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45028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165890.0

申请日:

2016.03.22

公开号:

CN105673079A

公开日:

2016.06.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F 17/18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韦醒妃变更后:李金华|||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21F 17/18登记生效日:20171127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韦醒妃变更后权利人:盐城三山道路设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5200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鼓楼东路32号变更后权利人: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城南新区伍佑街道工业园区2号(CNW)|||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F 17/18申请日:20160322|||公开

IPC分类号:

E21F17/18

主分类号:

E21F17/18

申请人:

韦醒妃

发明人:

韦醒妃

地址:

315200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鼓楼东路3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代理人:

赵永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包括监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安全状态评估模块、预警报警模块和仿真显示模块,其中监测模块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包括采集中心站、信号调理器和信号传输装置,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微处理器,预警报警模块包括分析处理器和报警器,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三维GIS仿真平台。本发明将传感器用在路桥隧道预警领域,实现了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的实时监控,并且能够根据监测数据预测路桥隧道结构的剩余寿命,在全覆盖、全天候监测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用于对路桥隧道结构的健康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其特征是,
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路桥隧
道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路桥隧道
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结
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
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路桥隧道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
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路桥隧道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
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
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路桥隧道结构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
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
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
差,由于路桥隧道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
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
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
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
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Δs = Δ s - α 1 a 1 + α 2 a 2 + ... + α n a n n ( T - T 0 ) ]]>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
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路桥隧道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A = 1 365 · Σ i n [ p i 10 7 · ( σ x ( i ) σ b ) k ] - T B ]]>
当σx(i)<σb时,
A = 1 365 · Σ i n [ p i 10 7 · ( σ x ( i ) σ b ) k + 2 ] - T B ]]>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
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
会受路桥隧道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
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
路桥隧道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路桥隧道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
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
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
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路桥隧道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路桥隧道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路桥隧道结构不
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路桥隧道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路桥隧道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
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
的界面上显示。

说明书

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路桥隧道结构监测传感器大多数无法根据监测的数据预测路桥隧道结构的
剩余寿命。这一缺陷导致路桥隧道结构维护人员需要通过自己的相关经验判断传感器所反馈
的数据,降低了对路桥隧道结构监测的及时性,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路桥隧道结构维护人员的
工作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路桥隧
道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路桥隧道
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结
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
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路桥隧道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
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路桥隧道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
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
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路桥隧道结构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
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
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
差,由于路桥隧道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
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
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
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
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Δs = Δ s - α 1 a 1 + α 2 a 2 + ... + α n a n n ( T - T 0 ) ]]>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
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路桥隧道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A = 1 365 · Σ i n [ p i 10 7 · ( σ x ( i ) σ b ) k ] - T B ]]>

当σx(i)<σb时,

A = 1 365 · Σ i n [ p i 10 7 · ( σ x ( i ) σ b ) k + 2 ] - T B ]]>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
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
会受路桥隧道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
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
路桥隧道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路桥隧道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
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
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
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路桥隧道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d、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路桥隧道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路桥隧道结构不
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路桥隧道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e、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路桥隧道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
件和位移传感器;

f、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
的界面上显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
便于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结构监
测,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
装置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
与位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
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路桥隧道结构的健康
状况,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
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其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路桥隧
道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路桥隧道
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结
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
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路桥隧道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
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路桥隧道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
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
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路桥隧道结构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
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
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
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路桥隧道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路桥隧道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路桥隧道结构不
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路桥隧道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路桥隧道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
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
的界面上显示。

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
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路桥隧道结构存
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
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
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
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
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Δs = Δ s - α 1 a 1 + α 2 a 2 + ... + α n a n n ( T - T 0 ) ]]>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
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路桥隧道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A = 1 365 · Σ i n [ p i 10 7 · ( σ x ( i ) σ b ) k ] - T B ]]>

当σx(i)<σb时,

A = 1 365 · Σ i n [ p i 10 7 · ( σ x ( i ) σ b ) k + 2 ] - T B ]]>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
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
会受路桥隧道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
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
路桥隧道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路桥隧道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
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
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结构监测,
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装置
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
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
量精度,进而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路桥隧道结构的健康状况,
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时间阶段t=24h,实现了路桥隧道结构动态健康的
全自动化监测,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15%。

实施例2:如图1所示的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其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路桥隧
道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路桥隧道
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结
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
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路桥隧道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
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路桥隧道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
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
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路桥隧道结构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
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
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
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路桥隧道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路桥隧道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路桥隧道结构不
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路桥隧道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路桥隧道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
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
的界面上显示。

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
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路桥隧道结构存
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
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
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
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
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Δs = Δ s - α 1 a 1 + α 2 a 2 + ... + α n a n n ( T - T 0 ) ]]>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
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路桥隧道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A = 1 365 · Σ i n [ p i 10 7 · ( σ x ( i ) σ b ) k ] - T B ]]>

当σx(i)<σb时,

A = 1 365 · Σ i n [ p i 10 7 · ( σ x ( i ) σ b ) k + 2 ] - T B ]]>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
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
会受路桥隧道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
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
路桥隧道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路桥隧道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
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
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结构监测,
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装置
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
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
量精度,进而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路桥隧道结构的健康状况,
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时间阶段t=28h,实现了路桥隧道结构动态健康的
全自动化监测,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17%。

实施例3:如图1所示的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其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路桥隧
道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路桥隧道
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结
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
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路桥隧道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
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路桥隧道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
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
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路桥隧道结构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
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
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
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路桥隧道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路桥隧道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路桥隧道结构不
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路桥隧道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路桥隧道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
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
的界面上显示。

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
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路桥隧道结构存
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
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
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
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
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Δs = Δ s - α 1 a 1 + α 2 a 2 + ... + α n a n n ( T - T 0 ) ]]>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
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路桥隧道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A = 1 365 · Σ i n [ p i 10 7 · ( σ x ( i ) σ b ) k ] - T B ]]>

当σx(i)<σb时,

A = 1 365 · Σ i n [ p i 10 7 · ( σ x ( i ) σ b ) k + 2 ] - T B ]]>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
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
会受路桥隧道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
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
路桥隧道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路桥隧道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
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
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结构监测,
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装置
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
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
量精度,进而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路桥隧道结构的健康状况,
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时间阶段t=32h,实现了路桥隧道结构动态健康的
全自动化监测,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18%。

实施例4:如图1所示的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其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路桥隧
道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路桥隧道
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结
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
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路桥隧道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
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路桥隧道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
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
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路桥隧道结构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
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
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
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路桥隧道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路桥隧道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路桥隧道结构不
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路桥隧道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路桥隧道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
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
的界面上显示。

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
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路桥隧道结构存
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
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
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
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
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Δs = Δ s - α 1 a 1 + α 2 a 2 + ... + α n a n n ( T - T 0 ) ]]>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
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路桥隧道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A = 1 365 · Σ i n [ p i 10 7 · ( σ x ( i ) σ b ) k ] - T B ]]>

当σx(i)<σb时,

A = 1 365 · Σ i n [ p i 10 7 · ( σ x ( i ) σ b ) k + 2 ] - T B ]]>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
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
会受路桥隧道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
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
路桥隧道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路桥隧道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
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
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结构监测,
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装置
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
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
量精度,进而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路桥隧道结构的健康状况,
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时间阶段t=36h,实现了路桥隧道结构动态健康的
全自动化监测,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20%。

实施例5:如图1所示的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其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路桥隧
道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路桥隧道
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结
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
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路桥隧道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
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路桥隧道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
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
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路桥隧道结构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
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
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
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路桥隧道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路桥隧道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路桥隧道结构不
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路桥隧道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路桥隧道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
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
的界面上显示。

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
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路桥隧道结构存
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
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
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
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
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Δs = Δ s - α 1 a 1 + α 2 a 2 + ... + α n a n n ( T - T 0 ) ]]>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
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路桥隧道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A = 1 365 · Σ i n [ p i 10 7 · ( σ x ( i ) σ b ) k ] - T B ]]>

当σx(i)<σb时,

A = 1 365 · Σ i n [ p i 10 7 · ( σ x ( i ) σ b ) k + 2 ] - T B ]]>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
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
会受路桥隧道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
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
路桥隧道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路桥隧道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
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
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结构监测,
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装置
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
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
量精度,进而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路桥隧道结构的健康状况,
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时间阶段t=40h,实现了路桥隧道结构动态健康的
全自动化监测,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21%。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
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包括监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安全状态评估模块、预警报警模块和仿真显示模块,其中监测模块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包括采集中心站、信号调理器和信号传输装置,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微处理器,预警报警模块包括分析处理器和报警器,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三维GIS仿真平台。本发明将传感器用在路桥隧道预警领域,实现了对路桥隧道结构健康的实时监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