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蛋类保健食品,特别是一种抗炎保健皮蛋及其制备方法和该食品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保健食品琳琅满目,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保健食品厂家已逾千家,产品品种不下8000余种。但从现有的品种来看,在国内外尚未发现集食用和防治疾病于一体的皮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因感受火热之邪,导致咽喉炎、牙龈炎、口腔炎、结膜炎、疔疮、疖肿及人体一些感染性疾病。在治疗这些炎性疾病中,抗菌素占有主要地位。但如果长期服用或用药不当,则不仅会产生耐药菌株的机会,而且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而制备的一种集食用与防治疾病于一体、长期食用无任何毒副作用的蛋类抗炎保健食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抗炎保健皮蛋,采用无铅松花皮蛋的液浸工艺制作,所用浸泡料液由纯碱、生石灰、食盐、茶叶末、氢氧化铜和水配制而成,110kg浸泡料液中还添加含有中草药有效成份萃取液,且中草药组成如下:
菊花 1000-1500g 金银花 1000-1700g
连翘 200-1100g 甘草 400-900g
薄荷 200-800g 青蒿 300-600g
佩兰叶 150-480g。
一种抗炎保健皮蛋的制备方法,是将中草药有效成份萃取液40kg,无铅松花皮蛋料液(由纯碱、生石灰、食盐、茶叶末、氢氧化铜和水配制而成)110kg,混合搅匀、配制成波美浓度为13度的料液备用。然后,对蛋选鲜、分级,把合格的187.5kg的鲜蛋下缸后,将搅拌均匀无沉淀的料液灌入,使鲜蛋淹没在15°-30℃的料液中为宜,根据季节的变化和蛋的品种不同,浸泡15-50天,出缸后,验收、涂膜、包装,即完成全部工艺操作。
一种抗炎保健皮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既可食用,也可药用。药用时,成人量每日二次,每次1个,小儿减半,五天为一疗程,可连服1-3个疗程。
附图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参照附图,详述本发明具体制备流程是:
流程是:
1、料液配制:
将上述七味中药放入水中,浸泡约半小时(以水淹没上药,并高出药面6厘米为宜),加热至沸点后,继续煮沸半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滤出杂质,如此煮二次,再将二次提取中草药有效萃取液混合至40kg,然后与110kg无铅松花皮蛋料液(由纯碱、生石灰、食盐、茶叶末、氢氧化铜和水配制而成)混合搅匀,备用。
2、料液浓度校正:
静置上述料液,用波美比重计检测,以13度左右为适宜。未达标的料液可和浓度较大的料液、残料、茶水进行调正至合适浓度。这时,就可以将选好的鲜蛋(鸭蛋、鸡蛋、鹌鹑蛋等)装缸。
3、装缸:
装缸前,应将鲜蛋进行严格检查,大致经选鲜、照蛋、敲蛋、分级,合格后迅速下缸,一层一层摆平,装满,面上覆盖密封,并适当压重,防灌料液后鲜蛋上浮。
4、灌料
灌料前应将料液予以搅拌均匀,防沉淀,至全部鲜禽蛋淹没为止,并填写好下缸日期、数量,以方便浸泡期检查和掌握好出缸时间。
5、浸泡
浸泡时,重点应防止料液渗漏、缸房漏雨,注意控制温度,一般以15°-30℃为适宜。并随时观察蛋的变化情况。
6、成熟出缸
本发明制备的皮蛋,成熟期一般是:
冬天:鸭蛋40-50天、鸡蛋30-40天、鹌鹑蛋20-30天
夏天:鸭蛋25-30天、鸡蛋20-25天、鹌鹑蛋15-20天
即可出缸。
7、检验、包装:
皮蛋出缸后,经照蛋、检验、分级、涂膜,即可包装贮存以供食用。
本发明的药理方剂意义:
以菊花、金银花为本方的主药。二药均味甘性寒、气味清香而无毒,是疏风清热、利咽明目的要药。其中菊花,善长清云焦郁火,治头面风火之疾,为目科要药;金银花善于解毒去脓。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金银花不但对炎症局部有清洁作用,而且有抗感染的效能。二味合用,清热解毒功效显著。既可使炎症迅速得到控制,红肿消退,缩短疗程,还可使原有皮蛋的松针花纹明显,增强皮蛋的香味和口感。
辅以连翘、甘草、薄荷,助主药清热解毒,疏风消肿。其中连翘味苦微寒而无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效力尤佳,善治风热头面之疾,如头痛、目痛、齿痛等。
甘草、润肺解毒、和中缓急,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甘草有 较强的抗炎、抗毒及抗变态反应的作用。薄荷疏风散热,辟秽利咽,因气清香窜,故能宣通脏腑,贯串经络,治一切郁热之疾,三药协同,使热可清,毒可解,火热之疾可除。
佐以青蒿、佩兰叶清热、化湿、辟浊、使五焦宣畅,湿热分消而无留邪之虑。
薄荷、甘草既能协助原药,增强原药的功效,又能调和诸药引药直达病所,故又为本方的使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疏风化湿,利咽明目之功效。
本发明产品以“饮食回归自然”为宗旨,选用天然中草药为原料精制而成。它安全无毒,营养丰富,不仅松针状花纹明显,清香爽口,滋味悠长,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对咽喉炎、牙龈炎、口腔炎、结膜炎、疔疮、疖肿及人体一些感染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菌、抗毒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食用消炎剂,也是预防各种炎性疾病发生的良好保健食品和辅助食物。
抗炎保健皮蛋既可食用,也可药用。药用时,成人量每日二次,每次1个,小儿减半,五天为一疗程,可连服1-3个疗程。
本发明于1993年春,在江陵县第一人民医院对63例患者临床验证表明,本发明确对咽喉炎、口腔炎、牙龈炎、结膜炎、疗疮、疖肿等,均有显著治疗效果。现附临床病例统计报告一份如下:
本组63例患者中,其中男性36例,女性27例,年龄在5-60岁,咽喉炎37例,显效27例,有效8例,无效2例;口腔炎15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1例;结膜炎(包括美容手术后感染)5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疔疖6例,显效1例,有效4例,无效1例。
在63例中,显效38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见下表: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例数 38 20 5 百分数 60.3% 31.7% 8% 92%