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设备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特征的调节设备,一种具有这样的调
节设备的家具以及一种用于借助这样的调节设备将可运动的家具部件装配在家具主体上
的方法。
特别是本发明涉及家具盖,该家具盖围绕水平轴线可枢转地支承在家具主体上。
背景技术
例如在未在先公开的文件号为A103/2013的奥地利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这种类
型的调节设备。它包括可枢转地支承在家具主体上的壳体以及可枢转地支承在该壳体上的
调节臂杠杆(Stellarmhebel)。壳体容纳蓄能器、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为螺旋弹簧,由此为设
置在调节臂杠杆上的控制凸轮加载力。这个控制凸轮具有顶点,由此根据调节臂杠杆相对
壳体的位置,所述力使得调节设备伸展或者说打开或使调节设备弯曲或者说关闭。
在装配这种类型的调节设备时存在的问题是:调节臂杠杆在可运动的家具部件上
的紧固无论是在该调节臂杠杆的弯曲位置中还是在其伸展位置中都不是能够简单实现的。
这在完全弯曲的位置中是明显的,因为这要求从家具主体的内部向外的装配。
如下地确定调节设备的尺寸:即使在盖完全打开的情况中不存在调节设备的完全
伸展。通过这种方式应该确保的是:用于打开位置的复位力在所有情况中足够大。然而这却
导致在装配人员进行装配时必须将调节臂杠杆略微弯曲(参见图7a,7b,8c和8b)。这首先是
费力的,并且其次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困难的,因为必须保持盖并且同时必须将调节臂杠杆
紧固在该盖上。
例如由WO2006/039729A1已知用于家具盖的调节设备,该调节设备具有长度可调
节的调节臂杠杆。在此,在将调节臂杠杆紧固在盖上之后必须将该盖关闭,由此对调节臂杠
杆的长度进行调节。然而接着必须再次将盖打开,以便将调节臂杠杆锁紧在调节好的长度
中。这个作业步骤本身是没有必要的。另外,为了在打开期间不允许无意的移位,不得不将
调节臂杠杆的长度调节设计得相当。
在不仅具有可枢转的壳体、而且具有可枢转的调节臂杠杆的调节设备中,这个最
后提到的效果得到增强,这是因为在打开盖时蓄能器会直接促使调节臂杠杆的长度发生改
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设备以及一种具有这样的调节设备的家具,它们的
出众之处在于装配简单。此外,应该提供一种用于装配这样的调节设备的方法。
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调节设备、具有这样的调节设备的家具以
及具有权利要求18的特征的方法得以实现。
这通过如下方式得以实现,即,调节臂杠杆的第一杠杆可以借助自动的锁紧设备
而相对该调节臂杠杆的第二杠杆锁紧在运行位置中。就是说,运行位置中的锁紧在无需装
配人员或使用者的其它辅助动作的情况下,大多在家具主体内部自动进行。可以通过不同
的方式实现在调节臂杠杆的杠杆相对彼此运动时的自动性。实例有咬合或卡锁。但是也可
以是局部实施的摩擦连接,就是说,例如通过外部杠杆的变细或滑动面的局部糙化。装配位
置的出众之处在于:与适合于运行的运行位置相比,装配位置允许将调节臂杠杆简化地装
配在家具部件上。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本发明的另外的有益的实施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将调节臂杠杆从大多数情况下短的装配长度调节到事先
限定的用于运行的使用长度,即,借助第一杠杆相对第二杠杆的可运动性可以对调节臂杠
杆的长度进行调节。
为了确保在装配前不发生调节臂杠杆从装配位置中出来的非预期的变化,可以设
置有用于将第一杠杆相对第二杠杆可松脱地锁定在调节臂杠杆的装配位置中的锁定设备。
优选可以规定:锁紧设备构造成形状锁合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可靠地锁紧
在运行位置中。
另外,优选可以设置有用于给调节臂杠杆加载用于使家具部件运动的运动力的蓄
能器。由此可以实现的是:使用者在打开和/或关闭家具部件时得到帮助以及从家具部件的
限定的关闭位置和/或打开位置获益。
特别优选可以规定:通过运动力的作用可松脱第一杠杆相对第二杠杆的锁定。另
外优选可以规定:第一杠杆可以通过运动力的作用而相对第二杠杆运动到运行位置中。两
者均可用于减轻装配人员的负担,这是因为他不必花费用于松脱将调节臂杠杆锁定或用于
使调节臂杠杆运动到运行位置中的力气。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规定:锁定设备和/或锁紧设备包括弹性元件,
优选设置有正好一个弹性元件。特别是在具有正好一个弹性元件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
锁定设备力锁合地起作用而锁紧设备形状锁合地起作用。
为了简单地制造弹性元件可以规定:弹性元件构造成成形件,该成形件具有确定
横向伸展长度的至少一个隆起和用于产生弹力的弹性区。
另外可以规定:弹性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凸起,该凸起通过与第一杠杆上的或第二
杠杆上的开口共同作用来限制弹性元件相对第一杠杆或相对第二杠杆的相对运动。由此可
以防止弹性元件在运动期间离开事先给定的相对杠杆之一的位置。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特别简单地实现锁定设备的力锁合的锁定,即,该锁定设备包
括与弹性元件共同作用的至少一个凹部,该至少一个凹部优选与至少一个隆起共同作用并
且优选设置有正好两个凹部。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简单地实现锁紧设备的形状锁合的锁紧,即,该锁紧设备包括
与弹性元件共同作用的至少一个空隙,该至少一个空隙优选与至少一个隆起共同作用并且
优选设置有正好两个空隙。在这种设计中,弹性元件的至少一个隆起用作与空隙共同作用
的锁舌。
附图说明
借助附图以及附属的附图说明可以清楚地看出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细部。附图
中:
图1a和1b至6a和6b为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设备的装配期间的多个步骤;
图7a、7b、8a和8b为类似于现有技术的装配方法;
图9a至9c为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设备的三个不同的视图;
图10a和10b为根据本发明调节设备或调节臂杠杆的分解图;
图11a至11f为调节臂杠杆在装配位置中的不同视图和剖视图;
图12a至12f为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臂杠杆在中间位置中的不同视图和剖视图;
图13a至13f为调节臂杠杆在运行位置中的不同的视图和剖视图;
图14a和14b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设备的家具在装配方法开始期间的两个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和1b示出的是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设备1的家具10的剖视图以及放大剖视
图。壳体21可枢转地支承在家具10的主体3上。该壳体容纳有蓄能器9(参见图9a和9b),通过
该蓄能器给控制凸轮22加载力。调节臂杠杆4与控制凸轮22固定连接。该调节臂杠杆具有第
一杠杆5以及第二杠杆6。这些杠杆在装配位置中在调节臂杠杆4的长度最短的情况中彼此
相对。通过由蓄能器9给控制凸轮22加载,调节设备1自动从图1a和1b示出的角位中伸展出
来,以便然后与家具件2连接、这种情况为盖。
图2a和2b示出调节臂杠杆1的完全伸展的角位。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装配人员来说
只需保持盖2的以及壳体21的角位,以便为了紧固在家具盖2上使圈环23与紧固配件25叠
合。
经由紧固夹子24(为此参见图10a和10b)来完成这个紧固。图3a和3b示出紧固的位
置。
现在装配人员可以开始关闭盖(图4a、4b或5a、5b),由此由蓄能器9与控制凸轮22
共同作用地顺着第一杠杆5和第二杠杆6的相对运动轴线X施加一个力。调节臂杠杆4的延长
是结果(参见图11a至11f,12a至12f以及13a至13f)。最迟在位置中调节臂杠杆4到达运行位
置并且锁紧在这个运行位置中。
为了阐明本发明的问题提出,在图7a、7b、8a以及8b中示出:当调节臂杠杆4如在现
有技术中的情况那样在开始时就已经位于运行位置中时必须如何进行装配。如通过在图7a
中画出的圆弧线可以看出,在调节设备1的完全伸展的位置中不能实现调节臂杠杆4在家具
部件2上的紧固(为此另参见图2a中的圆弧线)。如在图8a和8b中示出的那样,为了能够实现
紧固,装配人员必须克服蓄能器9的作用完全精确地保持家具部件2的角位、壳体21的角位
以及调节臂杠杆4相对壳体21的角位。
图9a至9c示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臂杠杆1的两个剖视图以及侧视图。由此可
以看见蓄能器9,该蓄能器给控制凸轮22加载,该控制凸轮具有顶点,因而蓄能器9要么使调
节设备1完全弯曲要么使调节设备1完全伸展。调节臂杠杆4具有第一杠杆5和第二杠杆6。为
了改变调节臂杠杆4的长度,第一杠杆5和第二杠杆6可以像轨道一样顺着彼此移动。此外,
为了第一杠杆5和第二杠杆6的相对运动设置有÷导向装置11。这在这种情况中设计成与导
向栓13共同作用的长形孔12。在这种情况下有益的是:两个杠杆5、6不能相互分开。换言之,
只有装配位置、运行位置以及位于其间的位置是可能的。通过这样设计的导向装置11防止
调节臂杠杆4通过蓄能器9超出运行位置的延长。图10a和10b是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设备1或
调节臂杠杆4的分解图。由此首先清楚地看到第二杠杆6在使用两个用于控制凸轮22的构件
的情况下在壳体21上的铰接。另外,可以看到弹性元件14,该弹性元件在装配位置中设置在
调节臂杠杆4内部。
此外可以看到紧固夹子24,该紧固夹子用于将圈环23紧固在紧固配件25上。
现在借助图11a至11f对锁定设备8的作用原理加以说明。图11a和11b示出的是位
于装配位置中的调节臂杠杆4的透视图以及细部透视图。图11c至11f示出的是不同的剖视
图,由此可以相应地看到弹性元件14。在此为了阐明工作原理,将图11f设计成纯示意性的。
弹性元件14具有两个隆起15以及一个弹性区16。隆起15限定弹性元件14的横向伸展长度D。
在锁定状态中,弹性区16通过它的张力将隆起15压向凹部19,由此实现可松脱的锁定。
运动轴线X是如下的轴线,顺着该运动轴线,第一杠杆5和第二杠杆6进行相对运
动,所述相对运动通过两个杠杆5、6的轨道类型的构造实现。
通过第二杠杆6上的牵拉、借助弹性元件14的嵌接到开口18中的凸起17将力施加
到弹性元件1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力由蓄能器9施加。
凹部19上的斜面的作用在于:在由运动力引起的弹性元件14相对第一杠杆5的运
动的情况中发生克服弹性区16的张力对隆起15的挤压。由此缩小弹性元件14的横向伸展长
度D,使得隆起15可以从凹部19中滑出,由此能够实现第一杠杆5相对第二杠杆6从装配位置
中向着运行位置的方向的相对运动。图12a至12f类似于图11a至11f,其中,调节臂杠杆4现
在位于中间位置中(参见图5a和5b)。弹性元件14受到挤压,使得它的横向伸展长度D小的足
以在第一杆杆5的未加宽的部分中找到空间。
图13a至13f类似于图12a至12f示出的是调节臂杠杆4,现在调节臂杠杆4位于运行
位置中。由于设置在第一杠杆中的空隙20,弹性元件14的弹性区16卸载,由此弹性元件14呈
现它的完全的横向伸展长度D。隆起15现在用作锁舌,该锁舌与空隙20共同作用来锁紧调节
臂杠杆4防止其缩短。由于前述的导向装置11,调节臂杠杆4不能继续延长。
图14a和14b示出的是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设备1的家具10。示出的是装配方法
期间的情况,其中,调节臂杠杆4还未与家具部件2连接。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处示出的实施例。例如弹性元件14不必具有此处示出的实施
例的形式。也可以考虑借助板簧(Plattfeder)或舌形簧片的结构。本发明也不局限于拥有
可枢转的壳体21的调节设备。尽管这种实施方式在装配位置中实现弹性元件14的尽可能的
卸载,但是借助凹部19的锁定设备8的构造并不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