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腐柴叶超微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豆腐柴在利用上,主要用于豆腐柴鲜叶加工制作胶冻类食品,用途单一,加之鲜叶在一年之中只有6、7、8、9这四个月可以利用其叶加工制作胶冻类食品,导致豆腐柴叶利用率低,产品单一效益难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豆腐柴叶超微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豆腐柴叶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在六月、七月、八月或九月的白天采摘成熟豆腐柴叶;S102:将所述豆腐柴叶摊放3h~5h,且每隔一个小时翻动一次,得到表面没有光泽、柔软、叶顶下垂且含水率在60%~70%的豆腐柴叶;S103:将所述步骤S102处理过的所述豆腐柴叶切成条叶;S104:调节杀青机的滚筒温度至260℃~300℃,然后将所述条叶放入所述杀青机中进行杀青,然后冷却回潮;S105:对所述步骤S104处理过的条叶进行干燥,直至其含水量小于5%;S106:采用揉捻机按照重压30min~40min揉捻所述步骤S105处理过的条叶,然后用筛分机去除含长纤维的豆腐柴叶梗;S107:采用筛孔尺寸为0.3mm的粉碎机适度破碎所述步骤S106处理过的条叶,得到粒径不大于50目的豆腐柴叶粉末,并筛除不易破碎的叶柄和叶脉;S108:采用抹茶碾磨机碾磨所述豆腐柴叶,然后用超微分离收集装置收集粒径在500目及以上的豆腐柴叶粉末;S109:在相对湿度不大于50%的环境下用复合膜包装所述步骤S108处理过的豆腐柴叶粉末,并置于0℃~5℃保存。
本发明的豆腐柴叶超微粉的制备方法,选取最适宜的采摘季节、采摘时间和采摘叶片的成熟度,最大程度保留叶片营养成分含量;使成品保留豆腐柴叶的营养成分,成品色泽天然、翠绿,去除了豆腐柴叶本身的豆腥味。将豆腐柴叶加工成超微粉,一方面便于存放、运输,还保留了豆腐柴叶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豆腐柴超微粉作为原料,可制作成糕点类、面食类、胶冻类食品,也可制作成美容保健功能护肤品,延伸了产业链条,提升了豆腐柴叶的经济价值。
另外,本发明上述的豆腐柴叶超微粉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1中,所述白天为不下雨的白天。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1中,采摘的时间段为10:00~14:00。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3中,所述条叶长1.2cm~1.5cm、宽0.4cm~0.6cm。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5中,干燥温度为120℃~130℃。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5中,采用链板式烘干机对所述条叶进行干燥。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6中,所述筛分机的筛孔直径为5mm。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4中,所述杀青机为80型电磁滚筒式杀青机。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6中,所述揉捻机为55型揉捻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上述的方法制备的豆腐柴叶超微粉。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豆腐柴叶超微粉,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九月不下雨的白天10:00采摘成熟豆腐柴叶。
(2)将所述豆腐柴叶摊放5h,且每隔一个小时翻动一次,得到表面没有光泽、柔软、叶顶下垂且含水率在60%的豆腐柴叶。
(3)将所述步骤(2)处理过的所述豆腐柴叶切成长1.5cm、宽0.4cm的条叶。
(4)调节80型电磁滚筒式杀青机的滚筒温度至300℃,然后将所述条叶放入所述80型电磁滚筒式杀青机中进行杀青,然后冷却回潮。
(5)链板式烘干机对所述步骤(4)处理过的条叶进行干燥,直至其含水量小于5%。其中,干燥温度为120℃。
(6)采用55型揉捻机按照重压40min揉捻所述步骤(5)处理过的条叶,然后用筛孔直径为5mm的筛分机去除含长纤维的豆腐柴叶梗。
(7)采用筛孔尺寸为0.3mm的粉碎机适度破碎所述步骤(6)处理过的条叶,得到粒径不大于50目的豆腐柴叶粉末,并筛除不易破碎的叶柄和叶脉。
(8)采用抹茶碾磨机碾磨所述豆腐柴叶,然后用超微分离收集装置收集粒径在500目及以上的豆腐柴叶粉末。
(9)在相对湿度不大于50%的环境下用复合膜包装所述步骤(8)处理过的豆腐柴叶粉末,并置于0℃保存。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出了一种豆腐柴叶超微粉,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六月不下雨的白天14:00时间段采摘成熟豆腐柴叶。
(2)将所述豆腐柴叶摊放3h,且每隔一个小时翻动一次,得到表面没有光泽、柔软、叶顶下垂且含水率在70%的豆腐柴叶。
(3)将所述步骤(2)处理过的所述豆腐柴叶切成长1.2cm、宽0.6cm的条叶。
(4)调节80型电磁滚筒式杀青机的滚筒温度至260℃,然后将所述条叶放入所述80型电磁滚筒式杀青机中进行杀青,然后冷却回潮。
(5)链板式烘干机对所述步骤(4)处理过的条叶进行干燥,直至其含水量小于5%。其中,干燥温度为130℃。
(6)采用55型揉捻机按照重压30min揉捻所述步骤(5)处理过的条叶,然后用筛孔直径为5mm的筛分机去除含长纤维的豆腐柴叶梗。
(7)采用筛孔尺寸为0.3mm的粉碎机适度破碎所述步骤(6)处理过的条叶,得到粒径不大于50目的豆腐柴叶粉末,并筛除不易破碎的叶柄和叶脉。
(8)采用抹茶碾磨机碾磨所述豆腐柴叶,然后用超微分离收集装置收集粒径在500目及以上的豆腐柴叶粉末。
(9)在相对湿度不大于50%的环境下用复合膜包装所述步骤(8)处理过的豆腐柴叶粉末,并置于5℃保存。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出了一种豆腐柴叶超微粉,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七月的白天12:00时间段采摘成熟豆腐柴叶。
(2)将所述豆腐柴叶摊放4h,且每隔一个小时翻动一次,得到表面没有光泽、柔软、叶顶下垂且含水率在65%的豆腐柴叶。
(3)将所述步骤(2)处理过的所述豆腐柴叶切成长1.3cm、宽0.5cm的条叶。
(4)调节80型电磁滚筒式杀青机的滚筒温度至280℃,然后将所述条叶放入所述80型电磁滚筒式杀青机中进行杀青,然后冷却回潮。
(5)链板式烘干机对所述步骤(4)处理过的条叶进行干燥,直至其含水量小于5%。其中,干燥温度为125℃。
(6)采用55型揉捻机按照重压35min揉捻所述步骤(5)处理过的条叶,然后用筛孔直径为5mm的筛分机去除含长纤维的豆腐柴叶梗。
(7)采用筛孔尺寸为0.3mm的粉碎机适度破碎所述步骤(6)处理过的条叶,得到粒径不大于50目的豆腐柴叶粉末,并筛除不易破碎的叶柄和叶脉。
(8)采用抹茶碾磨机碾磨所述豆腐柴叶,然后用超微分离收集装置收集粒径在500目及以上的豆腐柴叶粉末。
(9)在相对湿度不大于50%的环境下用复合膜包装所述步骤(8)处理过的豆腐柴叶粉末,并置于3℃保存。
本发明的豆腐柴叶超微粉的制备方法,选取最适宜的采摘季节、采摘时间和采摘叶片的成熟度,最大程度保留叶片营养成分含量;使成品保留豆腐柴叶的营养成分,成品色泽天然、翠绿,去除了豆腐柴叶本身的豆腥味。将豆腐柴叶加工成超微粉,一方面便于存放、运输,还保留了豆腐柴叶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豆腐柴超微粉作为原料,可制作成糕点类、面食类、胶冻类食品,也可制作成美容保健功能护肤品,延伸了产业链条,提升了豆腐柴叶的经济价值。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