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742925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60544.6

申请日:

2016.01.28

公开号:

CN105625569A

公开日:

2016.06.0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20申请日:20160128|||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20; E04B2/64; E04C2/42; E04B1/98

主分类号:

E04B1/20

申请人:

迈瑞司(北京)抗震住宅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袁泉; 贾英杰; 常鹏

地址: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建华南路15号2层2159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代理人:

王刚;龚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和设置在框架结构内的预制墙板;预制墙板包括由横梁和立柱组成的第一矩形框架,第一矩形框架内固定连接第一肋条和第二肋条,第一肋条和第二肋条相对于横梁和立柱倾斜设置,第一肋条与第二肋条交织形成网格状肋格,肋格内设置填充砌块。本申请中第一肋条和第二肋条相对于第一矩形框架的横梁和立柱均倾斜设置,该结构提高了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的承载力,使预制墙板受力更合理,有效限制填充砌块裂缝的开展,且填充砌块与肋格在受力时能够相互约束,使填充砌块与肋格相对滑动减少,充分发挥填充砌块与肋格的强度,提高了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的整体工作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结构和
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内的预制墙板;
所述预制墙板包括由横梁和立柱组成的第一矩形框架,所述第一矩形
框架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肋条和第二肋条,所述第一肋条和所述第二肋条相
对于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肋条与所述第二肋条交织
形成网格状的肋格,所述肋格内设置有填充砌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结构包括边框以及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将所述边框分隔为若
干第二矩形框架,所述预制墙板固定在所述第二矩形框架内,二者之间填
充有混凝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矩形框架、第一肋条和所述第二肋条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
第一肋条和所述第二肋条内的钢筋伸出所述第一矩形框架外,并与所述第
二矩形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与所述第二矩形框架间填充有混
凝土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条和所述第二肋条与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之间的
夹角为40-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肋条和所述第二肋条与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之间的夹角均为
4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肋条和所述第二肋条内的所述钢筋在所述第一矩形框架外的伸
出长度大于或等于16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砌块粘接固定在所述肋格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砌块为加气混凝土砌块。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构成第一矩形框架,并将所述第一肋
条和所述第二肋条固定在第一矩形框架内,二者相对于所述第一矩形框架
的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均倾斜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肋条与所述第二肋条交
织形成网格状的肋格;
(2)在所述肋格中放置所述填充砌块,并进行固定,形成所述预制
墙板;
(3)将所述预制墙板固定在所述第二矩形框架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与所述第二矩形框架通过混凝土灌注进行固
定。

说明书

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世界各地地震频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因此,急需一种既经济耐震又能够快速施工的耗能墙体,以适应震后救援
及快速的城乡发展建设。

密肋复合结构的提出成功地解决了此类问题。专利号为
CN200610001006.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名为“密肋结构体系及
其连接施工工艺方法”的新型结构体系。此类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采
用水平肋梁和竖直肋柱正交的形式,其中肋梁与肋柱也可称为肋条。虽然
肋梁、肋柱本身的存在对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的整体刚度、水平承载力
有一定的提高,并对肋格内的填充砌块有一定约束作用,能够改善密肋复
合墙板结构体系的整体性能。但是,当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受力时,裂
缝一般沿主应力方向(斜向)发展,填充砌块很快变形开裂,进入塑性状
态。而且填充砌块与肋梁和肋柱之间可能产生较大的相对滑移,使得肋梁
和肋柱的强度得不到充分发挥,两者共同工作的整体性能不佳。

综上所述,现有的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存在整体结构功能性差的缺
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其整体性能得到了有
效提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和设置
在所述框架结构内的预制墙板;

所述预制墙板包括由横梁和立柱组成的第一矩形框架,所述第一矩形
框架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肋条和第二肋条,所述第一肋条和所述第二肋条相
对于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肋条与所述第二肋条交织
形成网格状的肋格,所述肋格内设置有填充砌块。

优选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边框以及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将所述
边框分隔为若干第二矩形框架,所述预制墙板固定在所述第二矩形框架
内,二者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框架、第一肋条和所述第二肋条均为钢筋混凝
土结构,所述第一肋条和所述第二肋条内的钢筋伸出所述第一矩形框架
外,并与所述第二矩形框架固定连接,第一矩形框架与第二矩形框架间填
充有混凝土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肋条和所述第二肋条与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之间的
夹角为40-50°。

优选的,所述第一肋条和所述第二肋条与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之间的
夹角均为45°。

优选的,所述第一肋条和所述第二肋条内的所述钢筋在所述第一矩形
框架外的伸出长度大于或等于160mm。

优选的,所述填充砌块粘接固定在所述肋格内。

优选的,所述填充砌块为加气混凝土砌块。

一种制备所述的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构成第一矩形框架,并将所述第一肋
条和所述第二肋条固定在第一矩形框架内,二者相对于所述第一矩形框架
的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均倾斜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肋条与所述第二肋条交
织形成网格状的肋格;

(2)在所述肋格中放置所述填充砌块,并进行固定,形成所述预制
墙板;

(3)将所述预制墙板固定在所述第二矩形框架内。

优选的,所述预制墙板与所述第二矩形框架通过混凝土灌注进行固
定。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其中第一肋条和第二肋
条相对于第一矩形框架的横梁和立柱均倾斜设置,这种结构提高了斜交密
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在水平或竖直方向的承载力,使预制墙板的受力更为
合理,有效的限制了填充砌块的裂缝的开展,使填充砌块较晚进入塑性阶
段,并且填充砌块与肋格在受力时能够相互约束,使得填充砌块与肋格的
相对滑动减少,从而充分发挥填充砌块与肋格的强度,有效提高了斜交密
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的整体工作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
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的整体结构
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
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文
中所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的斜交密肋复合
墙板结构体系的放置状态为参照。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
包括框架结构和设置在框架结构内的预制墙板;其中,预制墙板包括第一
矩形框架、第一肋条3、第二肋条4以及填充砌块8,第一矩形框架用于
承载和固定第一肋条3及第二肋条4,第一矩形框架由横梁1和立柱2组
成的,其中第一肋条3和第二肋条4固定连接在第一矩形框架内,并且相
对于横梁1和立柱2均倾斜设置,此外还在第一肋条3和第二肋条4交织
形成的网格状肋格5内设置了填充砌块8。现有的预制墙板内的第一肋条
3和第二肋条4均是相对于第一矩形框架的横梁1和立柱2垂直设置的,
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应力通常沿斜向发展,这对于垂直于横梁1和立柱2
而设置的第一肋条3和第二肋条4来说,其承受外力的能力并未得到充分
的发挥,致使肋格5内的填充砌块8在受力时很快就发生了变形开裂,过
早的进入了塑性阶段,而且,填充砌块8还会相对于肋格5产生较大的相
对滑移,进一步影响了预制墙板的结构强度。因此,本申请将第一肋条3
和第二肋条4均相对于第一矩形框架的横梁1和立柱2倾斜设置并交织成
网格状的肋格5,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第一肋条3和第二肋条4在受到
主应力对预制墙板的作用时能够沿着主应力的方向更有效而充分的承载
大部分的力,使得受力形式更为合理,提高了水平及竖直方向的承载力,
从而减缓了填充砌块8进入塑性形变的进程,增强了预制墙板的结构性能,
本申请提供了倾斜角度的合理范围为40-50°,将第一肋条3和第二肋条4
相对于横梁1与立柱2的倾斜角控制在该范围内,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
体系能获得较佳的整体性能,而当该倾斜角度为45°时,该斜交密肋复合
墙板结构体系的整体性能达到最佳,能够更充分的发挥。

框架结构包括边框6及若干连接柱7,连接柱7将边框6分隔为若干
第二矩形框架,其中,连接柱7垂直于边框6,相对于边框6,连接柱7
不仅起到分区的作用,还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第二矩形框架用于固定预制
墙板,第二矩形框架与预制墙板之间填充了混凝土,进一步增强了预制墙
板与第二矩形框架间的牢固性。

第一矩形框架、第一肋条3和第二肋条4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该
结构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而且节省钢材、成本低等优点。第一矩
形框架通过伸出框架外的钢筋与第二矩形框架进行连接,其伸出长度为大
于或等于160mm,二者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即第一矩形框架与第二矩形框
架采用了锚固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连接单位之间更为牢固,适当的锚固
长度能够将钢筋所受的力有效的传递给锚固体,从而减轻钢筋的受力负
担,锚固可采用弯钩、弯折等形式。

混凝土砌块通过采用混凝土砌块专用粘接剂粘接在肋格5内,其对肋
格5起到支撑和填充的作用,混凝土砌块专用粘接剂可以是专用的粘接砂
浆或砌筑砂浆。采用专用砂浆能够提高混凝土砌块的粘接效果,使得粘接
更为牢固。混凝土砌块采用的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
抗震性良好、易加工、耐高温、良好的隔音性、便于施工且制备材料简单
易得,十分环保等优点。

实施例一

一种制备所述的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横梁1和立柱2构成第一矩形框架,横梁1和立柱2是由
纵筋与箍筋绑扎而成,第一肋条3和第二肋条4固定在第一矩形框架内,
第一肋条3和第二肋条4同样由纵筋和箍筋绑扎而成,分别将构成第一肋
条3的钢筋和第二肋条4的钢筋相对于绑扎好的第一矩形框架的钢筋骨架
的同平面的横梁1和立柱2进行倾斜固定且两平面内的钢筋的设置位置依
次对应,构成选择同一规格的纵筋和同一规格的箍筋,纵筋直径不小于
6mm、箍筋直径为不小于4mm,具体以尺寸为2410mm×1350mm的斜交
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为例,纵筋为箍筋为50,绑扎固定
好的钢筋骨架中由组成第一肋条3的钢筋和组成第二肋条4的钢筋交织构
成了网状的肋格5的钢筋骨架,肋格5截面为90mm×150mm;

(2)对绑扎好的钢筋骨架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后在形成的肋
格5内放置混凝土砌块,利用混凝土砌块专用粘接剂将混凝土砌块粘接在
肋格5内并进行固定,得到预制墙板,预制墙板外围留有用于锚固的具有
一定长度的钢筋,其长度为大于或等于160mm,预制墙板的纵筋配筋率小
于1%即可,箍筋的配筋率小于0.8%,填充砌块8为加气混凝土轻质砌块,
其主要以炉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或陶粒、发泡水泥等为主要原料;

(3)通过预留长度的钢筋将预制墙板固定在第二矩形框架内,将预
留长度的钢筋的端部做成弯钩状,并通过搭接方式与第二矩形框架内的纵
筋相连,从而保证预制墙板与第二矩形框架间能够进行可靠的连接,然后
在预制墙板与第二矩形框架连接处浇筑混凝土,进一步对二者进行了固
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
的保护范围之内。

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和设置在框架结构内的预制墙板;预制墙板包括由横梁和立柱组成的第一矩形框架,第一矩形框架内固定连接第一肋条和第二肋条,第一肋条和第二肋条相对于横梁和立柱倾斜设置,第一肋条与第二肋条交织形成网格状肋格,肋格内设置填充砌块。本申请中第一肋条和第二肋条相对于第一矩形框架的横梁和立柱均倾斜设置,该结构提高了斜交密肋复合墙板结构体系的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