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突波泄放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突波泄放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8957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8957A21申请号201310100830722申请日20130327H02H9/02200601H02H5/04200601H01C7/12200601H01H37/4620060171申请人陈赞棋地址中国台湾新北市中和市中山路三段12011号8F72发明人陈赞棋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114代理人竺明54发明名称一种突波泄放器57摘要一种突波泄放器,包括绝缘座体、介电材料、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及热动金属片,其中,绝缘座体内设有容置空间及让位空间;介电材料设置于容置空间中;第一导电板。
2、以面接触的方式贴附于介电材料的一侧,且其形成有突出于绝缘座体外的第一接脚;第二导电板的一侧以面接触的方式贴附于介电材料的另一侧;热动金属片形成有突出于绝缘座体外的第二接脚,在低温状态下,热动金属片的热动部贴靠至第二导电板的另一侧,在高温状态下,热动部则会朝让位空间弯曲,并脱离第二导电板。本发明能使流经的冲击电流均匀地通过介电材料,还能通过导电板将热量迅速且均匀地导离介电材料,且能在高温状态下断开流电路,以避免介电材料快速老化。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8957ACN1。
3、04078957A1/2页21一种突波泄放器,其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供电线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座体,其内设有一容置空间及一让位空间;一介电材料,为含有氧化锌的多晶半导体陶瓷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一第一导电板,其被包覆在所述绝缘座体内,且以面接触的方式贴附于所述介电材料的一侧,该第一导电板突出于绝缘座体外的一部分形成一第一接脚;一第二导电板,其被包覆在所述绝缘座体内,且其一侧以面接触的方式贴附于所述介电材料的另一侧;及一热动金属片,其被包覆在所述绝缘座体内,且其突出于绝缘座体外的一部分形成一第二接脚;该热动金属片的一侧对应于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另一侧,热动金属片的另一侧则对应于绝缘座体内。
4、的让位空间,在低于一临界温度的状态下,所述热动金属片的一热动部贴靠至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另一侧;在高于临界温度的状态下,所述热动金属片的热动部则会朝让位空间弯曲,并脱离第二导电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内对应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内缘、在邻近所述让位空间的一侧凸设有一凸缘,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另一侧能抵靠至该凸缘,以使第二导电板的周缘不会直接接触所述热动金属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由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内框体所组成,所述内框体被包覆于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空间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
5、上对应于所述内框体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开设于所述内框体内。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波泄放器还能以与另一突波泄放器共享所述第一壳体的形式相互堆叠成一体。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开设有另一容置空间,且该另一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另一介电材料,所述另一介电材料的两侧分别贴靠至所述突波泄放器及另一突波泄放器的第一导电板。8一种突波泄放器,其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供电线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座体,其内设有一容置空间及一让位空间;一介电材料,为含有氧化锌的多晶半导体陶瓷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一。
6、导电板,其被包覆在所述绝缘座体内,且以面接触的方式贴附于所述介电材料的一侧,该导电板突出于绝缘座体外的一部分形成一第一接脚;及一热动金属片,其被包覆在所述绝缘座体内,且其突出于绝缘座体外的一部分形成一第二接脚,该热动金属片的一侧对应于所述介电材料的另一侧,热动金属片的另一侧则对应于绝缘座体内的让位空间,在低于一临界温度的状态下,该热动金属片的一热动部贴靠至介电材料的另一侧,在高于该临界温度的状态下,热动金属片的热动部则会朝让位空间弯曲,并脱离介电材料。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内对应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内缘、在邻近所述让位空间的一侧凸设有一凸缘,所述介电材料的另一侧能。
7、抵靠至该凸缘,以使介电材料的周缘不会直接接触所述热动金属片。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由一第一壳体、一第权利要求书CN104078957A2/2页3二壳体及一内框体所组成,所述内框体被包覆于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之间。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空间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于所述内框体的一侧。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开设于所述内框体内。13如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波泄放器还能以与另一突波泄放器共享该第一壳体的形式相互堆叠成一体。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
8、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开设有另一容置空间,且所述另一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另一介电材料,该另一介电材料的两侧分别贴靠至所述突波泄放器及所述另一突波泄放器的导电板。权利要求书CN104078957A1/7页4一种突波泄放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突波泄放器,具体涉及一种能有效提升电子设备使用安全性的突波泄放器。背景技术0002目前,随着各种微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电子设备的设计愈来愈精密,因此,为使这些电子设备能正常运作,且避免流经其电路的突波导致这些电子设备损坏,一直是相关业者致力研发的重要课题之一。0003一般情况下,突波也可称为高电压流脉冲,依其来源可区分为电路外部产生的突波和电路内部产生的。
9、突波,其中,电路外部产生的突波多半是因在电路周围发生打雷,或电路直接遭到雷击所致,因此又称为雷突波1IGHTNINGSURGE;电路内部产生的突波,则多半是在电路内电子开关切换动作中所伴随产生的突波,因此又称为切换突波SWITCHINGSURGE。0004如前所述,若电子设备中设置了继电器RELAY、电子开关SWITCH或螺管线圈SOLENOID等控制组件,则在电子设备运作的过程中,这些控制组件势必会进行大量的关闭及导通状态的切换动作,因此很容易产生大量的突波,进而对电子设备的电路产生影响,并造成电子设备误动作。为解决前述问题,传统上,相关电子设备的厂商会在这些电子设备的供电线路上设置一突波泄。
10、放器,以便能在突波产生时,通过该突波泄放器形成一放电路径,将突波导引至线路的一接地端,进而能保护电子设备不会因突波而受到损害。0005传统上,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ETALOXIDEVARISTOR,简称MOV是一种用于制作突波泄放器的介电材料。最常见的MOV是由氧化锌颗粒与少量其它金属氧化物或聚合物混合烧结而成的多晶半导体陶瓷组件,在这些MOV内部,氧化锌颗粒与邻近氧化锌颗粒的其它氧化物的交界处,会形成晶界层并发生二极管效应。由于MOV中包含有极大量且杂乱的氧化锌颗粒,因此,整个MOV相当于大量背向相连的二极管的集合体。在低电压的状态下,仅有少部分的微小逆向漏电电流会通过MOV,然而,在遇到高。
11、电压时,则会发生击穿效应PUNCHTHROUGHEFFECT,使得高电压的大电流能通过MOV。MOV之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制作突波泄放器的介电材料,即因为其具有在低电压时电阻高、高电压时电阻低的非线性电流电压特性曲线。0006虽然,利用氧化锌颗粒晶界层间所产生的非线性电流电压特性,将MOV应用于制作突波泄放器,确实能达成突波泄放的目的。然而,经发明人的长期研究及观察后,发现传统的突波泄放器在设计上仍存在诸多待改进的缺陷。首先,由于传统突波泄放器的导线与MOV的间是呈“线接触”的连接关系,因此,在有限的固接面积下,MOV与导线间的相互固接处,单位面积所要承受的电压与电流极高,极易发生崩裂;再者,由。
12、于MOV的单位面积所要承受的电压与电流极高,较强的瞬时过电压通过MOV时可能使电阻体上产生穿孔,导致更大的电流瞬间通过并产生高热而起火,发生所谓“瞬时过电压破坏”;此外,研究结果表明,MOV多次受到大电流冲击时,即便没有发生瞬间的崩裂或直接起火,过高的温度也会加速说明书CN104078957A2/7页5MOV老化过程,使MOV逐步发生低阻线性化现象,并产生若干薄弱点,使得漏电流恶性增加且集中流入薄弱点,将薄弱点材料融化形成短路孔,此时,若再有较大的电流灌入短路点,则会产生高热而起火。0007由此可知,传统突波泄放器的设计在相对较高电压的电流如切换突波多次通过后,或是极大电压的电流如雷突波通过后。
13、,皆可能使导线或MOV片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因此,MOV本身不仅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快速老化,且MOV与导线间的相互固接处亦可能发生崩裂,而突波泄放的功能消失。0008对一般消费者而言,对于越精密、贵重的电子设备,消费者越会注重其防突波功能,以避免因这些电子设备受损,而对消费者带来莫大的损失。据调查,多数消费者皆认为,设置于电子设备的突波泄放器可以对电子设备提供完整的保护。然而,由于传统的突波泄放器具有前述的诸多缺陷,以致于无法长久持续地提供过电压保护。因此,当MOV老化或是MOV与导线间的相互固接处发生崩裂时,传统的突波泄放器便会丧失其突波泄放的功效,所以,在供电线路再次产生前述突波时,便会造成。
14、精密及贵重的电子设备严重受损,导致财产上的重大损失;此外,由于传统的突波泄放器的设计,无法避免高热对MOV产生的影响,尚可能导致MOV因高热而起火燃烧,因此可能带来引发火灾的危险。0009综上所述,如何设计出一种突波泄放器,使突波泄放器具备能反复泄放突波的特性,以避免传统突波泄放器因MOV崩裂或烧毁而丧失其突波泄放的功效,致使所要保护的电子设备损坏,甚至因MOV烧毁而引发火灾等问题,即成为亟欲探讨的一重要课题。发明内容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突波泄放器,以克服现有突波泄放器的上述缺点,能大幅提高突波泄放器的耐用性,有效提升电子设备在使用上的安全性。001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
15、方案如下0012一种突波泄放器,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供电线路中,其包括一绝缘座体、一介电材料、一第一导电板、一第二导电板及一热动金属片,其中,所述绝缘座体内设有一容置空间及一让位空间;所述介电材料为含有氧化锌的多晶半导体陶瓷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第一导电板被包覆在所述绝缘座体内,且以面接触的方式贴附于所述介电材料的一侧,该第一导电板突出于所述绝缘座体外的一部分形成一第一接脚;所述第二导电板被包覆在所述绝缘座体内,且其一侧以面接触的方式贴附于所述介电材料的另一侧;所述热动金属片被包覆在所述绝缘座体内,且其突出于所述绝缘座体外的一部分形成一第二接脚,所述热动金属片的一侧对应于所述第二导电板。
16、的另一侧,其另一侧则对应于绝缘座体内的让位空间,在低温状态下,所述热动金属片的一热动部贴靠至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另一侧,在高温状态下,该热动部则会朝让位空间弯曲,并脱离第二导电板。0013所述绝缘座体内对应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内缘、在邻近所述让位空间的一侧凸设有一凸缘,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另一侧能抵靠至该凸缘,以使第二导电板的周缘不会直接接触所述热动金属片。0014进一步,所述绝缘座体由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内框体所组成,所述内框体被包覆于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之间。0015所述让位空间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于所述内框体的一侧。说明书CN104078957A3/7页60016所述容置空间开设于所述内框。
17、体内。0017又,所述突波泄放器还能以与另一突波泄放器共享所述第一壳体的形式相互堆叠成一体。所述第一壳体还开设有另一容置空间,且该另一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另一介电材料,所述另一介电材料的两侧分别贴靠至所述突波泄放器及另一突波泄放器的第一导电板。0018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突波泄放器,其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供电线路中,包括一绝缘座体,其内设有一容置空间及一让位空间;一介电材料,为含有氧化锌的多晶半导体陶瓷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一导电板,其被包覆在所述绝缘座体内,且以面接触的方式贴附于所述介电材料的一侧,该导电板突出于绝缘座体外的一部分形成一第一接脚;及一热动金属片,其被包覆在所述绝缘座体内,且其突。
18、出于绝缘座体外的一部分形成一第二接脚,该热动金属片的一侧对应于所述介电材料的另一侧,热动金属片的另一侧则对应于绝缘座体内的让位空间,在低于一临界温度的状态下,该热动金属片的一热动部贴靠至介电材料的另一侧,在高于该临界温度的状态下,热动金属片的热动部则会朝让位空间弯曲,并脱离介电材料。0019另一种突波泄放器中,所述绝缘座体内对应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内缘、在邻近所述让位空间的一侧凸设有一凸缘,所述介电材料的另一侧能抵靠至该凸缘,以使介电材料的周缘不会直接接触所述热动金属片。0020另一种突波泄放器中,所述绝缘座体由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内框体所组成,所述内框体被包覆于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之间。0。
19、021另一种突波泄放器中,所述让位空间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于所述内框体的一侧。所述容置空间开设于所述内框体内。0022另一种突波泄放器中,所述突波泄放器还能以与另一突波泄放器共享所述第一壳体的形式相互堆叠成一体。所述第一壳体还开设有另一容置空间,且所述另一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另一介电材料,该另一介电材料的两侧分别贴靠至所述突波泄放器及所述另一突波泄放器的导电板。00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0024本发明中导电板以面接触的方式贴附于介电材料的两对应侧,因此,不仅能使流经本发明突波泄放器的冲击电流均匀地通过介电材料,有效降低冲击电流对介电材料造成的损害,且使突波泄放器能通过导电板将热量迅速且均匀地导离。
20、介电材料,大幅减缓温度上升的速率;此外,基于热动部的跳脱作用,能有效控制突波泄放器的温度,在高温的状态下断开流经突波泄放器的电路,以避免由于温度持续累积,而导致介电材料快速老化,能大幅提高突波泄放器的耐用性,有效提升电子设备在使用上的安全性。附图说明0025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0026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在一般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0027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在高温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0028图4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在一般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0029图5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在高温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0030图6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说明书CN10。
21、4078957A4/7页70031图7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在高温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0033参见图1图7,本发明的突波泄放器,其应用于一电子设备的供电线路中,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突波泄放器的爆炸示意图,在此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突波泄放器1包括一绝缘座体11、一介电材料12、一第一导电板13、一第二导电板14及一热动金属片15如记忆合金片。该绝缘座体11内设有一容置空间111及一让位空间112。在此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11由一第一壳体A、一第二壳体B及一内框体C所组成。该内框体C被包覆于所述第一壳体A及第二壳体。
22、B的间,且该内框体C为一中空框体,以在内框体C内形成所述容置空间111。所述让位空间112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B对应于该内框体C的一侧。所述介电材料12为含有氧化锌的多晶半导体陶瓷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11中。在低电压的状态下,仅有少部分的微小逆向漏电电流会通过该介电材料12,然而,在遇到高电压时,则会发生击穿效应PUNCHTHROUGHEFFECT,使得高电压的大电流能通过该介电材料12。因此,该介电材料12在低电压时电阻高、高电压时电阻低的非线性电流电压特性,使得该突波泄放器1能具备突波泄放的功效。0034承上,所述第一导电板13被包覆在所述绝缘座体11内,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导。
23、电板13介于第一壳体A及内框体C的间,且该第一导电板13以面接触的方式贴附于所述介电材料12的一侧。该第一导电板13突出于所述绝缘座体11外的一部分形成一第一接脚131,以使突波泄放器1能与一电路相电气连接。0035所述第二导电板14同样被包覆在所述绝缘座体11内,且其一侧以面接触的方式贴附于所述介电材料12的另一侧。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导电板14与介电材料12共同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11中,且该内框体C对应于该容置空间111的内缘,在邻近该第二壳体B的一侧凸设有一凸缘C1。当第二导电板14及介电材料12依序被置入容置空间111中,该第二导电板14的另一侧会抵靠至所述凸缘C1,进而被凸缘C。
24、1限制于该容置空间111中,而介电材料12则能抵靠于第二导电板14的一侧,而被第二导电板14限制于该容置空间111中。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虽然在此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缘C1是沿该内框体C的内缘、环设于该内框体C对应于该容置空间111的位置,但是,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厂商亦可改变该凸缘C1的设计,将该凸缘C1设计成相互不连续的复数个凸起,如此,这些凸起亦可视为此处所称的凸缘C1,在此声明。此外,厂商亦可改变所述第二导电板14的配置方式,以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令第二导电板14直接与内框体C相互嵌合成一体,凡熟悉相关本领域技术的人士,根据本发明所揭。
25、露的内容,能轻易思及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属不脱离本发明所要主张的保护范畴。0036如图2、图3所示,所述热动金属片15被包覆在所述绝缘座体11内,且其突出于绝缘座体11外的一部分形成一第二接脚151,以使突波泄放器1能通过热动金属片15与一电路相电气连接。该热动金属片15的一侧对应于所述第二导电板14的另一侧,热动金属片15的另一侧则对应于绝缘座体11内的让位空间112。当热动金属片15的温度达到一临界温度时,会使热动金属片15的一热动部152产生形变。若有电流流经突波泄放器1,在电流导通后,所述热动金属片15的温度会上升,因此,若流经该突波泄放器1的电流使该热动金说明书CN10407895。
26、7A5/7页8属片15的温度超过该临界温度,将使热动部152发生形变。在此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在低于该临界温度的状态下,该热动部152系贴靠至第二导电板14的另一侧,在高于该临界温度的状态下,该热动部152则会朝该让位空间112弯曲,并脱离第二导电板14,而能在突波泄放器1的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自动切断流经该突波泄放器1的电路,以避免介电材料12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不可逆的损坏,或加快介电材料12老化的速率。0037以上,在此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介电材料12的两对应侧以面接触的方式分别与第一导电板13及第二导电板14相互贴附,以使第一导电板13及第二导电板14将热量迅速且均匀地导离该介电材料12。
27、,故能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但是,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在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厂商亦可改变该突波泄放器1的设计,将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二导电板14完全省略,如图4、图5所示,且通过改变介电材料12的厚度,适度调整该热动金属片15与介电材料12的间距,以便能在低温状态即,低于该临界温度下,使该热动部152贴靠至介电材料12的另一侧,且在高温状态即,高于该临界温度下,使该热动部152脱离介电材料12,如此,虽然牺牲了该突波泄放器1在散热效率上的优点,但能有效降低结构上的复杂度,并能节省材料和组装上的成本,且由于该热动金属片15仍然可在突波泄放器1的温度过高时,自动切断流经该突波泄放器1的。
28、电路,因此,仍可具有本发明防止热量累积的功效。0038由图2、图3所示,由于第一导电板13及第二导电板14以面接触的方式贴附于介电材料12的两对应侧,因此,不仅能使流经突波泄放器1的电流均匀地分散至介电材料12的不同位置,避免介电材料12以单点承受冲击电流,且还能使第一导电板13及第二导电板14将热量迅速且均匀地导离介电材料12,此外,由于该热动部152的跳脱作用,能有效控制突波泄放器1的温度,在高温的状态下断开流经突波泄放器1的电路,以避免由于温度持续累积,而导致介电材料12快速老化。因此,本发明的突波泄放器1能避免传统突波泄放器因MOV崩裂或烧毁而丧失其突波泄放的功效,致使所欲保护的电子设。
29、备损坏,甚至因MOV烧毁而引发火灾等问题,有效延长突波泄放器1的使用寿命,并大幅提高突波泄放器1使用上的安全性。0039如图6、图7所示,其中,图6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在高温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在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突波泄放器2包括一绝缘座体21、一第一介电材料22A、一第二介电材料22B、一第三介电材料22C、一第一导电板23A、一第二导电板23B、一第一热动金属片241及一第二热动金属片242。0040在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座体21由一第一座体211、一第二座体212、一第三座体213及一外罩体214组成。所述第一座体211内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
30、21A,且该第一座体211对应于第一容置空间21A的内缘,于一侧设有一第一凸缘211A;所述第二座体212内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21B,且该第二座体212对应于该第二容置空间21B的内缘,于一侧设有一第二凸缘212A;所述第三座体213内则设有一第三容置空间21C。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A、第二容置空间21B及第三容置空间21C分别能供所述第一介电材料22A、第二介电材料22B及第三介电材料22C容置于其中,且第一介电材料22A的一侧能抵靠至第一凸缘211A,第二介电材料22B的一侧则能抵靠至第二凸缘212A。所述第一导电板23A位于所述第一座体211及第三座体213间,且第一导电板23A两侧能分。
31、别抵靠至第一介电材料22A的另一侧及第三介电材料22C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板23B则位于第二座体212及第三座说明书CN104078957A6/7页9体213间,且第二导电板23B两侧能分别抵靠至第二介电材料22B的另一侧及该第三介电材料22C的另一侧。0041如图6、图7所示,所述第一热动金属片241包覆于第一座体211上背向于第三座体213的一侧,所述第二热动金属片242则包覆于第二座体212上背向于该第三座体213的一侧,且当第一热动金属片241、第一座体211、第一导电板23A、第三座体213、第二导电板23B、第二座体212及第二热动金属片242依序被组装成一整体时,第一热动金属片2。
32、41及第二热动金属片242能彼此电气连接。此外,在这些组件被组装成整体后,所述外罩体214能套设在该整体上,并包覆该整体。所述外罩体214内的两对应侧分别设有一第一让位空间214A和一第二让位空间214B,该第一让位空间214A和一第二让位空间214B分别对应于第一热动金属片241及第二热动金属片242。第一热动金属片241及第二热动金属片242分别设有一第一热动部24A及第二热动部24B,在低温状态下低于临界温度,该第一热动部24A及第二热动部24B分别贴靠至第一介电材料22A的一侧和第二介电材料22B的一侧;在高温状态下高于临界温度,第一热动部24A和第二热动部24B则会分别朝第一让位空间。
33、214A和第二让位空间214B弯曲如图7所示。0042如前所述,当使用者将此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突波泄放器2,应用至一电子设备的供电线路,使用者可将第一热动金属片241及第二热动金属片242的接脚分别连接至接地线路,并将第一导电板23A及第二导电板23B分别连接至供电线路的火线及零线又称中性线,如此,当突波产生时,其冲击电流便能经过该突波泄放器2的第一热动金属片241或第二热动金属片242,被导引至接地线路,进而能保护该电子设备不会因该突波而受到损害。在此第三较佳实施例中,当第一介电材料22A或第二介电材料22B的其中一者温度过高,而导致第一热动金属片241或第二热动金属片242超过临界温度时,对。
34、应的第一热动部24A或第二热动部24B便会跳脱抵靠于第一介电材料22A或第二介电材料22B的状态,此时,线路中产生的突波,仍能由未跳脱的该第一热动金属片241或第二热动金属片242被泄放至接地线路,因此,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突波泄放器2在通过第一热动金属片241及第二热动金属片242保护第一介电材料22A及第二介电材料22B的同时,亦能兼顾原本所要保护的电子设备,而不致于在第一热动金属片241或第二热动金属片242的温度尚未降低至临界温度以下时,暂时性地丧失突波泄放功能。0043如图4、图6及图7所示,在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热动金属片241、第一座体211、第一导电板23A、第三座体213。
35、及外罩体214的配置方式,实质上类似于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配置方式,换言之,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的突波泄放器2相当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两个突波泄放器相互堆叠而成,其中,第三座体213相当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壳体A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两个突波泄放器共享第一壳体A,且在该第一壳体A上另外开设一容置空间即,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第三容置空间21C,并于其中置入一介电材料即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该第三介电材料22C。此第三较佳实施例的重点之一是通过堆叠排列的方式,能在有效提高突波泄放器2的使用寿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突波泄放功效,而能全面地大幅提高突波泄放器2在使用上的实用性与安全性;此外,此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重点。
36、是能将第一热动金属片241及第二热动金属片242的接脚分别连接至接地线路,并能将第一导电板23A及第二导电板23B分别连接至供电线路的火线及零线,因此,直接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供电线路时,仅须装设单个突波泄放器2,便能提供完整的保护,而不必像本发明说明书CN104078957A7/7页10第一、二较佳实施例,在应用时必须分别于接地线路与火线间、接地线路与零线间、火线与零线间分别装设一突波泄放器,因此,还能有效提高装配上的便利性。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若干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凡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应涵盖在以下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中。说明书CN104078957A101/5页11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78957A112/5页12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78957A123/5页1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078957A134/5页14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78957A145/5页15图7说明书附图CN104078957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