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744925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032422.1

申请日:

20180912

公开号:

CN108967585A

公开日:

201812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10

主分类号:

A23F3/10

申请人:

湖南和序致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曾建祥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人民东路38号东一时区商厦911

优先权:

CN201811032422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朱春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茶是由大叶红茶、乌龙茶或铁观音、青钱柳茶、绞股蓝茶、苦丁茶组成混合茶;制备方法包括:用无菌纯净水浸润,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在真空条件下用纤维素酶、蛋白酶进行酶解,低温烘干,温火碳焙。本发明的多功能茶,茶叶中植物蛋白被充分酶解形成可溶性的多肽及氨基酸,茶叶纤维部分被酶解形成水溶性纤维、单糖及寡糖,经温火碳焙后部分水溶性被碳化而形成活性炭。本发明的多功能茶,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扩张血管、疏通血管、提高免疫力、抑制四高,护肝养肾,润肠通便、清脂减肥等多种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大叶红茶5~15份、乌龙茶或铁观音15~60份、青钱柳茶3~10份、绞股蓝茶3~10份、苦丁茶3~10份组成混合茶叶;包括如下制作步骤:A、在混合茶叶中加1~3倍(重量)的无菌纯净水浸润,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先在频率30~50kHz、压力0.1-0.3MPa条件下振荡30-60分钟;B、在茶水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酶解时间40~60min,酶解温度25~35℃,pH4~4.5,真空度为0.2~0.5MPa;C、将茶水混合物调至pH6.2~6.8,加入蛋白酶,酶解时间40~90min,酶解温度25~35℃,真空度为0.2~0.5MPa;D、将酶解后的茶水混合物进行低温干燥,然后进行温火碳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素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4:1~0.0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蛋白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6:1~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温干燥的温度40~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温火碳焙的温度为90~12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温火碳焙的时间为1~9小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具有优秀的保健功能,抗氧化:一杯茶=12瓶葡萄酒;抗衰老:比维生素E强18倍;减肥:每天喝6~10克茶叶,12周减脂3斤;提升免疫力;抗辐射、减少癌症发病率等等。目前,全球有160多个国家与地区近30亿人喜欢饮茶,中国年产茶198万吨,是全球第一产茶大国,中国有3000多年的饮茶历史。《神龙本草》、《伤寒论》、《本草拾遗》阐述茶为“万病之药”。随着人们对茶叶研究的不断深入,茶的保健功效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

茶,是一种低热值、无酒精饮料。茶叶的成分主要包括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有机酸等。茶作为饮品,人们喝茶主要是它的水溶性成分。有人喝完茶汤后将茶叶也嚼碎食入,说明经开水泡过的茶叶还有营养。事实上,茶叶中有25~36%的植物蛋白,而泡茶是仅仅溶出1~2%,还有很多维生素、生物碱、黄酮、微量元素处于结合态,也未能充分溶出,无形中,茶叶的营养物质被浪费了。

每一种茶,由于品种不一样,产地不一样,生长条件不一样,其内在的成分、质量、功效差异很大,虽然有的人会喝几种茶,但是,起效果不尽人意。就如同吃人参、丹参、三七、枸杞、天麻等,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补药,有的人经常自己选择性的吃,有一定作用,但不理想,原因是没有按“君臣佐使”进行复配。茶也是一样,喝很多种茶,没有按科学原理喝,对人保健的效果也会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以改善茶叶功能为目标导向,实现茶叶功能化,为茶民提供更为优秀的茶叶产品。

利用现代科技,对各种茶叶的成分、结构进行分析,根据人体健康需要,对茶叶进行成分、结构配伍(如同中药的“君臣佐使”),除保留茶叶原有的功能外,还可进一步发挥茶叶协同作用,使茶叶的价值更充分的发挥,产生更多的功效。

A、将茶叶中30%左右的植物蛋白酶解成多肽、氨基酸,为人体提供更为有效的营养。茶叶中有20多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鸟氨酸、瓜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是鸟氨酸循环的关键成分,将茶叶中的蛋白酶解为多肽及氨基酸后,能显著加快新陈代谢,提高肝脏的鸟氨酸循环,使体内精氨酸含量显著提高,尿素合成增加,血氨浓度降低,尿酸浓度降低,有利于抑制尿酸;精氨酸含量提高,释放一氧化氮增强,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抑制血压,有利于清理血管垃圾;肝脏代谢加快,肝脏血管扩张,有利于肝脏的修复与养护。

B、茶叶中维生素、皂甙、生物碱、黄酮、微量元素等有效结构成分充分溶出,有利于减轻血液中斑块的聚集,减少血小板凝聚,有利于疏通血管。

C、茶叶中大量植物纤维,将不溶于水的植物纤维部分酶解为可溶纤维、单糖及寡糖,对身体保健作用极为有利。

D、茶叶虽然有一定清脂作用,如果将可溶植物纤维部分碳化,形活性炭,对清油减脂效果将进一步加强。

技术方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以实现上述目标:

A、对不同茶叶进行组合,从茶叶潜在成分与结构上满足目标要求。

B、在组合茶中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使茶叶中植物蛋白酶解为多肽、氨基酸,使茶叶中的有效结构能在泡茶时更充分溶出。

C、在组合茶中加入纤维素酶,进行酶解,使茶叶纤维部分酶解为可溶纤维、单糖及寡糖。

D、采用温火碳焙工艺,将部分可溶纤维碳化,形成活性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由大叶红茶5~15份、乌龙茶或铁观音15~60份、青钱柳茶3~10份、绞股蓝茶3~10份、苦丁茶3~10份组成混合茶叶;

B、在混合茶叶中加1~3倍(重量)的无菌纯净水浸润,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先在频率30~50kHz、压力0.1-0.3MPa条件下振荡30-60分钟;

C、在茶水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维素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4:1~0.08:1,酶解时间40~60min,酶解温度25~35℃,pH4~4.5,真空度为0.2~0.5MPa;

D、将茶水混合物调至pH6.2~6.8,加入蛋白酶,蛋白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6:1~0.1:1,酶解时间40~90min,酶解温度25~35℃,真空度为0.2~0.5MPa;

E、将酶解后的茶水混合物在40~60度进行干燥,然后在90~120度进行温火碳焙1~9小时。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茶源组合,由大叶红茶5份、乌龙茶或铁观音50份、青钱柳茶8份、绞股蓝茶8份、苦丁茶3份组成混合茶叶;

B、在混合茶叶中加1倍(重量)的无菌纯净水浸润,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先在频率35kHz、压力0.15MPa条件下振荡50分钟;

C、在茶水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维素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6:1,酶解时间50min,酶解温度30℃,pH4,真空度为0.2MPa;

D、将茶水混合物调至pH6.8,加入蛋白酶,蛋白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8:1,酶解时间80min,酶解温度32℃,真空度为0.2MPa;

E、将酶解后的茶水混合物在50度温度下进行干燥,然后在110度进行温火碳焙3小时。

上述茶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提高免疫力、提高抗寒能力、护肝养肾、润肠通便等功效。

实施例2

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茶源组合,由大叶红茶5份、乌龙茶或铁观音40份、青钱柳茶10份、绞股蓝茶8份、苦丁茶5份组成混合茶叶;

B、在混合茶叶中加2倍(重量)的无菌纯净水浸润,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先在频率40kHz、压力0.2MPa条件下振荡40分钟;

C、在茶水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维素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8:1,酶解时间40min,酶解温度30℃,pH4,真空度为0.25MPa;

D、将茶水混合物调至pH6.8,加入蛋白酶,蛋白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7:1,酶解时间90min,酶解温度35℃,真空度为0.3MPa;

E、将酶解后的茶水混合物在55度温度下进行干燥,然后在105度进行温火碳焙6小时。

上述茶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提高免疫力、降低血糖、护肝养肾、润肠通便、清脂减肥等功效。

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32422.1 (22)申请日 2018.09.12 (71)申请人 湖南和序致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人民东 路38号东一时区商厦911 (72)发明人 曾建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57 代理人 朱春野 (51)Int.Cl. A23F 3/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 茶 是由大叶红茶、 乌。

2、龙茶或铁观音、 青钱柳茶、 绞股 蓝茶、 苦丁茶组成混合茶; 制备方法包括: 用无菌 纯净水浸润, 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 在真空条件 下用纤维素酶、 蛋白酶进行酶解, 低温烘干, 温火 碳焙。 本发明的多功能茶, 茶叶中植物蛋白被充 分酶解形成可溶性的多肽及氨基酸, 茶叶纤维部 分被酶解形成水溶性纤维、 单糖及寡糖, 经温火 碳焙后部分水溶性被碳化而形成活性炭。 本发明 的多功能茶, 具有促进新陈代谢、 扩张血管、 疏通 血管、 提高免疫力、 抑制四高, 护肝养肾, 润肠通 便、 清脂减肥等多种功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8967585 A 2018.12.11 CN 108。

3、967585 A 1.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由大叶红茶515份、 乌龙茶或铁观音15 60份、 青钱柳茶310份、 绞股蓝茶310份、 苦丁茶310份组成混合茶叶; 包括如下制作步 骤: A、 在混合茶叶中加13倍(重量)的无菌纯净水浸润, 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 先在频率 3050kHz、 压力0.1-0.3MPa条件下振荡30-60分钟; B、 在茶水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 酶解时间4060min, 酶解温度2535, pH44.5, 真空度为0.20.5MPa; C、 将茶水混合物调至pH6.26.8, 加入蛋白酶, 酶解时间4090min, 酶解温度2535 , 真空度为。

4、0.20.5MPa; D、 将酶解后的茶水混合物进行低温干燥, 然后进行温火碳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纤维素酶与茶叶的重量比 为0.04:10.0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蛋白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 0.06:1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低温干燥的温度40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温火碳焙的温度为90120 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温火碳焙的时间为19小 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5、 108967585 A 2 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茶具有优秀的保健功能, 抗氧化: 一杯茶12瓶葡萄酒; 抗衰老: 比维生素E强18 倍; 减肥: 每天喝610克茶叶, 12周减脂3斤; 提升免疫力; 抗辐射、 减少癌症发病率等等。 目 前, 全球有160多个国家与地区近30亿人喜欢饮茶, 中国年产茶198万吨, 是全球第一产茶大 国, 中国有3000多年的饮茶历史。神龙本草 、伤寒论 、本草拾遗 阐述茶为 “万病之药” 。 随着人们对茶叶研究的不断深入, 茶的保健功效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 。

6、0003 茶, 是一种低热值、 无酒精饮料。 茶叶的成分主要包括水、 蛋白质、 氨基酸、 咖啡因、 多元酚类、 碳水化合物、 脂质、 矿物质、 有机酸等。 茶作为饮品, 人们喝茶主要是它的水溶性 成分。 有人喝完茶汤后将茶叶也嚼碎食入, 说明经开水泡过的茶叶还有营养。 事实上, 茶叶 中有2536的植物蛋白, 而泡茶是仅仅溶出12, 还有很多维生素、 生物碱、 黄酮、 微量 元素处于结合态, 也未能充分溶出, 无形中, 茶叶的营养物质被浪费了。 0004 每一种茶, 由于品种不一样, 产地不一样, 生长条件不一样, 其内在的成分、 质量、 功效差异很大, 虽然有的人会喝几种茶, 但是, 起效果。

7、不尽人意。 就如同吃人参、 丹参、 三七、 枸杞、 天麻等, 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补药, 有的人经常自己选择性的吃, 有一定作用, 但不理 想, 原因是没有按 “君臣佐使” 进行复配。 茶也是一样, 喝很多种茶, 没有按科学原理喝, 对人 保健的效果也会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目的: 本发明以改善茶叶功能为目标导向, 实现茶叶功能化, 为茶民提供更为 优秀的茶叶产品。 0006 利用现代科技, 对各种茶叶的成分、 结构进行分析, 根据人体健康需要, 对茶叶进 行成分、 结构配伍(如同中药的 “君臣佐使” ), 除保留茶叶原有的功能外, 还可进一步发挥茶 叶协同作用, 使茶叶的价值更充分。

8、的发挥, 产生更多的功效。 0007 A、 将茶叶中30左右的植物蛋白酶解成多肽、 氨基酸, 为人体提供更为有效的营 养。 茶叶中有20多种氨基酸, 其中, 谷氨酸、 鸟氨酸、 瓜氨酸、 天冬氨酸、 精氨酸是鸟氨酸循环 的关键成分, 将茶叶中的蛋白酶解为多肽及氨基酸后, 能显著加快新陈代谢, 提高肝脏的鸟 氨酸循环, 使体内精氨酸含量显著提高, 尿素合成增加, 血氨浓度降低, 尿酸浓度降低, 有利 于抑制尿酸; 精氨酸含量提高, 释放一氧化氮增强, 血管扩张, 血液循环加快, 有利于抑制血 压, 有利于清理血管垃圾; 肝脏代谢加快, 肝脏血管扩张, 有利于肝脏的修复与养护。 0008 B、 茶。

9、叶中维生素、 皂甙、 生物碱、 黄酮、 微量元素等有效结构成分充分溶出, 有利于 减轻血液中斑块的聚集, 减少血小板凝聚, 有利于疏通血管。 0009 C、 茶叶中大量植物纤维, 将不溶于水的植物纤维部分酶解为可溶纤维、 单糖及寡 糖, 对身体保健作用极为有利。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967585 A 3 0010 D、 茶叶虽然有一定清脂作用, 如果将可溶植物纤维部分碳化, 形活性炭, 对清油减 脂效果将进一步加强。 0011 技术方案: 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以实现上述目标: 0012 A、 对不同茶叶进行组合, 从茶叶潜在成分与结构上满足目标要求。 0013 B、 在组合茶中。

10、加入蛋白酶, 进行酶解, 使茶叶中植物蛋白酶解为多肽、 氨基酸, 使 茶叶中的有效结构能在泡茶时更充分溶出。 0014 C、 在组合茶中加入纤维素酶, 进行酶解, 使茶叶纤维部分酶解为可溶纤维、 单糖及 寡糖。 0015 D、 采用温火碳焙工艺, 将部分可溶纤维碳化, 形成活性炭。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7 A、 由大叶红茶515份、 乌龙茶或铁观音1560份、 青钱柳茶310份、 绞股蓝茶3 10份、 苦丁茶310份组成混合茶叶; 0018 B、 在混合茶叶中加13倍(重量)的无菌纯净水浸润, 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 先在 频率3。

11、050kHz、 压力0.1-0.3MPa条件下振荡30-60分钟; 0019 C、 在茶水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 维素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4:10.08:1, 酶 解时间4060min, 酶解温度2535, pH44.5, 真空度为0.20.5MPa; 0020 D、 将茶水混合物调至pH6.26.8, 加入蛋白酶, 蛋白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6:1 0.1:1, 酶解时间4090min, 酶解温度2535, 真空度为0.20.5MPa; 0021 E、 将酶解后的茶水混合物在4060度进行干燥, 然后在90120度进行温火碳焙1 9小时。 0022 实施例1 0023 一种多功能茶及其。

12、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4 A、 茶源组合, 由大叶红茶5份、 乌龙茶或铁观音50份、 青钱柳茶8份、 绞股蓝茶8份、 苦丁茶3份组成混合茶叶; 0025 B、 在混合茶叶中加1倍(重量)的无菌纯净水浸润, 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 先在频率 35kHz、 压力0.15MPa条件下振荡50分钟; 0026 C、 在茶水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 维素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6:1, 酶解时间 50min, 酶解温度30, pH4, 真空度为0.2MPa; 0027 D、 将茶水混合物调至pH6.8, 加入蛋白酶, 蛋白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8:1, 酶解 时间80min, 酶解温度32, 。

13、真空度为0.2MPa; 0028 E、 将酶解后的茶水混合物在50度温度下进行干燥, 然后在110度进行温火碳焙3小 时。 0029 上述茶具有促进血液循环、 扩张血管、 提高免疫力、 提高抗寒能力、 护肝养肾、 润肠 通便等功效。 0030 实施例2 0031 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2 A、 茶源组合, 由大叶红茶5份、 乌龙茶或铁观音40份、 青钱柳茶10份、 绞股蓝茶8份、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967585 A 4 苦丁茶5份组成混合茶叶; 0033 B、 在混合茶叶中加2倍(重量)的无菌纯净水浸润, 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 先在频率 40k。

14、Hz、 压力0.2MPa条件下振荡40分钟; 0034 C、 在茶水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 维素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8:1, 酶解时间 40min, 酶解温度30, pH4, 真空度为0.25MPa; 0035 D、 将茶水混合物调至pH6.8, 加入蛋白酶, 蛋白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7:1, 酶解 时间90min, 酶解温度35, 真空度为0.3MPa; 0036 E、 将酶解后的茶水混合物在55度温度下进行干燥, 然后在105度进行温火碳焙6小 时。 0037 上述茶具有促进血液循环、 扩张血管、 提高免疫力、 降低血糖、 护肝养肾、 润肠通 便、 清脂减肥等功效。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967585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