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744244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30278.7

申请日:

2011.05.19

公开号:

CN102787582A

公开日:

2012.11.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6Q 50/06申请日:20110519授权公告日:20140618终止日期:201505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1/02申请日:20110519|||公开

IPC分类号:

E02B1/02

主分类号:

E02B1/02

申请人:

北京师范大学

发明人:

谭雅懿; 王烜

地址:

100875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代理人:

李贺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首先通过如下步骤建立水资源模型:(1)根据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系统水循环的规律,构建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生态系统水循环由湖泊河流生态子系统及区域供水子系统构成;(2)选择适当的水质模型,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子系统所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到水环境后水质变化的响应关系以及供水子系统中水量变化对水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将水环境子系统嵌入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中,从而构建起能够从水质水量两方面进行综合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该系统将水质模型与系统动力学模型相结合以构建一套水资源短缺预警体系,有助于提高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定量性。

权利要求书

1.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如下步骤建立水资源模型:
(1)根据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系统水循环的规律,构建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
模型,生态系统水循环由湖泊河流生态子系统及区域供水子系统构成;
(2)选择适当的水质模型,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子系统所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到水环境后水
质变化的响应关系以及供水子系统中水量变化对水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将水环境子系
统嵌入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中,从而构建起能够从水质水量两方面进行综合
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再根据系统模型通过如下步骤得出水资源危机应急调控策略:
(1)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供需水量以及水环境质量变化的模拟仿真,得到该区域的
水资源短缺警情等级;
(2)通过调整相关参数来模拟其对水资源危机警情的影响,并结合相应的应急调控策略
进行分析,并对应急调控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系
统的水动力模型包括区域供水子系统及需水子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
水量约束方程为:
(1)SW(t)=SW(t-Δt)+[I(t)+P(t)+Ed(t)-E(t)-O(t)-SS(t)-SE(t)]*Δt;
(2)TS(t)=SW(t)+SS(t)+GS(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水子
系统结构中包括总需水量,所述总需水量由工业需水量、农业需水量、生活需水量、生态需
水量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
业需水量的需水量约束方程为:(1)IV(t)=IV(t-Δt)+IV(t-Δt)KI(t)*Δt;(2)
DI(t)=IV(t)*AI;(3)IR(t)=DI(t)*ratio1;(4)IW(t)=DI(t)*ratio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农业需水量的需水约束方程为:
(1)DA(t)=∑Sn*AAn(t);(2)AR(t)=DA(t)*ratio3;(3)AW(t)=DA(t)*ratio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
活需水量的需水量约束方程为:
(1)NP(t)=NP(t-Δt)+NP(t-Δt)KD(t)*Δt;(2)DD(t)=NP(t)*AD
(3)DR(t)=DD(t)*ratio5;(4)DW(t)=DD(t)*ratio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需
水量的需水量约束方程为: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
需水量的需水量约束方程为:D=DI+DA+DD+DE-IR-AR-DR。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环境
子系统的约束方程为:
(1)SW(t)C(t)=SW(t)C(t-Δt)+[I(t)CI(t)+Ed(t)Ce(t)-O(t)C(t)+kC(t)SW(t)]Δt;
(2)Ed(t)=IW(t)+AW(t)+DW(t)。

说明书

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资源短缺预警预测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基于
系统动力学建立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社会经济用水的增加,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21世纪
人类继全球气候变暖之后所面临的第二大自然和社会问题。2007年世界水日联合国就已经开
始关注“应对水短缺”问题,这表明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在我国,
由于降雨从南到北逐渐降低,北方地区长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70年代以来,海河、
黄河、辽河等流域的水量就已经大幅减少,甚至断流。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
水资源最为丰富的西南地区也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干旱气候,澜沧江、乌江、嘉陵江等江河水
位急剧下降,不断突破历史最低,由此引起了一系列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健康的问题,如生
态需水不足,湖泊富营养化严重等。这表明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环境资源诸问题中
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难题。因此,研究构建一套综合考虑水质水量水生态的水资源短缺预警预
报体系,并及时制定应对水资源短缺的应急预案已是刻不容缓,这对于维护社会安定、保障
环境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目前对于水资源短缺预警的研究往往更为关注水资源系统中径流、降雨量和土壤
相对湿度等水量指标,通过分析其变化规律来预测水资源短缺的风险,或是仅仅通过分析社
会经济系统需水是否得到满足来预警水资源危机。然而,水资源系统是一个与社会,经济,
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复合反馈系统,水资源短缺会导致生态需水的匮乏,影响水环境质量,
反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同样会引起可用水资源的锐减,从而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
因此综合分析水量、水质和水生态要素之间的响应关系,将水质和水生态要素考虑到水资源
短缺预警系统中是十分科学和必要的。基于水系统的复杂性,一些学者选用了擅长研究动态
和非线性复杂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来对水安全进行预警,但仍是偏重于对社会经济系统水
量变化的模拟和预测,这表明仅仅依靠系统方程来实现对水生态和水环境变化的预警是不够
的,只有加入专门的水质模型,才能实现对水资源危机的综合预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为提供一种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该方法将水质模型与系统动
力学模型相结合以构建一套水资源短缺预警体系,有助于提高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定量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首先通过如下步骤建立水资源模型:

(1)根据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系统水循环的规律,构建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
模型,生态系统水循环由湖泊河流生态子系统及区域供水子系统构成;

(2)选择适当的水质模型,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子系统所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到水环境后水
质变化的响应关系以及供水子系统中水量变化对水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将水环境子系
统嵌入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中,从而构建起能够从水质水量两方面进行综合
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再根据系统模型通过如下步骤得出水资源危机应急调控策略:(1)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态
系统供需水量以及水环境质量变化的模拟仿真,得到该区域的水资源短缺警情等级;

(2)通过调整相关参数来模拟其对水资源危机警情的影响,并结合相应的应急调控策略
进行分析,并对应急调控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

所述生态系统的水动力模型包括区域供水子系统及需水子系统。

所述供水子系统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2,供水量约束方程为:

(1)SW(t)=SW(t-Δt)+[I(t)+P(t)+Ed(t)-E(t)-O(t)-SS(t)-SE(t)]*Δt;

(2)TS(t)=SW(t)+SS(t)+GS(t)。

所述需水子系统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3中包括工业需水量、农业需水量、生活需水量、
生态需水量、总需水量。

所述工业需水量的需水量约束方程为:(1)IV(t)=IV(t-Δt)+IV(t-Δt)KI(t)*Δt;(2)
DI(t)=IV(t)*AI;(3)IR(t)=DI(t)*ratio1;(4)IW(t)=DI(t)ratio2。

所述农业需水量的需水约束方程为:(1)DA(t)=∑Sn*AAn(t);
(2)AR(t)=DA(t)*ratio3;(3)AW(t)=DA(t)*ratio4。

所述生活需水量的需水量约束方程为:(1)NP(t)=NP(t-Δt)+NP(t-Δt)KD(t)*Δt;
(2)DD(t)=NP(t)*AD;(3)DR(t)=DD(t)*ratio5;(4)DW(t)=DD(t)*ratio6。

所述生态需水量的需水量约束方程为:

所述总需水量的需水量约束方程为:D=DI+DA+DD+DE-IR-AR-DR。

所述水环境子系统的约束方程为:

(1)SW(t)C(t)=SW(t)C(t-Δt)+[I(t)CI(t)+Ed(t)Ce(t)-O(t)C(t)+kC(t)SW(t)]Δt;

(2)Ed(t)=IW(t)+AW(t)+DW(t)。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该发明是以区域水资源为研究目标,从系统内部的反馈关系入手,分析社会经济子系统
和生态系统的水量供给及其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响应机制,针对干旱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水资
源危机,从水质水量两个方面进行预警,为应急调控措施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供水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需水子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建立系统:

首先通过如下步骤建立系统模型:

(1)根据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系统水循环的规律,构建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
模型,生态系统水循环由湖泊河流生态子系统及区域供水子系统构成;

(2)选择适当的水质模型,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子系统所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到水环境后水
质变化的响应关系以及供水子系统中水量变化对水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将水环境子系
统嵌入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中,从而构建起能够从水质水量两方面进行综合
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再根据系统模型通过如下步骤得出水资源危机应急调控策略:

(1)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供需水量以及水环境质量变化的模拟仿真,得到该区域的
水资源短缺警情等级;

(2)通过调整相关参数来模拟其对水资源危机警情的影响,并结合相应的应急调控策略
进行分析,并对应急调控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

一、分析水资源在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循环机制,以及二者间的反馈关系,例如,
区域供水子系统为社会经济子系统提供水资源,而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促进水资源的开发,
从而提高区域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但区域供水系统的可供水量受到特定生态需水量的制约,
从而使区域供水子系统的供水能力保持在一定水平。根据这些内在的联系,利用系统动力学
软件Stella建立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主要涉及2大子系统,即区域供水子
系统,需水子系统(其中又包括工业需水子系统,农业需水子系统、生活需水子系统和生态
需水子系统)。

下列公式中t和t-Δt都是时间变量,会有一个模拟的初始值,比如以2000年1月为初始
值,则t-Δt代表1月的值,Δt相当于一个时间间隔,可以依据1月的值模拟得到2月的
值,t就代表2月的值,而3月的值根据2月的值得到,因此这时t-Δt是2月,t是3月。

(1)供水子系统的建模思路

考虑了地表水渗漏量的供水子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供水量约束方程:

SW(t)=SW(t-Δt)+[I(t)+P(t)+Ed(t)-E(t)-O(t)-SS(t)-SE(t)]*Δt    (1)

TS(t)=SW(t)+SS(t)+GS(t)                                        (2)

式中,SW为地表水量;I为入流水量;P为降雨量;Ed为污水排放量;E为蒸发量;O为
出流水量;SS为地表供水量;SE为渗漏量;GS为地下可供水量;Δt为时间步长;TS为
总供水量。

(2)需水子系统的建模思路

考虑了生态需水量的需水子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需水量约束方程:

1)工业需水量(DI)

IV(t)=IV(t-Δt)+IV(t-Δt)KI(t)*Δt           (3)

DI(t)=IV(t)*AI                               (4)

IR(t)=DI(t)*ratio1                           (5)

IW(t)=DI(t)*ratio2                           (6)

式中,IV为工业产值;K1为工业产值增长率;DI为工业需水量;AI为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
ratio1为工业回用水率;ratio2为工业废水排放率;IR为工业回用水量;IW为工业废水。

2)农业需水量(DA)

DA(t)=∑Sn*AAn(t)                            (7)

AR(t)=DA(t)*ratio3                           (8)

AW(t)=DA(t)*ratio4                            (9)

式中,DA为农业需水量;AAn为各类农业用地耗水量;Sn为农业用地面积;ratio3为农业回
用水率;ratio4为农业退水排放率;AR(t)为农业回用水量;AW为农业退水排放量。

3)生活需水量(DD)

NP(t)=NP(t-Δt)+NP(t-Δt)KD(t)*Δt            (10)

DD(t)=NP(t)*AD                                (11)

DR(t)=DD(t)*ratio5                            (12)

DW(t)=DD(t)*ratio6                            (13)

式中,NP为人口总数;KD为人口的变化率(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DD为生活需水
量;DR为生活污水回用量;DW为生活污水排放量;ratio5为生活回用水率;ratio6为生活
污水排放率,AD为人均用水量。

4)生态需水量(DE)

λ = 1 m Σ i = 1 n E ( η i ) E ( ϵ i ) - - - ( 14 ) ]]>

D E = λ Σ i = 1 n D Ei n - - - ( 15 ) ]]>

式中,λ为生态水位系数;m为生态状况指标个数;ηi为当i变化最大的时段内,所有年最低
生态水位变量;εi为所有年最低生态水位变量;E(ηi)为ηi的数学期望;E(εi)为εi的数学期望;
DE为生态需水量;DEi为最低月均水量;n为年份数。

5)总需水量(D)

D=DI+DA+DD+DE-IR-AR-DR                        (16)

式中,D为总需水量;DI为工业需水量;DA为农业需水量;DD为生活需水量;DE为生态
需水量;IR为工业回用水量;AR为农业回用水量;DR为生活污水回用水量。

二、选择适当的水质模型,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子系统所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到水环境后水
质变化的响应关系以及供水子系统、需水子系统和湖泊(或者河流)生态子系统的水量变化
对水质的影响机制,由此水质模型与区域供水子系统、湖泊(河流)生态子系统和社会经济
子系统建立联系,将之作为水环境子系统嵌入到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中,从而
构建起能够从水质水量两方面进行综合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水环境子系统约束方程:

SW(t)C(t)=SW(t)C(t-Δt)+[I(t)CI(t)+Ed(t)Ce(t)-O(t)C(t)+kC(t)SW(t)]Δt (17)

Ed(t)=IW(t)+AW(t)+DW(t)                                               (18)

式中:C-污染物浓度背景值;CI-入流水中典型污染物浓度;Ce-排放污水中典型污染
物浓度;I-入流水量;O-出流水量;SW-地表水量;k-典型污染物沉降系数。

三、由于本发明着眼于对水资源危机的综合预警预报,因此需要快速做出警情判断,为
应急决策提供依据,所以并不适合采用传统的评价水资源安全的方法(例如建立指标体系进
行评价和打分,根据分值确定等级),但是在所构建的模型中已经基本囊括与水资源的质、
量相关的典型参数,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起了这些参数间的相关关系,基于此,拟采
用两项指标——水量供需比(供需比小于1时显示警报)和监测断面典型污染物浓度(根据研
究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代表污染物,高于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显示警报),分别对资源性缺
水和水质型缺水两类水资源危机预警。具体警情等级依国家标准和相关文献制定。


四、根据水资源短缺预警级别的划分,可以调整相关参数(具体参数包括万元工业产值
用水量,农业亩均耗水量,人均用水量,工业和生活废水回用率,工业污水排放系数,污染
物浓度,调水入流量)以模拟其对水资源危机警情的影响,并结合相应的应急调控策略进行
分析,并对应急调控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
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87582A43申请公布日20121121CN102787582ACN102787582A21申请号201110130278722申请日20110519E02B1/0220060171申请人北京师范大学地址100875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72发明人谭雅懿王烜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11337代理人李贺香54发明名称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首先通过如下步骤建立水资源模型1根据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系统水循环的规律,构建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生态系统水循环由湖泊河。

2、流生态子系统及区域供水子系统构成;2选择适当的水质模型,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子系统所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到水环境后水质变化的响应关系以及供水子系统中水量变化对水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将水环境子系统嵌入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中,从而构建起能够从水质水量两方面进行综合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该系统将水质模型与系统动力学模型相结合以构建一套水资源短缺预警体系,有助于提高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定量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2页21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如下步骤建立水资。

3、源模型1根据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系统水循环的规律,构建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生态系统水循环由湖泊河流生态子系统及区域供水子系统构成;2选择适当的水质模型,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子系统所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到水环境后水质变化的响应关系以及供水子系统中水量变化对水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将水环境子系统嵌入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中,从而构建起能够从水质水量两方面进行综合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再根据系统模型通过如下步骤得出水资源危机应急调控策略1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供需水量以及水环境质量变化的模拟仿真,得到该区域的水资源短缺警情等级;2通过调整相关参数来模拟其对水资源危机警情的影响,并结合。

4、相应的应急调控策略进行分析,并对应急调控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系统的水动力模型包括区域供水子系统及需水子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量约束方程为1SWTSWTTITPTEDTETOTSSTSETT;2TSTSWTSSTGS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水子系统结构中包括总需水量,所述总需水量由工业需水量、农业需水量、生活需水量、生态需水量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需水量的需水量。

5、约束方程为1IVTIVTTIVTTKITT;2DITIVTAI;3IRTDITRATIO1;4IWTDITRATIO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需水量的需水约束方程为1DATSNAANT;2ARTDATRATIO3;3AWTDATRATIO4。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需水量的需水量约束方程为1NPTNPTTNPTTKDTT;2DDTNPTAD;3DRTDDTRATIO5;4DWTDDTRATIO6。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需水量的需水量约束方程为9根据。

6、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需水量的需水量约束方程为DDIDADDDEIRARDR。权利要求书CN102787582A2/2页3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环境子系统的约束方程为1SWTCTSWTCTTITCITEDTCETOTCTKCTSWTT;2EDTIWTAWTDWT。权利要求书CN102787582A1/5页4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水资源短缺预警预测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的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随着全。

7、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社会经济用水的增加,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继全球气候变暖之后所面临的第二大自然和社会问题。2007年世界水日联合国就已经开始关注“应对水短缺”问题,这表明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在我国,由于降雨从南到北逐渐降低,北方地区长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70年代以来,海河、黄河、辽河等流域的水量就已经大幅减少,甚至断流。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西南地区也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干旱气候,澜沧江、乌江、嘉陵江等江河水位急剧下降,不断突破历史最低,由此引起了一系列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健康的问题,如生态需水不足,湖泊富营养化严重等。这表明水资源短缺问。

8、题已经成为我国环境资源诸问题中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难题。因此,研究构建一套综合考虑水质水量水生态的水资源短缺预警预报体系,并及时制定应对水资源短缺的应急预案已是刻不容缓,这对于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环境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0003但是,目前对于水资源短缺预警的研究往往更为关注水资源系统中径流、降雨量和土壤相对湿度等水量指标,通过分析其变化规律来预测水资源短缺的风险,或是仅仅通过分析社会经济系统需水是否得到满足来预警水资源危机。然而,水资源系统是一个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复合反馈系统,水资源短缺会导致生态需水的匮乏,影响水环境质量,反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同样会引起可用水资源的锐减,从。

9、而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因此综合分析水量、水质和水生态要素之间的响应关系,将水质和水生态要素考虑到水资源短缺预警系统中是十分科学和必要的。基于水系统的复杂性,一些学者选用了擅长研究动态和非线性复杂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来对水安全进行预警,但仍是偏重于对社会经济系统水量变化的模拟和预测,这表明仅仅依靠系统方程来实现对水生态和水环境变化的预警是不够的,只有加入专门的水质模型,才能实现对水资源危机的综合预警。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目的为提供一种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该方法将水质模型与系统动力学模型相结合以构建一套水资源短缺预警体系,有助于提高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定量性。0005本发明的技术。

10、方案如下0006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首先通过如下步骤建立水资源模型00071根据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系统水循环的规律,构建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生态系统水循环由湖泊河流生态子系统及区域供水子系统构成;00082选择适当的水质模型,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子系统所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到水环说明书CN102787582A2/5页5境后水质变化的响应关系以及供水子系统中水量变化对水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将水环境子系统嵌入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中,从而构建起能够从水质水量两方面进行综合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0009再根据系统模型通过如下步骤得出水资源危机应急调控策略1通过对社会经。

11、济生态系统供需水量以及水环境质量变化的模拟仿真,得到该区域的水资源短缺警情等级;00102通过调整相关参数来模拟其对水资源危机警情的影响,并结合相应的应急调控策略进行分析,并对应急调控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0011所述生态系统的水动力模型包括区域供水子系统及需水子系统。0012所述供水子系统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2,供水量约束方程为00131SWTSWTTITPTEDTETOTSSTSETT;00142TSTSWTSSTGST。0015所述需水子系统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3中包括工业需水量、农业需水量、生活需水量、生态需水量、总需水量。0016所述工业需水量的需水量约束方程为1IVTIVTTIVTTKI。

12、TT;2DITIVTAI;3IRTDITRATIO1;4IWTDITRATIO2。0017所述农业需水量的需水约束方程为1DATSNAANT;2ARTDATRATIO3;3AWTDATRATIO4。0018所述生活需水量的需水量约束方程为1NPTNPTTNPTTKDTT;2DDTNPTAD;3DRTDDTRATIO5;4DWTDDTRATIO6。0019所述生态需水量的需水量约束方程为0020所述总需水量的需水量约束方程为DDIDADDDEIRARDR。0021所述水环境子系统的约束方程为00221SWTCTSWTCTTITCITEDTCETOTCTKCTSWTT;00232EDTIWTAWT。

13、DWT。0024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0025该发明是以区域水资源为研究目标,从系统内部的反馈关系入手,分析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水量供给及其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响应机制,针对干旱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水资源危机,从水质水量两个方面进行预警,为应急调控措施提供依据。附图说明0026图1为本发明所述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流程示意图。0027图2为本发明的供水子系统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2787582A3/5页60028图3为本发明的需水子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0030如图1所示,通过构建水资源模型来预警的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建立系统0031首先。

14、通过如下步骤建立系统模型00321根据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系统水循环的规律,构建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生态系统水循环由湖泊河流生态子系统及区域供水子系统构成;00332选择适当的水质模型,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子系统所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到水环境后水质变化的响应关系以及供水子系统中水量变化对水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将水环境子系统嵌入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中,从而构建起能够从水质水量两方面进行综合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0034再根据系统模型通过如下步骤得出水资源危机应急调控策略00351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供需水量以及水环境质量变化的模拟仿真,得到该区域的水资源短缺警情等级;003。

15、62通过调整相关参数来模拟其对水资源危机警情的影响,并结合相应的应急调控策略进行分析,并对应急调控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0037一、分析水资源在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循环机制,以及二者间的反馈关系,例如,区域供水子系统为社会经济子系统提供水资源,而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促进水资源的开发,从而提高区域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但区域供水系统的可供水量受到特定生态需水量的制约,从而使区域供水子系统的供水能力保持在一定水平。根据这些内在的联系,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STELLA建立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主要涉及2大子系统,即区域供水子系统,需水子系统其中又包括工业需水子系统,农业需水子系统、生活需水子系。

16、统和生态需水子系统。0038下列公式中T和TT都是时间变量,会有一个模拟的初始值,比如以2000年1月为初始值,则TT代表1月的值,T相当于一个时间间隔,可以依据1月的值模拟得到2月的值,T就代表2月的值,而3月的值根据2月的值得到,因此这时TT是2月,T是3月。00391供水子系统的建模思路0040考虑了地表水渗漏量的供水子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0041供水量约束方程0042SWTSWTTITPTEDTETOTSSTSETT10043TSTSWTSSTGST20044式中,SW为地表水量;I为入流水量;P为降雨量;ED为污水排放量;E为蒸发量;O为出流水量;SS为地表供水量;SE为渗漏量;GS。

17、为地下可供水量;T为时间步长;TS为总供水量。00452需水子系统的建模思路0046考虑了生态需水量的需水子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0047需水量约束方程说明书CN102787582A4/5页700481工业需水量DI0049IVTIVTTIVTTKITT30050DITIVTAI40051IRTDITRATIO150052IWTDITRATIO260053式中,IV为工业产值;K1为工业产值增长率;DI为工业需水量;AI为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RATIO1为工业回用水率;RATIO2为工业废水排放率;IR为工业回用水量;IW为工业废水。00542农业需水量DA0055DATSNAANT70056A。

18、RTDATRATIO380057AWTDATRATIO490058式中,DA为农业需水量;AAN为各类农业用地耗水量;SN为农业用地面积;RATIO3为农业回用水率;RATIO4为农业退水排放率;ART为农业回用水量;AW为农业退水排放量。00593生活需水量DD0060NPTNPTTNPTTKDTT100061DDTNPTAD110062DRTDDTRATIO5120063DWTDDTRATIO6130064式中,NP为人口总数;KD为人口的变化率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DD为生活需水量;DR为生活污水回用量;DW为生活污水排放量;RATIO5为生活回用水率;RATIO6为生活污水排放率,。

19、AD为人均用水量。00654生态需水量DE006600670068式中,为生态水位系数;M为生态状况指标个数;I为当I变化最大的时段内,所有年最低生态水位变量;I为所有年最低生态水位变量;EI为I的数学期望;EI为I的数学期望;DE为生态需水量;DEI为最低月均水量;N为年份数。00695总需水量D0070DDIDADDDEIRARDR160071式中,D为总需水量;DI为工业需水量;DA为农业需水量;DD为生活需水量;DE为生态需水量;IR为工业回用水量;AR为农业回用水量;DR为生活污水回用水量。0072二、选择适当的水质模型,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子系统所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到水环境后水质变化的响。

20、应关系以及供水子系统、需水子系统和湖泊或者河流生态子系统的水量变化对水质的影响机制,由此水质模型与区域供水子系统、湖泊河流生态子系统和说明书CN102787582A5/5页8社会经济子系统建立联系,将之作为水环境子系统嵌入到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中,从而构建起能够从水质水量两方面进行综合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0073水环境子系统约束方程0074SWTCTSWTCTTITCITEDTCETOTCTKCTSWTT170075EDTIWTAWTDWT180076式中C污染物浓度背景值;CI入流水中典型污染物浓度;CE排放污水中典型污染物浓度;I入流水量;O出流水量;SW地表水量;K典型污染物。

21、沉降系数。0077三、由于本发明着眼于对水资源危机的综合预警预报,因此需要快速做出警情判断,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所以并不适合采用传统的评价水资源安全的方法例如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和打分,根据分值确定等级,但是在所构建的模型中已经基本囊括与水资源的质、量相关的典型参数,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起了这些参数间的相关关系,基于此,拟采用两项指标水量供需比供需比小于1时显示警报和监测断面典型污染物浓度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代表污染物,高于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显示警报,分别对资源性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两类水资源危机预警。具体警情等级依国家标准和相关文献制定。00780079四、根据水资源短缺预警级别的划分,可以调整相关参数具体参数包括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农业亩均耗水量,人均用水量,工业和生活废水回用率,工业污水排放系数,污染物浓度,调水入流量以模拟其对水资源危机警情的影响,并结合相应的应急调控策略进行分析,并对应急调控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008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787582A1/2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787582A2/2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87582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