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装置及一种汽车窗中窗装置.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743829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9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159932.X

申请日:

2016.03.21

公开号:

CN105649438A

公开日:

2016.06.0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5C 1/16申请公布日:201606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C 1/16申请日:20160321|||公开

IPC分类号:

E05C1/16; E05B63/14; E05B79/22(2014.01)I; E05B85/12(2014.01)I; E05C17/62

主分类号:

E05C1/16

申请人: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升朋; 徐霞; 李纲超; 罗宇; 王朝均

地址:

400037 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镇同兴工业园凤栖路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代理人:

魏晓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把手装置,包括把手主体,所述把手主体的一端具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大窗框的滑轨内的卡槽适配,所述把手主体的另一端具有用于与手直接接触的扶手部,所述把手主体具有一段中空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空部内,且与所述把手主体连接的导向柱;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的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的挡环,所述挡环与所述弹簧靠近所述扶手部的一端相抵接,所述挡环与小窗框连接。本发明中的把手装置构造简单、易于加工,且性能优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把手装置的汽车窗中窗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把手装置,包括把手主体(1),所述把手主体(1)的一
端具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与大窗框的滑轨内的卡槽适配,所
述把手主体(1)的另一端具有用于与手直接接触的扶手部(13),
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主体(1)具有一段中空部;还包括:设
置于所述中空部内,且与所述把手主体(1)连接的导向柱(2);套设
在所述导向柱(2)上的弹簧(3);套设在所述导向柱(2)上的挡环
(4),所述挡环(4)与所述弹簧(3)靠近所述扶手部(13)的一端
相抵接,所述挡环(4)与小窗框(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主
体(1)包括把手部(11)和与所述把手部(11)连接的把手连杆部(12),
所述中空部位于所述把手连杆部(12)上,所述把手部(11)远离所
述把手连杆部(12)的端部为所述扶手部(13),所述把手连杆部(12)
远离所述把手部(11)的一端具有所述卡块(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部
(11)和所述把手连杆部(12)扣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部
(13)经二次包塑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部
(13)上设置有移动方向标识(5)。
6.一种汽车窗中窗装置,包括大窗框、小窗框(6)以及设置在
所述小窗框内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装置为如权利要求
1-5任意一项所述的把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窗中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把手装置包括成上下对称布置的两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窗中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大窗框的滑轨内设置有多组与所述把手装置的卡块适配的卡槽。

说明书

一种把手装置及一种汽车窗中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把手装置及一种汽
车窗中窗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大型商务车的侧窗为窗中窗结构,窗中窗包括大窗框、安装
于大窗框内的固定玻璃、小窗框、安装于小窗框内的可移动玻璃、小
窗框安装在大窗框内的滑轨内,小窗框能够沿着滑轨左右滑动,从而
实现可移动玻璃的开启和关闭。为了确保小窗框能够牢固地位于大窗
框的滑轨内,小窗框内通常设置有把手装置,在小窗框和可移动玻璃
处于某个位置时,把手装置与大窗框锁紧,在需要移动可移动玻璃时,
解除把手装置与大窗框的锁紧关系,从而使得可移动玻璃能够在大窗
框内自由滑动。但是,现有的用于窗中窗中的把手装置的结构较复杂,
制作和装配均较困难,从而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构造简单、易于加工,
且性能优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构造简单、易于
加工,且性能优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把手装置,包括把手主体,所述把手主体的一端具有卡块,
所述卡块与大窗框的滑轨内的卡槽适配,所述把手主体的另一端具有
用于与手直接接触的扶手部,

所述把手主体具有一段中空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空部内,
且与所述把手主体连接的导向柱;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的弹簧;套设
在所述导向柱上的挡环,所述挡环与所述弹簧靠近所述扶手部的一端
相抵接,所述挡环与小窗框连接。

优选地,所述把手主体包括把手部和与所述把手部连接的把手连
杆部,所述中空部位于所述把手连杆部上,所述把手部远离所述把手
连杆部的端部为所述扶手部,所述把手连杆部远离所述把手部的一端
具有所述卡块。

优选地,所述把手部和所述把手连杆部扣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扶手部经二次包塑处理。

优选地,所述扶手部上设置有移动方向标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窗中窗装置,包括大窗框、小窗框以及
设置在所述小窗框内的把手装置,所述把手装置为上述任意一种把手
装置。

优选地,所述把手装置包括成上下对称布置的两组。

优选地,所述大窗框的滑轨内设置有多组与所述把手装置的卡块
适配的卡槽。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的把手装置仅包括把手主
体、导向柱、弹簧以及挡环。导向柱设置在把手主体的中空部内,弹
簧和挡环均套设在导向柱上。在需要移动小窗框时,拉动把手主体,
弹簧挤压挡环,卡块从卡槽中退出,这样,小窗框就能在大窗框的滑
轨内自由滑动,从而实现可移动玻璃的开启和关闭。待小窗框移动到
指定位置时,松开把手主体,弹簧回弹,将卡块顶入对应的卡槽中,
从而确保小窗框稳定地位于滑轨中。本发明中的把手装置构造简单、
易于加工,且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
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
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
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把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两组把手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把手装置与小窗框装配后的正
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把手装置与小窗框装配后的背
面示意图。

其中,1为把手主体、11为把手部、12为把手连杆部、13为扶手
部、14为卡块、2为导向柱、3为弹簧、4为挡环、5为移动方向标识、
6为小窗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构造简单、易于加工,
且性能优良。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
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
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4,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把手装置包括把手
主体1、导向柱2、弹簧3以及挡环4。

其中,把手主体1的一端具有卡块14,另一端具有用于与手直接
接触的扶手部13。汽车侧窗的大窗框的滑道内设置有卡槽,把手主体
1的卡块14能够卡置于该卡槽内。把手主体1具有一端中空部,上述
中的导向柱2设置在中空部内,且导向柱2与把手主体1连接。导向
柱2与把手主体1的连接可以理解如下:中空部具有两个内端面,第
一个内端面靠近把手主体1的卡块14,第二个内端面靠近把手主体1
的扶手部13,导向柱2位于中空部内,导向柱2的第一端连接在中空
部的第一内端面上,导向柱2的第二端连接在中空部的第二内端面上,
这样就实现了导向柱2与把手主体1的连接。弹簧3套设在导向柱2
上,挡环4也套设在导向柱2上,且挡环4套设在导向柱2靠近扶手
部13的一端,弹簧3靠近扶手部13的一端抵在挡环4上。该挡环4
与小窗框6连接。在向着扶手部13的方向拉动把手主体1时,把手主
体1和导向柱2一起向着扶手部13的方向移动,弹簧3受到挡环4
的阻挡作用而被压缩,把手主体1的卡块14退出卡槽。

本实施例中的把手装置仅包括把手主体1、导向柱2、弹簧3以
及挡环4。导向柱2设置在把手主体1的中空部内,弹簧3和挡环4
均套设在导向柱2上。在需要移动小窗框6时,拉动把手主体1,弹
簧3挤压挡环4,卡块14从卡槽中退出,这样,小窗框6就能在大窗
框的滑轨内自由滑动,从而实现可移动玻璃的开启和关闭。待小窗框
6移动到指定位置时,松开把手主体1,弹簧3回弹,将卡块14顶入
对应的卡槽中,从而确保小窗框6稳定地位于滑轨中。本实施例中的
把手装置构造简单、易于加工,且性能优良。

为了使把手装置方便加工制作,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将上
述中的把手主体1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把手连杆部12,另一部分为
把手部11。把手连杆部12和把手部11分别单独加工,之后连接成为
把手主体1。上述中的中空部设置在把手连杆部12中。上述中的扶手
部13位于把手部11远离把手连杆部12的一端。上述中的卡块14位
于把手连杆部12远离把手部11的一端。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中的把手部11和把手连杆部12
通过扣合的方式实现连接。具体地,可以在把手连杆部12上设置扣孔,
在把手部11上设置卡扣,将卡扣卡入扣孔内即可实现把手连杆部12
和把手部11的连接。

为了优化扶手部13的手感,使人在手扶把手装置的手扶部13时
感到舒适,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对扶手部13进行二次包塑处理。
二次包塑也成为二次包胶,即在塑胶件上面再包一层其它的塑胶材料。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使把手装置方便实用,在扶手
部13上设置了移动方向标识5,从而指引使用者该朝哪个方向拉动把
手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窗中窗装置,该窗中窗装置包括大窗
框;设置于该大窗框内的固定玻璃;小窗框6,该小窗框6能够沿着
大窗框的滑轨滑动;设置于该小窗框6内的可移动玻璃,还包括把手
装置,特别地,该把手装置为上述任意一种把手装置,上述把手装置
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把手装置的汽车窗中窗装置同样具有上述效
果,故本文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优化窗中窗装置的使用性能,在本发明一具体实
施例中,设置在小窗框6上的把手装置包括两组,该两组把手装置成
上下对称布置。在小窗框6静止时,两组把手装置中的两组卡块14
分别卡在两组卡槽中,在需要移动小窗框时,使两组卡块14分别退出
各自的卡槽。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汽车的大窗框的滑轨内设置了多组
卡槽。这样小窗框就可以在多个位置静止,从而可以实现可移动玻璃
的全闭、全开、半开,甚至可以实现三分之一处开和三分之二处开。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
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
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
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
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
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一种把手装置及一种汽车窗中窗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把手装置及一种汽车窗中窗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把手装置及一种汽车窗中窗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把手装置及一种汽车窗中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把手装置及一种汽车窗中窗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把手装置,包括把手主体,所述把手主体的一端具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大窗框的滑轨内的卡槽适配,所述把手主体的另一端具有用于与手直接接触的扶手部,所述把手主体具有一段中空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空部内,且与所述把手主体连接的导向柱;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的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的挡环,所述挡环与所述弹簧靠近所述扶手部的一端相抵接,所述挡环与小窗框连接。本发明中的把手装置构造简单、易于加工,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