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及卷烟.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463726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96251.7

申请日:

20130522

公开号:

CN103238938A

公开日:

201308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4D3/04,A24D1/04

主分类号:

A24D3/04,A24D1/04

申请人: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孔浩辉,陈森林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横路186号8-16楼

优先权:

CN201310196251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曹志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包括丝束滤芯以及包装纸,沿烟气入口到烟气出口的方向,丝束滤芯依次包括第一段滤芯、第二段滤芯、第三段滤芯,第二段滤芯的外周表面还设有多个引流槽,引流槽与第二段滤芯的外端面导通,第二段滤芯的压降为300Pa/cm以上,沿轴线方向,第三段滤芯的中心区域设有至少一个引流孔。本发明应用到卷烟抽吸时,烟气到达第二段滤芯时,由于中部有丝束,吸阻大,外围有引流槽,吸阻小,迫使烟气向外围转向,主要从引流槽通过;到达第三段滤芯时,由于中心设有引流孔,其吸阻远小于外围,大部分烟气不经过外围丝束,直接从中心区域的引流孔逸出,从而导致视觉上滤棒色泽相对于现有技术变浅,实现吸烟后滤棒色泽的调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束滤芯以及包覆丝束滤芯的包装纸,沿烟气入口到烟气出口的方向,所述丝束滤芯依次包括第一段滤芯、第二段滤芯、第三段滤芯,所述第二段滤芯的外周表面设有多个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与第二段滤芯的外端面导通,所述第二段滤芯的压降为30 0Pa/cm以上,沿轴线方向,第三段滤芯的中心区域设有至少一个引流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滤芯与所述第三段滤芯的长度均为5-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为长条形槽,其长度方向沿第二段滤芯的轴线方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其特征在于,多个引流槽围绕第二段滤芯的轴心线间隔均匀地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其特征在于,多个引流槽相互平行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的长度与第二段滤芯的长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的槽深为0.3mm~1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为多个,多个引流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多个引流孔成一直线设置或围绕第三段滤芯的轴心线呈多边形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段滤芯的长度,且引流孔的外端面与第三段滤芯的外端面导通。 10.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包括烟丝棒以及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棒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能够在抽吸时自动对烟气引流的卷烟 滤棒及卷烟。

背景技术

现有卷烟产品中,通常采用过滤嘴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焦油进行过滤。现有技 术中的过滤嘴结构简单,由于气流动力学的特点,卷烟主流烟气流经滤棒时,中心 部位气流速和气流量最大,而外围气流速和气流量低,参见图1,图1中带箭头的 线条代表气流线,气流线越长表示流速越大,气溶胶颗粒越多。由图1可以看出, 现有技术的卷烟产品,主流烟气主要从滤棒中间部位逸出,滤棒外围部分逸出较少, 这使得滤棒中间丝束利用效率过高,而外围丝束利用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吸烟后滤 棒末端变为黄褐色,尤其是中间部分,这样会影响观感。

由此可见,如何使得吸烟后滤棒不会变成这种令人生厌的黄褐色色泽,即如何 调节吸烟后滤棒的色泽,这是本领域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可以自行对烟气引流, 调节吸烟后滤棒的色泽。基于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包括丝束滤芯以及包覆丝束滤芯的包装纸,沿烟 气入口到烟气出口的方向,所述丝束滤芯依次包括第一段滤芯、第二段滤芯、第三 段滤芯,所述第二段滤芯的外周表面还设有多个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与第二段滤芯 的外端面导通,所述第二段滤芯的压降为300Pa/cm以上,沿轴线方向,所述第三段 滤芯的中心区域设有至少一个引流孔。本技术方案中,将第二段滤芯的压降为300 Pa/cm以上较为合适,如果压降过小,有部分气流将从第二段滤芯中心部位通过, 即第二段滤芯无法实现改变烟气流向的目的。优选地,所述第二段滤芯与所述第三 段滤芯的长度均为5-10mm。

优选地,所述引流槽为长条形槽,其长度方向沿第二段滤芯的轴线方向设置。

优选地,多个引流槽围绕第二段滤芯的轴心线间隔均匀地设置。

优选地,多个引流槽相互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引流槽的长度与第二段滤芯的长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引流槽的槽深为0.3mm~1mm。

优选地,所述引流孔为多个,多个引流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多个引流孔成一直 线设置或围绕第三段滤芯的轴心线呈多边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引流孔的横截面直径为2-5mm。

优选地,所述引流孔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段滤芯的长度,且引流孔的外端面 与第三段滤芯的外端面导通。

本发明的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包括烟丝棒以及滤棒,所述滤棒为前述的多 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与现有技术中的卷烟相比,本发明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包括丝束滤芯以 及包覆丝束滤芯的包装纸,沿烟气入口到烟气出口的方向,所述丝束滤芯依次包括 第一段滤芯、第二段滤芯、第三段滤芯,所述第二段滤芯的外周表面还设有多个引 流槽,所述引流槽与第二段滤芯的外端面导通,所述第二段滤芯的压降为300Pa/cm 以上,沿轴线方向,所述第三段滤芯的中心区域设有至少一个引流孔。因而,在应 用到卷烟抽吸时,烟气到达第二段滤芯时,由于其中部有丝束部分,吸阻很大,外 围设有引流槽,吸阻很小,迫使烟气向外围引流槽转向,主要从引流槽通过;到达 第三段滤芯时,由于中心区域设有引流孔,其吸阻远小于外围部分,大部分烟气不 经过外围丝束,直接从中心区域的引流孔逸出,从而导致视觉上滤棒色泽相对于现 有技术变浅,实现吸烟后滤棒色泽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卷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二段滤芯的横向端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三段滤芯的横向端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实施例二中第三段滤芯的横向端面示意 图;

图6为本发明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实施例三中第三段滤芯的横向端面示意 图;

图7为本发明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实施例三中第三段滤芯的横向端面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 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利用气流动力学原理,自动改变吸烟过程中卷烟主流烟 气在滤棒中的流向,实现吸烟后滤棒色泽的调节。

实施例一

参见图2、图3、图4,本实施例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1包括滤棒主体,所 述滤棒主体包括丝束滤芯以及包覆丝束滤芯的包装纸,其中,沿烟气入口到烟气出 口的方向,丝束滤芯由第一段滤芯11、第二段滤芯12、第三段滤芯13构成。

其中,沿第二段滤芯12的轴线方向,第二段滤芯的外周表面设有多个引流槽 12a,这些引流槽12a为长条形槽,其长度方向与第二段滤芯的轴线方向平行,其横 截面为三角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半圆形、方形等形状。多个引流槽12a围 绕第二段滤芯的轴心线均匀分布在其外周表面。本实施例中,引流槽的长度与第二 段滤芯的长度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引流槽的长度设置的小于第二段滤芯 的长度,仅引流槽的外端部与第二段滤芯的外端部导通。本实施例中,引流槽的槽 深为1mm,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0.3mm~1mm中的任意一值。

其中,第三段滤芯13沿其轴线方向,其中心区域设有一个引流孔13a,该引流 孔13a为圆柱体形,且长度与第三段滤芯相同,也即贯穿了第三段滤芯的内端面和 外端面。引流孔的直径为2mm。本实施例中,引流孔与第三段滤芯同轴设置,即引 流孔的轴心线与第三段滤芯的轴心线重合。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卷烟滤棒在应用到卷烟中抽吸时,烟气到达第二段滤 芯时,由于其中部有丝束部分,吸阻很大,外围设有引流槽,吸阻很小,迫使烟气 向外围引流槽转向,主要从引流槽通过;到达第三段滤芯时,由于中心区域设有引 流孔,其吸阻远小于外围部分,大部分烟气不经过外围丝束,直接从中心区域的引 流孔逸出,从而导致视觉上滤棒色泽相对于现有技术变浅,实现吸烟后滤棒色泽的 调节。本实施例中,第二段滤芯的长度为7mm,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为5-10mm 中的任意一值;本实施例中,第三段滤芯的长度为8mm,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 置为5-10mm中的任意一值。

实施例二

参见图5,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段滤芯设有两个引流孔13a, 这两个引流孔位于第三段滤芯的中心区域,且相互平行设置。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 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参见图6,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段滤芯设有三个引流孔13a, 这三个引流孔位于第三段滤芯的中心区域,围绕第三段滤芯的轴心线呈三角形设置。 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参见图7,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段滤芯设有四个引流孔13a, 这四个引流孔位于第三段滤芯的中心区域,围绕第三段滤芯的轴心线呈方形设置。 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 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及卷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及卷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及卷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及卷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及卷烟.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3893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8.14 CN 103238938 A *CN103238938A* (21)申请号 201310196251.7 (22)申请日 2013.05.22 A24D 3/04(2006.01) A24D 1/04(2006.01) (71)申请人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横 路 186 号 8-16 楼 (72)发明人 孔浩辉 陈森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曹志霞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及卷烟 (。

2、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包 括丝束滤芯以及包装纸, 沿烟气入口到烟气出口 的方向, 丝束滤芯依次包括第一段滤芯、 第二段滤 芯、 第三段滤芯, 第二段滤芯的外周表面还设有多 个引流槽, 引流槽与第二段滤芯的外端面导通, 第 二段滤芯的压降为 300Pa/cm 以上, 沿轴线方向, 第三段滤芯的中心区域设有至少一个引流孔。本 发明应用到卷烟抽吸时, 烟气到达第二段滤芯时, 由于中部有丝束, 吸阻大, 外围有引流槽, 吸阻小, 迫使烟气向外围转向, 主要从引流槽通过 ; 到达 第三段滤芯时, 由于中心设有引流孔, 其吸阻远小 于外围, 大部分烟气不经过外围丝束, 直接从。

3、中心 区域的引流孔逸出, 从而导致视觉上滤棒色泽相 对于现有技术变浅, 实现吸烟后滤棒色泽的调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38938 A CN 103238938 A *CN103238938A* 1/1 页 2 1. 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丝束滤芯以及包覆丝束滤芯的包装 纸, 沿烟气入口到烟气出口的方向, 所述丝束滤芯依次包括第一段滤芯、 第二段滤芯、 第三 段滤芯, 所述第二段滤芯的外。

4、周表面设有多个引流槽, 所述引流槽与第二段滤芯的外端面 导通, 所述第二段滤芯的压降为 30 0Pa/cm 以上, 沿轴线方向, 第三段滤芯的中心区域设有 至少一个引流孔。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段滤芯与所述 第三段滤芯的长度均为 5-10mm。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槽为长条形槽, 其长度方向沿第二段滤芯的轴线方向设置。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其特征在于, 多个引流槽围绕第二段 滤芯的轴心线间隔均匀地设置。 5.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

5、其特征在于, 多个引流槽相互平行设 置。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槽的长度与第 二段滤芯的长度相同。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槽的槽深为 0.3mm 1mm。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孔为多个, 多个 引流孔的轴线相互平行, 多个引流孔成一直线设置或围绕第三段滤芯的轴心线呈多边形设 置。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孔的长度小于 或等于第三段滤芯的长度, 且引流孔的外端面与第三段滤芯的外端面导通。 1。

6、0. 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 包括烟丝棒以及滤棒,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棒为权利要求 1 9 任一项所述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38938 A 2 1/3 页 3 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及卷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烟, 尤其涉及一种设有能够在抽吸时自动对烟气引流的卷烟滤 棒及卷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卷烟产品中, 通常采用过滤嘴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焦油进行过滤。现有技术 中的过滤嘴结构简单, 由于气流动力学的特点, 卷烟主流烟气流经滤棒时, 中心部位气流速 和气流量最大, 而外围气流速和气流量低, 参见图 1, 图 1 中带箭头的线条代。

7、表气流线, 气流 线越长表示流速越大, 气溶胶颗粒越多。由图 1 可以看出, 现有技术的卷烟产品, 主流烟气 主要从滤棒中间部位逸出, 滤棒外围部分逸出较少, 这使得滤棒中间丝束利用效率过高, 而 外围丝束利用效率较低, 从而导致吸烟后滤棒末端变为黄褐色, 尤其是中间部分, 这样会影 响观感。 0003 由此可见, 如何使得吸烟后滤棒不会变成这种令人生厌的黄褐色色泽, 即如何调 节吸烟后滤棒的色泽, 这是本领域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可以自行对烟气引流, 调节 吸烟后滤棒的色泽。基于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

8、。 0005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0006 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包括丝束滤芯以及包覆丝束滤芯的包装纸, 沿烟气 入口到烟气出口的方向, 所述丝束滤芯依次包括第一段滤芯、 第二段滤芯、 第三段滤芯, 所 述第二段滤芯的外周表面还设有多个引流槽, 所述引流槽与第二段滤芯的外端面导通, 所 述第二段滤芯的压降为 300Pa/cm 以上, 沿轴线方向, 所述第三段滤芯的中心区域设有至少 一个引流孔。本技术方案中, 将第二段滤芯的压降为 300Pa/cm 以上较为合适, 如果压降过 小, 有部分气流将从第二段滤芯中心部位通过, 即第二段滤芯无法实现改变烟气流向的目 的。。

9、优选地, 所述第二段滤芯与所述第三段滤芯的长度均为 5-10mm。 0007 优选地, 所述引流槽为长条形槽, 其长度方向沿第二段滤芯的轴线方向设置。 0008 优选地, 多个引流槽围绕第二段滤芯的轴心线间隔均匀地设置。 0009 优选地, 多个引流槽相互平行设置。 0010 优选地, 所述引流槽的长度与第二段滤芯的长度相同。 0011 优选地, 所述引流槽的槽深为 0.3mm 1mm。 0012 优选地, 所述引流孔为多个, 多个引流孔的轴线相互平行, 多个引流孔成一直线设 置或围绕第三段滤芯的轴心线呈多边形设置。 0013 优选地, 所述引流孔的横截面直径为 2-5mm。 0014 优选地。

10、, 所述引流孔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段滤芯的长度, 且引流孔的外端面与 第三段滤芯的外端面导通。 说 明 书 CN 103238938 A 3 2/3 页 4 0015 本发明的一种多元复合引流卷烟, 包括烟丝棒以及滤棒, 所述滤棒为前述的多元 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0016 与现有技术中的卷烟相比, 本发明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 包括丝束滤芯以及 包覆丝束滤芯的包装纸, 沿烟气入口到烟气出口的方向, 所述丝束滤芯依次包括第一段滤 芯、 第二段滤芯、 第三段滤芯, 所述第二段滤芯的外周表面还设有多个引流槽, 所述引流槽 与第二段滤芯的外端面导通, 所述第二段滤芯的压降为 300Pa/cm 以上,。

11、 沿轴线方向, 所述 第三段滤芯的中心区域设有至少一个引流孔。 因而, 在应用到卷烟抽吸时, 烟气到达第二段 滤芯时, 由于其中部有丝束部分, 吸阻很大, 外围设有引流槽, 吸阻很小, 迫使烟气向外围引 流槽转向, 主要从引流槽通过 ; 到达第三段滤芯时, 由于中心区域设有引流孔, 其吸阻远小 于外围部分, 大部分烟气不经过外围丝束, 直接从中心区域的引流孔逸出, 从而导致视觉上 滤棒色泽相对于现有技术变浅, 实现吸烟后滤棒色泽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现有技术中卷烟的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2 为本发明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3 为。

12、图 2 中第二段滤芯的横向端面示意图 ; 0020 图 4 为图 2 中第三段滤芯的横向端面示意图 ; 0021 图 5 为本发明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实施例二中第三段滤芯的横向端面示意图 ; 0022 图 6 为本发明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实施例三中第三段滤芯的横向端面示意图 ; 0023 图 7 为本发明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实施例三中第三段滤芯的横向端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 行详细说明。 0025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 利用气流动力学原理, 自动改变吸烟过程中卷烟主流烟气 在滤棒中的流向, 实现吸烟后滤棒色泽。

13、的调节。 0026 实施例一 0027 参见图2、 图3、 图4, 本实施例的多元复合引流卷烟滤棒1包括滤棒主体, 所述滤棒 主体包括丝束滤芯以及包覆丝束滤芯的包装纸, 其中, 沿烟气入口到烟气出口的方向, 丝束 滤芯由第一段滤芯 11、 第二段滤芯 12、 第三段滤芯 13 构成。 0028 其中, 沿第二段滤芯 12 的轴线方向, 第二段滤芯的外周表面设有多个引流槽 12a, 这些引流槽 12a 为长条形槽, 其长度方向与第二段滤芯的轴线方向平行, 其横截面为三角 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 也可为半圆形、 方形等形状。多个引流槽 12a 围绕第二段滤芯的轴心 线均匀分布在其外周表面。 本实施。

14、例中, 引流槽的长度与第二段滤芯的长度相同, 在其他实 施例中也可以将引流槽的长度设置的小于第二段滤芯的长度, 仅引流槽的外端部与第二段 滤芯的外端部导通。本实施例中, 引流槽的槽深为 1mm, 在其他实施例中, 也可为 0.3mm 1mm 中的任意一值。 0029 其中, 第三段滤芯 13 沿其轴线方向, 其中心区域设有一个引流孔 13a, 该引流孔 13a 为圆柱体形, 且长度与第三段滤芯相同, 也即贯穿了第三段滤芯的内端面和外端面。引 说 明 书 CN 103238938 A 4 3/3 页 5 流孔的直径为 2mm。本实施例中, 引流孔与第三段滤芯同轴设置, 即引流孔的轴心线与第三 段。

15、滤芯的轴心线重合。 0030 如图 2 所示, 本实施例的卷烟滤棒在应用到卷烟中抽吸时, 烟气到达第二段滤芯 时, 由于其中部有丝束部分, 吸阻很大, 外围设有引流槽, 吸阻很小, 迫使烟气向外围引流槽 转向, 主要从引流槽通过 ; 到达第三段滤芯时, 由于中心区域设有引流孔, 其吸阻远小于外 围部分, 大部分烟气不经过外围丝束, 直接从中心区域的引流孔逸出, 从而导致视觉上滤棒 色泽相对于现有技术变浅, 实现吸烟后滤棒色泽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 第二段滤芯的长度为 7mm, 在其他实施例中, 也可设置为 5-10mm 中的任意一值 ; 本实施例中, 第三段滤芯的长度 为 8mm, 在其他实施。

16、例中, 也可设置为 5-10mm 中的任意一值。 0031 实施例二 0032 参见图 5,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段滤芯设有两个引流孔 13a, 这两个引流孔位于第三段滤芯的中心区域, 且相互平行设置。 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此处不再赘述。 0033 实施例三 0034 参见图 6,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段滤芯设有三个引流孔 13a, 这三个引流孔位于第三段滤芯的中心区域, 围绕第三段滤芯的轴心线呈三角形设置。其他 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此处不再赘述。 0035 实施例四 0036 参见图 7,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段滤芯设有四个引。

17、流孔 13a, 这四个引流孔位于第三段滤芯的中心区域, 围绕第三段滤芯的轴心线呈方形设置。其他结 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此处不再赘述。 0037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的是,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 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238938 A 5 1/4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38938 A 6 2/4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38938 A 7 3/4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38938 A 8 4/4 页 9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38938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