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956608.X (22)申请日 2018.08.21 (71)申请人 倪晓燕 地址 330045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志敏大道江西农业大学 (72)发明人 倪晓燕 (51)Int.Cl. A23K 30/15(201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秸秆饲料制作技术领域, 具体的 说是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 该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系统将 玉米秸秆切成1-2cm长度, 并控制。
2、玉米秸秆含水 量在30-40之间; 将尿素制成水溶液, 按每百 公斤玉米秸秆取尿素4-6公斤, 溶于20-30公斤水 中, 制成尿素溶液备用; 将切碎的玉米秸秆均匀 的放入氨化池中, 每层厚20cm左右, 每放一层玉 米秸秆, 喷洒一层尿素溶液; 对氨化池进行封膜 处理, 用挤压法排出空气, 使氨化池呈封闭状态; 等待氨化结束, 排出氨气, 制得氨化玉米秸秆饲 料; 本发明制得的玉米秸秆饲料质量高、 易于牲 畜消化吸收。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4页 CN 109198195 A 2019.01.15 CN 109198195 A 1.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 其特征在于: 该。
3、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通过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系统将玉米秸秆切成1-2cm长度, 并控制玉米秸秆含 水量在30-40之间; 步骤二: 步骤一中切割后, 将尿素制成水溶液, 按每百公斤玉米秸秆取尿素4-6公斤, 溶 于20-30公斤水中, 制成尿素溶液备用; 步骤三: 步骤二中制成尿素溶液后, 将切碎的玉米秸秆均匀的放入氨化池中, 每层厚 20cm左右, 每放一层玉米秸秆, 喷洒一层尿素溶液; 步骤四: 步骤三中喷洒尿素溶液后, 对氨化池进行封膜处理, 用挤压法排出空气, 使氨 化池呈封闭状态; 步骤五: 步骤四中封膜后, 等待氨化结束, 排出氨气, 制得氨化玉米秸秆饲料; 其中, 步骤一。
4、中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箱体(1)、 进料斗(2)、 送料模 块(3)、 切割件(4)、 一号滤网(5)、 驱动模块(6)与收集模块(7); 所述进料斗(2)位于箱体(1) 上方, 进料斗(2)用于将秸秆输送入箱体(1)内; 所述送料模块(3)位于箱体(1)右侧, 送料模 块(3)用于将农作物秸秆送入进料斗(2)中; 所述切割件(4)数量若干, 切割件(4)位于箱体 (1)内, 切割件(4)由上向下均匀布置, 切割件(4)用于切割秸秆; 所述一号滤网(5)位于切割 件(4)的下方, 一号滤网(5)用于过滤切割后的农作物秸秆; 所述驱动模块(6)位于箱体(1) 内, 驱动模块(6)。
5、用于带动切割件(4)旋转; 所述驱动模块(6)包括电机(61)、 一号连接轴 (62)、 一号锥齿轮(63)、 二号连接轴(64)与二号锥齿轮(65); 所述电机(61)安装在箱体(1) 右侧; 所述一号连接轴(62)位于箱体(1)内部, 一号连接轴(62)与电机(61)输出轴相连接; 所述一号锥齿轮(63)安装在一号连接轴(62)的左端; 所述二号连接轴(64)通过一号滤网 (5)安装在箱体(1)内, 二号连接轴(64)用于带动切割件(4)转动; 所述二号锥齿轮(65)安装 在二号连接轴(64)下端, 二号锥齿轮(65)与一号锥齿轮(63)相啮合, 二号锥齿轮(65)用于 带动二号连接轴(6。
6、4)转动; 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 所述收集模块(7)位于箱体(1)底 部, 收集模块(7)用于收集切割好的秸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料模 块(3)包括送料斗(31)、 支撑板(32)、 一号底板(33)、 一号连杆(34)、 二号连杆(35)与一号气 缸(36); 所述送料斗(31)位于进料斗(2)的右上方, 送料斗(31)用于向进料斗(2)中输送秸 秆; 所述支撑板(32)位于送料斗(31)的下方, 支撑板(32)用于安装送料斗(31); 所述一号底 板(33)位于支撑板(32)的下方; 所述一号连杆(34)数量为二, 一。
7、号连杆(34)左右对称铰接 在一号底板(33)上; 所述二号连杆(35)数量为二, 二号连杆(35)左右对称设置, 二号连杆 (35)的上端铰接在支撑板(32)的底部, 二号连杆(35)的下端与一号连杆(34)上端相铰接, 二号连杆(35)用于带动支撑板(32)运动; 所述一号气缸(36)的活塞杆数量为二, 两个活塞 杆长度相同, 一号气缸(36)的两个活塞杆分别与一号连杆(34)、 二号连杆(35)的铰接点相 铰接, 一号气缸(36)用于带动一号连杆(34)与二号连杆(35)转动; 所述一号气缸(36)内部 设有分隔块(361)与活塞; 所述分隔块(361)位于缸体内部, 分隔块(361)位。
8、于缸体左侧, 分 隔块(361)将缸体分成左右不等的两块; 所述活塞数量为二, 活塞分别与两个活塞杆相连 接, 两个活塞均通过同种规格的弹簧与分隔块(361)相连接, 左侧弹簧长度小于右侧弹簧长 度; 所述一号气缸(36)缸体上还设有进气口, 进气口数量为二, 进气口分别设于缸体两端, 进气口用于向一号气缸(36)内注入空气。 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09198195 A 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号连 接轴(64)内部设有通道; 所述一号连接轴(62)上还设有凸轮(66),凸轮(66)位于箱体(1) 内, 凸轮(66。
9、)位于箱体(1)右侧; 所述箱体(1)内还设有气囊(11)、 安装块(12)、 导气管(13) 与固定杆(14); 所述气囊(11)为弹性气囊, 气囊(11)安装在箱体(1)右侧内壁上; 所述安装 块(12)转动安装在二号连接轴(64)上, 安装块(12)内部设有环形空腔, 安装块(12)内部空 腔与二号连接轴(64)内部通道相连通; 所述导气管(13)一端与气囊(11)相连接, 导气管 (13)另一端与安装块(12)内部环形空腔相连通, 导气管(13)用于实现气囊(11)与二号连接 轴(64)内部的通道之间的气流流通; 所述固定杆(14)左端安装在箱体(1)左侧内壁上, 固定 杆(14)右端。
10、与安装块(12)相连接, 固定杆(14)用于防止安装块(12)转动; 所述切割件(4)包 括固定盘(41)、 活塞板(42)、 推杆(43)、 三号连杆(44)与切刀(45); 所述固定盘(41)安装在 二号连接轴(64)上, 固定盘(41)内部设有若干凹槽, 凹槽与二号连接轴(64)内部通道相连 通; 所述活塞板(42)安装在凹槽内, 活塞板(42)数量与凹槽数量相同, 活塞板(42)将凹槽密 封, 活塞板(42)可以在凹槽内滑动; 所述推杆(43)安装在凹槽内, 推杆(43)一端与活塞板 (42)相连接; 所述三号连杆(44)安装在凹槽内, 每个凹槽内含有两个三号连杆(44), 两个三 号。
11、连杆(44)均与推杆(43)端部相铰接; 所述切刀(45)一端铰接在凹槽内, 每个凹槽含有切 刀(45)数量为二, 两个切刀(45)位于凹槽内部分相互交叉并在交叉点铰接, 切刀(45)的端 部分别与两个三号连杆(44)铰接, 切刀(45)两侧均设有锋口, 切刀(45)用于切割秸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 (1)内还设有二号滤网(15)、 固定板(16)与凸块(17); 所述二号滤网(15)通过弹簧安装在箱 体(1)内, 二号滤网(15)位于驱动模块(6)下方, 二号滤网(15)用于过滤秸秆; 所述固定板 (16)通过箱体(1)内部前后。
12、壁安装, 固定板(16)位于箱体(1)中部, 固定板(16)位于二号滤 网(15)的下方; 所述凸块(17)安装在固定板(16)上端, 凸块(17)位于固定板(16)中部, 凸块 (17)的上端与二号滤网(15)的底部相接触, 凸块(17)用于使得二号滤网(15)上下抖动; 所 述箱体(1)左侧壁上还设有推拉门(18), 推拉门(18)的用于方便将二号滤网(15)取出箱体 (1)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模 块(7)包括二号底板(71)、 一号支杆(72)、 二号支杆(73)、 二号气缸(74)、 一号收集框(75)与 收集板(76)。
13、; 所述一号支杆(72)固定在二号底板(71)上; 所述二号支杆(73)中部与一号支 杆(72)滑动安装; 所述二号气缸(74)安装在二号底板(71)上, 二号气缸(74)位于一号支杆 (72)的左侧, 二号气缸(74)的活塞杆与二号支杆(73)的末端相连接; 所述一号收集框(75) 与二号支杆(73)的右端相连接, 一号收集框(75)为环状结构, 一号收集框(75)用于收集切 割好的秸秆; 所述收集板(76)位于一号收集框(75)内部, 收集板(76)通过弹性绳(77)与二 号滤网(15)相连接, 收集板(76)中部铰接在一号收集框(75)的前后壁上, 收集板(76)用于 收集秸秆。 6.根。
14、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号底 板(71)上还设有顶杆(78), 顶杆(78)下端安装在二号底板(71)上, 顶杆(78)上端靠近收集 板(76)左端部, 顶杆(78)用于顶起收集板(76)左端部, 使得一号收集框(75)中的秸秆下落; 所述一号收集框(75)下方还设有二号收集框(8), 二号收集框(8)用于收集一号收集框(75) 中的秸秆。 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09198195 A 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号气 缸(74)的活塞与缸体之间设有弹簧, 二号气缸(74)。
15、下端设有出气口, 二号气缸(74)下端的 出气口通过管路与一号气缸(36)的两个进气口相连接, 二号气缸(74)用于向一号气缸(36) 供气。 权 利 要 求 书 3/3 页 4 CN 109198195 A 4 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秸秆饲料制作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 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农作物再加工是实现资源再利用, 变废为宝的重要方法, 实现了节本增效、 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 对秸秆进行焚烧, 使其回归农田, 这种秸秆的处理方式既费工费时, 还污染环境, 甚至会引起火灾; 因此需要对秸秆进行二次加工, 使其。
16、具有新的用途, 而且我 国每年浪费的农作物秸秆, 如稻草秸秆、 麦秸、 玉米秸等超过7亿吨, 合理的利用这些秸秆有 效的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同时避免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其中利用玉米秸秆制作牲畜饲 料就是一种很好的玉米秸秆的利用方法, 但是现有的方法无法使得制得的玉米秸秆饲料大 小均匀, 制得的玉米秸秆饲料的质量不高, 同时秸秆中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等联系 紧密, 不利于牲畜的消化吸收。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 该 工艺通过采用一种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系统对玉米秸秆进行切割, 使得玉米秸秆被切割的 大小均匀, 提高了。
17、最终制得的玉米秸秆饲料的质量, 同时便于牲畜食用, 本发明通过利用氨 化秸秆技术对玉米秸秆进行氨化, 使得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与木质素等部分溶 解, 从而提高了牲畜对玉米秸秆饲料的消化能力, 便于牲畜对玉米秸秆饲料的吸收。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 料的制作工艺, 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5 步骤一: 通过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系统将玉米秸秆切成1-2cm长度, 并控制玉米秸 秆含水量在30-40之间; 0006 步骤二: 步骤一中切割后, 将尿素制成水溶液, 按每百公斤玉米秸秆取尿素4-6公 斤, 溶于20-30公斤水中, 。
18、制成尿素溶液备用; 0007 步骤三: 步骤二中制成尿素溶液后, 将切碎的玉米秸秆均匀的放入氨化池中, 每层 厚20cm左右, 每放一层玉米秸秆, 喷洒一层尿素溶液; 0008 步骤四: 步骤三中喷洒尿素溶液后, 对氨化池进行封膜处理, 用挤压法排出空气, 使氨化池呈封闭状态; 0009 步骤五: 步骤四中封膜后, 等待氨化结束, 排出氨气, 制得氨化玉米秸秆饲料; 0010 其中, 步骤一中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箱体、 进料斗、 送料模 块、 切割件、 一号滤网、 驱动模块与收集模块; 所述进料斗位于箱体上方, 进料斗用于将秸秆 输送入箱体内; 所述送料模块位于箱体右侧, 送料。
19、模块用于将农作物秸秆送入进料斗中; 所 述切割件数量若干, 切割件位于箱体内, 切割件由上向下均匀布置, 切割件用于切割秸秆; 所述一号滤网位于切割件的下方, 一号滤网用于过滤切割后的农作物秸秆, 从而得到合适 说 明 书 1/9 页 5 CN 109198195 A 5 大小的农作物秸秆; 所述驱动模块位于箱体内, 驱动模块用于带动切割件旋转; 所述驱动模 块包括电机、 一号连接轴、 一号锥齿轮、 二号连接轴与二号锥齿轮; 所述电机安装在箱体右 侧; 所述一号连接轴位于箱体内部, 一号连接轴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 所述一号锥齿轮安装 在一号连接轴的左端; 所述二号连接轴通过一号滤网安装在箱体内。
20、, 二号连接轴用于带动 切割件转动; 所述二号锥齿轮安装在二号连接轴下端, 二号锥齿轮与一号锥齿轮相啮合, 二 号锥齿轮用于带动二号连接轴转动; 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出料口; 所述收集模块位于箱体底 部, 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切割好的秸秆。 工作时, 农作物秸秆由送料模块输送入进料斗, 再由 进料斗进入箱体中, 此时驱动模块的电机工作, 电机带动一号连接轴与一号锥齿轮转动, 一 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啮合, 使得二号锥齿轮带动二号连接轴与二号连接轴上的切割件转 动, 从而使得切割件对进入箱体中的秸秆进行切割, 秸秆切割后大小达到标准的从一号滤 网上落下, 未达到标准的秸秆继续在箱体中切割, 最终切割好的。
21、秸秆由箱体底部的出料口 排出, 并被收集模块收集, 切割件的均匀布置使得秸秆被切割的大小更加均匀, 方便了后续 秸秆的回收利用。 0011 所述送料模块包括送料斗、 支撑板、 一号底板、 一号连杆、 二号连杆与一号气缸; 所 述送料斗位于进料斗的右上方, 送料斗用于向进料斗中输送秸秆; 所述支撑板位于送料斗 的下方, 支撑板用于安装送料斗; 所述一号底板位于支撑板的下方; 所述一号连杆数量为 二, 一号连杆左右对称铰接在一号底板上; 所述二号连杆数量为二, 二号连杆左右对称设 置, 二号连杆的上端铰接在支撑板的底部, 二号连杆的下端与一号连杆上端相铰接, 二号连 杆用于带动支撑板运动; 所述一。
22、号气缸的活塞杆数量为二, 两个活塞杆长度相同, 一号气缸 的两个活塞杆分别与一号连杆、 二号连杆的铰接点相铰接, 一号气缸用于带动一号连杆与 二号连杆转动; 所述一号气缸内部设有分隔块与活塞; 所述分隔块位于缸体内部, 分隔块位 于缸体左侧, 分隔块将缸体分成左右不等的两块; 所述活塞数量为二, 活塞分别与两个活塞 杆相连接, 两个活塞均通过同种规格的弹簧与分隔块相连接, 左侧弹簧长度小于右侧弹簧 长度; 所述一号气缸缸体上还设有进气口, 进气口数量为二, 进气口分别设于缸体两端, 进 气口用于向一号气缸内注入空气。 工作时, 当箱体中需要添加秸秆时, 气体从一号气缸的两 个进气口中进入, 使。
23、得一号气缸的两个活塞杆缩回缸体内, 从而使得一号连杆与二号连杆 转动, 带动支撑板与送料斗上升, 由于一号气缸中的分隔块位于缸体内部靠左位置, 一号气 缸活塞杆长度相同, 从而使得一号气缸的活塞杆缩回的长度不同, 右侧的活塞杆缩回的距 离大于左侧的活塞杆缩回的距离, 从而使得右侧的一号连杆与二号连杆转动的角度更大, 使得支撑板右侧升起的高度大于支撑板左侧升起的高度, 使得送料斗向左侧倾斜, 进而使 得秸秆更加快速的进入进料斗与箱体中, 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2 所述二号连接轴内部设有通道; 所述一号连接轴上还设有凸轮,凸轮位于箱体内, 凸轮位于箱体右侧; 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气囊、 安装块、 导。
24、气管与固定杆; 所述气囊为弹性气 囊, 使得气囊受到挤压时可以自动恢复, 气囊安装在箱体右侧内壁上; 所述安装块转动安装 在二号连接轴上, 安装块内部设有环形空腔, 安装块内部空腔与二号连接轴内部通道相连 通; 所述导气管一端与气囊相连接, 导气管另一端与安装块内部环形空腔相连通, 导气管用 于实现气囊与二号连接轴内部的通道之间的气流流通; 所述固定杆左端安装在箱体左侧内 壁上, 固定杆右端与安装块相连接, 固定杆用于防止安装块转动; 所述切割件包括固定盘、 活塞板、 推杆、 三号连杆与切刀; 所述固定盘安装在二号连接轴上, 固定盘内部设有若干凹 说 明 书 2/9 页 6 CN 109198。
25、195 A 6 槽, 凹槽与二号连接轴内部通道相连通; 所述活塞板安装在凹槽内, 活塞板数量与凹槽数量 相同, 活塞板将凹槽密封, 活塞板可以在凹槽内滑动; 所述推杆安装在凹槽内, 推杆一端与 活塞板相连接; 所述三号连杆安装在凹槽内, 每个凹槽内含有两个三号连杆, 两个三号连杆 均与推杆端部相铰接; 所述切刀一端铰接在凹槽内, 每个凹槽含有切刀数量为二, 两个切刀 位于凹槽内部分相互交叉并在交叉点铰接, 切刀的端部分别与两个三号连杆铰接, 切刀两 侧均设有锋口, 切刀用于切割秸秆。 工作时, 气囊、 导气管、 安装块内环形空腔、 连接轴内部 通道与固定盘内的凹槽之间形成气流通路, 活塞板将固。
26、定盘内的凹槽密封, 使得气囊、 导气 管、 安装块内环形空腔、 连接轴内部通道与固定盘的凹槽之间的气体总量恒定, 当系统工作 时, 电机带动凸轮转动, 使得气囊受到挤压, 从而使得气囊中的气体沿着气流通路最终进入 固定盘的凹槽内, 气体推动活塞板向前运动, 使得活塞板带动推杆向前运动, 使得两个三号 连杆张开一定的角度, 从而使得铰接在两个三号连杆上的两个交叉的切刀张开一定角度, 当凸轮转动一定角度与气囊脱离接触时, 因气囊是弹性气囊, 气囊受压后恢复, 使得活塞板 受到负压的影响在固定盘的凹槽内缩回, 从而使得两个切刀在活塞板的作用下重新闭合, 使得两个切刀对秸秆进行剪切; 电机的持续旋转使。
27、得气囊在凸轮的作用下持续的压缩、 恢 复, 进而使得两个切刀持续的张开、 闭合对秸秆进行剪切, 提高了秸秆切割的速度, 同时, 因 切刀的两侧均设有锋口, 使得两个切刀在张开与闭合时可以对秸秆进行锯切, 更进一步的 提高了秸秆的切割速度, 使得切口整齐, 切割后的秸秆便于加工。 0013 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二号滤网、 固定板与凸块; 所述二号滤网通过弹簧安装在箱体 内, 二号滤网位于驱动模块下方, 二号滤网用于过滤秸秆; 所述固定板通过箱体内部前后壁 安装, 固定板位于箱体中部, 固定板位于二号滤网的下方; 所述凸块安装在固定板上端, 凸 块位于固定板中部, 凸块的上端与二号滤网的底部相接触, 。
28、凸块用于使得二号滤网上下抖 动; 所述箱体左侧壁上还设有推拉门, 推拉门的用于方便将二号滤网取出箱体外。 工作时, 秸秆由一号滤网上下落至二号滤网上, 秸秆在重力作用下对二号滤网产生了撞击, 二号滤 网底部的凸块使得二号滤网受到撞击时, 二号滤网的两端可以上下晃动, 从而使得二号滤 网上的秸秆可以快速的从二号滤网上下落, 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同时箱体上的推拉门 使得二号滤网能够方便的从箱体中取出, 从而方便了二号滤网上的大块的秸秆再次进入箱 体中进行二次切割, 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 0014 所述收集模块包括二号底板、 一号支杆、 二号支杆、 二号气缸、 一号收集框与收集 板; 所述一号支。
29、杆固定在二号底板上; 所述二号支杆中部与一号支杆滑动安装; 所述二号气 缸安装在二号底板上, 二号气缸位于一号支杆的左侧, 二号气缸的活塞杆与二号支杆的末 端相连接; 所述一号收集框与二号支杆的右端相连接, 一号收集框为环状结构, 一号收集框 用于收集切割好的秸秆; 所述收集板位于一号收集框内部, 收集板通过弹性绳与二号滤网 相连接, 收集板中部铰接在一号收集框的前后壁上, 收集板用于收集秸秆。 工作时, 切割后 的秸秆进入一号收集框中, 秸秆堆积在一号收集板上, 收集板与二号滤网之间通过弹性绳 连接, 使得二号滤网在抖动时带动收集板抖动, 从而使得一号收集框中的秸秆在收集板的 抖动作用下彼此。
30、之间的空间缩小, 使得一号收集框可以装载更多的秸秆, 避免了频繁的卸 料, 节约了时间, 降低了劳动强度, 降低了成本。 0015 所述二号底板上还设有顶杆, 顶杆下端安装在二号底板上, 顶杆上端靠近收集板 左端部, 顶杆用于顶起收集板左端部, 使得一号收集框中的秸秆下落; 所述一号收集框下方 说 明 书 3/9 页 7 CN 109198195 A 7 还设有二号收集框, 二号收集框用于收集一号收集框中的秸秆。 工作时, 随着一号收集框中 的秸秆的累积, 一号收集框中的重量增加, 一号收集框带动二号支杆在一号支杆上向下滑 动, 并挤压二号气缸, 当一号收集框中的收集板与顶杆相接触时, 由于顶。
31、杆位于收集板的左 端, 收集板中部铰接在收集框的前后壁上, 从而使得收集板左端在顶杆的作用下逐渐上升, 使得收集板右端下降, 从而使得秸秆从收集板的右端滑落最终进入二号收集框中; 全程通 过一号收集框中的秸秆的重力与顶杆相互配合对一号收集框中的秸秆进行卸载, 节约了成 本, 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 同时全过程自动进行, 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0016 所述二号气缸的活塞与缸体之间设有弹簧, 二号气缸下端设有出气口, 二号气缸 下端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一号气缸的两个进气口相连接, 二号气缸用于向一号气缸供气。 工作时, 当箱体中的秸秆切碎进入一号收集框中时, 一号收集框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二号 支杆在一。
32、号支杆上下滑, 从而使得二号气缸受到挤压, 二号气缸中的气体通过相关管路从 一号气缸的两个进气口输送进一号气缸中, 对一号气缸进行供气, 使得一号气缸带动一号 连杆与二号连杆转动, 从而实现支撑板与送料斗的自动送料, 一号气缸与二号气缸中的气 体总量恒定, 使得送料过程结束与一号收集框中的秸秆卸载后, 二号气缸与一号气缸在各 自的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从而实现送料与秸秆卸载的自动循环, 使得系统更加智能, 节约了 人力物力的消耗, 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 该工艺通过采用一种农作物 秸秆回收利用系统对玉米秸。
33、秆进行切割, 使得玉米秸秆被切割的大小均匀, 提高了最终制 得的玉米秸秆饲料的质量, 同时便于牲畜食用, 本发明通过利用氨化秸秆技术对玉米秸秆 进行氨化, 使得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与木质素等部分溶解, 从而提高了牲畜对玉 米秸秆饲料的消化能力, 便于牲畜对玉米秸秆饲料的吸收。 0019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 该工艺采用的一种农作物秸 秆回收利用系统, 通过设置两侧带有锋口的切刀, 同时两片切刀相互交叉铰接, 利用气囊推 动活塞板带动两片切刀的开合实现对秸秆的剪切, 同时切割件均匀布置, 保证了切割后的 秸秆大小均匀, 从而提高了制得的玉米秸秆饲料的质量, 。
34、同时切割效率高, 提高了秸秆饲料 的制作效率。 0020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 该工艺采用的一种农作物秸 秆回收利用系统, 通过利用一号收集框中的秸秆的重力对二号气缸进行挤压, 使得二号气 缸对一号气缸进行供气, 从而使得一号气缸带动送料模块工作, 将秸秆送入箱体中切割, 加 快了工作效率, 缩短了秸秆饲料制作时花费的切段的时间, 从而缩短了玉米秸秆饲料制作 的时间, 同时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系统的主视图; 0023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0024 图4是。
35、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 图中: 箱体1、 进料斗2、 送料模块3、 切割件4、 一号滤网5、 驱动模块6、 收集模块7、 二 说 明 书 4/9 页 8 CN 109198195 A 8 号收集框8、 气囊11、 安装块12、 导气管13、 固定杆14、 二号滤网15、 固定板16、 凸块17、 推拉门 18、 送料斗31、 支撑板32、 一号底板33、 一号连杆34、 二号连杆35、 一号气缸36、 分隔块361、 固 定盘41、 活塞板42、 推杆43、 三号连杆44、 切刀45、 电机61、 一号连接轴62、 一号锥齿轮63、 二 号连接轴64、 二号锥齿轮65、 凸轮66、。
36、 二号底板71、 一号支杆72、 二号支杆73、 二号气缸74、 一 号收集框75、 收集板76、 弹性绳77、 顶杆78。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使用图1-图4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进行如下说 明。 0027 如图1与图2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氨化玉米秸秆饲料的制作工艺, 该工艺包括 如下步骤: 0028 步骤一: 通过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系统将玉米秸秆切成1-2cm长度, 并控制玉米秸 秆含水量在30-40之间; 0029 步骤二: 步骤一中切割后, 将尿素制成水溶液, 按每百公斤玉米秸秆取尿素4-6公 斤, 溶于20-30公斤水中, 制成尿素溶液备用; 0030。
37、 步骤三: 步骤二中制成尿素溶液后, 将切碎的玉米秸秆均匀的放入氨化池中, 每层 厚20cm左右, 每放一层玉米秸秆, 喷洒一层尿素溶液; 0031 步骤四: 步骤三中喷洒尿素溶液后, 对氨化池进行封膜处理, 用挤压法排出空气, 使氨化池呈封闭状态; 0032 步骤五: 步骤四中封膜后, 等待氨化结束, 排出氨气, 制得氨化玉米秸秆饲料; 0033 其中, 步骤一中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箱体1、 进料斗2、 送料模 块3、 切割件4、 一号滤网5、 驱动模块6与收集模块7; 所述进料斗2位于箱体1上方, 进料斗2用 于将秸秆输送入箱体1内; 所述送料模块3位于箱体1右侧, 送料模。
38、块3用于将农作物秸秆送 入进料斗2中; 所述切割件4数量若干, 切割件4位于箱体1内, 切割件4由上向下均匀布置, 切 割件4用于切割秸秆; 所述一号滤网5位于切割件4的下方, 一号滤网5用于过滤切割后的农 作物秸秆, 从而得到合适大小的农作物秸秆; 所述驱动模块6位于箱体1内, 驱动模块6用于 带动切割件4旋转; 所述驱动模块6包括电机61、 一号连接轴62、 一号锥齿轮63、 二号连接轴 64与二号锥齿轮65; 所述电机61安装在箱体1右侧; 所述一号连接轴62位于箱体1内部, 一号 连接轴62与电机61输出轴相连接; 所述一号锥齿轮63安装在一号连接轴62的左端; 所述二 号连接轴64通。
39、过一号滤网5安装在箱体1内, 二号连接轴64用于带动切割件4转动; 所述二号 锥齿轮65安装在二号连接轴64下端, 二号锥齿轮65与一号锥齿轮63相啮合, 二号锥齿轮65 用于带动二号连接轴64转动; 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 所述收集模块7位于箱体1底部, 收集模块7用于收集切割好的秸秆。 工作时, 农作物秸秆由送料模块3输送入进料斗2, 再由 进料斗2进入箱体1中, 此时驱动模块6的电机61工作, 电机61带动一号连接轴62与一号锥齿 轮63转动, 一号锥齿轮63与二号锥齿轮65啮合, 使得二号锥齿轮65带动二号连接轴64与二 号连接轴64上的切割件4转动, 从而使得切割件4对进入箱体1。
40、中的秸秆进行切割, 秸秆切割 后大小达到标准的从一号滤网5上落下, 未达到标准的秸秆继续在箱体1中切割, 最终切割 好的秸秆由箱体1底部的出料口排出, 并被收集模块7收集, 切割件4的均匀布置使得秸秆被 切割的大小更加均匀, 方便了后续秸秆的回收利用。 说 明 书 5/9 页 9 CN 109198195 A 9 0034 如图2所示, 所述送料模块3包括送料斗31、 支撑板32、 一号底板33、 一号连杆34、 二 号连杆35与一号气缸36; 所述送料斗31位于进料斗2的右上方, 送料斗31用于向进料斗2中 输送秸秆; 所述支撑板32位于送料斗31的下方, 支撑板32用于安装送料斗31; 所。
41、述一号底板 33位于支撑板32的下方; 所述一号连杆34数量为二, 一号连杆34左右对称铰接在一号底板 33上; 所述二号连杆35数量为二, 二号连杆35左右对称设置, 二号连杆35的上端铰接在支撑 板32的底部, 二号连杆35的下端与一号连杆34上端相铰接, 二号连杆35用于带动支撑板32 运动; 所述一号气缸36的活塞杆数量为二, 两个活塞杆长度相同, 一号气缸36的两个活塞杆 分别与一号连杆34、 二号连杆35的铰接点相铰接, 一号气缸36用于带动一号连杆34与二号 连杆35转动; 所述一号气缸36内部设有分隔块361与活塞; 所述分隔块361位于缸体内部, 分 隔块361位于缸体左侧,。
42、 分隔块361将缸体分成左右不等的两块; 所述活塞数量为二, 活塞分 别与两个活塞杆相连接, 两个活塞均通过同种规格的弹簧与分隔块361相连接, 左侧弹簧长 度小于右侧弹簧长度; 所述一号气缸36缸体上还设有进气口, 进气口数量为二, 进气口分别 设于缸体两端, 进气口用于向一号气缸36内注入空气。 工作时, 当箱体1中需要添加秸秆时, 气体从一号气缸36的两个进气口中进入, 使得一号气缸36的两个活塞杆缩回缸体内, 从而 使得一号连杆34与二号连杆35转动, 带动支撑板32与送料斗31上升, 由于一号气缸36中的 分隔块361位于缸体内部靠左位置, 一号气缸36活塞杆长度相同, 从而使得一号。
43、气缸36的活 塞杆缩回的长度不同, 右侧的活塞杆缩回的距离大于左侧的活塞杆缩回的距离, 从而使得 右侧的一号连杆34与二号连杆35转动的角度更大, 使得支撑板32右侧升起的高度大于支撑 板32左侧升起的高度, 使得送料斗31向左侧倾斜, 进而使得秸秆更加快速的进入进料斗2与 箱体1中, 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5 如图3与图4所示, 所述二号连接轴64内部设有通道; 所述一号连接轴62上还设有 凸轮66,凸轮66位于箱体1内, 凸轮66位于箱体1右侧; 所述箱体1内还设有气囊11、 安装块 12、 导气管13与固定杆14; 所述气囊11为弹性气囊, 使得气囊11受到挤压时可以自动恢复, 气囊1。
44、1安装在箱体1右侧内壁上; 所述安装块12转动安装在二号连接轴64上, 安装块12内部 设有环形空腔, 安装块12内部空腔与二号连接轴64内部通道相连通; 所述导气管13一端与 气囊11相连接, 导气管13另一端与安装块12内部环形空腔相连通, 导气管13用于实现气囊 11与二号连接轴64内部的通道之间的气流流通; 所述固定杆14左端安装在箱体1左侧内壁 上, 固定杆14右端与安装块12相连接, 固定杆14用于防止安装块12转动; 所述切割件4包括 固定盘41、 活塞板42、 推杆43、 三号连杆44与切刀45; 所述固定盘41安装在二号连接轴64上, 固定盘41内部设有若干凹槽, 凹槽与二号。
45、连接轴64内部通道相连通; 所述活塞板42安装在 凹槽内, 活塞板42数量与凹槽数量相同, 活塞板42将凹槽密封, 活塞板42可以在凹槽内滑 动; 所述推杆43安装在凹槽内, 推杆43一端与活塞板42相连接; 所述三号连杆44安装在凹槽 内, 每个凹槽内含有两个三号连杆44, 两个三号连杆44均与推杆43端部相铰接; 所述切刀45 一端铰接在凹槽内, 每个凹槽含有切刀45数量为二, 两个切刀45位于凹槽内部分相互交叉 并在交叉点铰接, 切刀45的端部分别与两个三号连杆44铰接, 切刀45两侧均设有锋口, 切刀 45用于切割秸秆。 工作时, 气囊11、 导气管13、 安装块12内环形空腔、 连接。
46、轴内部通道与固定 盘41内的凹槽之间形成气流通路, 活塞板42将固定盘41内的凹槽密封, 使得气囊11、 导气管 13、 安装块12内环形空腔、 连接轴内部通道与固定盘41的凹槽之间的气体总量恒定, 当系统 工作时, 电机61带动凸轮66转动, 使得气囊11受到挤压, 从而使得气囊11中的气体沿着气流 说 明 书 6/9 页 10 CN 109198195 A 10 通路最终进入固定盘41的凹槽内, 气体推动活塞板42向前运动, 使得活塞板42带动推杆43 向前运动, 使得两个三号连杆44张开一定的角度, 从而使得铰接在两个三号连杆44上的两 个交叉的切刀45张开一定角度, 当凸轮66转动一定。
47、角度与气囊11脱离接触时, 因气囊11是 弹性气囊11, 气囊11受压后恢复, 使得活塞板42受到负压的影响在固定盘41的凹槽内缩回, 从而使得两个切刀45在活塞板42的作用下重新闭合, 使得两个切刀45对秸秆进行剪切; 电 机61的持续旋转使得气囊11在凸轮66的作用下持续的压缩、 恢复, 进而使得两个切刀45持 续的张开、 闭合对秸秆进行剪切, 提高了秸秆切割的速度, 同时, 因切刀45的两侧均设有锋 口, 使得两个切刀45在张开与闭合时可以对秸秆进行锯切, 更进一步的提高了秸秆的切割 速度, 使得切口整齐, 切割后的秸秆便于加工。 0036 如图2所示, 所述箱体1内还设有二号滤网15、。
48、 固定板16与凸块17; 所述二号滤网15 通过弹簧安装在箱体1内, 二号滤网15位于驱动模块6下方, 二号滤网15用于过滤秸秆; 所述 固定板16通过箱体1内部前后壁安装, 固定板16位于箱体1中部, 固定板16位于二号滤网15 的下方; 所述凸块17安装在固定板16上端, 凸块17位于固定板16中部, 凸块17的上端与二号 滤网15的底部相接触, 凸块17用于使得二号滤网15上下抖动; 所述箱体1左侧壁上还设有推 拉门18, 推拉门18的用于方便将二号滤网15取出箱体1外。 工作时, 秸秆由一号滤网5上下落 至二号滤网15上, 秸秆在重力作用下对二号滤网15产生了撞击, 二号滤网15底部的。
49、凸块17 使得二号滤网15受到撞击时, 二号滤网15的两端可以上下晃动, 从而使得二号滤网15上的 秸秆可以快速的从二号滤网15上下落, 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同时箱体1上的推拉门18使 得二号滤网15能够方便的从箱体1中取出, 从而方便了二号滤网15上的大块的秸秆再次进 入箱体1中进行二次切割, 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 0037 如图2所示, 所述收集模块7包括二号底板71、 一号支杆72、 二号支杆73、 二号气缸 74、 一号收集框75与收集板76; 所述一号支杆72固定在二号底板71上; 所述二号支杆73中部 与一号支杆72滑动安装; 所述二号气缸74安装在二号底板71上, 二号气缸74位于一号支杆 72的左侧, 二号气缸74的活塞杆与二号支杆73的末端相连接; 所述一号收集框75与二号支 杆73的右端相连接, 一号收集框75为环状结构, 一号收集框75用于收集切割好的秸秆; 所述 收集板76位于一号收集框75内部, 收集板76通过弹性绳77与二号滤网15相连接, 收集板76 中部铰接在一号收集框75的前后壁上, 收集板76用于收集秸秆。 工作时, 切割后的秸秆进入 一号收集框75中, 秸秆堆积在一号收集板76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