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7437582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5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626902.3

申请日:

20101125

公开号:

CN201894538U

公开日:

201107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27/00,A47J27/04,A47J36/00,A47J36/24,A47J37/06

主分类号:

A47J27/00,A47J27/04,A47J36/00,A47J36/24,A47J37/06

申请人:

王俊岭

发明人:

王俊岭

地址: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扬子江路10号9号楼3单元1001号

优先权:

CN201020626902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夏晏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由蒸箱系统及连接安装在蒸箱系统内的高温高湿系统、压力传感系统、总供水系统、喷水系统、箱内清洗系统及吸空气系统构成。该食品烹饪炉具装置不仅能使被加工的食品同时具有脆香和鲜嫩的特点,多功能烹饪炉兼具炉子、烘箱、火管、多层笼、锅、罐功平底锅于一身多用;可进行烘、煎、烤、蒸、炖、沸水泡、烧、焖、泡涨、搅汁、慢烤、慢蒸、真空烹饪、纹煮、低温烹饪和烩温,并具有除霜、防腐、消毒的功能,在多种食品同时加工时不会串味,保持新鲜可口、维他命、矿物质和养份都能得到最佳的保留。保护被加工食品本身的湿度对烹饪的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其特征是:由蒸箱系统(A)及连接安装在蒸箱系统(A)内的高温高湿系统(B)、压力传感系统(C)、总供水系统(D)、喷水系统(E)、箱内清洗系统(F)及吸空气系统(G)构成,高温高湿系统(B)由干热系统和湿热系统构成,由压力传感系统(C)进行自动调控,能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压力传感系统(C)由蒸箱腔体(A0)上顺序连接的压力传感器进出管口(C2)及压力传感器连接管(C1)与湿度空热电偶(C3)构成;连接在蒸箱腔体(A0)内的喷水系统(E)由顺序连接着的喷水管(E1)、喷水阀(E2)和喷水管头(E3)构成;溢水箱(D16)清洗系统内的一路为清洗用水的溢水箱清洗管(D18)与溢水箱清洗阀(D19)和溢水箱清洗入水管口(D20)连接,并与溢水箱(D16)接通;另一路由顺序连接的供水/溢水阀(D5)、供水/溢水管(D6)、溢水电磁阀(D13)、溢水管(D14)、溢水排出管口(D15)进入溢水箱(D16)内;清洗废水由蒸箱腔体(A0)内顺序连接的清洗排水管口(A1-10)和蒸箱排水管(A11)进入溢水箱(D16)内,并经废水排出口(D17)排出;蒸箱腔体(A0)内的箱内清洗系统(F)由顺序连接的清洗高温入水管(F3)、自动清洗泵(F1)和箱内清洗管(F2)构成,并经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A12)与蒸箱腔体(A0)连接;吸空气系统(G)由与蒸箱腔体(A0)连接的箱外进气管口(G1)、箱外进气管口阀开关(G2)及吸空气电机(G3)构成;蒸箱系统(A)由蒸箱腔体(A0)和可移动的蒸盘框架轮(A4)组成;其中蒸箱腔体(A0)由相连接的蒸箱底座(A3)、蒸箱腿(A1)及蒸箱门(A2)与门把手(A2-1)构成;可移动的蒸盘框架轮(A4)由可移动的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A4-0)、与该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连接的蒸盘框架(A4-1)、顶盘架(A4-2)、底盘架(A4-3)、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A4-4)、折叠把手(A4-5)、托盘(A4-6)构成;蒸箱腔体(A0)内连接着蒸箱内供热挡板(A5)、排高温高湿蒸汽窗口(A6)及金属网格板(A7),并在蒸箱腔体(A0)上连接着蒸箱内蒸汽进管口(A8)、吸气进气管口(A9)、上部的蒸箱内清洗排水管口(A1-10)与底部的蒸箱排水管(A11)与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A12);380V电源电路(H1)与电路控制电路板(H2)连接,并顺序与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H3)及蒸汽热电线圈(C11)相连接;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H3)上连接着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D9)、蒸汽发生器热电偶(C10)和135℃蒸汽发生器安全恒温器(C9);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H3)与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H7)及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H7-0)连接构成自动控制回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食品进行烘烤烹饪加工的炊具,尤其是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食品烘烤炊具如燃料蒸汽炉(各种电、煤气或燃气)电热丝炉、红外线炉或微波炉(包括光波炉)等。一是在单纯湿热的条件下对食品进行加工,被加工的食品内部缺乏脆香的口味;二是在单纯干热的条件下对食品进行加工,被加工的食品水份散失较多缺乏鲜嫩的口味;三是需要多种不同的炊具来对不同的食品进行加工,占地面积大、费用高。尤其对现在市场上的各种饮食食器烹调加工店(如各种形式的麦当劳快餐食品店)来说,经营是极不适应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食品烘烤炊具的单独湿热或单纯干热在加工食品所存在的不能使脆香和鲜嫩口味同时具备及使用炉具多、耗能多、占地面积大与费用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不仅能使被加工的食品同时具有脆香和鲜嫩的特点,多功能烹饪炉兼具炉子、烘箱、火管、多层笼、锅、罐功平底锅于一身多用;如可进行烘、煎、烤、蒸、炖、沸水泡、烧、焖、泡涨、搅汁、慢烤、慢蒸、真空烹饪、纹煮、低温烹饪和烩温,并具有除霜、防腐、消毒的功能,在多种食品同时加工时不会串味,保持新鲜可口、维他命、矿物质和养份都能得到最佳的保留。

湿热采用蒸汽,可以进行蒸、烘、煎、烤、炖、煮或烧。干热采用热气,可以进行烧烤、烘箱、煎烤、炸、搅汁或干烧。两者可单独使用,亦可合并使用;保护被加工食品本身的湿度对烹饪的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由蒸箱系统及连接安装在蒸箱系统内的高温高湿系统、压力传感系统、总供水系统、喷水系统、箱内清洗系统及吸空气系统构成,高温高湿系统由干热系统和湿热系统构成,由压力传感系统进行自动调控,能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压力传感系统由蒸箱腔体上顺序连接的压力传感器进出管口及压力传感器连接管与湿度空热电偶构成;连接在蒸箱腔体内的喷水系统由顺序连接着的喷水管、喷水阀和喷水管头构成;溢水箱清洗系统内的一路为清洗用水的溢水箱清洗管与溢水箱清洗阀和溢水箱清洗入水管口连接,并与溢水箱接通;另一路由顺序连接的供水/溢水阀、供水/溢水管、溢水电磁阀、溢水管、溢水排出管口进入溢水箱内;清洗废水由蒸箱腔体内顺序连接的清洗排水管口和蒸箱排水管进入溢水箱内,并经废水排出口排出;蒸箱腔体内的箱内清洗系统由顺序连接的清洗高温入水管、自动清洗泵和箱内清洗管构成,并经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与蒸箱腔体连接;吸空气系统由与蒸箱腔体连接的箱外进气管口、箱外进气管口阀开关及吸空气电机构成;蒸箱系统由蒸箱腔体和可移动的蒸盘框架轮组成;其中蒸箱腔体由相连接的蒸箱底座、蒸箱腿及蒸箱门与门把手构成;可移动的蒸盘框架轮由可移动的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与该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连接的蒸盘框架、顶盘架、底盘架、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折叠把手、托盘构成;蒸箱腔体内连接着蒸箱内供热挡板、排高温高湿蒸汽窗口及金属网格板,并在蒸箱腔体上连接着蒸箱内蒸汽进管口、吸气进气管口、上部的蒸箱内清洗排水管口与底部的蒸箱排水管与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380V电源电路与电路控制电路板连接,并顺序与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及蒸汽热电线圈相连接;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上连接着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蒸汽发生器热电偶和135℃蒸汽发生器安全恒温器;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与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及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连接构成自动控制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烹饪炉具装置不仅能使被加工的食品同时具有脆香和鲜嫩的特点,多功能烹饪炉兼具炉子、烘箱、火管、多层笼、锅、罐功平底锅于一身多用;可进行烘、煎、烤、蒸、炖、沸水泡、烧、焖、泡涨、搅汁、慢烤、慢蒸、真空烹饪、纹煮、低温烹饪和烩温,并具有除霜、防腐、消毒的功能,在多种食品同时加工时不会串味,保持新鲜可口、维他命、矿物质和养份都能得到最佳的保留。保护被加工食品本身的湿度对烹饪的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高湿循环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高湿循环控制系统电源理方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食品烹饪炉具外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食品烹饪炉具内的食品蒸烘盘框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大中型食品烹饪炉具的正面外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大中型食品烹饪炉具的外形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大中型轮式食品蒸烘盘框架外形示意图。

图中:A.蒸箱系统,B.高温高湿系统,C.压力传感系统,D.总供水系统,E.喷水系统,F.箱内清洗系统,G.吸空气系统。

A.蒸箱系统: A0.蒸箱腔体,A1.蒸箱腿, A2蒸箱门,A2-1.门把手, A3.蒸箱底座, A4.蒸盘框架轮,A4-0.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A4-1,蒸盘框架,A4-2.顶盘架,A4-3底盘架,A4-4.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A4-5.折叠把手,A4-6.托盘,A5.蒸箱内供热挡板,A6.排高温高湿蒸气窗口,A7.金属网格板,A8.蒸箱内蒸汽进管口,A9.吸气进气管口,A1-10.蒸箱内清洗排水管口,A11.蒸箱排水管,A12.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 00.食品。

B.高温高湿系统:B1.正/反转调速风扇,B2.风扇连接轴,B3.风扇电机,B4调速控制传感器,B5、B6.380V电源线,B7、B8.高温电热线圈。

C.压力传感系统:C1.压力传感器连接管,C2.压力传感器进出管口,C3.湿度空热电偶,C4.360℃箱内安全恒温器,C5.箱内热电偶,C6.三芯温度热电偶,C7.三芯温度探头,C8.蒸汽发生箱,C9.135℃蒸汽发生器安全恒温器,C10.蒸汽发生器热电偶,C11.蒸汽热电线圈。

D.总供水系统:D1.总供水管,D2.总供水阀,D3流量计,D4。蒸汽供水管,D5.供水/溢水阀,D6.供水/溢水管,D7.供蒸汽用水管,D8.供蒸汽用水管进口,D9.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D10.蒸汽施放管口,D11.产蒸汽用水,D12供蒸汽管,D13.溢水电磁阀,D14.溢水管,D15.溢水排出管口,D16.溢水箱,D17废水排出口,D18.溢水箱清洗管,D19.溢水箱清洗阀,D20.溢水箱清洗入水管口。

E.喷水系统:E1.喷水管,E2.喷水阀,E3.喷水管头。

F.箱内清洗系统:F1.自动清洗泵,F2.箱内清洗管,F3.清洗高温入水管。

G.吸空气系统:G1.箱外进气管口,G2.箱外进气管口阀开关,G3.吸空气电机。

H1.380V电源电路,H2.电路控制电路板,H3.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H4.箱内高温高湿控制固态继电器,H5.风扇调控电路板,H6.220V电源变换器,H7.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烹饪炉具装置由:蒸箱系统A及连接安装在蒸箱系统A内的高温高湿系统B、总供水系统D、喷水系统E、箱内清洗系统F、吸空气系统G、与压力传感系统C构成。

蒸箱系统A由:蒸箱腔体A0和可移动的蒸盘框架轮A4构成。蒸箱腔体A0由相连接的蒸箱底座A3及蒸箱腿A1、蒸箱门A2、门把手A2-1构成。可移动的蒸盘框架轮A4由可移动的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A4-0、与该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连接的蒸盘框架A4-1、顶盘架A4-2、底盘架A4-3、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A4-4、折叠把手A4-5、托盘A4-6构成。蒸箱腔体A0内连接着蒸箱内供热挡板A5、排高温高湿蒸汽窗口A6及金属网格板A7,并在蒸箱腔体A0上连接着蒸箱内蒸汽进管口A8、吸气进气管口A9、上部的蒸箱内清洗排水管口A1-10与底部的蒸箱排水管A11与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A12。

高温高湿系统B由安装在蒸箱腔体A0内顺序连接的正/反转调速风扇B1、风扇连接轴B2、风扇电机B3与调速控制传感器B4构成。

高温高湿系统B由干热系统和湿热系统构成,可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

干热系统:由连接在蒸箱腔体A0内的正/反转调速风扇B1外周的高温电热线圈B7,B8与380V电源线B5,B6构成。

湿热系统:由顺序连接的总供水管D1、总供水阀D2、流量计D3、蒸汽供水管D4、供水/溢水阀D5、供水/溢水管D6、供蒸汽用水管D7、供蒸汽用水管进口D8、蒸汽发生箱C8内安装的产蒸汽用水D11上的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D9、与蒸汽发生箱C8上连接的蒸汽施放管口D10和供蒸汽管D12及与蒸箱腔体A0连接的蒸箱内蒸汽进管口A8构成;并在蒸汽发生箱C8内顺序安装连接着135℃蒸汽发生器安全恒温器C9、蒸汽发生器热电偶C10和蒸汽热电线圈C11。

压力传感系统C由蒸箱腔体A0上顺序连接的压力传感器进出管口C2及压力传感器连接管C1与湿度空热电偶C3构成。

温度控制系统由蒸汽腔体A0内顺序安装着的360℃箱内安全恒温器C4、箱内热电偶C5、三芯温度热电偶C6与三芯温度探头C7构成。

连接在蒸箱腔体A0内的喷水系统E由顺序连接着的喷水管E1、喷水阀E2、和喷水管头E3构成。

蒸箱腔体A0内的箱内清洗系统F由顺序连接的清洗高温入水管F3、自动清洗泵F1和箱内清洗管F2构成,并经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A12与蒸箱腔体A0连接。

溢水箱D16清洗系统内的一路为清洗用水的溢水箱清洗管D18与溢水箱清洗阀D19及溢水箱清洗入水管口D20连接,并与溢水箱D16接通;另一路由顺序连接的供水/溢水阀D5、供水/溢水管D6、溢水电电磁阀D13、溢水管D14、溢水排出管口D15进入溢水箱D16内;清洗废水由蒸箱腔体A0内顺序连接的清洗排水管口A1-10和蒸箱排水管A11进入溢水箱D16内,清洗废水经废水排出口D17排出。

吸空气系统G由与蒸箱腔体A0连接的箱外进气管口G1、箱外进气管口阀开关G2和吸空气电机G3构成。

图2中显示有:通用380V电源电路H1,通用电路控制电路板H2,通用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H3,通用箱内高温高湿控制固态继电器H4,通用风扇调控电路板H5,通用220V电源变换器H6,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H7。

正/反转调速风扇B1,高温电热线圈B7、B8。

压力传感系统C,湿度空热电偶C3,360℃箱内安全恒温器C4,箱内热电偶C5,通用三芯温度热电偶C6,三芯温度探头C7,通用135℃蒸汽发生器安全恒温器C9,通用蒸汽发生器热电偶C10,蒸汽热电线圈C11,通用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D9。

从图2中可以看出,高温高湿系统B由通用380V电源电路H1与通用电路控制电路板H2相连接,并顺序与通用风扇调控电路板H5、380V 电源线B5,B6、风扇电机B3、通用调速控制传感器B4、风扇连接轴B2、正/反转调速风扇B1相连接;通用风扇调控电路板H5与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H7及通用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H7-0连接构成通用自动控制回路。

通用380V电源电路H1与通用电路控制电路板H2相连接,顺序与箱内通用高温高湿控制固态继电器H4连接,并连接着高温电热线圈B7,B8;箱内通用高温高湿控制固态继电器H4与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H7及通用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H7-0连接构成通用自动控制回路。

通用380V电源电路H1与通用电路控制电路板H2连接,并顺序与通用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H3及蒸汽热电线圈C11相连接;通用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H3上连接着通用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D9、通用蒸汽发生器热电偶C10和通用135℃蒸汽发生器安全恒温器C9;通用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H3与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H7及通用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H7-0连接构成通用自动控制回路。

通用380V电源电路H1与通用电路控制电路板H2连接,并顺序与通用220V电源变换器H6及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H7和连接的通用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H7-0相连接构成通用的供电电路。

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H7和通用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H7-0分别与通用压力传感系统C、通用湿度空热电偶C3、通用360℃箱内安全恒温器C4、通用箱内热电偶C5、通用三芯温度热电偶C6与通用三芯温度探头C7相连接构成通用自动回路。

在图3中显示有蒸箱系统A,蒸箱腿A1,蒸箱门A2,门把手A2-1,蒸箱底座A3,废水排出口D17,溢水箱清洗阀D19,溢水箱清洗入水管口D20,箱外进气管口G1,按键开关H7-0。

在图4中显示有蒸盘框架A4-1,顶盘架A4-2,底盘架A4-3,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A4-4。

在图5中显示有蒸箱系统A,蒸箱腿A1,蒸箱门A2,门把手A2-1,蒸箱底座A3,蒸盘况架轮A4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A4-0,废水排出口D17,箱外进气管口G1,按键开关H7-0。

在图6中显示有蒸箱系统A,蒸箱腿A1,蒸箱门A2,门把手A2-1,蒸箱底座A3,蒸盘框架轮A4,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A4-0,折叠把手A4-5,废水排出口D17,箱外进气管口G1,按键开关H7-0。

在图7中显示有蒸盘框架轮A4,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A4-0,轮式食品蒸盘框架A4-1,顶盘架A4-2,底盘架A4-3,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A4-4,折叠把手A4-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9453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7.13 CN 201894538 U *CN201894538U* (21)申请号 201020626902.3 (22)申请日 2010.11.25 A47J 27/00(2006.01) A47J 27/04(2006.01) A47J 36/00(2006.01) A47J 36/24(2006.01) A47J 37/06(2006.01) (73)专利权人 王俊岭 地址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沙依巴克区扬子江路 10 号 9 号楼 3 单 元 1001 号 (72)发明人 王俊岭 。

2、(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夏晏平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 由 蒸箱系统及连接安装在蒸箱系统内的高温高湿系 统、 压力传感系统、 总供水系统、 喷水系统、 箱内 清洗系统及吸空气系统构成。该食品烹饪炉具 装置不仅能使被加工的食品同时具有脆香和鲜嫩 的特点, 多功能烹饪炉兼具炉子、 烘箱、 火管、 多 层笼、 锅、 罐功平底锅于一身多用 ; 可进行烘、 煎、 烤、 蒸、 炖、 沸水泡、 烧、 焖、 泡涨、 搅汁、 慢烤、 慢蒸、 真空烹饪、 纹煮、 低温烹饪和烩温, 并具。

3、有除霜、 防 腐、 消毒的功能, 在多种食品同时加工时不会串 味, 保持新鲜可口、 维他命、 矿物质和养份都能得 到最佳的保留。保护被加工食品本身的湿度对烹 饪的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3 页 CN 201894543 U1/1 页 2 1. 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 其特征是 : 由蒸箱系统 (A) 及连接安装在蒸箱系统 (A) 内的 高温高湿系统 (B) 、 压力传感系统 (C) 、 总供水系统 (D) 、 喷水系统 (E) 、 箱内清洗系统 (F) 及 吸空气系统。

4、 (G) 构成, 高温高湿系统 (B) 由干热系统和湿热系统构成, 由压力传感系统 (C) 进行自动调控, 能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 ; 压力传感系统 (C) 由蒸箱腔体 (A0) 上顺序连接的 压力传感器进出管口 (C2) 及压力传感器连接管 (C1) 与湿度空热电偶 (C3) 构成 ; 连接在蒸 箱腔体 (A0) 内的喷水系统 (E) 由顺序连接着的喷水管 (E1) 、 喷水阀 (E2) 和喷水管头 (E3) 构成 ; 溢水箱 (D16) 清洗系统内的一路为清洗用水的溢水箱清洗管 (D18) 与溢水箱清洗阀 (D19) 和溢水箱清洗入水管口 (D20) 连接, 并与溢水箱 (D16) 接通 ;。

5、 另一路由顺序连接的供 水/溢水阀 (D5) 、 供水/溢水管 (D6) 、 溢水电磁阀 (D13) 、 溢水管 (D14) 、 溢水排出管口 (D15) 进入溢水箱 (D16) 内 ; 清洗废水由蒸箱腔体 (A0) 内顺序连接的清洗排水管口 (A1-10) 和蒸 箱排水管 (A11) 进入溢水箱 (D16) 内, 并经废水排出口 (D17) 排出 ; 蒸箱腔体 (A0) 内的箱 内清洗系统 (F) 由顺序连接的清洗高温入水管 (F3) 、 自动清洗泵 (F1) 和箱内清洗管 (F2) 构成, 并经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 (A12) 与蒸箱腔体 (A0) 连接 ; 吸空气系统 (G) 由与蒸箱腔 。

6、体 (A0) 连接的箱外进气管口 (G1) 、 箱外进气管口阀开关 (G2) 及吸空气电机 (G3) 构成 ; 蒸 箱系统 (A) 由蒸箱腔体 (A0) 和可移动的蒸盘框架轮 (A4) 组成 ; 其中蒸箱腔体 (A0) 由相 连接的蒸箱底座 (A3) 、 蒸箱腿 (A1) 及蒸箱门 (A2) 与门把手 (A2-1) 构成 ; 可移动的蒸盘框 架轮 (A4) 由可移动的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 (A4-0) 、 与该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连接的 蒸盘框架 (A4-1) 、 顶盘架 (A4-2) 、 底盘架 (A4-3) 、 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 (A4-4) 、 折叠把手 (A4-5) 、 托盘 (A。

7、4-6) 构成 ; 蒸箱腔体 (A0) 内连接着蒸箱内供热挡板 (A5) 、 排高温高湿蒸汽 窗口 (A6) 及金属网格板 (A7) , 并在蒸箱腔体 (A0) 上连接着蒸箱内蒸汽进管口 (A8) 、 吸气进 气管口 (A9) 、 上部的蒸箱内清洗排水管口 (A1-10) 与底部的蒸箱排水管 (A11) 与蒸箱内清 洗水管进口 (A12) ; 380V 电源电路 (H1) 与电路控制电路板 (H2) 连接, 并顺序与水箱产蒸汽 控制固态继电器 (H3) 及蒸汽热电线圈 (C11) 相连接 ; 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 (H3) 上 连接着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 (D9) 、 蒸汽发生器热电偶 (C。

8、10) 和 135蒸汽发生器安全恒温 器 (C9) ; 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 (H3) 与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 (H7) 及按键开关与显 示屏电路板 (H7-0) 连接构成自动控制回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894538 U CN 201894543 U1/5 页 3 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食品进行烘烤烹饪加工的炊具, 尤其是一种食品烹饪 炉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公知的食品烘烤炊具如燃料蒸汽炉 (各种电、 煤气或燃气) 电热丝炉、 红外线 炉或微波炉 (包括光波炉) 等。一是在单纯湿热的条件下对食品进行加工, 被加工的。

9、食品内 部缺乏脆香的口味 ; 二是在单纯干热的条件下对食品进行加工, 被加工的食品水份散失较 多缺乏鲜嫩的口味 ; 三是需要多种不同的炊具来对不同的食品进行加工, 占地面积大、 费用 高。尤其对现在市场上的各种饮食食器烹调加工店 (如各种形式的麦当劳快餐食品店) 来 说, 经营是极不适应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食品烘烤炊具的单独湿热或单纯干热在加工食品所存在的不能使 脆香和鲜嫩口味同时具备及使用炉具多、 耗能多、 占地面积大与费用高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 提供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 不仅能使被加工的食品同时具有脆香和鲜嫩的特点, 多功能 烹饪炉兼具炉子、 烘箱、 火管、 多层笼。

10、、 锅、 罐功平底锅于一身多用 ; 如可进行烘、 煎、 烤、 蒸、 炖、 沸水泡、 烧、 焖、 泡涨、 搅汁、 慢烤、 慢蒸、 真空烹饪、 纹煮、 低温烹饪和烩温, 并具有除霜、 防腐、 消毒的功能, 在多种食品同时加工时不会串味, 保持新鲜可口、 维他命、 矿物质和养份 都能得到最佳的保留。 0004 湿热采用蒸汽, 可以进行蒸、 烘、 煎、 烤、 炖、 煮或烧。 干热采用热气, 可以进行烧烤、 烘箱、 煎烤、 炸、 搅汁或干烧。两者可单独使用, 亦可合并使用 ; 保护被加工食品本身的湿度 对烹饪的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烹饪炉具装置, 由。

11、蒸箱系统及连接安 装在蒸箱系统内的高温高湿系统、 压力传感系统、 总供水系统、 喷水系统、 箱内清洗系统及 吸空气系统构成, 高温高湿系统由干热系统和湿热系统构成, 由压力传感系统进行自动调 控, 能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 ; 压力传感系统由蒸箱腔体上顺序连接的压力传感器进出管口 及压力传感器连接管与湿度空热电偶构成 ; 连接在蒸箱腔体内的喷水系统由顺序连接着的 喷水管、 喷水阀和喷水管头构成 ; 溢水箱清洗系统内的一路为清洗用水的溢水箱清洗管与 溢水箱清洗阀和溢水箱清洗入水管口连接, 并与溢水箱接通 ; 另一路由顺序连接的供水 / 溢水阀、 供水 / 溢水管、 溢水电磁阀、 溢水管、 溢水排出管。

12、口进入溢水箱内 ; 清洗废水由蒸箱 腔体内顺序连接的清洗排水管口和蒸箱排水管进入溢水箱内, 并经废水排出口排出 ; 蒸箱 腔体内的箱内清洗系统由顺序连接的清洗高温入水管、 自动清洗泵和箱内清洗管构成, 并 经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与蒸箱腔体连接 ; 吸空气系统由与蒸箱腔体连接的箱外进气管口、 箱外进气管口阀开关及吸空气电机构成 ; 蒸箱系统由蒸箱腔体和可移动的蒸盘框架轮组 成 ; 其中蒸箱腔体由相连接的蒸箱底座、 蒸箱腿及蒸箱门与门把手构成 ; 可移动的蒸盘框 说 明 书 CN 201894538 U CN 201894543 U2/5 页 4 架轮由可移动的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 与该轮式食品蒸。

13、盘框架底座连接的蒸盘框架、 顶 盘架、 底盘架、 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 折叠把手、 托盘构成 ; 蒸箱腔体内连接着蒸箱内供热 挡板、 排高温高湿蒸汽窗口及金属网格板, 并在蒸箱腔体上连接着蒸箱内蒸汽进管口、 吸气 进气管口、 上部的蒸箱内清洗排水管口与底部的蒸箱排水管与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 ; 380V 电源电路与电路控制电路板连接, 并顺序与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及蒸汽热电线圈 相连接 ; 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上连接着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 蒸汽发生器热电偶和 135蒸汽发生器安全恒温器 ; 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与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及按 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连接构成自动控制回路。 。

14、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烹饪炉具装置不仅能使被加工的食品 同时具有脆香和鲜嫩的特点, 多功能烹饪炉兼具炉子、 烘箱、 火管、 多层笼、 锅、 罐功平底锅 于一身多用 ; 可进行烘、 煎、 烤、 蒸、 炖、 沸水泡、 烧、 焖、 泡涨、 搅汁、 慢烤、 慢蒸、 真空烹饪、 纹 煮、 低温烹饪和烩温, 并具有除霜、 防腐、 消毒的功能, 在多种食品同时加工时不会串味, 保 持新鲜可口、 维他命、 矿物质和养份都能得到最佳的保留。 保护被加工食品本身的湿度对烹 饪的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07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15、, 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 0008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高湿循环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 ; 0009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高湿循环控制系统电源理方框图 ; 0010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食品烹饪炉具外形示意图 ; 0011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食品烹饪炉具内的食品蒸烘盘框架示意图 ; 0012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的大中型食品烹饪炉具的正面外形示意图 ; 0013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的大中型食品烹饪炉具的外形立体示意图 ; 0014 图 7 是本实用新型的大中型轮式食品蒸烘盘框架外形示意图。 0015 图。

16、中 : A. 蒸箱系统, B. 高温高湿系统, C. 压力传感系统, D. 总供水系统, E. 喷水 系统, F. 箱内清洗系统, G. 吸空气系统。 0016 A.蒸箱系统: A0.蒸箱腔体,A1.蒸箱腿, A2蒸箱门,A2-1.门把手, A3.蒸箱底 座, A4.蒸盘框架轮,A4-0.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A4-1,蒸盘框架,A4-2.顶盘架,A4-3 底盘架 ,A4-4. 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 ,A4-5. 折叠把手 ,A4-6. 托盘 ,A5. 蒸箱内供热挡 板 ,A6. 排高温高湿蒸气窗口 ,A7. 金属网格板 ,A8. 蒸箱内蒸汽进管口 ,A9. 吸气进气管 口,A1-10.蒸箱内。

17、清洗排水管口,A11.蒸箱排水管,A12.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 00.食品。 0017 B. 高温高湿系统 :B1. 正 / 反转调速风扇 ,B2. 风扇连接轴 ,B3. 风扇电机 ,B4 调 速控制传感器 ,B5、 B6.380V 电源线, B7、 B8. 高温电热线圈。 0018 C. 压力传感系统 : C1. 压力传感器连接管, C2. 压力传感器进出管口, C3. 湿度空 热电偶, C4.360箱内安全恒温器, C5. 箱内热电偶, C6. 三芯温度热电偶, C7. 三芯温度探 头, C8. 蒸汽发生箱, C9.135蒸汽发生器安全恒温器, C10. 蒸汽发生器热电偶, C11. 蒸汽。

18、 热电线圈。 0019 D. 总供水系统 : D1. 总供水管, D2. 总供水阀, D3 流量计, D4。蒸汽供水管, D5. 供 说 明 书 CN 201894538 U CN 201894543 U3/5 页 5 水 / 溢水阀, D6. 供水 / 溢水管, D7. 供蒸汽用水管, D8. 供蒸汽用水管进口, D9. 蒸汽发生 器水位电极, D10. 蒸汽施放管口, D11. 产蒸汽用水, D12 供蒸汽管, D13. 溢水电磁阀, D14. 溢水管, D15. 溢水排出管口, D16. 溢水箱, D17 废水排出口, D18. 溢水箱清洗管, D19. 溢水 箱清洗阀, D20. 溢水。

19、箱清洗入水管口。 0020 E. 喷水系统 : E1. 喷水管, E2. 喷水阀, E3. 喷水管头。 0021 F. 箱内清洗系统 : F1. 自动清洗泵, F2. 箱内清洗管, F3. 清洗高温入水管。 0022 G. 吸空气系统 : G1. 箱外进气管口, G2. 箱外进气管口阀开关, G3. 吸空气电机。 0023 H1.380V 电源电路, H2. 电路控制电路板, H3. 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 H4. 箱 内高温高湿控制固态继电器, H5. 风扇调控电路板, H6.220V 电源变换器, H7. 电脑与开关电 路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20、实施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 在图 1 中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烹饪炉具装置由 : 蒸箱系统 A 及连接安装在蒸 箱系统A内的高温高湿系统B、 总供水系统D、 喷水系统E、 箱内清洗系统F、 吸空气系统G、 与 压力传感系统 C 构成。 0026 蒸箱系统 A 由 : 蒸箱腔体 A0 和可移动的蒸盘框架轮 A4 构成。蒸箱腔体 A0 由相连 接的蒸箱底座 A3 及蒸箱腿 A1、 蒸箱门 A2、 门把手 A2-1 构成。可移动的蒸盘框架轮 A4 由可 移动的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 A4-0、 与该轮式食品。

21、蒸盘框架底座连接的蒸盘框架 A4-1、 顶 盘架 A4-2、 底盘架 A4-3、 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 A4-4、 折叠把手 A4-5、 托盘 A4-6 构成。蒸 箱腔体 A0 内连接着蒸箱内供热挡板 A5、 排高温高湿蒸汽窗口 A6 及金属网格板 A7, 并在蒸 箱腔体 A0 上连接着蒸箱内蒸汽进管口 A8、 吸气进气管口 A9、 上部的蒸箱内清洗排水管口 A1-10 与底部的蒸箱排水管 A11 与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 A12。 0027 高温高湿系统B由安装在蒸箱腔体A0内顺序连接的正/反转调速风扇B1、 风扇连 接轴 B2、 风扇电机 B3 与调速控制传感器 B4 构成。 0028 高温高。

22、湿系统 B 由干热系统和湿热系统构成, 可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 0029 干热系统 : 由连接在蒸箱腔体 A0 内的正 / 反转调速风扇 B1 外周的高温电热线圈 B7,B8 与 380V 电源线 B5,B6 构成。 0030 湿热系统 : 由顺序连接的总供水管 D1、 总供水阀 D2、 流量计 D3、 蒸汽供水管 D4、 供 水 / 溢水阀 D5、 供水 / 溢水管 D6、 供蒸汽用水管 D7、 供蒸汽用水管进口 D8、 蒸汽发生箱 C8 内安装的产蒸汽用水D11上的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D9、 与蒸汽发生箱C8上连接的蒸汽施放 管口 D10 和供蒸汽管 D12 及与蒸箱腔体 A0 连接的蒸箱内。

23、蒸汽进管口 A8 构成 ; 并在蒸汽发 生箱 C8 内顺序安装连接着 135蒸汽发生器安全恒温器 C9、 蒸汽发生器热电偶 C10 和蒸汽 热电线圈 C11。 0031 压力传感系统 C 由蒸箱腔体 A0 上顺序连接的压力传感器进出管口 C2 及压力传感 器连接管 C1 与湿度空热电偶 C3 构成。 0032 温度控制系统由蒸汽腔体A0内顺序安装着的360箱内安全恒温器C4、 箱内热电 偶 C5、 三芯温度热电偶 C6 与三芯温度探头 C7 构成。 说 明 书 CN 201894538 U CN 201894543 U4/5 页 6 0033 连接在蒸箱腔体 A0 内的喷水系统 E 由顺序连接。

24、着的喷水管 E1、 喷水阀 E2、 和喷水 管头 E3 构成。 0034 蒸箱腔体 A0 内的箱内清洗系统 F 由顺序连接的清洗高温入水管 F3、 自动清洗泵 F1 和箱内清洗管 F2 构成, 并经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 A12 与蒸箱腔体 A0 连接。 0035 溢水箱 D16 清洗系统内的一路为清洗用水的溢水箱清洗管 D18 与溢水箱清洗阀 D19 及溢水箱清洗入水管口 D20 连接, 并与溢水箱 D16 接通 ; 另一路由顺序连接的供水 / 溢 水阀 D5、 供水 / 溢水管 D6、 溢水电电磁阀 D13、 溢水管 D14、 溢水排出管口 D15 进入溢水箱 D16 内 ; 清洗废水由蒸箱腔。

25、体 A0 内顺序连接的清洗排水管口 A1-10 和蒸箱排水管 A11 进入 溢水箱 D16 内, 清洗废水经废水排出口 D17 排出。 0036 吸空气系统 G 由与蒸箱腔体 A0 连接的箱外进气管口 G1、 箱外进气管口阀开关 G2 和吸空气电机 G3 构成。 0037 图 2 中显示有 : 通用 380V 电源电路 H1, 通用电路控制电路板 H2, 通用水箱产蒸汽 控制固态继电器 H3, 通用箱内高温高湿控制固态继电器 H4, 通用风扇调控电路板 H5, 通用 220V 电源变换器 H6, 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 H7。 0038 正 / 反转调速风扇 B1, 高温电热线圈 B7、 B。

26、8。 0039 压力传感系统C, 湿度空热电偶C3, 360箱内安全恒温器C4, 箱内热电偶C5, 通用 三芯温度热电偶C6, 三芯温度探头C7, 通用135蒸汽发生器安全恒温器C9, 通用蒸汽发生 器热电偶 C10, 蒸汽热电线圈 C11, 通用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 D9。 0040 从图 2 中可以看出, 高温高湿系统 B 由通用 380V 电源电路 H1 与通用电路控制电 路板 H2 相连接, 并顺序与通用风扇调控电路板 H5、 380V 电源线 B5,B6、 风扇电机 B3、 通用 调速控制传感器 B4、 风扇连接轴 B2、 正 / 反转调速风扇 B1 相连接 ; 通用风扇调控电路板 H。

27、5 与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H7及通用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H7-0连接构成通用自动 控制回路。 0041 通用 380V 电源电路 H1 与通用电路控制电路板 H2 相连接, 顺序与箱内通用高温高 湿控制固态继电器 H4 连接, 并连接着高温电热线圈 B7,B8 ; 箱内通用高温高湿控制固态继 电器 H4 与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 H7 及通用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 H7-0 连接构成 通用自动控制回路。 0042 通用 380V 电源电路 H1 与通用电路控制电路板 H2 连接, 并顺序与通用水箱产蒸汽 控制固态继电器 H3 及蒸汽热电线圈 C11 相连接 ; 通用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

28、电器 H3 上连 接着通用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 D9、 通用蒸汽发生器热电偶 C10 和通用 135蒸汽发生器安 全恒温器 C9 ; 通用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 H3 与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 H7 及通用 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 H7-0 连接构成通用自动控制回路。 0043 通用 380V 电源电路 H1 与通用电路控制电路板 H2 连接, 并顺序与通用 220V 电源 变换器 H6 及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 H7 和连接的通用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 H7-0 相连接构成通用的供电电路。 0044 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H7和通用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H7-0分别与通用 压力传感系统。

29、C、 通用湿度空热电偶C3、 通用360箱内安全恒温器C4、 通用箱内热电偶C5、 通用三芯温度热电偶 C6 与通用三芯温度探头 C7 相连接构成通用自动回路。 0045 在图3中显示有蒸箱系统A, 蒸箱腿A1, 蒸箱门A2, 门把手A2-1, 蒸箱底座A3, 废水 说 明 书 CN 201894538 U CN 201894543 U5/5 页 7 排出口D17, 溢水箱清洗阀D19, 溢水箱清洗入水管口D20, 箱外进气管口G1, 按键开关H7-0。 0046 在图4中显示有蒸盘框架A4-1, 顶盘架A4-2, 底盘架A4-3, 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 A4-4。 0047 在图5中显示有蒸。

30、箱系统A, 蒸箱腿A1, 蒸箱门A2, 门把手A2-1, 蒸箱底座A3, 蒸盘 况架轮 A4 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 A4-0, 废水排出口 D17, 箱外进气管口 G1, 按键开关 H7-0。 0048 在图 6 中显示有蒸箱系统 A, 蒸箱腿 A1, 蒸箱门 A2, 门把手 A2-1, 蒸箱底座 A3, 蒸 盘框架轮 A4, 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 A4-0, 折叠把手 A4-5, 废水排出口 D17, 箱外进气管口 G1, 按键开关 H7-0。 0049 在图 7 中显示有蒸盘框架轮 A4, 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 A4-0, 轮式食品蒸盘框架 A4-1, 顶盘架 A4-2, 底盘架 A4-3。

31、, 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 A4-4, 折叠把手 A4-5。 0050 最后应说明的是 :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1894538 U CN 201894543 U1/3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894538 U CN 201894543 U2/3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894538 U CN 201894543 U3/3 页 10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894538 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