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08576.8 (22)申请日 2016.11.09 (73)专利权人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650231 云南省昆明市红锦路367号 (72)发明人 吴俊 朱东来 汤建国 韩敬美 尚善斋 王程娅 李廷华 陈永宽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53100 代理人 金耀生 罗继元 (51)Int.Cl. A24F 47/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 (。
2、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子加热的低温烟 具, 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光子加热的低温烟 具。 它包括壳体, 安装于壳体一端、 用于插接低温 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管套, 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池, 位于壳体内的激光器, 位于激光器出射端前方的 聚光透镜, 位于管套朝向壳体一端上、 用于接收 聚光透镜出射光线的光热转换罩, 以及与电池及 激光器串联构成回路的开关; 所述管套朝向壳体 的一端上设置通风孔, 所述壳体上设置与通风孔 相通的进气孔; 所述光热转换罩的腔体内涂镀有 黑色涂层。 本实用新型可显著提高低温烟具工作 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06197027 U 2。
3、017.05.31 CN 206197027 U 1.一种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 安装于壳体一端、 用于插接低温 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管套, 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池, 位于壳体内的激光器, 位于激光器出射端前 方的聚光透镜, 位于管套朝向壳体一端上、 用于接收聚光透镜出射光线的光热转换罩, 以及 与电池及激光器串联构成回路的开关; 所述管套朝向壳体的一端上设置通风孔, 所述壳体 上设置与通风孔相通的进气孔; 所述光热转换罩的腔体内涂镀有黑色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套朝向壳体的一端伸 入壳体内一段距离,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保护机构。 。
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至少一片 通过扭簧设置于壳体内挡住出射光线的遮光板, 所述管套安装于壳体上后, 其端部触动遮 光板翻转使遮光板避开出射光线的出射路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机构为设置于壳体 内且接近管套的光电开关, 所述光电开关与电池、 激光器及开关构成回路, 当管套与壳体组 装后, 管套遮挡光电开关并触发光电开关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热转换罩通过 隔热环安装于管套朝向壳体的端面上; 所述管套朝向壳体的端面上设置安装隔热环的安装 孔。。
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热转换罩上具有伸入 管套的加热针。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热转换罩与管 套为一体件。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套与壳体螺纹 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相对管套 的一端设置可拆卸的盖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套上设置有 便于手持的调节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97027 U 2 一种光子加热的低。
6、温烟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加热不燃烧卷烟的专用烟具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子 加热的低温烟具。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低温加热不燃烧卷烟专用烟具, 通过电加热的方法, 对类似于传统卷烟烟 支的烟丝端进行远低于燃烧温度的加热烘烤, 使烟草的自香成份和人工添加的修饰香型在 一个相对的低温中挥发出来, 满足人们的吸食需求。 因对烟支的烟草部份加热烘烤的电阻 丝存在碳化、 干烧等现象, 影响了电阻丝加热低温烟具的使用寿命, 同时低温烟具内部有加 热功能要求的电阻丝的连接、 排布及安装工艺复杂, 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提供了。
7、一种工作稳定、 使用寿命长的光子 加热的低温烟具。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一种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 包括壳体, 安装于壳体一端、 用于插接低温加热不燃烧 卷烟的管套, 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池, 位于壳体内的激光器, 位于激光器出射端前方的聚光透 镜, 位于管套朝向壳体一端上、 用于接收聚光透镜出射光线的光热转换罩, 以及与电池及激 光器串联构成回路的开关; 所述管套朝向壳体的一端上设置通风孔, 所述壳体上设置与通 风孔相通的进气孔; 所述光热转换罩的腔体内涂镀有黑色涂层。 0006 优选的是, 所述管套朝向壳体的一端伸入壳体内一段距离, 。
8、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保 护机构。 0007 优选的是,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至少一片通过扭簧设置于壳体内挡住出射光线的遮 光板, 所述管套安装于壳体上后, 其端部触动遮光板翻转使遮光板避开出射光线的出射路 线。 0008 优选的是, 所述保护机构为设置于壳体内且接近管套的光电开关, 所述光电开关 与电池、 激光器及开关构成回路, 当管套与壳体组装后, 管套遮挡光电开关并触发光电开关 导通。 0009 优选的是, 所述光热转换罩通过隔热环安装于管套朝向壳体的端面上; 所述管套 朝向壳体的端面上设置安装隔热环的安装孔。 0010 优选的是, 所述光热转换罩上具有伸入管套的加热针。 0011 优选的是, 所。
9、述光热转换罩与管套为一体件。 0012 优选的是, 所述管套与壳体螺纹连接。 0013 优选的是, 所述壳体上相对管套的一端设置可拆卸的盖体。 0014 优选的是, 所述管套上设置有便于手持的调节环。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6197027 U 3 0016 本实用新型对卷烟烟支的加热烘烤部份采用了小体积、 大功率的激光光源, 对特 制的加热、 烘烤单元进行非接触式的照射加热, 从而减化了原有的电阻丝和热电偶共同联 接的烘烤加热的方式, 减化了电器联接部份及专用加热烟具结构的复杂性, 显著提高低温 烟具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0、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中未安装管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图5中光电开关的工作原理图。 具。
11、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实施例一 0026 图1-3所示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 包括壳体2, 安装于壳体2一端、 用于插接低温加 热不燃烧卷烟的管套15, 安装于壳体2内的电池3, 位于壳体2内的激光器4, 位于激光器4出 射端前方的聚光透镜8, 位于管套15朝向壳体2一端上、 用于接收聚。
12、光透镜8出射光线的光热 转换罩14, 以及与电池3及激光器4串联构成回路的开关6; 所述管套15朝向壳体2的一端上 设置通风孔13, 所述壳体2上设置与通风孔13相通的进气孔 (图中未示出) , 该进气孔以能够 将外部空气导入到达通风孔, 并进入套管15的腔体内为准; 所述光热转换罩14的腔体内涂 镀有黑色涂层 (图中未示出) , 黑色涂层为高导热、 耐热400C的渗碳层、 合成树脂涂层、 纳 米碳涂层或黑色陶瓷等吸光率在85100%的黑色涂层, 以便将入射的高能光源吸收转化为 热量。 0027 所述管套15朝向壳体2的一端伸入壳体2内一段距离, 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保护机 构。 0028 所述。
13、保护机构包括四片通过扭簧11环形均布设置于壳体2内挡住出射光线的遮光 板10, 所述管套15安装于壳体2上后, 其端部触动遮光板10翻转使遮光板10避开出射光线的 出射路线, 使出射光线能够到达光热转换罩14的腔体内。 显然遮光板也可以为一片、 两片或 者其它数量, 其能够在管套未与壳体组装时, 挡住出射光线, 而在管套与壳体组装时, 由管 套触动遮光板翻转让出出射光线的出射路线, 设置时以遮光板不在内部的空腔造成干涉为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6197027 U 4 原则。 遮光板可防止管套在旋转时意外脱出时挡住出射光线, 避免造成大功率的激光伤人。 如图2-3所示, 是拆下管。
14、套的示意图, 拆下管套后, 遮光板在扭簧的作用力下, 回到图示的遮 光位置, 防止这一区间光源意外触发造成人体伤害。 0029 所述管套15与壳体2螺纹连接, 便于实现聚光透镜8焦距的调节。 0030 所述光热转换罩14通过隔热环12安装于管套15朝向壳体2的端面上; 所述管套15 朝向壳体2的端面上设置安装隔热环12的安装孔。 所述光热转换罩14上具有伸入管套15的 加热针25, 进一步增加加热的接触面。 0031 所述壳体2上相对管套15的一端设置可拆卸的盖体1, 其与壳体螺纹连接或这卡 接, 便于壳体内各部件的拆装。 0032 所述管套15上设置有便于手持的调节环16, 便于管套与壳体拆。
15、装时的手持。 0033 本实施例的激光器4优选采用体积较小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显然也可以采用 氦氖激光器, 激光器4通过安装座5安装于壳体2内, 所述聚光透镜8通过聚光管7安装于激光 器4的发射端, 并通过挡圈9定位安装于聚光管7上, 显然聚光透镜8可以通过安装件安装于 壳体2内或者安装于管套15相对激光器4的一端。 0034 使用时, 低温加热不燃烧卷烟插入管套的腔体内, 与光热转换罩位于管套的一端 及加热针接触, 按下开关6, 激光器4导通发出激光束, 光束经聚光透镜8或是聚光的透镜组 会聚后照射在固定于管套15上的光热转换罩14的腔体内, 光热转换罩14的腔体内的黑色涂 层使大功率的。
16、激光在这个部位被直接传导到加热针25上成为加热、 烘烤烟支所需的热量。 光热转换罩14的前端连接有一个段圆柱体, 这一部份与隔热环12配合安装在管套的端面 上。 同时通过旋转调节环, 实现微调聚光镜8到光热转换罩14的距离, 以便获得不同发热量 的抽吸选择。 0035 实施例二 0036 图4所示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 包括壳体2, 安装于壳体2一端、 用于插接低温加热 不燃烧卷烟的管套15, 安装于壳体2内的电池3, 位于壳体2内的激光器4, 位于激光器4出射 端前方的聚光透镜8, 位于管套15朝向壳体2一端上、 用于接收聚光透镜8出射光线的光热转 换罩14, 以及与电池3及激光器4串联构成回。
17、路的开关6; 所述管套15朝向壳体2的一端上设 置通风孔13, 所述壳体2上设置与通风孔13相通的进气孔 (图中未示出) , 该进气孔以能够将 外部空气导入到达通风孔, 并进入套管15的腔体内为准; 所述光热转换罩14的腔体内涂镀 有黑色涂层 (图中未示出) , 黑色涂层为高导热、 耐热400C的渗碳层、 合成树脂涂层、 纳米 碳涂层或黑色陶瓷等吸光率在85100%的黑色涂层, 以便将入射的高能光源吸收转化为热 量。 0037 所述管套15朝向壳体2的一端伸入壳体2内一段距离, 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保护机 构。 0038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四片通过扭簧11环形均布设置于壳体2内挡住出射光线的遮光 。
18、板10, 所述管套15安装于壳体2上后, 其端部触动遮光板10翻转使遮光板10避开出射光线的 出射路线, 使出射光线能够到达光热转换罩14的腔体内。 显然遮光板也可以为一片、 两片或 者其它数量, 其能够在管套未与壳体组装时, 挡住出射光线, 而在管套与壳体组装时, 由管 套触动遮光板翻转让出出射光线的出射路线, 设置时以遮光板不在内部的空腔造成干涉为 原则。 遮光板可防止管套在旋转时意外脱出时挡住出射光线, 避免造成大功率的激光伤人。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6197027 U 5 0039 所述管套15与壳体2螺纹连接, 便于实现聚光透镜8焦距的调节。 0040 所述光热转换。
19、罩14通过隔热环12安装于管套15朝向壳体2的端面上; 所述管套15 朝向壳体2的端面上设置安装隔热环12的安装孔。 所述光热转换罩14上具有伸入管套15的 加热针25, 进一步增加加热的接触面。 0041 其还包括与电池3、 激光器4及开关6构成回路的密码开关24, 密码开关24是一种可 根据用户要求设定密码数值的电器开关, 当用户将密码转到设置的数值时, 可以转动一个 角度, 对应开关内部的导通 “1” 或关断 “0” , 以便获得激光器件使用上必要的安全性。 正式开 始抽吸前, 它可以转动到图示的 “1” 导通位置, 即进入待命工作状态, 抽吸时, 只要按下开关 , 即可启动激光器4, 。
20、激光经聚光透镜8聚焦后, 入射到光热转换罩腔体的黑色涂层被吸收 并经光热转换实现加热。 本实施例的密码开关24安装于壳体2上相对管套15的一端, 其与壳 体螺纹连接或这卡接, 便于壳体内各部件的拆装。 0042 所述管套15上设置有便于手持的调节环16, 便于管套与壳体拆装时的手持。 0043 本实施例的激光器4优选采用体积较小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显然也可以采用 氦氖激光器, 激光器4通过安装座5安装于壳体2内, 所述聚光透镜8通过聚光管7安装于激光 器4的发射端, 并通过挡圈9定位安装于聚光管7上, 显然聚光透镜8可以通过安装件安装于 壳体2内或者安装于管套15相对激光器4的一端。 00。
21、44 使用时, 低温加热不燃烧卷烟插入管套的腔体内, 与光热转换罩位于管套的一端 及加热针接触, 拨动密码开关24打开在 “1” 的位置, 之后按下开关6, 激光器4导通发出激光 束, 光束经聚光透镜8或是聚光的透镜组会聚后照射在固定于管套15上的光热转换罩14的 腔体内, 光热转换罩14的腔体内的黑色涂层使大功率的激光在这个部位被直接传导到加热 针25上成为加热、 烘烤烟支所需的热量。 光热转换罩14的前端连接有一个段圆柱体, 这一部 份与隔热环12配合安装在管套的端面上。 同时通过旋转调节环, 实现微调聚光镜8到光热转 换罩14的距离, 以便获得不同发热量的抽吸选择。 0045 实施例三 。
22、0046 图5-6所示光子加热的低温烟具, 包括壳体2, 安装于壳体2一端、 用于插接低温加 热不燃烧卷烟的管套15, 安装于壳体2内的电池3, 位于壳体2内的激光器4, 位于激光器4出 射端前方的聚光透镜8, 位于管套15朝向壳体2一端上、 用于接收聚光透镜8出射光线的光热 转换罩14, 以及与电池3及激光器4串联构成回路的开关6; 所述管套15朝向壳体2的一端上 设置通风孔13, 所述壳体2上设置与通风孔13相通的进气孔 (图中未示出) , 该进气孔以能够 将外部空气导入到达通风孔, 并进入套管15的腔体内为准; 所述光热转换罩14的腔体内涂 镀有黑色涂层 (图中未示出) , 黑色涂层为高。
23、导热、 耐热400C的渗碳层、 合成树脂涂层、 纳 米碳涂层或黑色陶瓷等吸光率在85100%的黑色涂层, 以便将入射的高能光源吸收转化为 热量。 0047 所述管套15朝向壳体2的一端伸入壳体2内一段距离, 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保护机 构。 0048 所述保护机构为设置于壳体2内且接近管套15的光电开关, 所述光电开关与电池 3、 激光器4及开关6构成回路, 当管套15与壳体2组装后, 管套12遮挡光电开关并触发光电开 关导通。 所述光电开关由电路板19, 与电路板19连接的光电发射器17及光电接收器18组成, 所述光电发射器17及光电接收器18对称设置于壳体内。 光电开关可在管套从壳体上脱出 。
24、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6197027 U 6 时, 保证低温烟具使用的安全性。 0049 所述管套15与壳体2螺纹连接, 便于实现聚光透镜8焦距的调节。 0050 所述光热转换罩14与管套15为一体件, 所述管套15的外壁设置有隔热层22; 管套 及光热转换罩采用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 0051 其还包括与电池3、 激光器4、 光电开关及开关6构成回路的密码开关24, 密码开关 24是一种可根据用户要求设定密码数值的电器开关, 当用户将密码转到设置的数值时, 可 以转动一个角度, 对应开关内部的导通 “1” 或关断 “0” , 以便获得激光器件使用上必要的安 全性。 正式开始抽。
25、吸前, 它可以转动到图示的 “1” 导通位置, 即进入待命工作状态, 抽吸时, 只要按下开关 , 即可启动激光器4, 激光经聚光透镜8聚焦后, 入射到光热转换罩腔体的黑 色涂层被吸收并经光热转换实现加热。 本实施例的密码开关24安装于壳体2上相对管套15 的一端, 其与壳体螺纹连接或这卡接, 便于壳体内各部件的拆装。 0052 所述管套15上设置有便于手持的调节环16, 便于管套与壳体拆装时的手持。 0053 本实施例的激光器4优选采用体积较小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显然也可以采用 氦氖激光器, 激光器4通过安装座5安装于壳体2内, 所述聚光透镜8通过聚光管7安装于激光 器4的发射端, 并通过。
26、挡圈9定位安装于聚光管7上, 显然聚光透镜8可以通过安装件安装于 壳体2内或者安装于管套15相对激光器4的一端。 0054 其中, 光电开关的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 0055 当开关K1 (包含开关6及密码开关24) 打开时, 系统得电, 光电发射器17发射检测光 线, 当烟支档住其发射的光线时, 光电接收器18检测到烟支信号, 输入到光电开关中, 在OUT 输出端发出控制信号, 并输入控电路板19的IN输入端, 在光电开关内, 输入的信号经检测、 放大后送到电路板19, 再由电路板19电路控制后, 使接线端A获得用电器的工作电压V。 0056 使用时, 低温加热不燃烧卷烟插入管套的腔体内, 拨。
27、动密码开关24使其解锁, 之后 按下开关6, 激光器4导通发出激光束, 光束经聚光透镜8或是聚光的透镜组会聚后照射在固 定于管套15上的光热转换罩14的腔体内, 光热转换罩14的腔体内的黑色涂层使大功率的激 光在这个部位被直接传导到加热针25上成为加热、 烘烤烟支所需的热量。 同时通过旋转调 节环, 实现微调聚光镜8到光热转换罩14的距离, 以便获得不同发热量的抽吸选择。 005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6197027 U 7 图1 图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206197027 U 8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206197027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