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盘锯槽机.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745714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9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0898.4

申请日:

2014.09.02

公开号:

CN104153411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2F 5/02登记生效日:2017051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山东裕隆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南通海利特橡塑机械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76600 山东省莒南县黄海路西段山东裕隆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城北工业园区C区2号(海安县大公工业集中区)|||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2F 5/02登记生效日:20160607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张璐变更后权利人:山东裕隆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济南路277号丽城花园变更后权利人:276600 山东省莒南县黄海路西段山东裕隆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2F 5/0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张璐变更后:尹相松 尹月 张璐|||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F 5/02申请日:20140902|||公开

IPC分类号:

E02F5/02

主分类号:

E02F5/02

申请人:

张璐

发明人:

张璐

地址: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济南路277号丽城花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驱动盘锯槽机,第一刀体以及第二刀体的横截面均为U型结构,钢管穿插于U型框内,钢管中间通过立管固定于第二横臂中间,钢管下部均布有第一切刀,钢管上每两个相邻的切刀之间设有一只喷水头,第一刀体下部均布有第二切刀,第二刀体下部亦均布有第二切刀,本申请相近的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形成相对运动,将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之间的土体打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驱动盘锯槽机,驱动盘(5)位于锯槽机中部,驱动盘上边设有两只从动轮(3),驱动盘下边设有两只驱动轮(4),两只从动轮分别通过支座支撑于第一横臂(2),两只驱动轮分别通过支座支撑于第二横臂(12),驱动盘的正面下部固定有第二短轴(8),第二短轴外设第二外套(28),第二外套固定于第二驱动臂(9)的左端,第二驱动臂的右端铰于第二臂(11)的上端,第二臂的下端铰于第二铰座(17),第二铰座固定于第二刀体(22)的右端;驱动盘的反面上部固定有第一短轴(6),第一短轴外设第一外套(27),第一外套固定于第一驱动臂(7)的右端,第一驱动臂的左端铰于第一臂(10)的上端,第一臂的下端铰于第一铰座(16),第一铰座固定于第一刀体(21)的左端;第三臂(14)上端铰于第二横臂,下端铰于第三铰座(18),第三铰座固定于第一刀体的右端,第四臂(15)上端铰于第二横臂,下端铰于第四铰座(19),第四铰座固定于第二刀体的左端,其特征在于:第一刀体以及第二刀体的横截面均为U型结构,钢管(23)穿插于U型框内,钢管中间通过立管(20)固定于第二横臂中间,钢管下部均布有第一切刀(25),钢管上每两个相邻的切刀之间设有一只喷水头(24),第一刀体下部均布有第二切刀(26),第二刀体下部亦均布有第二切刀。

说明书

驱动盘锯槽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锯槽机,特别是一种水库、河道坝体或基础防渗施工用的驱动盘锯槽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锯槽机由于每个刀体上相邻的两个切刀总是一起做往复运动,所以,此两个切刀之间夹带着泥土一起做往复运动,切刀不能将两切刀之间夹带着的泥土打碎,形成粘钻,严重时不能开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以上锯槽机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驱动盘锯槽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驱动盘锯槽机,驱动盘位于锯槽机中部,驱动盘上边设有两只从动轮,驱动盘下边设有两只驱动轮,两只从动轮分别通过支座支撑于第一横臂,两只驱动轮分别通过支座支撑于第二横臂,驱动盘的正面下部固定有第二短轴,第二短轴外设第二外套,第二外套固定于第二驱动臂的左端,第二驱动臂的右端铰于第二臂的上端,第二臂的下端铰于第二铰座,第二铰座固定于第二刀体的右端;驱动盘的反面上部固定有第一短轴,第一短轴外设第一外套,第一外套固定于第一驱动臂的右端,第一驱动臂的左端铰于第一臂的上端,第一臂的下端铰于第一铰座,第一铰座固定于第一刀体的左端;第三臂上端铰于第二横臂,下端铰于第三铰座,第三铰座固定于第一刀体的右端,第四臂上端铰于第二横臂,下端铰于第四铰座,第四铰座固定于第二刀体的左端,第一刀体以及第二刀体的横截面均为U型结构,钢管穿插于U型框内,钢管中间通过立管固定于第二横臂中间,钢管下部均布有第一切刀,钢管上每两个相邻的切刀之间设有一只喷水头,第一刀体下部均布有第二切刀,第二刀体下部亦均布有第二切刀。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
本发明相近的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形成相对运动,将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之间的土体打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图中:1、锯槽机支撑体,2、第一横臂,3、从动轮,4、驱动轮,5、驱动盘,6、第一短轴,7、第一驱动臂,8、第二短轴,9、第二驱动臂,10、第一臂,11、第二臂,12、第二横臂,13、水管,14、第三臂,15、第四臂,16、第一铰座,17、第二铰座,18、第三铰座,19、第四铰座,20、立管,21、第一刀体,22、第二刀体,23、钢管,24、喷水头,25、第一切刀,26、第二切刀,27、第一外套,28、第二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驱动盘5位于锯槽机中部,驱动盘上边设有两只从动轮3,驱动盘下边设有两只驱动轮4,两只从动轮分别通过支座支撑于第一横臂2,两只驱动轮分别通过支座支撑于第二横臂12,驱动盘的正面下部固定有第二短轴8,第二短轴外设第二外套28,第二外套固定于第二驱动臂9的左端,第二驱动臂的右端铰于第二臂11的上端,第二臂的下端铰于第二铰座17,第二铰座固定于第二刀体22的右端;驱动盘的反面上部固定有第一短轴6,第一短轴外设第一外套27,第一外套固定于第一驱动臂7的右端,第一驱动臂的左端铰于第一臂10的上端,第一臂的下端铰于第一铰座16,第一铰座固定于第一刀体21的左端;第三臂14上端铰于第二横臂,下端铰于第三铰座18,第三铰座固定于第一刀体的右端,第四臂15上端铰于第二横臂,下端铰于第四铰座19,第四铰座固定于第二刀体的左端,第一刀体以及第二刀体的横截面均为U型结构,钢管23穿插于U型框内,钢管中间通过立管20固定于第二横臂中间,钢管下部均布有第一切刀25,钢管上每两个相邻的切刀之间设有一只喷水头24,第一刀体下部均布有第二切刀26,第二刀体下部亦均布有第二切刀。
第一切刀为矩形,第二切刀为U型,第一切刀可从第二切刀的U型框内通过。
本发明工作时,驱动轮驱动驱动盘转动,驱动盘在转动过程中第一短轴通过第一驱动臂推拉第一臂的上端,第二短轴通过第二驱动臂拉推第二臂的上端,于是,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便相向运动起来,第一刀体上端第二切刀和第二刀体上的第二切刀亦形成相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每个第二切刀与其相近的第一切刀亦形成相对运动,将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之间的土体打碎,同时,水从水管进入钢管,从喷水头喷出,泥水携带土体溢出槽外,在泥浆池置换。

驱动盘锯槽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驱动盘锯槽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驱动盘锯槽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驱动盘锯槽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驱动盘锯槽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53411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53411A21申请号201410440898422申请日20140902E02F5/0220060171申请人张璐地址276800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济南路277号丽城花园72发明人张璐54发明名称驱动盘锯槽机57摘要一种驱动盘锯槽机,第一刀体以及第二刀体的横截面均为U型结构,钢管穿插于U型框内,钢管中间通过立管固定于第二横臂中间,钢管下部均布有第一切刀,钢管上每两个相邻的切刀之间设有一只喷水头,第一刀体下部均布有第二切刀,第二刀体下部亦均布有第二切刀,本申请相近的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形成相对运动,将第一切刀和第二切。

2、刀之间的土体打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53411ACN104153411A1/1页21一种驱动盘锯槽机,驱动盘(5)位于锯槽机中部,驱动盘上边设有两只从动轮(3),驱动盘下边设有两只驱动轮(4),两只从动轮分别通过支座支撑于第一横臂(2),两只驱动轮分别通过支座支撑于第二横臂(12),驱动盘的正面下部固定有第二短轴(8),第二短轴外设第二外套(28),第二外套固定于第二驱动臂(9)的左端,第二驱动臂的右端铰于第二臂(11)的上端,第二臂的下端铰于第二铰座(17),。

3、第二铰座固定于第二刀体(22)的右端;驱动盘的反面上部固定有第一短轴(6),第一短轴外设第一外套(27),第一外套固定于第一驱动臂(7)的右端,第一驱动臂的左端铰于第一臂(10)的上端,第一臂的下端铰于第一铰座(16),第一铰座固定于第一刀体(21)的左端;第三臂(14)上端铰于第二横臂,下端铰于第三铰座(18),第三铰座固定于第一刀体的右端,第四臂(15)上端铰于第二横臂,下端铰于第四铰座(19),第四铰座固定于第二刀体的左端,其特征在于第一刀体以及第二刀体的横截面均为U型结构,钢管(23)穿插于U型框内,钢管中间通过立管(20)固定于第二横臂中间,钢管下部均布有第一切刀(25),钢管上每两。

4、个相邻的切刀之间设有一只喷水头(24),第一刀体下部均布有第二切刀(26),第二刀体下部亦均布有第二切刀。权利要求书CN104153411A1/2页3驱动盘锯槽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锯槽机,特别是一种水库、河道坝体或基础防渗施工用的驱动盘锯槽机。背景技术0002传统的锯槽机由于每个刀体上相邻的两个切刀总是一起做往复运动,所以,此两个切刀之间夹带着泥土一起做往复运动,切刀不能将两切刀之间夹带着的泥土打碎,形成粘钻,严重时不能开槽。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克服了以上锯槽机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驱动盘锯槽机。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驱动盘锯槽机,驱动盘位于锯槽机中部,驱动盘上边。

5、设有两只从动轮,驱动盘下边设有两只驱动轮,两只从动轮分别通过支座支撑于第一横臂,两只驱动轮分别通过支座支撑于第二横臂,驱动盘的正面下部固定有第二短轴,第二短轴外设第二外套,第二外套固定于第二驱动臂的左端,第二驱动臂的右端铰于第二臂的上端,第二臂的下端铰于第二铰座,第二铰座固定于第二刀体的右端;驱动盘的反面上部固定有第一短轴,第一短轴外设第一外套,第一外套固定于第一驱动臂的右端,第一驱动臂的左端铰于第一臂的上端,第一臂的下端铰于第一铰座,第一铰座固定于第一刀体的左端;第三臂上端铰于第二横臂,下端铰于第三铰座,第三铰座固定于第一刀体的右端,第四臂上端铰于第二横臂,下端铰于第四铰座,第四铰座固定于第。

6、二刀体的左端,第一刀体以及第二刀体的横截面均为U型结构,钢管穿插于U型框内,钢管中间通过立管固定于第二横臂中间,钢管下部均布有第一切刀,钢管上每两个相邻的切刀之间设有一只喷水头,第一刀体下部均布有第二切刀,第二刀体下部亦均布有第二切刀。0005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本发明相近的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形成相对运动,将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之间的土体打碎。附图说明00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0007图中1、锯槽机支撑体,2、第一横臂,3、从动轮,4、驱动轮,5、驱动盘,6、第一短轴,7、第一驱动臂。

7、,8、第二短轴,9、第二驱动臂,10、第一臂,11、第二臂,12、第二横臂,13、水管,说明书CN104153411A2/2页414、第三臂,15、第四臂,16、第一铰座,17、第二铰座,18、第三铰座,19、第四铰座,20、立管,21、第一刀体,22、第二刀体,23、钢管,24、喷水头,25、第一切刀,26、第二切刀,27、第一外套,28、第二外套。具体实施方式0008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驱动盘5位于锯槽机中部,驱动盘上边设有两只从动轮3,驱动盘下边设有两只驱动轮4,两只从动轮分别通过支座支撑于第一横臂2,两只驱动轮分别通过支座支撑于第二横臂12,驱动盘的正面下部固定有第二。

8、短轴8,第二短轴外设第二外套28,第二外套固定于第二驱动臂9的左端,第二驱动臂的右端铰于第二臂11的上端,第二臂的下端铰于第二铰座17,第二铰座固定于第二刀体22的右端;驱动盘的反面上部固定有第一短轴6,第一短轴外设第一外套27,第一外套固定于第一驱动臂7的右端,第一驱动臂的左端铰于第一臂10的上端,第一臂的下端铰于第一铰座16,第一铰座固定于第一刀体21的左端;第三臂14上端铰于第二横臂,下端铰于第三铰座18,第三铰座固定于第一刀体的右端,第四臂15上端铰于第二横臂,下端铰于第四铰座19,第四铰座固定于第二刀体的左端,第一刀体以及第二刀体的横截面均为U型结构,钢管23穿插于U型框内,钢管中间。

9、通过立管20固定于第二横臂中间,钢管下部均布有第一切刀25,钢管上每两个相邻的切刀之间设有一只喷水头24,第一刀体下部均布有第二切刀26,第二刀体下部亦均布有第二切刀。0009第一切刀为矩形,第二切刀为U型,第一切刀可从第二切刀的U型框内通过。0010本发明工作时,驱动轮驱动驱动盘转动,驱动盘在转动过程中第一短轴通过第一驱动臂推拉第一臂的上端,第二短轴通过第二驱动臂拉推第二臂的上端,于是,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便相向运动起来,第一刀体上端第二切刀和第二刀体上的第二切刀亦形成相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每个第二切刀与其相近的第一切刀亦形成相对运动,将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之间的土体打碎,同时,水从水管进入钢管,从喷水头喷出,泥水携带土体溢出槽外,在泥浆池置换。说明书CN104153411A1/4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53411A2/4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53411A3/4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53411A4/4页8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5341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