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杆防护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杆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杆是电的桥梁,让电运输到各个地方,我们常见的电杆有木制电杆,有水泥电杆,它们的高度不一,矗立在平原山间,遍布在人们周围。主要的是为了给保证在较低的空间不触及电线电缆,但是现有的电杆都是裸杆,没有保护措施,有不法分子进行攀登偷取电缆,还有小孩进行攀爬游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需要发明一种禁止非正常施工攀爬的电杆防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避免非施工人员攀爬的电杆防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杆防护装置,其关键技术点在于,其包括上护环、下护环、绞设于所述下护环周缘的多个刺杆、刺杆升降机构和升降控制机构;
所述刺杆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杆、升降环和连接杆,所述导向杆为多根,并设置于所述上护环和下护环之间,所述升降环套置于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并可沿所述导向杆做升降运动,所述连接杆一端和所述升降环铰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刺杆铰连,所述连接杆的个数和所述刺杆的个数相同;
所述升降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护环上的电磁铁和设置在所述升降环上的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位置和所述磁铁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护环上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带有电磁继电器开关的电磁铁供电电路,所述电磁继电器开关由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无线信号接收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护环、下护环和升降环均包括活动连接的两个半圆环,所述个半圆环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锁紧件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护环内设置有固定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将上护环和下护环围设在电杆上,当不施工的时候可以将刺杆升起,对电杆起到防护措施,避免人员攀登。当施工时,将刺杆放下,方便施工人员攀登。刺杆升降机构采用磁铁和电磁铁结合的方式,可以电控刺杆的上升和放下,简单实用。
本发明的上护环上设置有控制盒,控制盒内设置有带有电磁继电器开关的电磁铁供电电路,电磁继电器开关由控制器控制,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无线信号接收器,可以对电磁继电器开关进行无线遥控,方便统一控制和监测。
本发明的上护环、下护环和升降环均包括活动连接的两个半圆环,所述两个半圆环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锁紧件可拆卸连接。锁紧件可以为锁,用于将上护环、下护环和升降环固定在电杆上。
本发明的下护环内设置有固定牙,可以将下护环固定在电杆上。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结构合理,可以有效为电杆提供保护,避免非正常攀登产生的危险,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有效保障了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具备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刺杆升起状态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刺杆放下状态示意图;
在附图中:
1上护环、2下护环、201固定牙、3刺杆、4导向杆、5升降环、6连接杆、7电磁铁、8磁铁、9控制盒、10无线信号接受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如附图1、2和3所示,一种电杆防护装置,其包括上护环1、下护环2、绞设于所述下护环2周缘的多个刺杆3、刺杆升降机构和升降控制机构。
本发明的刺杆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杆4、升降环5和连接杆6,所述导向杆4为多根,并设置于所述上护环1和下护环2之间,所述升降环5套置于所述导向杆4的外侧,并可沿所述导向杆4做升降运动,所述连接杆6一端和所述升降环5铰连,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刺杆3铰连,所述连接杆6的个数和所述刺杆3的个数相同,当升降环升起时,连接杆将刺杆抬起,当升降环落下时,连接杆将刺杆放下。
本发明的升降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护环4上的电磁铁7和设置在所述升降环5上的磁铁8,所述电磁铁7的位置和所述磁铁8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护环1上设置有控制盒9,所述控制盒9内设置有带有电磁继电器开关的电磁铁供电电路,所述电磁继电器开关由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无线信号接收器10,当无线信号接受器10接受到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继电器打开,电磁铁失电,刺杆落下,可以开始施工。
本发明的上护环1、下护环2和升降环5均包括活动连接的两个半圆环,所述2个半圆环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锁紧件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固定和更换防护装置。
本发明的下护环2内设置有固定牙201,可以增加下护环和电杆的摩擦力,进一步避免下护环发生相对位移。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当需要对电杆进行维修时,通过无线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控制器控制电磁继电器开关打开,电磁铁供电电路断开,电磁铁失电,与磁铁的吸引力变没,防护环在重力作用下落下,施工人员可以在电杆上进行攀爬施工,当维修完毕,无线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控制器控制电磁继电器关闭,电磁铁供电电路闭合,电磁铁得电,与磁铁产生吸引力,将防护环紧紧吸合在住,连接杆带动刺杆向上保持静止,可以防止非正常攀登。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发明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