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微波膨胀烟梗加工性的定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升微波膨胀烟梗加工性的定型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05052.8 (22)申请日 2016.08.19 (73)专利权人 云南中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科医路 41号2号楼 (72)发明人 高则睿 张强 刘燕 魏杰 罗晓鸽 黄静 郭生云 倪铖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53100 代理人 金耀生 罗继元 (51)Int.Cl. A24B 5/1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提升微波膨胀烟梗加工性的定型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
2、了一种提升微波膨胀烟梗 加工性的定型装置, 旨在提供一种适于连线生产 使用的提升微波膨胀烟梗加工性的定型装置。 它 包括其上端设置进料口、 下端设置出料口且具有 腔体的壳体, 两根平行转动安装于壳体上且贯穿 腔体的转轴, 多块沿转轴周向均布于转轴上的转 板, 以及多个设置于壳体腔体内壁上的冷却介质 喷嘴; 所述腔体的截面呈腰子形, 两转轴对称安 装且其转板的边缘部接近腔体的相邻侧壁面; 两 根转轴工作时同步反向转动, 两根转轴上的转板 错位设置使工作时互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可显著 提高微波膨胀烟梗定型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947101 U 2017.02.1。
3、5 CN 205947101 U 1.一种提升微波膨胀烟梗加工性的定型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其上端设置进料口、 下 端设置出料口且具有腔体的壳体, 两根平行转动安装于壳体上且贯穿腔体的转轴, 多块沿 转轴周向均布于转轴上的转板, 以及多个设置于壳体腔体内壁上的冷却介质喷嘴; 所述腔 体的截面呈腰子形, 两转轴对称安装且其转板的边缘部接近腔体的相邻侧壁面; 两根转轴 工作时同步反向转动, 两根转轴上的转板错位设置使工作时互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升微波膨胀烟梗加工性的定型装置, 其特征在于: 壳体上的进 料口呈上端大、 下端小的锥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提升微波膨胀烟梗。
4、加工性的定型装置, 其特征在于: 壳体上 的出料口呈上端小、 下端大的锥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提升微波膨胀烟梗加工性的定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板与 转轴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提升微波膨胀烟梗加工性的定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通 过轴承安装于壳体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947101 U 2 一种提升微波膨胀烟梗加工性的定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加工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提升微波膨胀烟梗加工性的 定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烟梗约占烟叶总重的20% 30%, 与烟叶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 并可改善烟支。
5、结 构、 降低成本和降焦的功能, 一直都是卷烟叶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烟梗中含有比烟叶 更多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和果胶等细胞壁物质, 燃烧时易产生青杂气、 木质气以及 燃烧灼热感等对抽吸品质有负面影响的因素, 影响了烟梗在卷烟叶组中的使用范围和添加 比例。 0003 烟梗的微波膨胀及丝状成型工艺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烟梗加工新技术, 它是利用 微波瞬时加热蒸发烟梗组织结构中水分使其膨胀。 烟梗膨胀后, 其组织结构变得疏松, 体积 较膨胀前明显增大, 后续回潮加工时可提高梗丝的丝状成型率, 减少造碎, 提高得率, 且微 波处理可促使烟梗中细胞壁物质的分解和致香成分的增加, 感官质量得到。
6、改善。 0004 近年, 随着烟梗微波膨胀及其丝状成型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 微波膨胀梗丝已在 卷烟生产中应用。 然而, 由于微波膨胀烟梗在后续回潮处理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程度的体积 收缩且不均匀, 对后续膨胀梗制品的生产加工造成影响, 并最终影响到膨胀烟梗在卷烟中 的应用效果。 0005 申请号为201210215407.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 “一种微波膨胀烟梗的处理方法” , 它 的工艺包含原料准备、 定量喂料、 烟梗增温、 烟梗增温, 微波膨胀、 微波排湿、 冷却定型和制 梗丝。 其中, 膨胀梗定型是在膨胀梗输送过程中, 强制风冷微波排湿后烟梗至15 30的 温度完成定型。 此项专利中膨胀梗定型。
7、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在输送过程中对膨胀梗强制 风冷, 所需风量较大, 噪音及能耗均较大; 仅依靠风力对膨胀梗进行强制风冷定型, 主要 作用于膨胀梗表面, 在实际生产中膨胀梗散热慢, 膨胀梗在回潮后收缩明显且及均匀性差。 0006 申请号为201310218589.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 “一种膨胀烟梗的处理工艺” , 它的工 艺包含选梗、 加氮、 保压、 排氮和装箱备用。 其中, 膨胀梗的定型主要通过压力容器进行加压 定型处理, 压力0.88Mpa, 压力介质为空气, 并保持10秒40分钟。 申请号为201510418466.8 的发明专利公开了 “一种微波膨胀梗制品的制备工艺” , 它的工艺包含。
8、烟梗预处理、 微波蒸 汽复合膨胀、 压力处理、 回潮制丝或制粒、 洗梗、 脱水及加料、 干燥、 加香和平衡水分。 此项专 利中, 膨胀梗的定型方式与申请号为201310218589.8的发明专利一致。 两项专利采用的膨 胀梗定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目前生产中的压力容器容量有限, 且批次物料处理时间较 长, 而微波膨胀设备产能较大, 使得膨胀梗的后续生产不连续, 制约了微波膨胀烟梗的应 用; 采用压力容器进行膨胀梗定型, 由于压力较高且处理时间较长, 往往导致膨胀梗定型 过度, 回潮润梗后的膨胀梗弹性过高且外皮层容易脱落, 影响膨胀梗的后续加工。 0007 目前, 由于缺少膨胀梗专用的定型设备,。
9、 为了降低膨胀烟梗回潮后的收缩程度, 在 微波膨胀烟梗生产中较为普遍的做法是, 将烟梗在微波膨胀后进行长时间的自然存放。 但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947101 U 3 是, 微波膨胀烟梗在自然存放过程中仍旧存在吸水收缩现象, 膨胀烟梗回潮后平均膨胀度 收缩达50%以上, 体积变化不均匀, 影响后续的切片得率及均匀性; 同时存放膨胀烟梗需要 占用大量仓储空间, 增大生产成本, 不利于膨胀烟梗连续化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0008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提供了一种可显著降低膨胀烟梗回潮后的 收缩程度的提升微波膨胀烟梗加工性的定型装置。 0009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10、,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0 一种提升微波膨胀烟梗加工性的定型装置, 包括其上端设置进料口、 下端设置出 料口且具有腔体的壳体, 两根平行转动安装于壳体上且贯穿腔体的转轴, 多块沿转轴周向 均布于转轴上的转板, 以及多个设置于壳体腔体内壁上的冷却介质喷嘴; 所述腔体的截面 呈腰子形, 两转轴对称安装且其转板的边缘部接近腔体的相邻侧壁面; 两根转轴工作时同 步反向转动, 两根转轴上的转板错位设置使工作时互不接触。 0011 优选的是, 壳体上的进料口呈上端大、 下端小的锥形结构。 0012 优选的是, 壳体上的出料口呈上端小、 下端大的锥形结构。 0013 优选的是, 所述。
11、转板与转轴可拆卸连接。 0014 优选的是, 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上。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6 (1) 该装置对微波膨胀梗同时施加压力定型和风冷定型两种作用, 可大幅提高微 波膨胀烟梗定型效果, 经本装置定型处理后的膨胀梗, 在回潮处理后 (含水率28%, 回潮2h 以上) 其平均膨胀度的收缩低于30%且膨胀度较均匀, 切片得率及均匀性较高; 0017 (2) 该装置可在微波膨胀烟梗输送过程中对膨胀梗迅速定型, 实现烟梗微波膨胀、 膨胀梗定型和膨胀梗后续回潮加工的连续化生产, 减少膨胀梗物流、 仓储等工序环节; 0018 (3) 该装置定型后的膨胀。
12、梗, 回潮润梗后的膨胀梗弹性适中, 回潮膨胀梗外皮层无 脱落现象, 后续加工性好; 0019 (4) 该定型装置通过调节控制转子的驱动电机频率, 即可调节微波膨胀梗在装置 内的定型处理时间, 便于在生产中依据膨胀梗生产情况 (如批次微波膨胀烟梗平均膨胀度 高低) 控制膨胀梗定型效果。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 转轴21, 转板22, 冷却介质喷嘴23, 壳体24, 进料口25, 出料口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947101 U 4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图1所示提升微波膨胀烟梗加工性的定型装置, 包括其上端设置进料口。
14、25、 下端设 置出料口26且具有腔体的壳体24, 两根平行转动安装于壳体24上且贯穿腔体的转轴21, 多 块沿转轴21周向均布于转轴21上的转板22, 以及多个设置于壳体24腔体内壁上的冷却介质 喷嘴23; 所述腔体的截面呈腰子形, 两转轴21对称安装且其转板22的边缘部接近腔体的相 邻侧壁面; 两根转轴21工作时同步反向转动, 两根转轴21上的转板22错位设置使工作时互 不接触。 0025 其中, 壳体24上的进料口25呈上端大、 下端小的锥形结构, 便于物料的导入。 0026 其中, 壳体24上的出料口26呈上端小、 下端大的锥形结构, 便于物料在腔体保压的 同时能够顺畅排出, 不堵塞出。
15、料口。 0027 其中, 所述转板22与转轴21可拆卸连接, 如螺栓连接, 便于转板22的拆装和更换。 所述转轴21优选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24上。 0028 加工时, 定型装置的转轴21在驱动电机带动下, 两转轴21反向转动, 从进料口25落 下的膨胀梗落到转板22间形成的空间内, 在转轴21的转动后与装置内壁形成密闭空间, 通 过内壁上方的冷却介质喷嘴23, 对落在密闭空间中的微波膨胀梗快速喷入0.220.23Mpa 的压缩空气等冷却介质, 使得转板22间的膨胀梗受到极大的瞬时压力差, 在压力及激冷两 种叠加作用下迅速定型, 进而使得膨胀梗在连续生产中快速定型, 避免了现有微波膨胀梗 生产中仅通过自然冷却或强制风冷导致的生产不连续; 同时, 经本装置定型处理后的膨胀 梗, 在回潮处理后 (含水率28%, 回潮2h以上) 其平均膨胀度的收缩低于30%且回潮膨胀梗 体积较均匀, 切片得率及均匀性较高。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947101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947101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