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玉米生长的农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调节玉米生长的农药组合物.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828553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3.20 CN 101828553 B *CN101828553B* (21)申请号 201010187029.7 (22)申请日 2010.05.31 A01N 43/38(2006.01) A01N 37/12(2006.01) A01P 2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山东农业大学 地址 271018 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 61 号 (72)发明人 姜兴印 刘鹏 张吉旺 董树亭 聂乐兴 CN 1587231 A,2005.03.02,说明书第1页第 1 段 - 第 2 页第 2 段 . CN。
2、 1073070 A,1993.06.16,说明书第1页第 1 段 - 最后 1 段 . (54) 发明名称 一种调节玉米生长的农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由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 4- 吲 哚 -3- 基丁酸、 湿展剂和其它助剂组成的一种调 节玉米生长的农药组合物, 不改变植株株高和穗 位高, 明显增加玉米茎秆粗度, 提高植株根系活力 和叶绿素含量等, 克服了胺鲜酯单独使用引起的 穗位高增加以及吲哚丁酸单独使用造成蜡熟期根 系和穗位叶早衰的缺点, 防止玉米倒伏, 增产作用 明显,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周静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
3、明书 7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调节玉米生长的农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以重量比为胺鲜酯 : 吲哚丁酸 5:11:5 为有效成分。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调节玉米生长的农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各 组分组成, 重量比分别为 : 胺鲜酯 2%10%, 吲哚丁酸 2%10%, 分散剂亚甲基二萘磺酸钠 1%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复合物复合型湿展剂 5%10%, 高岭土 68%9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828553 B 2。
4、 1/7 页 3 一种调节玉米生长的农药组合物 ( 一 )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由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 ( 以下称胺鲜酯 )、 4- 吲哚 -3- 基丁酸 ( 以下 称吲哚丁酸 )、 湿展剂和其它助剂组成的农药组合物。 0002 同时, 本发明涉及应用该组合物调节玉米生长和提高产量的方法。 ( 二 ) 背景技术 : 0003 胺鲜酯 (DA-6) 的化学名称为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或 2-N, N- 乙氨基乙基己酸酯 (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 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类新型、 广 谱性植物生长促进剂, 安全性高。该化合物能提高植株体。
5、内叶绿素, 蛋白质, 核酸的含量和 光合速率, 提高过氧化物酶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促进植株的碳、 氮代谢, 增强植株对水肥 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 调节体内水分平衡, 增强作物, 果树的抗病, 抗旱, 抗寒能力, 延缓 植株衰老, 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0004 吲哚丁酸 (IBA) 是一种广谱的吲哚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可经由叶片、 树枝的嫩表 皮、 种子进入到植物体内, 随营养流输导到起作用的部位, 能促进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 诱 导形成不定根, 是良好的生根剂。还可用于瓜果防止落果, 改变雌、 雄花比率, 提高座果率。 本品在土中能够迅速降解。 000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玉米作为。
6、饲料和工艺原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但由于耕 地面积有限, 又要保持合理的种植业结构, 玉米面积不易再扩大, 通过培育适应高密度种 植的品种, 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是实现高产的关键途径之一, 然而高密度通常会带来倒伏、 空 秆、 小穗、 秃尖、 贪青晚熟等一系列问题, 甚至会限制果穗发育, 增加籽粒的败育率, 降低产 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控玉米各器官协调上具有常规栽培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使籽粒器 官和茎秆关系得到充分的协调。与传统农业技术措施相比, 具有使用浓度低、 剂量小、 费用 低、 见效快、 在植物体和土壤中可迅速分解、 环境友好等特点, 通过调节植物内源激素水平 而影响作物的生理生化反应。
7、, 来解决由环境和遗传因素所造成的倒伏等问题, 已经成为我 国玉米高产、 稳产、 高效栽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 发明内容 :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胺鲜酯、 吲哚丁酸、 湿展剂和其它助剂等组成的农药组合物, 可 显著增加玉米茎秆粗度, 起到一定的抗倒伏作用, 提高玉米植株的根系活力、 穗位叶叶绿素 含量、 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 增产作用明显, 以及应用该组合物进行田间喷 雾处理调节玉米生长和提高产量的方法。 0007 本发明发现, 胺鲜酯与吲哚丁酸的组合物在 5 1 1 5 的配比中, 可明显增 加玉米茎秆粗度, 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等, 防止玉米倒伏, 增。
8、产作用显著。本组 合物中可含有胺鲜酯 2 10, 吲哚丁酸 2 10, 分散剂亚甲基二萘磺酸纳 1 2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复合物复合型湿展剂 5 10, 高岭土 68 90。 说 明 书 CN 101828553 B 3 2/7 页 4 0008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组合物调节玉米生长、 提高产量的方法。 0009 玉米倒伏除了与栽培措施有关以外, 也与自身的株高、 穗位高、 茎秆强度密切相 关。 本发明中胺鲜酯和吲哚丁酸及其不同配比处理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 结果证明, 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 按照有效成分5.4g hm-2的使用剂量, 在玉米67叶期。
9、喷 雾处理, 成熟期测定株高、 穗位高和茎粗。 胺鲜酯、 吲哚丁酸以及二者不同配比的组合物, 与 空白对照相比可显著增加玉米的茎秆粗度, 尤其是胺鲜酯与吲哚丁酸的组合物在 5 1 1 5 的配比中茎秆的粗度较二者单用和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P 0.05), 对玉米的株 高和穗位高没有影响, 同时解决了胺鲜酯单独使用会造成穗位高增加的问题, 提高了玉米 的抗倒伏能力。 0010 表 1 胺鲜酯和吲哚丁酸及不同配比处理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 ( 玉米品种 : 登海 661) 0011 说 明 书 CN 101828553 B 4 3/7 页 5 处理 处理剂量 (ghm-2) 株高 (cm) 穗位。
10、高 (cm) 茎粗 (cm) 空白对照 - 213.2a 74.6b 3.02d 胺鲜酯 4.5 217.7a 79.2a 3.44b 吲哚丁酸 4.5 209.5a 74.5b 3.23c 胺鲜酯吲哚丁酸 (5 1) 4.5 216.3a 76.2b 4.02a 胺鲜酯吲哚丁酸 (3 1) 4.5 215.2a 76.0b 3.98a 胺鲜酯吲哚丁酸 (1 1) 4.5 215.0a 75.5b 3.96a 胺鲜酯吲哚丁酸 (1 3) 4.5 212.3a 75.5b 3.93a 胺鲜酯吲哚丁酸 (1 5) 4.5 210.6a 75.2b 3.92a 0012 注 : 表中同一列数据后字母。
11、不同表示在 0.05 水平差异显著 (DMRT 法 )。 0013 强大的根系活力是高产玉米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 按照有效成 分 5.4g hm-2的使用剂量, 在玉米 6 7 叶期喷雾处理, 分别于大口期、 吐丝期、 灌浆期和蜡 熟期测定根系活力。 本发明中胺鲜酯和吲哚丁酸及其不同配比处理对玉米根系活力的影响 结果见表 2。表 2 结果证明, 胺鲜酯与吲哚丁酸的组合物在 5 1 1 5 的配比范围内, 可显著提高根系的活力, 较二者单用和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P 0.05), 同时克服了吲 说 明 书 CN 101828553 B 5 4/7 页 6 哚丁酸单独使用会造成蜡。
12、熟期玉米根系早衰、 活力下降的缺点, 为提高产量奠定了基础。 0014 表 2 胺鲜酯和吲哚丁酸及不同配比处理对玉米根系活力的影响 ( 玉米品种 : 登海 661) 0015 处理 处理剂量 (ghm-2) 大口期 (TTC 还原量 ) (gg-1h-1) 吐丝期 (TTC 还原量 ) (gg-1h-1) 灌浆期 (TTC 还原量 ) (gg-1h-1) 蜡熟期 (TTC 还原量 ) (gg-1h-1) 空白对照 - 83.4f 206.2e 156.8d 41.7c 胺鲜酯 4.5 102.6d 240.5c 180.6c 45.0b 吲哚丁酸 4.5 95.2e 215.3d 155.4d。
13、 36.4d 胺鲜酯吲哚丁酸 (5 1) 4.5 115.5a 263.8a 198.7a 55.2a 胺鲜酯吲哚丁酸 (3 1) 4.5 115.0a 260.5a 198.0a 52.4a 胺鲜酯吲哚丁酸 (1 1) 4.5 113.0ab 258.0ab 195.4ab 52.0a 胺鲜酯吲哚丁酸 (1 3) 4.5 112.5bc 256.1b 192.6b 51.5a 胺鲜酯吲哚丁酸 (1 5) 4.5 110.2c 255.4b 190.1b 51.2a 0016 注 : 表中同一列数据后字母不同表示在 0.05 水平差异显著 (DMRT 法 )。 0017 穗位叶是玉米产量形成关。
14、键的功能叶, 叶绿素含量高低直接关系到玉米的光合潜 力, 最终影响到产量。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 按照有效成分 5.4ghm-2的使用剂量, 在玉米 67叶期喷雾处理, 分别于大口期、 吐丝期、 灌浆期和蜡熟期测定穗位叶叶绿素含量。 本发 明中胺鲜酯和吲哚丁酸及其不同配比处理对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 3。表 3 结果证明, 胺鲜酯与吲哚丁酸的组合物在 5 1 1 5 的配比范围内, 可显著提高穗位 叶的叶绿素含量, 较二者单用和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P 0.05), 同时克服了吲哚丁酸 单独使用会造成蜡熟期穗位叶早衰、 叶绿素含量下降的缺点, 有利于产量的形成。 0018 表3胺鲜。
15、酯和吲哚丁酸及不同配比处理对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玉米品 种 : 登海 661) 0019 处理 处理剂量 (ghm-2) 大口期 (mgg-1FW) 吐丝期 (mgg-1FW) 灌浆期 (mgg-1FW) 蜡熟期 (mgg-1FW) 空白对照 - 3.08d 4.41e 4.01d 2.7d 胺鲜酯 4.5 3.65b 5.20c 5.12b 3.04c 说 明 书 CN 101828553 B 6 5/7 页 7 吲哚丁酸 4.5 3.34c 4.75d 4.40c 2.35e 胺鲜酯吲哚丁酸 (5 1) 4.5 4.62a 5.87a 5.66a 3.80a 胺鲜酯吲哚丁酸 (3 。
16、1) 4.5 4.51a 5.82a 5.64a 3.72a 胺鲜酯吲哚丁酸 (1 1) 4.5 4.45a 5.80a 5.59a 3.65a 胺鲜酯吲哚丁酸 (1 3) 4.5 4.43a 5.68ab 5.50a 3.55ab 胺鲜酯吲哚丁酸 (1 5) 4.5 4.40a 5.55b 5.42a 3.35b 0020 注 : 表中同一列数据后字母不同表示在 0.05 水平差异显著 (DMRT 法 )。 0021 表 4 胺鲜酯和吲哚丁酸及不同配比处理对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玉米品种 : 登海 661) 0022 说 明 书 CN 101828553 B 7 6/7 页 8 处理 。
17、穗长 (cm) 穗行数 行粒数 百粒重 (g) 空白对照 21.2e 15.1c 31.9c 33.22c 胺鲜酯 22.0c 15.5b 34.3b 34.90b 吲哚丁酸 21.5d 15.4b 32.7b 34.35b 胺鲜酯吲哚丁酸 (5 1) 22.8a 15.8a 36.4a 35.67a 胺鲜酯吲哚丁酸 (3 1) 22.7a 15.8a 36.4a 35.62a 胺鲜酯吲哚丁酸 (1 1) 22.5ab 15.6ab 36.3a 35.35a 胺鲜酯吲哚丁酸 (1 3) 22.3b 15.6ab 36.1a 35.24a 胺鲜酯吲哚丁酸 (1 5) 22.3b 15.6ab 3。
18、6.1a 35.22a 0023 注 : 表中同一列数据后字母不同表示在 0.05 水平差异显著 (DMRT 法 )。 0024 本发明中胺鲜酯和吲哚丁酸及其不同配比处理对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 见表 4。表 4 结果证明, 胺鲜酯与吲哚丁酸的组合物在 5 1 1 5 的配比范围内, 可显 说 明 书 CN 101828553 B 8 7/7 页 9 著增加穗长、 行粒数和百粒重, 较二者单用和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P 0.05), 增产作用 显著。 0025 为了提高本发明组合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分散性和湿展性, 本发明中还添加使用了 分散剂亚甲基二萘磺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烷基酚聚氧。
19、乙烯醚甲醛复合物等复合型湿 展剂以及其它助剂。 ( 四 ) 附图说明 : 0026 图 1 : 胺鲜酯与吲哚丁酸组合物加工工艺流程图 0027 图1中1是胺鲜酯, 2是吲哚丁酸, 3是分散剂, 4是复合湿展剂, 5是其它助剂, 6是 混合, 7 是气流粉碎, 8 是检测合格包装。 ( 五 ) 具体实施方式 : 0028 1、 胺鲜酯与吲哚丁酸组合物实例和加工流程 0029 表 5 胺鲜酯与吲哚丁酸组合物实例 0030 成分 实例 1 实例 2 实例 3 胺鲜酯 10.0 10.0 5.0 吲哚丁酸 2.0 10.0 10.0 复合型湿展剂 6.0 10.0 8.0 分散剂 1.5 2.0 2.。
20、0 其它助剂 80.5 68.0 75.0 0031 本发明涉及胺鲜酯与吲哚丁酸组合物通过表 5 实例进一步加以说明, 但不限于 此, 表中所有份数均指重量, 见表 5。 0032 加工流程 : 0033 将胺鲜酯 (1)、 吲哚丁酸 (2)、 分散剂 (3)、 复合型湿展剂 (4) 和其他助剂 (5) 充分 混合 (6), 气流粉碎 (7), 细度达 320 目以上, 检测合格包装 (8)。 0034 2、 胺鲜酯与吲哚丁酸组合物应用实例 0035 应用实例 1 : 玉米幼苗期喷雾处理。将加工好的胺鲜酯与吲哚丁酸组合物 ( 实例 2) 按照有效成分 5.4ghm-2的使用剂量, 在玉米 6 7 叶期喷雾处理, 可明显增加玉米茎 秆粗度, 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等, 防止玉米倒伏, 增产作用显著。 0036 应用实例 2 : 玉米幼苗期喷雾处理。将加工好的胺鲜酯与吲哚丁酸组合物 ( 实例 1) 按照有效成分 5.0 6.0ghm-2的使用剂量, 在玉米 8 10 叶期喷雾处理, 可明显增加 玉米茎秆粗度, 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等, 防止玉米倒伏, 增产作用显著。 说 明 书 CN 101828553 B 9 1/1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28553 B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