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式旋转扶正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钻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动式旋转扶正器。
背景技术
中国石化集团西南油气分公司广西采油厂位于广西百色盆地,百色油田的
第一口水平井在2013年8月24日完钻。经过试油,投产。为增加该井产能,
在2013年11月对该井进行了加砂压裂施工。后因多种原因,封隔器卡在
水平井段。
为了完成该井的大修解卡施工,需使用工具连接钻杆完成施工,而钻杆进
入水平井段,本体基本拖靠在套管内壁,增加了磨阻,且不易使工具对准落鱼
端面。因此还需在钻杆段增加钻杆扶正器,普通钻杆扶正器是一根类似钻杆短
节扩大本体至相应规格尺寸而成。一般在井下施工中,钻柱的结构尽量避免过
多的短节,同时普通钻杆扶正器在解卡施工时正好提至钻台平面时,无法进行
钻盘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活动式旋转
扶正器,解决在水平井大修施工中,稳定钻杆导向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活动式旋转扶正器,安装在钻杆本体上,包括至少两个扶正块,扶正
块依次连接围合成圆筒状结构;
在每个扶正块的外表面均设有纵向的与其轴线平行的排泄槽;
在每个扶正块的两个端面处的外表面均设有导角。
在每个扶正块的两个端面处的内表面均设有内斜面。
在每个扶正块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条排泄槽,每条排泄槽从扶正块的一个
端面延伸到另一个端面。
在每个扶正块的边缘处设有螺孔,通过在螺孔中插入螺杆将两个扶正块连
接起来。
所述螺孔设置在扶正块的中段,并沿与扶正块的轴线平行的方向均布。
所述导角5的斜度为5°~45°。
所述螺杆采用内六角螺杆。
所述扶正块采用钢级P110制成。
所述活动式旋转扶正器的外径为Φ105.7mm至Φ139.7mm,所述活动式旋转
扶正器的内径为Φ73.02mm至Φ80.9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简易,结构精简、安装方
便;通过螺杆将两块扶正器紧固连接即可。可按照套管与钻杆的规格尺寸进行
加工多规格扶正块。其采用刚性支撑,在水平井大修施工中,该活动式旋转扶
正器本体可滚动或滑动,减小了钻杆与套管间的摩擦阻力,旋转扭矩小,摩擦
系数小,自身不会磨损,能保证钻杆、套管不磨损,提高钻杆、套管的使用寿
命。排泄槽可增加井下工具流通面,不会堵塞流体,引发井下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活动式旋转扶正器的正视图
图2活动式旋转扶正器的俯视图
图3活动式旋转扶正器的左视图
图4扶正块的左视图
图5-1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2是图5-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解决下井管柱结构中需要下普通钻杆扶正器的操作,而直接在钻杆
上增加该装置,使钻杆本身就具有了扶正导向的作用。装置本体的排泄槽也可
增加井下流体的流通,不会造成井下事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动式旋转扶正器,主要用
于水平井大修施工中,安装在钻杆本体上,如图1-图4所示,所述的活动式旋
转扶正器包括扶正块1,扶正块本体(扶正器材料可以采用钢级P110。)上设有
纵向的与扶正块本体的轴线平行的排泄槽2,螺孔3(螺孔位置设计平均分布在
本体的中段,本实施例中设计了4个),内六角螺杆4。使用时,将两块扶正块
1通过螺杆4穿过螺孔3紧固,安装在钻杆本体外,整个活动式旋转扶正器安装
完成。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下:
所述的连接为两块扶正块1通过螺杆4穿过螺孔3紧固固定。
所述的活动式旋转扶正器扶正块1本体外径为115.9mm,长度为350mm(该
长度保护范围足以满足两根钻杆在水平段的支撑,然后也能够保证材料重量安
装过程简便,轻松。),扶正块两个端面处的导角5的斜度为5°~45°,本实施
例中采用5°,端面6外径为142.0mm,内径为76.2mm,厚度为76mm,内斜面7
深度为20mm,排泄槽2深度为4.7mm螺孔3使用规格为CS8.8的内六角螺杆4,
如图5-1和图5-2所示。Φ105.7mm<扶正器外径<Φ139.7mm,Φ73.02mm<扶
正器内径<Φ80.96mm。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动式旋转扶正器,主要用
于水平井大修施工中,可安装在多根钻杆本体上(多个扶正器套在多根钻杆上,
在水平段的每一根钻杆套一个)。主要结构是:由扶正块和螺杆组成,主体外形
为圆柱状,由两块扶正块通过螺杆连接而成,每个扶正块的表面至少有2条排
泄槽,方便井下流体在钻具间的流通,防止遇卡等事故发生。两侧各有4个螺
孔,4个螺孔正好能够满足该扶正器扶正块的紧固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
在本发明公开了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
于本发明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因此前面描述的只是优选的,而并不
具有限制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