连接端203设置有一与。
29、所述旋转体108相匹配 的配合部217, 当所述注液容器10连接于可填充装置20的连接端203上并相对转动时, 该配 合部217可驱动所述旋转体108在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转动, 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液 口105。 在本实施例中, 配合部217优选为两个, 且该两个配合部217均呈扇环形并以中心轴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106174704 A 7 线对称设置, 该两个配合部217之间的缺口形成所述进液口204。 该配合部217与连接端203 的壳体部分一体成型, 连接端203插入注液容器10的开口端102后, 旋转体108上的两个插入 部1082可分别插入两个进液口204内, 。
30、当注液容器10或可填充装置20转动时, 两个对称设置 的扇环形的配合部217可驱动旋转体108一起转动。 0039 在本实施例中, 可填充装置20的连接端203可插入注液容器10的开口端102并旋转 一预定角度以形成卡扣连接。 具体来说, 在所述连接端203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注液 容器10卡扣连接的圆弧槽216, 在外壁上还设置有竖直的插入口215, 插入口215与上述注液 容器10上的凸出部111相适配, 凸出部111可沿插入口215插入并旋转进入圆弧槽216内。 当 注液容器10旋转到位时, 注液容器10与连接端203形成卡扣连接, 同时配合部217也正好带 动旋转体108转动至第二。
31、位置B以将出液口打开。 可以理解的是, 圆弧槽216的弧度角大致等 于旋转体108第一位置A与第二位置B之间的夹角。 0040 从以上可重复注液系统的描述可知, 其注液过程主要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将待 注液的可填充装置20的连接端203抵接至所述注液容器10的开口端102, 该状态下所述出液 口105被关闭, 旋转体108的插入部1082伸入进液口204内, 并将弹性片205顶开, 而此时旋转 体108处于原始的第一位置A; 然后将注液容器10相对可填充装置20旋转一定角度, 二者形 成卡扣连接。 同时配合部217带动所述旋转体从第一位置A转动至第二位置B, 该出液口105 被打开以使出液口。
32、105和进液口204之间建立流动路径, 其状态如图8所示; 当完成注液后, 即注满烟液后, 可沿相反方向旋转注液容器10, 注液容器10上的凸出部111从圆弧槽216旋 出, 同时上述配合部217使该旋转体108从第二位置B回到第一位置A, 所述出液口105被再次 关闭, 此时由于二者之间的卡扣关系解除因此可将可填充装置20和注液容器10分离, 整个 注液过程完成; 如果需要再次注液则重复以上步骤。 以上整个过程中保证了注液容器10或 者可填充装置20内的烟液都不会轻易地泄漏至外部。 0041 优选的, 如图8所示, 当出液口105被打开后通过挤压所述注液容器10的软质壳体 101来使液体快速。
33、注入可填充装置20的液体存储仓202内。 当烟液流入液体存储仓202内时, 液体存储仓202内的空气可从上述开口端102和连接端203配合处的间隙内排出至外界。 0042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注液系统与实施例一相比, 其中注液容器的结构完全相同, 其 区别在于可填充装置20的连接端203内部的结构有所不同, 具体如下。 0043 参见图9和图10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填充装置30, 可填充装置30的一端具 有与注液容器10连接的连接端301, 与实施例一中类似, 在连接端301的外壁上开设有竖直 的插入槽302以及圆弧槽303, 但是本实施例中的圆弧槽303的圆弧角度相比实施。
34、例一较大。 在该连接端301内设置有一密封部件306以及一紧贴该密封部件306设置的旋转机构307, 旋 转机构307与密封部件306弹性抵接且二者具有一定的摩擦力。 密封部件306由硅胶弹性材 料制成, 过盈配合地固定安设在连接端301的内部并套设在通气管304上, 同样旋转机构307 也套设在通气管304上并可相对连接端301在一定角度内旋转。 进液口3071贯穿开设在该密 封部件306上, 注液容器10在相对可填充装置10转动过程中可带动该旋转机构307打开或封 堵该进液口3061。 0044 上述旋转机构307上具有两个对称设置在配合部3071, 两个配合部3071之间形成 两个贯穿旋。
35、转机构307的缺口3073。 同时在配合部3071上还开设有弧形的滑动槽3072, 在所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106174704 A 8 述连接端301内还设置有凸出于内壁的用于限制旋转机构307在一定弧度内转动的限制块 305, 限制块305可在该滑动槽3072内来回滑动以限制旋转机构307的旋转角度。 0045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方案, 上述进液口3061设置为两个以中心轴线对称开设的 呈扇环形的通孔。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配合部3071并不固定的, 因此当可填 充装置30的连接端301插入注液容器10时, 上述旋转体108上的插入部1082穿过缺口3073并。
36、 抵靠在密封部件306端面上, 此时插入部1082上的液流通道1083并不对准上述进液口3061。 0046 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307相比上述旋转体108安装得较为松弛, 旋转阻力较小, 因 此当注液容器10沿上述圆弧槽303内旋转一个预定角度时, 插入部1082可以先带动旋转机 构307转动, 进液口3061被露出并且与插入部1082上的液流通道1083相互对准。 此时上述限 制块305从滑动槽3072的一侧滑动至另一侧, 配合部3071被阻挡不能继续相对连接端301转 动。 如果注液容器10沿上述圆弧槽303内继续旋转, 则配合部3071会随连接端301一起推动 旋转体108上的插入部10。
37、82旋转, 以使出液口105被打开。 当注液容器10旋入至圆弧槽303的 末端并形成卡扣连接时, 出液口105正好对准液流通道1083以及进液口3061, 此时液流路径 建立, 可实现注液。 可以看出, 上述圆弧槽303的圆弧角度大致等于旋转机构307和旋转体 108的转动角度之和。 可填充装置30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可填充装置20基本相同, 在 此不再赘述。 0047 本实施例中的可重复注液系统实现注液的步骤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其中实现过 程有一差别在于: 可填充装置20内的进液口3061事先是被旋转机构207封闭的, 在注液容器 10与可填充装置30连接时会先旋转一个角度, 使可填充。
38、装置30上的进液口3061被打开, 然 后继续再旋转一个角度, 使注液容器10上的出液口105被打开。 同理, 当注液容器10沿相反 方向转动以和可填充装置30脱离时, 进液口3061先被关闭, 然后出液口105也被关闭, 这样 可进一步防止双方泄漏烟液。 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旋转机构307和旋转体108安装的松紧度 的原因, 在注液容器10相对可填充装置30的旋转过程中, 也可以是旋转体108先于旋转机构 307旋转, 即出液口105先于进液口3061被打开。 0048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说明书为便于理解发明内容所列举的部分实施方式, 并非对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任何限定, 也非所有可实施方。
39、案的穷举, 故凡是对本发明的结构、 流 程或步骤所做出的任何微小改进或等效替代, 均应包含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106174704 A 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0 页 10 CN 106174704 A 10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10 页 11 CN 106174704 A 11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10 页 12 CN 106174704 A 12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10 页 13 CN 106174704 A 13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10 页 14 CN 106174704 A 14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10 页 15 CN 106174704 A 15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10 页 16 CN 106174704 A 16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8/10 页 17 CN 106174704 A 17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9/10 页 18 CN 106174704 A 18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10/10 页 19 CN 106174704 A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