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7444995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074349.4

申请日:

20180914

公开号:

CN109315513A

公开日:

201902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A23F3/12

主分类号:

A23F3/06,A23F3/12

申请人:

王庆文

发明人:

王庆文

地址:

362400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剑斗镇红星村后寮2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赵晓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包括铁观音茶树鲜叶采摘、晒青、摇青、凉青、摇活、摇香、摇匀、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过程中对温度、湿度进行过程控制,使失水率、茶色、品质等控制在精准范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使茶叶更具活力,叶中的叶面变红桃色,较好地散发茶叶清香,提升茶叶质感,提高茶叶起水程度及透明度,实现叶背面红针孔效果和叶边缘红齿轮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摘铁观音茶树鲜叶,所述鲜叶呈小开面二叶一心;步骤二,晒青:若为午后温度22-27度的晴朗天气,在自然环境下摊凉20-30分钟,过程中翻动2-3次,以鲜叶失水控制在3%-4%为宜;若为阴雨天气,改用室内空调加热,控制温度24-26度,控制湿度55%-60%,在室内环境下摊凉20-30分钟,过程中翻动2次,以鲜叶失水4%为宜;若为高温天气,改用室内空调制冷,控制温度为22度,凉青萎凋时长为30-40分钟,让鲜叶失水4%为宜;步骤三,选用竹摇笼作摇青工具,选用竹筛仔作凉青萎凋零工具,每次加入30公斤茶叶,以每分钟23-25转的转速执行第一次摇青工序;第一次摇均2分钟后,每次在竹筛仔内放入3~4斤茶叶,进行凉青萎凋90分钟,室内温度控制在22度,湿度控制在75%;步骤四,进行第二次摇活工序,摇4分钟,室内温度在22度,湿度在75%,凉青萎凋时间在2小时至3小时之间;步骤五,进行第三次摇香工序,摇10分钟,室内温度22度,湿度在75%,凉青萎凋时间4小时;步骤六,进行第四次摇匀工序,约在20分钟至30分钟,就是让茶叶边缘齿轮红点或红一条线,叶中心也变半熟红桃色,摇完成后,凉青萎凋3小时可以杀青;步骤七,杀青:杀青温度在260-280度,叶面温度保持75-80度,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到40-45%;步骤八,揉捻:杀青后立即放入揉捻机进行搓揉成条。投叶量8-10公斤为一锅,揉捻3-5分钟,卷曲成条,均匀一致,茶叶附着叶表手摸滑润;步骤九,揉捻后用布包住,包3-4次,每次都去碎末,挤出茶汁粘附叶表,使茶叶油润,同时增加非酶性氧化,包揉需与初烘复烘结合交叉反复进行,视茶叶成形情况,多次反复至外形紧结成形;步骤十,烘干:先以70度烘焙90分钟,再用80度烘焙2小时。在茶叶含水量5%后,取出摊凉入库;步骤十一,成品:干燥后的茶叶技术真空包装,低温收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茶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加工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采摘工序没有大或小分开采青,导致鲜叶品质不佳。

2、现有工艺只有二次摇青,无法提升茶叶品质。

3、加工过程受气候因素影响,导致茶叶品质不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使茶叶更具活力,叶中的叶面变红桃色,较好地散发茶叶清香,提升茶叶质感,提高茶叶起水程度及透明度,实现叶背面红针孔效果和叶边缘红齿轮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摘铁观音茶树鲜叶,所述鲜叶呈小开面二叶一心;

步骤二,晒青:

若为午后温度22-27度的晴朗天气,在自然环境下摊凉20-30分钟,过程中翻动2-3次,以鲜叶失水控制在3%-4%为宜;

若为阴雨天气,改用室内空调加热,控制温度24-26度,控制湿度55%-60%,在室内环境下摊凉20-30分钟,过程中翻动2次,以鲜叶失水4%为宜;

若为高温天气,改用室内空调制冷,控制温度为22度,凉青萎凋时长为30-40分钟,让鲜叶失水4%为宜;

步骤三,选用竹摇笼作摇青工具,选用竹筛仔作凉青萎凋零工具,每次加入30公斤茶叶,以每分钟23-25转的转速执行第一次摇青工序;第一次摇均2分钟后,每次在竹筛仔内放入3~4斤茶叶,进行凉青萎凋90分钟,室内温度控制在22度,湿度控制在75%;

步骤四,进行第二次摇活工序,摇4分钟,室内温度在22度,湿度在75%,凉青萎凋时间在2小时至3小时之间;

步骤五,进行第三次摇香工序,摇10分钟,室内温度22度,湿度在75%,凉青萎凋时间4小时;

步骤六,进行第四次摇匀工序,约在20分钟至30分钟,就是让茶叶边缘齿轮红点或红一条线,叶中心也变半熟红桃色,摇完成后,凉青萎凋3小时可以杀青;

步骤七,杀青:杀青温度在260-280度,叶面温度保持75-80度,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到40-45%;

步骤八,揉捻:杀青后立即放入揉捻机进行搓揉成条。投叶量8-10公斤为一锅,揉捻3-5分钟,卷曲成条,均匀一致,茶叶附着叶表手摸滑润;

步骤九,揉捻后用布包住,包3-4次,每次都去碎末,挤出茶汁粘附叶表,使茶叶油润,同时增加非酶性氧化,包揉需与初烘复烘结合交叉反复进行,视茶叶成形情况,多次反复至外形紧结成形;

步骤十,烘干:先以70度烘焙90分钟,再用80度烘焙2小时。在茶叶含水量5%后,取出摊凉入库;

步骤十一,成品:干燥后的茶叶技术真空包装,低温收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使茶叶更具活力,叶中的叶面变红桃色,较好地散发茶叶清香,提升茶叶质感,提高茶叶起水程度及透明度,实现叶背面红针孔效果和叶边缘红齿轮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摘铁观音茶树鲜叶,所述鲜叶呈小开面二叶一心;

步骤二,晒青:

若为午后温度22-27度的晴朗天气,在自然环境下摊凉20-30分钟,过程中翻动2-3次,以鲜叶失水控制在3%-4%为宜;

若为阴雨天气,改用室内空调加热,控制温度24-26度,控制湿度55%-60%,在室内环境下摊凉20-30分钟,过程中翻动2次,以鲜叶失水4%为宜;

若为高温天气,改用室内空调制冷,控制温度为22度,凉青萎凋时长为30-40分钟,让鲜叶失水4%为宜;

步骤三,选用竹摇笼作摇青工具,选用竹筛仔作凉青萎凋零工具,每次加入30公斤茶叶,以每分钟23-25转的转速执行第一次摇青工序;第一次摇均2分钟后,每次在竹筛仔内放入3~4斤茶叶,进行凉青萎凋90分钟,室内温度控制在22度,湿度控制在75%;

步骤四,进行第二次摇活工序,摇4分钟,室内温度在22度,湿度在75%,凉青萎凋时间在2小时至3小时之间;

步骤五,进行第三次摇香工序,摇10分钟,室内温度22度,湿度在75%,凉青萎凋时间4小时;

步骤六,进行第四次摇匀工序,约在20分钟至30分钟,就是让茶叶边缘齿轮红点或红一条线,叶中心也变半熟红桃色,摇完成后,凉青萎凋3小时可以杀青;

步骤七,杀青:杀青温度在260-280度,叶面温度保持75-80度,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到40-45%;

步骤八,揉捻:杀青后立即放入揉捻机进行搓揉成条。投叶量8-10公斤为一锅,揉捻3-5分钟,卷曲成条,均匀一致,茶叶附着叶表手摸滑润;

步骤九,揉捻后用布包住,包3-4次,每次都去碎末,挤出茶汁粘附叶表,使茶叶油润,同时增加非酶性氧化,包揉需与初烘复烘结合交叉反复进行,视茶叶成形情况,多次反复至外形紧结成形;

步骤十,烘干:先以70度烘焙90分钟,再用80度烘焙2小时。在茶叶含水量5%后,取出摊凉入库;

步骤十一,成品:干燥后的茶叶技术真空包装,低温收藏。

本发明的关键创新点在于做青技术:

摇青分为(三,四次的摇法):

第一次摇法:摇匀2分钟;

第二次摇法:摇活(就是让茶叶起水)4分钟;

第三次摇法:摇香(就是让茶叶嗅到香,没有杂味);

第四次摇法:摇匀(就是让茶叶的边缘有些红透,或红一条线,也叫绿叶红镶边,但是上边条件做到后,我是继续要摇至叶中红心变成桃色)。

以上摇青气温在22~25度之间,第一次摇好与第二次隔凉青时间必须90至100分钟。第二次摇好以第三次开始摇隔凉青时间120至180分钟之间,第三次摇好以第四次隔凉青时间240分钟以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使茶叶更具活力,叶中的叶面变红桃色,较好地散发茶叶清香,提升茶叶质感,提高茶叶起水程度及透明度,实现叶背面红针孔效果和叶边缘红齿轮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74349.4 (22)申请日 2018.09.14 (71)申请人 王庆文 地址 362400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剑斗镇 红星村后寮23号 (72)发明人 王庆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266 代理人 赵晓芳 (51)Int.Cl. A23F 3/06(2006.01) A23F 3/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 包括铁观 音茶树鲜叶采摘、 。

2、晒青、 摇青、 凉青、 摇活、 摇香、 摇匀、 杀青、 揉捻、 烘干等工序, 过程中对温度、 湿 度进行过程控制, 使失水率、 茶色、 品质等控制在 精准范围。 通过上述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观 音加工工艺, 使茶叶更具活力, 叶中的叶面变红 桃色, 较好地散发茶叶清香, 提升茶叶质感, 提高 茶叶起水程度及透明度, 实现叶背面红针孔效果 和叶边缘红齿轮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9315513 A 2019.02.12 CN 109315513 A 1.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采摘铁观音茶树鲜叶, 所述鲜叶呈小开面二叶一心; 步骤二,。

3、 晒青: 若为午后温度22-27度的晴朗天气, 在自然环境下摊凉20-30分钟, 过程中翻动2-3次, 以鲜叶失水控制在3-4为宜; 若为阴雨天气, 改用室内空调加热, 控制温度24-26度, 控制湿度55-60, 在室内环 境下摊凉20-30分钟, 过程中翻动2次, 以鲜叶失水4为宜; 若为高温天气, 改用室内空调制冷, 控制温度为22度, 凉青萎凋时长为30-40分钟, 让鲜 叶失水4为宜; 步骤三, 选用竹摇笼作摇青工具, 选用竹筛仔作凉青萎凋零工具, 每次加入30公斤茶 叶, 以每分钟23-25转的转速执行第一次摇青工序; 第一次摇均2分钟后, 每次在竹筛仔内放 入34斤茶叶, 进行凉。

4、青萎凋90分钟, 室内温度控制在22度, 湿度控制在75; 步骤四, 进行第二次摇活工序, 摇4分钟, 室内温度在22度, 湿度在75, 凉青萎凋时间 在2小时至3小时之间; 步骤五, 进行第三次摇香工序, 摇10分钟, 室内温度22度, 湿度在75, 凉青萎凋时间4 小时; 步骤六, 进行第四次摇匀工序, 约在20分钟至30分钟, 就是让茶叶边缘齿轮红点或红一 条线, 叶中心也变半熟红桃色, 摇完成后, 凉青萎凋3小时可以杀青; 步骤七, 杀青: 杀青温度在260-280度, 叶面温度保持75-80度, 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到40- 45; 步骤八, 揉捻: 杀青后立即放入揉捻机进行搓揉成条。 。

5、投叶量8-10公斤为一锅, 揉捻3-5 分钟, 卷曲成条, 均匀一致, 茶叶附着叶表手摸滑润; 步骤九, 揉捻后用布包住, 包3-4次, 每次都去碎末, 挤出茶汁粘附叶表, 使茶叶油润, 同 时增加非酶性氧化, 包揉需与初烘复烘结合交叉反复进行, 视茶叶成形情况, 多次反复至外 形紧结成形; 步骤十, 烘干: 先以70度烘焙90分钟, 再用80度烘焙2小时。 在茶叶含水量5后, 取出摊 凉入库; 步骤十一, 成品: 干燥后的茶叶技术真空包装, 低温收藏。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315513 A 2 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茶工艺领域, 尤其。

6、涉及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加工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0003 1、 采摘工序没有大或小分开采青, 导致鲜叶品质不佳。 0004 2、 现有工艺只有二次摇青, 无法提升茶叶品质。 0005 3、 加工过程受气候因素影响, 导致茶叶品质不一。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 使茶叶更具活力, 叶中 的叶面变红桃色, 较好地散发茶叶清香, 提升茶叶质感, 提高茶叶起水程度及透明度, 实现 叶背面红针孔效果和叶边缘红齿轮效果。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0008 。

7、步骤一, 采摘铁观音茶树鲜叶, 所述鲜叶呈小开面二叶一心; 0009 步骤二, 晒青: 0010 若为午后温度22-27度的晴朗天气, 在自然环境下摊凉20-30分钟, 过程中翻动2-3 次, 以鲜叶失水控制在3-4为宜; 0011 若为阴雨天气, 改用室内空调加热, 控制温度24-26度, 控制湿度55-60, 在室 内环境下摊凉20-30分钟, 过程中翻动2次, 以鲜叶失水4为宜; 0012 若为高温天气, 改用室内空调制冷, 控制温度为22度, 凉青萎凋时长为30-40分钟, 让鲜叶失水4为宜; 0013 步骤三, 选用竹摇笼作摇青工具, 选用竹筛仔作凉青萎凋零工具, 每次加入30公斤 。

8、茶叶, 以每分钟23-25转的转速执行第一次摇青工序; 第一次摇均2分钟后, 每次在竹筛仔内 放入34斤茶叶, 进行凉青萎凋90分钟, 室内温度控制在22度, 湿度控制在75; 0014 步骤四, 进行第二次摇活工序, 摇4分钟, 室内温度在22度, 湿度在75, 凉青萎凋 时间在2小时至3小时之间; 0015 步骤五, 进行第三次摇香工序, 摇10分钟, 室内温度22度, 湿度在75, 凉青萎凋时 间4小时; 0016 步骤六, 进行第四次摇匀工序, 约在20分钟至30分钟, 就是让茶叶边缘齿轮红点或 红一条线, 叶中心也变半熟红桃色, 摇完成后, 凉青萎凋3小时可以杀青; 0017 步骤七。

9、, 杀青: 杀青温度在260-280度, 叶面温度保持75-80度, 杀青叶含水量控制 到40-45; 0018 步骤八, 揉捻: 杀青后立即放入揉捻机进行搓揉成条。 投叶量8-10公斤为一锅, 揉 捻3-5分钟, 卷曲成条, 均匀一致, 茶叶附着叶表手摸滑润;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9315513 A 3 0019 步骤九, 揉捻后用布包住, 包3-4次, 每次都去碎末, 挤出茶汁粘附叶表, 使茶叶油 润, 同时增加非酶性氧化, 包揉需与初烘复烘结合交叉反复进行, 视茶叶成形情况, 多次反 复至外形紧结成形; 0020 步骤十, 烘干: 先以70度烘焙90分钟, 再用80度烘。

10、焙2小时。 在茶叶含水量5后, 取 出摊凉入库; 0021 步骤十一, 成品: 干燥后的茶叶技术真空包装, 低温收藏。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 使茶叶更具活力, 叶中 的叶面变红桃色, 较好地散发茶叶清香, 提升茶叶质感, 提高茶叶起水程度及透明度, 实现 叶背面红针孔效果和叶边缘红齿轮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

11、明保护的范 围。 0024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0025 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0026 步骤一, 采摘铁观音茶树鲜叶, 所述鲜叶呈小开面二叶一心; 0027 步骤二, 晒青: 0028 若为午后温度22-27度的晴朗天气, 在自然环境下摊凉20-30分钟, 过程中翻动2-3 次, 以鲜叶失水控制在3-4为宜; 0029 若为阴雨天气, 改用室内空调加热, 控制温度24-26度, 控制湿度55-60, 在室 内环境下摊凉20-30分钟, 过程中翻动2次, 以鲜叶失水4为宜; 0030 若为高温天气, 改用室内空调制冷, 控制温度为22度, 凉青萎凋时长为30-40分钟, 让鲜叶。

12、失水4为宜; 0031 步骤三, 选用竹摇笼作摇青工具, 选用竹筛仔作凉青萎凋零工具, 每次加入30公斤 茶叶, 以每分钟23-25转的转速执行第一次摇青工序; 第一次摇均2分钟后, 每次在竹筛仔内 放入34斤茶叶, 进行凉青萎凋90分钟, 室内温度控制在22度, 湿度控制在75; 0032 步骤四, 进行第二次摇活工序, 摇4分钟, 室内温度在22度, 湿度在75, 凉青萎凋 时间在2小时至3小时之间; 0033 步骤五, 进行第三次摇香工序, 摇10分钟, 室内温度22度, 湿度在75, 凉青萎凋时 间4小时; 0034 步骤六, 进行第四次摇匀工序, 约在20分钟至30分钟, 就是让茶叶。

13、边缘齿轮红点或 红一条线, 叶中心也变半熟红桃色, 摇完成后, 凉青萎凋3小时可以杀青; 0035 步骤七, 杀青: 杀青温度在260-280度, 叶面温度保持75-80度, 杀青叶含水量控制 到40-45; 0036 步骤八, 揉捻: 杀青后立即放入揉捻机进行搓揉成条。 投叶量8-10公斤为一锅, 揉 捻3-5分钟, 卷曲成条, 均匀一致, 茶叶附着叶表手摸滑润; 0037 步骤九, 揉捻后用布包住, 包3-4次, 每次都去碎末, 挤出茶汁粘附叶表, 使茶叶油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9315513 A 4 润, 同时增加非酶性氧化, 包揉需与初烘复烘结合交叉反复进行, 视茶叶。

14、成形情况, 多次反 复至外形紧结成形; 0038 步骤十, 烘干: 先以70度烘焙90分钟, 再用80度烘焙2小时。 在茶叶含水量5后, 取 出摊凉入库; 0039 步骤十一, 成品: 干燥后的茶叶技术真空包装, 低温收藏。 0040 本发明的关键创新点在于做青技术: 0041 摇青分为(三, 四次的摇法): 0042 第一次摇法: 摇匀2分钟; 0043 第二次摇法: 摇活(就是让茶叶起水)4分钟; 0044 第三次摇法: 摇香(就是让茶叶嗅到香, 没有杂味); 0045 第四次摇法: 摇匀(就是让茶叶的边缘有些红透, 或红一条线, 也叫绿叶红镶边, 但 是上边条件做到后, 我是继续要摇至叶。

15、中红心变成桃色)。 0046 以上摇青气温在2225度之间, 第一次摇好与第二次隔凉青时间必须90至100分 钟。 第二次摇好以第三次开始摇隔凉青时间120至180分钟之间, 第三次摇好以第四次隔凉 青时间240分钟以上。 0047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观音加工工艺, 使茶叶更具活力, 叶中的叶面变红 桃色, 较好地散发茶叶清香, 提升茶叶质感, 提高茶叶起水程度及透明度, 实现叶背面红针 孔效果和叶边缘红齿轮效果。 004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 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9315513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