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公路.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743536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96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162129.1

申请日:

2016.03.21

公开号:

CN105648863A

公开日:

2016.06.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1/00申请日:20160321|||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00; E01C1/04

主分类号:

E01C1/00

申请人:

黄勇

发明人:

黄勇

地址:

400700 重庆市北碚区梨园村216号附1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代理人:

周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万能公路,包括多个高架桥出入口、多套高架桥和多个空中升降转向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万能公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采用高架桥的方式,减小公路的占地面积,并且通过分别设置小车道、大客车道和大货车道,使车辆进行分类行驶,避免了不同车辆之间因速度问题而造成交通堵塞或交通事故的问题;通过在道路上设置输送带和检测器,能够实时监测行驶车辆的状态并及时进行处理;通过设置高架桥出入口,能够控制进入本申请的所提供的公路的车辆和驾驶员,并将进入公路的车辆送入相对应的道路中,通过设置出入口屏蔽门,能够有效的防止车辆闯闸等问题;通过设置空中升降转向装置,能够根据行驶中的车辆需求将车辆带到相对应的车道内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万能公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高架桥出入口、多
套高架桥、多个空中升降转向装置和多个高架桥出口,所有沿同
一方向排列的所述高架桥首尾相连,且所述高架桥与地面的城区
公路之间通过所述高架桥出入口和所述高架桥出口连通,不同方
向之间的所述高架桥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空中升降转向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公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万能
公路包括4个桥墩、铺设于所有所述桥墩上侧的至少三条道路和
抛物线中空支架,四个所述桥墩沿长方形的方式排列,所述抛物
线中空支架设置于所述长方形宽度方向上的两个所述桥墩上,所
有所述道路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设置于所述抛物线中空支架和所
述桥墩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能公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
包括轿车道、大客车道和大货车道,所述小车道设置于所有所述
道路的最上侧,所述大客车道设置于所述大货车道的上侧,每一
所述道路上至少并列设置有一条所述小车道、所述大客车道或所
述大货车道,且每一条所述道路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高架
桥出入口和至少一个空中升降转向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能公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
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段和设置于所述控制段中部的传输通道,每一
所述控制段包括两条输送带,且两条所述输送带之间的水平距离
不大于车辆左右两轮的间距,所述传输通道的高度与每条所述输
送带上下的间距相同,所述传输通道的宽度不大于两条所述输送
带之间的间距,所述传输通道内部设置有光纤、电缆、水管和燃
气管路,所有所述控制段顺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万能公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万能
公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带远离所述传输通道一侧的挡板、设
置于所述挡板外侧的人行通道和设置于所述挡板、所述人行通道、
所述输送带和所述传输通道下侧的基板,所述挡板上侧设置有遮
蔽墙,所述人行通道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型,所述挡板中部、所述
人行通道中部形成有与所述传输通道连通的维护通道,所述基板
侧沿上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基板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抛物
线中空支架或所述桥墩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公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万能
公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挡板上的灯柱,所述灯柱之间具有间距,
且所述灯柱的照明方向与所述道路的行驶方向相同;所述高架桥
还包括具有遮光防噪音功能的避光板,相邻所述道路或相邻所述
小车道、相邻所述大客车道或相邻所述大货车道之间均设置有避
光板,所述避光板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公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
桥出入口包括出入口缓冲带、出入口检测通道、出入口屏蔽门、
出入口输送带和出入口输送梯,所述出入口缓冲带用于连接所述
高架桥出入口和普通道路,所述出入口检测通道设置于所述出入
口缓冲带的、靠近所述高架桥的一端处,且能够检测驾驶员和驾
驶车辆的必要信息,所述出入口屏蔽门设置于所述出入口检测通
道的、靠近所述高架桥的一端处,且所述出入口屏蔽门包括两扇
门板,两所述门板沿远离所述出入口输送带的方向形成夹角,所
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40°到170°,所述出入口输送带一端与所
述出入口屏蔽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入口输送梯连接,所述出
入口输送梯包括出入口升降装置和设置于所述出入口输送梯内部
的出入口输送梯传送带,所述出入口输送带与所述出入口输送梯
传送带连接,所述出入口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高架桥上,且能够
带动所述出入口输送梯上下运动,使所述出入口输送梯传送带能
够与所述高架桥连通,所述出入口升降装置运行的最上端能够与
相对应的道路连通,运行的最下端能够与所述出入口屏蔽门连通,
所述出入口缓冲带、所述出入口检测通道、所述出入口屏蔽门均
设置于地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公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
升降转向装置包括空中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空中升降转向装置
内部的转盘和设置于所述空中升降转向装置内部、所述转盘上的
转向输送带,所述空中升降装置设置于两个方向不同的处于上方
的所述道路上,且所述空中升降装置运行的最上端能够与处于所
述空中升降装置上方的所述道路连通,运行的最下端能够与处于
所述空中升降装置下方的所述道路连通,所述转盘能够在所述空
中升降转向装置内部带动所述转向输送带沿水平方向旋转,所述
转向输送带能够与所述高架桥连通,所述空中升降转向装置的所
有侧面均设置有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万能公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
包括钢结构支架、包覆于所述钢结构支架外侧的混凝土结构层和
包覆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外侧的钢化层,所述钢结构支架中部形
成有与所述输送通道连通的桥墩通道,且所述桥墩通道内部分别
设置有光纤、电缆、水管和燃气管路,所述混凝土结构层和所述
钢化层靠近所述道路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桥墩的
长度方向设置,且上端与所述基板连接,下端设置于地面内,所
述钢化层外侧设置有用于维护的桥墩维护通道,所述桥墩维护通
道与所述维护通道连通,所述桥墩维护通道内部、靠近所述钢化
层外侧设置有垂直楼梯,且所述桥墩维护通道的外侧由防护圈由
上至下围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公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万
能公路还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通过光纤与所有所述输送带、
所有所述出入口输送带、所有所述转向输送带、所有所述出入口
升降装置、所有所述空中升降装置和所有所述灯柱连接;所有所
述输送带、所有所述出入口输送带和所有所述转向输送带受直流
伺服电动机控制,且所有所述道路上设置有若干个光学检测器和
若干个红外检测器,且所有所述光学检测器和所有所述红外检测
器与所述控制台通过光纤电连接。

说明书

万能公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是一种万能公路。

背景技术

现如今,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但是地震灾害等
不可抗力的原因以及现有城区公路中随意串道、并道、恶意占用应急
车道和公路占用土地过多的各种原因,使得高速公路的发展得不到很
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高架方式远离地面,并
且通过控制台、监视器和输送带等对进入本申请的车辆进行控制的万
能公路。

一种万能公路,包括多个高架桥出入口、多套高架桥和多个空中
升降转向装置,所有沿同一方向排列的所述高架桥首尾相连,且所述
高架桥与地面公路之间通过所述高架桥出入口连通,不同方向之间的
所述高架桥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空中升降转向装置连通,且不同方向的
所述道路之间形成有高度差。

所述高架桥包括4个桥墩、平铺于所有所述桥墩上侧的至少三条
道路和抛物线中空支架,四个所述桥墩沿长方形的方式排列,所述抛
物线中空支架设置于所述长方形宽度方向上的两个所述桥墩上,所有
所述道路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设置于所述抛物线中空支架和所述桥
墩上。

所述道路包括小车道、大客车道和大货车道,所述小车道设置于
所有所述道路的最上侧,所述大客车道设置于所述大货车道的上侧,
每一所述道路上至少并列设置有一条所述小车道、所述大客车道或所
述大货车道,且每一条所述道路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高架桥出
入口和至少一个空中升降转向装置。

所述道路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段和设置于所述控制段中部的传输
通道,每一所述控制段包括两条输送带,且两条所述输送带之间的水
平距离不大于车辆左右两轮的间距,所述传输通道的高度与每条所述
输送带上下的间距相同,所述传输通道的宽度不大于两条所述输送带
之间的间距,所述传输通道内部设置有光纤、电缆、水管和燃气管路,
所有所述控制段顺次连接。

所述高架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带远离所述传输通道一侧的
挡板、设置于所述挡板外侧的人行通道和设置于所述挡板、所述人行
通道、所述输送带和所述传输通道下侧的基板,所述挡板上侧设置有
遮蔽墙,所述人行通道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型,所述挡板中部、所述人
行通道中部形成有与所述传输通道连通的维护通道,所述基板侧沿上
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基板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抛物线中空支架
或所述桥墩连接。

所述高架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挡板上的灯柱,所述灯柱之间具有
间距,且所述灯柱的照明方向与所述道路的行驶方向相同;所述高架
桥还包括具有遮光防噪音功能的避光板,相邻所述道路或相邻所述小
车道、相邻所述大客车道或相邻所述大货车道之间均设置有避光板,
所述避光板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所述高架桥出入口包括出入口缓冲带、出入口检测通道、出入口
屏蔽门、出入口输送带和出入口输送梯,所述出入口缓冲带用于连接
所述高架桥出入口和普通道路,所述出入口检测通道设置于所述出入
口缓冲带的、靠近所述高架桥的一端处,且能够检测驾驶员和驾驶车
辆的必要信息,所述出入口屏蔽门设置于所述出入口检测通道的、靠
近所述高架桥的一端处,且所述出入口屏蔽门包括两扇门板,两所述
门板沿远离所述出入口输送带的方向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
为140°到170°,所述出入口输送带一端与所述出入口屏蔽门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出入口输送梯连接,所述出入口输送梯包括出入口升降
装置和设置于所述出入口输送梯内部的出入口输送梯传送带,所述出
入口输送带与所述出入口输送梯传送带连接,所述出入口升降装置设
置于所述高架桥上,且能够带动所述出入口输送梯上下运动,使所述
出入口输送梯传送带能够与所述高架桥连通,所述出入口升降装置运
行的最上端能够与相对应的道路连通,运行的最下端能够与所述出入
口屏蔽门连通,所述出入口缓冲带、所述出入口检测通道、所述出入
口屏蔽门均设置于地面上。

所述空中升降转向装置包括空中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空中升降
转向装置内部的转盘和设置于所述空中升降转向装置内部、所述转盘
上的转向输送带,所述空中升降装置设置于处于上方的不同方向所述
道路上,且所述空中升降装置运行的最上端能够与处于所述空中升降
装置上方的所述道路连通,运行的最下端能够与处于所述空中升降装
置下方的所述道路连通,所述转盘能够在所述空中升降转向装置内部
带动所述转向输送带沿水平方向旋转,所述转向输送带能够与所述高
架桥连通,所述空中升降转向装置的所有侧面均设置有出口。

所述桥墩包括钢结构支架、包覆于所述钢结构支架外侧的混凝土
结构层和包覆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外侧的钢化层,所述钢结构支架中
部形成有与所述输送通道连通的桥墩通道,且所述桥墩通道内部分别
设置有光纤、电缆、水管和燃气管路,所述混凝土结构层和所述钢化
层靠近所述道路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桥墩的长度方向
设置,且上端与所述基板连接,下端设置于地面内,所述钢化层外侧
设置有用于维护的桥墩维护通道,所述桥墩维护通道与所述维护通道
连通,所述桥墩维护通道内部、靠近所述钢化层外侧设置有垂直楼梯,
且所述桥墩维护通道的外侧由防护圈由上至下围成。

所述万能公路还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通过光纤与所有所述输
送带、所有所述出入口输送带、所有所述转向输送带、所有所述出入
口升降装置、所有所述空中升降装置和所有所述灯柱连接;所有所述
输送带、所有所述出入口输送带和所有所述转向输送带受直流伺服电
动机控制,且所有所述道路上设置有若干个光学检测器和若干个红外
检测器,且所有所述光学检测器和所有所述红外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台
通过光纤电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万能公路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采用高架桥的方式,减小公路的占地面积,并且通过分别设
置小车道、大客车道和大货车道,使车辆进行分类行驶,避免了不同
车辆之间因速度问题而造成交通堵塞或交通事故的问题;

通过在道路上设置输送带和检测器,能够实时监测行驶车辆的状
态并及时进行处理;

通过设置高架桥出入口,能够控制进入本申请的所提供的公路的
车辆和驾驶员,并将进入公路的车辆送入相对应的道路中,通过设置
出入口屏蔽门,能够有效的防止车辆闯闸等问题;

通过设置空中升降转向装置,能够根据行驶中的车辆需求将车辆
带到相对应的车道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万能公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万能公路的方向不同道路交错设置示意图
及空中升降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万能公路的道路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万能公路的桥墩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万能公路的高架桥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万能公路的出入口升降装置的俯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万能公路的空中升降转向装置的俯剖视图;

图中:

1、高架桥出入口;2、高架桥;3、空中升降转向装置;11、出
入口缓冲带;12、出入口检测通道;13、出入口屏蔽门;14、出入口
输送带;15、出入口输送梯;21、桥墩;22、道路;23、抛物线中空
支架;24、挡板;25、人行通道;26、基板;27、灯柱;28、避光板;
31、空中升降装置;32、转盘;33、转向输送带;151、出入口升降
装置;152、出入口输送梯传送带;211、钢结构支架;212、混凝土
结构层;213、钢化层;214、凸起;221、小车道;222、大客车道;
223、大货车道;224、控制段;225、传输通道;2241、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万能公路,包括多个高架桥出入口1、多套高架桥
2和多个空中升降转向装置3,所有沿同一方向排列的所述高架桥2
首尾相连,且所述高架桥2与地面的普通公路之间通过所述高架桥出
入口1连通,不同方向之间的所述高架桥2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空中升
降转向装置3连通。

所述高架桥2包括4个桥墩21、铺设于所有所述桥墩21上侧的
至少三条道路22和抛物线中空支架23,四个所述桥墩21沿长方形
的方式排列,所述抛物线中空支架23设置于所述长方形宽度方向上
的两个所述桥墩21上,所有所述道路22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设置于
所述抛物线中空支架23和所述桥墩21上。

所述道路22包括小车道221、大客车道222和大货车道223,所
述小车道221设置于所有所述道路22的最上侧,所述大客车道222
设置于所述大货车道223的上侧,每一所述道路22上至少并列设置
有一条所述小车道221、所述大客车道222或所述大货车道223,且
每一条所述道路22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高架桥出入口1和至
少一个空中升降转向装置3。

所述道路22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段224和设置于所述控制段224
中部的传输通道225,每一所述控制段224包括两条输送带2241,且
两条所述输送带2241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车辆左右两轮的间距,
所述传输通道225的高度与每条所述输送带2241上下的间距相同,
所述传输通道225的宽度不大于两条所述输送带2241之间的间距,
所述传输通道225内部设置有光纤、电缆、水管和燃气管路,所有所
述控制段224顺次连接。

所述高架桥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带2241远离所述传输通道
225一侧的挡板24、设置于所述挡板24外侧的人行通道25和设置于
所述挡板24、所述人行通道25、所述输送带2241和所述传输通道
225下侧的基板26,所述挡板24上侧设置有遮蔽墙,所述人行通道
25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型,所述挡板24中部、所述人行通道25中部
形成有与所述传输通道225连通的维护通道,所述基板26侧沿上设
置有连接机构,所述基板26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抛物线中空支
架23或所述桥墩21连接。

其中,所述抛物线中空支架23上设置有若干吊耳,所述吊耳由
左半部和右半部组成,且所述左半部的中后部和所述右半部的中后部
形成能够夹紧所述抛物线中空支架23的夹紧孔,所述左半部和所述
右半部的前部形成有用于向所述道路22两侧拉设拉索的拉孔。

所述高架桥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挡板24上的灯柱27,所述灯柱
27之间具有间距,且所述灯柱27的照明方向与所述道路22的行驶
方向相同;所述高架桥2还包括具有遮光防噪音功能的避光板28,
相邻所述道路22或相邻所述小车道221、相邻所述大客车道222或
相邻所述大货车道223之间均设置有避光板28,所述避光板28采用
软质材料制成。

所述高架桥出入口1包括出入口缓冲带11、出入口检测通道12、
出入口屏蔽门13、出入口输送带14和出入口输送梯15,所述出入口
缓冲带11用于连接所述高架桥出入口1和普通道路,所述出入口检
测通道12设置于所述出入口缓冲带11的、靠近所述高架桥2的一端
处,且能够检测驾驶员和驾驶车辆的必要信息,所述出入口屏蔽门
13设置于所述出入口检测通道12的、靠近所述高架桥2的一端处,
且所述出入口屏蔽门13包括两扇门板,两所述门板沿远离所述出入
口输送带14的方向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40°到170°,
所述出入口输送带14一端与所述出入口屏蔽门13连接,另一端与所
述出入口输送梯15连接,所述出入口输送梯15包括出入口升降装置
151和设置于所述出入口输送梯15内部的出入口输送梯传送带152,
所述出入口输送带14与所述出入口输送梯传送带152连接,所述出
入口升降装置151设置于所述高架桥2上,且能够带动所述出入口输
送梯15上下运动,使所述出入口输送梯传送带152能够与所述高架
桥2连通,所述出入口升降装置151运行的最上端能够与相对应的道
路22连通,运行的最下端能够与所述出入口屏蔽门13连通,所述出
入口缓冲带11、所述出入口检测通道12、所述出入口屏蔽门13均设
置于地面上。

所述空中升降转向装置3包括空中升降装置31、设置于所述空
中升降转向装置3内部的转盘32和设置于所述空中升降转向装置3
内部、所述转盘32上的转向输送带33,所述空中升降装置31设置
于两个方向不同的处于上方的所述道路22上,且所述空中升降装置
31运行的最上端能够与处于所述空中升降装置31上方的所述道路22
连通,运行的最下端能够与处于所述空中升降装置31下方的所述道
路22连通,所述转盘32能够在所述空中升降转向装置3内部带动所
述转向输送带33沿水平方向旋转,所述转向输送带33能够与所述高
架桥2连通,所述空中升降转向装置3的所有侧面均设置有出口。

所述桥墩21包括钢结构支架211、包覆于所述钢结构支架211
外侧的混凝土结构层212和包覆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212外侧的钢化
层213,所述钢结构支架211中部形成有与所述传输通道225连通的
桥墩21通道,且所述桥墩21通道内部分别设置有光纤、电缆、水管
和燃气管路,所述混凝土结构层212和所述钢化层213靠近所述道路
22的一侧设置有凸起214,所述凸起214沿所述桥墩21的长度方向
设置,且上端与所述基板26连接,下端设置于地面内,所述钢化层
213外侧设置有用于维护的桥墩21维护通道,所述桥墩21维护通道
与所述维护通道连通,所述桥墩21维护通道内部、靠近所述钢化层
213外侧设置有垂直楼梯,且所述桥墩21维护通道的外侧由防护圈
由上至下围成。

所述万能公路还包括控制台4,所述控制台4通过光纤与所有所
述输送带2241、所有所述出入口输送带14、所有所述转向输送带33、
所有所述出入口升降装置151、所有所述空中升降装置31和所有所
述灯柱27连接;所有所述输送带2241、所有所述出入口输送带14
和所有所述转向输送带33受直流伺服电动机控制,且所有所述道路
22上设置有若干个光学检测器和若干个红外检测器,且所有所述光
学检测器和所有所述红外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台4通过光纤电连接。

实施例

本申请提供的万能公路,选取任意一条地面道路22,在地面道
路22的侧面沿车辆运行方向设置至少一个高架桥出入口1,其中,
每一高架桥出入口1之间的间距范围为200m-400m;高架桥2的整体
高度不超过200m,桥墩21高度不小于50m,桥墩21具体高度受桥
墩21附近地面的结构性质等影响,优选的,以桥墩21中心为圆心的
300m宽度、深度为150m的范围内不得有各类地质结构性缺陷;

每一所述高架桥出入口1均设置能够使车辆进行检测行驶的出
入口缓冲带11,其中,出入口缓冲带11上设置有出入口缓冲带11、
光学检测器和红外检测器,当光学检测器和红外检测器中的任意一者
检测到车辆的速度大于出入口缓冲带11上的最高限速后,出入口缓
冲带11在控制台4的控制下,沿车辆运动的反方向进行传送,对超
速车辆进行减速;

每一所述高架桥出入口1均设置有出入口检测通道12,其中,
出入口检测通道12上设置有能够读取车辆信息和驾驶员信息的摄像
头和/或红外检测器,当车辆和驾驶员的资格符合时,出入口检测通
道12准许车辆继续向前方行驶,当车辆或驾驶员的资格不符合时,
出入口检测通道12不准许车辆通行,并通知相应的人员进行处理;

出入口检测通道12前侧设置有出入口屏蔽门13,能够有效的防
止车辆和驾驶员违反规定强行进入万能公路,其中,出入口屏蔽门
13的两扇门板在闭合后形成朝向出入口检测通道12的夹角,根据三
角原理,能够将车辆的冲击力分解,并且,当车辆撞击出入口屏蔽门
13后,出入口屏蔽门13的两扇门板跟随撞击力向内部凹陷,使车辆
能够陷入出入口屏蔽门13,并无法行动,其中,两扇门板闭合后形
成的夹角范围为140°到170°之间,当夹角小于140°时,撞击力
容易对车辆和驾驶员造成过大的伤害,当夹角大于170°时,无法满
足能够承受车辆的撞击力;

出入口输送梯15包括出入口升降装置151和出入口输送带14,
所述出入口升降装置151结构与电梯结构类似,且其底部面积不小于
所对应的车道的车辆的最大面积,小车道221的出入口升降装置151
的底面面积大于市面上生产出的5座及以下的车辆的最大占地面积,
大客车道222和大货车道223上的出入口升降装置151的底面面积大
于市面上生产出的重载车辆的最大占地面积,所述出入口输送带14
设置在所述出入口升降装置151的底面上,且出入口输送带14的进
入端设置于靠近所述出入口屏蔽门13方向设置;

道路22分为小车道221、大客车道222和大货车道223,处于同
一高架桥2上的道路2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小车道221、大客车道
222和大货车道223,优选的,处于同一高架桥2上的所有所述小车
道221、所有所述大客车道222和所有所述大货车道223均为同向车
道。其中小车道221和大客车道222能够设置两层,小车道221距离
高架桥2的最高点或距离上层小车道221的高度范围为3m-3.5m,大
客车道222距离上层小车道221或距离上层大客车道222的高度范围
为3.5m-4m,大货车道223距离上层大客车道222的高度范围为
4m-5m;优选的,同一高架桥2上的所有所述小车道221、所有所述
大客车道222和所有所述大货车道223在水平方向的车道数均为1
条;

当两条具有夹角的万能公路相遇时,两条万能公路的所有小车道
221、所有大客车道222和所有大货车道223在具有高度差的情况下
依次穿插设置,即当第一条万能公路和第二条万能公路具有夹角,且
需要彼此贯穿的情况下,由上至下的道路22排列为第一条万能公路
的小车道221、第二条万能公路的小车道221、第一条万能公路的大
客车道222、第二条万能公路的大客车道222、第一条万能公路的大
货车道223和第二条万能公路的大货车道223,其中,两条万能公路
上的小车道221、大客车道222和大货车道223的间距符合同一高架
桥2上道路22之间的间距;

高架桥2还包括空中升降转向装置3,所述空中升降转向装置3
包括空中升降装置31、设置于所述空中升降装置31的转盘32和设
置于所述空中升降转向装置3内部、所述转盘32上的转向输送带33,
当产生上述道路22之间的交错时,因为道路22与道路22之间具有
高度差,不能向普通道路一样进行左右转向,因此,需要增加空中升
降转向装置3,当车辆需要转向时,进入上述空中升降装置31内部,
通过所述转向输送带33将车辆输送到所述空中升降装置31内部,当
车辆完全进入所述空中升降装置31后,所述转盘32进行转动,带动
车辆转动到需要行驶的方向,与此同时,空中升降装置31向车辆需
要进入的道路22上下运行,当到达指定车道后,所述转向输送带33
将车辆送入指定车道,即完成空中变道的过程;

其中,空中升降转向装置3分为小车道221专用空中升降转向装
置3、大客车道222专用空中升降转向装置3和大货车道223专用空
中升降转向装置3,即小车道221之间只利用小车道221专用空中升
降转向装置3进行转向过程,此时,小车道221专用空中升降转向装
置3的长度和宽度均不小于在售车辆的最大长度和宽度,大客车道
222和大货车道223与此同理;

道路22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段224和设置于所述控制段224中部
的传输通道225;

其中,控制段224包括两条输送带2241,两条输送带2241平行
设置,使得在道路22上行驶的车辆的左右轮子能够分别在两条输送
带2241上,且两条输送带2241的长度范围为30m左右,其有效控
制距离为25m;

道路22上还设置有光学检测器和红外检测器,能够通过所述光
学检测器和所述红外检测器实时监测在道路22上运行的车辆状态,
包括车辆的整体外观、车速或道路22上侧的漂浮物等,并通过光纤
实时传送至控制台4,通过所述控制台4的综合信息处理,控制该车
辆附近的控制段224上的输送带2241的运行状态,当行驶的车辆超
速时,光学检测器和红外检测器将检测到的车辆信息输送至控制台4
内,控制台4在进行综合处理后,判定车辆超速,则控制车辆行驶方
向的前方输送带2241沿所述车辆行驶方向的反方向运行,通过速度
差将车辆的行驶速度降低,其中,控制台4在控制输送带2241时,
顺次启动超速车辆将要经过的输送带2241,使超速车辆在行驶至运
行的输送带2241上时,能够满足输送带2241的最佳转速,达到对超
速车辆的有效控制,其中,输送带2241对超速车辆的有效控制时间
为6-12s;当车辆在道路22上抛锚或车辆因其他原因速度达不到设定
的最低车速时,光学检测器和红外检测器将检测到的车辆信息输送至
控制台4内,控制台4在进行综合处理后,判定车辆速度过慢,则控
制车辆行驶方向的前方输送带2241沿所述车辆行驶方向运行,通过
速度差将车辆的行驶速度提高,其中,控制台4在控制输送带2241
时,顺次启动超速车辆将要经过的输送带2241,使慢速车辆在行驶
至运行的输送带2241上时,能够满足输送带2241的最佳转速,达到
对超速车辆的有效控制,其中,输送带2241能够将慢速车辆输送至
沿行驶方向最近的高架桥出入口1;当光学检测器和红外检测器检测
到行驶的车辆前方有不可躲避的漂浮物,则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台4,
使控制台4控制车辆行驶方向的前方输送带2241沿所述车辆行驶方
向的反方向运行,降低车速,减小碰撞损失;

道路22中部还设置有传输通道225,传输通道225设置于两条
平行的所述输送带2241之间,且所述传输通道225到两条所述输送
带2241之间的间距均小于轮胎的最小宽度,能够保证车辆在行驶过
程中,轮胎能够不落入传输通道225和输送带2241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传输通道225内部包括光纤、电缆、水管和燃气管路等需要远距
离传输的物质或信号的输送管道,使得所有输送管道能够根据道路
22的方向进行传输,节约土地的使用。

道路22上还包括用于遮光、隔音的挡板24,所述挡板24高度
不低于车辆的平均高度,其中,平均高度为所有同类型在售车辆的平
均值,所述挡板24采用软质、遮光、防噪音材料制成;

所述挡板24外侧设置有人行通道25,当车辆抛锚或有其他问题
需要司乘人员或维修人员等需要离开车辆时,能够进入人行通道25,
避免造成二次伤害等问题,人行通道25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状,且
所述人行通道25中部设置有于所述传输通道225连通的维护通道,
能够方便维修人员能够进入到传输通道225内部进行维修;

道路2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带2241和所述传输通道225下侧
的基板26,能够保证输送带2241和所述传输通道225的整体性,而
且基板26上设置有连接机构,方便在安装的时候,直接调节连接机
构处于所述基板26的位置,就能直接调节所述道路22的位置,方便
安装;

所述道路22上还设置有用于夜间照明的灯柱27,相邻两个灯柱
27之间的间距不小于6m,且所述灯柱27的照射方向朝向当前车道
的车辆运行方向,防止因灯柱27的照射而对驾驶员的视线产生干扰,
造成事故;

其中,优选的是,通过所述光学检测器和红外检测器,检测车辆
的位置,并通过控制台4控制车辆位置前后的2-3个灯柱27产生照
明效果即可,节约电能;

高架桥2还包括桥墩21,桥墩21下端设置于地面内,上端用于
支撑所述道路22和/或所述基板26,桥墩21包括钢结构支架211、
包覆于所述钢结构支架211外侧的混凝土结构层212和包覆于所述混
凝土结构层212外侧的钢化层213,所述钢结构支架211中部形成有
与所述传输通道225连通的桥墩21通道,且所述桥墩21通道内部分
别设置有光纤、电缆、水管和燃气管路,所述混凝土结构层212和所
述钢化层213靠近所述道路22的一侧设置有凸起214,所述凸起214
沿所述桥墩2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上端与所述基板26连接,下端设
置于地面内,所述钢化层213外侧设置有用于维护的桥墩21维护通
道,所述桥墩21维护通道与所述维护通道连通,所述桥墩21维护通
道内部、靠近所述钢化层213外侧设置有垂直楼梯,且所述桥墩21
维护通道的外侧由防护圈由上至下围成;

其中,优选的,钢结构支架211、包覆于所述钢结构支架211外
侧的混凝土结构层212和包覆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212外侧的钢化层
213均为圆形,所述凸起214设置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和所述钢化层213
的一侧,且所述凸起214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和所述钢化层213结构相
同;

万能公路还包括控制台4,控制台4通过光纤与所有所述输送带
2241、所有所述出入口输送带14、所有所述转向输送带33、所有所
述出入口升降装置151、所有所述空中升降装置31和所有所述灯柱
27连接;所有所述输送带2241、所有所述出入口输送带14和所有所
述转向输送带33受直流伺服电动机控制,且所有所述道路22上设置
有若干个光学检测器和若干个红外检测器,且所有所述光学检测器和
所有所述红外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台4通过光纤电连接,其中,控制台
4设置于地质坚硬,不易发生天灾的地方,防止控制台4受到损害后,
造成无法避免的损失。

通过采用高架桥2的方式,减小公路的占地面积,并且通过分别
设置小车道221、大客车道222和大货车道223,使车辆进行分类行
驶,避免了不同车辆之间因速度问题而造成交通堵塞或交通事故的问
题;

通过在道路22上设置输送带2241和检测器,能够实时监测行驶
车辆的状态并及时进行处理;

通过设置高架桥出入口1,能够控制进入本申请的所提供的公路
的车辆和驾驶员,并将进入公路的车辆送入相对应的道路22中,通
过设置出入口屏蔽门13,能够有效的防止车辆闯闸等问题;

通过设置空中升降转向装置3,能够根据行驶中的车辆需求将车
辆带到相对应的车道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
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
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万能公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万能公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万能公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能公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能公路.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万能公路,包括多个高架桥出入口、多套高架桥和多个空中升降转向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万能公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采用高架桥的方式,减小公路的占地面积,并且通过分别设置小车道、大客车道和大货车道,使车辆进行分类行驶,避免了不同车辆之间因速度问题而造成交通堵塞或交通事故的问题;通过在道路上设置输送带和检测器,能够实时监测行驶车辆的状态并及时进行处理;通过设置高架桥出入口,能够控制进入本申请的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