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743790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0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151868.0

申请日:

2016.03.17

公开号:

CN105649321A

公开日:

2016.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11/08申请日:20160317|||公开

IPC分类号:

E04G11/08; E04G17/065

主分类号:

E04G11/08

申请人: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牛志祥; 高长玲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五冶路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代理人:

冯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模板组均是由若干块模板构成,同一组模板组中相邻的模板之间均设置有压条,压条主要由压条板和附板构成,压条板设置对应的模板之间,压条板的顶端和对应的模板底端接触,压条板的底端与对应的模板顶端接触,附板的同时与对应的模板的侧壁接触,相邻附板之间形成压杆槽,附板上设置有螺杆孔,压杆槽中均设置有纵向压杆,在纵向压杆上设置有若干组横向压杆,纵向压杆设置在横向压杆和压条板之间,在每组横向压杆上设置有若干组拉紧机构,拉紧机构穿过对应的螺杆孔后分别与两组模板组上的横向压杆固定。本系统便于装卸,保护了模板的完整性,能够重复利用,增大了压杆的接触面积,能够保证使用的稳固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相互平行的模板组,所述模板组均是由若干块模板(6)构成,同一组模板组中相邻的模板(6)之间均设置有压条(7),压条(7)主要由压条板(8)和附板(9)构成,压条板(8)设置对应的模板(6)之间,且压条板(8)的厚度与模板(6)厚度相同,压条板(8)的顶端和对应的模板(6)底端接触,压条板(8)的底端与对应的模板(6)顶端接触,附板(9)与压条板(8)固定为整体结构,附板(9)的同时与对应的模板(6)的侧壁接触,同一块压条板(8)上的相邻附板(9)之间形成压杆槽(10),附板(9)上设置有螺杆孔(11),螺杆孔(11)同时穿过附板(9)和压条板(8),压杆槽(10)中均设置有纵向压杆(4),在纵向压杆(4)上设置有若干组横向压杆(2),纵向压杆(4)设置在横向压杆(2)和压条板(8)之间,横向压杆(2)和纵向压杆(4)相互垂直设置,在每组横向压杆(2)上设置有若干组拉紧机构,拉紧机构穿过对应的螺杆孔(11)后分别与两组模板组上的横向压杆(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压杆(2)中每组横向压杆(2)均由两根相互平行的空心钢管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机构包括压紧罩(1)、螺杆(5)和锁紧螺帽(3),压紧罩(1)压在横向压杆(2)上,压紧罩(1)的端面内凹形成两组弧面凹槽,弧面凹槽对应与横向压杆(2)的外壁贴合,螺杆(5)穿过压紧罩(1)后从横向压杆(2)的两根钢管之间设置在对应的螺杆孔(11)中,锁紧螺帽(3)套合在螺杆(5)上并与压紧罩(1)远离弧面凹槽的一端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压杆(4)为空心钢管。 5.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块模板依次沿着铅垂方向平行设置,然后将固定为整体结构的压条板(8)和附板(9)设置在相邻的模板(6)之间,并且压条板(8)保持与模板(6)在同一铅垂平面中,附板(9)与相邻的模板(6)贴住,将纵向压杆(4)卡入压杆槽(10)中,横向压杆(2)设置在纵向压杆(4)表面,并且横向压杆(2)的中心线和纵向压杆(4)的中心线垂直,每组横向压杆(2)和对应的压条板(8)设置在同一高度,将压紧罩(1)压紧在对应的横向压杆(2)上,并且保持横向压杆(2)外壁嵌入弧面凹槽中,然后螺杆(5)穿过压紧罩(1)后从每组横向压杆(2)之间穿过螺杆孔(11),并且螺杆两端设置在两组模板组外部,在螺杆(5)上旋合上锁紧螺帽(3)完成拼装。

说明书

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墙根据受力特点可以分为承重墙和剪力墙,前者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如砌体墙;后者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荷载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剪力墙按结构材料可以分为钢板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配筋砌块剪力墙。其中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最为常用。

剪力墙模板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模板形式,在模板上钻孔的剪力墙模板的安装方法在施工现场长期使用,但现有方法存在模板不易拆除,且在拆除模板是容易造成模板破坏,因此模板重复利用率低,模板的固定效果差,容易浇筑时产生位移,导致剪力墙的墙体结构受到破坏,内部应力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方法存在模板不易拆除,且在拆除模板是容易造成模板破坏,因此模板重复利用率低,模板的固定效果差,容易浇筑时产生位移,导致剪力墙的墙体结构受到破坏,内部应力达不到要求,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解决现有方法存在模板不易拆除,且在拆除模板是容易造成模板破坏,因此模板重复利用率低,模板的固定效果差,容易浇筑时产生位移,导致剪力墙的墙体结构受到破坏,内部应力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包括两组相互平行的模板组,所述模板组均是由若干块模板构成,同一组模板组中相邻的模板之间均设置有压条,压条主要由压条板和附板构成,压条板设置对应的模板之间,且压条板的厚度与模板厚度相同,压条板的顶端和对应的模板底端接触,压条板的底端与对应的模板顶端接触,附板与压条板固定为整体结构,附板的同时与对应的模板的侧壁接触,同一块压条板上的相邻附板之间形成压杆槽,附板上设置有螺杆孔,螺杆孔同时穿过附板和压条板,压杆槽中均设置有纵向压杆,在纵向压杆上设置有若干组横向压杆,纵向压杆设置在横向压杆和压条板之间,横向压杆和纵向压杆相互垂直设置,在每组横向压杆上设置有若干组拉紧机构,拉紧机构穿过对应的螺杆孔后分别与两组模板组上的横向压杆固定。传统在进行剪力墙浇筑时,需要预先支模,便于混凝土浇筑后的成型,但是传统的模板在使用后不易拆除,且在拆除模板是容易造成模板破坏,因此模板重复利用率低,模板的固定效果差,容易浇筑时产生位移,导致剪力墙的墙体结构受到破坏,内部应力达不到要求,而利用本系统拼装的模板,通过压条实现对模板的拼装,不用在模板上钻孔,保证了模板本身的完整性,阻隔横向钢管对模板的直接接触,避免钢管在模板上的打滑,并且钢管能够与压条上的压杆槽进行配合,增大其接触面积,能够大大提高稳固性,横竖交叉的结构能够保证模板之间位置被固定,通过拉紧机构拉紧后,在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时更加稳固,不会产生位移,使得形成的剪力墙结构达到设定要求,内部应力稳定,而且模板不会受到破坏,能够重复进行利用。

拉紧机构包括压紧罩、螺杆和锁紧螺帽,压紧罩压在横向压杆上,压紧罩的端面内凹形成两组弧面凹槽,弧面凹槽对应与横向压杆的外壁贴合,螺杆穿过压紧罩后从两根钢管之间设置在对应的螺杆孔中,锁紧螺帽套合在螺杆上并与压紧罩远离弧面凹槽的一端接触。横向压杆和纵向压杆均是采用空心钢管构成,每组横向压杆中每组横向压杆均由两根相互平行的空心钢管构成,在每个压杆槽中设置的纵向压杆为一根空心钢管,通过压紧罩上的弧面凹槽与横向压杆的外壁进行卡紧,螺杆穿过压紧罩后进行拉紧,保证了模板位置的固定,混凝土浇筑后不会变形,内部应力稳定,而且模板不会受到破坏,能够重复进行利用。

模板组一般是分为两组平行设置,每组模板组都是由多块模板构成,然后将固定为整体结构的压条板和附板设置在相邻的模板之间,并且压条板保持与模板在同一铅垂平面中,附板与相邻的模板贴住,将纵向压杆卡入压杆槽中,横向压杆设置在纵向压杆表面,并且横向压杆的中心线和纵向压杆的中心线垂直,每组横向压杆和对应的压条板设置在同一高度,将压紧罩压紧在对应的横向压杆上,并且保持横向压杆外壁嵌入弧面凹槽中,然后螺杆穿过压紧罩后从每组横向压杆之间穿过螺杆孔,并且螺杆两端设置在两组模板组外部,在螺杆上旋合上锁紧螺帽完成拼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系统便于装卸,保护了模板的完整性,能够重复利用,增大了压杆的接触面积,能够保证使用的稳固性,对于拉紧后在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时更加稳固,不会产生位移,使得形成的剪力墙结构达到设定要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侧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压紧罩,2-横向压杆,3-锁紧螺帽,4-纵向压杆,5-螺杆,6-模板,7-压条,8-压条板,9-附板,10-压杆槽,11-螺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包括两组相互平行的模板组,所述模板组均是由若干块模板6构成,同一组模板组中相邻的模板6之间均设置有压条7,压条7主要由压条板8和多块附板9构成,压条板8设置对应的模板6之间,且压条板8的厚度与模板6厚度相同,使得压条板8与模板6能够贴合后在铅垂方向在同一平面中,压条板8的顶端和对应的模板6底端接触,压条板8的底端与对应的模板6顶端接触,附板9与压条板8固定为整体结构,附板9的同时与对应的模板6的侧壁接触,同一块压条板8上的相邻附板9之间形成压杆槽10,附板9上设置有螺杆孔11,螺杆孔11同时穿过附板9和压条板8,压杆槽10中均设置有纵向压杆4,在纵向压杆4上设置有若干组横向压杆2,纵向压杆4设置在横向压杆2和压条板8之间,横向压杆2和纵向压杆4相互垂直设置,在每组横向压杆2上设置有若干组拉紧机构,拉紧机构穿过对应的螺杆孔11后分别与两组模板组上的横向压杆2固定;所述横向压杆2中每组横向压杆2均由两根相互平行的空心钢管构成;所述拉紧机构包括压紧罩1、螺杆5和锁紧螺帽3,压紧罩1压在横向压杆2上,压紧罩1的端面内凹形成两组弧面凹槽,弧面凹槽对应与横向压杆2的外壁贴合,螺杆5穿过压紧罩1后从两根钢管之间设置在对应的螺杆孔11中,锁紧螺帽3套合在螺杆5上并与压紧罩1远离弧面凹槽的一端接触。图1所示为系统的其中一侧,另一侧模板按照相同的构造进行拼装,两面模板拼装完成后构成一个整体的剪力墙模板系统。图1所述的模板组为三块模板在铅垂方向拼装而成,每一侧的模板铅垂方向平行设置,模板6采用木板制成,对木模板不裁剪、不开孔,使木模板具有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穿孔压板系提前加工,压条板的厚度与木模板厚度相同,压条板与附板通过木工钉连接成一个整体。附板9之间的间距与纵向压杆的间距一致,使两块相邻附板9之间形成一个纵向压杆槽10,附板9也作为挡板,利用其两端伸出一定的距离与模板产生接触,并且接触位置要在两组模板组相互远离的壁面处,使得模板在拉紧时能够保持稳定,起到阻挡作用,拼装结构不会松散,系统中的部件保持固定。螺杆孔11穿透附板9和压条板8,螺杆孔11之间的间距根据剪力墙高度的不同进行调节。

模板组一般是分为两组平行设置,每组模板组都是由多块模板6构成,然后将固定为整体结构的压条板8和附板9设置在相邻的模板6之间,并且压条板8保持与模板6在同一铅垂平面中,压条板8如同是嵌在模板6之间,附板9与相邻的模板6贴住,附板9顶端和底端突出与压条板8的顶端,用于在拉紧时与模板6外表贴紧,起到限位作用,将纵向压杆4卡入压杆槽10中,横向压杆2设置在纵向压杆4表面,并且横向压杆2的中心线和纵向压杆4的中心线垂直,每组横向压杆2和对应的压条板8设置在同一高度,将压紧罩1压紧在对应的横向压杆2上,并且保持横向压杆2外壁嵌入弧面凹槽中,更加稳定,防止打滑,然后螺杆5穿过压紧罩1后从每组横向压杆2之间穿过螺杆孔11,并且螺杆两端设置在两组模板组外部,在螺杆5上旋合上锁紧螺帽3完成拼装,利用这种拼装后形成的结构,能够在浇筑混凝土时更加稳固,不需要在模板上钻孔,保证了模板的完整性,能够多次进行重复利用,模板的结构得到了保护,其内部应力也更加稳定,从而在多次使用时更加安全,浇筑形成的混凝土墙结构稳定。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力墙模板的拼装系统,模板组均是由若干块模板构成,同一组模板组中相邻的模板之间均设置有压条,压条主要由压条板和附板构成,压条板设置对应的模板之间,压条板的顶端和对应的模板底端接触,压条板的底端与对应的模板顶端接触,附板的同时与对应的模板的侧壁接触,相邻附板之间形成压杆槽,附板上设置有螺杆孔,压杆槽中均设置有纵向压杆,在纵向压杆上设置有若干组横向压杆,纵向压杆设置在横向压杆和压条板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