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7446564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883346.9

申请日:

20180806

公开号:

CN108835338A

公开日:

201811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江西花圣食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俊,艾丹,黎刚,黎明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昌北机场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北大道

优先权:

CN201810883346A

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大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喻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果蔬酵素采用刀豆、酸枣、藿香、猕猴桃、荔枝、丝瓜、茭白、苹果汁等多种水果蔬菜为原料,尤其是添加了药食两用的刀豆、酸枣、藿香等中药,以此为底物进行发酵。并在常规发酵菌株的基础上,还采用了好食脉孢菌、栗生灰黑孔菌、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分批发酵,能够促进果蔬原料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等物质的代谢反应,大量产生和积累初级及次级代谢产物,生成有机酸、低聚糖、糖醇、酶类、低聚物、多酚等多种有益成分,尤其是果蔬酵素的酯类风味成分和氨基酸大幅提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是将柠檬、百香果腌制得到半成品,蜂蜜过滤、灭菌、浓缩后与半成品、辅料和果蔬酵素混合,再灭菌、灌装、包装,即得成品;所述腌制、过滤、灭菌、浓缩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操作;所述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成品中柠檬的质量分数为22%,百香果的质量分数为20%,蜂蜜的质量分数为7%,果蔬酵素的质量分数为5%;所述辅料为果葡糖浆、白砂糖、黄原胶、瓜尔胶、维生素C、食品用香精,均为本领域公知的市售产品,用量根据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添加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为:(1)刀豆150g、酸枣10g、藿香5g、猕猴桃30g、荔枝20g、丝瓜50g、茭白10g混合后破碎、打浆,灭菌后接种好食脉孢菌,使混合浆液中好食脉孢菌的活菌数为1.0×10个/g,发酵温度30℃,发酵3d,过滤,得到发酵液a;(2)浓缩苹果清汁10g、浓缩菠萝汁10g、浓缩芒果清汁10g混合后灭菌,再接种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使混合汁液中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的活菌数分别为3.5×10个/g、6.8×10个/g、3.5×10个/g,发酵温度35℃,发酵5d,得到发酵液b;(3)发酵液a和发酵液b混合,接种肠膜明串珠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8.4×10个/g,发酵温度35℃,发酵3d后降温至28℃,再接种栗生灰黑孔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5.5×10个/g,发酵6d后,得到果蔬酵素。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茶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蜂蜜柠檬百香果茶中,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具有滋养、润燥、解毒、美白养颜、润肠通便之功效。柠檬和百香果含有非常丰富的天然维生素C,还富含维生素A、B1、B2等,另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氨基酸等物质及微量元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保健饮品的需求也不断翻新,果蔬酵素与蜂蜜柠檬百香果茶的结合满足了人们对保健饮料营养、保健的新需求。

酵素又称“酶”,植物综合活性酶。酵素产品起源于日本,始于二十世纪初,迄今已有长达80多年的历史,风靡于欧美及中国台湾地区。“酵素”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清除体内不全代谢产物(俗称垃圾或毒素),迅速活化生理机能,制造新的细胞,是肠道健康的最佳保障。酵素也是美容催化剂,其含有的多种酶能抑制皮肤老化,参与角质层新陈代谢,修复皱纹,延缓皮肤老化速度。果蔬酵素可调整体内均衡、发挥抗菌作用、清除毒素,使体内机能得到健全运转,以保持人的身体健康及青春。另外,酵素可以清洁肠道,减少有害菌,有害菌的增多,会引起便秘、粉刺、皮肤差等多种问题,通过肠道的大扫除,即可消除粉刺和色斑等烦恼,塑造出年轻健康的肌肤。另外,也可以去除有害菌产生的有毒废气,消除口臭和体臭等症状。

目前果蔬酵素多利用乳酸菌和酵母菌对新鲜果蔬混合鲜榨汁进行发酵,制备的果蔬酵素并营养成分和口感较为单一,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添加采用特定配方和工艺制备的果蔬酵素,制备一种营养成分丰富,口感良好,风味特征明显的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柠檬、百香果腌制得到半成品,蜂蜜过滤、灭菌、浓缩后与半成品、辅料和果蔬酵素混合,再灭菌、灌装、包装,即得成品。

所述腌制、过滤、灭菌、浓缩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操作。

所述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成品中柠檬的质量分数为22%,百香果的质量分数为20%,蜂蜜的质量分数为7%,果蔬酵素的质量分数为5%。

所述辅料为果葡糖浆、白砂糖、黄原胶、瓜尔胶、维生素C、食品用香精,均为本领域公知的市售产品,用量根据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添加即可。

所述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为:

(1)刀豆150g、酸枣10g、藿香5g、猕猴桃30g、荔枝20g、丝瓜50g、茭白10g混合后破碎、打浆,灭菌后接种好食脉孢菌,使混合浆液中好食脉孢菌的活菌数为1.0×106个/g,发酵温度30℃,发酵3d,过滤,得到发酵液a;

(2)浓缩苹果清汁10g、浓缩菠萝汁10g、浓缩芒果清汁10g混合后灭菌,再接种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使混合汁液中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的活菌数分别为3.5×105个/g、6.8×105个/g、3.5×105个/g,发酵温度35℃,发酵5d,得到发酵液b;

(3)发酵液a和发酵液b混合,接种肠膜明串珠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8.4×106个/g,发酵温度35℃,发酵3d后降温至28℃,再接种栗生灰黑孔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5.5×106个/g,发酵6d后,得到果蔬酵素。

本发明果蔬酵素采用刀豆、酸枣、藿香、猕猴桃、荔枝、丝瓜、茭白、苹果汁等多种水果蔬菜为原料,尤其是添加了药食两用的刀豆、酸枣、藿香等中药,以此为底物进行发酵。并在常规发酵菌株的基础上,还采用了好食脉孢菌、栗生灰黑孔菌、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分批发酵,能够促进果蔬原料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等物质的代谢反应,大量产生和积累初级及次级代谢产物,生成有机酸、低聚糖、糖醇、酶类、低聚物、多酚等多种有益成分,尤其是果蔬酵素的酯类风味成分和氨基酸大幅提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果蔬酵素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和缬氨酸含量比常规工艺配方高出20多倍,且发酵过程中酯类芳香物质也大幅提高,使得蜂蜜柠檬百香果茶的营养成分和香气层次大为丰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柠檬、百香果腌制得到半成品,蜂蜜过滤、灭菌、浓缩后与半成品、辅料和果蔬酵素混合,再灭菌、灌装、包装,即得成品。

所述腌制、过滤、灭菌、浓缩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操作。

所述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成品中柠檬的质量分数为22%,百香果的质量分数为20%,蜂蜜的质量分数为7%,果蔬酵素的质量分数为5%。

所述辅料为果葡糖浆、白砂糖、黄原胶、瓜尔胶、维生素C、食品用香精,均为本领域公知的市售产品,用量根据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添加即可。

所述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为:

(1)刀豆150g、酸枣10g、藿香5g、猕猴桃30g、荔枝20g、丝瓜50g、茭白10g混合后破碎、打浆,灭菌后接种好食脉孢菌,使混合浆液中好食脉孢菌的活菌数为1.0×106个/g,发酵温度30℃,发酵3d,过滤,得到发酵液a;

(2)浓缩苹果清汁10g、浓缩菠萝汁10g、浓缩芒果清汁10g混合后灭菌,再接种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使混合汁液中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的活菌数分别为3.5×105个/g、6.8×105个/g、3.5×105个/g,发酵温度35℃,发酵5d,得到发酵液b;

(3)发酵液a和发酵液b混合,接种肠膜明串珠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8.4×106个/g,发酵温度35℃,发酵3d后降温至28℃,再接种栗生灰黑孔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5.5×106个/g,发酵6d后,得到果蔬酵素。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为:

(1)刀豆150g、酸枣10g、猕猴桃30g、荔枝20g、丝瓜50g、茭白10g混合后破碎、打浆,灭菌后接种好食脉孢菌,使混合浆液中好食脉孢菌的活菌数为 1.0×106个/g,发酵温度30℃,发酵3d,过滤,得到发酵液a;

(2)浓缩苹果清汁10g、浓缩菠萝汁10g、浓缩芒果清汁10g混合后灭菌,再接种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使混合汁液中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的活菌数分别为3.5×105个/g、6.8×105个/g、3.5×105个/g,发酵温度35℃,发酵5d,得到发酵液b;

(3)发酵液a和发酵液b混合,接种肠膜明串珠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8.4×106个/g,发酵温度35℃,发酵3d后降温至28℃,再接种栗生灰黑孔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5.5×106个/g,发酵6d后,得到果蔬酵素。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为:

(1)刀豆180g、酸枣10g、藿香5g、猕猴桃30g、荔枝20g、丝瓜50g、茭白10g混合后破碎、打浆,灭菌后接种好食脉孢菌,使混合浆液中好食脉孢菌的活菌数为1.0×106个/g,发酵温度30℃,发酵3d,过滤,得到发酵液a;

(2)浓缩苹果清汁10g、浓缩菠萝汁10g、浓缩芒果清汁10g混合后灭菌,再接种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使混合汁液中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的活菌数分别为3.5×105个/g、6.8×105个/g、3.5×105个/g,发酵温度35℃,发酵5d,得到发酵液b;

(3)发酵液a和发酵液b混合,接种肠膜明串珠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8.4×106个/g,发酵温度35℃,发酵3d后降温至28℃,再接种栗生灰黑孔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5.5×106个/g,发酵6d后,得到果蔬酵素。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为:

(1)浓缩苹果清汁10g、浓缩菠萝汁10g、浓缩芒果清汁10g混合,灭菌后接种好食脉孢菌,使混合浆液中好食脉孢菌的活菌数为1.0×106个/g,发酵温度 30℃,发酵3d,过滤,得到发酵液a;

(2)刀豆150g、酸枣10g、藿香5g、猕猴桃30g、荔枝20g、丝瓜50g、茭白10g混合后破碎、打浆,灭菌,再接种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使混合汁液中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的活菌数分别为3.5 ×105个/g、6.8×105个/g、3.5×105个/g,发酵温度35℃,发酵5d,得到发酵液 b;

(3)发酵液a和发酵液b混合,接种肠膜明串珠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8.4×106个/g,发酵温度35℃,发酵3d后降温至28℃,再接种栗生灰黑孔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5.5×106个/g,发酵6d后,得到果蔬酵素。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为:刀豆150g、酸枣10g、藿香5g、猕猴桃30g、荔枝20g、丝瓜50g、茭白10g混合后破碎、打浆,过滤,滤液与浓缩苹果清汁 10g、浓缩菠萝汁10g、浓缩芒果清汁10g混合后灭菌,再接种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使混合汁液中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的活菌数分别为3.5×105个/g、6.8×105个/g、3.5×105个/g,发酵温度35℃,发酵5d,得到果蔬酵素。

其余同实施例1。

试验例1:采用氨基酸分析仪L-89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色谱柱:磺酸型阳离子树脂分离柱(4.6mm×60mm×3μm);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流动相: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流速:0.4mL/min;分离柱柱温:57℃;反应柱柱温: 135℃;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通道一570nm,通道二440nm。

取1mL样品加到玻璃水解管中,加入10mL6mol/L的HC1溶液,加重蒸酚3-4滴,冷却5min,向水解管中充入氮气,在氮气环境下迅速封管,在110℃下水解22h。冷却之后打开水解管,将水解液全部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清洗、过滤及定容。再取2mL滤液真空干燥,反复2次,最后蒸干,然后加0.02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1mL,过0.22μm滤膜过滤后上机。采用外标法测定酵素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

表1果蔬酵素中氨基酸含量

本发明果蔬酵素中含天冬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等十余种氨基酸,且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总含量高达10.323 mg/mL,尤其是蛋氨酸和缬氨酸,比采用其他工艺配方提高了20余倍,可能是由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多种促进蛋氨酸和缬氨酸合成或转化的高活性酶。

试验例2: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取5mL样液置于15mL顶空瓶中,加入2 gNaCl,于45℃水浴条件下平衡10min,插入老化后的纤维头,在45℃下顶空萃取40min,迅速拔出萃取头并立即插入气相色谱仪进样口中,热解析5min。

色谱条件:色谱柱:HP-5;升温程序:40℃保持5min,以4℃/min升至100℃,再以10℃/min升至210℃,保持1min;载气(He)流速0.8mL/min,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5:1。

质谱条件:电子轰击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00℃;检测电压350V;质量范围m/z 33~450amu。

表2发酵前后果蔬酵素中酯类芳香物质的比较

注:发酵前数据是用配方所有原料打浆后,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测定的。

本发明果蔬酵素中含有辛酸乙酯、癸酸乙酯、月桂酸乙酯、庚基甲基碳酸酯、癸基氯乙酸酯、戊酸丙酯、乙酸香叶酯、辛酯等十余种酯类芳香物质,其总相对含量达到25%以上(发酵前10.32%)。还产生了辛酸乙酯、辛酸乙酯等发酵前没有的物质,辛酸乙酯有类似白兰地的香味和甜味,辛酸乙酯具有椰子香型香气,乙酸异戊酯具有香蕉类气,正乙酸乙酯香也具有果香味,大大丰富了蜂蜜柠檬百香果茶的香气层次。

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883346.9 (22)申请日 2018.08.06 (71)申请人 江西花圣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昌北机场经济 技术开发区昌北大道 (72)发明人 高俊 艾丹 黎刚 黎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大牛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6135 代理人 喻莎 (51)Int.Cl. A23F 3/34(2006.01) (54)发明名称 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 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2、, 本发明果蔬酵素采用刀豆、 酸枣、 藿香、 猕猴桃、 荔枝、 丝瓜、 茭白、 苹果汁等 多种水果蔬菜为原料, 尤其是添加了药食两用的 刀豆、 酸枣、 藿香等中药, 以此为底物进行发酵。 并在常规发酵菌株的基础上, 还采用了好食脉孢 菌、 栗生灰黑孔菌、 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分批发酵, 能够促进果蔬原料中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类 等物质的代谢反应, 大量产生和积累初级及次级 代谢产物, 生成有机酸、 低聚糖、 糖醇、 酶类、 低聚 物、 多酚等多种有益成分, 尤其是果蔬酵素的酯 类风味成分和氨基酸大幅提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8835338 A 2018.11.20 CN 。

3、108835338 A 1.一种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是将柠檬、 百香果腌 制得到半成品, 蜂蜜过滤、 灭菌、 浓缩后与半成品、 辅料和果蔬酵素混合, 再灭菌、 灌装、 包 装, 即得成品; 所述腌制、 过滤、 灭菌、 浓缩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操作; 所述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成品中柠檬的质量分数为22, 百香果的质量分数为 20, 蜂蜜的质量分数为7, 果蔬酵素的质量分数为5; 所述辅料为果葡糖浆、 白砂糖、 黄原胶、 瓜尔胶、 维生素C、 食品用香精, 均为本领域公知 的市售产品, 用量根据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添加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酵素蜂蜜。

4、柠檬百香果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为: (1)刀豆150g、 酸枣10g、 藿香5g、 猕猴桃30g、 荔枝20g、 丝瓜50g、 茭白10g混合后破碎、 打 浆, 灭菌后接种好食脉孢菌, 使混合浆液中好食脉孢菌的活菌数为1.0106个/g, 发酵温度 30, 发酵3d, 过滤, 得到发酵液a; (2)浓缩苹果清汁10g、 浓缩菠萝汁10g、 浓缩芒果清汁10g混合后灭菌, 再接种植物乳杆 菌、 嗜酸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 使混合汁液中植物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的活 菌数分别为3.5105个/g、 6.8105个/g、 3.5105个/g, 发酵温。

5、度35, 发酵5d, 得到发酵 液b; (3)发酵液a和发酵液b混合, 接种肠膜明串珠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8.4 106个/g, 发酵温度35, 发酵3d后降温至28, 再接种栗生灰黑孔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 的活菌数为5.5106个/g, 发酵6d后, 得到果蔬酵素。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835338 A 2 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蜂蜜柠檬百香果茶中,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 含有与人体血清浓 度相近的。

6、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 铁、 钙、 铜、 锰、 钾、 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 元素, 以及果糖、 葡萄糖、 淀粉酶、 氧化酶、 还原酶等, 具有滋养、 润燥、 解毒、 美白养颜、 润肠 通便之功效。 柠檬和百香果含有非常丰富的天然维生素C, 还富含维生素A、 B1、 B2等, 另外还 含有丰富的钙、 磷、 铁和多种氨基酸等物质及微量元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对 保健饮品的需求也不断翻新, 果蔬酵素与蜂蜜柠檬百香果茶的结合满足了人们对保健饮料 营养、 保健的新需求。 0003 酵素又称 “酶” , 植物综合活性酶。 酵素产品起源于日本, 始于二十世纪初, 迄今已 有长达80。

7、多年的历史, 风靡于欧美及中国台湾地区。“酵素” 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 清除体内 不全代谢产物(俗称垃圾或毒素), 迅速活化生理机能, 制造新的细胞, 是肠道健康的最佳保 障。 酵素也是美容催化剂, 其含有的多种酶能抑制皮肤老化, 参与角质层新陈代谢, 修复皱 纹, 延缓皮肤老化速度。 果蔬酵素可调整体内均衡、 发挥抗菌作用、 清除毒素, 使体内机能得 到健全运转, 以保持人的身体健康及青春。 另外, 酵素可以清洁肠道, 减少有害菌, 有害菌的 增多, 会引起便秘、 粉刺、 皮肤差等多种问题, 通过肠道的大扫除, 即可消除粉刺和色斑等烦 恼, 塑造出年轻健康的肌肤。 另外, 也可以去除有害菌产。

8、生的有毒废气, 消除口臭和体臭等 症状。 0004 目前果蔬酵素多利用乳酸菌和酵母菌对新鲜果蔬混合鲜榨汁进行发酵, 制备的果 蔬酵素并营养成分和口感较为单一, 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通过添加采用特定配方和工艺制备的果 蔬酵素, 制备一种营养成分丰富, 口感良好, 风味特征明显的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 0006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的制备方法, 具体是将柠檬、 百香果腌制得到半 成品, 蜂蜜过滤、 灭菌、 浓缩后与半成品、 辅料和果蔬酵素混合, 再灭菌、 灌装、 包装, 即得成 品。 0008。

9、 所述腌制、 过滤、 灭菌、 浓缩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操作。 0009 所述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成品中柠檬的质量分数为22, 百香果的质量分 数为20, 蜂蜜的质量分数为7, 果蔬酵素的质量分数为5。 0010 所述辅料为果葡糖浆、 白砂糖、 黄原胶、 瓜尔胶、 维生素C、 食品用香精, 均为本领域 公知的市售产品, 用量根据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添加即可。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8835338 A 3 0011 所述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为: 0012 (1)刀豆150g、 酸枣10g、 藿香5g、 猕猴桃30g、 荔枝20g、 丝瓜50g、 茭白10g混合后破 碎、 打浆, 灭菌后。

10、接种好食脉孢菌, 使混合浆液中好食脉孢菌的活菌数为1.0106个/g, 发 酵温度30, 发酵3d, 过滤, 得到发酵液a; 0013 (2)浓缩苹果清汁10g、 浓缩菠萝汁10g、 浓缩芒果清汁10g混合后灭菌, 再接种植物 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 使混合汁液中植物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 的活菌数分别为3.5105个/g、 6.8105个/g、 3.5105个/g, 发酵温度35, 发酵5d, 得到 发酵液b; 0014 (3)发酵液a和发酵液b混合, 接种肠膜明串珠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 8.4106个/g, 发酵温度35, 发酵3d后降温至28, 再。

11、接种栗生灰黑孔菌使其在混合发酵 液中的活菌数为5.5106个/g, 发酵6d后, 得到果蔬酵素。 0015 本发明果蔬酵素采用刀豆、 酸枣、 藿香、 猕猴桃、 荔枝、 丝瓜、 茭白、 苹果汁等多种水 果蔬菜为原料, 尤其是添加了药食两用的刀豆、 酸枣、 藿香等中药, 以此为底物进行发酵。 并 在常规发酵菌株的基础上, 还采用了好食脉孢菌、 栗生灰黑孔菌、 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分批发 酵, 能够促进果蔬原料中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类等物质的代谢反应, 大量产生和积累初 级及次级代谢产物, 生成有机酸、 低聚糖、 糖醇、 酶类、 低聚物、 多酚等多种有益成分, 尤其是 果蔬酵素的酯类风味成分和氨基。

12、酸大幅提高。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果蔬酵素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和缬氨酸含量 比常规工艺配方高出20多倍, 且发酵过程中酯类芳香物质也大幅提高, 使得蜂蜜柠檬百香 果茶的营养成分和香气层次大为丰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1: 一种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的制备方法, 具体是将柠檬、 百香果腌 制得到半成品, 蜂蜜过滤、 灭菌、 浓缩后与半成品、 辅料和果蔬酵素混合, 再灭菌、 灌装、 包 装, 即得成品。 0018 所述腌制、 过滤、 灭菌、 浓缩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操作。 0019 所述果蔬酵素蜂蜜柠檬百香果茶成品中柠檬的质量分数为22, 百香果的质量分 数为20,。

13、 蜂蜜的质量分数为7, 果蔬酵素的质量分数为5。 0020 所述辅料为果葡糖浆、 白砂糖、 黄原胶、 瓜尔胶、 维生素C、 食品用香精, 均为本领域 公知的市售产品, 用量根据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添加即可。 0021 所述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为: 0022 (1)刀豆150g、 酸枣10g、 藿香5g、 猕猴桃30g、 荔枝20g、 丝瓜50g、 茭白10g混合后破 碎、 打浆, 灭菌后接种好食脉孢菌, 使混合浆液中好食脉孢菌的活菌数为1.0106个/g, 发 酵温度30, 发酵3d, 过滤, 得到发酵液a; 0023 (2)浓缩苹果清汁10g、 浓缩菠萝汁10g、 浓缩芒果清汁10g混合后灭菌,。

14、 再接种植物 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 使混合汁液中植物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 的活菌数分别为3.5105个/g、 6.8105个/g、 3.5105个/g, 发酵温度35, 发酵5d, 得到 发酵液b; 0024 (3)发酵液a和发酵液b混合, 接种肠膜明串珠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8835338 A 4 8.4106个/g, 发酵温度35, 发酵3d后降温至28, 再接种栗生灰黑孔菌使其在混合发酵 液中的活菌数为5.5106个/g, 发酵6d后, 得到果蔬酵素。 0025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

15、26 所述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为: 0027 (1)刀豆150g、 酸枣10g、 猕猴桃30g、 荔枝20g、 丝瓜50g、 茭白10g混合后破碎、 打浆, 灭菌后接种好食脉孢菌, 使混合浆液中好食脉孢菌的活菌数为 1.0106个/g, 发酵温度30 , 发酵3d, 过滤, 得到发酵液a; 0028 (2)浓缩苹果清汁10g、 浓缩菠萝汁10g、 浓缩芒果清汁10g混合后灭菌, 再接种植物 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 使混合汁液中植物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 的活菌数分别为3.5105个/g、 6.8105个/g、 3.5105个/g, 发酵温度35, 发酵5d, 得到 。

16、发酵液b; 0029 (3)发酵液a和发酵液b混合, 接种肠膜明串珠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 8.4106个/g, 发酵温度35, 发酵3d后降温至28, 再接种栗生灰黑孔菌使其在混合发酵 液中的活菌数为5.5106个/g, 发酵6d后, 得到果蔬酵素。 0030 其余同实施例1。 0031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32 所述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为: 0033 (1)刀豆180g、 酸枣10g、 藿香5g、 猕猴桃30g、 荔枝20g、 丝瓜50g、 茭白10g混合后破 碎、 打浆, 灭菌后接种好食脉孢菌, 使混合浆液中好食脉孢菌的活菌数为1.0106个/g, 发 酵温。

17、度30, 发酵3d, 过滤, 得到发酵液a; 0034 (2)浓缩苹果清汁10g、 浓缩菠萝汁10g、 浓缩芒果清汁10g混合后灭菌, 再接种植物 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 使混合汁液中植物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 的活菌数分别为3.5105个/g、 6.8105个/g、 3.5105个/g, 发酵温度35, 发酵5d, 得到 发酵液b; 0035 (3)发酵液a和发酵液b混合, 接种肠膜明串珠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 8.4106个/g, 发酵温度35, 发酵3d后降温至28, 再接种栗生灰黑孔菌使其在混合发酵 液中的活菌数为5.5106个/g, 发酵6d后,。

18、 得到果蔬酵素。 0036 其余同实施例1。 0037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38 所述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为: 0039 (1)浓缩苹果清汁10g、 浓缩菠萝汁10g、 浓缩芒果清汁10g混合, 灭菌后接种好食脉 孢菌, 使混合浆液中好食脉孢菌的活菌数为1.0106个/g, 发酵温度 30, 发酵3d, 过滤, 得到发酵液a; 0040 (2)刀豆150g、 酸枣10g、 藿香5g、 猕猴桃30g、 荔枝20g、 丝瓜50g、 茭白10g混合后破 碎、 打浆, 灭菌, 再接种植物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 使混合汁液中植物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的。

19、活菌数分别为3.5 105个/g、 6.8105个/g、 3.5105个/g, 发酵温度35, 发酵5d, 得到发酵液 b; 0041 (3)发酵液a和发酵液b混合, 接种肠膜明串珠菌使其在混合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 8.4106个/g, 发酵温度35, 发酵3d后降温至28, 再接种栗生灰黑孔菌使其在混合发酵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8835338 A 5 液中的活菌数为5.5106个/g, 发酵6d后, 得到果蔬酵素。 0042 其余同实施例1。 0043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44 所述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为: 刀豆150g、 酸枣10g、 藿香5g、 猕猴。

20、桃30g、 荔枝20g、 丝 瓜50g、 茭白10g混合后破碎、 打浆, 过滤, 滤液与浓缩苹果清汁 10g、 浓缩菠萝汁10g、 浓缩芒 果清汁10g混合后灭菌, 再接种植物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 使混合汁液中植物 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的活菌数分别为3.5105个/g、 6.8105个/g、 3.5105 个/g, 发酵温度35, 发酵5d, 得到果蔬酵素。 0045 其余同实施例1。 0046 试验例1: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L-89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色谱柱: 磺酸型阳离子树 脂分离柱(4.6mm60mm3 m); 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流动相: 柠檬酸。

21、-柠檬酸钠缓冲液; 流 速: 0.4mL/min; 分离柱柱温: 57; 反应柱柱温: 135; 进样量: 20 L; 检测波长: 通道一 570nm, 通道二440nm。 0047 取1mL样品加到玻璃水解管中, 加入10mL6mol/L的HC1溶液, 加重蒸酚3-4滴, 冷却 5min, 向水解管中充入氮气, 在氮气环境下迅速封管, 在110下水解22h。 冷却之后打开水 解管, 将水解液全部移至50mL容量瓶中, 用去离子水清洗、 过滤及定容。 再取2mL滤液真空干 燥, 反复2次, 最后蒸干, 然后加0.02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1mL, 过0.22 m滤膜过滤后上机。 采用外标法测。

22、定酵素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 0048 表1果蔬酵素中氨基酸含量 0049 0050 0051 本发明果蔬酵素中含天冬氨酸、 色氨酸、 苏氨酸、 丝氨酸、 谷氨酸、 脯氨酸、 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蛋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酪氨酸、 苯丙氨酸、 组氨酸、 赖氨酸和精氨酸等 十余种氨基酸, 且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赖氨酸、 色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异亮氨酸、 亮 氨酸、 缬氨酸、 蛋氨酸)总含量高达10.323 mg/mL, 尤其是蛋氨酸和缬氨酸, 比采用其他工艺 配方提高了20余倍, 可能是由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多种促进蛋氨酸和缬氨酸合成或转化 的高活性酶。 0052 试验。

23、例2: 挥发性成分的检测: 取5mL样液置于15mL顶空瓶中, 加入2 gNaCl, 于45 水浴条件下平衡10min, 插入老化后的纤维头, 在45下顶空萃取40min, 迅速拔出萃取头并 立即插入气相色谱仪进样口中, 热解析5min。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8835338 A 6 0053 色谱条件: 色谱柱: HP-5; 升温程序: 40保持5min, 以4/min升至100, 再以10 /min升至210, 保持1min; 载气(He)流速0.8mL/min, 进样口温度: 250, 分流比: 5: 1。 0054 质谱条件: 电子轰击离子源, 电子能量70eV; 离子。

24、源温度200; 检测电压350V; 质 量范围m/z 33450amu。 0055 表2发酵前后果蔬酵素中酯类芳香物质的比较 0056 0057 0058 注: 发酵前数据是用配方所有原料打浆后, 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测定的。 0059 本发明果蔬酵素中含有辛酸乙酯、 癸酸乙酯、 月桂酸乙酯、 庚基甲基碳酸酯、 癸基 氯乙酸酯、 戊酸丙酯、 乙酸香叶酯、 辛酯等十余种酯类芳香物质, 其总相对含量达到25以 上(发酵前10.32)。 还产生了辛酸乙酯、 辛酸乙酯等发酵前没有的物质, 辛酸乙酯有类似 白兰地的香味和甜味, 辛酸乙酯具有椰子香型香气, 乙酸异戊酯具有香蕉类气, 正乙酸乙酯 香也具有果香味, 大大丰富了蜂蜜柠檬百香果茶的香气层次。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8835338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